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鍵時刻出手相救!朝鮮局勢逆轉
發表於:2017-04-20 08:04:48
作者:死毛毛.
導讀:朝鮮局勢持續惡化,關鍵時刻中國出手了,現在朝鮮半島局勢到底怎樣了?
朝鮮必須棄核,但如何棄何時棄?這都是要價的條件;同樣,薩德必須停止部署,但怎麼停?何時停?這裏面,有很大的空間。如今,美國的伎倆已經被看得明明白白,解決好了半島問題,中國的自信就會向前推進一大步。這需要實力,也考驗能力。半島局勢大有從一觸即發到峰迴路轉之勢。
12日下午,朝鮮總共邀請40家媒體的130名記者前往平壤採訪將於幾天後開始的“太陽節”慶典。幾乎在同一時間,聯合國安理會以10票贊成、2票反對、3票棄權的投票結果,對美英法國提出的一份有關在敘利亞境內使用化學武器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由於常任理事國俄羅斯行使否決權,決議未能獲得通過。

- 1.jpg (28.27 KiB) Viewed 3546 times
金正恩閱兵畫面
這是一個事前就可以預測到的結果。不過,上一次中俄聯手否決安理會關於阿勒頗停火協議後,這一次中國以棄權的態度,似乎給了美國一個面子——畢竟,中美剛剛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了意見。也就在這幾天,美朝兩國的態度似乎都要悄悄發生某種變化。
美軍航母戰鬥群殺向朝鮮半島

- 2.jpg (68.71 KiB) Viewed 3546 times
美國找臺階:艦母調動不是開戰的信號
美國對朝施壓,早就拉足了架式。先是造勢已經不再戰略忍耐,後又以戰斧襲擊敘利亞軍事設施作為助攻。緊接著,兩大航母戰鬥群移師北上,將在朝鮮半島水域會師待命。4月9月,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的大型中速滾裝船T-AKR 304,USNS Pililaau抵達韓國浦項港。
它可不是普通的貨船,而是隸屬於美軍關島的海上預置3中隊,一次能運送1萬4千人陸戰師的全部重裝備和30天作戰物資——美軍大有磨刀霍霍,一擊必中的味道。其實,這都是套路。朝鮮不是敘利亞,中國也不是俄羅斯。俄羅斯善於金剛拳,但對同樣強硬的美國,效果並不好;中國打得一手好太極,在謀略和智慧方面,顯然更勝一籌。
別的不說,中國在不知不覺中,利用和平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已經強勢崛起,就很說明問題。水能穿石,不少人在網上對中國的柔軟身段極盡嘲諷之能事,卻不知這一大智慧,往往在不著痕跡的地方,就能將攻勢瓦解,漸取勝勢。
美國這次玩了一把陰的,白宮網站在掛出海湖莊園會談新聞時,刻意指出中國理解美國在敘利亞的動作,同意對朝鮮採取ACTION,好像中國同意美國對朝鮮動武似的,以此誤導輿論。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平協商解決朝核問題,這是中國的一慣政策。

- 3.jpg (29.65 KiB) Viewed 3546 times
美軍陸戰隊
針對美朝媒體的誤導性解讀,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明確表示:中國堅決反對先發制人,不贊成任何一方單方面採取刺激朝鮮半島局勢的行動,要求朝鮮、以及向半島附近海域派遣“雙航母”的美國都要保持克制。

