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信仰玄門道教者必須皈依三寶。所謂三寶在信仰的不同階段也師不同的,一、學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為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為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為師寶尊,作為皈依奉道之“道、經、師”三寶。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氣、神”為修養性命,是為出世工夫的人之三寶。三、行道者:以“慈、儉、讓”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寶。蓋基於老子三寶章雲“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無論處於道教信仰的那個階段,道教三寶都你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遠常隨,水火不能毀,盜賊不能奪,受用無盡,非世間諸寶所能比的寶貴財富。
作為一個學道者,我在這裡小談下作為學道者必須皈依的 道 經 師 三寶
道寶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圓滿究竟的人。任何眾生都有成仙成道的可能,所以,過去、未來、現在的十方諸多神明,都是我們必須皈敬的。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人物之中,成道成仙的也有很多,媽祖,八仙,道教祖師等等。
經寶是指修行成道成仙的方法和道理,而我們所知的經寶是太上老君所說的,因此稱他為“太上道德天尊”。現在所見的經寶是指經、律、論的道藏教典以及歷代祖師們的注解、語錄,是指導我們如何修行而且必須修行的依准。
師寶是指正在修學玄門道法,並且協助他人修學道法,護持眾生修學道法的人,是包括大羅金仙,天師、祖師以及凡夫道士。可是道教的大羅金仙,天師,凡夫見到也不認識;凡夫所接觸的,多半是凡夫道士,因此,以人間的乾道士、坤道士為道教師寶的中心。
師寶是老師,經寶是教材,道寶是發明及發現教材的過來人。唯有三寶齊備,才是完整的道教;否則僅信三寶之中的道寶,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無異;僅信三寶中的經寶,則和一般的學者研究學問無異;僅信師寶,則和普通人認乾爹、拜乾娘相似,那就不是道教。
所以皈依三寶,相當於學生到學校註冊,是通道學道的開始。唯有註冊之後,有了學籍,自己才承認是學校的學生,學校也接受你的上課;學生上課是義務,學校授課是責任。所以,皈依的儀式非常重要;又像夫婦結婚,官員就職,黨員入黨,都要經過宣誓和監誓等的行為,這表示慎重和肯定。
如果不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當然也可以學道,道教不會把未皈依三寶的人指為魔鬼;但是未經皈依三寶儀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託、躊躇、遲疑,遇到緊要關頭,他們會說:“我還不是道教徒,我還不需要遵照道教的禁忌來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語、順手牽羊等的惡業和惡習,他們會原諒自己,更不會防範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寶後,自己會做自我的約束、警惕和警策,也會受到同修及師傅等善知識的鼓勵、督促、規勸,所以,在人格的昇華,道心的增長,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會進入正軌和常軌。
請讀者不要以為皈依不重要,或者誤會尚未懂得道法和修持,就不夠資格皈依三寶。其實正因為你尚未修行,不會修行,不懂道法,而已經知道道法可信、可學,那就應該趕快先來皈依三寶。認為自己尚不足以做一個道教徒的人,更需要現在皈依;皈依之後,不論在心態、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善友、諸神仙、護法兵將來協助你、加持你,所以意志力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寶,就會增強你的意志,增加你的信心。
免費領取《易經風水》雜誌,郵箱:taosanzheng@126.com QQ:1437140288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 美女大學生的藏地出家因緣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傳承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雲“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雲“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濟群法師: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
大德名山佛弟子文庫2013-11-25 08:26
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呢?這是每個學佛者都關心的問題。
世間的人,總是帶著有所得的心生活著。他們不停地追求,希望得到地位和財富,得到愛情和家庭,得到學識和榮譽,得到健康和長壽等等。接觸佛教之後,也往往帶著同樣的心態。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信眾,他們在佛菩薩面前點一爐香,擺幾個水果,就開始向佛菩薩提出無窮無盡的要求,仿佛是在與佛菩薩做交易似的。
我經常在想:世人不停地追求,無止境地佔有,可是世間到底有哪些東西能夠永遠屬於我們所有呢?財富會消散,地位會失去,家庭會分離,情感會變化,朋友會反目,知識會落伍,乃至我們朝夕相處的身體,也不會因為我們一生忠實地服務於它,就永遠跟隨著我們。即使我們百般地愛護調理,幾十年之後,它也必然要離我們而去。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是說世間的任何現象,包括莊嚴的、醜陋的,染汙的、清淨的,平常的、神聖的,善良的、罪惡的等等。它們雖然呈現出種種差別,但究其實質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虛妄不實。因而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不能以有所得的心去取著任何相。如果我們起心著相,那麼心必然是妄心,而相也必然是妄相,似有得,實乃無得。
菩提涅槃是從無得中證得的。讀過《心經》的人,一定都會熟悉這麼一句話:“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智亦無得,是心空境寂,以無所得故,妄心妄境皆不顯現,能所雙亡,此時般若智始得現前。故《大般若經》曰:“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一切法不現則般若現。”由般若現前通達諸法實相,消除二障,引導萬行,自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與《心經》在思想上為同一體系。經曰:“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于來世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
在常人的觀念裡,以為成佛一定也是成就什麼,或是得到什麼,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在經中,佛陀以自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例,說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成就,並不是得到什麼。佛陀告訴我們,如果有某種真實有自性法,為如來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有我及我所執了,燃燈佛也就不會為我授記,說我在未來世中作佛,號釋迦牟尼。因為當時現覺我法性空,離一切相,不見有能得與所得,燃燈佛才為我授記。
本經又舉聲聞四果為例。經曰:“須菩提!于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實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于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故名斯陀含。須菩提!于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于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從世間常情來看,有果位高低之分,有斷惑多少之分,有來去生滅之分。然而在平等的法性上,卻沒有這諸多差別。須陀洹,漢譯入流;斯陀含,漢譯一來;阿那含,漢譯不還;阿羅漢,漢譯無生。但這些入流、一來、不還、無生,都是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的。在法性中,豈有入與不入、來與不來、還與不還、生與不生的分別呢?誠如經中所言:“我得阿羅漢者,即有我為能證,無生法為所證。”倘若我法、能所的二見不除,就是執著我等四相的生死人,哪裡還是真阿羅漢?
