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ed: Mon Mar 10, 2014 8:52 pm
2014年03月10日 09:30
烏克蘭前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的宅邸曝光於天下,其老爺車收藏及藝術品位也成了世人的談資。從薩達姆到奧巴馬,乃至卡塔爾王室,全球各地的王室、政要在專心國家大事的閒暇,對於藝術也都有各自的品位與判斷。
朱潔樹
當烏克蘭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在2月22日從首都基輔“消失”後,世人終於有機會進入其位於基輔北部的奢華宅邸,一覷烏克蘭總統的生活環境和私人趣味。
動物園、高爾夫球場,瑞士小屋裡掛滿了油畫,綠色草地上點綴著一些雕塑,平靜的湖水中飄蕩著一艘假海盜船……亞努科維奇的府邸仿佛就是一個公園,而其車庫裡躺著的數十輛老爺車更是讓很多汽車行家豔羨不已。“希望這些東西可以建成一個烏克蘭博物館,”烏克蘭記者Andriyuk說,“就叫它‘烏克蘭腐敗博物館’。”
寫展評的薩達姆
基輔以北40分鐘車程,亞努科維奇在梅茲西利亞(Mezhyhirya)的住所被視為腐敗和貪婪的象徵,抗議者認為這是其政權的核心。
“難以置信,”沿莊園周遊一圈的抗議者如是總結,“仿古希臘的廢墟,旁邊是傳統俄羅斯房子,周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馬賽克。看看這人的品位!”這裡的一切都是超大號的,占地面積巨大,巴羅克式的大理石建築也頗為宏大。後院的燒烤用具更是讓人瞠目結舌,鐵串仿佛像長劍一樣,儲存在一個“財寶箱”裡。
與此同時,亞努科維奇的另一位心腹,前總檢察長維克多•普什卡(Viktor Pshonka)的府邸也正被“遊覽參觀”。這兩位同僚的欣賞品位半斤八兩,同樣金碧輝煌的居家,甚至他們牆上的繪畫也同樣都以古典油畫和聖像為主,甚至於愛把自己的肖像置於古典風格的作品中。
不管是有意或無意,自覺或不自覺,他們對古典藝術的追求倒與二十世紀著名的“獨裁者”不謀而合。阿道夫•希特勒在從政以前是徹頭徹尾的藝術青年。據悉,他差不多創作了2000至3000幅素描、水彩畫和油畫。1938年以後,收藏藝術從他的個人愛好轉變成了納粹國家的政治行動。他推崇古典藝術,認為現代藝術與美的永恆價值衝突,對他來說,抽象藝術,以及描繪“妓女、皮條客、白癡、猶太人及其他”的現代藝術作品都屬於“頹廢藝術”, 與國家社會主義運動所代表的積極性、確定性以及充滿希望的未來抵觸。
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同樣有獨特的藝術趣味。據悉,他喜歡選擇以奇幻以及情欲為主題的油畫來裝飾自己的私人空間。薩達姆最青睞的畫家是美國人羅文娜•莫里爾。莫里爾的作品通常被用作魔幻小說的封面,她的作品常常表現肌肉強健的男人或豔麗的女人與蛇、龍以及妖魔鬼怪搏鬥的場面。阿拉•貝希爾是薩達姆喜歡的另一位藝術家,她的主職是伊拉克的外科整容醫生,據說薩達姆曾在看了她的畫展後在報紙上發表了有關展覽的文章。
當時,為薩達姆畫肖像是一種行業。現代抽象畫藝術家麥吉德•艾哈邁德在20世紀90年代完成了30幅薩達姆的畫像,多數是被政府辦公室買走的。
賣畫籌款的查理斯
一些政治人物往往在位時依靠資源收斂了很多藝術品,而在其倒臺後他們的藝術品位才為人所廣泛認知。或者他們會憑藉個人的影響力對藝術的形式和取向做出引導。對於當今世界另一些權貴來說,他們則是從一些另外的管道將自己的藝術趣味透露給大眾。
英國王室和卡塔爾王室都是當今藝術領域重要的收藏家。英國王室的收藏在漢普頓宮和溫莎堡都可以看到,另外英國倫敦白金漢宮的女王美術館、蘇格蘭愛丁堡荷裡路德宮的女王美術館也會定期更換展品,在英國舉辦的各類展覽上也常常能看到女王出借的展品。英國王家藝術品收藏雖然屬於英國國家財產,但由英國女王負責。據悉,經過數百年的積累,而今的王室收藏包括7000幅繪畫、4萬幅紙上作品、15萬幅大師版畫,還有老照片、掛毯、傢俱、瓷器、書籍等不計其數。查理一世是狂熱的義大利藝術收藏家,他也是凡•戴克等藝術家的主要贊助人。此後,喬治三世為收藏增添了很多版畫和素描。維多利亞女王及其丈夫阿爾伯特是當代藝術和古代大師繪畫的熱衷者。而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位期間,通過購買或饋贈,王室收藏也大幅增長。不過,女王的藝術品位似乎四平八穩。
女王的丈夫菲力浦親王據說是一位“具有專業水準”的印象派畫家。他們的長子查理斯王儲也是一名繪畫好手,他創作的題材主要是英國的鄉間和皇家居住地,比如巴莫拉爾宮、桑林翰、高樹林莊園和溫莎堡。1990年,查理斯為了給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尖頂的重修籌款,首次舉辦了個人畫展,當時其版畫作品每幅價值2600英鎊。據悉,查理斯已經通過賣畫籌款為自己的慈善基金會籌得了數百萬英鎊。除此以外,查理斯對於建築設計也頗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對各類工程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因為觀點過於保守常常成為英國各大牌建築師的抨擊對象。
事實上,英國王室成員對於藝術的愛好似乎正代代相傳,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也在大學期間共同學習了藝術史專業。
