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對香港變調,暗示大動作 胡總報告論香港調子變了?
Posted: Tue Nov 13, 2012 10:32 am
中央對香港變調,暗示大動作 胡總報告論香港調子變了?
香港中評社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劉乃強:十八大報告論香港調子變了?」
最近幾天如果有外星人降落香港,從電視的影像給他們的印象,他們很可能會以為香港是美國一個州,或者會以為那個被鋪天蓋地的總統大選廣告和報導煩到哭的4歲女孩生活在這裡。但他們肯定不會從媒體的報導中猜想到香港是中國境內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甚至會從媒體冷漠和隱約有點敵意的態度中推測那個國家或許是敵人。事實是,中國這個香港的祖國是世界人口大國、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經濟火車頭。她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兩天開始舉行的執政中國共產黨十八屆黨大會,將會產生未來10年的領導層,和未來5年的治國總路線,十八大的重要性,對香港而言,只會遠比美國大選重要。
如果說香港媒體完全冷待十八大,那也不對,根據權威的電子剪報機構慧科的統計,十八大次日,全港21家報章,還有14家以此為頭條。只是香港1/3報章,竟然都不以這重大新聞為頭條,當中還包括多家立場一向不算偏向反對派,甚至老闆是政協常委的暢銷大報,這現象本身已經反映了很多問題了。同樣有意思的是,這14家以十八大作頭條的報章,有一半,即另外7家,以胡錦濤的報告有關香港部份為主題。香港人那種極端的自我中心病態,於此可見一斑。
港人既然自戀成狂,不論世界上發生什麽大事,媒體都傾向非要把它化為港事不可,我也不好免俗,這裡就為香港讀者解讀一下胡錦濤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於十八大報告中有關香港部份的內容。
在這涵蓋了全國各地各種問題的報告中,有關港澳部份明顯了比以往長了。更重要的是整個調子和重點都轉變了。
在報告中,胡錦濤首次正面指出,中央對港澳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這本來是毋須挑破的自明之理,但如今要在這重要的文件中著重提出,針對性很清楚。 「一國兩制」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制訂的,「一國兩制」要為「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服務,而不是「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為「一國兩制」服務。港內外任何借「一國兩制」這空子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企圖,都不會得逞的。
這開宗明義對港澳政策的宗旨,與報告中港澳部份的結論:「香港人…可以在國家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同全國各族人民共用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 是前後互相呼應的。絕大部份的香港居民其實都只是居住在香港的中國公民,香港人就是中國人,這也是胡總書記兼國家主席不厭其煩地首次挑破的另一個自明之理。
道理說明了,「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便是不言而喻的結論。或許正正是這個原因,文本中這一句,胡錦濤沒有讀。雖然回歸15年期間,這方面的工作的確出現了疏漏,但難道不說便等於認為毋須「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了嗎?當然不是。十七大報告中的提法是「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現在由「反對」變成更加具操作意義的「防範」與「遏制」,便從態度上升為政策了。這是一個實質性的轉變,所以要斟酌說不說和怎樣說。我們中國人的內斂文化,老外是吃不透的。反正許多事情今天都是明擺著,許多以前沒有說的話現在都明說了 另一方面,被胡錦濤在宣讀時略去的最長一段是:「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幾個不可偏廢的提法,最早是今年7月1日胡錦濤主席在港參與回歸慶典時的演講中提出,看來具體的內容還在發展中,需要繼續調整,我們且看最後的定稿如何了。 「一國」和「兩制」二者的有機結合,不可「偏廢」的觀點十分重要,這從根本上解決了許多「中央干預」等「港獨」言論。
十八大報告結論中說:「堅信港澳同胞不僅有智慧、有能力、有辦法把特別行政區管理好、建設好…」李剛很明確的說,中央有意換香港特首的傳聞屬無稽之談,這是非常有針對性的解讀,並且是十分權威的解讀。換不換特首是中央作主的,不是反對派不斷倒梁施壓便能得逞的。中央對梁振英的態度是最明確不過的了,反對勢力對此無謂繼續癡心妄想了,大家也應該騰出空間和機會讓梁振英和他的班子幹些實事。我在這裡已經苦口婆心的再三警告,反對勢力已經反得太過份了,市民自發的反彈已經不斷出現,是反對勢力應該停止胡鬧的時候了
最後,大家最感興趣的是,簡單一句,究竟中央對港基本方針政策有沒有變?請注意:「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這已經用了多年四句對特區政府的要求,連一個字都沒有變動過。
,也不差這一句了。我只想著重指出,這話說不說都一樣,而且也不反映對港政策有或沒有轉變。
香港人最後的榮耀,臺灣YST統派網友竟如此回復!
