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洛﹕分裂烏國 制衡歐美 引烏入歐 制衡普京
''The preservation of a democratic civilization requires the wisdom of the serpent and the harmlessness of the dove. The children of light must be armed with the wisdom of the children of darkness but remain free from their malice.''
Reinhold Niebuhr, The Children of Light and the Children of Darkness, 1944.
烏克蘭分裂已成定局,問題只是克里米亞獨立是開始還是終結,事態發展絕對難料。筆者不是預言家,沒有水晶球,所以當有朋友要求用一兩句說話來定出烏克蘭危機的結局,只有婉拒!
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獨立宣言」,如無意外,3月16日的全民公決會決定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通過這個程序,克里米亞就會宣布成為主權獨立國家,並會向俄羅斯聯邦提議,接納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說,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獨立宣言」的決定正當合理,俄方將會完全尊重克里米亞即將舉行公投的結果。另一邊廂,烏克蘭國會議長、代總統圖爾奇諾夫則說,克里米亞議會通過「獨立宣言」的決定是不合法。烏克蘭憲法法院裁決,這次公投違反憲法。代總統圖爾奇諾夫簽署命令,宣布克里米亞議會的「獨立宣言」無效。而支持烏克蘭新政府的歐美各國都同聲譴責克里米亞「脫烏入俄」的連串舉動,質疑全民公決是否合法。
歐盟各國和美國至今皆採取經濟和貿易措施來支援和鞏固烏克蘭新政府,外交和政治方面更是各式各樣高姿態的同仇敵愾,歐美各國對制裁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亦有共識。話雖如此,如果俄羅斯不進一步向歐盟和黑海地區採取武力擴張的姿態,沒有人認為歐美應該軍事介入克里米亞,正面挑戰俄羅斯。歐美更眼整個黑海地區的軍事平衡,而不是克里米亞何去何從的問題,更不是要藉克里米亞跟俄羅斯總統普京來一場正邪對峙。事實是,克里米亞在1954年以前一直是俄國的一部分,而且現在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所在地。今天俄軍已經控制了克里米亞關鍵的據點和得到克里米亞政府支持,而且俄羅斯人佔這裏人囗近六成,克里米亞就如2008年由格魯吉亞分裂出來、俄羅斯人控制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一樣,歐美對這些地方只是消極地不承認公投結果或索性不承認這些親俄地區獨立,也就是用強硬態度包裝束手無策的事實。
克里米亞和加里寧格勒
美國副總統拜登下星期出訪波蘭及立陶宛3天,尋求兩國確認履行北約防衛協作。白宮表示,拜登將分別會晤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的領袖,討論支持烏克蘭保護主權及領土,以及其他地區議題。拜登到訪的波羅的海地區,就有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這個屬於俄羅斯的行政區。這個臨海地區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但是與俄羅斯本土不接壤,面積1.5萬平方公里,冷戰時代是蘇聯波羅的海艦隊的基地,整個地方是軍事禁區,蘇聯解體後一直由俄羅斯控制。即使今天被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包圍,加里寧格勒隨時也可以被俄羅斯利用來對歐洲施壓。筆者可以想像,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之後,就會是「黑海地區的加里寧格勒」,由俄羅斯直接接管控制,令俄羅斯在歐洲的西北和東南兩個位置對歐洲地區安全構成一定威脅。
不過,烏克蘭東部各親俄的地區如果也想如克里米亞一樣加入俄羅斯,他們的算盤則未必打得響。因為普京不是另一個斯大林,他不會不顧一切去擴張,今天的俄羅斯也會計算到,大舉擴張版圖的代價,就是刺激國際社會重新思考新的圍堵政策來箝制俄羅斯的領土擴張,反過來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不過,如果俄羅斯鼓勵這些地區獨立,形成俄羅斯和親西方的烏克蘭中間的緩衝區,在歐亞板塊上造成新地區力量平衡,就更為符合成本效益。這個情有如俄羅斯一直抗拒白俄羅斯正式加入,卻一直包庇援助當地獨裁政權一樣。事實上,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發揮實質的控制才是真正目的,未有象顯示普京有將烏克蘭一半併入俄羅斯的野心。
目前,俄羅斯藉烏克蘭危機,不承認目前在基輔掌權的過渡政府,並且透過克里米亞的分裂來達至歐洲地緣政治版圖改變,平衡由北約和歐盟主導的局面。即使烏克蘭東部地區未必成功獨立,它仍然繼續是俄羅斯的棋子,牽制親歐美的政府,阻礙烏克蘭投向歐美陣營。明乎此,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周五在倫敦與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了6小時的會談後表示,莫斯科沒有入侵烏克蘭東南部的計劃,但將尊重克里米亞公投的結果。會談結束後,拉夫羅夫說,俄國與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仍未達成共識,不過補充說,他與克里的會談是「具有建設性的」。俄羅斯明顯不想現階段在克里米亞外再起新火頭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烏克蘭危機已經造成比領土爭議更大的課題,很可能會重塑歐亞和黑海地區的政治力量對比。雖然現實的領袖不想冒更大風險,但要找尋出路,就必須同時思考如何制衡普京。赤裸裸的現實主義(naked realism)或者道德完美主義(moral perfectionism)都不會很有用,因為前者主張向普京投降,後者主張出兵硬碰,前者不得人心,後者如前述也非歐美共識。因此,筆者認為,克里米亞是獨立還是併入俄羅斯,歐盟各國依然可以清楚說明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條件,並參考塞普路斯(一直受南北分裂的困擾)2004年成為歐盟成員國的經驗,動員資源協助烏克蘭民主和經濟改革轉型。與此同時,烏克蘭過渡政府正在與美國國防部和北約的相應部門舉行雙邊和多邊會談,以期獲得軍事技術援助。烏克蘭向北約靠攏而不加入北約,加上北約向波羅的海和黑海盟友加強支援,目的明顯地也是要制衡俄羅斯。這是一套顧及國際社會道義和形勢局限的策略,美國政治哲學家Alan Wolfe稱之為moralistic realism。
作者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烏克蘭抗俄保衛戰P30/哈薩克斯坦 P25/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 俄接管烏克蘭海軍旗艦 向烏追債:速還160億美元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中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三點建議
| 2014-03-16 03:06 | 作者:王雷 倪紅梅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1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代表中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三點建議。他強調,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是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通過對話和談判儘早解決有關分歧。
原標題:中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三點建議
新華網聯合國3月15日電(記者王雷 倪紅梅)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1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代表中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三點建議。他強調,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是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通過對話和談判儘早解決有關分歧。
聯合國安理會當天上午就美國起草的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由於俄羅斯投了否決票,決議草案未獲通過。中國投了棄權票。劉結一在表決後的發言中說,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我們將繼續勸和促談,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進一步發揮建設性作用。
劉結一說:“為此,我們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儘快設立由有關各方組成的國際協調機制,探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途徑;第二,各方在此期間均不採取進一步惡化局勢的行動;第三,國際金融機構應著手探討,並協助烏克蘭維護經濟和金融穩定。”
劉結一表示,當前,烏克蘭局勢十分複雜、高度敏感,牽動地區局勢和國際全域。國際社會應共同致力於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切實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有著複雜的歷史經緯和現實因素,偶然中有必然,處理起來需要全面權衡和考量。
