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維米爾攜荷蘭黃金時代藝術來華展出
2017年06月07日 08:32
編者按:繼法國盧浮宮後,“荷蘭萊頓藝術展:倫勃朗和他的時代”將於6月1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9月23日在上海龍美術館,以及盧浮宮阿布達比分館相繼展出。此次展覽為美國商業巨頭的私人收藏,展出的30幅繪畫作品幾乎涵蓋了荷蘭黃金時期的藝術風格。
法國盧浮宮展覽現場
即將登陸中國的“荷蘭萊頓藝術展:倫勃朗和他的時代”從美國商業巨頭湯瑪斯•卡普蘭(Thomas Kaplan)及其妻子達芙妮•雷卡納蒂•卡普蘭(Daphne Recanati Kaplan)所積累的萊頓收藏(Leiden Collection)精選而出,參觀者可以一次飽覽荷蘭萊頓地區的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的30幅繪畫作品,其中包括倫勃朗(11幅,包括1幅最新歸到倫勃朗名下的作品),維米爾(1幅,這也是維米爾作品首次在國內展出),以及荷蘭風俗畫家揚•斯特恩(Jan Steen)、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等重量級藝術家,幾乎涵蓋了荷蘭黃金時期的各種藝術風格。他們的這批收藏也被認為是17世紀荷蘭繪畫最大的私人收藏。
湯瑪斯•卡普蘭在盧浮宮
萊頓的倫勃朗和荷蘭的黃金時代
1606年,倫勃朗出生于荷蘭萊頓,他留給世界的圖像除了那張為自己惹來官司的“夜巡”外,還有一系列驚人的自畫像,這些自畫像像是倫勃朗的自傳,展示了他從一個年輕、英俊、時髦的成功畫家,到孤獨的老年。此次“荷蘭萊頓藝術展:倫勃朗和他的時代”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一張倫勃朗28歲的自畫像,此時的藝術家生活在阿姆斯特丹,英姿勃發的他躋身主要肖像畫家的行列,這一年他與一名富有的姑娘結婚置業,並且開始了自己的藝術收藏。
倫勃朗,自畫像(28歲),1634
倫勃朗從1621年投身繪畫,並在1624年獲得了在荷蘭當時最著名的畫家彼得•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1583 -1633)在阿姆斯特丹的畫室中當學徒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他基本掌握油畫、素描和蝕刻畫的技巧並發展了自己的風格,與同門好友揚•列文斯(Jan Lievens)在家鄉萊頓開畫室招徒作畫。
揚•列文斯,玩紙牌的人,1625
與很多其他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家不同,倫勃朗的很多作品給人一種深暗的棕色,卻在亮部以閃光的顏色形成生動的對比,這種被譽為“地窖之光”的光線令人炫目,
倫勃朗,閱讀的智慧女神,1635
與荷蘭黃金時代第一位傑出藝術家哈爾斯的肖像呈現給人一種真實的快感不同,倫勃朗的畫卻能表現更多,觀者似乎能夠從他的繪畫中感覺出物件的熱情、孤獨和苦難,甚至通過畫面中物件的眼睛洞察其內心。
倫勃朗,女子頭部,1645
1642年,倫勃朗的第一任妻子去世,而日後被認為是其代表作的“夜巡”因為未按要求排列志願民兵的群像而招致不滿,被告上法庭。這使他在公眾中的聲望下降,並開始負債。14年後,他宣佈破產,他的房屋和藏品均被拿去拍賣。1669年,倫勃朗去世之時,除了一些舊衣物和繪畫用具外,幾乎沒有任何財產。
倫勃朗,老年男子肖像,1645
與倫勃朗繪畫中隱含的恢弘的悲劇性不同,另一位出生于萊頓的畫家揚•斯特恩的作品則反應了生活中幽默的場景。揚•斯特恩以經營客棧為業,繪畫是他的副業,這也就給了他足夠的機會去欣賞宴飲作樂的愉悅人群,其鮮明溫暖的色彩讓人難以忘懷。
揚•斯特恩,飯後娛樂,1660
除此之外,從萊頓走出的畫家倫勃朗的學生格裡特•德奧(Gerrit Dou)、斐迪南•波爾(Ferdinand Bol)等,他們的作品與倫勃朗的情調並不相同,更擅長表現日常生活的場景,但精神卻與倫勃朗接近。
格裡特•德奧,藝術家窗口的貓,1657
在倫勃朗之後,荷蘭黃金時代另一名最偉大的藝術家非維米爾莫屬,他的作品並沒有宏大的場面,樸素而平實的柔和畫面中卻可以表達物體的質感。維米爾也是觀察日常生活最敏銳的畫家之一,他對室內場景的迷戀也是獨一無二的,他拒絕了傳統繪畫中對戰鬥、神話、殉道等大場面和嘈雜色彩的描繪,而描繪普通人生活空間的靜謐之美。通過這些作品,也正反應出荷蘭黃金時代富庶、優渥的生活。
維米爾,靜坐的女子,約1670-1672
卡普蘭收藏的荷蘭黃金時代
在這批荷蘭黃金時代的收藏中,最令卡普蘭引以為豪的是11幅倫勃朗的作品,當他6歲時第一次看到倫勃朗的畫便被深深吸引,除了荷蘭萊頓地區的藝術家之外,卡普蘭還收藏有維米爾、哈爾斯等荷蘭黃金時代藝術家的作品。
卡普蘭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2003到2008年間,“我們平均每週收藏一幅畫”,並且有時候一次收藏三至四幅作品。
Jacob van Loo,閱讀的男子, 1650
蘇富比(微博)(北美和南美區)董事長喬治 沃赫特(George Wachter)談及卡普蘭,認為他有一種“收藏的前瞻力量”,並且補充到,“如果其他人想買荷蘭萊頓的畫,我只能祝他好運了。” 佳士得副主席本•霍爾(Ben Hall)認為,卡普蘭並不是一個短期的藝術投資者,他的收藏行為足見他的“決心和勇氣”。
Godefridus Schalcken,青年男女在維納斯邊閱讀,1688-92
在超過14年的收藏經驗中,卡普蘭偶爾現身拍賣行,或通過電話委託的形式收購藝術品。但他也探索了一套非常具體的收藏作品方式,在更多的時候,他會從倫敦或紐約的私人經銷商直接購買。不過一旦拍賣會上出現頂級的作品,卡普蘭會敏感地發現它們,並且堅定地將其買下。2007年,卡普蘭就曾為哈爾斯一件罕見的Samuel Ampzing肖像與其他買家展開角逐,並最終以高於估價2倍的價格獲得了這件作品。
哈爾斯,Samuel Ampzing肖像,1630
但卡普蘭也透露了自己僅花費了500萬美元獲得了倫勃朗1624年的作品“無意識病人—氣味預言”(Unconscious patient-Allegory of Smell)。這件作品由新澤西一家名叫Nye&Company的小型拍賣行在郊區地下室發現,且當時賣家對這件作品一無所知,沒有任何頭銜和藝術家歸屬,估價僅僅500美元。兩位有經驗的法國經銷商認定其為倫勃朗的作品,並以100萬美元收購了該作品,隔天就賣給了卡普蘭。這件作品是倫勃朗描繪感官世界的五張作品之一,這五張作品現存三張,而卡普蘭擁有其中的兩張。
倫勃朗,無意識病人—氣味預言,1624
如今,卡普蘭首次將這些購於拍賣行或是私人收藏的繪畫在公共領域展出,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分享自己看到這些畫的快樂。
而在盧浮宮展出之際,卡普蘭將倫勃朗學生斐迪南•波爾(Ferdinand Bol)的畫作“瑞貝卡和伊莉莎在井邊”(Rebecca and Eliezer at the Well,1645-1646)捐贈給盧浮宮。據悉,這件作品是卡普蘭於2009年用130萬歐元收購的。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當時的競爭對手之一,就是盧浮宮。卡普蘭表示:“我們的策略是,如果我們知道有博物館也籌措到足夠資金來競爭某幅作品,我們不會奪人所愛。”
斐迪南•波爾,瑞貝卡和伊莉莎在井邊,1645-1646
後來,當他得知自己的競爭對手是盧浮宮,卡普蘭提出將這幅作品長期租借給對方。盧浮宮通常也不會在自己的展廳中展示租借的畫作,但這幅作品是一個例外,2010年起,它就展示于盧浮宮的荷蘭繪畫展廳。而今,它將成為其永久的居所。“這是個意外,”卡普蘭表示,“它本來就該在那裡的。”
“荷蘭萊頓藝術展:倫勃朗和他的時代”將於2017年6月17日至9月3日在北京國家博物館、2017年9月23日至2018年2月25日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展出。
卡普蘭荷蘭黃金時代收藏:
Isaac Jouderville,倫勃朗肖像,1631
格裡特•德奧,寫作的學者,1635
揚•列文斯,戴斗篷和頭巾的男孩,1631