港評:廣東加速去港化 香江沉淪不見底(香港時代已經過去,上海時代將來臨)
(聯合早報網訊)香港東方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年年舉行如儀,大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然而,擺在眼前的嚴峻現實卻是,粵港雙方貌合神離,正漸行漸遠。被視為港府智囊的智經研究中心最近發表報告,指出廣東省正在加速戰略經濟轉型,為香港帶來五大挑戰,包括廣東產業“去港化”,粵港“離心力”加劇,對港府不啻是當頭棒喝。
更驚人的是,這份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內,深圳及廣州的人均生產總值將超過香港。這個預測並非憑空想像,香港回歸前,內地人均產值僅及香港三十分之一;十年前,廣州及深圳的人均產值為香港的十分之一;今年,兩地人均產值已達香港的一半。按此勢頭,香港被趕上並超過也許還要不了十年時間。
在「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這一句之前,報告呼籲要「促進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我想著重提醒我們很多朋友,他們所說的「大團結」和以此名義的一些決定和行為,事實上是無原則的妥協,是和稀泥,甚至是投降主義。請注意,中央指出的,不是這種 「大團結」,而是「'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愛國愛港是大團結的旗幟和前提。請以這標準去量度一下今天我們所見的「大團結」是什麽東西。一塌糊塗!
內地城市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優勢不斷喪失,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正如學者指出,廣州、深圳擁有無間阻的龐大腹地,有利急速發展,香港的獨特作用將逐漸淡化,被超越不足為奇。“東方報業民意調查”亦顯示,三成六認同香港競爭優勢不斷收窄;三成一指香港不進則退;兩成六歸咎於香港產業過於單一化。
香港產業結構單調的弊端,已經是老生常談。董建華時代,港府曾一口氣提出許多宏圖大計,這個中心、那個港,令人眼花繚亂,可惜他出師未捷身先退,所有夢想皆成空。曾蔭權政府則在全球金融海嘯後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然而光說不做,幾年過去,莫說六大產業,連一大也無影無蹤。因此之故,香港不得不依賴傳統的四大經濟支柱“食胡”,繼續食老本,終有一天坐食山崩。
這邊廂,香港抱殘守缺,經濟轉型畫餅充饑;那邊廂,廣東方面加快“騰籠換鳥”,大力發展重型工業的同時,亦在提升高新科技產業及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內地轉變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主力轉向內地市場,令以往廣東生產、香港出口的經濟模式日趨式微。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拿甚麼同人家合作呢?憑甚麼分享內地經濟發展的成果呢?
港府無所作為,虛度光陰,一心等待內地打救,引起市民強烈不滿。上述民調又顯示,兩成一受訪者批評港府翹埋雙手等運到;四成一直指六大產業、經濟轉型一事無成;兩成二批評港府驕傲自大,原地踏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香港由盛而衰,內地後發先至,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但香港可以盡力延緩這個過程,融入內地經濟圈是可取之策,這也是今年香港被納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原因。惟令人失望的是,港府過分無能,即使中央送禮都無福消受,以港珠澳大橋為例,內地早已動工,香港方面還在拖拖拉拉,又捲入司法覆核的泥沼,何時建成遙遙無期。
港粵競爭其實是現代版龜兔賽跑的故事。不同的是,香港是烏龜,廣東則是大陸,香港明明跑不過對方還要繼續睡大覺,搞內耗,結果只會被對方愈拋愈遠。
揭開大陸與香港之間博弈內幕:絕對讓你大吃一驚
大陸與香港之關係,自從香港回歸那一天開始就沒有停止過互相博弈的狀態。香港在英國法治傳統下已經生活了一百五十多年,香港社會其實已經習慣了法治社會。許多香港居民在香港回歸之前紛紛搬遷,或者改變身份正是對回歸之後的香港社會的不確定性的恐懼感引起來的。
中國地域格局就是“二岸三地”。在“三地”中,即臺灣、香港與澳門三個地方。臺灣,因其事實上的獨立,擁有一個國家的全部條件,事實上與大陸的關係是互相對峙的關係。而回歸之後的澳門因為地方太小,完全無力與大陸博弈,因此,只是作為香港的影子,與香港同舟共濟,命運與共。
