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of 23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Sat Dec 28, 2013 8:12 am
by editorial
林泉忠:安倍不聽話 美難姑息
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惹來美國罕有「失望」的翌日,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為中央政府就新美軍基地進行填海的計劃開綠燈,引起輿論猜測安倍藉此取悅華府。日本問題專家、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向本報指出,安倍確有可能安排如此時機,減輕華府不滿,但他相信,美國未來仍會出招向安倍施壓,警告對方不能不聽話。
安倍藉加強軍事合作示好
《朝日新聞》分析,被視為美日最大分歧的普天間問題取得重大突破,將提升美國與日本的安保連繫,而安倍亦視之為可減低拜靖國衝擊的功績,因此決定在重奪政權周年前往參拜。共同社則引述美國官員稱,安倍選擇在普天間問題取得重大進展之際參拜,「格外令人震驚」,不過他強調日本是美國的重要盟友,日美關係的基調不會改變。日本政府內部消息稱,擔心美日關係受累,但兩國在許多範疇上仍需強化關係,美方應該也不願破壞與日本的合作。
林泉忠指出,拜靖國與沖繩美軍基地搬遷沒直接關係,後者早已大致談妥,只待仲井真最後定奪,沖繩居民早在月初已明白事在必行,美方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認為,安倍早已打算上任一周年拜靖國,不排除他部署讓仲井真到昨日才就填海交出最後答案,因為這樣可以告訴美國,日美同盟不只靖國問題,還有軍事合作這個關鍵範疇。
美拒失美日同盟主導權
不過,林泉忠認為,儘管華府樂見安倍穩守美日同盟,但不會姑息參拜靖國事件,因為這是在挑戰美國所制訂之戰後秩序。他解釋,美國對安倍的政治路線早有憂慮,尤其不可能樂見安倍破壞日韓關係,這從其「失望聲明」便可見一斑。
日本傳媒稱,安倍早已向周邊人士表明「不會放棄參拜」,並選在國內政治問題大致解決之際,與菅義偉等心腹商議付諸實行,就連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亦是當天才獲悉,有黨內幹部抱怨「誰都阻止不了」安倍。
林泉忠強調,美國不想見到安倍不聽話,否則會有失去日美同盟主導權之虞,因此不會因沖繩問題稍獲甜頭便算數,相信會對後者右傾化路線作更多制肘。他舉例,今次美國用上「失望」一詞,已令日本輿論嘩然,若安倍繼續一意孤行,華府措辭將更嚴厲,令安倍受到更大輿論壓力。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Sun Dec 29, 2013 6:52 am
by editorial
楊潔篪﹕安倍必須道歉
主管外交事務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昨斥責安倍參拜靖國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肆意傷害曾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和殖民統治的民眾的感情,粗暴踐踏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狂妄挑戰戰後國際秩序。楊潔篪強調,安倍必須承認錯誤及採取實際行動,消除其嚴重錯誤的惡劣影響,否則將「在歷史舞台上成為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學者﹕華可發展軍事「奉陪到底」
新華社引述中國社科院日本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伯江說,由主管外事的國務委員出面發表談話,平常並不多見。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向本報指出,楊潔篪話中之意是「中國在這件事情上會奉陪到底」,代表中方很憤怒,「你們(日方)要玩外交我們也可以玩外交,你們要玩軍事我們也可以玩軍事」。時殷弘稱,中國絕對不能接受日本首相在中日對抗的情下狂言挑釁,中國「打不到靖國神社去」,但「可以發展針對日本的軍事實力」。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前日取消與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通電話的安排。防衛省官員明言,如果安倍不參拜靖國神社,日美防長就會如期通電話。時殷弘估計,美方藉此給日本「臉色看」,他說:「兩回事,第一,美國絕對不允許日本採取很多行動,令中日爭端變成衝突的可能性增加;第二,也不過如此,美國仍把日本當成最重要性同盟。」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Sun Dec 29, 2013 7:42 am
by editorial
中國軍方突然宣佈重大決定:世界顫抖日本可能亡國
日本正讓中國失去耐心,近日,解放軍震撼宣佈,將部署1000枚導彈對準日本。如此一來,一旦中日開戰,日本就有亡國可能。所以,外媒有評論稱,安倍是在拿整個民族的前途開玩笑。
那麼,中國這1000枚導彈將會產生什麼威力呢?中國此前曾宣佈將把釣魚島開設為導彈靶場,日本當然不會同意,但有1000枚導彈的堅強後盾,解放軍正在釣魚島和東海問題上變得主動。
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是在給釣魚島解圍嗎?中國和日本在東海上空的防空識別區有大範圍的重疊區域,這個區域註定要成為中國和日本很長一段時間裡爭議的焦點。從這一方面來說,東海識別區還真是解了釣魚島的圍。
