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反攻大進展!擊斃300多俄軍 重奪派特克哈特 敵後突擊戰壕殲敵
據推特帳號 Alex Chen昨(19)日報導,烏克蘭軍隊第128山地突擊旅經過整夜戰鬥,成功擊退俄軍南奧賽梯步兵營,並占領了扎波羅熱(Zaporizhzhya)前線西部邊緣的派特科哈特(Piatykhatky)村莊,這是烏軍近一周內奪回的第一個村莊。

- 2023-06-21_11h33_29.jpg (115.31 KiB) Viewed 325 times
烏軍於18日擊退俄軍,成功占領了派特科哈特(Piatykhatky)村莊
格拉希莫夫大將的焦慮 普京已然「耳聾眼瞎」
救巴赫穆特?還是放棄巴赫穆特?這是一個大問題……

- 2023-06-21_11h38_02.jpg (57.21 KiB) Viewed 323 times
格拉希莫夫大將的焦慮
最近幾天,隨著烏軍在各個地段展開眼花繚亂的攻勢,俄國人開始不淡定了。
從6月5日烏軍以2個旅從大諾沃西爾卡突出部打響第一槍以來,截止到6月19日,烏軍已經在西起卡霍夫卡水壩上游,東至巴赫穆特長達800公里的戰線上開始一系列軍事行動。
一時間,整條戰線上煙火四起,四處告急。尤其是巴赫穆特地段,俄軍第72摩步旅、第4摩步旅在烏軍第3突擊旅等部的猛攻下,連連後撤,一日數電求救。
一個月前,華格納以死傷合計近9萬人的代價,歷時9個月打下一片廢墟,然而,就算只是得到這樣一個既無法構築工事,又無法作為前進陣地的建築垃圾場,這罕有的「戰績「卻被俄國從上到下捧上了天,稱為「巴赫穆特大捷」,連地名都改成了蘇聯舊名字「阿爾莫喬夫斯克」。
事實上,現在的巴赫穆特,已經成了一個守不住、扔不得的燙手山芋。
周四(6月15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直言不諱地說:
「烏克蘭軍隊的第一個目標,是儘可能多地消滅俄羅斯部隊,增對俄軍官兵心理施壓。同時,烏克蘭部隊正在測試哪些地區是最薄弱的。」

- 2023-06-21_11h39_17.jpg (100.85 KiB) Viewed 323 times
從俄軍被俘人員的面容看,有些人已經50歲以上。
顯然,這句話又在為難俄軍總長。
雖然扎波羅熱方向頂住了烏軍三板斧,但巴赫穆特已經被烏軍「測試」出來是最薄弱的。
他明白,為了總統的面子,巴赫穆特這個政治地標丟不得。但抽調梅里托波爾的總預備隊增援巴赫穆特,明顯又是中了扎盧日內調虎離山的奸計……
因此,最近幾天,為要不要增援巴赫穆特而大傷腦筋的格拉希莫夫,很可能已經接近精神崩潰的邊緣。
同時,這位總座在指揮作戰的同時,其指揮位置還面臨著烏軍的立體偵察和監視,隨時面臨被從天而降的風暴陰影去軍事化的危險。
為此,俄方上周甚至故意放出了格拉希莫夫身在遠東指揮軍事演習的假消息。以求迷惑烏軍偵察。
這還不夠,前天,俄媒畫蛇添足,放出了格拉希莫夫被普金解除總指揮職務的新信息,不過這些想一出是一出的劇情自相矛盾,甚至令一些俄羅斯軍事博主大搖其頭。
不過,最新消息看,格拉希莫夫最終還是選擇了先保住巴赫穆特,畢竟,在克宮這樣的生態圈裡,不談混得好,要想活命,不打臉老大是起碼要求。所以,近日已經調精銳的北極部隊第200摩步旅增援巴赫穆特,而來自烏軍高級將領的可靠消息稱,其他部隊正在持續增援中。
6月16日,烏克蘭陸軍司令奧列克桑德‧西爾斯基稱:
「……俄羅斯人繼續將一些最有戰鬥力的部隊轉移到巴赫穆特方向「。
而烏克蘭人明顯看到這一招非常奏效,又在總座格拉希莫夫椅子下面添了一把火。
今天上午,俄烏雙方TG頻道都在流傳巴赫穆特方向戰報,消息一致指出:烏克蘭軍隊正在向巴市南部重鎮Klishchiivka(克里希夫卡)西北發起猛烈進攻。
克里希夫卡是俄軍在這一帶的防線的重要支撐,如果垮下去,巴赫穆特就沒法守了。
據俄羅斯信源的可靠消息,和俄軍當初封鎖0514/0516公路如出一轍,烏軍炮兵正在封鎖向巴赫穆特提供補給的兩條公路,巴市市區的俄軍補給已經面臨困難。
如果這一點得到證實,俄軍除了繼續從扎波羅熱或盧甘斯克抽調預備隊增援,已別無他法,而俄軍一旦調動,其他地區馬上會出現兵力不足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