他指出,中國歷來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中國始終堅持的外交基本方針。同時,我們注意到,外部干預也是導致烏克蘭街頭衝突、國家陷入危機的重要原因。“2•21協議”未能得到執行,更使烏克蘭深陷動盪,經濟社會各領域受到嚴重破壞。我們譴責和反對一切極端暴力行為。
劉結一強調,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是在法律和秩序框架內,通過對話和談判儘早解決有關分歧,充分照顧各族和各地區人民的合法權益。各方都要從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從維護烏克蘭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考慮,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同時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儘快找到具體辦法和路徑。
劉結一說,中國一直呼籲國際社會為緩和烏克蘭局勢做出建設性努力並開展斡旋。我們也注意到,在此方面出現了一些新進展,提出了一些新建議。安理會在這個時候搞決議草案,只能造成各方對立,導致局勢更加複雜,這不符合烏克蘭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他說:“基於上述考慮,我們只能對這個決議草案投棄權票。”
| 2014-03-16 03:06 | 作者:王雷 倪紅梅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1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代表中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三點建議。他強調,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是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通過對話和談判儘早解決有關分歧。
原標題:中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三點建議
新華網聯合國3月15日電(記者王雷 倪紅梅)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1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代表中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三點建議。他強調,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是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通過對話和談判儘早解決有關分歧。
聯合國安理會當天上午就美國起草的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由於俄羅斯投了否決票,決議草案未獲通過。中國投了棄權票。劉結一在表決後的發言中說,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我們將繼續勸和促談,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進一步發揮建設性作用。
劉結一說:“為此,我們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儘快設立由有關各方組成的國際協調機制,探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途徑;第二,各方在此期間均不採取進一步惡化局勢的行動;第三,國際金融機構應著手探討,並協助烏克蘭維護經濟和金融穩定。”
劉結一表示,當前,烏克蘭局勢十分複雜、高度敏感,牽動地區局勢和國際全域。國際社會應共同致力於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切實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有著複雜的歷史經緯和現實因素,偶然中有必然,處理起來需要全面權衡和考量。
他指出,中國歷來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中國始終堅持的外交基本方針。同時,我們注意到,外部干預也是導致烏克蘭街頭衝突、國家陷入危機的重要原因。“2•21協議”未能得到執行,更使烏克蘭深陷動盪,經濟社會各領域受到嚴重破壞。我們譴責和反對一切極端暴力行為。
劉結一強調,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是在法律和秩序框架內,通過對話和談判儘早解決有關分歧,充分照顧各族和各地區人民的合法權益。各方都要從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從維護烏克蘭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考慮,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同時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儘快找到具體辦法和路徑。
劉結一說,中國一直呼籲國際社會為緩和烏克蘭局勢做出建設性努力並開展斡旋。我們也注意到,在此方面出現了一些新進展,提出了一些新建議。安理會在這個時候搞決議草案,只能造成各方對立,導致局勢更加複雜,這不符合烏克蘭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他說:“基於上述考慮,我們只能對這個決議草案投棄權票。”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烏克蘭問題需要政治耐心
| 2014-03-17 07:12 |
北京時間15日深夜,聯合國安理會就美國提出的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中國投了棄權票。在烏克蘭危機如此緊張的節骨眼上,在國際社會意見分歧的情況下,強行推動這樣明知會胎死腹中的決議草案,恐怕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模糊了烏克蘭危機的焦距,會導致局勢更加複雜。客觀上說,烏克蘭危機有其歷史特殊性和現實複雜性,但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外部干預難辭其咎。
□據新華社報導
北京時間15日深夜,聯合國安理會就美國提出的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中國投了棄權票。由於常任理事國俄羅斯投了反對票,草案未能通過。
在烏克蘭危機如此緊張的節骨眼上,在國際社會意見分歧的情況下,強行推動這樣明知會胎死腹中的決議草案,恐怕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模糊了烏克蘭危機的焦距,會導致局勢更加複雜。
客觀上說,烏克蘭危機有其歷史特殊性和現實複雜性,但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外部干預難辭其咎。在很大程度上,這是西方首先誘迫烏克蘭選邊站隊釀出的苦酒。
西方還需要反省自己的雙重標準。此次在有關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上,中國投了棄權票。但棄權,在當代國際政治語言裡,同樣表達著一種明確的態度。中國一貫堅持的原則立場就是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他國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
克裡米亞撬動世界格局,把烏克蘭的國家前途,把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帶向一個重大十字路口。但是,烏克蘭經不起更多的對抗和撕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指出:“如果把烏克蘭視作東西對抗的一部分,就會毀掉在今後數十年裡把俄羅斯與西方納入國際合作體系的希望。 ”
俗話說,心急吃不得熱湯藥。幾個月來的事態表明,化解烏克蘭危機不僅需要堅持政治解決的道路,還需要各方都有巨大的政治耐心。眼下,當務之急不是在聯合國安理會這個維繫世界和平的最高國際機構強推什麼決議,而是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儘快建立國際協調機制,勸和促談,盡最大可能避免危機升級。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美國不接受克裡米亞公投 稱將讓俄付出更大代價
2014-3-17 08:18
烏克蘭克裡米亞16日舉行公投後,美國強調不接受克裡米亞公投,不承認公投結果,並稱將讓俄羅斯付出更大代價。
當地時間晚8時克裡米亞公投結束後,白宮在第一時間發佈聲明,就克裡米亞公投表明奧巴馬政府的立場。
聲明稱,美國堅定支持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克裡米亞公投違反烏克蘭憲法,美國不接受公投。
聲明表示公投是在暴力威脅和俄羅斯非法軍事干預的恐嚇下舉行,“國際社會不會承認公投結果”。
聲明批評俄羅斯無視美國、歐盟、聯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的呼籲,將克裡米亞軍事干預升級,威脅在烏克蘭東部邊境舉行軍演,系破壞穩定的危險行為。
聲明警告,美國及盟國已明確表示,“軍事干預和違反國際法將讓俄羅斯付出更大代價——不僅因為美國和盟國會採取措施,而且也是俄羅斯自身破壞穩定行為的直接後果”。
克裡米亞公投舉行前,美國一再表示將讓俄羅斯付出代價。根據奧巴馬3月初簽署的行政命令,美國或對俄羅斯當事官員發動金融和經濟制裁,並停發制裁對象的美國簽證。
3月13日,美國國務卿克裡進一步表示,克裡米亞舉行公投後,如果俄羅斯承認公投結果,“沒有任何回應跡象”,美國和歐盟3月17日就會實施一系列非常嚴厲的措施。
面對“箭在弦上”的美歐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強調,克裡米亞公投完全符合國際法準則和《聯合國憲章》有關平等和自決的原則,俄羅斯將尊重克裡米亞人民的選擇。