在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劃出之前,中國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的飛機和艦船,就要進入所謂的日本防空識別區,在日本單方面的宣傳下,往往被國際社會誤解為“侵略”行為。所以,我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是給了日本一個下馬威,從此以後,中國再去釣魚島,就更順暢而頻繁了。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回應稱,日方有關好戰言論純屬蓄意挑釁,中國飛機從未侵犯他國領空,也絕不允許別國飛機侵犯中國領空。如果像日方所說採取擊落等強制措施,就是對我的嚴重挑釁,是一種戰爭行為,我們必將採取果斷措施予以反擊,一切後果由肇事方承擔。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Mon Dec 30, 2013 7:57 pm
by editorial
外交部:中國人民不喜歡安倍 (16:56)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國人民不歡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又稱中國領導人今後不會與他在任何場合對話。
安倍一直表示,希望和中韓領導人會面解釋事件,但秦剛指安倍上台以來,對華採取兩面手法,接連損害中日關係大局、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這次更變本加厲,不顧中方反對執意參拜靖國神社,所謂重視發展對華關係,希望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虛偽暴露無遺。
秦剛又稱是安倍自己關閉了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大門,他現在要做的,是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承認錯誤,中國人民不歡迎他,領導人在任何場合都不會與他會面。他又稱,安倍現時應向中國承認錯誤,改弦更張,又指日本仍有不少有識之士,批評安倍的錯誤行為,形容他們是真正重視中日關係,中方願意與他們一道維護歷史正義和兩國關係大局。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Tue Dec 31, 2013 1:10 pm
by editorial
人民日報:安倍語無倫次國際奇葩[11:44]
人民日報狠批日相安倍晉三是國際政壇語無倫次的「奇葩」,如果日本繼續挑戰中日底線,中國必將奉陪到底。
作為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今天在第二版右上角顯著位置刊出題為「安倍在歷史問題上『抓狂』」的署名文章。作者指安倍一邊參拜靖國神社,一邊又說重視發展對華關係,希望與中國領導人對話,「表態極度虛偽。事實上,是安倍自己關閉了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大門,中國人民怎可能歡迎一個毫無誠信的政客?」
文章列出安倍對華言論一些自相矛盾的例子,指安倍「一邊幹著破壞中日關係的勾當,一邊又信誓旦旦要改善對華關係,這樣的事安倍幹得實在太多了。」直指安倍「實在是國際政壇上一朵語無倫次的『奇葩』!」
文章認為,安倍並非邏輯混亂。相反,安倍在對華關係上有明晰的構想:「蓄意惡化中日關係,就是煽動日本國內的右翼情緒,為實現擴張,恢復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地位而製造輿論。」
「這種一廂情願的構想果能實現?鬼都不信!接踵而至的挫敗感,會讓安倍抓狂。」
文章最後嚴辭警告,「如果日本蓄意繼續挑戰中日關係底線,不斷加劇兩國之間的緊張對立,中國必將奉陪到底」。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Tue Dec 31, 2013 1:12 pm
by editorial
俄轟安倍拜靖國 稱與華一致[10:11]
外交部長王毅昨晚與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通電話,兩人均批評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中俄外長通電話期間,互致新年問候和祝福,兩人一致表示,在新的一年,雙方要加強溝通、交往與合作,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王毅也對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遭受連環恐怖襲擊表示慰問,並強烈譴責恐襲行為。拉伕羅夫則強調俄方願同中方加強反恐合作。
雙方也就日本首相安倍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交換意見。王毅指出,安倍此舉必引起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警惕。中俄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理應共同維護國際正義和戰後國際秩序。這是中俄兩國共同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