最後,我想用兩個公案作為這段的結束。曾有學者參訪禪者,問:道在何處?師曰:道在目前。問:我為何不見?禪師曰:有我故不見。問:禪師見否?禪師曰:有你有我輾轉不見。問:那無我無你呢?禪師曰:無我無你又當誰見?從這段公案中可以得到兩條啟示:一、我相不除,不能見道。二、道不可以用世間的見與所見而論。
達摩面見梁武帝之時,帝問:雲何是勝義第一義?達摩答曰:廓然無聖。帝問:對朕者誰?達摩曰:不識。禪者總是以本分事相見,在法性上既不存在聖凡的區別,更沒有識與所識的區別,這也正體現了般若無所得的境界。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佛法被世人誤會的太深了
當今世界上確實是有很多人不信宗教,或是不信佛法,他們認為:所有宗教不管是佛教、基督教或是伊斯蘭教,都是假的、是迷信的,目的只是要人們拿錢出來供他們教徒們自己使用而已,是欺騙人的行業。然而,宗教是否真的全部都只是騙人的東西呢?如果我們以世間上的道理來說,說宗教是騙人的東西,那麼科學與哲學當然更是騙人的東西了;因為就科學來說,科學家們所提出來的定理定律,一開始,都是以假設的理論、大膽的信念為基礎,再去做進一步推論,一步接著一步的假設、研究與推測的,如此一來,豈不是一開始就已經不是真實的事相了嗎?一開始就已經是假設性的論說了。很有可能在一百個、一千個假設裡,才有一個最後證實是正確的理論,其他的九十九個假設,都成為虛幻的想像、都成為了騙人的東西了;那麼在哲學這一方面,又是如何的現象呢?被稱為科學之母的哲學,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紀,則是走入了象牙塔的世界裡,在那裡述說著沒有多少人能夠聽得懂的夢音囈語;更有人發出“哲學已死”的論調,來說明哲學的當今無用論。如此看來,現代人所賴以生存的萬能科學,原來是不實的假設所堆砌的假像;現代人所信受的哲學亦只是一群一群不同的人,粉墨登場,在舞臺上所說的瘋言瘋語。這樣的現象,豈不正是呼應了佛法一向所訴說的“人生如夢,世界如幻”的真實現象。
另外一方面,在比較基督教、伊斯蘭教與佛教三個體系上來看,佛教具有三個非常獨特的特性,使得佛教不能夠被認為只是其中的一個宗教、只具有安撫人心與維持社會和諧的功效而已。
佛教除了具備安撫人心與維持社會和諧的功效以外;佛教更進一步的,能夠為我們解答一切的困惑。佛教所具有的第一個特性,是佛教具有非常完整的理論體系與實證體系,能夠解釋宇宙與人生的一切疑問。舉凡在人世間,有關宇宙與人生、生命與死亡、神秘與奇異的各種現象,就我們的智力所能夠想到的一切問題與疑惑,還包括我們的智力與能力所想像不到的一切問題與疑惑,佛教都有答案、都有完整的理論能夠提供解答。
第二個特性,是佛教對於一切疑問所做的解答,每一個答案都可以由每一個人自己去親自證明,絕不是像一神教一般只可歸結於神跡而不能實證。也就是說,佛教不僅對於一切有關於宇宙與人生真相的疑問提出答案,並且還把如何能夠追尋出答案的方法,也毫不保留的統統告訴我們。只要我們願意照著 釋迦牟尼佛教導的方法去做,我們都可以自己發現生命的真實意義與宇宙的究竟真理。
第三個特性,佛教是真正的一切眾生平等論者。依照一神教的說法,信奉一神教的信徒,最後是蒙神的恩賜,才能夠進入他的國度去享受生活;或者是說,信奉一神教的信徒,要蒙他的恩賜才有機會能夠與他神聖的結合,回到神的國度,成為神的一部分,被神所合併。依照這樣的教義來看,一神教的信徒不僅對於宇宙與人生的真正實際無法了知,而且最後的結果竟然是被神所統治,成為他的子民,或者說是被他給合併了,把自己給消失掉了。這樣的結果,對於一神教的信徒來說,並不是真正的平等。
佛教則是講究真理的追求與真正平等的落實。因為所有的佛教徒,只要每一個人都願意依照佛所教授的方法去做,則不僅每一個人都能夠發現及了知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宇宙的究竟真理,到了最後,更能夠成為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的另一尊佛;跟 釋迦牟尼佛一樣的具有同等的智慧與能力,平等平等;而不是像一神教一樣,只能夠成為神的子民之一,要受其管制,或被神所合併,因此說佛教是真正的平等論者。由以上這三點特性來說,佛教因此甚至可說“不是一種宗教”,應該說佛教就是宇宙與人生的解答、佛教就是最究竟的真理。
然而,可悲的是, 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傳授給我們的這個寶貴的“佛教”,如今進入了末法時期;因為,具有少分能力能夠解說這三種特性智慧的菩薩,愈來愈少了,所以如今才會有許多正法不彰、不辨正邪的現象出現時,使得佛教正理猶如真珠被埋藏在沙堆瓦礫中,眾人不知不察,竟然被愚人當成是世間玻璃珠一般,把佛法跟世間學問混為一譚、分不清楚,把佛法作為學問來研究,誤以為佛學的教育與研究即是佛法的修證,而不從事真正的佛法真理的修證,不知道佛教三寶的不可思議處與希罕珍貴處。
佛法中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非China)、佛法難聞、信心難起。”如此的真實意義,甚深極甚深。世間人普遍地愛惜生命,想盡辦法要讓自己能夠少受一點苦,多享一點樂;卻不知道自己的許多所做所為,將會讓自己在未來遭受到更多的痛苦與苦惱。在三界裡,唯有佛法能夠真正的讓人離開痛苦與苦惱、能夠真正的讓人獲得清涼的解脫快樂,因為一神教中的“萬能”的神,也只是欲界中的凡夫眾生罷了,並不能讓人親證解脫的果報。
在三界裡,也唯有人身能夠好好的修學佛法:欲界天的眾生長在享樂中,享樂都來不及了,因此不肯修學佛法;欲界天的三惡道中,畜生為求食物,奔忙終日,弱肉強食,若不得食,便要被食,處境可憐,不懂得要學佛;餓鬼道中的眾生,則是餓火中燒、咽細如針,求食不得,長時間處在淒慘的狀態中,無力學佛;地獄中的受報眾生,處於融銅灌腸、猛火炙身、鐵鉤挖眼、刀山劍海的惡業報酬中,幾乎隨時都處在極為恐懼與極為痛苦的狀態之下,連喘息都不能夠,哪裡有機會能夠修學佛法呢!無色界的眾生,沒有身形,因此更無法修學佛法。因此,唯有處在憂喜參雜,苦樂各半的人間眾生,才有機會能夠修學佛法;然而,想要出生在人間獲得人身,卻也並不容易。
根據世間的變化因果法則,要想能夠出生為人,就要守好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與不酗酒。如果能夠守好這五戒,就能夠出生為人。但是,就算能夠出生於人間,並不保證一定能夠出生在中國。有真正佛法的地方,才名為中國:有佛法住持于其中的國度;因此如果出生在非洲或是東歐,或是在海中孤島上沒有佛法的地方,自然也就沒有修學佛法的機會了。就算出生為人了,並且也生於有真正佛法弘揚的中國,也並不保證一定能夠聽聞到正法。因為末法時期,不正確的佛法與外道邪論傳播橫流於世間,因此要能夠有機會聽聞到真正的佛法,那是要身體力行的做了很多很多的善行,累積了無量無數的福德,才能夠有機會遇上的。更進一步來說,就算生而為人,也出生在中國,也遇上了聽聞正法的機會,然而,並不保證一定能夠修行成就,離苦得樂。那是因為如果聽聞了佛法,卻不肯相信佛法的教導,對於佛法沒有信心,自然也就修學不會成功。
修學佛法要能夠成功,一定要具備足夠的福德,並且要能夠突破這四難才行。然而,這四難,一難更比一難。 佛說要能夠出生為人的機會,就好比一隻盲眼的海龜,在茫茫大海中,浮上水面呼吸時,海龜的頭要剛好能夠穿過在大海上飄浮的一塊木板上的那個孔洞一般渺茫。如此微細的成功機率,跟大海撈針的機率是差不了多少的,非常地接近於不可能。因此,如果說出生為人的機率都已經是如此的微細了,那麼要能夠生在中國,能得聞佛法,更能夠生起信心,豈不是跟不可能只有一線之隔而已,故知,真正的佛法是非常難以值遇的;如今我們有機會能夠修學正法,應當要善知守護、善知珍惜!