3月15日,俄羅斯曾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由美國起草的烏克蘭問題決議案,不接受有關“克裡米亞公投不能改變克裡米亞現狀”的內容,令美國在安理會的努力夭折。
此外,德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受克裡米亞危機影響,俄羅斯或喪失八國集團成員資格,原定今年6月舉行的八國集團索契峰會也將取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回應稱,普京對俄羅斯脫離八國集團“不感到遺憾”。
歐盟發表聲明:將不承認克裡米亞“公投”結果
2014-3-17 08:17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3月16日下午發表聯合聲明,稱克裡米亞“公投”違背烏克蘭憲法和國際法,歐盟將不會承認“公投”結果。
烏克蘭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決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決投票於當地時間3月16日上午8時正式開始,當天晚8時結束。根據今日俄羅斯、俄羅斯獨立電視臺、俄新社等多家媒體報導,約93%的民眾支持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
歐盟兩位領導人的聯合聲明指出,烏克蘭危機的解決方案必須基於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主權及獨立,符合烏克蘭憲法並嚴格遵從國際準則。只有通過外交途徑,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政府的直接磋商之下,才能找到真正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方案。
歐盟聲明認為其有特殊的責任維護歐洲大陸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並將採取一切適用的管道來實現以上這些目標。
歐盟聲明重申其強烈譴責無故侵犯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呼籲俄羅斯將其在克裡米亞的武裝力量恢復至危機發生前的狀態。
據悉,歐盟成員國外長將于3月17日在布魯塞爾評估當前的形勢,並就是否採取進一步措施作出決定。
美國、德國、法國等西方國家認為克裡米亞“公投”違背烏克蘭憲法和國際法,將不會承認“公投”結果。
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表示,當天在克裡米亞舉行的全民公投完全符合國際法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俄羅斯將尊重克裡米亞人民的選擇。
2014-3-17 08:18
烏克蘭克裡米亞16日舉行公投後,美國強調不接受克裡米亞公投,不承認公投結果,並稱將讓俄羅斯付出更大代價。
當地時間晚8時克裡米亞公投結束後,白宮在第一時間發佈聲明,就克裡米亞公投表明奧巴馬政府的立場。
聲明稱,美國堅定支持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克裡米亞公投違反烏克蘭憲法,美國不接受公投。
聲明表示公投是在暴力威脅和俄羅斯非法軍事干預的恐嚇下舉行,“國際社會不會承認公投結果”。
聲明批評俄羅斯無視美國、歐盟、聯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的呼籲,將克裡米亞軍事干預升級,威脅在烏克蘭東部邊境舉行軍演,系破壞穩定的危險行為。
聲明警告,美國及盟國已明確表示,“軍事干預和違反國際法將讓俄羅斯付出更大代價——不僅因為美國和盟國會採取措施,而且也是俄羅斯自身破壞穩定行為的直接後果”。
克裡米亞公投舉行前,美國一再表示將讓俄羅斯付出代價。根據奧巴馬3月初簽署的行政命令,美國或對俄羅斯當事官員發動金融和經濟制裁,並停發制裁對象的美國簽證。
3月13日,美國國務卿克裡進一步表示,克裡米亞舉行公投後,如果俄羅斯承認公投結果,“沒有任何回應跡象”,美國和歐盟3月17日就會實施一系列非常嚴厲的措施。
面對“箭在弦上”的美歐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強調,克裡米亞公投完全符合國際法準則和《聯合國憲章》有關平等和自決的原則,俄羅斯將尊重克裡米亞人民的選擇。
3月15日,俄羅斯曾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由美國起草的烏克蘭問題決議案,不接受有關“克裡米亞公投不能改變克裡米亞現狀”的內容,令美國在安理會的努力夭折。
此外,德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受克裡米亞危機影響,俄羅斯或喪失八國集團成員資格,原定今年6月舉行的八國集團索契峰會也將取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回應稱,普京對俄羅斯脫離八國集團“不感到遺憾”。
歐盟發表聲明:將不承認克裡米亞“公投”結果
2014-3-17 08:17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3月16日下午發表聯合聲明,稱克裡米亞“公投”違背烏克蘭憲法和國際法,歐盟將不會承認“公投”結果。
烏克蘭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決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決投票於當地時間3月16日上午8時正式開始,當天晚8時結束。根據今日俄羅斯、俄羅斯獨立電視臺、俄新社等多家媒體報導,約93%的民眾支持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
歐盟兩位領導人的聯合聲明指出,烏克蘭危機的解決方案必須基於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主權及獨立,符合烏克蘭憲法並嚴格遵從國際準則。只有通過外交途徑,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政府的直接磋商之下,才能找到真正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方案。
歐盟聲明認為其有特殊的責任維護歐洲大陸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並將採取一切適用的管道來實現以上這些目標。
歐盟聲明重申其強烈譴責無故侵犯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呼籲俄羅斯將其在克裡米亞的武裝力量恢復至危機發生前的狀態。
據悉,歐盟成員國外長將于3月17日在布魯塞爾評估當前的形勢,並就是否採取進一步措施作出決定。
美國、德國、法國等西方國家認為克裡米亞“公投”違背烏克蘭憲法和國際法,將不會承認“公投”結果。
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表示,當天在克裡米亞舉行的全民公投完全符合國際法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俄羅斯將尊重克裡米亞人民的選擇。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外媒:沙皇普京欲建新王朝 奧巴馬第二次投降
2014-03-17 09:13:05
“克裡米亞公投只是開始?”
“普京已經開始行軍,沒人知道如果狼吞虎嚥克裡米亞而沒有付出嚴重代價之後他還會走多遠。”《紐約郵報》警告稱,“奧巴馬迎來他的慕尼克時刻”。報導再次回顧二戰前: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希特勒簽署一紙聲名狼藉的協議,張伯倫宣稱將帶來“我們時代的和平”,但結局恰恰相反。德國新聞電視臺16日也在問,克裡米亞公投只是開始嗎?這是一場暴風雨來臨的預兆嗎?
美國《新共和》網站16日稱,“克裡米亞之後,普京將拿走整個東烏克蘭”。 當天的英國《市場預言報》稱,沙皇普京試圖建立一個新王朝。克裡米亞實際上已被兼併,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將是普京的下一個目標,超過15萬軍隊以及重型裝備已在邊境集結數周。烏克蘭通訊社15日稱,據稱疑似俄羅斯空降兵已空降離克裡米亞不遠的赫爾松州並佔領當地配電站。當地居民表示,有數架印有俄羅斯標誌的軍用直升機降落在一個名為斯特列爾科沃伊的村莊。美聯社強調,俄軍在斯特列爾科沃伊的行動看上去是在克裡米亞之外的第一次。美國《野獸日報》15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俄羅斯的雪域特戰隊已進入烏克蘭。
CNN稱,數千親俄示威者15日聚集在東烏克蘭頓涅茨克城市廣場的列寧像下,人群中傳出歌聲:“頓涅茨克是一座俄羅斯城市。”報導說,頓涅茨克許多人計畫舉行大規模遊行支持克裡米亞的公投,很多頓涅茨克人也想那樣。
歐洲的外交官在剛過去的週末急匆匆地商定了一份對俄制裁名單,用於週一克裡米亞公投結果之後發表。“德國之聲”題為“莫斯科志在必得,西方如何‘示強’”的報導稱,歐盟成員國外長17日將召開特別會議,就擴大對俄制裁範圍、採取新措施作出決定。根據現有計劃,歐盟將凍結俄羅斯當局有關人士帳戶、禁止他們進入歐盟。德國《明鏡》週刊16日稱,“G8準備驅逐俄羅斯”,其他7國可能甩開俄羅斯在倫敦開會。《印度新聞與分析日報》報導說,法國總統奧朗德15日被追問是否暫停與俄羅斯的12億歐元直升機合同,他稱法國可能重新評估與俄的軍事合作。
美國參議員麥凱恩呼籲奧巴馬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另一名參議員格雷厄姆則以“高聲尖叫,手中空空”譏諷奧巴馬沒能“手握大棒”。 加拿大《埃德蒙頓太陽報》也將矛頭指向奧巴馬。報導稱,這已經是奧巴馬兩年內第二次向普京投降,你認為這會是最後一次嗎?2013年,世界見證了奧巴馬宣佈攻擊敘利亞作為對巴沙爾使用化學武器的回應,但在最後一刻奧巴馬撤銷命令,將敘利亞問題交給了普京,同一天他去打高爾夫。報導稱,現在世界都在盯著美國的表現,“奧巴馬還有兩年總統任期,美國的敵人不會浪費這兩年。”
白宮16日警告,如果普京不在克裡米亞問題上妥協,俄將遭到西方懲罰,經濟將受損,世界影響力也將減弱。俄總統普京當天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時表示,俄羅斯將尊重克裡米亞人民的選擇。俄《真理報》16日則嚴厲抨擊西方,稱瘋狂的華盛頓當局已經將俄羅斯熊逼到牆角,熊不會投降。
2014-03-17 09:13:05
“克裡米亞公投只是開始?”
