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方:朝鮮再次發射導彈 穿越日本上空
2017-08-29 08:39:55
當地時間29日,韓國軍方發佈消息稱,朝鮮於當天淩晨在其首都平壤附近向半島東部海域方向發射導彈,導彈穿越日本上空。韓軍方稱,朝鮮當日所射導彈飛行距離達2700公里。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將於當地時間7時召開國家安保會議研究對策。此前一日(28日),韓國情報機構發佈消息稱,朝鮮已做好隨時進行下一次核子試驗的準備,韓國總統文在寅也要求韓國軍隊擁有第一時間進行對朝作戰的能力。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印媒:華洞朗不築路換印撤軍 外交部稱視乎天氣 日媒指7月已共識
中印長達兩個月的洞朗對峙結束,印度媒體引述匿名的印度政府高層人士透露,雙方最終達成撤軍協議,是因為中國同意「洞朗不會再有修築道路活動」。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方長期以來在洞朗地區進行包括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綜合考慮天氣等各方面因素,根據實際情况做好有關建設規劃。
中印外交部前日對於從洞朗地區撤軍有不同說法。中國外交部宣稱,印度已撤軍,解放軍持續在當地駐守。看似中方在此次的邊界爭端中勝出。不過,《印度時報》等多家印度媒體昨日引述匿名的印度政府高層人士透露,經雙方檢驗確認,中、印部隊都已同步、依序撤離洞朗對峙地點,中國只剩下少數設備因運輸問題暫時留在當地,但中國同意「洞朗不會再有修築道路活動」。
日媒:金磚成公布良機
印度曾發出聲明,指中國在洞朗地區修築道路,等於破壞中國與不丹雙邊在達成協議前「不能改變現狀」的共識。印度政府人士指出,中國官方當地不再有築路活動,等於了解到「印度對中國在當地築路的擔憂」,同意「不再破壞現狀」,中國仍將維持以往的慣例,派出部隊在洞朗地區執行巡邏任務。
雖然中國堅稱印度不撤軍就不談判,但印度政府人士說,中印官員進行近10個星期的談判,終於在廈門金磚峰會召開前夕,以及中共十九大前夕,有了圓滿結果。而日本經濟新聞亦報道,在雙方不斷互相譴責的同時,中印兩國在7月之前已通過外交渠道就結束對峙達成非正式協議。「以暴雨和降雪等自然現象為由」或「在可能開始降雪的9至10月之前」完成分階段撤軍的方案在兩國間得到討論。
8月洞朗 印方320人中方500人
報道引述印度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從在洞朗地區對峙的兵員人數來看,截至27日,印軍為150人左右,中國為190人左右。而在8月中旬印度曾部署約320人,而中國則有500人,但似乎在分階段減少。不過兩軍在本國則分別部署了超過1萬人的後方部隊,緊張局勢加劇。習近平和莫迪均不願被國內批為軟弱,一直在慎重探索協議的公布時間。而9月上旬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首腦峰會,則是雙方認為的良機,所以選擇在28日發布了消息。
不丹:撤軍有助維護和平與現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證實印方越界人員和設備已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國邊防部隊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並將根據守邊需要和現地情况調整和部署兵力。她回應「中方是否停止了在洞朗地區修路」的提問時稱,為守邊需要和改善當地軍民生產生活條件,中方長期以來在洞朗地區進行包括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綜合考慮天氣等各方面因素,根據實際情?做好有關建設規劃。」
而不丹外交部昨亦發出聲明,稱歡迎印、中雙方撤離洞朗對峙地區。聲明稱「我們(不丹)希望這有助維護不丹、中國和印度邊境沿線的和平、安寧與現狀,同時符合各國間的現有協定。」
中印長達兩個月的洞朗對峙結束,印度媒體引述匿名的印度政府高層人士透露,雙方最終達成撤軍協議,是因為中國同意「洞朗不會再有修築道路活動」。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方長期以來在洞朗地區進行包括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綜合考慮天氣等各方面因素,根據實際情况做好有關建設規劃。
中印外交部前日對於從洞朗地區撤軍有不同說法。中國外交部宣稱,印度已撤軍,解放軍持續在當地駐守。看似中方在此次的邊界爭端中勝出。不過,《印度時報》等多家印度媒體昨日引述匿名的印度政府高層人士透露,經雙方檢驗確認,中、印部隊都已同步、依序撤離洞朗對峙地點,中國只剩下少數設備因運輸問題暫時留在當地,但中國同意「洞朗不會再有修築道路活動」。
日媒:金磚成公布良機
印度曾發出聲明,指中國在洞朗地區修築道路,等於破壞中國與不丹雙邊在達成協議前「不能改變現狀」的共識。印度政府人士指出,中國官方當地不再有築路活動,等於了解到「印度對中國在當地築路的擔憂」,同意「不再破壞現狀」,中國仍將維持以往的慣例,派出部隊在洞朗地區執行巡邏任務。
雖然中國堅稱印度不撤軍就不談判,但印度政府人士說,中印官員進行近10個星期的談判,終於在廈門金磚峰會召開前夕,以及中共十九大前夕,有了圓滿結果。而日本經濟新聞亦報道,在雙方不斷互相譴責的同時,中印兩國在7月之前已通過外交渠道就結束對峙達成非正式協議。「以暴雨和降雪等自然現象為由」或「在可能開始降雪的9至10月之前」完成分階段撤軍的方案在兩國間得到討論。
8月洞朗 印方320人中方500人
報道引述印度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從在洞朗地區對峙的兵員人數來看,截至27日,印軍為150人左右,中國為190人左右。而在8月中旬印度曾部署約320人,而中國則有500人,但似乎在分階段減少。不過兩軍在本國則分別部署了超過1萬人的後方部隊,緊張局勢加劇。習近平和莫迪均不願被國內批為軟弱,一直在慎重探索協議的公布時間。而9月上旬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首腦峰會,則是雙方認為的良機,所以選擇在28日發布了消息。
不丹:撤軍有助維護和平與現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證實印方越界人員和設備已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國邊防部隊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並將根據守邊需要和現地情况調整和部署兵力。她回應「中方是否停止了在洞朗地區修路」的提問時稱,為守邊需要和改善當地軍民生產生活條件,中方長期以來在洞朗地區進行包括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綜合考慮天氣等各方面因素,根據實際情?做好有關建設規劃。」
而不丹外交部昨亦發出聲明,稱歡迎印、中雙方撤離洞朗對峙地區。聲明稱「我們(不丹)希望這有助維護不丹、中國和印度邊境沿線的和平、安寧與現狀,同時符合各國間的現有協定。」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中國200億美元貼息貸款 才換來印度撤軍?
