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of 6

Re: 會員Winnie Yuen 歐洲政情

Posted: Fri Apr 04, 2025 9:18 am
by chanhe
歐盟開槍 響應川普!驅逐1100萬人
盟積極響應川普政策,終於發起反非法移民運動



2025年,川普政府以雷霆之勢重拳整治非法移民,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不僅大規模擴大驅逐行動,甚至將矛頭指向合法身份的外國人,如學者,還放出豪言要驅逐1100萬人,遠超美國歷史上任何一屆政府。

局部截取_20250404_091632_看图王.jpg
局部截取_20250404_091632_看图王.jpg (330.16 KiB) Viewed 75 times
與此同時,歐盟也在多個國家掀起反移民浪潮:義大利加強地中海攔截,希臘加固邊境圍欄,匈牙利繼續其「零移民」政策,德國和瑞典削減移民福利並加速遣返。

2024年前九個月,歐盟發布327880份驅逐令,7月至9月間強制遣返27740人,而2023年12月通過、2024年6月生效的《移民和庇護公約》進一步鞏固了這一趨勢。


歐洲移民主要來自敘利亞、阿富汗等戰亂國,以及非洲的經濟移民,左傾政策曾以開放邊界和高福利吸引他們,卻導致財政不堪重負、犯罪率上升和社會分裂。如今政策轉向後,節省的福利可能轉投防務,如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已加大軍費應對俄烏局勢。

歐盟的移民危機源於歷史性錯誤:德國前總理默克爾2015年「敞開大門」接納百萬難民,瑞典社民黨長期的高福利承諾,都為歐盟埋下沉重負擔。

與美國相比,歐盟移民中難民比例更高,受國際法約束更嚴,而美國非法移民多為經濟驅動,治理更直接。這一切表明,歐盟的反移民「十字軍東征」正積極響應川普的政策,標誌著一場運動的興起。

歐盟的反移民覺醒:川普的影子無處不在

歐盟長期因開放邊境和高福利飽受移民潮衝擊。從2015年難民危機到烏克蘭戰爭,數百萬移民湧入讓南歐國家不堪重負,社會福利系統捉襟見肘,反移民情緒在選民中蔓延。

歐盟過去的應對總是瞻前顧後,既想維護人道主義形象,又無力解決實際問題。如今,《移民和庇護公約》的出台和驅逐行動的加劇標誌著歐盟態度發生根本轉變。這種轉變與川普的反移民治理不謀而合。


川普在任時,以「零容忍」政策、邊境牆建設和大規模驅逐震懾非法移民,不僅兌現了競選承諾,更向世界展示了一種果斷的治理模式。他將國家主權置於首位,直面非法移民帶來的經濟負擔和安全隱患。歐盟如今的強硬姿態——加強歐洲邊境管控機構邊境管控、削減移民福利、加速遣返——無不帶有川普政策的影子。無論是公開承認與否,川普的治國方略顯然為歐盟提供了啟示,甚至成為其效仿的模板。

川普的治國能力:被低估的先見之明

川普的反移民政策曾被自由派媒體和左翼人士斥為「冷酷無情」,甚至被貼上種族主義的標籤,在簡中圈更被冠以「運動之王」。

現在回頭看,事實證明,他的舉措不僅有效控制了美國邊境局勢,更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連鎖反應。歐盟的反移民運動正是這一影響的明證。川普早在2016年就洞悉了非法移民對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威脅,他的「美國優先」理念如今被歐盟以「歐洲優先」的形式悄然採納。2024年歐盟驅逐人數的激增,正是對川普治理能力的無聲肯定。

相比之下,那些質疑和唱衰川普的思潮顯得多麼短視。他們批評川普的政策缺乏人道主義,卻無視非法移民對公共資源的分攤和對本地勞動者的競爭;他們嘲笑邊境牆「無用」,卻無法否認其對非法越境的威懾效應。歐盟如今的行動表明,川普並非孤立,而是站在了歷史趨勢的前沿。他的治國能力不僅在於解決美國問題,更在於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可行的藍圖。

簡中圈唱衰川普的偽善之聲,無知與傲慢

面對川普的成功,反對他的人卻仍在喋喋不休。他們高舉「包容」大旗,卻對移民帶來的犯罪率上升和社會分裂視而不見;他們指責川普「破壞國際合作」,卻無視歐盟內部因移民政策分歧早已四分五裂的事實。這些唱衰川普的思潮無非是意識形態的空洞吶喊與歪曲,缺乏現實依據。歐盟的反移民轉向是對這些偽善聲音的最好回擊——當連標榜人道主義的歐洲都開始效仿川普時,那些質疑者的立場還有何說服力可言?

