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民﹕默默陪伴 期盼黎明
9月28日晚上,經歷了催淚彈攻擊後,學聯成員、佔中三子、陳日君樞機和一批泛民議員手牽手坐在公民廣場外等候警方拘捕。一批支持者坐在我們前面,說要守護「大台」,當中有幾位教牧同工,更多的是學生。他們無畏無懼,令人動容。
無畏無懼的,是更多在金鐘馬路上的學生和市民。29日凌晨,我累極睡在街上,忽然一聲巨響,又是另一輪進攻。我和學聯一位同學匆匆戴上眼罩,衝到最接近抗爭現場的分隔線,看着催淚彈無情地射入人群當中,他狠狠地爆了一句粗口。這個學生領袖除了有組織力,平日亦好讀書,曾參加過我中心的NGO實習計劃,對生命意義有深刻反思。我很感恩,在催淚彈霧籠罩我城的時候,能和他並肩守望。
我們一直主張抗爭要和平、不針對前線的執法者。我悲憤交煎,卻不想辱罵,只瞪着每一個在鐵馬前持盾的警員,但他們只是木無表情地戒備着,正眼也不看我們,卻顯然已疲態畢露。
是誰造成如此局面?是我們的政府、是我們不公平的制度,將市民和警員推到對立面!
佔中釀一年 和平漸生根
這場波瀾壯闊的佔領運動,是由學生罷課、重奪公民廣場觸發。坐在路上的抗爭者,大部分是年輕人;不少成年人亦是帶着保護學生的心境參與佔領。若說和平佔中有什麼貢獻,便是在過去一段日子在不同群體傳播非暴力的理念,結果當抗爭受到無情鎮壓時,群眾仍能堅持不以拳頭與辱罵還擊,活出愛與和平。
年輕人激發出來的全民抗爭,超越我們的想像。原來計劃在「十一」舉行的佔中,是一種被動的公民抗命:幾千人組成人鏈卧地等候被捕,以承受刑責作為控訴不公義制度的手段。但到了公民廣場,我目睹年輕人如何將之提升為 「進取型」的非暴力抗爭。以人群、鐵馬堵截警方清場,在短兵相接時高舉相手,避免衝突卻不後退。當佔領金鐘爆發後,年輕人的自發、自主性更是華麗綻放。
催淚彈之夜過後的清晨,我到活像災區的公民廣場走走,看着滿地都是人們在逃命時遺下的雨傘和雜物,心中慽然,就在此時,一群穿上手套的年輕人彎腰收拾垃圾的身影映入眼簾,還細心把垃圾分類,我心頭一熱,淚水再也止不住。原來我們一直低估了這些年輕人,原來只要他們相信,他們就願意付出。
政府總部外的旋形樓梯現在已變成「連儂牆」(Lennon Wall),彩色繽紛的post-it寫的是「初衷是愛」、「我要真普選」、「香港加油」等等,你會感到這個「雨傘廣場」就是年輕一代的夢想空間,每一個角落都在訴說他們對一個公平、民主、正義、關愛社會的期盼。
在大多數鐵馬佔據點,都有一群青年日夜守護。他們捱過胡椒噴霧和催淚彈而不後退,視固守這些「要塞」為保護佔領者的天職。拿不出他們信服的原因,相信任何撤走路障的呼籲都是徒然。
新世代領導 現世代支援
了解到這是一代年輕人的覺醒運動,「和平佔中」應該知所進退,讓學聯與學民思潮扮演更重要的領導角色。我們的糾察、醫療隊伍、義工及社工亦除下佔中標記,與其他民間團體的義工一起在佔領區默默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有報道說,「和平佔中」曾響應社會賢達的呼籲,叫學生全面撤退。考慮到學生的安危和對市民生活的滋擾,我們的確曾與學生討論撤退的問題,並由佔中參與者實現承諾來對政府的冷漠無情及漠視民意作出最直接的指控,但大家最後都同意,除非政府能夠以行動化解當前的危機,佔中和學界都難以令市民撤離佔領區。學生更認為在毫無實質成果下撤離,公民社會將飽受挫折:如果遊行、示威、佔領都難以改變政府的看法,撤離後遺下的就只有「失敗主義」。
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我們或許與學生有些差別,但我們同意,如果此刻貿然束手就捕,大量佔領者卻仍堅守廣場,他們面對武力清場的風險更高。佔中三子認為有責任陪伴學生,留守在學界代表旁邊,隨時支援,共同進退。
時喜時憂 心情反覆