- 4.jpg (20.45 KiB) Viewed 3546 times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俄羅斯外交部門也態度嚴厲地表示,中俄決不會對家門口動武坐視不管,兩個大國的態度,美國是不敢不考慮的,除非患了失心瘋。
其實,韓國也對美國的激進態度憂懼不已,聲明不接受不經韓國同意而對朝鮮動武。對韓國來說,在半島發生戰事並不符合國家利益。而此時的日本,也在急勸美國冷靜,因為一旦發生戰事,必不能保持中立,朝鮮的導彈現在還沒把握打到美國,但招呼到日本,還是沒多大問題的。這顯然是日本國民不可接受的事實。
在這樣的大勢下,美國還能怎麼樣?就算美國有在敘利亞、朝鮮兩線開戰的能力,有這個膽量嗎?當然,最重要的是沒有巨大利益。一旦如此,美國得多失少,必將加速衰敗的速度。美國決策層當然不會不知道這一點。這不,美國防長已經在找臺階了:艦母調動不是開戰的信號。呵呵。
朝鮮服軟?已在釋放緩和信號
別看朝鮮嘴硬,叫囂什麼以“超強硬對強硬”,但真正開戰朝鮮必敗,這一點朝鮮方面也應該心裏有數。雖然中俄說不會不管,那要看怎麼管。管,也得你配合不是,如果你不聽勸,置若罔聞,一意孤行,以損害中俄戰略利益為代價,以捆綁中俄刺激整個世界,恐怕首先就得管管朝鮮了。

- 5.jpg (26.63 KiB) Viewed 3546 times
美國總統特朗普
朝鮮近日突然邀請約40家媒體130名記者前往平壤採訪,2/3的媒體記者是12日到達的,從11日至13日記者陸續全部到達。朝鮮方面大費周章地請這麼多國際記者,顯然不會是為了讓他們觀摩4月15日“太陽節”按慣例發射導彈的。
在這樣的緊張局勢下,朝鮮就算有這個慣例,也不可能不管不顧,即使要射,也會採取變通的方式,象徵性地表示一下——至少不是刺激加碼試射核彈,否則,那就二到極限了。

- 6.jpg (20.65 KiB) Viewed 3546 times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
朝鮮電視臺11日23時許,錄播了當天在平壤召開的第十三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實況,最引人注目的是,宣佈李洙墉當選外委會主席,李善權、金桂冠等人當選外委會委員。在這樣的敏感時期,這個人事變更大有意味。
李善權,此前的職務是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自2006年起經常作為朝方代表出席韓朝軍事會談,包括2014年樸槿惠任內的首次朝韓軍事接觸,李善權也位列其中。2010年後,韓朝商討開城工業園區“三通”問題時,李善權曾擔任朝方團長。
金桂冠的當選更加耐人尋味。已近80歲高齡的金桂冠一生從政,精通外語和外交事務,跟美國打交道的能力可謂首屈一指,江湖諢號“微笑刺客”。自1993、1994年朝核危機開始,他就參與了和美國人的談判,包括1994年框架協議的簽訂。
一個常年跟美國周旋,一個善於和韓國溝通。這兩個人被重用,表明朝鮮是在給自己找臺階。局勢再惡化下去,不用說會招致戰爭加身,就是經濟制裁,也會讓朝鮮不戰內亂的。

- 7.jpg (16.14 KiB) Viewed 3546 times
金桂冠
斡旋奔走:關鍵時刻還得靠中國!
美國向中國施壓,試圖在造成朝鮮擁核是中國管束不力的印象。中國對此堅決駁斥。朝鮮不是中國僕從國,你美韓不斷進行針對性極強的軍演朝鮮試核也是迫於安全壓力,卻把責任和髒水潑到中國頭上,哪有這個道理?

- 8.jpg (29.62 KiB) Viewed 3546 times
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對朝鮮的制裁
但朝鮮擁核確實不符合中國戰略利益,這也是中國回應聯合國決議,對朝鮮進行制裁的原因。朝鮮我行我素,在離中國極近的地方試驗核武,一是污染會危險中國,二是因此而來次生後果,比如給美韓部署薩德提供口實——當然,這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所以,朝鮮必須棄核,半島才能和平。
現在和談的大門之所以緊閉,既是因為朝鮮數次出爾反爾一邊玩弄美國,一邊讓中俄坐蠟,也是因為美國並不誠心誠意。這一次,中國的態度很微妙,也有借機敲打朝鮮的意味。中國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訪韓,與韓國外交部和平交涉本部長金烘均會面,就朝鮮核導威脅的應對方案進行磋商。
中國提出的雙暫停、雙軌並行思路,就是一個務實的方案。否則,美國以不棄核就不談,朝鮮你不停止威脅我就必須試核,如此兩車急速對沖,只能是惡性循環,很難避免迎頭相撞。
此時此刻,似乎只有中國才有能力為互不買賬的朝美從中搭一個梯子。也許,朝鮮擔心安全問題,那麼,如果中國明確表態,可以為朝鮮提供安全保障呢,這是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棄核先決條件?而朝鮮一旦棄核,薩德入韓還有藉口嗎?