揚•斯特恩,彈琴的自畫像 ,1664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徐悲鴻《四吉圖》2875萬元成交
2017年06月08日 11:38
6月5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本場共99件精品上拍,其中,徐悲鴻《四吉圖》以980萬元起拍,2500萬元落槌,最終2875萬元成交。(拍前估價:RMB 12,000,000-18,000,000)
徐悲鴻《四吉圖》 1942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92×61cm徐悲鴻《四吉圖》 1942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92×61cm
此幅作於1942年,當時徐悲鴻在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徐悲鴻來到重慶,在中央大學擔任藝術系教授八年(1928—1946)。這段時期他居住在江北盤溪,每天擺渡去中央大學上課,晚上常常點著煤油燈畫畫,是徐悲鴻的一個創作高峰期,許多優秀的作品均誕生於此時。在徐悲鴻的動物畫中,雞是一項重要的題材,尤其是雄雞,象徵著在逆境中不屈不饒的抗爭,這種英雄式的形象在抗日戰爭年代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此幅為《四吉圖》,這在徐悲鴻的同類題材畫作中並不多見。畫面採取了徐悲鴻所常用的格式,不同的是,磐石下面的草叢裡,增添了三隻正在覓食的母雞,而英姿颯爽的雄雞像守衛者,守護著家庭的安全。
同時,徐悲鴻於1942年10月主持籌建中國美術學院,其為民國政府教育部主管的國家級學院,其資金源于教育部中英文教基金會的“庚子賠款”,而朱家驊時該基金會董事會委員長,他提議從 “庚子賠款”拿出經費定期支援中國美術學院,使得徐悲鴻能夠順利創辦起“中國美術學院”,因此徐悲鴻在《四吉圖》的題識中才有“壬午中秋始成立美術學院,騮兄力也”之語。此外,這件作品曾於2013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上以1725萬元成交。
2017年06月08日 11:38
6月5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本場共99件精品上拍,其中,徐悲鴻《四吉圖》以980萬元起拍,2500萬元落槌,最終2875萬元成交。(拍前估價:RMB 12,000,000-18,000,000)
徐悲鴻《四吉圖》 1942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92×61cm徐悲鴻《四吉圖》 1942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92×61cm
此幅作於1942年,當時徐悲鴻在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徐悲鴻來到重慶,在中央大學擔任藝術系教授八年(1928—1946)。這段時期他居住在江北盤溪,每天擺渡去中央大學上課,晚上常常點著煤油燈畫畫,是徐悲鴻的一個創作高峰期,許多優秀的作品均誕生於此時。在徐悲鴻的動物畫中,雞是一項重要的題材,尤其是雄雞,象徵著在逆境中不屈不饒的抗爭,這種英雄式的形象在抗日戰爭年代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此幅為《四吉圖》,這在徐悲鴻的同類題材畫作中並不多見。畫面採取了徐悲鴻所常用的格式,不同的是,磐石下面的草叢裡,增添了三隻正在覓食的母雞,而英姿颯爽的雄雞像守衛者,守護著家庭的安全。
同時,徐悲鴻於1942年10月主持籌建中國美術學院,其為民國政府教育部主管的國家級學院,其資金源于教育部中英文教基金會的“庚子賠款”,而朱家驊時該基金會董事會委員長,他提議從 “庚子賠款”拿出經費定期支援中國美術學院,使得徐悲鴻能夠順利創辦起“中國美術學院”,因此徐悲鴻在《四吉圖》的題識中才有“壬午中秋始成立美術學院,騮兄力也”之語。此外,這件作品曾於2013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上以1725萬元成交。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廣東嶺南特產,荔枝季節又來了
唐代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讚美荔枝:“殼如紅絹,膜如紫綃,肉瑩白如雪,漿液甘酸如醴酪”。末代蘇東坡在品嘗嶺南荔枝時,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齊白石荔枝圖: 楊貴妃吃荔枝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留下的名句將荔枝美名千古傳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唐朝時極易變質的荔枝是如何從南國運到長安的。
荔枝鮮果極易變質。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講“若離本枝,—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矣”。
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北方達官貴人吃到的都是鮮果。為此,當年專門開闢了從南到北專運荔枝的“荔枝道”。
世人傳統對“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解釋是,當年沒有飛機空運,為讓楊貴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鮮荔枝,只得派人將剛摘下的荔枝,一個驛站一個驛站地換快馬於當日送到京城。因此,楊貴妃看到快馬蕩起的塵埃,知道是有人送她愛吃的荔枝來了,故喜形於色。
但從常理看,嶺南距長安幾千里之遙,再快的馬也不可能一日抵達。後人考證認為,楊貴妃所食的鮮荔是採取將帶果大樹移植的辦法送到長安的。史載:“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陽丹河,運至商州、秦嶺不通舟揖之處,而果正熟,乃摘取過嶺,飛騎至華清官,則一日可達也”。
此外還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荔枝是中國最早採用低溫和氣調貯藏的果品。《廣東新語》記載了一種辦法:“藏荔枝法,就樹摘完好者,留蒂寸許,蠟封之,乃剪去蒂,複以蠟封剪口,蜜水滿浸,經數月,味色不變”。
徐勃在其《荔枝譜》介紹了另一種辦法:“鄉人常選鮮紅者,于林中擇巨竹鑿開一穴,置荔節中,仍以竹籜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氣滋潤,可藏至冬春,色香不變”。
有關更精彩荔枝文章;
http://hongkongmart.com/forum/viewtopic.php?f=2&t=26
唐代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讚美荔枝:“殼如紅絹,膜如紫綃,肉瑩白如雪,漿液甘酸如醴酪”。末代蘇東坡在品嘗嶺南荔枝時,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齊白石荔枝圖: 楊貴妃吃荔枝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留下的名句將荔枝美名千古傳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唐朝時極易變質的荔枝是如何從南國運到長安的。
荔枝鮮果極易變質。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講“若離本枝,—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矣”。
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北方達官貴人吃到的都是鮮果。為此,當年專門開闢了從南到北專運荔枝的“荔枝道”。