“普京已經開始行軍,沒人知道如果狼吞虎嚥克裡米亞而沒有付出嚴重代價之後他還會走多遠。”《紐約郵報》警告稱,“奧巴馬迎來他的慕尼克時刻”。報導再次回顧二戰前: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希特勒簽署一紙聲名狼藉的協議,張伯倫宣稱將帶來“我們時代的和平”,但結局恰恰相反。德國新聞電視臺16日也在問,克裡米亞公投只是開始嗎?這是一場暴風雨來臨的預兆嗎?
美國《新共和》網站16日稱,“克裡米亞之後,普京將拿走整個東烏克蘭”。 當天的英國《市場預言報》稱,沙皇普京試圖建立一個新王朝。克裡米亞實際上已被兼併,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將是普京的下一個目標,超過15萬軍隊以及重型裝備已在邊境集結數周。烏克蘭通訊社15日稱,據稱疑似俄羅斯空降兵已空降離克裡米亞不遠的赫爾松州並佔領當地配電站。當地居民表示,有數架印有俄羅斯標誌的軍用直升機降落在一個名為斯特列爾科沃伊的村莊。美聯社強調,俄軍在斯特列爾科沃伊的行動看上去是在克裡米亞之外的第一次。美國《野獸日報》15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俄羅斯的雪域特戰隊已進入烏克蘭。
CNN稱,數千親俄示威者15日聚集在東烏克蘭頓涅茨克城市廣場的列寧像下,人群中傳出歌聲:“頓涅茨克是一座俄羅斯城市。”報導說,頓涅茨克許多人計畫舉行大規模遊行支持克裡米亞的公投,很多頓涅茨克人也想那樣。
歐洲的外交官在剛過去的週末急匆匆地商定了一份對俄制裁名單,用於週一克裡米亞公投結果之後發表。“德國之聲”題為“莫斯科志在必得,西方如何‘示強’”的報導稱,歐盟成員國外長17日將召開特別會議,就擴大對俄制裁範圍、採取新措施作出決定。根據現有計劃,歐盟將凍結俄羅斯當局有關人士帳戶、禁止他們進入歐盟。德國《明鏡》週刊16日稱,“G8準備驅逐俄羅斯”,其他7國可能甩開俄羅斯在倫敦開會。《印度新聞與分析日報》報導說,法國總統奧朗德15日被追問是否暫停與俄羅斯的12億歐元直升機合同,他稱法國可能重新評估與俄的軍事合作。
美國參議員麥凱恩呼籲奧巴馬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另一名參議員格雷厄姆則以“高聲尖叫,手中空空”譏諷奧巴馬沒能“手握大棒”。 加拿大《埃德蒙頓太陽報》也將矛頭指向奧巴馬。報導稱,這已經是奧巴馬兩年內第二次向普京投降,你認為這會是最後一次嗎?2013年,世界見證了奧巴馬宣佈攻擊敘利亞作為對巴沙爾使用化學武器的回應,但在最後一刻奧巴馬撤銷命令,將敘利亞問題交給了普京,同一天他去打高爾夫。報導稱,現在世界都在盯著美國的表現,“奧巴馬還有兩年總統任期,美國的敵人不會浪費這兩年。”
白宮16日警告,如果普京不在克裡米亞問題上妥協,俄將遭到西方懲罰,經濟將受損,世界影響力也將減弱。俄總統普京當天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時表示,俄羅斯將尊重克裡米亞人民的選擇。俄《真理報》16日則嚴厲抨擊西方,稱瘋狂的華盛頓當局已經將俄羅斯熊逼到牆角,熊不會投降。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奧巴馬稱克裡米亞公決“違反”烏克蘭憲法
2014-03-07 05:14
華盛頓3月6日電 (記者易愛軍支林飛)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表示,烏克蘭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決定舉行的全民公決“違反烏克蘭憲法和國際法”。
奧巴馬當天在白宮就烏克蘭局勢發表聲明說:“就克裡米亞未來提出的全民公決將違反烏克蘭憲法並違反國際法。任何有關烏克蘭未來的討論必須把烏克蘭合法政府包括在內。”
奧巴馬稱,他當天已經下令對克裡米亞實施干預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包括暫停給他們發放入境簽證和凍結他們在美國境內資產。
奧巴馬敦促允許國際觀察員進入克裡米亞,以確保包括俄羅斯族人在內的所有烏克蘭人的權利,同時呼籲俄烏就化解當前危機舉行磋商。他表示,俄羅斯可以維護克裡米亞基地的權利,但前提是尊重相關協議及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克裡米亞議會6日通過決議,決定克裡米亞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並把有關共和國地位的全民公決從本月30日提前到16日舉行
2014-03-07 05:14
華盛頓3月6日電 (記者易愛軍支林飛)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表示,烏克蘭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決定舉行的全民公決“違反烏克蘭憲法和國際法”。
奧巴馬當天在白宮就烏克蘭局勢發表聲明說:“就克裡米亞未來提出的全民公決將違反烏克蘭憲法並違反國際法。任何有關烏克蘭未來的討論必須把烏克蘭合法政府包括在內。”
奧巴馬稱,他當天已經下令對克裡米亞實施干預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包括暫停給他們發放入境簽證和凍結他們在美國境內資產。
奧巴馬敦促允許國際觀察員進入克裡米亞,以確保包括俄羅斯族人在內的所有烏克蘭人的權利,同時呼籲俄烏就化解當前危機舉行磋商。他表示,俄羅斯可以維護克裡米亞基地的權利,但前提是尊重相關協議及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克裡米亞議會6日通過決議,決定克裡米亞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並把有關共和國地位的全民公決從本月30日提前到16日舉行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普京簽署總統令 承認克裡米亞為主權獨立國家
2014-03-18 03:28:00
莫斯科3月17日電 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17日簽署《關於承認克裡米亞共和國》的總統令,承認克裡米亞共和國(包括塞瓦斯托波爾市)為主權獨立國家。
俄總統新聞局當晚證實了這一消息。總統令稱:鑒於克裡米亞人民於2014年3月16日進行全民公投所表達的意願,現承認克裡米亞共和國(包括塞瓦斯托波爾市)作為主權獨立國家,擁有特殊地位。
總統令自簽署之日起生效。
17日,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及塞瓦斯托波爾市公投全票統計完成,96.6%選票贊成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克裡米亞議會當天通過決議,宣佈克裡米亞獨立,並申請加入俄聯邦。
2014-03-18 03:28:00
莫斯科3月17日電 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17日簽署《關於承認克裡米亞共和國》的總統令,承認克裡米亞共和國(包括塞瓦斯托波爾市)為主權獨立國家。
俄總統新聞局當晚證實了這一消息。總統令稱:鑒於克裡米亞人民於2014年3月16日進行全民公投所表達的意願,現承認克裡米亞共和國(包括塞瓦斯托波爾市)作為主權獨立國家,擁有特殊地位。
總統令自簽署之日起生效。
17日,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及塞瓦斯托波爾市公投全票統計完成,96.6%選票贊成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克裡米亞議會當天通過決議,宣佈克裡米亞獨立,並申請加入俄聯邦。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為什麼偏偏是克裡米亞?
