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of 90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Thu Nov 06, 2014 5:05 pm
by editorial
天掉下來的餡餅給建制派
學聯、學民思潮、佔中、泛民和民間團體,日前再就是否開展立法會議員辭職引發「五區公投」召開五方會議。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這「變相公投」在當下政治現實狀況下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但看到上述各代表煞有介事接踵召開五方會議討論此議題,筆者懷疑是否在玩弄建制派。如果泛民議員真的「五區公投」,猶如自掘陷阱繼而集體自殺。
全體泛民議員已公開承諾否決政改方案,如有五名泛民議員為「五區公投」辭職,表示首先要撕毀承諾,那早前全體泛民議員已公開承諾否決政改方案已不存在。其次五名泛民議員能否再當選是另一回事了,筆者預測不能夠有機會再當選居多。
建制派如覓食的餓虎般正虎視耽耽期待這個由天掉下來的餡餅,表面假惺惺指摘泛民議員不要浪費億多元公帑,實際上,如有五名泛民議員辭職的話,建制派將願意多花10倍價錢成本來搶奪這五個席位也認為物有所值,而且是超值。
建制派近日針對「五區公投」言論是企圖誤導泛民,希望泛民跌落陷阱。
記者亞May
06-11-2014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Thu Nov 06, 2014 7:57 pm
by editorial
學聯冀董建華范太作中央溝通「橋樑」 (16:09)
稱無意「挑機」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認為,如果有人擔任「橋樑」,學聯與北京對話的可能性會較大。至於人選,他屬意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或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
周永康強調,學聯現在仍然認為必須上京表達訴求,指如果問題一直不解決,一國兩制會向好壞的方面發展,「既然香港層次解決唔到,北京層面先能解決」。他重申,行動以對話為本,並非要挑釁或「挑機」。
記者亞May:
學聯上京表達訴求捨林鄭轉而找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或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只是走對了一步,也算是進了一步。能否如願以償還差一大截,因方法仍不是全走對,故還不會成功。
學聯不掌握時機與政府舉行第二輪對話是一大敗筆。因為學聯有什麼問題或質詢可正式在對話時當面提出,而政府必須回答,如所提問題有理有據的話,政府承受的壓力會很大,其壓力或比佔領街道更甚。肯定有些問題政府是無能力或不能代表人大回答,屆時再提出上京便順理成章。現在已經有人提出了,還沒有和政府談好,為何要上京談?
如果學聯再動動腦筋,找對了方法的話,上京表達訴求才會成功,而且必定會見你們。
06-11-2014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Fri Nov 07, 2014 10:02 am
by editorial
學聯務實求見京官 望董建華出手襄助
學聯籌謀到北京,最新取態是期望前任特首董建華做中間人,安排他們與處理政改的官員會面,討論政改事宜。佔領運動以來,學聯與學民思潮(下稱「雙學」)以運動領導者自居,聽不進其他意見,今次學聯上京的考慮,是由「以我為主」轉為顧及客觀實際的做法。學聯這個務實轉軚,不宜忽視,期望董建華與中央積極回應,透過與學聯接觸,爭取佔領運動最終得以和平解決。
學聯上京不再盲動
識得顧慮回歸務實
佔領運動曠日持久,若無特別事故,參與者只會日少,「雙學」與佔中三子想方設法維持運動能量,提出泛民立法會議員辭職引發變相公投、學聯代表去北京等議題,目的為免民氣潰散,免使佔領運動聲沉影寂收場。關於去北京,學聯原擬以闖關方式前往,點名要見總理李克強,並暗示會在亞太經合會議(APEC)開會期間成行,認為屆時各國領袖雲集北京,在各國傳媒環伺下,客觀情勢會對中央構成壓力。有支持佔領的重量級人士認為,若學生在北京被拘捕或會激發50萬港人上街,云云,藉此為學聯壯行色和鼓動市民。
不過,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接受訪問時,提到上京的構想並無「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肅殺,反而是回歸務實,尋求與京官理性對話。按最新說法,學聯去北京是爭取經安排之下討論政改,而且不一定要見李克強,可以是負責政改的官員,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人大常委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還有是訪京可以在APEC會議之後,甚至表明不會「挑機」(即是挑釁)。周永康這番話,明顯就學聯上京作了調校,不再盲動,特別是在APEC會議之後才成行,可消除被認為要衝鬧會場,給國家製造尷尬局面的疑慮。