卡塔爾王室因為其在國際藝術市場上頻繁的大動作而引人關注。這個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的石油出產國在短短數年內邀請國際頂級建築師接連造起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athaf:阿拉伯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卡塔爾國家博物館。與此同時,他們在藝術市場上頻頻出手,收集藝術品以填滿博物館。試圖將石油資源化為文化財富,也為稍嫌貧瘠的沙漠生態製造一些景觀,增加本國的吸引力。例如2011年他們以2.5億美元買下了塞尚的《玩牌者》,創造了新的藝術品價格紀錄。近年來,卡塔爾王室已被稱為“藝術市場上最大的買家”。市場風生水起的西方現當代藝術是他們熱衷於追逐的對象,例如羅斯科、沃霍爾、傑夫•昆斯、利希滕斯坦、達明•赫斯特、理查•塞拉等。他們也喜歡同村上隆、蔡國強等來自東方的藝術家合作,似乎試圖在西方世界主導的當代藝術界表達自己的立場。
奧巴馬為女兒選了德加
如果說王室的收藏可以浪擲千金,並且相對而言更為四平八穩,因此不乏各種大名頭藝術家的作品,那麼各國國家和地區的政客通常沒有那麼多資本入市,更多時候他們也試圖通過自己的藝術品位來彰顯施政方針。
例如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辦公室裡懸掛著兩幅畫作,一幅是沒有手的口足女畫家楊恩典所繪的《愛是永不止息》,另一幅是二二八罹難者家屬廖德政的油畫。小馬哥掛起這兩幅作品似乎有著關懷弱勢和化解歷史傷痕的意涵。
“我想用樂觀的色彩來畫下那個島,這也是我想與全世界人民分享的。我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戰,連最奇異的夢想都可以實現!”剛去世的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也與藝術頗有淵源,他在羅本島的監獄裡度過了18年光陰,現在人們能看到一些他當時的作品:《鐵窗》、《羅本島系列》、《鬥爭系列》,這類作品在他生前就被送進美術館展出,並進入了藝術市場。
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是一位現代藝術收藏家。在他位於芝加哥南部海德園區的家中掛滿了現代藝術以及黑白攝影作品。據悉,奧巴馬與蜜雪兒當初約會的場所就是芝加哥美術館。
2009年10月,奧巴馬舉家搬進白宮時,美國國家美術館出借了40多件藝術品給第一家庭用以佈置其未來數年的生活區。奧巴馬夫婦的選擇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同時又反映了他們的性格與愛好。他們選擇了一些關於印第安人的作品(Catlin的繪畫),以及由印第安藝術家製作的作品(4件陶瓷)。同時,還有許多美國黑人藝術家的作品,或是關於黑人的作品。這些選擇表達了奧巴馬對於少數族群的關切。同時,他也選擇了很多大牌藝術家的作品,例如法國藝術家愛德格•德加、美國繪畫大師溫斯洛•荷馬、生於德國的美國藝術家約瑟夫•艾伯斯等人。其中兩座德加的年輕舞者雕像,被認為是為了兩個女兒特意挑選的。當時最引人注意的是懸掛于奧巴馬家的一幅艾德•拉斯查的作品,這件作品名為《我想我會……》,你看著它越久,越多單詞從夕陽紅底色中浮現出來:“我想我會……”“也許……是的……”“等一下……”“轉念一想,”“也許……不是……”“然而……”。評論家斷言,這種輾轉的作品,絕對不可能出現在奧巴馬的前任、以“決策者”自詡的小布希客廳裡。
以往,白宮畫作常常在19世紀的靜物、風景以及肖像畫的範圍內輪流上崗,這些充滿古典氣息的作品象徵著尊貴和莊嚴。而奧巴馬家庭充滿現代氣息而且豐富多元的選擇終於讓美國媒體歡欣雀躍了一陣。
事實上,小布希的藝術品位也相當明確,來自德克薩斯州的這位“牛仔”垂青與美國西部相關的藝術。
“我的朋友,德克薩斯艾爾帕索的藝術家Tom Lea,捕捉了我對這片偉大土地的感受,我熱愛的土地,”小布希說,“他說,‘住在山的東邊。這是日出之面,非日落之面。這裡可以看到一日來臨,而非一日終結。’”小布希在2000年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時曾作出如是表述。讓人們知悉其對於美國西部藝術的著迷。
這位Tom Lea在德克薩斯以外並不那麼出名,但在當地,他以描繪傳統西部生活而聞名。當地畫廊主Margo稱Lea的市場“非常私人”,他的繪畫大約價格4萬美元。
早在小布希擔任德克薩斯州長期間,德克薩斯州政府就收藏了不少Lea作品,布希夫婦也掏錢購買其作品。在德州的官邸有一些Lea紙上作品,包括德州遊樂場的素描。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卸任後的小布希發現自己居然頗有藝術天賦。他以“43”為藝名開始了藝術創作生涯,這一行為首先被一位侵入小布希郵箱的駭客公之於眾。去年耶誕節,以他的油畫創作的耶誕節掛飾成為小布希總統中心的熱銷品,但其他公開發佈的作品非常少。而在馬上要到來的4月,他將舉辦一次個人藝術展,將其執政期間活躍於國際舞臺的19名他國領導人搬上畫布,包括英國前首相布雷爾、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小布希承認自己不是天才畫家,並自嘲:“簽名似乎比畫作本身更有價值。”“我相信學習新的技能永遠不會太遲。”小布希就此表示,“只要問問蘿拉(小布希夫人),幾年前她可沒想到她嫁給了一個油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