- 9.jpg (18 KiB) Viewed 3546 times
疑似朝鮮核子試驗
國際輿論分析,特朗普想在朝核向中國施壓,不過是為了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獲利,特朗普為了對國內有交待,也急需要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因此,特朗普說如果中國幫助施壓朝鮮,那麼可以讓中國在貿易談判時獲利。如何打好朝鮮這張牌,顯然考驗中國的外交智慧。
朝鮮必須棄核,但如何棄何時棄?這都是要價的條件;同樣,薩德必須停止部署,但怎麼停?何時停?這裏面,有很大的空間。如今,美國的伎倆已經被看得明明白白,解決好了半島問題,中國的自信就會向前推進一大步。這需要實力,也考驗能力。

- 10.jpg (60.85 KiB) Viewed 3546 times
俄媒驚呼朝鮮半島開戰!中俄再次聯手抗美援朝
日本消息人士透露,海上自衛隊計畫派出數艘驅逐艦,與“卡爾·文森”號在東海進行聯合演習,以顯示力量。一名日本高官稱,美國打算施加最大壓力,迫使朝鮮通過和平和外交手段解決危機。
《今日美國報》12日稱,目前的局勢非常具有戲劇性:美國航母正開赴朝鮮半島,而朝鮮威脅一旦遭到攻擊將核打擊美國本土。不過,美國朝鮮問題專家洛佩茲認為,對朝全面制裁的目標是讓平壤回到談判桌。
而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施耐德擔心,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制定全面制裁措施,阻止朝鮮導彈到達美國本土,“時間並非在美國這一邊。這樣,美國的選擇往往是極端的,除了談判,就是斬首或者動武”。

- 11.jpg (29.05 KiB) Viewed 3546 times
美國的選擇往往是極端的,除了談判,就是斬首或者動武
韓國國內擔憂戰爭的議論一片,“美國明確表示不會不同我們商量就採取新的政策或措施,”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俊赫週二被記者問及相關傳言時說。

- 12.jpg (32.54 KiB) Viewed 3546 times
資料圖:朝鮮軍隊演習
《紐約時報》12日評論稱,美韓聯手,無論怎樣都會打贏朝鮮,但人們擔心韓國會遭到災難性破壞。韓國前總統金泳三曾稱,1994年朝鮮首次核危機爆發後不久,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曾考慮對朝鮮寧邊核設施發動襲擊。一時間恐慌席捲韓國,民眾紛紛囤積食品。最終克林頓放棄了襲擊寧邊的計畫。
據美方發言人表示:“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頭號威脅就是朝鮮,由於其衝動魯莽的態度,以及不負責任和具有破壞性的導彈試射等行為,不利於半島局勢穩定,美軍需要對其做出實質性警告。
要知道,就在4月5日早晨,朝鮮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試射一枚發射物,疑似彈道導彈。在美方看來,此舉儼然就是對自己的公然挑釁,無故惹起事端。

- 13.jpg (7.99 KiB) Viewed 3546 times
朝鮮疑似發射彈道導彈
幾天後,美軍方高層隨即曝出驚人之語,他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向特朗普提議,要求重新讓駐韓美軍配備核武器。 同時,如果選擇重新部署核武器,地點可能選在韓國首爾以南的烏山空軍基地。
然而,美方這一連串層層逼近地言行,表面上看似針對朝鮮,在這背後真正最受傷的恰恰是我們中國。因為,一旦在韓國開始部署核武器,這性質可比“薩德”嚴重的多得多。