許一力03月17日 23:43
烏克蘭危機的泡沫劇迎來了小高潮,克裡米亞公投結果出爐,超過95%的克裡米亞人支持入俄,歐盟和美國猶如被馬蜂蟄了一般驚懼著拒不承認克裡米亞公投的法律效力,普京被克裡米亞人的執著感動得說來吧,你敢來我就敢收。中國則因為各種各樣的背景問題無法對烏克蘭事件明確表態,網友把外交部發言人的講話很有技術含量的總結為“你們玩,我就看看”。而絕大部分國人,對於烏克蘭的問題,則仍然處於茫然中——克裡米亞,為什麼是克裡米亞。這恐怕是大部分網友對於烏克蘭事件的困惑所在。
俄羅斯為什麼對克裡米亞如此看重?甚至普京不惜與歐盟、美國翻臉也要收了克裡米亞? 且歷史看來,克裡米亞一直是必爭之地,這一點從17世紀以來沙皇時期連續九次的克裡米亞戰爭就可以看出端倪,此後兩個多世紀裡,沙俄軍隊和蘇聯紅軍為保衛克裡米亞與歐洲列強都多次展開殊死之爭。
大家只看到俄羅斯的一貫強勢,所以這次的結局就註定了。但還有一點忽略了,克裡米亞實際上是俄羅斯一個永恆的夢——不凍港。
熟悉軍事的人應該知道,俄羅斯雖然是世界上領土範圍最大的國家,然而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不凍港,東海符拉迪沃斯托克,號稱是不凍港,實際上每年仍然有兩到三個月處於冰凍期,軍艦出航要破冰船開路,但已經讓俄羅斯如獲至寶。俄羅斯真正意義上的不凍港,僅有摩爾曼斯克一處,地處北冰洋,戰略位置尷尬——俄羅斯海軍如果全線停留於此,那麼意味著要繞過整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才能進入大西洋。
再看克裡米亞,克裡米亞的位置可謂得天獨厚,整個克裡米亞半島正好處於黑海正中央,被稱為黑海門戶一點也不誇張。軍事上有說法,誰控制了克裡米亞,誰就控制了整個黑海。而通過黑海,則可以快速進軍大西洋和印度洋,因此,克裡米亞實際上長期就是俄羅斯的租用軍港所在,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俄羅斯海軍最重要的港口。
這麼一個位置,普京當然要爭,拿來了不僅意味著俄羅斯本土有了不凍港,並且直接成為了鉗制黑海和整個亞歐貿易的咽喉。
拿下了克裡米亞,光算經濟賬就絕對是穩賺不賠啊。克裡米亞位於亞歐交通的樞紐,又有建設港口的天然優勢,這實際上就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早先中國與烏克蘭合作,重點就是在克裡米亞投入重金建設深水港。港口羅成,意味著中歐之間的貿易距離被大幅縮短6000公里,考慮到年輸送量1.5億噸的海量,以及中國和歐洲本身在製造業輸出上的地位,那麼從經濟角度來,克裡米亞這塊戰略寶地的發展優勢也勢必讓其成為歐盟和俄羅斯想要爭奪的對象。
當然,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克裡米亞不想入俄,普京十匹大馬也拉不動,之所以能造成今天這種局面,有頗深的歷史淵源。從歷史上看,克裡米亞實際上算得上是俄羅斯拋頭顱灑熱血掙來的土地,無論是民族比例還是文化影響來說,至今俄羅斯在其中都佔據主導地位。
克裡米亞是以俄羅斯族為主的多民族地區,六成的人口屬於俄羅斯人口,日常交流使用俄語,而俄羅斯的文化影響也一直占主導地位,絕大多數居民只講俄文,俄文報刊、雜誌比烏文的多20倍,只有不到10%的克裡米亞人看基輔電視臺的節目。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區,在1954年,為了慶祝“兄弟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300周年”,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把屬於俄羅斯版圖的克裡米亞半島作為“恒久友誼的象徵”贈給烏克蘭——大筆一揮割出去了。結果赫魯雪夫吐血也想不到,是個不到50年後,蘇聯解體了,主體俄羅斯在之前的友誼象徵中吃了個啞巴虧,抱在懷裡300年的克裡米亞在最後40年不到的時候拱手讓人。
這樣的局面,實際上也使得克裡米亞人在政治上更加傾向於俄羅斯,歷史遺留問題已經註定了。
至於烏克蘭呢?從經濟角度來說,如果克裡米亞真的入俄,那麼對於整個烏克蘭的經濟將是毀滅性的。
烏克蘭管轄的40年間,實際上烏政府在克裡米亞方面算得上下血本,如果按照人均投資水準計算,克裡米亞高出整個烏克蘭全國人均投資水準20%左右。烏克蘭政府還花大力興修了克裡米亞北運河,把淡水引入半島,解決了克裡米亞八成以上人口的淡水需求。如果按照國際水價,那麼這條運河每年帶來的經濟效益就高達20億美元。而同時,烏克蘭還包攬了克裡米亞80%左右的用電需求。
烏克蘭算得上是待之不薄。也正因此,一旦克裡米亞真的入俄,意味著整個烏克蘭的投資血本無歸。烏克蘭在情面上都輸不起。
從這幾個角度來分析,對於俄羅斯、烏克蘭和美歐方面來說,克裡米亞都是一場輸不起的仗。恰恰是因為多方勢力的制衡和博弈,才使得克裡米亞的去留懸而未決。對於整個西方世界來說,烏克蘭的博弈,可能是美俄,在中東的反復制衡之後,新一輪勢力此消彼長的重點所在。
許一力03月17日 23:43
烏克蘭危機的泡沫劇迎來了小高潮,克裡米亞公投結果出爐,超過95%的克裡米亞人支持入俄,歐盟和美國猶如被馬蜂蟄了一般驚懼著拒不承認克裡米亞公投的法律效力,普京被克裡米亞人的執著感動得說來吧,你敢來我就敢收。中國則因為各種各樣的背景問題無法對烏克蘭事件明確表態,網友把外交部發言人的講話很有技術含量的總結為“你們玩,我就看看”。而絕大部分國人,對於烏克蘭的問題,則仍然處於茫然中——克裡米亞,為什麼是克裡米亞。這恐怕是大部分網友對於烏克蘭事件的困惑所在。
俄羅斯為什麼對克裡米亞如此看重?甚至普京不惜與歐盟、美國翻臉也要收了克裡米亞? 且歷史看來,克裡米亞一直是必爭之地,這一點從17世紀以來沙皇時期連續九次的克裡米亞戰爭就可以看出端倪,此後兩個多世紀裡,沙俄軍隊和蘇聯紅軍為保衛克裡米亞與歐洲列強都多次展開殊死之爭。
大家只看到俄羅斯的一貫強勢,所以這次的結局就註定了。但還有一點忽略了,克裡米亞實際上是俄羅斯一個永恆的夢——不凍港。
熟悉軍事的人應該知道,俄羅斯雖然是世界上領土範圍最大的國家,然而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不凍港,東海符拉迪沃斯托克,號稱是不凍港,實際上每年仍然有兩到三個月處於冰凍期,軍艦出航要破冰船開路,但已經讓俄羅斯如獲至寶。俄羅斯真正意義上的不凍港,僅有摩爾曼斯克一處,地處北冰洋,戰略位置尷尬——俄羅斯海軍如果全線停留於此,那麼意味著要繞過整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才能進入大西洋。
再看克裡米亞,克裡米亞的位置可謂得天獨厚,整個克裡米亞半島正好處於黑海正中央,被稱為黑海門戶一點也不誇張。軍事上有說法,誰控制了克裡米亞,誰就控制了整個黑海。而通過黑海,則可以快速進軍大西洋和印度洋,因此,克裡米亞實際上長期就是俄羅斯的租用軍港所在,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俄羅斯海軍最重要的港口。
這麼一個位置,普京當然要爭,拿來了不僅意味著俄羅斯本土有了不凍港,並且直接成為了鉗制黑海和整個亞歐貿易的咽喉。
拿下了克裡米亞,光算經濟賬就絕對是穩賺不賠啊。克裡米亞位於亞歐交通的樞紐,又有建設港口的天然優勢,這實際上就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早先中國與烏克蘭合作,重點就是在克裡米亞投入重金建設深水港。港口羅成,意味著中歐之間的貿易距離被大幅縮短6000公里,考慮到年輸送量1.5億噸的海量,以及中國和歐洲本身在製造業輸出上的地位,那麼從經濟角度來,克裡米亞這塊戰略寶地的發展優勢也勢必讓其成為歐盟和俄羅斯想要爭奪的對象。
當然,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克裡米亞不想入俄,普京十匹大馬也拉不動,之所以能造成今天這種局面,有頗深的歷史淵源。從歷史上看,克裡米亞實際上算得上是俄羅斯拋頭顱灑熱血掙來的土地,無論是民族比例還是文化影響來說,至今俄羅斯在其中都佔據主導地位。
