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ed: Wed Sep 23, 2015 12:58 pm
當年齊白石真畫值4元 當今假畫也能賣400萬
大師當年都賣地攤價,齊白石4元,黃賓虹1元
“有的存世畫家一幅不大的畫要價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工薪階層一輩子的工資都買不了他一幅畫。我的老師葉淺予生前就看不慣這種現象,說你要得這麼貴,人們的工資才多少錢,買得起嗎?”針對當前書畫市場“天價”現象,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李涵日前在寓所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齊白石
74歲的李涵祖籍河北泊頭,現居北京通州。他自幼酷愛繪畫,親歷中國書畫界的一個甲子:16歲成為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入室弟子,1961年受到現代中國畫的大家、美術教育家葉淺予先生賞識,成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科的3名學生之一,師從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李斛等名家,上世紀70年代又受教于藝術大師吳作人先生。作為中央美院文革前的最後一屆畢業生,他先後在天津工藝美院、廣州民族民間藝校、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任教。
硯邊耕耘60載,李涵教授功力深厚,畫風淳樸,且題材廣泛:花鳥走獸、人物山水無不涉及,尤以畫猴、畫熊貓見長,素有“猴王”之美譽,吳作人先生非常喜歡他畫的小熊貓,多次為他補竹。這是一位謙和溫婉、內心恬淡的老人,曾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和許多外國使領館作畫,被書畫及評論界視為當代寫意花鳥畫壇的領軍人物。
一,60年前普通人月工資可買兩幅齊白石作品
李涵教授回憶,1954年冬,當他還是14歲的懵懂少年,就喜歡到北京王府井的和平畫店看畫。店裡的畫有60%是齊白石的作品,大概20%是徐悲鴻的,還有傅抱石、陳半丁、王雪濤等人的作品。齊白石的畫多半是豎軸,價位也就二、三十元一幅。他清楚地記得,一幅三平尺的豎軸牽牛花,葉子上加一隻寫意螞蚱,標價是20元。徐悲鴻的畫馬和牛比較多,一幅畫的價格在六、七十元左右,其中有一幅大畫翠竹仕女標價110元,算是當時店內最貴的畫了。
吳作人
“詩人艾青曾說過,他收藏的幾幅齊白石的畫不是齊先生贈送的,而是花錢買的。當時齊老自稱94歲,畫價是每平尺4元錢,艾青為了請齊老題上款還多加了幾塊錢。即便按這個價格,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就可以買兩幅齊白石的畫。”李涵告訴記者。
和平畫店創辦人、榮寶齋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經理許麟廬之子許化遲,如今是位收藏家,兩年前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印證了李涵先生的說法。
據許化遲回憶,上世紀50年代初,父親許麟廬的“和平畫店”在齊白石的支持下開業,郭沫若、徐悲鴻、傅抱石、張伯駒、李苦禪、啟功、黃苗子、黃永玉等,都是常客。那時候齊老不是很富有,直到去世也不富有。很多畫家生前都不是很富有的,在1951、1952年,黃賓虹的畫一元錢一張。
直到1977年,據許化遲透露,王雪濤的畫12元一平尺,李可染是15元,他拿著陸儼少的畫去榮寶齋,給出的價格是8元一平尺。上世紀80年代初,天安門前的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外賓服務部”,吳作人的潤格是一平尺5元錢,李可染8元,劉炳森6毛、8毛錢。
1981年,從香港回來的許化遲,僅花20多萬港幣就買下了外賓服務部的全部畫作,超過九千張字畫,包括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吳作人、蔣兆和等人作品,“誰的都有”。
到了1997年,陸儼少的畫在拍場市場已是幾百萬元一張。如今,儘管贗品不斷出現,一些大師的畫作在拍賣市場上動輒過億。
二,中外名家生前多潦倒 葉淺予管不了自己的畫價
古代書畫市場又是什麼價位呢?李涵認為,古代字畫賣得也不貴。因為過去有地位、生活好的書畫家是不賣字畫的,靠賣字畫為生的都是比較窮的文人。“明朝的唐伯虎仕途無望,賣字畫為生,很是潦倒,也沒點過什麼秋香。徐渭就更慘了,給他提壺酒,拿幾隻螃蟹,他就能給人家畫個長卷,你說他的畫賣多少錢一尺?”