看着學生們承受重大的壓力,有時擔心他們會急於反擊,悲劇收場;有時看着他們創造出來的「雨傘廣埸」,又覺得要相信我們的下一代,不要拖他們後腿。政府取消對話後,大家都感到無奈。我勸同學先固守廣場,靜觀其變。我自己亦在學習如何在迷惘中保持安穩,讓心燈指引。
這個下午,和那位並肩作戰的同學暫時放下一切,吃久違了的雪糕和水果,談天說地,你不難發現,這些學運領袖都是常人,都記掛着家人和學業。
市民生活被打亂,根源是政商勾結的小圈子佔領了公權力。這個不公的制度,鑄造了麻木不仁的梁振英,成為通往公義、平等、關愛社會的最大「路障」。我們兩代人,顧慮不一,但初衷一致,希望以雨傘對抗獨裁,在煙霧圍城時仍叫世界看見港人的愛與和平。
作者是和平佔中發起人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P30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人民日報》: 清場行動呼之欲出
《人民日報》連日來報道佔中消息。今日海外版發佈的署名文章以「『佔中』搞得各方都很煩」為題,指佔中進行10多日以來,民怨不斷升溫,民間暴力衝突風險急升,有市民計劃奪回道路,終結佔中,讓人感覺清場行動呼之欲出。文章認為,綜合各方訊息判斷,佔中面臨被清場的沉重壓力。
《人民日報》稱,佔中對各方面造成負面影響已達「臨界點」。文中僅引述撐警大聯盟召集人李偲嫣與港貨運大聯盟的發言和講話,指明日「佔中」示威者仍不撤離,將出動大鏟車自行拆除路障。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揚言,誓不讓示威者無休止阻礙「生計之路」。
文中又提及特首梁振英亮相無綫《講清講楚》回應清場等問題,但未有報道4傳媒工會對梁篩選傳媒訪問極度遺憾的回應。
《人民日報》又認為,學民思潮發言人周庭宣佈辭職有機會引發「佔中」崩解的骨牌效應;而佔中聯盟內部矛盾加劇,大佬紛紛逼學民思潮和學聯交出領導權,而學聯高層早就安排逃脫法律制裁的後路。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連日來報道佔中消息。今日海外版發佈的署名文章以「『佔中』搞得各方都很煩」為題,指佔中進行10多日以來,民怨不斷升溫,民間暴力衝突風險急升,有市民計劃奪回道路,終結佔中,讓人感覺清場行動呼之欲出。文章認為,綜合各方訊息判斷,佔中面臨被清場的沉重壓力。
《人民日報》稱,佔中對各方面造成負面影響已達「臨界點」。文中僅引述撐警大聯盟召集人李偲嫣與港貨運大聯盟的發言和講話,指明日「佔中」示威者仍不撤離,將出動大鏟車自行拆除路障。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揚言,誓不讓示威者無休止阻礙「生計之路」。
文中又提及特首梁振英亮相無綫《講清講楚》回應清場等問題,但未有報道4傳媒工會對梁篩選傳媒訪問極度遺憾的回應。
《人民日報》又認為,學民思潮發言人周庭宣佈辭職有機會引發「佔中」崩解的骨牌效應;而佔中聯盟內部矛盾加劇,大佬紛紛逼學民思潮和學聯交出領導權,而學聯高層早就安排逃脫法律制裁的後路。
《人民日報》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學運何去何從
社會各界呼籲希望學生們能撤離交通要津,還給市民正常的生活,但由情勢看來,金鐘集結了小帳篷似有長期作戰之勢,令人憂心。
學聯及學民思潮向習近平致公開信,希望「將港人對民主的真正意願,納入政改方向」,學生們最初要人大常委會撤回政改方案,這不切實際的訴求,罔顧了中央執政的意志與堅持。
中央不可能因為區區學潮就改變方案,同時,今日中國國力雄厚,對外都如此強硬怎可能對香港退讓,學運必須在可操作下進行才能達致成果,讓中央思考政改方案在循序漸進下步步改進,是較現實的作法,要一步到位的真普選,在目前的情勢下絕不可能,北京要保留尊嚴更要保顏面。