世人傳統對“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解釋是,當年沒有飛機空運,為讓楊貴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鮮荔枝,只得派人將剛摘下的荔枝,一個驛站一個驛站地換快馬於當日送到京城。因此,楊貴妃看到快馬蕩起的塵埃,知道是有人送她愛吃的荔枝來了,故喜形於色。
但從常理看,嶺南距長安幾千里之遙,再快的馬也不可能一日抵達。後人考證認為,楊貴妃所食的鮮荔是採取將帶果大樹移植的辦法送到長安的。史載:“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陽丹河,運至商州、秦嶺不通舟揖之處,而果正熟,乃摘取過嶺,飛騎至華清官,則一日可達也”。
此外還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荔枝是中國最早採用低溫和氣調貯藏的果品。《廣東新語》記載了一種辦法:“藏荔枝法,就樹摘完好者,留蒂寸許,蠟封之,乃剪去蒂,複以蠟封剪口,蜜水滿浸,經數月,味色不變”。
徐勃在其《荔枝譜》介紹了另一種辦法:“鄉人常選鮮紅者,于林中擇巨竹鑿開一穴,置荔節中,仍以竹籜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氣滋潤,可藏至冬春,色香不變”。
有關更精彩荔枝文章;
http://hongkongmart.com/forum/viewtopic.php?f=2&t=26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他拒絕買主巨額現金將文物捐故宮 上月在工地喪生
2017年06月17日 01:05
據中華遺產雜誌報導,5月30日11時40分許,在石(石家莊)濟(濟南)客運專線工程工地,一台龍門吊在拆除過程中發生傾覆,導致6人遇難。其中一名遇難工人名叫何剛。
何剛
1985年,何剛在河南商水縣老家蓋房時意外地挖出“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等19件高等級元代銀器。
他拒絕了文物販子用一蛇皮袋現金購買文物的要求,與村長連夜趕到北京,將這批珍貴文物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何剛捐贈給故宮的19件元代銀器中,最引人注目的“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何剛捐贈給故宮的19件元代銀器中,最引人注目的“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
據《中華遺產》雜誌2011年第4期“挖出文物之後”一文報導: 何剛家住河南商水縣固牆鄉固牆村。1985年,他在自己的院裡蓋房時挖出一個大缸,內裝‘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等19件造型華美的元代銀器。
何剛立即與本村村長一起連夜趕到北京,要求將其捐贈給故宮博物院,經專家鑒定為十分罕見的元代窖藏銀器,這填補了故宮銀器收藏史上的一項空白。
為了更加完整地收藏這批銀器,在故宮文物管理處梁金生處長的建議下,何剛又一次不辭辛勞地趕回河南,將其盛裝銀器的缸送到了故宮。
何剛曾回憶挖到文物的過程,說起往事
他說,爺爺給他講過,他家現在的房子在幾十年前還是別人家的,那家人有一天晚上睡覺,突然看到屋子裡地板上發出火光,男主人趕緊起床,點著煤油燈就著微弱的燈光,用鐵鍬挖開地板向下挖去,可是什麼也沒有挖到。
後來,估計那家人又挖過幾次,仍舊一無所獲,就放棄了。
後來何剛家和那家人換了房子,結果還真是就在這間屋子裡,挖出了寶貝。
主動上繳文物
何剛是主動上繳的,而且他說,當時沒有多想,根本沒想過要錢,只是覺得“能把我們來回的路費報銷就行了”。而故宮,也沒有虧待何剛。梁金生說,本來準備獎勵1萬元的,但那時候社會上正熱捧“萬元戶”,故宮為了不要太張揚,沒有給何剛1萬元,而是給了8000元。
經歷過1985年的人們,應該不會懷疑何剛的動機和故宮的誠意,那個年代,雖然有了“萬元戶”,但金錢並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那是一個精神和榮譽至上的年代。
然而時代在變,如果是今天,何剛還會捐贈嗎?對此,何剛的態度倒很堅決,他說,即便是現在,也一定會捐出來,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句話,“文物屬於國家”。
何剛帶著挖出的文物來到故宮,達成了捐贈的心願,又帶著意料之外的一筆錢回到家鄉,他心中的欣喜不難想像。 完成這件“壯舉”後,何剛又恢復了四處打工的生活。
何剛和眾多走向城市的農民一樣,在工地上辛勤勞作何剛和眾多走向城市的農民一樣,在工地上辛勤勞作
何剛說,2003年,他妻子患尿毒癥,看病花了很多錢,還借了外債。萬般無奈之下,何剛想到了故宮,於是,他又來到了北京。依舊是梁金生接待了他,經過研究決定,故宮給了何剛5萬元。
此時,距離1985年,已經過了18年,這18年裡,何剛的生活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像的是,當初的幾千塊錢,比這次的5萬塊,似乎更經花。因為僅僅3年之後,何剛又一次找到了故宮。
2006年,因為老父親要做腿部的手術,急需用錢,所以何剛再次找到故宮,故宮又一次給了他5萬元。
文物無價,情意亦無價
何剛說,在他周圍,好多人都和他說過同樣的話,那就是“你虧了,如果那些東西不交上去,管花好幾輩子了”。甚至何剛自己的親生女兒也會拿這事奚落他,比如他向女兒要錢還債時,女兒雖然每次都給,但有時也會扔過來一句話:你管國家要錢去。
對這,何剛曾說他一點也不後悔,而且相信自己真有困難的時候,國家能幫他解決。
何剛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工人,卻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了不起的保護者。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傅抱石:我是這樣完成一幅畫的!
他是20世紀中國傳統美術現代化轉型的代表人物、聞名中外的國畫大師、“新山水畫”的代表畫家。他和齊白石曾被郭沫若稱作畫壇上的“南北二石”,可見其當時的藝術地位。傅抱石的繪畫創作題材主要來自五個方面:自然、詩境、歷史、臨摹古人、想像與感懷。他的繪畫創作繼承了中國傳統“大寫意”之風,酣暢 淋漓,詩情文思並重。同時,傅抱石在藝術上崇尚革新,藝術創作以山水畫成就最大。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現代著名國畫家。傅抱石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于中央大學。1949年後曾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 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
我是沒有傳統技巧的人,同時也沒有擅長之點,我只覺得我要表達某種畫面時,儘管冒著較大的危險,還是要斟酌題材需要和工具材料的反應能力,儘量使畫面完成其任務。當然,拙作中我不滿意的仍占最多數,但我總竭盡了我的可能。
當我決定了題材之後,繼之便是構圖。如何經營這一題材?人物位置,樹石穿插,這時候都緊張地揣摩著,或者無意識地翻翻書本(文字的或圖版的),待腹稿的 眉目稍稍出現,即忙用柳炭條在紙上捉住字。端詳審度,反復至於再三。在這一過程中,大約只可求取大體上的某某數點,具體的細節是不能也不必決定的。
於是正式描寫,有半途認為不能成立的,我毀去它,毀了之後,這個題材就暫從緩議,把它摔在一旁,另外去經營另一題材。必須等到相當時候,我腦中手中又在 憧憬那失敗過的題材,再來一試,又要等待下次自然的機會了。今日我尚有曾經一試再試的若干題材還沒有畫成。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淺薄所致。
我認為畫面的美,一種自感而又感人的美,它的細胞中心不容有投機取巧的存在,它雖然接受畫家所加的一切法理,但它的最高任務,則絕非一切法理所能包辦,所能完成!