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追求見道,也就是開悟。開悟又稱為明心,意思就是說,學人找到了自己本來具足功德的真心,明瞭“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個宇宙與人生裡最大的秘密,找到了生命的實相,獲得涅盤的寂靜之樂。
涅盤的寂靜之樂,是一切佛教學人所追求的目標。指的是學人在修學佛法、追求成佛、自利利他的過程中,因緣福德具足的情形下,找到了真心、明心開悟之後,學人因此而知道了佛法的核心,能夠體會到真心阿賴耶識(又名如來藏)所具有的不生不滅的本來涅盤的體性,因此讓學人的妄心,尤其是意識分別心與末那做主心,能夠漸漸地隨著開悟明心後“般若慧”的生起,而讓自己的意識與末那妄心願意轉變及隨順寂靜的涅盤體性,不再追求喧鬧而永無止盡的五欲享樂,從此住在廣大無邊、清淨自在的寂靜之樂中。
大珠慧海禪師曾方便援引莊子語:“嗜欲深者天機淺”,就是告訴我們:一般人是很難願意為了求道而放棄對於外面色聲香味觸法等等六塵相境界的享受的。就以吃來說好了,我們如果要求一般人不要吃眾生肉,那是很難的,他會反問說:“為什麼要吃素?肉類很香,好吃而且很營養。修道人很笨,竟然放棄享受美食的機會,吃什麼素嘛!”一般人大概是這樣子的想法。吃要吃好的,穿要穿漂亮高檔的,房子看看能不能夠住得越富麗越大越好,車子最好是越高級越好,最好還能夠每年出國四處旅遊。這是一般凡夫人的習氣,大家都習慣了這樣子的想法與做法,因此對於要耐得住孤獨、不追求享樂的修道行為,就覺得好難做到,不肯放棄喧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不肯讓意識與末那妄心願意生起寂靜的體性,不願過著平常的、靜謐的生活。這樣的人要求他來修行,是頂困難的。因此,如果有學人知道不應該追求變化無常的五欲境界,而應該要追求清靜的平實生活;對於喧鬧華麗的花花世界沒有追求的欲望,喜歡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喜歡親近三寶,並且樂於行善幫助他人,這樣的學人是很難得的;如果有這種人,那就表示這個人跟真正了義的佛法有緣。 佛菩薩就會慈悲的幫他安排修學正法的機會,讓他有機會能夠學習到佛法的正知正見;具備了正知正見,再加上累積了足夠的福德資糧,在因緣具足下,就能夠親遇真善知識而開悟明心,獲得般若慧學的“無生忍”智慧。
學人若要追求開悟明心,在第一階段中,著重在做善事,累積福德資糧。先是要做到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慈心不殺;接著要歸依三寶、修學佛法的正知正見,並且隨力隨緣的勤修六度十善萬行,來累積我們的智慧與福德資糧。等到我們有了足夠的智慧與福德資糧,我們才有機會能夠遇到已經開悟的善知識。然後,由於善知識的教導,讓我們學習佛法,具備正知正見。最後,我們也才會有開悟的資格與機會,是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乃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重要根基,也是修學佛法的起步;因為有了穩固的福德資糧作為基礎,我們將來才會有開悟般若實智的機會,也才會有修學更高深的種智佛法“無生法忍”的機會。
做善事累積福德資糧,是非常重要的事;經由佈施的修行,在世間的資財上,我們不僅能夠獲得今世的安樂,更能夠得到後世的圓滿富貴長壽福報;在出世間的聖財上,佈施這一法門,更是能夠讓我們修行直驅佛道成就的快速道路。從凡夫地邁向佛地,佈施能夠成就如是功德。
《佛說佈施經》中, 佛開示雲:“以妙色名香珍味軟觸,親手佈施,得眾人尊重、眷屬圓滿、富貴安樂之報;或以飲食佈施,而得大力;或以酥油之燈佈施,而得天眼;或以音樂佈施,而得天耳;或以湯藥佈施,而得長壽;或以住處佈施,而得樓閣田園;或以法說佈施,而得甘露。”
《菩薩優婆塞戒經》 佛雲:“佈施若為自利,他利及自他力,則具五陰(色身),如是佈施,即能莊嚴菩提之道,遠離煩惱多財巨富,名施正果。壽命、色力、安樂、辨才,名施餘果。”
當今世界上確實是有很多人不信宗教,或是不信佛法,他們認為:所有宗教不管是佛教、基督教或是伊斯蘭教,都是假的、是迷信的,目的只是要人們拿錢出來供他們教徒們自己使用而已,是欺騙人的行業。然而,宗教是否真的全部都只是騙人的東西呢?如果我們以世間上的道理來說,說宗教是騙人的東西,那麼科學與哲學當然更是騙人的東西了;因為就科學來說,科學家們所提出來的定理定律,一開始,都是以假設的理論、大膽的信念為基礎,再去做進一步推論,一步接著一步的假設、研究與推測的,如此一來,豈不是一開始就已經不是真實的事相了嗎?一開始就已經是假設性的論說了。很有可能在一百個、一千個假設裡,才有一個最後證實是正確的理論,其他的九十九個假設,都成為虛幻的想像、都成為了騙人的東西了;那麼在哲學這一方面,又是如何的現象呢?被稱為科學之母的哲學,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紀,則是走入了象牙塔的世界裡,在那裡述說著沒有多少人能夠聽得懂的夢音囈語;更有人發出“哲學已死”的論調,來說明哲學的當今無用論。如此看來,現代人所賴以生存的萬能科學,原來是不實的假設所堆砌的假像;現代人所信受的哲學亦只是一群一群不同的人,粉墨登場,在舞臺上所說的瘋言瘋語。這樣的現象,豈不正是呼應了佛法一向所訴說的“人生如夢,世界如幻”的真實現象。
另外一方面,在比較基督教、伊斯蘭教與佛教三個體系上來看,佛教具有三個非常獨特的特性,使得佛教不能夠被認為只是其中的一個宗教、只具有安撫人心與維持社會和諧的功效而已。
佛教除了具備安撫人心與維持社會和諧的功效以外;佛教更進一步的,能夠為我們解答一切的困惑。佛教所具有的第一個特性,是佛教具有非常完整的理論體系與實證體系,能夠解釋宇宙與人生的一切疑問。舉凡在人世間,有關宇宙與人生、生命與死亡、神秘與奇異的各種現象,就我們的智力所能夠想到的一切問題與疑惑,還包括我們的智力與能力所想像不到的一切問題與疑惑,佛教都有答案、都有完整的理論能夠提供解答。
第二個特性,是佛教對於一切疑問所做的解答,每一個答案都可以由每一個人自己去親自證明,絕不是像一神教一般只可歸結於神跡而不能實證。也就是說,佛教不僅對於一切有關於宇宙與人生真相的疑問提出答案,並且還把如何能夠追尋出答案的方法,也毫不保留的統統告訴我們。只要我們願意照著 釋迦牟尼佛教導的方法去做,我們都可以自己發現生命的真實意義與宇宙的究竟真理。
第三個特性,佛教是真正的一切眾生平等論者。依照一神教的說法,信奉一神教的信徒,最後是蒙神的恩賜,才能夠進入他的國度去享受生活;或者是說,信奉一神教的信徒,要蒙他的恩賜才有機會能夠與他神聖的結合,回到神的國度,成為神的一部分,被神所合併。依照這樣的教義來看,一神教的信徒不僅對於宇宙與人生的真正實際無法了知,而且最後的結果竟然是被神所統治,成為他的子民,或者說是被他給合併了,把自己給消失掉了。這樣的結果,對於一神教的信徒來說,並不是真正的平等。
佛教則是講究真理的追求與真正平等的落實。因為所有的佛教徒,只要每一個人都願意依照佛所教授的方法去做,則不僅每一個人都能夠發現及了知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宇宙的究竟真理,到了最後,更能夠成為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的另一尊佛;跟 釋迦牟尼佛一樣的具有同等的智慧與能力,平等平等;而不是像一神教一樣,只能夠成為神的子民之一,要受其管制,或被神所合併,因此說佛教是真正的平等論者。由以上這三點特性來說,佛教因此甚至可說“不是一種宗教”,應該說佛教就是宇宙與人生的解答、佛教就是最究竟的真理。
然而,可悲的是, 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傳授給我們的這個寶貴的“佛教”,如今進入了末法時期;因為,具有少分能力能夠解說這三種特性智慧的菩薩,愈來愈少了,所以如今才會有許多正法不彰、不辨正邪的現象出現時,使得佛教正理猶如真珠被埋藏在沙堆瓦礫中,眾人不知不察,竟然被愚人當成是世間玻璃珠一般,把佛法跟世間學問混為一譚、分不清楚,把佛法作為學問來研究,誤以為佛學的教育與研究即是佛法的修證,而不從事真正的佛法真理的修證,不知道佛教三寶的不可思議處與希罕珍貴處。
佛法中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非China)、佛法難聞、信心難起。”如此的真實意義,甚深極甚深。世間人普遍地愛惜生命,想盡辦法要讓自己能夠少受一點苦,多享一點樂;卻不知道自己的許多所做所為,將會讓自己在未來遭受到更多的痛苦與苦惱。在三界裡,唯有佛法能夠真正的讓人離開痛苦與苦惱、能夠真正的讓人獲得清涼的解脫快樂,因為一神教中的“萬能”的神,也只是欲界中的凡夫眾生罷了,並不能讓人親證解脫的果報。
在三界裡,也唯有人身能夠好好的修學佛法:欲界天的眾生長在享樂中,享樂都來不及了,因此不肯修學佛法;欲界天的三惡道中,畜生為求食物,奔忙終日,弱肉強食,若不得食,便要被食,處境可憐,不懂得要學佛;餓鬼道中的眾生,則是餓火中燒、咽細如針,求食不得,長時間處在淒慘的狀態中,無力學佛;地獄中的受報眾生,處於融銅灌腸、猛火炙身、鐵鉤挖眼、刀山劍海的惡業報酬中,幾乎隨時都處在極為恐懼與極為痛苦的狀態之下,連喘息都不能夠,哪裡有機會能夠修學佛法呢!無色界的眾生,沒有身形,因此更無法修學佛法。因此,唯有處在憂喜參雜,苦樂各半的人間眾生,才有機會能夠修學佛法;然而,想要出生在人間獲得人身,卻也並不容易。
根據世間的變化因果法則,要想能夠出生為人,就要守好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與不酗酒。如果能夠守好這五戒,就能夠出生為人。但是,就算能夠出生於人間,並不保證一定能夠出生在中國。有真正佛法的地方,才名為中國:有佛法住持于其中的國度;因此如果出生在非洲或是東歐,或是在海中孤島上沒有佛法的地方,自然也就沒有修學佛法的機會了。就算出生為人了,並且也生於有真正佛法弘揚的中國,也並不保證一定能夠聽聞到正法。因為末法時期,不正確的佛法與外道邪論傳播橫流於世間,因此要能夠有機會聽聞到真正的佛法,那是要身體力行的做了很多很多的善行,累積了無量無數的福德,才能夠有機會遇上的。更進一步來說,就算生而為人,也出生在中國,也遇上了聽聞正法的機會,然而,並不保證一定能夠修行成就,離苦得樂。那是因為如果聽聞了佛法,卻不肯相信佛法的教導,對於佛法沒有信心,自然也就修學不會成功。
修學佛法要能夠成功,一定要具備足夠的福德,並且要能夠突破這四難才行。然而,這四難,一難更比一難。 佛說要能夠出生為人的機會,就好比一隻盲眼的海龜,在茫茫大海中,浮上水面呼吸時,海龜的頭要剛好能夠穿過在大海上飄浮的一塊木板上的那個孔洞一般渺茫。如此微細的成功機率,跟大海撈針的機率是差不了多少的,非常地接近於不可能。因此,如果說出生為人的機率都已經是如此的微細了,那麼要能夠生在中國,能得聞佛法,更能夠生起信心,豈不是跟不可能只有一線之隔而已,故知,真正的佛法是非常難以值遇的;如今我們有機會能夠修學正法,應當要善知守護、善知珍惜!