學生搭起帳篷仍認真溫書,現場井然有序,但佔據了交通要道,為市民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民意縱然支持,時間久了也會轉為不滿,就像港府所稱不可能無限期不清場,維持香港秩序也是港府的責任,中聯辦稱清場須民意支持,現港府避不對話,正在累積民怨,最後得到民意支持就有武力清場的正當性。學生們應看清形勢,不作無謂的犧牲,轉到不滋擾社會的地方繼續抗爭,保持一定的壓力與港府展開談判。
《人民日報》的文章稱佔中是「動亂」,八九天安門廣場的民運,天安門廣場前也是滿布小帳篷,中央也定性為動亂,最後解放軍和坦克車進場清場,這個場景,這個社會氛圍,以及北京和香港政府的態度都令人擔憂。因為曾經看到了六四的場景,學生們應以安全為要,不作無謂犧牲,轉移陣地,可獲得香港市民的掌聲,爭取民意也是這場佔中運動重要的一環,識時務者為俊傑,和平的香港是所有市民共同的訴求。
江素惠
社會各界呼籲希望學生們能撤離交通要津,還給市民正常的生活,但由情勢看來,金鐘集結了小帳篷似有長期作戰之勢,令人憂心。
學聯及學民思潮向習近平致公開信,希望「將港人對民主的真正意願,納入政改方向」,學生們最初要人大常委會撤回政改方案,這不切實際的訴求,罔顧了中央執政的意志與堅持。
中央不可能因為區區學潮就改變方案,同時,今日中國國力雄厚,對外都如此強硬怎可能對香港退讓,學運必須在可操作下進行才能達致成果,讓中央思考政改方案在循序漸進下步步改進,是較現實的作法,要一步到位的真普選,在目前的情勢下絕不可能,北京要保留尊嚴更要保顏面。
學生搭起帳篷仍認真溫書,現場井然有序,但佔據了交通要道,為市民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民意縱然支持,時間久了也會轉為不滿,就像港府所稱不可能無限期不清場,維持香港秩序也是港府的責任,中聯辦稱清場須民意支持,現港府避不對話,正在累積民怨,最後得到民意支持就有武力清場的正當性。學生們應看清形勢,不作無謂的犧牲,轉到不滋擾社會的地方繼續抗爭,保持一定的壓力與港府展開談判。
《人民日報》的文章稱佔中是「動亂」,八九天安門廣場的民運,天安門廣場前也是滿布小帳篷,中央也定性為動亂,最後解放軍和坦克車進場清場,這個場景,這個社會氛圍,以及北京和香港政府的態度都令人擔憂。因為曾經看到了六四的場景,學生們應以安全為要,不作無謂犧牲,轉移陣地,可獲得香港市民的掌聲,爭取民意也是這場佔中運動重要的一環,識時務者為俊傑,和平的香港是所有市民共同的訴求。
江素惠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報道引述張曉明:中央已作最壞打算 (11:52)
劉銳紹籲有心理準備
因不滿人大就政改落閘觸發的佔領行動仍然持續,有報章今早引述消息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出席民建聯活動時,聲言「中央對佔領事件已作最壞打算」。
張曉明自10月1日國慶說「太陽照常升起」後,便沒有再公開講話。本地免費報章《am730》今早頭版報道,引述消息指張曉明日前出席民建聯在深圳舉行的路向營時,除了表明中央高度關注香港局勢外,更說「中央對佔領事件已作最壞打算」,但無進一步說明何謂「最壞打算」,現場亦無人追問。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內地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上周六發表評論文章,視佔領行動為「動亂」,翌日張曉明即指「中央已作最壞打算」,時機上顯得格外敏感,擔心是中央愈來愈朝向武力解決、氣氛惡化的危險信號,呼籲大家要有充分心理準備。