只有香港這個地方有實力與大陸作一點艱難的博弈。面對中國大陸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外交上的絕對優勢,香港唯一的博弈優勢就是政治制度。這種博弈從這十五年來的各種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最近孔慶東罵港事件這種小事,都是大陸與香港互相博弈的表現。
這種博弈,其實就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差異造成的。香港回歸之前,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自己的自治傳統,保持自己的制度不變,而且前五十年不變,還說五十年之後變不了。但是,人存政興,人亡政息,要去世的人說話算數是不容易的。
因為現實政治的發展形勢常常是由不了一個去世的政治人物的。現實的形勢發展就是大陸越來越多的勢力在左右著香港傳統的政治格局,不穩定的因素越來越多。
香港唯一可以與大陸形成博弈之勢的力量就是法治傳統與法治制度。這種法治制度已經深入到幾乎每一位香港居民的內心。大到基本法及法律的制定,小到車上吃東西這樣的小事,他們都自覺起來維護社會的秩序。對不遵守社會公共規則的人齊聲譴責。其實,這種意識就是現代公民意識。
年前,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閭丘露薇以給女兒的一封信的名義表達了一個客觀現實,那就是香港的法治社會比較安全,大陸社會令人恐懼不安,希望大陸同胞能夠正視這一現實。
但是,這封信卻遭受到了大陸同胞的強烈反響,許多人撰文辱駡露薇。說她以自己居住香港對大陸同胞有一種身份優勢感,有炫耀的嫌疑。也有不少人支持露薇,道出了一個現實真相。
這次因有大陸旅客在香港列車上吃東西,違反了香港的公共規則,遭受到了在場的香港居民的抵制與譴責。繼而又引起來北大教授孔慶東先生對香港人的辱駡,罵香港人是“王八蛋,心裡陰暗”,“很多香港人是狗”,繼而在香港與大陸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這些事件後面,其實都可以看成是香港與大陸制度差異的博弈表現。
大陸一些權貴自然難以容忍一個自己不能夠完全掌控的香港存在。香港人的言論自由,對大陸來說無異於有一個合法的效尤作用。這是一些權貴感覺香港的法治有如鯁在喉,在權力的春藥效應下,干預香港的法治傳統也是慣性使然。
像孔慶東教授這樣愛罵人的學者,立即就憑其靈敏的嗅覺,體會到這裡的玄機與奧秘,立即跳出來發揮其作用,而且底氣十足,就是因為他是有恃無恐的,而不是孤單一人。
香港與大陸之間互相博弈。表面上看香港勢單力薄,政治上由北京領導,經濟上靠大陸支持,地理上毗鄰大陸,依靠大陸的資源,似乎與大陸不成對手,事實上,香港由於其制度能夠與國際上主要的發達國家接軌,其遊戲規則與國際主流完全一致,因此,香港的依託其實頗為強大。
相反,大陸反倒在國際上顯得孤獨。許多香港居民對香港身份非常認同,卻唯獨不認同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這既不是香港人素質高的表現,也不是香港人素質低的表現,而是人的自然感情使然。是香港對大陸在事實上的優越地位造就了香港居民對中國大陸人的優越感。比如:
1、香港人來大陸,只要憑自己的香港居民身份證就可以輕鬆過關來大陸的任何一個地方旅遊甚至定居,而大陸人去香港必須去簽證,能夠在香港逗留的時間極其有限,而且更為奇怪的是去香港的簽證甚至遠比去許多國外的簽證要艱難得多。
2、香港居民只要憑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在世界上一百幾十個國家免簽,隨意進出,但是中國大陸同胞持有自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居民身份證卻沒有幾個國家向他們免簽,即使得到簽證,在國外也常常是遭受到人家的白眼與歧視。如果香港人也遭受到這種白眼與歧視的時候,常常只要聲明自己是香港人或者臺灣人,就會讓他們立即改變態度。
3、中國大陸出口到香港的商品,無論吃的還是用的,都要比內地銷售的品質要好得多。前不久蒙牛毒牛奶事件出來之後,香港一片譁然,大陸官方發言人急忙公然向香港居民保證,請香港居民放心,大陸發到香港的蒙牛牛奶是完全合格的,與大陸的完全不一樣。這個奧秘一經被道破,香港居民倒是消停了不少,但是,無意中出賣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大陸官方不敢得罪香港人,但是,不僅得罪,而且殘害大陸人都是沒有風險的。事實也證明,香港人的權利確實在法治的保護下,就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大陸同胞的屁股是羔羊屁股,人家隨時可以摸一摸,掂一掂,看看是不是足夠肥厚了,隨時隨地可以任意宰割而不會有什麼風險。這樣看來,到底是大陸人賤,還是香港人賤?