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追求見道,也就是開悟。開悟又稱為明心,意思就是說,學人找到了自己本來具足功德的真心,明瞭“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個宇宙與人生裡最大的秘密,找到了生命的實相,獲得涅盤的寂靜之樂。
涅盤的寂靜之樂,是一切佛教學人所追求的目標。指的是學人在修學佛法、追求成佛、自利利他的過程中,因緣福德具足的情形下,找到了真心、明心開悟之後,學人因此而知道了佛法的核心,能夠體會到真心阿賴耶識(又名如來藏)所具有的不生不滅的本來涅盤的體性,因此讓學人的妄心,尤其是意識分別心與末那做主心,能夠漸漸地隨著開悟明心後“般若慧”的生起,而讓自己的意識與末那妄心願意轉變及隨順寂靜的涅盤體性,不再追求喧鬧而永無止盡的五欲享樂,從此住在廣大無邊、清淨自在的寂靜之樂中。
大珠慧海禪師曾方便援引莊子語:“嗜欲深者天機淺”,就是告訴我們:一般人是很難願意為了求道而放棄對於外面色聲香味觸法等等六塵相境界的享受的。就以吃來說好了,我們如果要求一般人不要吃眾生肉,那是很難的,他會反問說:“為什麼要吃素?肉類很香,好吃而且很營養。修道人很笨,竟然放棄享受美食的機會,吃什麼素嘛!”一般人大概是這樣子的想法。吃要吃好的,穿要穿漂亮高檔的,房子看看能不能夠住得越富麗越大越好,車子最好是越高級越好,最好還能夠每年出國四處旅遊。這是一般凡夫人的習氣,大家都習慣了這樣子的想法與做法,因此對於要耐得住孤獨、不追求享樂的修道行為,就覺得好難做到,不肯放棄喧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不肯讓意識與末那妄心願意生起寂靜的體性,不願過著平常的、靜謐的生活。這樣的人要求他來修行,是頂困難的。因此,如果有學人知道不應該追求變化無常的五欲境界,而應該要追求清靜的平實生活;對於喧鬧華麗的花花世界沒有追求的欲望,喜歡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喜歡親近三寶,並且樂於行善幫助他人,這樣的學人是很難得的;如果有這種人,那就表示這個人跟真正了義的佛法有緣。 佛菩薩就會慈悲的幫他安排修學正法的機會,讓他有機會能夠學習到佛法的正知正見;具備了正知正見,再加上累積了足夠的福德資糧,在因緣具足下,就能夠親遇真善知識而開悟明心,獲得般若慧學的“無生忍”智慧。
學人若要追求開悟明心,在第一階段中,著重在做善事,累積福德資糧。先是要做到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慈心不殺;接著要歸依三寶、修學佛法的正知正見,並且隨力隨緣的勤修六度十善萬行,來累積我們的智慧與福德資糧。等到我們有了足夠的智慧與福德資糧,我們才有機會能夠遇到已經開悟的善知識。然後,由於善知識的教導,讓我們學習佛法,具備正知正見。最後,我們也才會有開悟的資格與機會,是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乃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重要根基,也是修學佛法的起步;因為有了穩固的福德資糧作為基礎,我們將來才會有開悟般若實智的機會,也才會有修學更高深的種智佛法“無生法忍”的機會。
做善事累積福德資糧,是非常重要的事;經由佈施的修行,在世間的資財上,我們不僅能夠獲得今世的安樂,更能夠得到後世的圓滿富貴長壽福報;在出世間的聖財上,佈施這一法門,更是能夠讓我們修行直驅佛道成就的快速道路。從凡夫地邁向佛地,佈施能夠成就如是功德。
《佛說佈施經》中, 佛開示雲:“以妙色名香珍味軟觸,親手佈施,得眾人尊重、眷屬圓滿、富貴安樂之報;或以飲食佈施,而得大力;或以酥油之燈佈施,而得天眼;或以音樂佈施,而得天耳;或以湯藥佈施,而得長壽;或以住處佈施,而得樓閣田園;或以法說佈施,而得甘露。”
《菩薩優婆塞戒經》 佛雲:“佈施若為自利,他利及自他力,則具五陰(色身),如是佈施,即能莊嚴菩提之道,遠離煩惱多財巨富,名施正果。壽命、色力、安樂、辨才,名施餘果。”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星雲大師:佛門如何看待人間情愛
2013-09-25 16:29
一般人對於這個問題,總覺得很好奇;因為,大家以為只有男女的情愛才叫做“談情說愛”。其實,不一定只有男女之間的情愛才叫做愛情,父子、母女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同胞之間的袍澤之情都是情愛。
愛的世界很廣闊,我們不但愛人類社會,譬如愛父母、愛朋友、愛國家……;我們也愛植物,比如陶淵明愛菊花,周敦頤愛蓮花等;還有人喜歡動物,養貓、養狗、賽鴿;甚至有人喜歡礦物,收集各種奇石異物作為賞玩;更有人集郵、集火柴盒。愛慕有情眾生固然是一種情愛,喜愛無情的草木也是情愛。
常常聽到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人類從何處而來的?”佛經裡面便告訴我們:“人是從愛中來的!”經上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眾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愛的生命。愛,是生命的根源。
有的愛是屬於“染汙”的愛,有的愛屬於“純潔”的愛,有的愛是“佔有”的愛,有的愛是“奉獻”的愛。“愛”究竟像什麼呢?從壞的方面說,愛如繩子,會束縛住我們,使我們的身心不得自由;愛似枷鎖,會困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愛有時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愛又像刀口上的糖蜜,為了貪嘗那一點點甜味,而可能有破舌喪命的危險;愛更像苦海,“所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它可以使我們在苦海裡傾覆滅頂。
從好的方面講,愛是犧牲、是奉獻,愛是鼓勵、是慈悲。對大眾而言,總希望被人所愛,喜歡獲得別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們則喜歡發揮自己的愛心,去愛社會上的大眾。可是,愛,有時候是很容易出問題,因為“愛”與“恨”是對難兄難弟,幾乎是形影不離的。愛得不好,會成為恨,因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講的愛,往往僅限於男歡女愛,而不能進一步將愛擴充為民胞物與的襟懷,將愛昇華為愛護一切眾生的慈悲。今天,我想分四個層次來跟各位講人間的情愛。
一.人間凡夫的情愛
所謂凡夫的情愛,往往是狹隘的、有限的,凡夫的情愛是佔有的、有相的。人間凡夫的情愛,有時候會產生許多的問題,歸納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幾種:
(一)愛的對象不對
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動起愛慕的念頭,是人之常情,但是愛慕的對象不當時,不但不能增加幸福,反而憑添煩惱。譬如對方已經使君有婦、名花有主,還苦苦追求,只有造成悲劇。況且感情是雙方面的事,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是無法勉強的。用情的程度也應該當淺則淺,當深則深,如果陷溺太過,難免會遭致沒頂的結果。
(二)愛的觀念不對
有的人以為家財萬貫便能買到別人的情愛,有的人以為身分不相稱、門戶不相當便不能交往,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拿男女情愛的例子來說:像過去的婚姻,一定要有多少聘金才能來作媒,才能談論婚嫁;或者在談情說愛的時候,總考慮到對方的身份、家世、品貌、學歷、職業,列出許多條件來。像這種有條件的愛,已經成為一種物質層次的愛,而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真正的愛是不講求條件,完全付出的。
(三)愛的方法不對
有的人以為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嬌,享盡齊人之福,這是個人享樂的私愛。有的人對於心愛的人,縱然有錯失,也不加以指正,而自己討厭的人則百般加以挑剔,眼睛彷佛蒙上了一層陰翳,不能明白地看清對方的真正面目。因此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我們應該有“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善”的認識,才能真正發揮愛的功用。
過去有一則警人的故事:有一個富翁非常寵愛他那獨生子,捨不得讓孩子吃半分苦,衣服是服侍者穿的,飯是一勺勺喂著吃的,像這樣一直嬌生慣養到三十歲,這孩子要什麼有什麼,一切都不勞動手,什麼事都不做。一天,富翁過五十大壽,特意請了一個星象家來算命,這一算,才知道富翁陽壽是八十歲,而兒子只能活到六十二歲,這下糟糕了,富翁還來不及替兒子傷心,兒子已經呼天搶地的哭起來了:爸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歲,那時我才六十歲,還有好幾年要活;那時你已經到棺材裡睡覺了,誰來養活我呀?我怎麼穿衣服吃飯呀?’