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沒有正面回應張曉明有否提及「中央已作最壞打算」,只說除了日前公布的相關內容外,不會證實任何有關路向營的詳情。不過,有資深民建聯成員認為,中央不會輕易改變「一國兩制」的治港方針,估計「最壞打算」是指清場的手段,即會出動駐港解放軍協助清場,不排除最終會流血收場。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早亦發表文章,指香港的非法佔中活動十多天來,民怨不斷升溫,民間暴力衝突風險急劇升級,被打爛飯碗的香港市民忍無可忍,計劃奪回道路,終結佔中,讓人感覺清場行動呼之欲出,佔中面臨被清場的沉重壓力。
劉銳紹籲有心理準備
因不滿人大就政改落閘觸發的佔領行動仍然持續,有報章今早引述消息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出席民建聯活動時,聲言「中央對佔領事件已作最壞打算」。
張曉明自10月1日國慶說「太陽照常升起」後,便沒有再公開講話。本地免費報章《am730》今早頭版報道,引述消息指張曉明日前出席民建聯在深圳舉行的路向營時,除了表明中央高度關注香港局勢外,更說「中央對佔領事件已作最壞打算」,但無進一步說明何謂「最壞打算」,現場亦無人追問。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內地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上周六發表評論文章,視佔領行動為「動亂」,翌日張曉明即指「中央已作最壞打算」,時機上顯得格外敏感,擔心是中央愈來愈朝向武力解決、氣氛惡化的危險信號,呼籲大家要有充分心理準備。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沒有正面回應張曉明有否提及「中央已作最壞打算」,只說除了日前公布的相關內容外,不會證實任何有關路向營的詳情。不過,有資深民建聯成員認為,中央不會輕易改變「一國兩制」的治港方針,估計「最壞打算」是指清場的手段,即會出動駐港解放軍協助清場,不排除最終會流血收場。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早亦發表文章,指香港的非法佔中活動十多天來,民怨不斷升溫,民間暴力衝突風險急劇升級,被打爛飯碗的香港市民忍無可忍,計劃奪回道路,終結佔中,讓人感覺清場行動呼之欲出,佔中面臨被清場的沉重壓力。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教協籲佔中縮短戰線 中學生避免到旺角 (19:19)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發表新聞稿,呼籲政府立即和學生就政改開展談判,並要警方保護市民免受挑釁者傷害。
教協在聲明指群眾對真普選的訴求清晰,但特區政府一直迴避,讓民意不斷分化及撕裂。教協嚴正指出,特區政府對香港目前的困局應負起最大責任,梁振英應立即就向市民公開道歉及問責下台。
新聞稿同時呼籲學生克制,特別是中學生應避免到旺角等「衝擊嚴峻的地點集會」。教協提出可考慮縮短戰線,減少對巿民生活的影響。
教協聲明全文如下:
學生與群眾佔領運動已經兩星期,市民對於反對人大落閘、爭取真普選、追究政府於9月28日使用武力清場及施放催淚彈等訴求,早已清楚表達。過去兩星期,每晚數以千計以至萬計的市民自發到佔領場地聲援,市民不畏惡勢力挑釁和侵襲,堅持和平抗爭,在在已看見群眾理念清晰而堅決。
反觀以梁振英為首的特區政府,一直迴避學生提出的訴求,單方面拉倒與學生的談判後,繼續無視民意,寸步不讓,由始至終都沒有嘗試積極從根本化解問題,更懷疑縱容涉黑社會人士到佔領區挑釁和平抗爭的群眾,讓民意不斷分化及撕裂而不顧。我們必須嚴正指出,香港目前的困局,特區政府實應負起最大的責任!