2017-08-30 09:02:25
中國外交部28日宣佈,當天下午2點半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印度撤軍了,但馬上各種傳聞又紛至遝來。
中國200億美元貼息貸款換印度撤軍?
其中,一則傳聞尤其引人注目:
“印度斯坦報業:中印雙方於金磚五國峰會前夕達成共識,雙方即日起從爭議地區撤出部隊,中方承諾向印度基礎建設提供200億美元的貼息貸款。”
這條消息有具體來源、具體指向,還有具體數額,乍一看,還真是讓人很難辨別真偽。
不少人除了在微博、微信上轉載這個消息,而且扼腕歎息,大有面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憤懣滿滿、無處發洩的架勢。
2017-08-30 09:02:25
中國外交部28日宣佈,當天下午2點半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印度撤軍了,但馬上各種傳聞又紛至遝來。
中國200億美元貼息貸款換印度撤軍?
其中,一則傳聞尤其引人注目:
“印度斯坦報業:中印雙方於金磚五國峰會前夕達成共識,雙方即日起從爭議地區撤出部隊,中方承諾向印度基礎建設提供200億美元的貼息貸款。”
這條消息有具體來源、具體指向,還有具體數額,乍一看,還真是讓人很難辨別真偽。
不少人除了在微博、微信上轉載這個消息,而且扼腕歎息,大有面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憤懣滿滿、無處發洩的架勢。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印度撤軍後:一場更加激烈的較量正在逼近中國
2017-08-31 07:55:17
作者:王濤
為期兩個多月的中印對峙事件於28日戛然而止,關於印度軍事力量後撤的事實,中印兩國官方表態不盡相同,印方表述主要強調根據雙方協議,各自撤出爭議地區;中方則在隨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強調印方軍事人員和設施已撤出我方主張的邊界一線,而中方力量在洞朗地區仍然事實存在。
儘管當前輿論場對於印度撤軍這一行為本身存在諸多揣測,但起碼對撤軍事實並無爭議。對於兩國而言,能夠暫時結束邊境對峙高壓態勢,對後續的外交、軍事博弈,以及國內政治輿論環境的梳理營造,既是一次難得的調整喘息契機,或許更意味著變本加厲地調兵遣將和深層次地戰略較量。 印度總理莫迪
29日,根據印度外交部消息,印度總理莫迪將於9月3日至5日前往中國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於此同時,一些西方媒體開始散佈雙方軍事力量根據協議各自撤出邊境爭議地區的消息。
提醒各位讀者注意,在28日撤軍事件發生後,印度外交部和西方媒體隨後共同炮製的這一番表態和輿論資訊,其目的用意絕非無害。
背景有二:一方面,印度此舉是想將撤軍事件與金磚會晤之間形成硬性關聯,既是為了給莫迪政府找臺階,同時也為平息印度國內民間輿論的不滿情緒;另一方面,西方媒體宣揚雙方依據協議各自撤軍,是暗示中印間存在利益交換和秘密外交的“澶淵之盟”,給中方製造輿論壓力和戰略被動。
當前,理性客觀看待印度撤軍這一事件,是十分必要的。既不能孤立地將其看成是單一事件,亦不能心懷陰謀論調,硬性地將其與外交、經濟等領域的相關活動聯繫看待。
2017-08-31 07:55:17
作者:王濤
為期兩個多月的中印對峙事件於28日戛然而止,關於印度軍事力量後撤的事實,中印兩國官方表態不盡相同,印方表述主要強調根據雙方協議,各自撤出爭議地區;中方則在隨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強調印方軍事人員和設施已撤出我方主張的邊界一線,而中方力量在洞朗地區仍然事實存在。
儘管當前輿論場對於印度撤軍這一行為本身存在諸多揣測,但起碼對撤軍事實並無爭議。對於兩國而言,能夠暫時結束邊境對峙高壓態勢,對後續的外交、軍事博弈,以及國內政治輿論環境的梳理營造,既是一次難得的調整喘息契機,或許更意味著變本加厲地調兵遣將和深層次地戰略較量。 印度總理莫迪
29日,根據印度外交部消息,印度總理莫迪將於9月3日至5日前往中國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於此同時,一些西方媒體開始散佈雙方軍事力量根據協議各自撤出邊境爭議地區的消息。
提醒各位讀者注意,在28日撤軍事件發生後,印度外交部和西方媒體隨後共同炮製的這一番表態和輿論資訊,其目的用意絕非無害。
背景有二:一方面,印度此舉是想將撤軍事件與金磚會晤之間形成硬性關聯,既是為了給莫迪政府找臺階,同時也為平息印度國內民間輿論的不滿情緒;另一方面,西方媒體宣揚雙方依據協議各自撤軍,是暗示中印間存在利益交換和秘密外交的“澶淵之盟”,給中方製造輿論壓力和戰略被動。
當前,理性客觀看待印度撤軍這一事件,是十分必要的。既不能孤立地將其看成是單一事件,亦不能心懷陰謀論調,硬性地將其與外交、經濟等領域的相關活動聯繫看待。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美國防部長簽署命令將向阿富汗增兵 數量暫未明確
2017-09-01 08:19:01
海外網9月1日電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表示,當地時間週四,他已簽署命令,將向阿富汗增派軍隊,“打擊塔利班及其他叛亂團體”,但他沒有明確具體兵力數量。
但美國駐阿富汗部隊總司令約翰·尼科爾森稱,將會至少增加數千名士兵。 (資料圖)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21日晚在邁爾堡軍事基地發表講話,闡述了美國未來的阿富汗戰略。特朗普在演講中沒有明確提出向阿富汗增兵的計畫,但他強調美國不會從阿富汗撤軍,因為這將導致阿富汗出現權力真空,而讓恐怖分子乘虛而入,而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目前,美國有約11000名士兵在阿富汗。五角大樓官員此前表示,將同時加強培訓、強化軍隊能力,讓顧問同阿富汗軍隊更密切合作。
【相關閱讀】美國在阿富汗實際駐軍人數達1.1萬或再度增兵