當含毫命素水墨淋漓的一刹那,什麼是筆,什麼是紙,乃至一切都會分不清。這不是神話,《莊子•外篇》記的宋元君畫史“解衣盤礴”也不是神話。因此,我對於畫面造型的美,是頗喜歡那在亂頭粗服之中並不缺少謹嚴精細的。
亂頭粗服,不能成自恬靜的氛圍,而謹嚴精細,則非放縱的筆墨所可達成,二者相和,適得其中。我畫山水,是充分利用兩種不同的筆墨的對比極力使畫面“動”起來的,雲峰樹石,若想縱恣蒼莽,那麼人物屋宇,就必定精細整飾。根據中國畫的傳統論,我是往往喜歡山水人物用元以下的技法,而人物宮觀道具,則在南宋以上。這情形,在這次展覽的拙作中,最是顯著。
每次作畫的時候,我都存著一個目標來衡量我的結果。因此,在畫面上,若感覺已到了恰如其分的時候,我便勒住筆鋒,徘徊一下,可以止則就此終止。分明某處可以架橋,甚至不畫橋便此路不通,我不管它。或者某一山、某一峰、某一石,並沒完畢所應該的加工,也不管它。或者房子只有一邊,於理不通,我也不管它。我只求我心目中想表現的某境界有適當的表達,我認為這一畫面已獲到了它應該存在的理由。
我心中目中的一幅畫,是一個有機體。但我手中筆下的一幅畫,是否如此呢?當然不是的。 來源:中國藝術品投資雜誌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現代著名國畫家。傅抱石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于中央大學。1949年後曾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 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
我是沒有傳統技巧的人,同時也沒有擅長之點,我只覺得我要表達某種畫面時,儘管冒著較大的危險,還是要斟酌題材需要和工具材料的反應能力,儘量使畫面完成其任務。當然,拙作中我不滿意的仍占最多數,但我總竭盡了我的可能。
當我決定了題材之後,繼之便是構圖。如何經營這一題材?人物位置,樹石穿插,這時候都緊張地揣摩著,或者無意識地翻翻書本(文字的或圖版的),待腹稿的 眉目稍稍出現,即忙用柳炭條在紙上捉住字。端詳審度,反復至於再三。在這一過程中,大約只可求取大體上的某某數點,具體的細節是不能也不必決定的。
於是正式描寫,有半途認為不能成立的,我毀去它,毀了之後,這個題材就暫從緩議,把它摔在一旁,另外去經營另一題材。必須等到相當時候,我腦中手中又在 憧憬那失敗過的題材,再來一試,又要等待下次自然的機會了。今日我尚有曾經一試再試的若干題材還沒有畫成。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淺薄所致。
我認為畫面的美,一種自感而又感人的美,它的細胞中心不容有投機取巧的存在,它雖然接受畫家所加的一切法理,但它的最高任務,則絕非一切法理所能包辦,所能完成!
當含毫命素水墨淋漓的一刹那,什麼是筆,什麼是紙,乃至一切都會分不清。這不是神話,《莊子•外篇》記的宋元君畫史“解衣盤礴”也不是神話。因此,我對於畫面造型的美,是頗喜歡那在亂頭粗服之中並不缺少謹嚴精細的。
亂頭粗服,不能成自恬靜的氛圍,而謹嚴精細,則非放縱的筆墨所可達成,二者相和,適得其中。我畫山水,是充分利用兩種不同的筆墨的對比極力使畫面“動”起來的,雲峰樹石,若想縱恣蒼莽,那麼人物屋宇,就必定精細整飾。根據中國畫的傳統論,我是往往喜歡山水人物用元以下的技法,而人物宮觀道具,則在南宋以上。這情形,在這次展覽的拙作中,最是顯著。
每次作畫的時候,我都存著一個目標來衡量我的結果。因此,在畫面上,若感覺已到了恰如其分的時候,我便勒住筆鋒,徘徊一下,可以止則就此終止。分明某處可以架橋,甚至不畫橋便此路不通,我不管它。或者某一山、某一峰、某一石,並沒完畢所應該的加工,也不管它。或者房子只有一邊,於理不通,我也不管它。我只求我心目中想表現的某境界有適當的表達,我認為這一畫面已獲到了它應該存在的理由。
我心中目中的一幅畫,是一個有機體。但我手中筆下的一幅畫,是否如此呢?當然不是的。 來源:中國藝術品投資雜誌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藝術可以無視倫理?少女:我給爸爸做裸體模特
時光荏苒,在9年前的2009年,如果說有一件事在網路上影響超過當時的“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只有女兒給畫家父親當人體模特並開畫展展覽這個事件了。
父親,女兒,人體模特,幾個片語合在一起,極大的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李壯平和女兒李勤及其油畫展覽《東方神女山鬼系列》註定是09年最驚人的事件。 從09年到現在,9年的時間過去了,當時身處輿論漩渦、承受網友鋪天蓋地的謾駡的這對父女,如今怎麼樣了?這個事件的結論又是怎麼樣的呢? 畫女兒人體事件始末 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這件事情,畫家李壯平以自己親生女兒為人體模特創作並公開展覽。這種行為在繪畫史上可以說空前絕後。人體模特模特有很多,我們可能見到很多畫家給妻子畫裸體,還可能見到給未成年的孩子畫人體模特。 李壯平算得上是古今中外畫家中,第一個以自己成年的親生女兒為人體模特並公開展覽的藝術家。
油畫醬翻閱資料,在100年前畫家劉海粟畫了中國第一幅人體人物,當時被罵為藝術叛徒,衝擊了當時國人的思維。而100年後人們也慢慢接受起來。但李壯平這系列畫似乎和劉海粟畫的第一幅人體意義不同,但又說不上哪裡不一樣。 就這樣一個系列的畫導致出來的事件,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口水戰,這究竟是藝術的創新還是社會學家口中的亂倫?這場審美和倫理爭論一直持續很久,大家圍繞倫理,道德不斷的爭吵。
在這場口水戰中,我們分辨不出這中間有多少偽君子一邊高呼著泱泱大國禮儀之邦,講的就是禮義廉恥,一邊上下擺動自己的右手;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是為了社會的公知和自己對價值觀的判斷而參與到這場討論當中。 網路中每個人的想法以及為何爭吵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清楚當時處在暴風眼中的父女是怎麼樣的情況。
李壯平,出生於1948年,中國實力派油畫家,國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目前是畫院院長,藝術院校教授,潛心數十年,對國畫、書法和油畫有深入研究,國畫師從于蘇葆楨老師,北京畫院的院長周思聰老師,畫畫是他鍾愛一生的事業。他把自己的女兒李勤也培養成一名畫家。
李勤與全國著名詩人王家新,洪燭,姚勇 參觀《屈原祠》在“山鬼”詩文石刻版畫前合影
暴風眼中的父女 輿論觀點是對立的,有人說這件事是“亂倫”,就有說為了藝術“可敬”。從線民到專家,每一個人都在爭論。而爭論的焦點都是集中在畫家女兒的身體上,卻沒有看到任何對作品評價。
震撼藝術界的一對父女之東方神女山鬼系列 他們是一對父女,父親李壯平是老畫家,女兒(李勤)為父親做人體模特(如下圖),四川省德陽市人。父女完美合作,創造出了《震撼藝術界的一對父女之東方神女山鬼系列》。
對於女兒為父親做人體模特,是藝術還是色情眾說紛紜,看你怎麼看,本人是很佩服他們的,請不起模特,為了藝術可以作出這樣的犧牲,接受眾人的評論,有人會說他們為了藝術很執著,可是難免有人會說三道四的,本人是覺得這個藝術品很可貴,精神很可貴,就看你怎麼看了?