4、大陸人紛紛跑到香港購物,因為在香港購物安全,即使買到假貨也是一種幸運,因為,可以按照人家的法律獲得假一賠萬的賠償。許多大陸人甚至希望能夠在香港買到假貨,以便能夠發一筆大財。
但是,大陸人在大陸唯恐買到假貨,因為買到假貨只好自認倒楣,只是虧了一點錢財那還算幸運,如果是有毒的食物,吃到肚子裡,只好自作自受,那時不死掉就算是幸運了。
5、大陸孕婦常常挺著個大肚皮,帶著肚子裡即將分娩的BB來香港的醫院出生,以便取得合法定居香港的資格。因為香港的法律規定,孩子在哪裡出生就天然有哪裡的合法居民身份,這是天賦人權之一,不可剝奪。
而大陸的農民工,無論在哪裡出生的孩子,都只能夠回到原籍老家。每年春節來臨,他們就像候鳥一樣,成群結隊地遷徙,也像非洲草原上的角馬一樣隨季節而擺動,苦命的人總是在路上奔波,幸福的人常常只在家裡。香港底層的人即使住“狗籠”,也遠比路上的疲於奔波的 “角馬群”要有尊嚴得多。
6、香港人有什麼就說什麼,寫什麼就發表什麼,根本不用看誰的臉色,不用擔心跨省追捕,不受什麼限制。而中國大陸人連辦個期刊雜誌,都要花數百萬的錢,走無數的人情,還不一定能夠弄到手。大陸在出版業裡,連個刊物與書號這樣的數位都是可以賣出天價來。
從以上分析,香港居民對中國大陸同胞有優越感與歧視意識,其實一點也不奇怪。我從來不認為單個的香港人會比大陸人更有道德,更有人性。但是,人家確實是在享受法治所保護的人權與尊嚴。
香港居民也許並沒有那麼高的政治意識,但是,他們最樸素的法治意識與公共規則意識,也表明他們在人類文明的道路上也已經遠遠走在中國大陸同胞的前面。
例如有一個村子,被土匪流氓霸佔了,以致這個村的名聲非常臭,其實那些村子裡的村民大多是良民,他們備受土匪流氓的壓榨與欺負,但是,由於他們長期在土匪流氓面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結果,村外的人以為他們與土匪流氓是沆瀣一氣,一丘之貉。
因此,每次外出都被外村的人歧視,他們回到自己的村子裡受欺壓,到村子外去又要受到歧視,因為,當村外的人得知他們是這個村子裡出來的人的時候,把土匪流氓的罪惡都記在這些善良的村民頭上了。可是這些村民又沒有能力把這些土匪流氓惡霸趕走,自己受他們欺壓,反倒落了一個土匪流氓的嫌疑。
因此,他們憤而轉向讚美欺壓自己的土匪流氓,希望自己村子裡的土匪流氓更強大一些,不要只是在自己的村子裡欺行霸市,欺壓良民,讓這些土匪流氓更強大,更兇殘,以便把那些村外歧視過我們這些村民的外村人收拾乾淨。因此,這些村民沒日沒夜地奉獻,果然這個村子的“GDP”猛然居所有村子的第二位,村民們以為,這下可以為自己出一口惡氣了。
沒想到,那些土匪流氓為了巴結外村人,特別是那些歧視過自己村民的外村人,他們送出去自己生產出來的最好的東西,還廣放外債,“寧予友邦,不予家奴”, “盡帝國之財力,結友邦之歡心”。村子的土匪流氓心想,只要外村人不為難我們,村子裡的那些愚民們還不是隨便捏拿?
當然外村人如果還不給土匪流氓面子,他們的發言人就會站出來強烈譴責外村人了,你聽他是這樣說的:“如果這樣的話,你香港不要跟內地發生關係了,我們內地不再供應你水和蔬菜,你自己活吧,找你英國爹吧!”