作為教師,眼見和平集會的同學一次又一次被不明來歷的人士暴力襲擊,深感痛心!我們認為,學生的訴求明確,肯為香港民主貢獻和犧牲時間及精力,得到廣大市民的共鳴,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認真回應,並維護和平示威的學生的安全!
作為教師,我們更憂慮同學的安全,特別是未成年的中學生。旺角及銅鑼灣佔領區連日發生大小衝突,已經有中學生受傷,警方更已宣布旺角是高風險及高危地方,將會移離障礙物。我們呼籲中學同學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到衝擊嚴峻的地點集會。
我們呼籲:
政府必須立即與學生就政改事宜開展實質的談判,回應市民訴求,撤回人大8月31日的政改框架,實現真普選。
在政府與學生對話前,警方不應採取暴力清場行動,同時必須盡責保護和平集會的學生及市民,免受挑釁者侵襲和傷害。
梁振英身為特首,應立即就9月28日使用武力清場及施放催淚彈的決定,向市民公開道歉及問責下台;政府也應就事件展開有公信力的調查,讓市民監察公權力有否被濫用,官員有否失職,嚴防事件重演。
同學遇有挑釁要保持克制冷靜,小心評估形勢變化,注意自身的安全,特別是中學生應避免到旺角等衝擊嚴峻的地點集會。整體而言,可考慮縮短戰線,減少對巿民生活的影響,爭取支持,凝聚更大力量,繼續抗爭。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發表新聞稿,呼籲政府立即和學生就政改開展談判,並要警方保護市民免受挑釁者傷害。
教協在聲明指群眾對真普選的訴求清晰,但特區政府一直迴避,讓民意不斷分化及撕裂。教協嚴正指出,特區政府對香港目前的困局應負起最大責任,梁振英應立即就向市民公開道歉及問責下台。
新聞稿同時呼籲學生克制,特別是中學生應避免到旺角等「衝擊嚴峻的地點集會」。教協提出可考慮縮短戰線,減少對巿民生活的影響。
教協聲明全文如下:
學生與群眾佔領運動已經兩星期,市民對於反對人大落閘、爭取真普選、追究政府於9月28日使用武力清場及施放催淚彈等訴求,早已清楚表達。過去兩星期,每晚數以千計以至萬計的市民自發到佔領場地聲援,市民不畏惡勢力挑釁和侵襲,堅持和平抗爭,在在已看見群眾理念清晰而堅決。
反觀以梁振英為首的特區政府,一直迴避學生提出的訴求,單方面拉倒與學生的談判後,繼續無視民意,寸步不讓,由始至終都沒有嘗試積極從根本化解問題,更懷疑縱容涉黑社會人士到佔領區挑釁和平抗爭的群眾,讓民意不斷分化及撕裂而不顧。我們必須嚴正指出,香港目前的困局,特區政府實應負起最大的責任!
作為教師,眼見和平集會的同學一次又一次被不明來歷的人士暴力襲擊,深感痛心!我們認為,學生的訴求明確,肯為香港民主貢獻和犧牲時間及精力,得到廣大市民的共鳴,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認真回應,並維護和平示威的學生的安全!