就在事件發生不久後的一次視頻採訪中,李壯平和女兒李勤出現在人們面前,與畫中顯露出的開放、大膽的印象完全不同,李壯平的謹慎和女兒李勤的羞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李壯平 李勤與全國著名老詩人劉章合影
在李壯平眼裡,女兒是完美的是純潔的,但是請女兒畫人體,就意味著讓女兒的身體和最隱私的部位暴露在世人眼中,李壯平也很糾結,並決定尊重女兒的意見。
女兒李勤問過媽媽和婆婆,她們意外的都很同意,在繪畫過程中媽媽也在一旁陪同,這一系列畫作從李勤18歲一直畫到23歲,整整創作了5年的時間。
在一次展覽中,這些畫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件事的發展,遠遠超乎李壯平的預料,高達數十萬的人要求採訪,徹底打亂了李壯平的生活,這一類的畫甚至和情色扯上關係,李壯平在視頻採訪中哽咽的說:搞藝術就是為了獻身,獻身。
感受自然天成的美東方神女李勤 參觀 烏木奇石館
時間沉澱下的平靜後的思考 隨後的幾年中,這起事件慢慢淡化,人稱神女李勤的女孩恢復了往日的青春靚麗,畫家李壯平也潛心繪畫。
李壯平畫家告訴記者,雖然這裡的天氣炎熱,但興奮和激動代替了所有。尤其是剛進入龍門峽,所有的美景一下在眼前鋪展開來時,自己完全驚呆了,青山碧水深深地震撼著他的靈魂。
時間會淡化很多東西,但無法徹底解決某些問題。尤記這期事件中,某倫理學家稱,父親給成年的女兒畫人體,違背了人的倫理,甚至引起社會負面現象,而網上的負面評價更多。
而美院教授認為,這種藝術創作需要衝破倫理道德的約束,是一次偉大的創造,是值得讚賞的。
一系列畫所引發的質疑和爭吵,是我們的審美落後,還是踐踏了傳統價值,始終沒有一個答案。
東方神女李勤在《大熊貓繁殖基地》寫生,繪國寶大熊貓圖
但這件事卻留給我們很大的反思,現如今在不良媒體引導下人們談到藝術,只有這個畫家賣的畫多麼貴,有沒有裸體和惡搞的東西。
總之什麼吸引眼球就寫什麼,遠遠不再關注藝術本身的價值。
畫家李壯平、李勤 指導學生作品
這種現狀就逐漸造成了,畫家和市場專注炒作,令吸引眼球的事件一個接一個爆發。不是藝術出問題了,而是我們出問題了。
東方神女 畫家李壯平、李勤受 到巫山大昌中學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給爸爸當模特,父女共圓一個藝術夢 文/方 舟 2009年1月17日,首屆重慶黃桷坪新年(國際)藝術節的開幕式上,四川省德陽市寫實派油畫家李壯平和女兒李勤共同創作完成的《東方神女山鬼系列》油畫引起轟動,畫作中美麗、純潔...
一晃,我已走過了藝術人生60個年頭了。回憶兒時只有九歲的我,因百年不遇的饑荒,撿一種野菜治外公的病時認識了解放軍,見我餓死都不偷,有善根,又因我還能畫毛主席像,而使他們驚歎和感動。在他們的熱心幫助下,才使我離開了後來因饑餓而造成的“無孩村”。從那以後畫畫便成了我鍾愛一生的事業。
青少年時,我在山區、江邊、丘陵住過。一生中當過農民、工人、幹部、教師。修過成昆鐵路,多次九死一生。虧得世人相助,才使我倖存了下來,仿佛有天使在暗中相助。
多年來我想以繪畫的形式報答幫助過我的人們的心情,象一塊石頭懸在我心裡,一直沒落下來。儘管一直很努力的我,在30年前,曾是省裡常點名集中創作國畫和油畫的重點作者。
父親,女兒,人體模特,幾個片語合在一起,極大的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李壯平和女兒李勤及其油畫展覽《東方神女山鬼系列》註定是09年最驚人的事件。 從09年到現在,9年的時間過去了,當時身處輿論漩渦、承受網友鋪天蓋地的謾駡的這對父女,如今怎麼樣了?這個事件的結論又是怎麼樣的呢? 畫女兒人體事件始末 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這件事情,畫家李壯平以自己親生女兒為人體模特創作並公開展覽。這種行為在繪畫史上可以說空前絕後。人體模特模特有很多,我們可能見到很多畫家給妻子畫裸體,還可能見到給未成年的孩子畫人體模特。 李壯平算得上是古今中外畫家中,第一個以自己成年的親生女兒為人體模特並公開展覽的藝術家。
油畫醬翻閱資料,在100年前畫家劉海粟畫了中國第一幅人體人物,當時被罵為藝術叛徒,衝擊了當時國人的思維。而100年後人們也慢慢接受起來。但李壯平這系列畫似乎和劉海粟畫的第一幅人體意義不同,但又說不上哪裡不一樣。 就這樣一個系列的畫導致出來的事件,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口水戰,這究竟是藝術的創新還是社會學家口中的亂倫?這場審美和倫理爭論一直持續很久,大家圍繞倫理,道德不斷的爭吵。
在這場口水戰中,我們分辨不出這中間有多少偽君子一邊高呼著泱泱大國禮儀之邦,講的就是禮義廉恥,一邊上下擺動自己的右手;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是為了社會的公知和自己對價值觀的判斷而參與到這場討論當中。 網路中每個人的想法以及為何爭吵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清楚當時處在暴風眼中的父女是怎麼樣的情況。
李壯平,出生於1948年,中國實力派油畫家,國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目前是畫院院長,藝術院校教授,潛心數十年,對國畫、書法和油畫有深入研究,國畫師從于蘇葆楨老師,北京畫院的院長周思聰老師,畫畫是他鍾愛一生的事業。他把自己的女兒李勤也培養成一名畫家。
李勤與全國著名詩人王家新,洪燭,姚勇 參觀《屈原祠》在“山鬼”詩文石刻版畫前合影
暴風眼中的父女 輿論觀點是對立的,有人說這件事是“亂倫”,就有說為了藝術“可敬”。從線民到專家,每一個人都在爭論。而爭論的焦點都是集中在畫家女兒的身體上,卻沒有看到任何對作品評價。
震撼藝術界的一對父女之東方神女山鬼系列 他們是一對父女,父親李壯平是老畫家,女兒(李勤)為父親做人體模特(如下圖),四川省德陽市人。父女完美合作,創造出了《震撼藝術界的一對父女之東方神女山鬼系列》。
對於女兒為父親做人體模特,是藝術還是色情眾說紛紜,看你怎麼看,本人是很佩服他們的,請不起模特,為了藝術可以作出這樣的犧牲,接受眾人的評論,有人會說他們為了藝術很執著,可是難免有人會說三道四的,本人是覺得這個藝術品很可貴,精神很可貴,就看你怎麼看了?