拉伕羅夫強調,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俄方立場同中方完全一致。俄方反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認為安倍此舉是對亞洲鄰國的挑釁,表明日本不願客觀對待過去,企圖漂白軍國主義對外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俄方對日方對待二戰結果的態度表示不滿,敦促日方糾正錯誤的歷史觀,不要再採取傷害受害國人民感情、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行動。
(新華社)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Tue Dec 31, 2013 1:21 pm
by editorial
華大使日報章撰文批安倍拜靖國[08:58]
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昨在日本《每日新聞》發表署名文章,批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錯誤觀點。
程永華在題為《發表「不戰誓言」找錯了地方》的文章中說,代表日本的政府領導人,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事關日本政府對過去戰爭的認識和態度,事關戰後中日關係恢復和發展的政治基礎,事關廣大二戰受害國人民的感情,也事關日本今後的國家發展走向。這一問題本身就是政治和外交問題。
文章指出,中方一貫區別對待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和日本人民,區別對待戰犯和普通士兵,認為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巨大災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那場戰爭的責任應由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來負。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和遠東軍事法庭審判,是日本戰後獲得重生的前提,日本政府必須信守承諾,在侵略戰爭的性質和甲級戰犯的戰爭責任問題上,採取明確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對普通民眾祭奠自己的親屬不持異議,但日本領導人參拜涉及對侵略戰爭性質和責任的認識,中方絕對不能接受。」
文章說,日本可以有自己的生死觀和宗教觀,但這不能成為日本領導人參拜包括甲級戰犯在內所謂「英靈」的理由。「難道甲級戰犯一死,他們就成了值得尊崇的『英靈』了嗎?生前罪行和戰爭責任就可以一筆勾銷了嗎?人都有最起碼的善惡和是非觀念,這和宗教文化無關。我們從未聽說過德國政要以自己特有的生死觀和宗教觀為由,聲稱包括希特勒在內的戰爭狂人已以死抵罪,並頂禮膜拜。」
安倍參拜後發表談話,聲稱堅持「不戰誓言」,參拜是基於對過去歷史的反省。程永華指出,「在靖國神社發表『不戰誓言』是找錯了地方,也讓世界上有良知的人對有關表態產生強烈反感和質疑。靖國神社戰前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精神支柱,現在不僅供奉甲級戰犯,還極力美化歪曲侵略歷史,宣揚與當今國際公論格格不入的錯誤史觀,其中的『遊就館』就是一個典型。安倍首相到這樣一個地方參拜『英靈』,對著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元兇高唱『和平』、『不戰』,不但受害國人民不能接受,國際社會也不會相信,不得不說這是對和平的褻瀆」。
他續稱,安倍強調無意傷害中韓兩國人民的感情,願懷著敬意發展日中友好合作關係,並希有機會向中國領導人直接做出說明。「日本領導人到美化侵略戰爭的靖國神社去參拜,國際社會和中國民眾看到的是其對當年加害者表達的『敬意』和『尊崇』,想起的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亞洲鄰國帶來的深重災難。沒有以史為鑑,就不能面向未來,中日關係也不可能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程永華表示,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涉及日本政府對侵略戰爭的認識和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關乎日本同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關係的政治基礎,絕非日本內政,更不是什麼個人問題。「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中方希望日本當政者在認識到這一問題本質的基礎上,更多傾聽日本國內和平力量的不同意見,重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正義之聲,深刻汲取歷史教訓,真正堅持和平發展,真正與鄰國和平相處。」
(新華社)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Wed Jan 01, 2014 7:43 am
by editorial
美高官:參拜東條英機猶如對拉登致敬 美無法忽視
2013-12-31 08:15
