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Fri Jan 03, 2014 6:02 pm
2014-1-03 09:37
本報北京1月2日電: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導:繼2013年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之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元旦發表新年講話,聲稱奪回“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開始。安倍的言行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和批駁,外國官員和專家學者認為,安倍的行為和言論有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必將遭到世界各國的強烈譴責。
安倍言行對東北亞和平構成極大威脅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泰永2日說,韓國政府的立場十分明確,參拜靖國神社是錯誤歷史認知的體現。對安倍在新年講話中強調所謂“積極和平主義”一事,趙泰永表示,日本在防衛和安全領域應遵循其和平憲法的基本理念,同時不應破壞該地區的穩定局勢。
韓國外交部長尹炳世2日表示,日本政治領導人錯誤的歷史觀不僅會讓日本受到孤立,還會對韓日兩國關係和東北亞和平與穩定構成極大威脅。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塔諾夫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安倍再次就任首相起,日本國內便不斷出現民族主義言論。安倍所謂“奪回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開始”的論調只會進一步加深日本國內的政治分裂。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法教研室主任維列克讓寧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倍提出將在2020年前修改日本戰後和平憲法。這一言論顯然是對國際法的挑釁。根據東京審判的結果,日本必須承擔一切在二戰期間犯下的罪行,並執行判決結果。安倍言行必將遭到世界各國的強烈譴責。
《俄羅斯報》網站2日在報導中注意到安倍在新年講話強調要取消和平憲法中限制的有關表態,並強調這發生在其參拜靖國神社僅幾天後。報導指出,安倍的言行已經引起了來自中國、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強烈譴責,甚至美國也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失望。報導稱,看樣子,安倍政府是置其他國家抗議聲討於不顧,並不打算向各方讓步而一意孤行了。
澳大利亞亞洲問題專家默里森•巴特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安倍無視中國和亞洲其他鄰國的反對,執意參拜靖國神社,這一行為嚴重傷害曾受日本侵略的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人民的感情。安倍的行為不僅破壞中日關係以及日本與其他鄰國的關係,也對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嚴重威脅。
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2日在東京舉行街頭演講,呼籲安倍虛心傾聽國際社會反對參拜靖國神社的聲音,“不要偏離應走的道路。” 共同社分析說,山口的這一表態是在對試圖修改憲法解釋、允許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倍進行牽制。
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豪登省愛庫魯萊尼市秘書長莫亞義向本報記者表示,安倍日前的行為和言論有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是嚴重的挑釁,勢必會對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我們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應當反思歷史。”
德國華僑華人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韓蘇榮說,安倍悍然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並且在新年講話中大放厥詞,這不僅傷害了亞洲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國家人民的感情,而且也暴露出日本政客不願正視歷史的卑劣心態。廣大海外華僑華人對此表示嚴厲譴責。
參拜說明安倍是戰犯的崇拜者
近日,美國官方、媒體和專家、學者批判安倍的聲音越來越多,同時,也有更多人要求美國對安倍內閣的急劇右傾化趨勢提高警惕,並檢討自身的相關政策。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學者哈爾平認為,在國際社會,安倍狹隘的民族主義立場更加廣為人知。安倍此次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已經招致亞洲多方強烈譴責。
美國作家約翰•思考特斯指出,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並不是為紀念亡靈,而是表達一種崇拜。安倍的參拜說明了他對日本發動戰爭的行為表示認同,他本人的思想與二戰戰犯為伍,是戰犯的崇拜者。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高級編輯雅各•赫布魯恩撰文指出,從日本政府加速修訂教科書能看出,日本的民族主義情緒正在上升。日本與德國的反差是明顯的。悔悟和悔改已經融入到德國民主的基因中,而思想退化的日本民族主義者卻不願承認令人羞愧的歷史。日本離成為世界強國的目標還很遠。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論認為,安倍拜鬼一事“扇了美國一耳光”,如果安倍想要帶領日本重返軍國主義,那麼美國就不應替日本抵擋那些憤怒的鄰國。