中國網8月31日訊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國防部表示,目前在阿富汗部署的美軍約有1.1萬名,這一數字比之前公佈的數據要高得多。
有關人士透露,新的統計數字包括臨時、隱蔽部隊以及正規部隊的人數。
該數字遠高於此前軍方對外公佈的約8400人。儘管五角大樓表示此舉是提高透明度的一步,但它沒有提供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實際駐軍人數。
美國防部長馬蒂斯此前表示,在清點駐阿美軍人數後,再決定增兵的具體人數。 美國防部長馬蒂斯(資料圖)
增兵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21日宣佈的對阿富汗戰爭新戰略的一部分。五角大樓正準備向阿富汗增派多達4000人的部隊,以幫助擊敗塔利班。
在一次講話中,特朗普承諾加強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並表示他的策略是將國家建設轉向“消滅恐怖分子”。
塔利班則回應稱,如果美國不撤軍,阿富汗將成為美國的“另一個墓地”。
2017-09-01 08:19:01
海外網9月1日電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表示,當地時間週四,他已簽署命令,將向阿富汗增派軍隊,“打擊塔利班及其他叛亂團體”,但他沒有明確具體兵力數量。
但美國駐阿富汗部隊總司令約翰·尼科爾森稱,將會至少增加數千名士兵。 (資料圖)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21日晚在邁爾堡軍事基地發表講話,闡述了美國未來的阿富汗戰略。特朗普在演講中沒有明確提出向阿富汗增兵的計畫,但他強調美國不會從阿富汗撤軍,因為這將導致阿富汗出現權力真空,而讓恐怖分子乘虛而入,而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目前,美國有約11000名士兵在阿富汗。五角大樓官員此前表示,將同時加強培訓、強化軍隊能力,讓顧問同阿富汗軍隊更密切合作。
【相關閱讀】美國在阿富汗實際駐軍人數達1.1萬或再度增兵
中國網8月31日訊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國防部表示,目前在阿富汗部署的美軍約有1.1萬名,這一數字比之前公佈的數據要高得多。
有關人士透露,新的統計數字包括臨時、隱蔽部隊以及正規部隊的人數。
該數字遠高於此前軍方對外公佈的約8400人。儘管五角大樓表示此舉是提高透明度的一步,但它沒有提供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實際駐軍人數。
美國防部長馬蒂斯此前表示,在清點駐阿美軍人數後,再決定增兵的具體人數。 美國防部長馬蒂斯(資料圖)
增兵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21日宣佈的對阿富汗戰爭新戰略的一部分。五角大樓正準備向阿富汗增派多達4000人的部隊,以幫助擊敗塔利班。
在一次講話中,特朗普承諾加強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並表示他的策略是將國家建設轉向“消滅恐怖分子”。
塔利班則回應稱,如果美國不撤軍,阿富汗將成為美國的“另一個墓地”。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朝稱引爆氫彈 特朗普:非常危險 指可搭載洲際導彈 去年核試10倍威力
朝鮮昨日(3日)宣布研製出可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後,未幾第6次核試,聲稱「圓滿成功」引爆微型化氫彈,向建立核力量又邁進一步。今次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朝鮮首次核試,估計威力達去年測試的10倍。特朗普斥朝鮮對美國「非常危險」,又斥中國協助解決朝核問題無成果。有專家相信,朝鮮此舉或旨在迫使美國承認其擁核國地位,並迫使美國直接談判。美國財長梅努欽昨稱正草議新一輪朝鮮制裁。
朝:將完成建核力量最終目標
朝鮮國營電視台昨稱,朝鮮當日中午12時於北部豐溪里核試場,測試為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而設的氫彈,取得「圓滿成功」。報道稱,該氫彈擁有前所未見的強大威力,標誌朝鮮即將完成建立國家核力量的最終目標。報道亦展示了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下令於周日正午展開核試的手寫文件。路透社引述匿名美國情報官員昨日稱,相信朝鮮今次測試的是先進核裝置,但尚需時間全面研究爆炸規模和裝置類型。
核試場附近6.3級地震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及日、韓氣象局在疑似核試舉行期間,均偵測到核試場附近發生6.3級強烈地震。日本專家相信今次核試威力等同上次威力的10倍,韓國專家則稱今次核試威力是上次的5至6倍。中國地震局則在震後錄得一次4.6級地震,可能是由於核試後岩層塌陷所致。中國環保部昨在中國東北邊境組織開展輻射應急監測,目前中國東北與山東輻射顯示正常。
朝中社在核試舉行前數小時,公布金正恩巡視微型化氫彈的照片,聲稱朝鮮核武研究所最新研發出可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其威力更可調整至數百千噸。報道稱,金正恩指出該氫彈是擁有超級爆炸威力的「熱核武器」,由朝鮮自身努力與技術開發,全部零組件均由國內製造。他要求實現生產核武工序全面國產化,以便今後隨意大量生產,並進一步完善朝鮮核力量的研發工作。
美批中國對朝核問題「少有成果」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未上任時曾聲言,朝鮮開發出能抵達美國的核武是「不會發生」,但朝鮮今年7月宣稱研發可覆蓋美國本土的「火星14」洲際導彈,今次則進一步聲言開發可裝上洲際導彈的氫彈。特朗普昨在Twitter稱,朝鮮的言論與行動「充滿敵意,對美國非常危險」,他又斥朝鮮是「流氓國家」,中國雖然試圖協助解決問題,但少有成果,朝鮮已成中國「重大威脅與尷尬」。美國財長梅努欽稱正草擬制裁朝鮮方案,任何與朝鮮從事貿易或商業的人,都不能跟美國貿易。他表示會和盟友及中國合作。