克裡米亞是以俄羅斯族為主的多民族地區,六成的人口屬於俄羅斯人口,日常交流使用俄語,而俄羅斯的文化影響也一直占主導地位,絕大多數居民只講俄文,俄文報刊、雜誌比烏文的多20倍,只有不到10%的克裡米亞人看基輔電視臺的節目。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區,在1954年,為了慶祝“兄弟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300周年”,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把屬於俄羅斯版圖的克裡米亞半島作為“恒久友誼的象徵”贈給烏克蘭——大筆一揮割出去了。結果赫魯雪夫吐血也想不到,是個不到50年後,蘇聯解體了,主體俄羅斯在之前的友誼象徵中吃了個啞巴虧,抱在懷裡300年的克裡米亞在最後40年不到的時候拱手讓人。
這樣的局面,實際上也使得克裡米亞人在政治上更加傾向於俄羅斯,歷史遺留問題已經註定了。
至於烏克蘭呢?從經濟角度來說,如果克裡米亞真的入俄,那麼對於整個烏克蘭的經濟將是毀滅性的。
烏克蘭管轄的40年間,實際上烏政府在克裡米亞方面算得上下血本,如果按照人均投資水準計算,克裡米亞高出整個烏克蘭全國人均投資水準20%左右。烏克蘭政府還花大力興修了克裡米亞北運河,把淡水引入半島,解決了克裡米亞八成以上人口的淡水需求。如果按照國際水價,那麼這條運河每年帶來的經濟效益就高達20億美元。而同時,烏克蘭還包攬了克裡米亞80%左右的用電需求。
烏克蘭算得上是待之不薄。也正因此,一旦克裡米亞真的入俄,意味著整個烏克蘭的投資血本無歸。烏克蘭在情面上都輸不起。
從這幾個角度來分析,對於俄羅斯、烏克蘭和美歐方面來說,克裡米亞都是一場輸不起的仗。恰恰是因為多方勢力的制衡和博弈,才使得克裡米亞的去留懸而未決。對於整個西方世界來說,烏克蘭的博弈,可能是美俄,在中東的反復制衡之後,新一輪勢力此消彼長的重點所在。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美稱處理中國是美頭等要務 勿受烏克蘭危機干擾
2014年03月17日 16:18
近期,烏克蘭國內政局持續動盪,克裡米亞半島局勢緊張。圍繞這場東歐政治危機,俄羅斯與西方也展開了明爭暗鬥。就在各方關注誰將從中獲勝時,也有一些評論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中國才是這場危機真正的贏家。
中國立場受關注
日本《外交家》3月10日評論稱,對於中國來說,當前烏克蘭的微妙局勢似乎與其並不太相關。然而,中國袖手旁觀烏克蘭局勢的發展是錯誤的,因為這關乎其利益。
戰略上來說,北京或許會認為,美國捲入烏克蘭局勢只會進一步削弱奧巴馬本已缺乏明確目標的亞太政策。如果美國的參與最終以失敗告終,將會讓中國從中更為受益。屆時,美國最為強大的武器——軟實力將會受到削弱,全世界將對其行動能力產生質疑,這將有助於中國自身的亞洲戰略。
那麼,中國將如何參與到烏克蘭問題中來呢?《外交家》分析認為,烏克蘭危機的最終解決,需要兼顧各方利益,既要滿足俄羅斯的關鍵要求,也要讓西方看到新的未來。如果北京過於積極地參與其中,將會引起外界警惕。因此,北京應當試圖通過金磚五國或是上海合作組織來發揮影響。此外,還可以幫助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一個非西方的共識。
對於中國在此次危機中的作用,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安德列•伊萬諾維奇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俄兩國領導人和外長已對目前的烏克蘭危機進行了討論。俄方非常感謝中國能夠在此事件中保持平衡的立場並堅守原則。中俄兩國正對國際安全和發展做出卓越貢獻,希望兩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相似立場能夠成為穩定地區局勢的重要因素。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記者科勒姆•林奇則指出,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與俄羅斯的立場有所不同。北京尊重烏克蘭人民做出的選擇,既是因為中國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政策原則,也是因為烏克蘭的長期穩定符合中國的利益,局勢的動盪將會削弱北京和基輔的經濟和戰略關係。
目前,中國是繼俄羅斯之後烏克蘭的第二大交易夥伴,2013年兩國貿易額達73億美元。此外,中國在烏進行了大量的農業投資。有報導稱,去年9月兩國剛剛簽訂協定,中國將租用烏克蘭近9%的可耕地。
去年1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烏克蘭總理亞努科維奇進行會談,同意進一步深化中烏戰略夥伴關係。根據兩國簽署的協定,中國將在5年內在烏克蘭的基礎設施、航空航太、能源、農業和金融領域投資300億美元。
中國問題專家喬•伍斯諾認為,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更為關心的是保護其勢力範圍,而中國更關心的則是發展與基輔的戰略和經濟關係。因此,中國可能在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工作中發揮出建設性的作用。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甚至建議稱,鑒於歷史上美國也曾利用過中蘇分歧,奧巴馬政府如今或許可以利用莫斯科和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分歧。不過,雖然中國從理論上來講可以居中調停,但是通常不會積極主動地處理此類跨國外交事務,且並不願意“把俄羅斯逼得太狠”。
美國形象受挫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3月12日評論認為,烏克蘭局勢讓面臨外交政策危機的奧巴馬政府再次遭遇失敗。眼看克裡米亞3月16日的公投即將來臨,美國政府除了發表聲明外幾乎沒有任何措施。接下來幾天,奧巴馬政府的首要目標是盡最後的努力,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並做好準備,在公投過後控制由此造成的戰略損害。如果不能,那麼唯一的受益者將會是北京。
評論認為,當前烏克蘭危機的主要原因,是該國深刻的社會和政治分歧以及俄羅斯“對重新控制克裡米亞的渴望”。迄今為止,奧巴馬政府在烏克蘭問題的處理上一錯再錯,導致局勢對於美國越來越不利。在前期烏克蘭民眾開始抗議時,美國沒有說服俄羅斯,讓其相信烏克蘭的西化是一種“雙贏”,反而採取一種“贏者通吃”的方式,煽動基輔和其他城市的抗議活動,最終弄巧成拙,導致俄羅斯向克裡米亞派兵。
當俄羅斯控制了克裡米亞後,奧巴馬政府再次犯下類似於敘利亞的錯誤,不顧美國的聲望與信譽,發佈說教式的聲明而不拿出實際的政策。奧巴馬政府口口聲聲要宣稱重塑美國形象,卻使其進一步遭到破壞,結果是讓盟友灰心,讓對手大膽。
《國家利益》文章認為,拯救烏克蘭需要立刻就克裡米亞自治問題進行務實的私下高層談判,將其作為全面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一步。美國需要與歐洲統一立場。一旦談判失敗,美國必須在克裡米亞經過公投加入俄羅斯後,迅速採取行動,阻止莫斯科進一步干涉烏克蘭,並讓基輔以及地區內的美國盟友和其他國家放心。然而,要想做到這一點,美國面臨很多挑戰。
文章認為,關鍵的一點是,對於美國來說,中國的崛起要遠遠比克裡米亞的命運更為重要。美國應當避免在應對烏克蘭危機的過程中削弱自己處理中國這個“頭等要務”的能力。
在克裡米亞問題上,中國和俄羅斯不是盟友,北京不會公開支援干涉克裡米亞,因為這違背了中國關於領土完整的觀點。然而,毫無疑問,北京認為西方應當為烏克蘭的危機負責,並且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羅斯表示同情。