聽到這個話之後,因此,這個村子裡的村民們更恨那些受到這個村好處的那些外村人了。當今中國許多國民,心中仍然充滿了“英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意識形態。其實,這大概也就是許多中國大陸同胞們此時此地的感受吧。
香港中評社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劉乃強:十八大報告論香港調子變了?」
最近幾天如果有外星人降落香港,從電視的影像給他們的印象,他們很可能會以為香港是美國一個州,或者會以為那個被鋪天蓋地的總統大選廣告和報導煩到哭的4歲女孩生活在這裡。但他們肯定不會從媒體的報導中猜想到香港是中國境內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甚至會從媒體冷漠和隱約有點敵意的態度中推測那個國家或許是敵人。事實是,中國這個香港的祖國是世界人口大國、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經濟火車頭。她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兩天開始舉行的執政中國共產黨十八屆黨大會,將會產生未來10年的領導層,和未來5年的治國總路線,十八大的重要性,對香港而言,只會遠比美國大選重要。
如果說香港媒體完全冷待十八大,那也不對,根據權威的電子剪報機構慧科的統計,十八大次日,全港21家報章,還有14家以此為頭條。只是香港1/3報章,竟然都不以這重大新聞為頭條,當中還包括多家立場一向不算偏向反對派,甚至老闆是政協常委的暢銷大報,這現象本身已經反映了很多問題了。同樣有意思的是,這14家以十八大作頭條的報章,有一半,即另外7家,以胡錦濤的報告有關香港部份為主題。香港人那種極端的自我中心病態,於此可見一斑。
港人既然自戀成狂,不論世界上發生什麽大事,媒體都傾向非要把它化為港事不可,我也不好免俗,這裡就為香港讀者解讀一下胡錦濤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於十八大報告中有關香港部份的內容。
在這涵蓋了全國各地各種問題的報告中,有關港澳部份明顯了比以往長了。更重要的是整個調子和重點都轉變了。
在報告中,胡錦濤首次正面指出,中央對港澳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這本來是毋須挑破的自明之理,但如今要在這重要的文件中著重提出,針對性很清楚。 「一國兩制」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制訂的,「一國兩制」要為「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服務,而不是「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為「一國兩制」服務。港內外任何借「一國兩制」這空子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企圖,都不會得逞的。
這開宗明義對港澳政策的宗旨,與報告中港澳部份的結論:「香港人…可以在國家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同全國各族人民共用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 是前後互相呼應的。絕大部份的香港居民其實都只是居住在香港的中國公民,香港人就是中國人,這也是胡總書記兼國家主席不厭其煩地首次挑破的另一個自明之理。
道理說明了,「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便是不言而喻的結論。或許正正是這個原因,文本中這一句,胡錦濤沒有讀。雖然回歸15年期間,這方面的工作的確出現了疏漏,但難道不說便等於認為毋須「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了嗎?當然不是。十七大報告中的提法是「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現在由「反對」變成更加具操作意義的「防範」與「遏制」,便從態度上升為政策了。這是一個實質性的轉變,所以要斟酌說不說和怎樣說。我們中國人的內斂文化,老外是吃不透的。反正許多事情今天都是明擺著,許多以前沒有說的話現在都明說了 另一方面,被胡錦濤在宣讀時略去的最長一段是:「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幾個不可偏廢的提法,最早是今年7月1日胡錦濤主席在港參與回歸慶典時的演講中提出,看來具體的內容還在發展中,需要繼續調整,我們且看最後的定稿如何了。 「一國」和「兩制」二者的有機結合,不可「偏廢」的觀點十分重要,這從根本上解決了許多「中央干預」等「港獨」言論。
十八大報告結論中說:「堅信港澳同胞不僅有智慧、有能力、有辦法把特別行政區管理好、建設好…」李剛很明確的說,中央有意換香港特首的傳聞屬無稽之談,這是非常有針對性的解讀,並且是十分權威的解讀。換不換特首是中央作主的,不是反對派不斷倒梁施壓便能得逞的。中央對梁振英的態度是最明確不過的了,反對勢力對此無謂繼續癡心妄想了,大家也應該騰出空間和機會讓梁振英和他的班子幹些實事。我在這裡已經苦口婆心的再三警告,反對勢力已經反得太過份了,市民自發的反彈已經不斷出現,是反對勢力應該停止胡鬧的時候了
最後,大家最感興趣的是,簡單一句,究竟中央對港基本方針政策有沒有變?請注意:「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這已經用了多年四句對特區政府的要求,連一個字都沒有變動過。
,也不差這一句了。我只想著重指出,這話說不說都一樣,而且也不反映對港政策有或沒有轉變。
香港人最後的榮耀,臺灣YST統派網友竟如此回復!