特朗普早前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電話,討論繼續對朝採「最大施壓」的努力,雙方也重申,美、日與韓三方密切合作。安倍晉三稱,朝鮮核試「絕對不可接受」。韓國總統文在寅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緊急會議,軍方亦提升警戒級別(見另稿)。
北京強烈譴責 習晤普京協調
中國外交部對朝鮮核試表示堅決反對並予強烈譴責,並敦促朝方正視國際社會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的堅定意志,切實遵守安理會相關決議,停止採取惡化局勢、同時也不符合自身利益的錯誤行動,切實回到對話解決問題的軌道。俄羅斯外交部呼籲各方保持冷靜,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又稱朝鮮將面臨「嚴重後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跟俄總統普京會談,兩人同意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並密切溝通協調。
學者:逼美認擁核國地位再談判
特朗普上月警告朝鮮將面臨「空前的炮火與震怒」,朝鮮隨即聲言要轟炸關島,令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急劇升溫。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分析,朝鮮企圖以軍事達成政治目標,逼迫美國承認朝鮮為擁核國,並進一步建立外交關係、貿易正常化,正式成為區域強權。韓國朝鮮研究大學教授梁茂進稱,朝鮮可能已在成為擁核國的最後階段,並藉今次行動宣告「將與美國平起平坐,展開核子對決」。他預期,除非美國願意提出談判,否則朝鮮將繼續發展核武計劃。目前擁核國家包括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俄美英法),再加上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從未承認擁核,但一般相信該國擁有核武。
朝鮮昨日(3日)宣布研製出可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後,未幾第6次核試,聲稱「圓滿成功」引爆微型化氫彈,向建立核力量又邁進一步。今次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朝鮮首次核試,估計威力達去年測試的10倍。特朗普斥朝鮮對美國「非常危險」,又斥中國協助解決朝核問題無成果。有專家相信,朝鮮此舉或旨在迫使美國承認其擁核國地位,並迫使美國直接談判。美國財長梅努欽昨稱正草議新一輪朝鮮制裁。
朝:將完成建核力量最終目標
朝鮮國營電視台昨稱,朝鮮當日中午12時於北部豐溪里核試場,測試為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而設的氫彈,取得「圓滿成功」。報道稱,該氫彈擁有前所未見的強大威力,標誌朝鮮即將完成建立國家核力量的最終目標。報道亦展示了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下令於周日正午展開核試的手寫文件。路透社引述匿名美國情報官員昨日稱,相信朝鮮今次測試的是先進核裝置,但尚需時間全面研究爆炸規模和裝置類型。
核試場附近6.3級地震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及日、韓氣象局在疑似核試舉行期間,均偵測到核試場附近發生6.3級強烈地震。日本專家相信今次核試威力等同上次威力的10倍,韓國專家則稱今次核試威力是上次的5至6倍。中國地震局則在震後錄得一次4.6級地震,可能是由於核試後岩層塌陷所致。中國環保部昨在中國東北邊境組織開展輻射應急監測,目前中國東北與山東輻射顯示正常。
朝中社在核試舉行前數小時,公布金正恩巡視微型化氫彈的照片,聲稱朝鮮核武研究所最新研發出可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其威力更可調整至數百千噸。報道稱,金正恩指出該氫彈是擁有超級爆炸威力的「熱核武器」,由朝鮮自身努力與技術開發,全部零組件均由國內製造。他要求實現生產核武工序全面國產化,以便今後隨意大量生產,並進一步完善朝鮮核力量的研發工作。
美批中國對朝核問題「少有成果」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未上任時曾聲言,朝鮮開發出能抵達美國的核武是「不會發生」,但朝鮮今年7月宣稱研發可覆蓋美國本土的「火星14」洲際導彈,今次則進一步聲言開發可裝上洲際導彈的氫彈。特朗普昨在Twitter稱,朝鮮的言論與行動「充滿敵意,對美國非常危險」,他又斥朝鮮是「流氓國家」,中國雖然試圖協助解決問題,但少有成果,朝鮮已成中國「重大威脅與尷尬」。美國財長梅努欽稱正草擬制裁朝鮮方案,任何與朝鮮從事貿易或商業的人,都不能跟美國貿易。他表示會和盟友及中國合作。
特朗普早前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電話,討論繼續對朝採「最大施壓」的努力,雙方也重申,美、日與韓三方密切合作。安倍晉三稱,朝鮮核試「絕對不可接受」。韓國總統文在寅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緊急會議,軍方亦提升警戒級別(見另稿)。
北京強烈譴責 習晤普京協調
中國外交部對朝鮮核試表示堅決反對並予強烈譴責,並敦促朝方正視國際社會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的堅定意志,切實遵守安理會相關決議,停止採取惡化局勢、同時也不符合自身利益的錯誤行動,切實回到對話解決問題的軌道。俄羅斯外交部呼籲各方保持冷靜,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又稱朝鮮將面臨「嚴重後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跟俄總統普京會談,兩人同意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並密切溝通協調。