這樣一來,莫斯科就可能通過更多的先進武器軍售等,來尋求與北京進一步加強關係。此外,當前的烏克蘭危機還可能導致俄羅斯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從而讓中國能夠向俄方施壓,以更低的價格買入天然氣。
2014年03月17日 16:18
近期,烏克蘭國內政局持續動盪,克裡米亞半島局勢緊張。圍繞這場東歐政治危機,俄羅斯與西方也展開了明爭暗鬥。就在各方關注誰將從中獲勝時,也有一些評論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中國才是這場危機真正的贏家。
中國立場受關注
日本《外交家》3月10日評論稱,對於中國來說,當前烏克蘭的微妙局勢似乎與其並不太相關。然而,中國袖手旁觀烏克蘭局勢的發展是錯誤的,因為這關乎其利益。
戰略上來說,北京或許會認為,美國捲入烏克蘭局勢只會進一步削弱奧巴馬本已缺乏明確目標的亞太政策。如果美國的參與最終以失敗告終,將會讓中國從中更為受益。屆時,美國最為強大的武器——軟實力將會受到削弱,全世界將對其行動能力產生質疑,這將有助於中國自身的亞洲戰略。
那麼,中國將如何參與到烏克蘭問題中來呢?《外交家》分析認為,烏克蘭危機的最終解決,需要兼顧各方利益,既要滿足俄羅斯的關鍵要求,也要讓西方看到新的未來。如果北京過於積極地參與其中,將會引起外界警惕。因此,北京應當試圖通過金磚五國或是上海合作組織來發揮影響。此外,還可以幫助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一個非西方的共識。
對於中國在此次危機中的作用,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安德列•伊萬諾維奇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俄兩國領導人和外長已對目前的烏克蘭危機進行了討論。俄方非常感謝中國能夠在此事件中保持平衡的立場並堅守原則。中俄兩國正對國際安全和發展做出卓越貢獻,希望兩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相似立場能夠成為穩定地區局勢的重要因素。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記者科勒姆•林奇則指出,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與俄羅斯的立場有所不同。北京尊重烏克蘭人民做出的選擇,既是因為中國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政策原則,也是因為烏克蘭的長期穩定符合中國的利益,局勢的動盪將會削弱北京和基輔的經濟和戰略關係。
目前,中國是繼俄羅斯之後烏克蘭的第二大交易夥伴,2013年兩國貿易額達73億美元。此外,中國在烏進行了大量的農業投資。有報導稱,去年9月兩國剛剛簽訂協定,中國將租用烏克蘭近9%的可耕地。
去年1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烏克蘭總理亞努科維奇進行會談,同意進一步深化中烏戰略夥伴關係。根據兩國簽署的協定,中國將在5年內在烏克蘭的基礎設施、航空航太、能源、農業和金融領域投資300億美元。
中國問題專家喬•伍斯諾認為,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更為關心的是保護其勢力範圍,而中國更關心的則是發展與基輔的戰略和經濟關係。因此,中國可能在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工作中發揮出建設性的作用。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甚至建議稱,鑒於歷史上美國也曾利用過中蘇分歧,奧巴馬政府如今或許可以利用莫斯科和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分歧。不過,雖然中國從理論上來講可以居中調停,但是通常不會積極主動地處理此類跨國外交事務,且並不願意“把俄羅斯逼得太狠”。
美國形象受挫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3月12日評論認為,烏克蘭局勢讓面臨外交政策危機的奧巴馬政府再次遭遇失敗。眼看克裡米亞3月16日的公投即將來臨,美國政府除了發表聲明外幾乎沒有任何措施。接下來幾天,奧巴馬政府的首要目標是盡最後的努力,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並做好準備,在公投過後控制由此造成的戰略損害。如果不能,那麼唯一的受益者將會是北京。
評論認為,當前烏克蘭危機的主要原因,是該國深刻的社會和政治分歧以及俄羅斯“對重新控制克裡米亞的渴望”。迄今為止,奧巴馬政府在烏克蘭問題的處理上一錯再錯,導致局勢對於美國越來越不利。在前期烏克蘭民眾開始抗議時,美國沒有說服俄羅斯,讓其相信烏克蘭的西化是一種“雙贏”,反而採取一種“贏者通吃”的方式,煽動基輔和其他城市的抗議活動,最終弄巧成拙,導致俄羅斯向克裡米亞派兵。
當俄羅斯控制了克裡米亞後,奧巴馬政府再次犯下類似於敘利亞的錯誤,不顧美國的聲望與信譽,發佈說教式的聲明而不拿出實際的政策。奧巴馬政府口口聲聲要宣稱重塑美國形象,卻使其進一步遭到破壞,結果是讓盟友灰心,讓對手大膽。
《國家利益》文章認為,拯救烏克蘭需要立刻就克裡米亞自治問題進行務實的私下高層談判,將其作為全面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一步。美國需要與歐洲統一立場。一旦談判失敗,美國必須在克裡米亞經過公投加入俄羅斯後,迅速採取行動,阻止莫斯科進一步干涉烏克蘭,並讓基輔以及地區內的美國盟友和其他國家放心。然而,要想做到這一點,美國面臨很多挑戰。
文章認為,關鍵的一點是,對於美國來說,中國的崛起要遠遠比克裡米亞的命運更為重要。美國應當避免在應對烏克蘭危機的過程中削弱自己處理中國這個“頭等要務”的能力。
在克裡米亞問題上,中國和俄羅斯不是盟友,北京不會公開支援干涉克裡米亞,因為這違背了中國關於領土完整的觀點。然而,毫無疑問,北京認為西方應當為烏克蘭的危機負責,並且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羅斯表示同情。
這樣一來,莫斯科就可能通過更多的先進武器軍售等,來尋求與北京進一步加強關係。此外,當前的烏克蘭危機還可能導致俄羅斯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從而讓中國能夠向俄方施壓,以更低的價格買入天然氣。
Re: 美俄在烏克蘭博弈 美國幾乎肯定是輸家P4 /中國走出與別國軍事聯盟第一步
俄:俄媒都錯了 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不親俄
2014-03-18 11:24:06
3月18日報導 俄報稱,某些俄羅斯媒體力圖勾勒如下場景,即北京在烏克蘭危機中選擇與莫斯科肩並肩,但這經不起事實的推敲。較之2008年的外高加索戰爭,中國的立場其實並無改變,即不加干預。與此同時,中國的政治評論員卻紛紛寫道,引爆烏克蘭危機的責任在西方。
俄羅斯《獨立報》3月17日報導稱,與此前的任何重大國際危機如出一轍,烏克蘭衝突的各方都在千方百計贏取第三國的支持,但俄羅斯的斬獲實在乏善可陳。即便是在獨聯體內部,也沒有國家站出來對莫斯科在克裡米亞的行動表示公開支持。不過,或許可以寄望於中國?畢竟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其他平臺上,經常展開成功的合作。
如人們所見,中國的表態顯得非同一般地謹慎,重點是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支持國際社會有利於緩和局勢的建議和斡旋努力。
在俄中2001年所簽署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明文規定,“如出現締約一方認為會威脅和平、破壞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針對締約一方的侵略威脅情況時,締約雙方為消除所出現的威脅,將立即進行接觸與磋商”。不過,無論是近來的雙方高層對話,還是外交層面的表態,均未提及上述內容。這其實是重演了2008年8月俄格戰爭期間的歷史。當時,北京一度保持了最“著名的”沉默,哪怕挑起戰爭的是格魯吉亞。