父母錯誤的溺愛,反而害了子女一生;父母鼓勵的愛,卻能給予子女莫大的力量,對人生做出正確的抉擇。二十幾年前,現在在西來寺住持的慈莊法師決定出家的時候,她的父母一面流淚一面含著微笑看她完成剃度。為什麼她的父母會悲喜交加、又哭又笑呢?晶瑩的淚珠之後,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在當今的佛教界,有很多大學生發心出家,知識青年獻身佛教已經不算稀有的事了。但是在二十多年前,臺灣佛教界風氣尚且閉塞未開的時候,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青年投身到佛教裡,的確是很難的。她的父母對他有骨肉父子的感情,希望子女永遠能承歡自己的膝下,但是他們之間更有道情法愛。做父母的,在微笑與眼淚之間,別有一番深刻的意義。
其實,佛教並不反對正當的男女之愛、夫妻之情的。只是,現在社會上一些男女青年談戀愛,已經成了胡亂之愛——從可貴的男女之愛演變成惹事生非的亂愛,這種現象是很不好的。
有人說,情愛一場,在法國是一齣喜劇,在英國是一齣悲劇,在義大利則是一齣歌劇,如果在美國,現在的情愛已成為一場鬧劇。而情愛如果在我們中國,以我從旁觀察,則是一場醜劇。
為什麼我們現代社會的情愛是一場醜劇呢?大家從報紙上可以看到許多怵目驚心的報導,情愛的結果不是毀容就是傷害等,製造了很多駭人聽聞的醜陋事端。我看到這許多醜陋的事情發生了,總不禁慨歎:唉!眾生實在不懂得情愛。
所謂情愛,我們姑且不必講到犧牲、奉獻,但至少在情愛裡面彼此不能傷害到對方。《戰國策》裡,樂毅說了句話:“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絜其名。”
一個君子,如果與人絕交了,不說對方的壞話;忠貞之臣離開了國家,亦不解釋自己的高潔之名。同樣地,有情人能成眷屬,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也要像君子一樣,好聚好散,不必翻臉成仇。一旦情感破裂了,彼此和和氣氣地離開,怎麼忍心把自己過去曾經一度那麼熱愛過的人,憎恨地醜化他、傷害他,甚至摧殘他,這又是何苦呢?
有人說,青年人談愛情的時候,愛情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中年人談愛情的時候,愛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談愛情的時候,愛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銘心。
由此可知,對愛的體會是隨著年歲的增加而日趨成熟的。一般說來,凡夫的情愛是從紅顏到白髮,從花開到花謝,比較貪戀於男女之歡。如果情愛能夠隨著我們人格的遞增而日益提升,隨著道德的長進而日臻純淨,那麼凡夫的情愛也會愈來愈昇華,從愛自己,乃至自己的父母眷屬,進而愛世界人類。
二.人間聖賢的情愛
人間的聖賢,他們有沒有感情?有沒有情愛?他們的情愛跟人間凡夫的情愛是不是一樣呢?我舉幾個例子,來跟各位講人間聖賢的情愛。
(一)為國忘己
大禹是我們古代的賢者,當時天下的老百姓正受著洪水的災害,他奉命治水,解除天下蒼生的痛苦。十三年在外督導,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而不進去探望親人,那是因為他時時想到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忘掉了自己的私情私愛。這種為國為民而忘記自己的精神,給我們後代子孫留下了一個典範。
在戰國時候,屈原是楚懷王身邊的重臣,因為懷王聽信小人挑撥離間的話,便漸漸疏遠了屈原,甚至將他放逐。可是屈原仍舊熱愛他的國家,忠心耿耿地希望祖國能夠走上強盛之路,因此,雖然不見信于君王,卻不改其憂國憂世的忠貞,他最後甚至投汨羅江而死。我們從他留下來的許多感人肺腑的愛國辭章中,可以感受到屈原那一股不可屈辱的愛國情操,他寧願以身殉國,也不求自己苟活。這種情愛,就是一種犧牲忘己的情愛。
宋朝的愛國詩人陸放翁,身經南、北宋的變亂,在他臨死的時候,對他的子孫說:“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這種對國家的情愛,也是一種感情的昇華。
(二)為眾無己
佛陀的堂弟摩訶男將軍,是迦毗羅衛國的守城大將。當城被敵軍攻破時,他向敵軍說:“不要殺害我的百姓,現在只要請你們等一下;等我沉到水底再浮起來時,你們才開始殺我的人民罷!”敵軍的統領兇惡的琉璃王說:“反正你們難逃一死。好吧!就答應你最後的一個願望。”
摩訶男就沉到水裡面去了,時間過去很久都沒有浮上來,琉璃王很納悶,於是派部下潛到水裡去看個究竟。原來摩訶男把頭髮綁在水底的樹上,永遠也不會上來了。他為什麼把自己沉溺在水中呢?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讓城裡的民眾可以逃亡。像這種為老百姓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的愛心,也是一種高超的情愛。
人間的聖賢,有的為了愛國家愛眾生而獻出了他們的生命;有的為了追求真理而奮不顧身,下面我們來談談為法忘卻自己安危的聖賢情愛。
(三)為法獻己
在佛教裡,有“佛教的孔子”之稱的唐三藏玄奘大師。他為了到印度去求學佛法,需經過八百里的沙漠。行經途中,馬所運載的水忽然都傾倒流失了。在沙漠中,如果沒有水必然是死路一條,然而他忍受種種饑渴的煎熬,發出堅宏的誓願:“甯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一步生”這種對真理追求的熱忱,也是一種可貴的情愛。
我們看看日本人穿的和服,和中國的服裝很相似;房舍的建築方式,也和中國房子相仿佛;甚至吃飯用的碗筷也都是中國式的。日本的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旁支別脈。當初是誰將中國文化傳揚播種於日本的呢?那就是唐朝的鑒真大師。當他發願到日本弘揚佛法時,前後共經過了七次的努力,費了十二年的時間。
有一次失敗,被官府捉拿回來;又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強盜土匪,被洗劫一空;以後又遇到颱風巨浪,半途折回;甚至,被自己的徒眾出賣了。如此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第七次到了日本。那時,他已六十多歲,雙目也瞎了。但是,他仍然不改初衷說下如此感人的話:“為大事也,何惜生命?”