黃賓虹
另據介紹,八大山人名滿天下,到了晚年還是貧病交加,瓶中貯粟無幾。蒲華在上海賣了一輩子畫,晚年一個人死在床上都沒人知道。任伯年的畫賣得很好,但因抽“大煙”(鴉片)而債臺高築,其實那時大煙也不是那麼貴,農村一個普通地主都抽得起。曹雪芹也是靠賣字畫為生,過的是舉家食粥酒常賒的日子,也就是北京二鍋頭之類的酒,想必其字畫也貴不到哪裡去。
“外國的情況也差不多。”李涵說,梵古生前畫沒人要,甚至被人們視為垃圾。去世以後,他的母親清理房間的時候,把他留下的四大箱子畫都當垃圾扔了。現在梵古的畫已經是天價,理論家們也紛紛站出來評論梵古的畫是如何之好。“其實這只是當初沒被扔掉的垃圾,梵古還是那個梵古,畫被炒作之後便值了錢。這是一種經濟行為的結果,是有錢人利用梵古的畫做的一個局。正因為梵古的母親處理掉了梵古大量的作品,才使他的畫在炒作中更具備了可操作性。”
李涵教授認為,當前的書畫市場比較亂,用兩個字概括:貴、假。貴得出奇,假得過分。
對於其貴,葉淺予先生曾深惡痛絕,但也無可奈何。據李涵回憶,在一次某畫廊主辦的展銷會上,葉先生給自己的畫定了低價,可就在展銷會開門之前,這幅畫被貼上了售出的標籤,原來是畫廊老闆自己收購了。當然以後再拿出來賣,就不是這個價了。葉先生對此也只能歎息:這還真是我管不了的事情。
大師當年都賣地攤價,齊白石4元,黃賓虹1元
“有的存世畫家一幅不大的畫要價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工薪階層一輩子的工資都買不了他一幅畫。我的老師葉淺予生前就看不慣這種現象,說你要得這麼貴,人們的工資才多少錢,買得起嗎?”針對當前書畫市場“天價”現象,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李涵日前在寓所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齊白石
74歲的李涵祖籍河北泊頭,現居北京通州。他自幼酷愛繪畫,親歷中國書畫界的一個甲子:16歲成為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入室弟子,1961年受到現代中國畫的大家、美術教育家葉淺予先生賞識,成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科的3名學生之一,師從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李斛等名家,上世紀70年代又受教于藝術大師吳作人先生。作為中央美院文革前的最後一屆畢業生,他先後在天津工藝美院、廣州民族民間藝校、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任教。
硯邊耕耘60載,李涵教授功力深厚,畫風淳樸,且題材廣泛:花鳥走獸、人物山水無不涉及,尤以畫猴、畫熊貓見長,素有“猴王”之美譽,吳作人先生非常喜歡他畫的小熊貓,多次為他補竹。這是一位謙和溫婉、內心恬淡的老人,曾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和許多外國使領館作畫,被書畫及評論界視為當代寫意花鳥畫壇的領軍人物。
一,60年前普通人月工資可買兩幅齊白石作品
李涵教授回憶,1954年冬,當他還是14歲的懵懂少年,就喜歡到北京王府井的和平畫店看畫。店裡的畫有60%是齊白石的作品,大概20%是徐悲鴻的,還有傅抱石、陳半丁、王雪濤等人的作品。齊白石的畫多半是豎軸,價位也就二、三十元一幅。他清楚地記得,一幅三平尺的豎軸牽牛花,葉子上加一隻寫意螞蚱,標價是20元。徐悲鴻的畫馬和牛比較多,一幅畫的價格在六、七十元左右,其中有一幅大畫翠竹仕女標價110元,算是當時店內最貴的畫了。