港評:廣東加速去港化 香江沉淪不見底(香港時代已經過去,上海時代將來臨)
(聯合早報網訊)香港東方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年年舉行如儀,大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然而,擺在眼前的嚴峻現實卻是,粵港雙方貌合神離,正漸行漸遠。被視為港府智囊的智經研究中心最近發表報告,指出廣東省正在加速戰略經濟轉型,為香港帶來五大挑戰,包括廣東產業“去港化”,粵港“離心力”加劇,對港府不啻是當頭棒喝。
更驚人的是,這份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內,深圳及廣州的人均生產總值將超過香港。這個預測並非憑空想像,香港回歸前,內地人均產值僅及香港三十分之一;十年前,廣州及深圳的人均產值為香港的十分之一;今年,兩地人均產值已達香港的一半。按此勢頭,香港被趕上並超過也許還要不了十年時間。
在「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這一句之前,報告呼籲要「促進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我想著重提醒我們很多朋友,他們所說的「大團結」和以此名義的一些決定和行為,事實上是無原則的妥協,是和稀泥,甚至是投降主義。請注意,中央指出的,不是這種 「大團結」,而是「'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愛國愛港是大團結的旗幟和前提。請以這標準去量度一下今天我們所見的「大團結」是什麽東西。一塌糊塗!
內地城市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優勢不斷喪失,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正如學者指出,廣州、深圳擁有無間阻的龐大腹地,有利急速發展,香港的獨特作用將逐漸淡化,被超越不足為奇。“東方報業民意調查”亦顯示,三成六認同香港競爭優勢不斷收窄;三成一指香港不進則退;兩成六歸咎於香港產業過於單一化。
香港產業結構單調的弊端,已經是老生常談。董建華時代,港府曾一口氣提出許多宏圖大計,這個中心、那個港,令人眼花繚亂,可惜他出師未捷身先退,所有夢想皆成空。曾蔭權政府則在全球金融海嘯後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然而光說不做,幾年過去,莫說六大產業,連一大也無影無蹤。因此之故,香港不得不依賴傳統的四大經濟支柱“食胡”,繼續食老本,終有一天坐食山崩。
這邊廂,香港抱殘守缺,經濟轉型畫餅充饑;那邊廂,廣東方面加快“騰籠換鳥”,大力發展重型工業的同時,亦在提升高新科技產業及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內地轉變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主力轉向內地市場,令以往廣東生產、香港出口的經濟模式日趨式微。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拿甚麼同人家合作呢?憑甚麼分享內地經濟發展的成果呢?
港府無所作為,虛度光陰,一心等待內地打救,引起市民強烈不滿。上述民調又顯示,兩成一受訪者批評港府翹埋雙手等運到;四成一直指六大產業、經濟轉型一事無成;兩成二批評港府驕傲自大,原地踏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香港由盛而衰,內地後發先至,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但香港可以盡力延緩這個過程,融入內地經濟圈是可取之策,這也是今年香港被納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原因。惟令人失望的是,港府過分無能,即使中央送禮都無福消受,以港珠澳大橋為例,內地早已動工,香港方面還在拖拖拉拉,又捲入司法覆核的泥沼,何時建成遙遙無期。
港粵競爭其實是現代版龜兔賽跑的故事。不同的是,香港是烏龜,廣東則是大陸,香港明明跑不過對方還要繼續睡大覺,搞內耗,結果只會被對方愈拋愈遠。
揭開大陸與香港之間博弈內幕:絕對讓你大吃一驚
大陸與香港之關係,自從香港回歸那一天開始就沒有停止過互相博弈的狀態。香港在英國法治傳統下已經生活了一百五十多年,香港社會其實已經習慣了法治社會。許多香港居民在香港回歸之前紛紛搬遷,或者改變身份正是對回歸之後的香港社會的不確定性的恐懼感引起來的。
中國地域格局就是“二岸三地”。在“三地”中,即臺灣、香港與澳門三個地方。臺灣,因其事實上的獨立,擁有一個國家的全部條件,事實上與大陸的關係是互相對峙的關係。而回歸之後的澳門因為地方太小,完全無力與大陸博弈,因此,只是作為香港的影子,與香港同舟共濟,命運與共。