為了完成弘揚佛法、普渡眾生的大事,他不惜自己區區的生命。像這種探求真理的熱忱、弘揚佛法的悲願,也是從情愛之中昇華起來的。
(四)為孝盡己
佛教中的大孝子目犍連尊者為了營救在地獄中受苦的母親,出生入死,竭盡心力,因此而使佛陀啟說了《盂蘭盆經》救倒懸報親恩的法門,不僅自己的生身父母得度,眾生父母也因此得以救拔,這種孝行是一種情愛的偉大轉化。
北齊時代的道濟禪師,一頭挑著萬卷的經書,一頭挑著年老失明的母親,到處弘揚佛法。有人要幫忙他照顧老母親,他就婉轉地拒絕說:“這是生養我的母親,不是你們的母親,應該由我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唐朝的陳尊宿,道風高邁,得法于黃檗希運禪師,事親至孝,自己編織蒲鞋來孝養母親,因此人人尊稱他為陳蒲鞋。
佛門中有許多感人肺腑的孝行,這種反哺報恩的孝行,是人類至真至善的感情,也是一種情愛的高度顯揚。
(五)愛徒如己
下面我要和各位談談古德們為了教育子弟,運用各種的善巧方便,付出無比的心血所產生的師徒之愛。
《論語》上記載:孔子的弟子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傷心欲絕地說:“天喪我也!天喪我也!”孔子的眼淚是他感情的流露。為什麼弟子顏回死了,讓他如此傷心呢?他是為青年才俊的夭折,為了人才的損失而悲傷啊!這就是一種慈悲的情愛。
密勒日巴尊者到處訪師尋道,終於尋訪到大善知識的瑪律巴上師為傳法師。上師問他:“你拜我為師,我問你,你有什麼東西供養我?”
密勒日巴尊者虔敬頂禮:“我把身、口、意三業奉獻給你,作為我的供養。”
上師答應了,就收他為徒。有一天,上師跟他說: “你身體健壯,我想要你給我建造一間藏經書的石屋,造好了,我就傳法給你!”
密勒日巴聽了,非常歡喜,即刻請求上師將造房子的圖樣交給他。上師說:“我想在東方險要的山頂上造一所圓形的房子,也藉此消除你的業障。”
密勒日巴於是日日費力造屋,差不多造到一半的時候,上師來了,把他一件半月形的上衣,層層折疊起來,放在地上說: “這地方不大好,你把石頭和材料拆運下山,到西方山頭照這衣的樣子替我蓋個房子吧!”
密勒日巴苦不堪言,只好再背上背下的造屋,等蓋到一半的時候,上師又來了,說:“這個房子看起來好像還不對,請你把他拆掉,把木頭、石頭搬下山,到北方的山頭給我蓋一所真正代表修行者的三角形房子吧!”
密勒日巴只得遵照師命,重新不眠不休的趕工,不以烈日薰烤、風雨摧打為苦。好不容易做了三分之一的時候,上師又來啦,問:“這房子是誰叫你做的呀!”密勒日巴急了,馬上回答:“這是師父您親自吩咐的呀!”
上師搔了搔頭說:“哦?我怎麼想不起來了?在這種壞風水的地方造三角形的房子,像修誅法的壇城,你這不是存心想害我嗎?拆掉!拆掉!到北山給我建造一所四方形的房子,要九層,上面再建一個庫房,總共十層。房子蓋好了,我就傳法給你!”
一席話下來,密勒日巴的辛苦又全部付諸流水。
就這樣蓋了又拆,拆了又蓋,多少年的歲月在挑磚荷土中過去,累得身上的皮肉都爛了。師兄弟們看了很不忍心,自動跑來同心協力地幫他搬瓦、挑磚,師父看到了,卻依然大發雷霆:“我叫你來是建房子,並沒有叫人幫忙蓋,你怎麼這麼懶,隨意找別人來幫忙建房呢?”
不但罵他,還拿棍子重重的打他,打得痛苦,難免哭出了聲,師父不但沒有半句安慰的話,反而厲聲喝斥:“你哭什麼?你當初來的時候跟我說,你要把身、口、意全部奉獻給我,我現在打的是我自己的東西,罵的也是我自己的東西,你哭什麼?”
密勒日巴所受的折磨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各種煎熬、淬煉,他都默默地忍受了。多少年後,密勒日巴終於成道了,證得大阿羅漢果。當他開悟的那天晚上,師父抱著他痛哭失聲:“我為了你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奇才,才不惜用最艱辛困苦的種種方法來磨練你,讓你早日得道。當師父責駡你、鞭打你,對你無情無義的時候,師父的心裡也很痛苦。但是,為了你的將來,師父只有忍下心來一再地鞭策你……”
像這種看起來不近情理的嚴苛行徑,其實也是聖賢愛惜人才的至高情愛。
我自己幼年出家,也受過這樣的教育。我們到戒場受戒的時候,戒師們坐成一排,嚴陣以待地盤問我們:“你們來受戒是自己發心來的,還是師父叫你們來的?”有人搶著回答說:“老師慈悲!是弟子自願發心來受戒的。”戒師聽了,不發一語,拿起藤條,就是一頓抽打,然後說:“你好大膽,你師父沒有叫你來,竟然敢來。”
換了另一位戒師,同樣地問你:“你來受戒,是自己要來,還是你師父叫你來的?” 剛才看到有人被打了,心有戒懼,趕快見風轉舵,小心翼翼地回答說:“老師慈悲!是家師要我來受戒的。”自以為回答得很好,誰知道又是一頓毒打,邊打邊說:“喔!如果你師父不叫你來受戒,你就不來受戒了嗎?”
低頭一想,也有道理,如果師父不囑咐自己來受戒,難道自己就不知道發心了嗎?再換一位戒師,仍然是同樣的問題,有了兩次的經驗,這回趕忙靈巧地說:“師父叫我來受戒,弟子自己也發心來求戒法。”這樣的回答一定萬無一失了?出乎意料的,又挨了一頓打,打了之後還說:“你很滑頭。”
這一關總算過去了。到了另外一位元戒師那裡,話題轉變了:“你過去有沒有殺過生呢?”殺生罪孽深重,怎麼能說殺過生呢?趕忙搖頭說:“沒有殺過生。”
“喔!你在家裡螞蟻沒有踏死一個,蚊子沒有打死一隻嗎?分明說謊!”於是又劈劈啪啪一頓打,說謊該打,倒也心服。又換了一位,還是同一問題,只好照實承認:“報告老師!弟子殺過生。”“罪過喲!罪過喲!”鞭落如雨下,到了最後,不論戒師問什麼話,根本就不想回答了,只能無可奈何地說:“老師,您要打儘管打好了!”
我們所受的那種教育,是以無理來對待有理,是以無情來對待有情。在無理、無情的情形之下都肯低頭,那麼在真理面前還不能信受奉行嗎?老師的無情無義,實際上是為了度化我們這些剛強的有情眾生所用的權巧方便,這種無情,其實是一種大慈悲!我自己經常感到很幸福,因為我們受過這樣嚴格的教育,好比廢銅爛鐵被投擲在大冶煉爐中燒煉成鋼一樣,雖然艱辛,今日回想起來,實在是一種福報。對於現在的青少年們,我常常感到很遺憾,在這個時代裡,最大的損失我就是在教育裡缺少了一種接受磨練的精神,而這種恨鐵不成鋼、陶鑄後學的大慈悲,需要更大的愛的力量。
三.人間羅漢的愛
愛是有層次的,我們從最初夫妻之間深深的愛,擴大到兄弟姊妹,再擴大到親戚朋友,擴大到鄰居、同胞、全國人民,再擴大到一切的動物、一切的眾生。我們從凡夫的愛到聖賢的愛,再進而到出世的羅漢的愛,羅漢、菩薩的情愛就更超越了。
我們常常禮拜的地藏王菩薩,是在安徽九華山修行的,崇山峻嶺之間,人煙稀薄,只有一兩個童子跟他一起居住。有一天,幼小的童子住不慣深山想要下山去。地藏王送這童子下山,贈他一首詩,從這詩裡,我們可以看到羅漢、菩薩的心腸,他們的情愛是怎麼樣呢?
“空門寂寂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佛門裡面太寂寞了,所以讓你想念家鄉。現在你告別了像雲一樣高的我們的居處,你要下九華山了。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于金地聚金沙。”
意思是說:你啊!喜歡回去像小孩子一樣地騎竹馬遊戲,不願在這裡黃金寶地聚沙成塔地修行作功德。
“瓶添澗底休拈月,缽洗池中罷弄花。”
是說:你回去之後,拿著花瓶到有水的溪澗邊去換水的時候,不要去空撈那澗水上的明。人間是虛幻,不是真實的,你洗缽的時候,看到花花樹樹的倒影,也不要以為池塘裡面有一個真實的花花世界。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你好好去吧!不必流淚,我住在九華山上自有陪伴我的人,你看天上的雲、天上的霞,那輕飛的煙,大自然不都是可以陪伴我的嗎?
