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菲律賓終於悟出硬道理同北京相處必須要搞對抗
Posted: Mon Jul 15, 2013 10:52 am
				
				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新標準
(作者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戰略學教授詹姆斯•霍姆斯)
中國最近在南中國海的所作所為中,有兩個現象引人注目。第一,中國人性急。他們打算解決圍繞這一陷入麻煩的水域星羅棋佈的小島、淺灘和島礁存在的爭端,而且他們打算很快就這樣做。表面看來,他們決心通過單方面行動解決領土爭端。他們正在有爭議的地理位置附近部署優勢力量,並對比較弱小的沿海國家或它們的盟國——美國——採取激將法,看它們敢做些什麼。
如果說忍耐是一種美德的話,最近北京顯然失去了這種美德。
第二,放棄了大有可為的“小棒外交”。我使用“小棒外交”這個詞語,指的是這樣一種做法:部署手無寸鐵的執法船而不是軍艦,對有爭議的水域進行巡邏,仿佛這就是自己的正當權利。
但是,如果菲律賓媒體流傳的說法屬實的話,那麼北京已在自己的政策組合中加入了海軍的“肌肉”。例如,中國已向斯卡伯勒淺灘(即我黃岩島——本網注)派駐護衛艦,以幫助驅趕菲律賓水手。部署艦船對這個有爭議的環礁實施“包心菜”戰略,標誌著中國與近年來採取的有條不紊、相對低調的戰略徹底決裂。
中國在“小棒”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大棒”——人民解放軍海軍軍艦。結果,各種軍用和非軍用船隻組成各種海上力量,在中國的聲索水域活動。參與相關活動的不僅僅是政府船隻。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將非政府船隻、特別是漁船船隊視為非正式的海軍輔助船隻。
誰會反對這種做法呢?儘管北京傲慢魯莽,其專橫跋扈的行為在外交和軍事層面也已造成了不良影響,但一種新的行為準則也許正在東南亞海域形成。
而一種新的行為準則正是目標所在。在這個勇敢的新世界,中國船員將往返于幾百年來被認為是屬於中國的水域。此外,北京制定並實施涉及船隻和飛機過境東南亞海域和空域的規則將成為一種常態。南中國海將不再是公海,而是成為中國的保護區。
如果這種大/小棒外交奏效,每次較量——不管是圍繞斯卡伯勒淺灘、第二湯瑪斯暗沙(即我仁愛礁——本網注)還是別的什麼地方的較量——在媒體或外交界引起的騷動會越來越小。這種爭執將弱化為背景雜音。請想一想,去年,斯卡伯勒淺灘問題曾連續數周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
在北京採取“包心菜”戰略後,你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少有關報導呢?非常少,除非你是《菲律賓明星報》或類似報紙的少數忠實讀者之一。
像越南或菲律賓之類的東南亞國家對海洋聲索的重視程度不亞於中國。對河內和馬尼拉而言,政治上的利害關係非常重大,因此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然而,不管決心如何堅定,沒有哪個東南亞國家擁有足夠的軍事手段能在海上展開富有意義的大規模或持久競爭。菲律賓海軍的驕傲也只是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一艘老式巡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