作為教師,我們更憂慮同學的安全,特別是未成年的中學生。旺角及銅鑼灣佔領區連日發生大小衝突,已經有中學生受傷,警方更已宣布旺角是高風險及高危地方,將會移離障礙物。我們呼籲中學同學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到衝擊嚴峻的地點集會。
我們呼籲:
政府必須立即與學生就政改事宜開展實質的談判,回應市民訴求,撤回人大8月31日的政改框架,實現真普選。
在政府與學生對話前,警方不應採取暴力清場行動,同時必須盡責保護和平集會的學生及市民,免受挑釁者侵襲和傷害。
梁振英身為特首,應立即就9月28日使用武力清場及施放催淚彈的決定,向市民公開道歉及問責下台;政府也應就事件展開有公信力的調查,讓市民監察公權力有否被濫用,官員有否失職,嚴防事件重演。
同學遇有挑釁要保持克制冷靜,小心評估形勢變化,注意自身的安全,特別是中學生應避免到旺角等衝擊嚴峻的地點集會。整體而言,可考慮縮短戰線,減少對巿民生活的影響,爭取支持,凝聚更大力量,繼續抗爭。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王維基轟政府激化市民間矛盾 (15:31)
王維基指政府成功把市民與政府的矛盾,轉移至市民與市民之間。
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批評政府置身事外的態度,激化了反佔領與支持佔領的市民之間的矛盾。
王維基在《晴報》專欄撰文,指政府只談策略,不講理想,成功把市民與政府的矛盾轉移至市民與市民之間。他指評政府猶如置身事外,激化因佔領運動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市民與支持佔領的市民之間的矛盾。
王維基又引述中日戰爭時,日本曾號召建立「大東亞新秩序」,希望日本、滿洲、中國三國互相合作,以享太平盛世。他質疑因佔領而阻礙上班、上學及營業的市民及商戶,會否反對當年的抗戰,「抗戰會帶來死傷,更會阻礙日常生活,你們會因此寧願受日本人統治,以享受天下太平,生意繼續興隆而不反抗嗎?」
他質疑反佔領的人認為生活便利及生意額更重要,是否寧願接受有篩選的特首選舉。
王維基指政府成功把市民與政府的矛盾,轉移至市民與市民之間。
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批評政府置身事外的態度,激化了反佔領與支持佔領的市民之間的矛盾。
王維基在《晴報》專欄撰文,指政府只談策略,不講理想,成功把市民與政府的矛盾轉移至市民與市民之間。他指評政府猶如置身事外,激化因佔領運動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市民與支持佔領的市民之間的矛盾。
王維基又引述中日戰爭時,日本曾號召建立「大東亞新秩序」,希望日本、滿洲、中國三國互相合作,以享太平盛世。他質疑因佔領而阻礙上班、上學及營業的市民及商戶,會否反對當年的抗戰,「抗戰會帶來死傷,更會阻礙日常生活,你們會因此寧願受日本人統治,以享受天下太平,生意繼續興隆而不反抗嗎?」
他質疑反佔領的人認為生活便利及生意額更重要,是否寧願接受有篩選的特首選舉。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程翔︰運動正式定性為顏色革命
多間內地傳媒引述俄羅斯報道指,身在當地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認為西方支持反對派試圖在香港製造顏色革命,強調在此形勢下,中俄更加要團結,鞏固戰略合作。
資深傳媒人程翔在《壹錘定音》表示,出動政治局級的人,以及在外交場合談及有關內容,即代表中央正式將雨傘運動,定性為顏色革命,情況等同六四《四二六社論》。他預期隨定性升級,相關行動亦逐步升級。
同時,他認為中央現時採群眾鬥群眾的策略,當情況惡化時,警方會出動更高級別武力,再下一步,便會出現最近《環球時報》〈武警參與香港安保沒有法理障礙〉所提及的,由內地派出武警。
多間內地傳媒引述俄羅斯報道指,身在當地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認為西方支持反對派試圖在香港製造顏色革命,強調在此形勢下,中俄更加要團結,鞏固戰略合作。
資深傳媒人程翔在《壹錘定音》表示,出動政治局級的人,以及在外交場合談及有關內容,即代表中央正式將雨傘運動,定性為顏色革命,情況等同六四《四二六社論》。他預期隨定性升級,相關行動亦逐步升級。
