社民連衝擊特首 政府決心處理官員遇襲
Posted: Wed Mar 02, 2011 11:01 am
				
				社民連衝擊特首 政府決心處理官員遇襲 /李先知
特首曾蔭權昨日到尖沙嘴歷史博物館出席「辛亥革命百周年展」時,遇到社民連成員的衝擊,令官場中人大為震怒,因他們認定今次事件跟政團以往的和平抗議行動很不一樣,是一次有組織針對特首的衝擊行徑。此事亦令他們憂慮,早前在議會裏已一再出現的「暴力抗爭」手段正在不斷升級,並已到了不能再坐視不理的階段。官場耳語透風謂,政府極可能會把近日議會裏的「襲擊官員」事件轉交警方處理,情一如昨日特首遇襲後,特首辦也即時把事件轉交警方處理。
只要大家細閱昨晚政府發言人在特首遇到衝擊後所發表的聲明內容(詳見A2),不難感受得到政府高層對事件的憤怒,因此用上了「我們對今日的暴力行為予以強烈譴責」的字眼。
事實上,在議會裏,官員早已一而再遇到「擲蕉、擲苦瓜、擲拖鞋、擲陰司紙,由掃杯至掃」等事件,而每次事發後,政務司長唐英年都會去信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要求議會正視。奈何曾鈺成每次也只能要求由立法會議員自行組成的「議事規則委員會」檢討應如何處理議員「不斷作出不檢點行為的問題」。
曾鈺成的解釋是,「除非《議事規則》得以修訂,提供更有效的機制以阻止此種行為,否則立法會主席或任何委員會的主席現時是無法就一些議員在會議中屢次作出不檢點行為採取任何進一步行動」。
當然,曾鈺成沒說出口的是,「議事規則委員會」之所以一籌莫展,是因為議會裏的主要政黨對應該如何處理「屢犯不改」的梁國雄、黃毓民和陳偉業,根本無法達成一致看法。因此,雖然本月的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會議將正式討論此事,但相信會繼續「得個講字」。
政壇耳語指出,部分泛民中人雖然早已對上述三人的行為不檢「看不過眼」,更有泛民中人私下形容,自己對「三人」的行為感到極度煩厭,但奈何他們始終是泛民一員,加上自己也不想被他們罵個狗血淋頭,以及不欲令人誤會「有泛民成員已站到建制或政府一邊」,故唯有繼續啞忍。
唯一的新發展是,上周三曾向立法會主席投訴陳偉業「示威標語遮擋視線」的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昨日也明確指出,部分議員的行為愈來愈過火,故民主黨稍後也要討論對這些日益嚴重的肢體衝突,有什麼對策和定下什麼立場,並建議本周五的泛民派飯盒會先作討論。劉慧卿的「推動」會否帶來轉變,便要拭目以待。
不過,官場耳語指出,政務司長唐英年上周四再就官員遇襲事件致函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時,其實措詞已轉趨強硬了,其中最值得留意的一句是,「如果立法會沒有採取任何有效行動,我或有需要考慮把這兩次事件,轉介相關部門」。言下之意是,會把事件轉交警方處理,當警方認為有證據,便會提出刑事檢控。
事實上,曾鈺成在回信政務司長時也婉轉提醒議員,「我相信議員明白,他們享有《基本法》及《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所訂的特權及豁免權,但同樣須受一般適用於香港市民的法律規限」。換言之,議員在議事堂裏若然有傷人的意圖,同樣要面對刑事責任。隨昨晚特首遇襲,政府恐怕已再無選擇,會用警力來處理議會的暴力行為。這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悲哀。
文﹕李先知
			特首曾蔭權昨日到尖沙嘴歷史博物館出席「辛亥革命百周年展」時,遇到社民連成員的衝擊,令官場中人大為震怒,因他們認定今次事件跟政團以往的和平抗議行動很不一樣,是一次有組織針對特首的衝擊行徑。此事亦令他們憂慮,早前在議會裏已一再出現的「暴力抗爭」手段正在不斷升級,並已到了不能再坐視不理的階段。官場耳語透風謂,政府極可能會把近日議會裏的「襲擊官員」事件轉交警方處理,情一如昨日特首遇襲後,特首辦也即時把事件轉交警方處理。
只要大家細閱昨晚政府發言人在特首遇到衝擊後所發表的聲明內容(詳見A2),不難感受得到政府高層對事件的憤怒,因此用上了「我們對今日的暴力行為予以強烈譴責」的字眼。
事實上,在議會裏,官員早已一而再遇到「擲蕉、擲苦瓜、擲拖鞋、擲陰司紙,由掃杯至掃」等事件,而每次事發後,政務司長唐英年都會去信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要求議會正視。奈何曾鈺成每次也只能要求由立法會議員自行組成的「議事規則委員會」檢討應如何處理議員「不斷作出不檢點行為的問題」。
曾鈺成的解釋是,「除非《議事規則》得以修訂,提供更有效的機制以阻止此種行為,否則立法會主席或任何委員會的主席現時是無法就一些議員在會議中屢次作出不檢點行為採取任何進一步行動」。
當然,曾鈺成沒說出口的是,「議事規則委員會」之所以一籌莫展,是因為議會裏的主要政黨對應該如何處理「屢犯不改」的梁國雄、黃毓民和陳偉業,根本無法達成一致看法。因此,雖然本月的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會議將正式討論此事,但相信會繼續「得個講字」。
政壇耳語指出,部分泛民中人雖然早已對上述三人的行為不檢「看不過眼」,更有泛民中人私下形容,自己對「三人」的行為感到極度煩厭,但奈何他們始終是泛民一員,加上自己也不想被他們罵個狗血淋頭,以及不欲令人誤會「有泛民成員已站到建制或政府一邊」,故唯有繼續啞忍。
唯一的新發展是,上周三曾向立法會主席投訴陳偉業「示威標語遮擋視線」的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昨日也明確指出,部分議員的行為愈來愈過火,故民主黨稍後也要討論對這些日益嚴重的肢體衝突,有什麼對策和定下什麼立場,並建議本周五的泛民派飯盒會先作討論。劉慧卿的「推動」會否帶來轉變,便要拭目以待。
不過,官場耳語指出,政務司長唐英年上周四再就官員遇襲事件致函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時,其實措詞已轉趨強硬了,其中最值得留意的一句是,「如果立法會沒有採取任何有效行動,我或有需要考慮把這兩次事件,轉介相關部門」。言下之意是,會把事件轉交警方處理,當警方認為有證據,便會提出刑事檢控。
事實上,曾鈺成在回信政務司長時也婉轉提醒議員,「我相信議員明白,他們享有《基本法》及《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所訂的特權及豁免權,但同樣須受一般適用於香港市民的法律規限」。換言之,議員在議事堂裏若然有傷人的意圖,同樣要面對刑事責任。隨昨晚特首遇襲,政府恐怕已再無選擇,會用警力來處理議會的暴力行為。這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悲哀。
文﹕李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