針對安倍剛剛發表的新年講話,有美國媒體認為,從修改憲法到組建“國防軍”,再到參拜靖國神社,安倍自認為取巧,卻是逼著美國政府在東北亞重新審視“敵”和“友”,美國更要意識到調整對日政策的必要性,意識到自己的亞太利益必將受到影響。如果安倍內閣一意孤行,美國必須重新審視一些所謂的盟友承諾,以此施壓安倍內閣內部、使其發生變化。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日刊登題為《遠離靖國神社才是安倍晉三道歉的方式》的文章稱,日本領導人的行為讓人們懷疑其是否真的對歷史侵略問題抱有悔恨。文章稱,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曾在波蘭首都華沙猶太人遇害者紀念碑前下跪,而日本天皇或首相何時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有過類似舉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發言人週五表示,潘基文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表示關注,同時還注意到中韓對此反應強烈,並對由於歷史原因而造成地區國家關係緊張“深為遺憾”。
潘基文辦公室在聲明中說,潘基文“強調日本應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二戰受害國的感情表現出應有的尊重”。
“歷史原因依然困擾著該地區國家的關係,這令人深為遺憾。”聲明說。
潘基文辦公室還說,應將“重點放在建立互信和加強夥伴關係方面”,“有關國家領導人對此負有特殊責任”。
【共同社馬尼拉12月28日電】菲律賓慰安婦組織猛烈抨擊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在週五晚些時候發給本社的聲明中,當地慰安婦維權團體菲律賓祖母聯合會理事長埃斯特雷馬杜拉“強烈譴責安倍參拜供奉著日本戰犯的靖國神社的行為。這不但是把戰犯當作英雄,而且表明日本無視戰爭罪行,絲毫沒有悔改”。
埃斯特雷馬杜拉表示,安倍的參拜凸顯了日本政府否定戰時慰安婦問題的態度。
【日本《朝日新聞》12月28日報導】題:強行參拜使日本陷入孤立
中國外交部官員26日對《朝日新聞》記者表示:“從國際歷史觀和價值觀來判斷,安倍屬於異端。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理應對其人品產生懷疑。”中國嚴厲指責參拜靖國神社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挑戰”,流露出孤立安倍政權的戰略意圖。
俄羅斯之所以對安倍參拜表示“遺憾”,實際是在向日方發出信號:絕不允許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在二戰問題上,俄羅斯認為是蘇聯將歐洲和亞洲從納粹德國和日本統治下解放出來,因而以解放者自居。不管安倍如何辯解,俄依然認為靖國神社是軍國主義的象徵。因此,日本首相參拜就是對二戰歷史結論的挑釁。
在北方領土問題上,俄方一直堅持“日本必須承認二戰結果才能談判”的立場。對於此次參拜,俄外交部罕見地發表聲明表示“遺憾”,因此今後日俄領土問題談判和經濟合作可能會再次受到影響。
【共同社東京12月27日電】安倍最終未聽從身邊人士勸說而毅然參拜靖國神社,從中可看出他決心履行對支持者的承諾。
不過,此舉因中韓強烈反對而造成日本外交上“四面楚歌”的局面已不可避免。看起來讓人覺得考慮欠周到的“政治秀”可能需要付出超出預料的代價。
【共同社悉尼12月28日電】關於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澳大利亞主流報紙《澳大利亞人報》在28日的社論中指出,此次參拜是日本在國際關係中的一記“烏龍球”。該報抨擊稱,在東亞緊張局勢升溫的情況下“參拜沒有益處”。
執政的澳大利亞保守派聯盟將日本視為“亞洲最好的朋友”(總理阿博特語),並就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問題再三對中方表示關切。
然而,《澳大利亞人報》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一事則表示,這只會有利於中方以日本軍國主義為藉口擴大軍備,對於在日中對立問題上“冒著危險支持安倍的澳大利亞等友好及同盟國家來說,事態變得更難應對”,希望日本保持克制。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26日與美國駐日大使卡洛琳•甘迺迪通話,就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一事尋求理解。此前,美國駐日使館發表聲明,稱日本是美國有價值的盟友,但是美方對日方領導人的此次行為“表示失望”。朝日電視臺認為,美國使用了過去從沒對日本使用過的嚴厲詞句,對安倍的行為展開“異常特別的批判”。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安倍做了“唯一能讓中日韓局勢更糟的一件事”,堪稱“自殘高手”。
“我一開始還不相信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美國《大西洋月刊》記者法羅斯26日以“日本是軟實力自殘新高手”為題稱,只有一件事能讓中日韓之間的局勢變得更糟,而且會對美國產生溢出效應,“安倍剛剛就做了這件事”。
“安倍在閃電前往靖國神社。”日本TBS電視臺26日從其動身開始便發出字幕快訊,並在安倍到達的第一時間進行現場直播。通過電視鏡頭可以看到,安倍身穿最正式場合使用的禮服、打著銀色領帶走上靖國神社正殿進行參拜,還以“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的名義敬獻菊花。安倍26日在參拜靖國神社後向媒體稱:“我雙手合十向為國捐軀的英靈表達了敬意。”安倍還敷衍說,絲毫沒有傷害中韓兩國人民感情的想法。
這是自2006年日本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後又一位在任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英國《金融時報》稱,小泉經常參拜靖國神社讓中方憤怒,也導致兩國間政府高層交往長期中斷。
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安倍做了“唯一能讓中日韓局勢更糟的一件事”,堪稱“自殘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