就在事件發生不久後的一次視頻採訪中,李壯平和女兒李勤出現在人們面前,與畫中顯露出的開放、大膽的印象完全不同,李壯平的謹慎和女兒李勤的羞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李壯平 李勤與全國著名老詩人劉章合影
在李壯平眼裡,女兒是完美的是純潔的,但是請女兒畫人體,就意味著讓女兒的身體和最隱私的部位暴露在世人眼中,李壯平也很糾結,並決定尊重女兒的意見。
女兒李勤問過媽媽和婆婆,她們意外的都很同意,在繪畫過程中媽媽也在一旁陪同,這一系列畫作從李勤18歲一直畫到23歲,整整創作了5年的時間。
在一次展覽中,這些畫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件事的發展,遠遠超乎李壯平的預料,高達數十萬的人要求採訪,徹底打亂了李壯平的生活,這一類的畫甚至和情色扯上關係,李壯平在視頻採訪中哽咽的說:搞藝術就是為了獻身,獻身。
感受自然天成的美東方神女李勤 參觀 烏木奇石館
時間沉澱下的平靜後的思考 隨後的幾年中,這起事件慢慢淡化,人稱神女李勤的女孩恢復了往日的青春靚麗,畫家李壯平也潛心繪畫。
李壯平畫家告訴記者,雖然這裡的天氣炎熱,但興奮和激動代替了所有。尤其是剛進入龍門峽,所有的美景一下在眼前鋪展開來時,自己完全驚呆了,青山碧水深深地震撼著他的靈魂。
時間會淡化很多東西,但無法徹底解決某些問題。尤記這期事件中,某倫理學家稱,父親給成年的女兒畫人體,違背了人的倫理,甚至引起社會負面現象,而網上的負面評價更多。
而美院教授認為,這種藝術創作需要衝破倫理道德的約束,是一次偉大的創造,是值得讚賞的。
一系列畫所引發的質疑和爭吵,是我們的審美落後,還是踐踏了傳統價值,始終沒有一個答案。
東方神女李勤在《大熊貓繁殖基地》寫生,繪國寶大熊貓圖
但這件事卻留給我們很大的反思,現如今在不良媒體引導下人們談到藝術,只有這個畫家賣的畫多麼貴,有沒有裸體和惡搞的東西。
總之什麼吸引眼球就寫什麼,遠遠不再關注藝術本身的價值。
畫家李壯平、李勤 指導學生作品
這種現狀就逐漸造成了,畫家和市場專注炒作,令吸引眼球的事件一個接一個爆發。不是藝術出問題了,而是我們出問題了。
東方神女 畫家李壯平、李勤受 到巫山大昌中學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給爸爸當模特,父女共圓一個藝術夢 文/方 舟 2009年1月17日,首屆重慶黃桷坪新年(國際)藝術節的開幕式上,四川省德陽市寫實派油畫家李壯平和女兒李勤共同創作完成的《東方神女山鬼系列》油畫引起轟動,畫作中美麗、純潔...
一晃,我已走過了藝術人生60個年頭了。回憶兒時只有九歲的我,因百年不遇的饑荒,撿一種野菜治外公的病時認識了解放軍,見我餓死都不偷,有善根,又因我還能畫毛主席像,而使他們驚歎和感動。在他們的熱心幫助下,才使我離開了後來因饑餓而造成的“無孩村”。從那以後畫畫便成了我鍾愛一生的事業。
青少年時,我在山區、江邊、丘陵住過。一生中當過農民、工人、幹部、教師。修過成昆鐵路,多次九死一生。虧得世人相助,才使我倖存了下來,仿佛有天使在暗中相助。
多年來我想以繪畫的形式報答幫助過我的人們的心情,象一塊石頭懸在我心裡,一直沒落下來。儘管一直很努力的我,在30年前,曾是省裡常點名集中創作國畫和油畫的重點作者。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清竹根雕獸足鼎成交價2415萬元
2017年06月18日 11:15
清乾隆宮廷禦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 竹雕 高20cm清乾隆宮廷禦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 竹雕 高20cm
北京東正2017年春拍日前在北京嘉裡大酒店收槌。據悉,本場共有40件精品上拍,其中,清乾隆宮廷禦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以800萬元起拍,最終以2100萬元落槌,加傭金以2415萬元成交。
該鼎器型以商周青銅彝器等古代器物為原型,一取其型,二取其飾,並加以巧妙融匯,成為嚴謹規整又不失新意的仿古佳器。此外,該鼎造型及紋飾與清宮舊藏皆有同源,細膩的雲雷紋和頗具張力的獸足,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竹雕仿古雙立耳三足小鼎相媲美。有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竹根雕仿古彝的器型大致齊全,唯此類鼎不見蹤影,加之此鼎的工藝與裝飾手法與竹雕仿古器相同,因此確定為清宮舊藏。
2017年06月18日 11:15
清乾隆宮廷禦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 竹雕 高20cm清乾隆宮廷禦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 竹雕 高20cm
北京東正2017年春拍日前在北京嘉裡大酒店收槌。據悉,本場共有40件精品上拍,其中,清乾隆宮廷禦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以800萬元起拍,最終以2100萬元落槌,加傭金以2415萬元成交。
該鼎器型以商周青銅彝器等古代器物為原型,一取其型,二取其飾,並加以巧妙融匯,成為嚴謹規整又不失新意的仿古佳器。此外,該鼎造型及紋飾與清宮舊藏皆有同源,細膩的雲雷紋和頗具張力的獸足,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竹雕仿古雙立耳三足小鼎相媲美。有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竹根雕仿古彝的器型大致齊全,唯此類鼎不見蹤影,加之此鼎的工藝與裝飾手法與竹雕仿古器相同,因此確定為清宮舊藏。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春拍第二波:買家水準大幅提高 精品意識再升級
2017年06月21日 08:13 图圖1 1 齊白石《土元寫生稿》 图圖2 2 齐白石《蝗虫写生稿》齊白石《蝗蟲寫生稿》 图圖3 3 齐白石《甲虫写生稿》齊白石《甲蟲寫生稿》