吳作人
“詩人艾青曾說過,他收藏的幾幅齊白石的畫不是齊先生贈送的,而是花錢買的。當時齊老自稱94歲,畫價是每平尺4元錢,艾青為了請齊老題上款還多加了幾塊錢。即便按這個價格,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就可以買兩幅齊白石的畫。”李涵告訴記者。
和平畫店創辦人、榮寶齋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經理許麟廬之子許化遲,如今是位收藏家,兩年前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印證了李涵先生的說法。
據許化遲回憶,上世紀50年代初,父親許麟廬的“和平畫店”在齊白石的支持下開業,郭沫若、徐悲鴻、傅抱石、張伯駒、李苦禪、啟功、黃苗子、黃永玉等,都是常客。那時候齊老不是很富有,直到去世也不富有。很多畫家生前都不是很富有的,在1951、1952年,黃賓虹的畫一元錢一張。
直到1977年,據許化遲透露,王雪濤的畫12元一平尺,李可染是15元,他拿著陸儼少的畫去榮寶齋,給出的價格是8元一平尺。上世紀80年代初,天安門前的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外賓服務部”,吳作人的潤格是一平尺5元錢,李可染8元,劉炳森6毛、8毛錢。
1981年,從香港回來的許化遲,僅花20多萬港幣就買下了外賓服務部的全部畫作,超過九千張字畫,包括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吳作人、蔣兆和等人作品,“誰的都有”。
到了1997年,陸儼少的畫在拍場市場已是幾百萬元一張。如今,儘管贗品不斷出現,一些大師的畫作在拍賣市場上動輒過億。
二,中外名家生前多潦倒 葉淺予管不了自己的畫價
古代書畫市場又是什麼價位呢?李涵認為,古代字畫賣得也不貴。因為過去有地位、生活好的書畫家是不賣字畫的,靠賣字畫為生的都是比較窮的文人。“明朝的唐伯虎仕途無望,賣字畫為生,很是潦倒,也沒點過什麼秋香。徐渭就更慘了,給他提壺酒,拿幾隻螃蟹,他就能給人家畫個長卷,你說他的畫賣多少錢一尺?”
黃賓虹
另據介紹,八大山人名滿天下,到了晚年還是貧病交加,瓶中貯粟無幾。蒲華在上海賣了一輩子畫,晚年一個人死在床上都沒人知道。任伯年的畫賣得很好,但因抽“大煙”(鴉片)而債臺高築,其實那時大煙也不是那麼貴,農村一個普通地主都抽得起。曹雪芹也是靠賣字畫為生,過的是舉家食粥酒常賒的日子,也就是北京二鍋頭之類的酒,想必其字畫也貴不到哪裡去。
“外國的情況也差不多。”李涵說,梵古生前畫沒人要,甚至被人們視為垃圾。去世以後,他的母親清理房間的時候,把他留下的四大箱子畫都當垃圾扔了。現在梵古的畫已經是天價,理論家們也紛紛站出來評論梵古的畫是如何之好。“其實這只是當初沒被扔掉的垃圾,梵古還是那個梵古,畫被炒作之後便值了錢。這是一種經濟行為的結果,是有錢人利用梵古的畫做的一個局。正因為梵古的母親處理掉了梵古大量的作品,才使他的畫在炒作中更具備了可操作性。”
李涵教授認為,當前的書畫市場比較亂,用兩個字概括:貴、假。貴得出奇,假得過分。
對於其貴,葉淺予先生曾深惡痛絕,但也無可奈何。據李涵回憶,在一次某畫廊主辦的展銷會上,葉先生給自己的畫定了低價,可就在展銷會開門之前,這幅畫被貼上了售出的標籤,原來是畫廊老闆自己收購了。當然以後再拿出來賣,就不是這個價了。葉先生對此也只能歎息:這還真是我管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