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美難訂良性互動新契約

Posted: Tue Jan 18, 2011 10:22 am
by samuel
中美難訂良性互動新契約
2011年01月18日

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進行歷史性國事訪問,焦點是他跟奧巴馬的高峯會可否促成中美良性互動的新契約?近日兩國知識界都提出中美締造所謂《第四份聯合公報》的可能性。例如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兼國際戰略學者布里辛斯基在《紐約時報》就鞏固美中關係撰文,倡議雙方發表共同合作宣言,「制訂指導性原則」來確定兩國「共同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目標」。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問題專家龐中英亦指出,「中美關係需要新的契約管理,否則,接下來的中美關係將在動盪中陷入更大的危機。」

國情文化差距遠
中美無論國情與文化背景都差距甚遠,當年兩國建交甚至交換軍事情報的原因是要聯手對付蘇聯。當然,中美今天在經貿領域確有共同利益,例如中國既享有龐大貿易順差,同時亦購買近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之所以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以「利益攸關者」來形容美中關係。但正如清華大學美國專家閻學通所言,雙方相對脆弱的貿易依存度敵不過根深蒂固的地緣政治與戰略競爭。所以閻教授說中美是「敵大於友」的關係:兩大國是「積極競爭的對手,消極合作的夥伴」。

更致命的問題是兩國關乎最基本的法律與法治觀念南轅北轍,根本欠缺訂立「契約」的基礎。中國是人治而非法治,無論內政或外交都是大家長說了算。中美關係在八十、九十年代穩定發展的基石是北京奉行太上皇鄧小平「韜光養晦」的外交圭臬,老鄧尤其指令對美國要「爭取合作、避免麻煩」。近幾年中美針鋒相對的主因當然包括中國國力崛起與美國在經濟等領域的衰落,但關鍵是胡錦濤雖然貴為中共外事領導小組組長兼中央軍委主席,但卻缺乏老鄧指揮外交政策的權威。例如胡總最近雖然再三強調要「堅持韜光養晦」,但解放軍的鷹派則主張趁美國削減軍費之機火速擴軍與老美爭一日之長短。更何況中共為了保持「永久執政黨」地位,對美方略要配合其鼓吹民族主義的大目標。

那美國又如何?在新世紀的頭十年,這「霸權」超級大國屢次觸犯國際法,包括在沒有充份法理下入侵伊拉克,並以非法手段嚴刑審訊所謂恐怖主義分子等。但無可否認美國的憲政與法治根基相對成熟,例如白宮的重大外事政策需要國會認可,同樣重要的是,美軍雖然實力舉世無匹,但軍隊絕不可幹政,五角大樓的將領假如對總統的外交主張說三道四的話馬上會被撤職!去年駐阿富汗美軍最高司令麥克里斯特爾將軍便因為發表不符合白宮政策的言論而馬上丟官。正因為中美在法治這核心價值分歧這麼大,就算兩國因為權宜之計或利益交易而簽署某種合作文件,這些條款契約都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林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