尺寸仅为 尺寸僅為0.30.3平尺的《土元写生稿》(图平尺的《土元寫生稿》(圖11)拍出)拍出5252万港元,萬港元,0.10.1平尺的《蝗虫写生稿》(图平尺的《蝗蟲寫生稿》(圖22)以)以3636万港元落槌,萬港元落槌,0.10.1平尺的《甲虫写生稿》(图平尺的《甲蟲寫生稿》(圖33)落槌价为)落槌價為3030万港元……日前中国香港地区的春季拍卖会上,萬港元……日前中國香港地區的春季拍賣會上,1414件齐白石的写生稿平均尺寸不到件齊白石的寫生稿平均尺寸不到0.20.2平尺,无底价起拍却均拍出数十万元的价格。平尺,無底價起拍卻均拍出數十萬元的價格。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回暖迹象明确,买家对有著录、出处、展览记录的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回暖跡象明確,買家對有著錄、出處、展覽記錄的作品尤为追捧,精品意识比往年有所提高,预计内地春拍也将会高于去年秋拍的行情。作品尤為追捧,精品意識比往年有所提高,預計內地春拍也將會高於去年秋拍的行情。
近日,中国香港地区举行多场拍卖,成为国内外买家的盛宴。 近日,中國香港地區舉行多場拍賣,成為國內外買家的盛宴。中国嘉德(香港)副总裁及财务总监陈益锋表示,本次春拍的拍品保持近两年的水准,从预展情况看,行家们对市场较前有较大兴趣和信心,其中广东买家因为地理位置之便,对本次拍卖会更为关注。中國嘉德(香港)副總裁及財務總監陳益鋒表示,本次春拍的拍品保持近兩年的水準,從預展情況看,行家們對市場較前有較大興趣和信心,其中廣東買家因為地理位置之便,對本次拍賣會更為關注。一位广东藏家表示,大多数行家、买家都倾巢而出,原因是本次拍卖会是今年春拍的“第二波”,将确认刚刚过去的“第一波”春拍的回暖迹象是否准确。一位廣東藏家表示,大多數行家、買家都傾巢而出,原因是本次拍賣會是今年春拍的“第二波”,將確認剛剛過去的“第一波”春拍的回暖跡象是否準確。
齐白石草虫写生引追捧齊白石草蟲寫生引追捧
在拍卖现场,一系列无底价的齐白石 在拍賣現場,一系列無底價的齊白石自存草虫写生传稿引起满座买家的追捧。自存草蟲寫生傳稿引起滿座買家的追捧。据了解,这次写生画稿共有據瞭解,這次寫生畫稿共有1414件,是齐白石案头自存自珍之物,在件,是齊白石案頭自存自珍之物,在19971997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曾有一件尺寸不及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曾有一件尺寸不及0.30.3平尺的齐白石写生稿《蝇》以平尺的齊白石寫生稿《蠅》以19.819.8万元成交,买家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创下齐白石作品每平尺单价的最高纪录。萬元成交,買家是著名收藏家張宗憲,創下齊白石作品每平尺單價的最高紀錄。
收藏家梁章凯指出,上世纪 收藏家梁章凱指出,上世紀8080年代初,一批齐白石写生稿曾以年代初,一批齊白石寫生稿曾以2020余万元价格流拍,谁料现在一件价格就至少需要余萬元價格流拍,誰料現在一件價格就至少需要2020余万港元。余萬港元。记者观察到,竞拍时,这批拍品均以記者觀察到,競拍時,這批拍品均以30003000港元起拍,迫不及待的买家往往一口气加价港元起拍,迫不及待的買家往往一口氣加價1010倍,从倍,從11万港元直接喊至萬港元直接喊至1010万港元,最终,每一件拍品的成交价萬港元,最終,每一件拍品的成交價都在都在2020万港元以上,《土元写生稿》落槌价为萬港元以上,《土元寫生稿》落槌價為5252万港元, 而最终成交价已达萬港元, 而最終成交價已達61.3661.36万港元。萬港元。
此外,陆俨少的《泰山观日》以 此外,陸儼少的《泰山觀日》以14001400万港元落槌,吴冠中《贵州侗家山寨》拍出萬港元落槌,吳冠中《貴州侗家山寨》拍出20002000万港元、《盆景海》拍出萬港元、《盆景海》拍出800800万港元,傅抱石仅有萬港元,傅抱石僅有1.41.4平尺的《江山多娇》以平尺的《江山多嬌》以335335万港元落槌。萬港元落槌。一个买家在现场屡屡因加价不够果断而错失良机,最终一鼓作气,“拿下”一幅一個買家在現場屢屢因加價不夠果斷而錯失良機,最終一鼓作氣,“拿下”一幅800800万港元的作品。萬港元的作品。另一位买家在参与《贵州侗家山寨》的竞拍时,因为犹豫而被其他买家抢先下手,她着急喊出的“再等一下”被拍卖师的落槌声掩盖住。另一位買家在參與《貴州侗家山寨》的競拍時,因為猶豫而被其他買家搶先下手,她著急喊出的“再等一下”被拍賣師的落槌聲掩蓋住。
买家水平大幅提高買家水準大幅提高
“这一 “這一次不但捡不了‘漏’,好几件‘心头好’就算加价也买不到。次不但撿不了‘漏’,好幾件‘心頭好’就算加價也買不到。”一位内地的买家悻悻地告诉记者,自己这一趟“颗粒无收”,只能当作来看看好东西、开开眼界了。”一位元內地的買家悻悻地告訴記者,自己這一趟“顆粒無收”,只能當作來看看好東西、開開眼界了。从拍卖情况可以看到,买家对拍品的要求有很大提高。從拍賣情況可以看到,買家對拍品的要求有很大提高。“这对于拍卖行来说,既喜又忧。“這對於拍賣行來說,既喜又憂。”一名资深拍卖人士表示,“喜”的是买家水平大幅提高,拍卖行无需像以前一样卖力推销,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为畅顺,只要有好货就不愁卖,“忧”的是拍卖行在征集拍品和挖掘拍品背后的信息难度越来越大。”一名資深拍賣人士表示,“喜”的是買家水準大幅提高,拍賣行無需像以前一樣賣力推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為暢順,只要有好貨就不愁賣,“憂”的是拍賣行在徵集拍品和挖掘拍品背後的資訊難度越來越大。记者在进入书画拍卖现场时就收到一份《重要声明》,是拍卖行为拍品新发掘的展览和著录信息。記者在進入書畫拍賣現場時就收到一份《重要聲明》,是拍賣行為拍品新發掘的展覽和著錄資訊。