學者:逼美認擁核國地位再談判
特朗普上月警告朝鮮將面臨「空前的炮火與震怒」,朝鮮隨即聲言要轟炸關島,令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急劇升溫。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分析,朝鮮企圖以軍事達成政治目標,逼迫美國承認朝鮮為擁核國,並進一步建立外交關係、貿易正常化,正式成為區域強權。韓國朝鮮研究大學教授梁茂進稱,朝鮮可能已在成為擁核國的最後階段,並藉今次行動宣告「將與美國平起平坐,展開核子對決」。他預期,除非美國願意提出談判,否則朝鮮將繼續發展核武計劃。目前擁核國家包括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俄美英法),再加上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從未承認擁核,但一般相信該國擁有核武。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中方首列巴基斯坦武裝為恐怖組織 習晤莫迪 同稱互不威脅
洞朗對峙結束後,莫迪(Narendra Modi)順利來華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及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莫迪是習近平最後一名會晤的金磚國家領導人。與其他3名金磚領導人不同,昨日習與莫迪會晤時,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栗戰書並不在場,而是由國務委員楊潔篪及外交部長王毅等外交官員陪同。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強調,中印互為重要鄰國,也是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一個健康穩定的中印關係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區和國際社會共同期待。
習近平指出,中印兩國要堅持雙方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的基本判斷。希望印方能夠正確、理性看待中國發展。
30分鐘會晤延至1小時
莫迪表示,印方願同中方共同努力,確保兩國關係穩定發展。希望兩國領導人能夠保持密切溝通,為兩國關係發展發揮引領作用。雙方不應視對方為對手,而應使合作成為兩國關係主流。 印度媒體報道,兩人會晤時間由原定30分鐘延長至1小時。
雙方披露內容未提對峙
會晤期間,中印雙方披露的內容均未提及此前中印邊防部隊在洞朗對峙的情况。《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引述印度外長蘇杰生(S. Jaishankar)表示,會議重點是,進一步發展中印關係的前提是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兩國領導人都認為,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是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先決條件,兩國的安全防衛人員之間應該有更密切的溝通。蘇杰生表示,兩國元首在會議上採取了「建設性的態度」。會晤結束後,莫迪分別在微博和Twitter上寫道,「剛剛和習近平主席會面,我們就印中兩國關係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
前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中,明確提到對地區安全形勢以及塔利班、「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達阿什」、基地組織及其附屬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哈卡尼網絡(Haqqani network)、虔誠軍(Lashkar-e-Taiba)、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伊扎布特引發的暴力表示關切。 印度多年來一直要求將基地設於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軍」列入聯合國的恐怖主義組織黑名單,但這要求一直遭到中國阻止,理由是該組織只襲擊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軍營,並未襲擊平民百姓,這一立場令印度不滿。廈門聲明顯示中方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變化。
印度傳媒稱,這是中國首次同意在金磚國家宣言中加入對這些巴基斯坦境內恐怖組織的譴責,此舉符合莫迪政府的期待。但有中國專家擔心,此舉對未來的中巴關係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在廈門會見出席金磚峰會的印度總理莫迪,這是兩國元首自6月中印洞朗對峙以來首次雙邊會晤。習近平表示,中印兩國要堅持雙方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的基本判斷。雙方應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維護好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莫迪稱,印中兩國有着良好的關係,願意確保兩國關係穩定發展。而在此之前,金磚國家聯合聲明首次應印方要求,將巴基斯坦「穆罕默德軍」列為恐怖組織,顯示中方立場有重大轉變。洞朗對峙結束後,莫迪(Narendra Modi)順利來華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及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莫迪是習近平最後一名會晤的金磚國家領導人。與其他3名金磚領導人不同,昨日習與莫迪會晤時,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栗戰書並不在場,而是由國務委員楊潔篪及外交部長王毅等外交官員陪同。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強調,中印互為重要鄰國,也是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一個健康穩定的中印關係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區和國際社會共同期待。