“我不想評論與日本國內政策有關的問題,但總體上所有國家必須真誠面對它們在20世紀恐怖事件中的角色,只有這樣才可能與以前的敵人打造未來。這是德國銘記在心的結論,我認為適用於所有國家。”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塞伯特30日被問及如何看待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時這樣說道。韓國《中央日報》30日稱,國際社會對安倍的譴責“此起彼伏”, 在安倍苦心經營的東盟地區,新加坡外交部通過發言人表示,“這一行為不利於構築地區間的信任關係”。
“多年的和平主義之後,日本開始敲響戰鼓。”“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9日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如此解讀。報導稱,設想一下,如果德國總理默克爾決定參拜紀念納粹党衛軍及他們在二戰中所扮演角色的德國戰爭紀念館,那會引起什麼風波?那會馬上招致遭受法西斯軍隊野蠻罪行的國家潮水般的抗議。瑞士《新蘇黎世報》評論說,安倍不斷右轉,使人想起20世紀上半葉的日本軍國主義時期。安倍越來越暴露出他的“真面目”,其關於“永久和平”的承諾無異於一句空話。
“在東京靖國神社供奉的為日本天皇獻出生命的將近250萬人當中,應該有一個名字每個美國人都知道:日本帝國軍統帥、戰時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前亞洲問題顧問郝德平對美國《外交政策》說,正是東條英機下令偷襲珍珠港。參拜東條英機就像向拉登致敬,對此美國人無法忽視。韓國《中央日報》30日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很多人相信他的外交生命事實上已經終結。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發言人週五表示,潘基文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表示關注,同時還注意到中韓對此反應強烈,並對由於歷史原因而造成地區國家關係緊張“深為遺憾”。
潘基文辦公室在聲明中說,潘基文“強調日本應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二戰受害國的感情表現出應有的尊重”。
“歷史原因依然困擾著該地區國家的關係,這令人深為遺憾。”聲明說。
潘基文辦公室還說,應將“重點放在建立互信和加強夥伴關係方面”,“有關國家領導人對此負有特殊責任”。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Wed Jan 01, 2014 12:26 pm
by editorial
安倍新年談話強調修改憲法 (11:14)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日發表新年談話,表示在新一年將跟進修憲工作,為建設一個嶄新日本,向前跨出一大步。
安倍表示「現行憲法從制定至今已經過了68年,如今有必要適應時代變化,朝修正的方向,在國民中展開進一步深入討論」。安倍認為日本已到了為建設嶄新國家,向前邁出一大步的時候。
就安保政策問題,安倍稱為世界和平與穩定,日本不僅需要超越迄今為止所做的積極貢獻,實施 「積極和平主義」,更需要確信日本肩負成為「21世紀樣版」國家使命,他說:「我們將堅決捍衛日本的領土、領海、領空,並為此做好各種準備。」
在經濟領域,安倍首相表示,奪回「強大日本」之戰才剛剛開始,今後的道路還很長,需要帶著一種緊張感開始新的一年的努力。努力消除通脹緊縮,建設日本強大經濟。
(日本新聞網)
Re: 鳩山促擱置釣島爭端 page 6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Posted: Thu Jan 02, 2014 5:52 pm
by editorial
駐英大使英報投稿佛地魔喻日本 (13:35)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投稿英國《每日電訊報》,以佛地魔形容日本軍國主義,又懷緬中英聯手打贏二戰的歷史。
劉曉明以「中英一起打贏了戰爭(China and Britain won the war together)」為題,撰文稱軍國主義就如小說《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在日本陰魂不散。在小說中,佛地魔的靈魂依靠某些法器存續,而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法器就是靖國神社,代表日本最黑暗的一面。
文章稱靖國祭祀了14名二戰甲級戰犯,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標誌,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參拜並非個人事務也非日本國內事務,也不是中日或中韓事務那麼簡單,而是反映日本是否信得過,反映了軍國主義復辟。文章又指,根據安倍過去的行動,世界要對安倍警惕,因他希望改變戰後世界秩序。
劉曉明回顧歷史,稱中英兩國在戰時聯手和日本戰鬥,均有相當大的犧牲,今日中國不會容許日本改寫歷史,和威脅世界和平,他相信英國也是一樣。他指中英兩國在戰後都有份設定世界秩序,因此兩國有共同責任和國際社會合作,反對任何挑戰戰後共識的言行,兩國應聯手保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
不過,在每日電訊報網站上有不少網民質疑,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並未在二戰中勝出,當年的戰勝國是中華民國。
(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