- 14.jpg (26.2 KiB) Viewed 3546 times
駐韓美軍烏山基地
畢竟,薩德只是防禦性武器,哪怕其打破了東北亞戰略平衡,中國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想方設法拉回這種平衡。但部署核武器,那可就真是赤裸裸的挑戰威脅了,如果真到那個地步,不排除中國將再來一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了。
當前,無論是朝鮮的軍事計畫,還是美韓部署薩德系統,乃至更進一步的行動,其實質都是對中國利益的極大傷害,這也是中國在外交上無法妥協的底線。

- 15.jpg (24.71 KiB) Viewed 3546 times
半島局勢或將再起波瀾
事實上,朝鮮半島局勢變化對中國的利弊影響是相當的複雜。
從經濟上來看,半島問題的存在極大地損害了東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朝鮮國內層出不窮的軍事活動,無疑是導致半島地區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 16.jpg (27.44 KiB) Viewed 3546 times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在此情形下,必然會增加國際資本對該地區的投資風險,影響投資國的決策判斷,也就導致東北亞難以形成一個良好的投資大環境。因此,這也就會對中國宣導的“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大戰略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從地緣政治上來看,朝鮮的冒險政策也必然會對中國造成極其危險的地緣後果。一方面,儘管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極大程度地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美國的這一決策也避免了更壞的結果出現。
因為,美國若是不通過部署薩德的方式,保衛日韓免遭朝鮮的威脅,那麼日韓也必然會想方設法擁有自己的核武器,並且,他們完全有能力,也“有理由”去這麼做,而到時候中國將面對比現在更複雜、更難對付的半島局勢。
況且,朝鮮不斷升級的軍事活動,也正迅速迫使韓國、日本與美國形成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上全方位同盟。

- 17.jpg (23.42 KiB) Viewed 3546 times
半島局勢緊張
而這一同盟的存在,不但會極大削減中國在東亞事務上的影響力,而且隨著該聯盟不斷的鞏固完善,很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東亞版北約,甚至有可能吸納臺灣的加入,從而全面擠壓中國的地緣空間。
和平穩定的半島局勢,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期望,更是整個東亞,乃至全世界共同的期盼。當前,面對中國周邊複雜嚴峻的態勢,我們固然會發揮主導、建設性的作用,化解當前這一危機。

- 18.jpg (17.93 KiB) Viewed 3546 times
中美因加強溝通,和平妥善解決半島問題
但是,中國若無端遭受家門口生亂生戰的威脅,我們也必將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
首先,中國要動員國際社會對當事各方展開有理有據的說服工作,力促重啟六方會談。我們需要想方設法促使其國內積極健康的力量發出理性聲音,促其決策者明白,通過對話在兼顧各方安全關切條件下促使朝鮮做出妥協、進而簽訂和平條約,是解決半島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
其次,要聯合俄羅斯等反對在東北亞製造緊張局勢的力量一道,竭力遏制妄圖在半島地區動武的國家,粉碎其政治圖謀。
要讓它們知道,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一方不論以任何理由發動戰爭,都是對世界和平的挑戰,都有悖當今世界潮流。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不少熱愛和平的國家時刻注視著你,切莫肆意妄為。

- 19.jpg (43.61 KiB) Viewed 3546 times
萬不得已之時,中國必將再度“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最後,我們也要時刻做好應對半島發生戰爭的軍事準備。儘快調整東北邊境及海洋方面軍事部署,做好應對各種可能危險的軍事和外交準備。
即使半島開戰僅有百分之幾的風險,也要做好百分之百的應對準備。必須加強情況研判,準確掌握相關情況、預判事態可能發展。只有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這才是智者避免災禍的最好良方,也是降低損失的最佳措施。

- 20.jpg (19.39 KiB) Viewed 3546 times
中國秉承著與世界為友的思想崛起
中國自古就秉承和為貴的外交理念,對各國也一貫保持著相容並包、互利共榮的開放心態。中國不做損人利己之事,但也絕不允許他國損害我國的核心利益。
唯願相關國家能審時度勢,保持睦鄰友好關係,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共謀發展,共創未來。如此,才是國家之幸,世界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