同時,他認為中央現時採群眾鬥群眾的策略,當情況惡化時,警方會出動更高級別武力,再下一步,便會出現最近《環球時報》〈武警參與香港安保沒有法理障礙〉所提及的,由內地派出武警。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14時05分消息】約60名集會人士在警方清除金鐘道路障後,近中午時份於樂禮街面向金鐘道坐下,阻止警方繼續向前推進,當中包括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歌手何韻詩及黃耀明亦留守現場觀察。
警方清除路障後,金鐘道東西行線全面開,但部份集會人士在樂禮街第一排警員收隊後移至金鐘道馬路旁,在場警員發現後,以擔心車輛會撞到集會人士為由,要求他們後退,期間梁國雄與警方談判,拒絕後退,反要求警方加設鐵馬保護市民,警方一度派人到場增援。
有市民批評警方不執法,早前任由黑社會暴力對付集會人士,警方則回應當時有足夠警員在場維持秩序。在場亦有市民呼籲其他人不應針對警方,應全力針對特首梁振英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路透社引述3接近中央消息:
佔領運動持續,路透社昨晚引述3個接近中央領導的消息人士,指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初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會上領導人決定對佔中「堅決不退讓」,以免為內地改革立下先例,對西藏、新疆等地造成骨牌效應,紛紛要求選舉權。
不過,報道引述中央認為出動解放軍是最後辦法(last resort),只會在混亂擴大,出現殺人、放火、搶劫時才會動用。
23條國教科已退讓 憂疆藏骨牌效應
另一邊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晚宴請建制派,據悉他指佔中與「顏色革命」相似,有推翻政權意味,呼籲建制派團結一致支持特區政府及特首梁振英,又要理直氣壯多發聲,並要「主動出擊」,如早前主動提出用特權法調查佔中等。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說,報道引述習近平言論發生在月初,未知今天是否仍適用,但認為港人連催淚彈、被「扑濕頭」也不怕,若中央不想「六四」重演,「退一步,或會海闊天空」。
路透社報道,習近平月初主持國安委會議,並引述消息指領導人希望盡快結束佔中這場危機,給予特首的操作空間小。消息又指中央以往已兩次就香港示威活動退讓,包括2003年撤回《基本法》23條立法,以及2012年反國民教育科示威。報道引述3個接近中央領導的消息人士稱,中央認為已「忍夠」在港的示威;又說普選是主權問題,中央不會作第三次退讓,認為若今次退讓或會出現骨牌效應,令西藏、新疆等地同樣要求選舉權。
指殺人放火方出動解放軍
路透社報道,中央評估示威持續只會是香港的損失,而非中央。不過,中央決定不會在香港血腥鎮壓,只會在混亂擴大,出現殺人、放火、搶劫時才會出動解放軍,形容是最後的辦法(last resort)。
國安委全名為「中共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於去年11月成立,主要職能是對外維護主權安全,對內維護政治安全,由習近平兼任主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兼任副主席。
張曉明昨晚在中聯辦宴請建制派,有與會者透露,張曉明認為有人批評警方早前使用催淚彈,是不公平,指外地若發生大規模示威,早已用了更高武力,警方不應受責,認為適當時候、若有必要便需以「武力」處理。
張曉明宴建制派 促多發聲出擊
據悉,張曉明形容佔中與顏色革命相似,如要求人大撤回政改決定,及要求特首、政改三人組下台,都有推翻政權意味,甚至較台灣「太陽花學運」差,因為台灣並無影響行政院,但香港示威則阻止政府運作,批評佔中影響香港國際形象、破壞法治。
新華社昨晚則報道,張曉明席間指「佔中是違背一國原則、挑戰中央權力、漠視基本法的嚴重社會政治事件」,表明「中央對香港目前的局勢非常關注」。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引述張曉明稱,中央對佔中有所準備,但佔中影響力大,對法治影響尤深,指出示威者霸佔路面,警方卻不能執法,對此感到不值。