習近平指出,中印兩國要堅持雙方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的基本判斷。希望印方能夠正確、理性看待中國發展。
30分鐘會晤延至1小時
莫迪表示,印方願同中方共同努力,確保兩國關係穩定發展。希望兩國領導人能夠保持密切溝通,為兩國關係發展發揮引領作用。雙方不應視對方為對手,而應使合作成為兩國關係主流。 印度媒體報道,兩人會晤時間由原定30分鐘延長至1小時。
雙方披露內容未提對峙
會晤期間,中印雙方披露的內容均未提及此前中印邊防部隊在洞朗對峙的情况。《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引述印度外長蘇杰生(S. Jaishankar)表示,會議重點是,進一步發展中印關係的前提是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兩國領導人都認為,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是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先決條件,兩國的安全防衛人員之間應該有更密切的溝通。蘇杰生表示,兩國元首在會議上採取了「建設性的態度」。會晤結束後,莫迪分別在微博和Twitter上寫道,「剛剛和習近平主席會面,我們就印中兩國關係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
前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中,明確提到對地區安全形勢以及塔利班、「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達阿什」、基地組織及其附屬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哈卡尼網絡(Haqqani network)、虔誠軍(Lashkar-e-Taiba)、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伊扎布特引發的暴力表示關切。 印度多年來一直要求將基地設於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軍」列入聯合國的恐怖主義組織黑名單,但這要求一直遭到中國阻止,理由是該組織只襲擊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軍營,並未襲擊平民百姓,這一立場令印度不滿。廈門聲明顯示中方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變化。
印度傳媒稱,這是中國首次同意在金磚國家宣言中加入對這些巴基斯坦境內恐怖組織的譴責,此舉符合莫迪政府的期待。但有中國專家擔心,此舉對未來的中巴關係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斥朝鮮求戰 美謀石油禁運 美日韓推動最嚴厲制裁 中俄有異議
聯合國安理會周一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針對朝鮮周日的第6次也是威力最強一次核子試爆作出回應。美國大使在會上稱美國耐性有限,又痛批朝鮮擺出求戰「撩交打」姿態,呼籲安理會祭出「最強硬制裁」。外交消息指美日韓為箝制金正恩政權,連日全力游說各國支持安理會在下周一通過全面禁運石油及燃料產品決議,務求使朝鮮陷入癱瘓,不過中俄俱表異議,擔心引發戰爭和人道災難。
美大使:最嚴厲制裁才可化解問題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周一在紐約會上指摘金正恩試爆氫彈等近日所為,形同「求戰」(begging for war),認為唯有以最嚴厲的制裁才有助於通過外交化解問題。她說﹕「戰爭絕非美國所願。雖然我們目前不想打仗,但是我國的耐性不是無限的。」她說美國將提交新的制裁草案,希望安理會於下周一(11日)表決。 外交消息表示,安理會可能考慮禁止朝鮮輸出紡織品、國家航空、停止供應石油給政府與軍方、阻止朝鮮輸出勞工、增列凍結資產及外遊的黑名單人士。黑利7月曾表示,停止石油供應是一項選擇。
對於中國與俄羅斯建議的「雙暫停」方案,即朝鮮凍結核武與飛彈計劃,交換美國與南韓暫停年度聯合軍事演習,黑利不表認同。她說:「若是有流氓政權拿核子武器和洲際彈道飛彈對着你,你不能採取降低防衛的作法。沒人會這麼做。我們當然不會。」
中國呼籲會談 指制裁非出路
中國代表再度呼籲採取外交會談,處理朝核危機。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說:「朝鮮半島問題必須和平解決。中國不容朝鮮半島發生動亂和戰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亦強調,「軍事手段不是有效選項,一味制裁不是根本出路」。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在東京與美國口徑一致,他說﹕「不加強施壓,沒有談判機會。」他及其閣僚自朝鮮周日核試就總動員與各國相關官員溝通,爭取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全面停止輸送石油往朝鮮的新制裁措施。