如今,北京再度表露出無心捲入衝突的意願。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雅科夫•貝格爾指出:“儘管俄羅斯媒體確信中國立場親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報導稱,中國在烏克蘭有自己的利益。它首先會從中美關係出發來解讀這次危機,對北京而言,與華盛頓的關係比中俄關係更為重要。
貝格爾強調:“中國並不支持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認為自己的立場是客觀、公正的。它認為必須尊重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但在國際法中,主權至上、領土完整原則與民族自決權之間存在矛盾。中國從未質疑過領土完整原則,即反對新疆、西藏及臺灣的分裂運動。因此,中國沒有承認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的獨立。北京很可能以沉默或是不沉默的方式,將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評價為不合法之舉。一直以來,美國人竭盡全力試圖削弱俄中戰略夥伴關係,此次的烏克蘭危機可能令華盛頓得逞。”
白宮目前正全力以赴、不惜代價孤立俄羅斯。美國的分析家也認為中國人是在作壁上觀,既不支持莫斯科,也不倒向華盛頓。
不過,報導認為,美國人終究沒有將中國拉到西方一邊,遑論令北京成為正在打造當中的非正式反俄同盟的一員。意識形態在此發揮了作用。北京認為反對派在西方幫助下武力推翻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是危險先例。在此有必要關注一下新華社的評論,它認為“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勢力,要對烏克蘭的流血動盪承擔責任”,他們打著捍衛民主的旗號,干預該國內政。
北京的分析人士說,不表明立場對北京有利,因為無論衝突如何解決,它都不會吃虧。北京沒有必要與莫斯科搞得關係緊張,近20年來,俄羅斯一直對華出口武器。如今,來自俄羅斯的油氣正源源不斷地輸往中國。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沈丁立教授指出,中國對基輔新政權採取的是務實主義態度,如果烏克蘭政府可以繼續保持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在新體制下確保中國在烏重要的經濟和軍事關係的利益份額,中國或許也會與基輔新政府發展新的關係。非但如此,中國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危機對中國有利,無論烏克蘭最終成為歐盟、美國還是俄羅斯的友邦,都將致力於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而可能面臨制裁大棒的俄羅斯,也會努力加強與中國的關係。
2014-03-18 11:24:06
3月18日報導 俄報稱,某些俄羅斯媒體力圖勾勒如下場景,即北京在烏克蘭危機中選擇與莫斯科肩並肩,但這經不起事實的推敲。較之2008年的外高加索戰爭,中國的立場其實並無改變,即不加干預。與此同時,中國的政治評論員卻紛紛寫道,引爆烏克蘭危機的責任在西方。
俄羅斯《獨立報》3月17日報導稱,與此前的任何重大國際危機如出一轍,烏克蘭衝突的各方都在千方百計贏取第三國的支持,但俄羅斯的斬獲實在乏善可陳。即便是在獨聯體內部,也沒有國家站出來對莫斯科在克裡米亞的行動表示公開支持。不過,或許可以寄望於中國?畢竟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其他平臺上,經常展開成功的合作。
如人們所見,中國的表態顯得非同一般地謹慎,重點是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支持國際社會有利於緩和局勢的建議和斡旋努力。
在俄中2001年所簽署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明文規定,“如出現締約一方認為會威脅和平、破壞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針對締約一方的侵略威脅情況時,締約雙方為消除所出現的威脅,將立即進行接觸與磋商”。不過,無論是近來的雙方高層對話,還是外交層面的表態,均未提及上述內容。這其實是重演了2008年8月俄格戰爭期間的歷史。當時,北京一度保持了最“著名的”沉默,哪怕挑起戰爭的是格魯吉亞。
如今,北京再度表露出無心捲入衝突的意願。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雅科夫•貝格爾指出:“儘管俄羅斯媒體確信中國立場親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報導稱,中國在烏克蘭有自己的利益。它首先會從中美關係出發來解讀這次危機,對北京而言,與華盛頓的關係比中俄關係更為重要。
貝格爾強調:“中國並不支持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認為自己的立場是客觀、公正的。它認為必須尊重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但在國際法中,主權至上、領土完整原則與民族自決權之間存在矛盾。中國從未質疑過領土完整原則,即反對新疆、西藏及臺灣的分裂運動。因此,中國沒有承認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的獨立。北京很可能以沉默或是不沉默的方式,將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評價為不合法之舉。一直以來,美國人竭盡全力試圖削弱俄中戰略夥伴關係,此次的烏克蘭危機可能令華盛頓得逞。”
白宮目前正全力以赴、不惜代價孤立俄羅斯。美國的分析家也認為中國人是在作壁上觀,既不支持莫斯科,也不倒向華盛頓。
不過,報導認為,美國人終究沒有將中國拉到西方一邊,遑論令北京成為正在打造當中的非正式反俄同盟的一員。意識形態在此發揮了作用。北京認為反對派在西方幫助下武力推翻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是危險先例。在此有必要關注一下新華社的評論,它認為“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勢力,要對烏克蘭的流血動盪承擔責任”,他們打著捍衛民主的旗號,干預該國內政。
北京的分析人士說,不表明立場對北京有利,因為無論衝突如何解決,它都不會吃虧。北京沒有必要與莫斯科搞得關係緊張,近20年來,俄羅斯一直對華出口武器。如今,來自俄羅斯的油氣正源源不斷地輸往中國。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沈丁立教授指出,中國對基輔新政權採取的是務實主義態度,如果烏克蘭政府可以繼續保持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在新體制下確保中國在烏重要的經濟和軍事關係的利益份額,中國或許也會與基輔新政府發展新的關係。非但如此,中國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危機對中國有利,無論烏克蘭最終成為歐盟、美國還是俄羅斯的友邦,都將致力於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而可能面臨制裁大棒的俄羅斯,也會努力加強與中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