只有香港這個地方有實力與大陸作一點艱難的博弈。面對中國大陸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外交上的絕對優勢,香港唯一的博弈優勢就是政治制度。這種博弈從這十五年來的各種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最近孔慶東罵港事件這種小事,都是大陸與香港互相博弈的表現。
這種博弈,其實就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差異造成的。香港回歸之前,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自己的自治傳統,保持自己的制度不變,而且前五十年不變,還說五十年之後變不了。但是,人存政興,人亡政息,要去世的人說話算數是不容易的。
因為現實政治的發展形勢常常是由不了一個去世的政治人物的。現實的形勢發展就是大陸越來越多的勢力在左右著香港傳統的政治格局,不穩定的因素越來越多。
香港唯一可以與大陸形成博弈之勢的力量就是法治傳統與法治制度。這種法治制度已經深入到幾乎每一位香港居民的內心。大到基本法及法律的制定,小到車上吃東西這樣的小事,他們都自覺起來維護社會的秩序。對不遵守社會公共規則的人齊聲譴責。其實,這種意識就是現代公民意識。
年前,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閭丘露薇以給女兒的一封信的名義表達了一個客觀現實,那就是香港的法治社會比較安全,大陸社會令人恐懼不安,希望大陸同胞能夠正視這一現實。
但是,這封信卻遭受到了大陸同胞的強烈反響,許多人撰文辱駡露薇。說她以自己居住香港對大陸同胞有一種身份優勢感,有炫耀的嫌疑。也有不少人支持露薇,道出了一個現實真相。
這次因有大陸旅客在香港列車上吃東西,違反了香港的公共規則,遭受到了在場的香港居民的抵制與譴責。繼而又引起來北大教授孔慶東先生對香港人的辱駡,罵香港人是“王八蛋,心裡陰暗”,“很多香港人是狗”,繼而在香港與大陸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這些事件後面,其實都可以看成是香港與大陸制度差異的博弈表現。
大陸一些權貴自然難以容忍一個自己不能夠完全掌控的香港存在。香港人的言論自由,對大陸來說無異於有一個合法的效尤作用。這是一些權貴感覺香港的法治有如鯁在喉,在權力的春藥效應下,干預香港的法治傳統也是慣性使然。
像孔慶東教授這樣愛罵人的學者,立即就憑其靈敏的嗅覺,體會到這裡的玄機與奧秘,立即跳出來發揮其作用,而且底氣十足,就是因為他是有恃無恐的,而不是孤單一人。
香港與大陸之間互相博弈。表面上看香港勢單力薄,政治上由北京領導,經濟上靠大陸支持,地理上毗鄰大陸,依靠大陸的資源,似乎與大陸不成對手,事實上,香港由於其制度能夠與國際上主要的發達國家接軌,其遊戲規則與國際主流完全一致,因此,香港的依託其實頗為強大。
相反,大陸反倒在國際上顯得孤獨。許多香港居民對香港身份非常認同,卻唯獨不認同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這既不是香港人素質高的表現,也不是香港人素質低的表現,而是人的自然感情使然。是香港對大陸在事實上的優越地位造就了香港居民對中國大陸人的優越感。比如:
1、香港人來大陸,只要憑自己的香港居民身份證就可以輕鬆過關來大陸的任何一個地方旅遊甚至定居,而大陸人去香港必須去簽證,能夠在香港逗留的時間極其有限,而且更為奇怪的是去香港的簽證甚至遠比去許多國外的簽證要艱難得多。
2、香港居民只要憑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在世界上一百幾十個國家免簽,隨意進出,但是中國大陸同胞持有自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居民身份證卻沒有幾個國家向他們免簽,即使得到簽證,在國外也常常是遭受到人家的白眼與歧視。如果香港人也遭受到這種白眼與歧視的時候,常常只要聲明自己是香港人或者臺灣人,就會讓他們立即改變態度。
3、中國大陸出口到香港的商品,無論吃的還是用的,都要比內地銷售的品質要好得多。前不久蒙牛毒牛奶事件出來之後,香港一片譁然,大陸官方發言人急忙公然向香港居民保證,請香港居民放心,大陸發到香港的蒙牛牛奶是完全合格的,與大陸的完全不一樣。這個奧秘一經被道破,香港居民倒是消停了不少,但是,無意中出賣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大陸官方不敢得罪香港人,但是,不僅得罪,而且殘害大陸人都是沒有風險的。事實也證明,香港人的權利確實在法治的保護下,就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大陸同胞的屁股是羔羊屁股,人家隨時可以摸一摸,掂一掂,看看是不是足夠肥厚了,隨時隨地可以任意宰割而不會有什麼風險。這樣看來,到底是大陸人賤,還是香港人賤?