佔領運動由「雙學」主導,佔中三子淪為協助角色;「雙學」大力鼓吹「辭職公投」議題,但所為何事以至能否操作,仍然未能通過論證。後來學聯提出要去北京,起初有不顧一切之概,想要硬撼中央;偌大的北京,區區10名學聯代表,如何撼動得了?北京的應對也不會有多大困難。只是有不少人擔心學聯的盲動冒進,或許會激化和惡化事態,導致事件更難解決,甚而使中央與香港的關係雪上加霜。周永康現在轉調,顯得學聯有了顧慮,選擇回歸務實操作,尋求理性討論。這是積極轉變,放在過去40日「雙學」獨大的運作檢視,更有另一層意義。
學聯向董建華尋求協助,可說選對了人。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之後,董建華曾經兩次召開記者會,一次在9月3日,當時學生仍在籌備罷課;另一次是10月24日,佔領運動已經如火如荼。董建華雖然支持人大決定,不認同學生作為,但是他在兩次記者會都無片言隻語批評學生,反而盡顯愛護之意。董先生兩次露面,顯露大家長風範,在社會上迴響正面,即使與他政見不同者也不能否定他對香港的深厚感情。
董先生對學聯的求助,大家寄以厚望。佔領運動發展至今,關乎千家萬戶的福祉;學聯是這場運動的主要持份者,政改的決定權在北京,學聯代表與京官經過討論後會否改變政改立場是一回事,但也看不到對事態會帶來負面影響。目前的局面是相爭不如相見,董先生或許可以從這些角度思考,以中間人身分居中協調安排。
董先生是前任特首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對於青年學子,他還有一個長者的身分。若以官方身分與學聯接觸有所顧慮(事實上,學聯的取態會否變化還是未知數),則董先生可以長者身分,非正式與學聯代表會面。除了向學生解說人大決定與國家政策,董先生也可以藉此了解學生訪京的取態,然後向北京反映。學聯最新說法是與負責政改的京官討論,李飛主任已經多次會晤各方港人,由他率同相關人員與學聯代表討論政改,看不到有什麼原則性障礙。相反的,這是有機會為佔領運動帶來轉機的發展,值得董先生和中央注意。
佔領幹道流失支持
學聯仍在自欺欺人
學聯在訪京一事的務實取態,若能有更深層發展,則讓人看到學聯的成長和成熟,使人欣慰。佔領幹道困擾市民、影響經濟,是學聯不能否認的事實。民調顯示大多數市民要求即時退場,不過學聯卻以阿Q式的思維,解讀與市民的對立。他們認為,部分人不認同佔領行動卻支持普選,亦有人不明白佔領行動的目的,所以應該爭取他們支持,云云。
現實真象是佔領行動與民為敵,已經流失大量支持,而且持續下去必將民怨四起。面對愈來愈多市民感受到生活受阻、營生受損,學聯若以為給市民講道理就可以得到支持,這些說法證諸現實卻是自欺欺人之言。學聯的人應該拿出勇氣,面對市民,若他們論理說道顛三倒四,扭橫折曲,淪為政客一族,則純潔的學生運動就被玷污了。學聯對自己須誠實,向市民更要負責,即時退場,還路於民,這才是成熟、務實而負責任的做法。
香港傳媒社評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Fri Nov 07, 2014 10:36 am
by editorial
岑敖暉估計50至100萬簽名真心反佔領
學聯打算上京會見中央官員,反映真普選訴求,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今日下午到城大出席雨傘運動分享會時,指反佔中大聯盟早前聲稱收到超過180萬個簽名反對佔領行動,他相信當中有50至100萬人確是反對佔領,但支持香港進行普選,強調該批聲音不可忽略。
不過,岑敖暉認為當中有部分簽名人士或對佔領行動存有誤解,故需要想辦法走入社區,挽回這群人的支持。
學聯日內將去信予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及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希望二人可向學聯提供協助,安排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
記者亞May:
「支持警方,還路於民」簽名行動這個名題太模糊,相信大部分簽名者都不清楚簽名的目的為何。「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的 簽名行動同上一次一樣總是在簽名命題上搞小動作,刻意誤導簽名者。
「支持警方,還路於民」第一句「支持警方」是任何一個市民都會認同。第二句「還路於民」人數眾多的示威群眾也都是市民,也同樣有權使用道路。所以,「支持警方,還路於民」這命題是百搭的,如佔中人士發起簽名活動也可用此命題。況且也可以此命題要求警方移除鐵馬還路給示威民眾。
如果用: 你「同意」或「不同意」學生用佔領街道來爭取普選?
你「同意」或「不同意」警方用武力清除學生佔領街道?