韓國總統文在寅周一也跟美俄德領袖等通話,促請增設切斷朝鮮原油供應的聯合國決議案。英法已表支持。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認同歐盟應加強對朝鮮的制裁。
普京:朝鮮人寧食草不棄核
分析預期,一旦實施原油禁運,朝鮮縱有導彈、坦克、軍機等軍備也不能運作,工業、交通、農用器械等亦全不能用,即將來臨的冬季將更苦寒。但有分析則指朝鮮近年似在未雨綢繆,設法囤儲及勘探蘊藏,石油禁運的實效仍待觀望。
另一方面,中俄對全面石油禁運有所保留,美國推動的決議能否通過亦成疑問。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朝鮮專家趙通稱,由於中朝輸油管老舊,暫停輸油將加劇輸油管鏽蝕,等同永遠報廢,且可能引致平壤政權垮倒和難民潮。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稱制裁朝鮮「無用」,徒然令平民受苦,衍生全球災難和重大人命損失。他說朝鮮人在制裁下「要食草」,可是若感不安全就不會放棄發展核武。
韓報﹕朝鮮洲際導彈運往西岸
面對威脅,韓國繼續以軍演警告朝鮮,海軍第一艦隊昨在日本海舉行艦對艦或艦對空射擊訓練,朝鮮半島南海一帶則由今起至周六展開海上戰鬥訓練。另據韓國經濟網站《亞洲經濟》昨天獨家報道,指有韓國情報消息人士透露偵測到朝鮮於周一夜裏,把一枚洲際導彈由平壤市山陰洞製造洲際導彈的兵器研究所,往黃海道西岸運送。此前國防部長在國會稱,朝鮮可能在9月9日國慶或下月10日建黨日增加試射導彈或再次核試。
-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報道,朝鮮南浦港的儲油設施在一年間有擴建迹象 . 聯合國安理會周一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針對朝鮮周日的第6次也是威力最強一次核子試爆作出回應。美國大使在會上稱美國耐性有限,又痛批朝鮮擺出求戰「撩交打」姿態,呼籲安理會祭出「最強硬制裁」。外交消息指美日韓為箝制金正恩政權,連日全力游說各國支持安理會在下周一通過全面禁運石油及燃料產品決議,務求使朝鮮陷入癱瘓,不過中俄俱表異議,擔心引發戰爭和人道災難。
美大使:最嚴厲制裁才可化解問題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周一在紐約會上指摘金正恩試爆氫彈等近日所為,形同「求戰」(begging for war),認為唯有以最嚴厲的制裁才有助於通過外交化解問題。她說﹕「戰爭絕非美國所願。雖然我們目前不想打仗,但是我國的耐性不是無限的。」她說美國將提交新的制裁草案,希望安理會於下周一(11日)表決。 外交消息表示,安理會可能考慮禁止朝鮮輸出紡織品、國家航空、停止供應石油給政府與軍方、阻止朝鮮輸出勞工、增列凍結資產及外遊的黑名單人士。黑利7月曾表示,停止石油供應是一項選擇。
對於中國與俄羅斯建議的「雙暫停」方案,即朝鮮凍結核武與飛彈計劃,交換美國與南韓暫停年度聯合軍事演習,黑利不表認同。她說:「若是有流氓政權拿核子武器和洲際彈道飛彈對着你,你不能採取降低防衛的作法。沒人會這麼做。我們當然不會。」
中國呼籲會談 指制裁非出路
中國代表再度呼籲採取外交會談,處理朝核危機。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說:「朝鮮半島問題必須和平解決。中國不容朝鮮半島發生動亂和戰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亦強調,「軍事手段不是有效選項,一味制裁不是根本出路」。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在東京與美國口徑一致,他說﹕「不加強施壓,沒有談判機會。」他及其閣僚自朝鮮周日核試就總動員與各國相關官員溝通,爭取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全面停止輸送石油往朝鮮的新制裁措施。
韓國總統文在寅周一也跟美俄德領袖等通話,促請增設切斷朝鮮原油供應的聯合國決議案。英法已表支持。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認同歐盟應加強對朝鮮的制裁。
普京:朝鮮人寧食草不棄核
分析預期,一旦實施原油禁運,朝鮮縱有導彈、坦克、軍機等軍備也不能運作,工業、交通、農用器械等亦全不能用,即將來臨的冬季將更苦寒。但有分析則指朝鮮近年似在未雨綢繆,設法囤儲及勘探蘊藏,石油禁運的實效仍待觀望。
另一方面,中俄對全面石油禁運有所保留,美國推動的決議能否通過亦成疑問。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朝鮮專家趙通稱,由於中朝輸油管老舊,暫停輸油將加劇輸油管鏽蝕,等同永遠報廢,且可能引致平壤政權垮倒和難民潮。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稱制裁朝鮮「無用」,徒然令平民受苦,衍生全球災難和重大人命損失。他說朝鮮人在制裁下「要食草」,可是若感不安全就不會放棄發展核武。
韓報﹕朝鮮洲際導彈運往西岸
面對威脅,韓國繼續以軍演警告朝鮮,海軍第一艦隊昨在日本海舉行艦對艦或艦對空射擊訓練,朝鮮半島南海一帶則由今起至周六展開海上戰鬥訓練。另據韓國經濟網站《亞洲經濟》昨天獨家報道,指有韓國情報消息人士透露偵測到朝鮮於周一夜裏,把一枚洲際導彈由平壤市山陰洞製造洲際導彈的兵器研究所,往黃海道西岸運送。此前國防部長在國會稱,朝鮮可能在9月9日國慶或下月10日建黨日增加試射導彈或再次核試。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聯合國7次制裁朝鮮
朝鮮自2006年首次核試後,聯合國迄今7次出手,逐步擴大制裁:
■武器禁運
2006年——朝鮮核試後,安理會實施武器禁運,同時禁止多項貨品進出口
10月
2009年6月——禁令範圍擴大,所有和武器、核子與導彈技術供應與使用相關的軍事物資、金融交易和技術訓練都包括在內
2013年——禁令擴大至與朝鮮武器計劃相關的物資,所有國家都可沒收並摧毁
2016年——禁令再加入所有機場和港口要強制檢查來自朝鮮港口和機場的貨物。
■出口
2016年3月——安理會禁止朝鮮出口煤、鐵和鐵礦砂,收入不會用於軍方或核計劃的除外;平壤也不得出口黃金、鈦,以及用於高科技產品的稀有礦物,也不再能購買火箭燃料等航空燃料,客機例外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在新決議中擴大制裁,訂定朝鮮輸送到唯一出口國中國的煤礦上限;