4、大陸人紛紛跑到香港購物,因為在香港購物安全,即使買到假貨也是一種幸運,因為,可以按照人家的法律獲得假一賠萬的賠償。許多大陸人甚至希望能夠在香港買到假貨,以便能夠發一筆大財。
但是,大陸人在大陸唯恐買到假貨,因為買到假貨只好自認倒楣,只是虧了一點錢財那還算幸運,如果是有毒的食物,吃到肚子裡,只好自作自受,那時不死掉就算是幸運了。
5、大陸孕婦常常挺著個大肚皮,帶著肚子裡即將分娩的BB來香港的醫院出生,以便取得合法定居香港的資格。因為香港的法律規定,孩子在哪裡出生就天然有哪裡的合法居民身份,這是天賦人權之一,不可剝奪。
而大陸的農民工,無論在哪裡出生的孩子,都只能夠回到原籍老家。每年春節來臨,他們就像候鳥一樣,成群結隊地遷徙,也像非洲草原上的角馬一樣隨季節而擺動,苦命的人總是在路上奔波,幸福的人常常只在家裡。香港底層的人即使住“狗籠”,也遠比路上的疲於奔波的 “角馬群”要有尊嚴得多。
6、香港人有什麼就說什麼,寫什麼就發表什麼,根本不用看誰的臉色,不用擔心跨省追捕,不受什麼限制。而中國大陸人連辦個期刊雜誌,都要花數百萬的錢,走無數的人情,還不一定能夠弄到手。大陸在出版業裡,連個刊物與書號這樣的數位都是可以賣出天價來。
從以上分析,香港居民對中國大陸同胞有優越感與歧視意識,其實一點也不奇怪。我從來不認為單個的香港人會比大陸人更有道德,更有人性。但是,人家確實是在享受法治所保護的人權與尊嚴。
香港居民也許並沒有那麼高的政治意識,但是,他們最樸素的法治意識與公共規則意識,也表明他們在人類文明的道路上也已經遠遠走在中國大陸同胞的前面。
例如有一個村子,被土匪流氓霸佔了,以致這個村的名聲非常臭,其實那些村子裡的村民大多是良民,他們備受土匪流氓的壓榨與欺負,但是,由於他們長期在土匪流氓面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結果,村外的人以為他們與土匪流氓是沆瀣一氣,一丘之貉。
因此,每次外出都被外村的人歧視,他們回到自己的村子裡受欺壓,到村子外去又要受到歧視,因為,當村外的人得知他們是這個村子裡出來的人的時候,把土匪流氓的罪惡都記在這些善良的村民頭上了。可是這些村民又沒有能力把這些土匪流氓惡霸趕走,自己受他們欺壓,反倒落了一個土匪流氓的嫌疑。
因此,他們憤而轉向讚美欺壓自己的土匪流氓,希望自己村子裡的土匪流氓更強大一些,不要只是在自己的村子裡欺行霸市,欺壓良民,讓這些土匪流氓更強大,更兇殘,以便把那些村外歧視過我們這些村民的外村人收拾乾淨。因此,這些村民沒日沒夜地奉獻,果然這個村子的“GDP”猛然居所有村子的第二位,村民們以為,這下可以為自己出一口惡氣了。
沒想到,那些土匪流氓為了巴結外村人,特別是那些歧視過自己村民的外村人,他們送出去自己生產出來的最好的東西,還廣放外債,“寧予友邦,不予家奴”, “盡帝國之財力,結友邦之歡心”。村子的土匪流氓心想,只要外村人不為難我們,村子裡的那些愚民們還不是隨便捏拿?
當然外村人如果還不給土匪流氓面子,他們的發言人就會站出來強烈譴責外村人了,你聽他是這樣說的:“如果這樣的話,你香港不要跟內地發生關係了,我們內地不再供應你水和蔬菜,你自己活吧,找你英國爹吧!”
聽到這個話之後,因此,這個村子裡的村民們更恨那些受到這個村好處的那些外村人了。當今中國許多國民,心中仍然充滿了“英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意識形態。其實,這大概也就是許多中國大陸同胞們此時此地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