這樣得到的簽名才可以真實反映簽名者意願,才不是刻意誤導簽名者。
183萬簽名有多少水份也就不說了,但用此作為反佔中民意一部份是不符實情,也是誤導。
07-11-2014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Fri Nov 07, 2014 3:26 pm
by editorial
中央擬調整對港政策 多重兩制
報道:續強調一國 盼港青多了解國史
今天引述熟悉央央政府想法的消息人士說,鑑於佔領運動的發生,北京將調整對港政策,「將更尊重『兩制』的元素,但同時也會強調『 一國』的一面」。
報道引述該名內地官員說,北京對港政策會作出「適當調整」,由於留意到年輕人是今次示威的主力,北京希望能改善香港年輕人對國家歷史和發展的理解。報道還提到,一些建制派人士最近正要求將中史重新列作必修科。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Sat Nov 08, 2014 2:26 pm
by editorial
黃之鋒:羅范不是中央肚裏蟲 (13:05)
羅范指上京無功 黃稱應由中央決定
行會成員羅范椒芬指學聯上京將無功而回,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反駁指這由中央決定,羅范並非中央肚裏那條蟲。
羅范椒芬早上出席活動時,除指出上京會無功而回,又說學生不應跳過港府而直接上京見領導人,應面對現實,先在香港解決問題,又指學生應盡快撤離。
黃之鋒出席商台節目後,被記者問到如何回應羅范意見時,逐一反駁。他說,任何運動都不是一成不變,運動要進退有據,但撤退或縮窄佔領區都必須先找到一個可行方向,能對政府施加同樣壓力,以增加未來同中央對話的籌碼。
另外,學聯計劃上北京,黃之鋒說是因為他們要求人大撤回政改決定,這是梁振英政府辦不到的,他們就是顧及政治現實,所以才尋求和中央對話。至於上京是否無功而回,黃之鋒指這是由中央決定,而不是羅范,羅范不是中央肚裏那條蟲,請她尊重中央的意願。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Sat Nov 08, 2014 3:22 pm
by editorial
英下議院議員來港查《聯合聲明》落實情況
《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滿30年之際,10多名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議員無懼北京不滿,將於下月到港調查英國政府落實《中英聯合聲明》的情況。有泛民議員認為,英國作為《聯合聲明》的締約國,有責任調查《聯合聲明》的實施情況,港府亦有責任回應調查團的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10多名英國下議院議員下月到港調查,惟此舉或被北京視為干預中國內政。委員會早前已召開聽證會,並邀請末代港督彭定康出席,彭定康在聽證會中曾狠批香港官員非常缺乏領導能力,又指中國違反《基本法》,破壞普選承諾。
北京7月曾去信英國會施壓
事實上北京早於今年7月,已出手力阻英國國會調查《中英聯合聲明》落實情況,分別由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港府駐倫敦經貿辦處長吳麗敏及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去信施壓,恫嚇會損害中英正常關係,但信件被委員會公開,當時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奧塔韋(Sir Richard Ottaway)公開反擊,指調查不是干預中國內政,任何有關批評都是「荒誕無稽」。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認為,英國有責任去了解《聯合聲明》的實施情況,若英方覺得中國作出了違反《聯合聲明》的行為,更應指明出來,她相信港人有不少意見願意反映給調查團,希望屆時調查團能與相關人士或團體見面,而港府、立法會亦有責任向調查團講解《聯合聲明》的實施情況,例如內務委員會可以舉行會議邀請訪問團出席。
公民黨陳家洛指,英國每半年就有一份關於本港的報告,過去10多年來,這些報告都寫得相當客氣,今次下議院一改以往態度、派人來港調查,相信對英政府構成相當大壓力,未來或要在外交層面及國際社會上更關注本港問題。他又指北京及港府應該嚴肅、認真看待調查,港府有責任解釋、回應調查團對一國兩制實施的問題,不應以「閂埋門打仔」的態度處理。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Sat Nov 08, 2014 9:45 pm
by editorial
董建華指學聯公開信觀點重複 (17:30)
促立刻撤離 未回應會否安排見京官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回應學聯昨日的公開信,認為觀點內容重複,無助化解現時僵局。
董建華發聲明,表示已看過學聯信件,認為內容只重複學聯的觀點和立場,無助於化解現時僵局。他又指出,中央政府對香港各方面的意見充分掌握,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的決定不會改變。
董建華重申,佔中已進入第六周,學生應立刻終止非法佔領行動、返回學校,以合法和理性的方法追求信念,順應社會大眾的要求。他期望未來可看到同學們為香港、為國家作出貢獻。聲明並未回應會否協助安排學聯與中央官員會面。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Sat Nov 08, 2014 9:57 pm