據悉,張曉明呼籲建制派團結一致,又表明下一個戰場是立法會,希望建制派理直氣壯多發聲,毋須擔心被批評,又要主動出擊,如上周主動提出引用特權法調查佔中等。張曉明席間稱「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表明在混亂場面就會知道誰忠誠。他又提到最近梁振英被揭收取5000萬元一事是「抹黑」,指知道為何會爆出事件,但沒透露原因,形容事件只是拉倒特首的一個計劃,目的是令特區政府不穩定。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2000人堵龍和道 隧道內反包圍警
立法會今日復會及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將現身會議前夕,數十名佔中示威者昨晚衝到特首辦外的龍和道封路,後於隧道內與防暴警對峙,至晚上11時示威者已增至2000人,並將龍和道東西行4條行車線封閉。防暴警一度舉紅旗、施放胡椒噴霧,但其後聲援的集會者反包圍警察於龍和道行車隧道內,令警方要先撤離隧道。至深夜道路仍未解封,示威者更於凌晨用廢車胎等搭起路障。
事發於昨晚9時半,數十名示威者集結特首辦外,部分人突然抬出鐵馬佔領特首辦對出
的龍和道西行線,但被一班反對衝出馬路的群眾阻止,一度口角。經過一輪擾攘,群眾自願將鐵馬先搬回行人路,並暫時結束短暫佔領行動;但不足15分鐘,示威者容許現場的車駛走後再衝出馬路,其中一名青年突然高舉雙手衝入行車隧道內中間的石壆,扔一個「雪糕筒」落行車中的馬路,隨即被警方帶走,示威者見狀跑入隧道聲援,大叫「放人」。
防暴警舉旗 施胡椒噴霧
數十防暴警察增援,與示威者於隧道東面入口對峙,並先後舉起黃旗及紅旗,籲示威者不得衝擊警方防線,警方在10時半前向示威者施放至少兩次胡椒噴霧及亮出警棍,不少示威者舉傘、戴口罩抵擋。學聯此時亦派人到場,呼籲市民戴口罩等物資聲援。其後聲援者愈來愈多,人數至11時增至2000,更將警察反包圍於隧道內,警察亮出警棍向西後退撤離隧道,示威者未有阻止。
現場有示威者認為需要衝擊,政府才會有回應,又稱這次行動是個人發起,與學聯與學民思潮無關,而不少示威者均高叫特首梁振英下台,並希望堵塞特首辦,不容許梁振英上班。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於龍和道表示,明白有示威者想以佔領龍和道方式表達不滿,其角色會在衝突時呼籲增援及提供物資,他希望示威者可以和平表達意見,學聯沒策動今次行動。
立法會今日復會及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將現身會議前夕,數十名佔中示威者昨晚衝到特首辦外的龍和道封路,後於隧道內與防暴警對峙,至晚上11時示威者已增至2000人,並將龍和道東西行4條行車線封閉。防暴警一度舉紅旗、施放胡椒噴霧,但其後聲援的集會者反包圍警察於龍和道行車隧道內,令警方要先撤離隧道。至深夜道路仍未解封,示威者更於凌晨用廢車胎等搭起路障。
事發於昨晚9時半,數十名示威者集結特首辦外,部分人突然抬出鐵馬佔領特首辦對出
的龍和道西行線,但被一班反對衝出馬路的群眾阻止,一度口角。經過一輪擾攘,群眾自願將鐵馬先搬回行人路,並暫時結束短暫佔領行動;但不足15分鐘,示威者容許現場的車駛走後再衝出馬路,其中一名青年突然高舉雙手衝入行車隧道內中間的石壆,扔一個「雪糕筒」落行車中的馬路,隨即被警方帶走,示威者見狀跑入隧道聲援,大叫「放人」。
防暴警舉旗 施胡椒噴霧
數十防暴警察增援,與示威者於隧道東面入口對峙,並先後舉起黃旗及紅旗,籲示威者不得衝擊警方防線,警方在10時半前向示威者施放至少兩次胡椒噴霧及亮出警棍,不少示威者舉傘、戴口罩抵擋。學聯此時亦派人到場,呼籲市民戴口罩等物資聲援。其後聲援者愈來愈多,人數至11時增至2000,更將警察反包圍於隧道內,警察亮出警棍向西後退撤離隧道,示威者未有阻止。
現場有示威者認為需要衝擊,政府才會有回應,又稱這次行動是個人發起,與學聯與學民思潮無關,而不少示威者均高叫特首梁振英下台,並希望堵塞特首辦,不容許梁振英上班。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於龍和道表示,明白有示威者想以佔領龍和道方式表達不滿,其角色會在衝突時呼籲增援及提供物資,他希望示威者可以和平表達意見,學聯沒策動今次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