像這一種薩羅漢,他們體諒人情,愛護幼小的少年,給予他安慰,所說的話,字字句句都很超越。
唐朝的道積法師,住持益州福感寺的時候,收容了許多麻瘋病人,一個個身上腐爛發臭,道積法師不但不嫌惡他們,與他們同吃同住,而且耐心替他們薰沐治療,絲毫不覺厭煩。風聲傳開,許多信徒紛紛躲閃不敢接近。有人問道積:法師啊,你天天跟些又爛又臭麻瘋病人在一起,難道你不怕被傳染嗎?
道積微微笑道:“大德明鑒:所謂清淨與臭穢,全是人的心識作用,心中沒有憎厭,那裡來的怨恨?心田清淨,處處清淨,我一個出家人如果連這點瞋妄心都放不下,連這點慈悲心都提不起,豈不有愧道法?”
羅漢菩薩這些聖者的胸懷高曠,他們的慈悲是平等的,物我生命都是一樣的。
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是一位大阿羅漢。大迦葉是出身富家的公子,父母要他結婚,他婉拒,他說要修道。被父母一再逼迫,到不得已,便用黃金雕塑了一個女人,對父母說,除非有像她那樣美麗的女郎才肯娶。他的父母就派人抬著這一尊金像遊行全國,說這是一尊金神像,少女膜拜她會有好運氣,於是,全國的少女都聞聲前來膜拜。有一個少女到了金像前面,頓時金光黯然失色,全被她的美貌掩蓋了。後來就把她娶回來做媳婦,原來她就是有名的美女妙賢。
妙賢和大迦葉結婚了,原來這位妙賢也是要修道,起初她還怪大迦葉:“我的父母為了你家有錢有財,叫我嫁給你,違背了我修道的志願。”大迦葉一聽:“那很好,我也要修道的,我們各修各的道吧!”
所以,名義上是夫妻,實際上他們還是修行的。經過了十二年,他們的父母都去世了,想到可以依自己的意願去修行,便出家修道,後來,分別成為比丘、比丘尼。由於妙賢太美貌了,雖然是比丘尼,但每一次出去托缽乞食,都有很多少年們跟隨在後面,和她開玩笑,嚇得她不敢出去化緣,曾經做過名義上丈夫的大迦葉就出去托缽,分一些食物給她吃。
因此惹了很多閒言閒語:“你們大家看,什麼十二年名義夫妻,現在出家做比丘、比丘尼了,兩個人還是那麼恩愛的樣子。”後來,妙賢深深地慨歎自己的美貌是很悲哀的事情,便把容貌弄醜,希望做一個“醜僧俊道”。所以,大阿羅漢的情愛與人間一般的常識看法是很不一樣的。
在佛寺的齋堂裡懸掛著一幅對聯:“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阿羅漢們已經拋棄了人間的感情,過著一種灰身滅智、無情無愛的生活。其實阿羅漢們是絕情而有情,充滿至情至性的聖者。阿羅漢們的無情,是超越兒女私情,捨棄個人貪欲的,也唯有捨棄男女之間私情私愛的絕情,才能對一切的眾生興起廣大無私的無限慈悲。
我們看弘一大師的避見妻孥,唐朝從諫禪師的闔門拒子,看似無情,卻是大有情。他們把對妻子兒女情愛,淨化為對真理的追求,提升為對芸芸眾生的關愛。因此真正的情愛不是擁有對方,而是一種生命的交流,更是一種對天下蒼生的無盡奉獻!
四.人間佛陀的愛
成為大聖者的佛陀,他的感情生活怎麼樣呢?
佛陀的母親在他出生的第七天就過世了。成道之後的佛陀一直希望能夠為他母親講說佛法,報答生育之恩,後來終於在忉利天為他的母親說法,一了心願。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去世後,諸王子們商量要親自為父親抬棺,佛陀雖然已成就道行,也親身為他父親抬棺。大家看到佛陀也在抬棺的行列裡面,弟子們沒有一個不感動的。也為我們佛教的孝順父母做了很好的模範,佛陀實在是一位忠孝兩全的偉大聖者。
佛陀的愛是建立在“怨親平等“上的。我們知道,佛陀沒有出家之前,已經娶了天臂城主善覺王的長女——耶輸陀羅公主。佛陀成道以後,要回到相離十多年的故鄉。一個成了佛的佛陀,與一個獨守空閨的妻子終於要見面了,耶輸陀羅內心很著急,不知道過去的夫婿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她的心裡充滿了期待與疑惑,不知道該如何與他見面才好。
佛陀與父王、大臣、王子們敘過舊之後,終於來和耶輸陀羅見面了。耶輸陀羅心裡想:“我要好好地責問他,為什麼捨棄了我?”但是,當她看到佛陀那付莊嚴的樣子時,不自覺地跪了下來。佛陀平靜莊嚴的說話了:“耶輸陀羅,請你諒解我的做法;我雖然對不起你個人,但我對得起一切眾生。現在,請你為我歡喜,我終於修滿了我歷劫的願望,我成就了佛陀,我以廣渡眾生為我的志願,你也在我廣渡眾生之列。”那種慈悲的音容、莊嚴的儀止、超越情愛的語言聲音,大家看了無不受到感動,而最後,耶輸陀羅也出家修道了。所以,真正愛護一個人,是引導他趨向正道,幫助他日臻成熟,而不僅僅是形體上的長相廝守。
佛陀對親人如此,對於冤家仇敵也是一樣的。佛陀的仇敵——提婆達多,專門和他作對。但是,佛陀從來沒有怨恨他,總是告訴大家,提婆達多是他的逆增上緣,是他的善知識。沒有黑暗那裡有光明?沒有罪惡那裡有善理?沒有提婆達多,偉大崇高的佛陀又怎麼能成就佛道令人敬仰呢?
佛陀的慈悲並不是只照顧那些達官貴人,而是遍于一切眾生的。弟子們生病了,佛陀親自去替他送水、煎藥;年老的比丘視力模糊了,縫衣服時不方便,佛陀替他穿針引線。佛陀愛護弟子,就像慈愛的母親一樣,給弟子以光明,給眾生以依靠,佛陀實在是我們的慈航,我們的無盡希望!
佛陀教育弟子善巧方便,耐心調教。對一位挑糞的尼提,佛陀特地繞到原路去度化他;一位愚癡得連一首偈都不會背的周利盤陀伽,佛陀很耐煩地告訴他,為他講說佛法讓他開悟;他的弟子迦旃延在很遠的地方傳教,有一天,派一位小徒弟來問候佛陀,佛陀知道了之後,就對弟子說“迦旃延的那位弟子來了,就在我的房間搭一張床鋪讓他睡覺吧!”那崇高偉大的佛陀,對於遠道而來的小孩子,都要這樣地慈愛呵護,佛陀不僅關心小弟子,也等於呵護了在遠處傳道的迦旃延。
為了修行而瞎了眼睛的阿那律,一直等到他證得了天眼通,佛陀才放心;阿難陀常常受到女人的麻煩,一直等到阿難陀尊者真正成道了,佛陀心上的石頭才放下來。
因此我們講“談情說愛”,愛是有層次的,我們從最初夫妻之情的兩情相悅,進而至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愛,再擴大為親戚朋友的守望關照,而提升為對世界人類,乃至一切眾生的悲湣。從凡夫佔有的情愛進而能到達到聖賢愛國民的情愛,最後昇華為諸佛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慈大悲。
情愛如水一般,可以滋潤我們的生命,但是水能潤物,水也能覆舟,感情處理不當,也會讓我們滅頂喪生。我們要如何來處理感情呢?我僅提出四點獻給各位:
我們要“以智化情”——用理智來淨化感情。
我們要“以慈作情”——用慈悲來運作感情。
我們要“以法範情”——用禮法來規範感情。
我們要“以德導情”——用道德來引導感情。
我們如何把心上的私情私愛去除,陶冶為奉獻大眾的胸襟?