by editorial
羅范:學聯應有規有矩先與港府對話
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表示,學聯不可以跳過港府,要求與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搭路」安排與中央官員對話,希望學聯能「有規有矩」先與港府對話,否則上京只會無功而還。
但她又稱,若董建華願擔任「中間人」亦不失為好辦法,呼籲學聯等青年不應將自己的理想建築在別人痛苦身上,要回應大部份市民希望「還路於民」的訴求,盡快撤離佔領區。
對於英國下議院計劃到香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實行情況,羅范回應稱香港是自由城市,不會將對方拒諸門外,但重申聯合聲明並無與普選相關的條文,相信對方來港可更清楚了解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施。她又提及本港仍未就《基本法》23條立法,相信立法後會令中央更放心,屆時對普選或會更寬鬆。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ed: Sun Nov 09, 2014 6:52 am
by editorial
董:學聯信件無助解僵局
學聯促明確表態是否助晤京官
身兼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前特首董建華,昨日下午書面回應學聯邀請他代為安排與中央官員對話的公開信。董建華表示,學聯信件內容只重複他們的觀點和立場,無助化解現時的僵局,惟董並無正面回應會否代為安排學聯與京官對話。董稱中央政府對香港各方面的意見充分掌握,重申人大8.31決定不會改變。學聯今日凌晨回應,質疑「充分掌握」若是代表繼續偏聽,繼續拒絕重新檢視8.31決議,無疑是告知港人「一國兩制」將步入寒冬,促董明確表態,是否協助學聯與京官會面。
周永康接受查詢時補充,將再發多一封公開信予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希望范太協助學聯與京官會面。
習近平今見梁振英
另方面,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早9時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工商領袖峰會開幕式及發表主題演說,特首梁振英亦在同一場合演講。習近平並於今早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梁振英,據悉梁將於下午匯報會面內容。
梁振英昨出發到北京前回應記者稱,今年4月已安排立法會議員包括泛民議員北上,向中央官員反映政改訴求,包括表達公民提名的意見。特區政府提交的政改諮詢報告亦有反映有關意見,「沒有人說過,中央、人大常委在作出有關決定時,是不知道香港有譬如公民提名或者其他的看法」,他相信董建華會處理好學聯的信。
學聯周五到前特首辦向董建華遞信,邀請董代為安排學聯與京官對話,希望董在今日前回覆。董建華昨午5時發表公開回應書,表示已看過學聯信件,但未有正面回應學聯盼他安排見京官的訴求。
董稱中央充分掌握各方意見
董建華在書面回應稱,中央對香港各方面的意見充分掌握,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不會改變。他說,佔中已進入第六周,學生應立刻終止非法佔領行動,以合法和理性的方法追求信念,這也是順應社會大眾的要求。
董建華希望同學為了學業應盡快返回學校,繼續追求學問,認為他們是有前途的,期望未來可看到他們為香港及國家貢獻。
董建華回應後,學聯立即開會商討,今日凌晨零時許發出回應。學聯表示,對於董指學聯只是重申觀點,學聯強調只因為政府從無回應港人對真普選的訴求,政府並無意圖要求中央撤回人大決議。
學聯﹕倘拒重新檢視決議 一國兩制入寒冬
學聯質疑,「如果中央政府如董建華先生所言,充分掌握香港各方面意見,為何會催生雨傘運動,多達數十萬人公民抗命,願意承擔刑責,期望以犧牲抗衡8.31決議?」
學聯又表示,如果「充分掌握」是代表繼續偏聽,拒絕重新檢視決議,「無疑是告知港人一國兩制將步入寒冬」。學聯重申,單純呼籲市民退場,無助解決當下政制爭論,對於董建華的回覆沒有明言是否協助安排學生與中央官員會面,學聯希望董清晰表態是否可協助。
劉銳紹﹕中央可考慮讓董晤學聯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稱,董建華的回應是想向學聯暗示,若繼續採取現在態度,見面也不能解決問題。他說,中央可考慮讓董在港公開與學聯對話,因董熟悉香港,有權向中央給意見。
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稱,無論學聯希望董建華或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協助上京,都會「無功而回」,但若董願意會見學生,「不失為一個好安排」,但應由董自己決定。
港大法律系教授陳文敏昨晨在電台表示,不認為北京官員一定不願意會晤學生,但需要由一個與中央「有偈傾」者當中間人。他舉例稱,若中央官員來港,董建華可邀他們吃飯,「可能學生剛剛好在旁,大家傾吓偈」,稱學生與中央官員可於非正式場合會面。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