2017年8月——朝鮮試射兩枚洲際導彈後,安理會全面禁止朝鮮出口煤、鐵和鐵礦砂、鉛與鉛礦、魚和海鮮,估計朝鮮每年損失約10億美元。
■黑名單
聯合國對列入黑名單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全球旅遊禁令和凍結資產,目前涵蓋62名個人和50個實體;所有國家不得販售手表和運動器材等奢侈品給朝鮮,意在打擊平壤精英階層。
(法新社/中央社)
朝鮮自2006年首次核試後,聯合國迄今7次出手,逐步擴大制裁:
■武器禁運
2006年——朝鮮核試後,安理會實施武器禁運,同時禁止多項貨品進出口
10月
2009年6月——禁令範圍擴大,所有和武器、核子與導彈技術供應與使用相關的軍事物資、金融交易和技術訓練都包括在內
2013年——禁令擴大至與朝鮮武器計劃相關的物資,所有國家都可沒收並摧毁
2016年——禁令再加入所有機場和港口要強制檢查來自朝鮮港口和機場的貨物。
■出口
2016年3月——安理會禁止朝鮮出口煤、鐵和鐵礦砂,收入不會用於軍方或核計劃的除外;平壤也不得出口黃金、鈦,以及用於高科技產品的稀有礦物,也不再能購買火箭燃料等航空燃料,客機例外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在新決議中擴大制裁,訂定朝鮮輸送到唯一出口國中國的煤礦上限;
2017年8月——朝鮮試射兩枚洲際導彈後,安理會全面禁止朝鮮出口煤、鐵和鐵礦砂、鉛與鉛礦、魚和海鮮,估計朝鮮每年損失約10億美元。
■黑名單
聯合國對列入黑名單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全球旅遊禁令和凍結資產,目前涵蓋62名個人和50個實體;所有國家不得販售手表和運動器材等奢侈品給朝鮮,意在打擊平壤精英階層。
(法新社/中央社)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氫彈震散戰略平衡 國際社會需要Plan B
朝鮮宣布成功測試氫彈,威力之大足以瞬間夷平一座城市,標誌朝鮮已擁有強大核子震懾力,韓國政府相信朝鮮已成功將核彈微型化,可以由洲際導彈發射。
過去朝鮮核試又或試射導彈,美國政府和西方專家經常大潑冷水,質疑試驗失敗,可是今次朝鮮核試產生的地震波,相當於6.3級地震,威力是對上一次核試的10倍,美國軍事專家普遍認同,有必要假定朝鮮的確擁有氫彈。回顧美蘇中國發展核武經驗,到了第5次核試,3國大抵都已掌握氫彈技術。今次是朝鮮第6次核試,成功引爆氫彈,從武器發展角度來看,並未叫人太意外。
近年朝鮮決意發展核武,中朝再非「血盟」關係。中國舉行金磚五國峰會,朝鮮試爆氫彈,完全不給中國面子。外交部除了嚴辭譴責,也向朝鮮駐北京大使館提出嚴正交涉,情形一如過去數次對朝鮮核試的反應,反映北京仍傾向審慎行事,會否有進一步強硬動作,仍屬未知之數。今年初,中國提出「雙暫停」,呼籲美國與朝鮮對話甚至提供援助,換取朝鮮暫停核試和彈道導彈試射,一些美國學者也認為方案值得考慮,然而華府錯過時機,現在朝鮮成功試爆氫彈,擁有直轟美國本土的洲際導彈指日可待,「雙暫停」的作用大打折扣,充其量可以阻止測試洲際導彈,惟已不能逆轉朝鮮掌握核彈氫彈技術這一現實。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排除動武,不過美國攻打朝鮮的機率仍然相當低。誠然,朝鮮核武數量有限,按照核震懾軍事理論,並未具有「第二擊」(second strike)的核子報復能力,然而就算美國先發制人,以「外科手術式打擊」摧毀朝鮮大部分核設施,甚或擊殺金正恩,也不能阻止朝鮮報復,以密集火炮和常規武器將首爾變成火海;至於美軍全面入侵朝鮮的可能更是零,華府不可能冒險挑起一場核戰。
華府繼續向中國打主意,威脅制裁與朝鮮有生意來往的中國企業,不會令平壤放棄核武,只會加劇中美摩擦,令朝鮮漁人得利。中美俄需要盡快磋商框架,令東北亞局勢穩定下來,防止連鎖效應失控,同時研究是否需要有Plan B﹕如何令朝鮮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核武國家。
朝鮮宣布成功測試氫彈,威力之大足以瞬間夷平一座城市,標誌朝鮮已擁有強大核子震懾力,韓國政府相信朝鮮已成功將核彈微型化,可以由洲際導彈發射。
過去朝鮮核試又或試射導彈,美國政府和西方專家經常大潑冷水,質疑試驗失敗,可是今次朝鮮核試產生的地震波,相當於6.3級地震,威力是對上一次核試的10倍,美國軍事專家普遍認同,有必要假定朝鮮的確擁有氫彈。回顧美蘇中國發展核武經驗,到了第5次核試,3國大抵都已掌握氫彈技術。今次是朝鮮第6次核試,成功引爆氫彈,從武器發展角度來看,並未叫人太意外。
近年朝鮮決意發展核武,中朝再非「血盟」關係。中國舉行金磚五國峰會,朝鮮試爆氫彈,完全不給中國面子。外交部除了嚴辭譴責,也向朝鮮駐北京大使館提出嚴正交涉,情形一如過去數次對朝鮮核試的反應,反映北京仍傾向審慎行事,會否有進一步強硬動作,仍屬未知之數。今年初,中國提出「雙暫停」,呼籲美國與朝鮮對話甚至提供援助,換取朝鮮暫停核試和彈道導彈試射,一些美國學者也認為方案值得考慮,然而華府錯過時機,現在朝鮮成功試爆氫彈,擁有直轟美國本土的洲際導彈指日可待,「雙暫停」的作用大打折扣,充其量可以阻止測試洲際導彈,惟已不能逆轉朝鮮掌握核彈氫彈技術這一現實。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排除動武,不過美國攻打朝鮮的機率仍然相當低。誠然,朝鮮核武數量有限,按照核震懾軍事理論,並未具有「第二擊」(second strike)的核子報復能力,然而就算美國先發制人,以「外科手術式打擊」摧毀朝鮮大部分核設施,甚或擊殺金正恩,也不能阻止朝鮮報復,以密集火炮和常規武器將首爾變成火海;至於美軍全面入侵朝鮮的可能更是零,華府不可能冒險挑起一場核戰。
華府繼續向中國打主意,威脅制裁與朝鮮有生意來往的中國企業,不會令平壤放棄核武,只會加劇中美摩擦,令朝鮮漁人得利。中美俄需要盡快磋商框架,令東北亞局勢穩定下來,防止連鎖效應失控,同時研究是否需要有Plan B﹕如何令朝鮮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核武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