我們如何把自私佔有的感情,轉化成無私的道情法愛;把有選擇、有差別的情愛,淨化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這是我們追求人生幸福之道,昇華生命內涵,必須慎思的問題,有了服務眾生、奉獻社會的慈悲,我們的感情生活將更豐富,更雋永!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午後,有信眾徐某兩姐妹來皈依,頂禮師父後,老和尚在客堂即對兩人開示:“我們來這世界是帶業而來,若不知皈依佛門,找一條解脫的路走,仍是迷迷糊糊的為衣食住等種種貪念,而造無量惡業,如此帶舊業來,又帶新業去,這番下去,四生中便有我們的一份,而人身也就難得了。”
“今天,兩位既然曉得來皈依三寶,便也知道要戒殺茹素,不造殺業,有所約束,不造四生輪回生死因。否則,若不知皈依佛門,在世俗社會中,無所約束,隨著習俗恣意宰殺啖食,你殺他一命,來日必還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業。你們既來皈依,師父開示幾句,得知道皈依佛門的意義,否則,皈依畢,拜拜佛便回去,也不曉得皈依三寶是要幹什麼?有什麼意義?圖具形式,便一點作用也沒有。”
“你們以後可常上山來,拜拜佛,看看師父,多親近佛法,社會的意識觀念要儘量淡些,在煩惱時,要一句佛號提起不斷,這樣念頭才有個歸處,煩惱才能對治,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則煩惱自然漸習,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條解脫路,免再墮入生死輪回,而我們這趟人生走一遭,才有個目的。”
“要知道,我們這個人身,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得這個人身,便要過人身劫,利用這個人身,來度我們種種的貪念,來度我們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薩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惡道也是由人身造業而去的,我們這個人身,包含了十法界,為善為惡,超升下墮,全由這個人身,這是個轉捩點,是個劫數,不可忽視。”
徐指著對面坐的妹妹,對老和尚說:“我這妹妹是台大哲學系畢業,留美四年,專研哲學,尤其對佛學頗有涉獵,現已取得碩士學位,想自己走出一條路,以佛學為基礎,來教東方哲學,在美國弘揚佛法,師父認為這方式行得通嗎?”
老和尚搖頭說:“不可能,一個大學畢業出來的知識份子,或是一位思想很豐富的學者,想以居士的身份,用自己的的思想形式,來弘揚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徐對老和尚說:“我現在想再出國繼續深造,取博士學位,師父認為如何?”老和尚說:“不必出國了,到佛國來留學才有了脫的一天。”
“到佛國留學?”徐問。“是的,出家。”老和尚說。“出家!哦!”“你到美國去,在怎麼念,怎麼鑽,都是塵勞,只是徒然為自己多造點業,到頭來也是一場空幻,你不可能由那裡得到安樂解脫,只有煩惱、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的社會意識觀念,會纏縛得你動彈不得。”老和尚繼續開示說。
“對!對!對!這個我有同感,在美國四年,真吃盡苦頭,哲學方面的書,實在是太多了,那些思想觀念,真的把我的頭腦塞得都要爆炸,而且使我無所適從,覺得從這條也不對,走那條也不對,想自己走出一條路子,又不知從何走起,也走不出來,在那裡鑽來鑽去,鑽不出個所以然來,每天頭都很痛,生活又緊張,實在痛苦之極。”
“所以說,叫你出家,社會上的學問,不論是科學、哲學、醫藥學,都是形相上的學問,是治標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脫。”老和尚說。
“既然如此,那我改從職業上去發展,自立更生,自己獨立生活,不必仰賴父母,師父認為如何?”
“你要致力於事業上,固然是好,但是你必須考慮到,你把你的時間、精神耗在職業這條路,到最後,是不是能得到一個好結果?能得到解脫?能得到解脫?否則,迷迷糊糊的投下去,也不過是另演一場戲而已,這樣子,這條路便也不是個好路頭了,出家學佛,才能從娑婆世界中,走出一條解脫安樂的路,才會有個好結果。”
“我也想到要出家,可是總覺得自己肚子空空的,所以不敢來出家。”徐答。
“要出家,沒有東西才好,如果你還有什麼東西,那就不好,出家學佛是沒有文字相,也沒有形色相的,這是一條解脫的路,心無掛礙。你在外國求學,是不是也要幫人掃地、洗碗、作種種雜務來過生活?”老和尚說。“是的。”徐答。
“來出家也是一樣,不論你是大學生、是博士,還是不識字,也是要從掃地、劈柴、煮飯等雜務苦行開始,慢慢消除你的業障,漸漸的智慧清明,而得到解脫。過去的佛菩薩,他們是這樣做、這樣修,而得到解脫成就,我們現在循著過去諸佛菩薩,所修習的路徑而修,自然也會得到和佛菩薩相同的結果。否則,怎麼稱為學佛?學佛便是隨過去諸佛的作為,修習而學,而不是把學佛掛在嘴邊,寫在文字上,放在學術思想研究上,便能成就的,那是斷不可能的事,修行是修心,是腳踏實地的身心修持。”老和尚說。
“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沒有世俗煩惱,可是,總覺得父母太辛苦了,這樣對父母實在無以為報。”徐道。“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事,父母親眷都是希望我們和他們一樣,走那條生死的路,既然我們也知道要圖報親恩,就應該出家走了脫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過來,免其生死輪回苦,令他們得到解脫安樂,這才是真正的盡到孝道,如果要以世俗的方法來還盡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在這娑婆世界,一代一代所走的路,都是不離其轍,而結果也不出生死輪回,假設你現在不出家,順父母的意思結婚,對象若不理想,父母也為你難過操心,對象若是適你的意,是否也同時合父母的意?若不能,豈不又徒增父母的難過和失望,這樣,你將再以何方式,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出家修行,能度脫父母,度歷代祖先,也能報師長恩,所謂能上報四重恩,這樣,我們人生走這一趟,才有個目的,有個價值,也才有一條解脫的路,否則,懵懵懂懂的亂闖亂走,再墮入四生輪回中,也就枉費我們這個難得的人身了。”
兩姐妹聽了老和尚開示,非常的歡喜、感動,頂禮而去。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佛陀開示:人間四事不能長久
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說無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愛這個獨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憂愁,見到女兒,心中的憂愁苦惱當下就消散了。面對女兒突然死亡,父親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每天傷心啼哭,不覺竟然瘋了,整日到處亂走。
有天來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佛陀,當下神智清醒,並向佛陀頂禮。悲傷的父親說:“我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愛惜她如手中珠玉,讓我忘掉一切憂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舍我而亡,喚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閉,身體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憑我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心中的鬱悶痛苦無法形容,難以忍耐,唯願世尊解開我的憂愁。”他的聲音哽咽,淚流滿面,令旁邊聞者也不禁為之濕袖。
佛陀就跟他開示說,世間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無常”。
就是說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不變,繼續保持原貌,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本質會慢慢改變,最後就消失。例如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經過生老病死,最後在這個世間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時時刻刻都在經歷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過程。
第二,“富貴者必不久”。
就是說不管怎樣大富大貴的人,最後也會頹敗下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積德,才能保持子子孫孫的榮華富貴。但是我們凡夫都有慳貪的心,有了還要更多,多還要永遠。所以,沒有佈施,富貴就不長久。
第三,“會合者必別離”。
六親眷屬在一起,或是親戚朋友的往來,有一天都會離散,所謂“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尤其時代不同,孩子長大往往離鄉背景出外謀生,放年邁雙親守著故鄉田園,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後也會生離死別。
第四,“強健者必歸死”。
不管多麼年輕、強壯的身體,總有死亡的時候;即使再長壽,也終歸一死。人不論誰,從生下來,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時刻在他旁邊威脅著。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決後生大事,則生亦安,死亦安,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佛陀因此說了四句偈: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
合會有離,生者必死。
這位婆羅門恭聞佛陀為他開示這些偈語,心便開解,而作比丘,深觀無常,終於證阿羅漢。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大嶼山寶蓮禪寺舉行紀念祈福會,紀念天壇大佛開光20周年,並宣布萬佛寶殿於明年10月下旬落成及舉行開光儀式。
萬佛寶殿樓高五層,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呎,明年10月底落成開光。
Re: 信仰正一道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此生不負為人願,悲作航船智作帆。若人識得心中寶,千年險路一日還。”
這樣充滿智慧與力量的七言詩,出自“才真旺姆”的“出家日記”——這個畢業於青島大學的濟南姑娘,2009年開始修行,2012年10月剃度,更名“才真旺姆”(漢譯“持壽自在母”),在四川甘孜新龍東祉寺、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開始了清苦而充實的修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