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簡中圈那些自詡洞悉世事的公知和大V。他們對川普的質疑與嘲笑,從未停止過高高在上的姿態,卻暴露了無知、固執、傲慢和愚蠢的本質。這些人懶於研究,墨守成規,抱著陳舊的思維邏輯和過時的知識,試圖解讀一個早已面目全新的世界。川普當選,他們嗤之以鼻,預言「美國末日」;川普推動反移民,他們冷嘲熱諷,稱其「逆潮流而動」。結果呢?歐盟的反移民運動狠狠打了他們的臉,他們卻只能支支吾吾,找不出合理的科學解釋。他們的判斷連連失誤,誤導了無數讀者和網民,卻依然故作深沉,繼續販賣早已過期的「普世價值」。面對川普政策席捲全球的現實,這些人就像被時代拋棄的巨嬰,令人既可笑又可悲。

川普的治國策略:從質疑到全球變革的啟示

川普的政策從未缺少質疑者。從邊境牆到貿易戰,從退出巴黎協定到重塑北約關係,反對者將他描繪為魯莽的破壞者,甚至用謾罵掩蓋其施政的深遠意義。然而,時間證明,這些決策不僅改變了美國,更在悄然重塑世界格局。歐盟的反移民運動只是開端,川普的治國策略正以驚人的速度影響更多國家,加速全球在治理和對外政策上的深刻變革。

移民政策已然成為風向標。歐盟從猶豫不決轉向果斷驅逐,表明川普「主權至上」的理念正在全球生根。

接下來,防務策略的改變也將接踵而至——川普對北約「搭便車」國家的批評促使歐洲多國增加軍費,而其對Z遏制戰略可能推動歐盟進一步倚靠美國,形成更緊密的防務聯動。

貿易領域同樣如此,川普以關稅為武器的「美國優先」貿易戰啟發了其他國家反思全球化弊端,歐盟已開始對Z採取更強硬的貿易姿態,甚至可能效仿川普重塑供應鏈。這一系列變革揭示了一個真相:川普不是孤立的冒險者,而是洞悉時代脈搏的先行者。


那些曾質疑、反對甚至謾罵川普的人,或許該停下來反思。他們的憤怒源於對舊秩序的留戀,卻忽視了全球化帶來的失衡早已讓各國不堪重負。川普的政策不是對世界的破壞,而是對失序現狀的矯正。他的遠見不僅喚醒了美國,更點燃了全球各國重新審視自身利益的火種。當移民、防務和貿易策略因川普而變時,反對者的偏見顯得多麼膚淺。或許,是時候放下成見,承認這位被低估的領導人正在書寫歷史的嶄新一頁。

川普風可能正漸漸吹醒歐盟

歐盟的反移民運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治理模式轉變的一部分。川普以強硬手腕和清晰目標重塑了移民問題的討論框架,他的政策不僅在美國落地生根,更跨越大西洋,吹醒了沉睡中的歐盟。

如今,川普重返白宮後,其影響正進一步深化,促使歐盟從減少移民福利轉向強化防務,將財政資源用於真正的國家安全。這一切都表明,川普的治國方略已然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全球風潮,而歐盟的反移民覺醒,只是這一風潮的最新篇章。

Re: 會員Winnie Yuen 歐洲政情

Posted: Mon Apr 07, 2025 11:25 am
by chanhe
華為涉賄賂歐洲議會 比利時檢方起訴8人

Re: 會員Winnie Yuen 歐洲政情

Posted: Mon Apr 14, 2025 10:40 am
by chanhe
史無前例!英國接管由中國持有的鋼鐵公司
英國國會周六12日通過緊急法案,以維持中國敬業集團持有的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旗下工廠繼續營運,據法新社報導,英國政府隨後宣布將接管英國鋼鐵,且不排除將它收歸國有。 英國鋼鐵公司位於英格蘭北部的工廠陷入困境,面臨即將關門的命運,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表示其政府通過立法「介入拯救」這間公司。

英國國會周六12日通過緊急法案,以維持中國敬業集團持有的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旗下工廠繼續營運,據法新社報導,英國政府隨後宣布將接管英國鋼鐵,且不排除將它收歸國有。

英國鋼鐵公司位於英格蘭北部的工廠陷入困境,面臨即將關門的命運,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表示其政府通過立法「介入拯救」這間公司。


在緊急召開罕見的周末會議上,英國國會無異議批准接管英國鋼鐵公司斯肯索普(Scunthorpe)工廠的營運。這間工廠雇用數以千計員工,是英國最後一間能生產原鋼的工廠,為英國建築業、鐵路運輸等產業生產重要的鋼鐵。

由於英國一度強健的鋼鐵產業落入衰退,加上鋼鐵業的重要性,英國政府將有兩座熔爐的斯肯索普工廠可能關閉,視為對該國長期經濟安全構成風險。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國會周六晚間通過緊急法案後,官員準備好進行接管。

一位政府官員指出,將英國鋼鐵公司收歸國有可能是下一步舉措後,首相斯塔默堅稱「考慮採取任何方案以確保(鋼鐵)產業的未來」。

斯肯索普工廠先前傳出爆發抗議活動,有報導指出,工人周六上午阻止中國敬業集團高層進入工廠的重要區域。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英國鋼鐵公司工人趕走試圖進入工廠關鍵區域的「中國高層代表團」。
2025-04-14_10h41_39.jpg
2025-04-14_10h41_39.jpg (122.73 KiB) Viewed 24 times
Le Parlement britannique réuni en session extraordinaire ce samedi12 avril pour la prise de contrôle de l'aciérie British Steel.© PRU/ AFP

與此同時,路透社報導說,英國鋼鐵公司在斯肯索普地區的工廠雇用3500名員工。由於英國政府和公司未能達成關於轉向更環保鋼鐵生產方式的融資協議,工廠的未來成為關注點。


英國國會兩院是在復活節休會期臨時復會後,批准這項法案,授權商務部長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指揮英國鋼鐵公司的員工和營運,並訂購原材料以確保在斯肯索普地區的生產活動能持續進行。

路透社亦引述雷諾茲說,英國鋼鐵公司全面國有化是供考慮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