“那些 “那些一进门就问材质的藏家越来越少了。一進門就問材質的藏家越來越少了。”中国嘉德家具工艺部业务经理孙彦敏发现,家具收藏圈子相对稳定、固定,藏家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如今他们已经从追捧“标准器”(指某一时代或某一时期某种标准形制和规格的器物)提升至寻找有特殊形制的、个性化的器物。”中國嘉德傢俱工藝部業務經理孫彥敏發現,傢俱收藏圈子相對穩定、固定,藏家的水準也不斷提高,如今他們已經從追捧“標準器”(指某一時代或某一時期某種標準形制和規格的器物)提升至尋找有特殊形制的、個性化的器物。买家的要求也体现在拍卖行的定价上,记者了解到,一些家具的“标准器”价格已经远不如特别的、少见的器物,如一对買家的要求也體現在拍賣行的定價上,記者瞭解到,一些傢俱的“標準器”價格已經遠不如特別的、少見的器物,如一對69.269.2××69.269.2××50.250.2厘米的明末黄花梨方凳工艺精湛,估价在釐米的明末黃花梨方凳工藝精湛,估價在200200万港元左右,而一对较为“娇小”的、尺寸为萬港元左右,而一對較為“嬌小”的、尺寸為47.347.3××43.743.7厘米的清康熙黄花梨翻腿圆凳,估价超过釐米的清康熙黃花梨翻腿圓凳,估價超過300300万港元。萬港元。
来自内地的拍卖行业人士对于即将到来的一波内地春拍抱有信心,认为市场回暖明确,本季大拍整体情况将好于去年秋拍: 來自內地的拍賣行業人士對於即將到來的一波內地春拍抱有信心,認為市場回暖明確,本季大拍整體情況將好於去年秋拍:“如果市场继续保持理性和乐观,这波行情有望延续至今年秋拍。“如果市場繼續保持理性和樂觀,這波行情有望延續至今年秋拍。
2017年06月21日 08:13 图圖1 1 齊白石《土元寫生稿》 图圖2 2 齐白石《蝗虫写生稿》齊白石《蝗蟲寫生稿》 图圖3 3 齐白石《甲虫写生稿》齊白石《甲蟲寫生稿》
尺寸仅为 尺寸僅為0.30.3平尺的《土元写生稿》(图平尺的《土元寫生稿》(圖11)拍出)拍出5252万港元,萬港元,0.10.1平尺的《蝗虫写生稿》(图平尺的《蝗蟲寫生稿》(圖22)以)以3636万港元落槌,萬港元落槌,0.10.1平尺的《甲虫写生稿》(图平尺的《甲蟲寫生稿》(圖33)落槌价为)落槌價為3030万港元……日前中国香港地区的春季拍卖会上,萬港元……日前中國香港地區的春季拍賣會上,1414件齐白石的写生稿平均尺寸不到件齊白石的寫生稿平均尺寸不到0.20.2平尺,无底价起拍却均拍出数十万元的价格。平尺,無底價起拍卻均拍出數十萬元的價格。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回暖迹象明确,买家对有著录、出处、展览记录的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回暖跡象明確,買家對有著錄、出處、展覽記錄的作品尤为追捧,精品意识比往年有所提高,预计内地春拍也将会高于去年秋拍的行情。作品尤為追捧,精品意識比往年有所提高,預計內地春拍也將會高於去年秋拍的行情。
近日,中国香港地区举行多场拍卖,成为国内外买家的盛宴。 近日,中國香港地區舉行多場拍賣,成為國內外買家的盛宴。中国嘉德(香港)副总裁及财务总监陈益锋表示,本次春拍的拍品保持近两年的水准,从预展情况看,行家们对市场较前有较大兴趣和信心,其中广东买家因为地理位置之便,对本次拍卖会更为关注。中國嘉德(香港)副總裁及財務總監陳益鋒表示,本次春拍的拍品保持近兩年的水準,從預展情況看,行家們對市場較前有較大興趣和信心,其中廣東買家因為地理位置之便,對本次拍賣會更為關注。一位广东藏家表示,大多数行家、买家都倾巢而出,原因是本次拍卖会是今年春拍的“第二波”,将确认刚刚过去的“第一波”春拍的回暖迹象是否准确。一位廣東藏家表示,大多數行家、買家都傾巢而出,原因是本次拍賣會是今年春拍的“第二波”,將確認剛剛過去的“第一波”春拍的回暖跡象是否準確。
齐白石草虫写生引追捧齊白石草蟲寫生引追捧
在拍卖现场,一系列无底价的齐白石 在拍賣現場,一系列無底價的齊白石自存草虫写生传稿引起满座买家的追捧。自存草蟲寫生傳稿引起滿座買家的追捧。据了解,这次写生画稿共有據瞭解,這次寫生畫稿共有1414件,是齐白石案头自存自珍之物,在件,是齊白石案頭自存自珍之物,在19971997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曾有一件尺寸不及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曾有一件尺寸不及0.30.3平尺的齐白石写生稿《蝇》以平尺的齊白石寫生稿《蠅》以19.819.8万元成交,买家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创下齐白石作品每平尺单价的最高纪录。萬元成交,買家是著名收藏家張宗憲,創下齊白石作品每平尺單價的最高紀錄。
收藏家梁章凯指出,上世纪 收藏家梁章凱指出,上世紀8080年代初,一批齐白石写生稿曾以年代初,一批齊白石寫生稿曾以2020余万元价格流拍,谁料现在一件价格就至少需要余萬元價格流拍,誰料現在一件價格就至少需要2020余万港元。余萬港元。记者观察到,竞拍时,这批拍品均以記者觀察到,競拍時,這批拍品均以30003000港元起拍,迫不及待的买家往往一口气加价港元起拍,迫不及待的買家往往一口氣加價1010倍,从倍,從11万港元直接喊至萬港元直接喊至1010万港元,最终,每一件拍品的成交价萬港元,最終,每一件拍品的成交價都在都在2020万港元以上,《土元写生稿》落槌价为萬港元以上,《土元寫生稿》落槌價為5252万港元, 而最终成交价已达萬港元, 而最終成交價已達61.3661.36万港元。萬港元。
此外,陆俨少的《泰山观日》以 此外,陸儼少的《泰山觀日》以14001400万港元落槌,吴冠中《贵州侗家山寨》拍出萬港元落槌,吳冠中《貴州侗家山寨》拍出20002000万港元、《盆景海》拍出萬港元、《盆景海》拍出800800万港元,傅抱石仅有萬港元,傅抱石僅有1.41.4平尺的《江山多娇》以平尺的《江山多嬌》以335335万港元落槌。萬港元落槌。一个买家在现场屡屡因加价不够果断而错失良机,最终一鼓作气,“拿下”一幅一個買家在現場屢屢因加價不夠果斷而錯失良機,最終一鼓作氣,“拿下”一幅800800万港元的作品。萬港元的作品。另一位买家在参与《贵州侗家山寨》的竞拍时,因为犹豫而被其他买家抢先下手,她着急喊出的“再等一下”被拍卖师的落槌声掩盖住。另一位買家在參與《貴州侗家山寨》的競拍時,因為猶豫而被其他買家搶先下手,她著急喊出的“再等一下”被拍賣師的落槌聲掩蓋住。
买家水平大幅提高買家水準大幅提高
“这一 “這一次不但捡不了‘漏’,好几件‘心头好’就算加价也买不到。次不但撿不了‘漏’,好幾件‘心頭好’就算加價也買不到。”一位内地的买家悻悻地告诉记者,自己这一趟“颗粒无收”,只能当作来看看好东西、开开眼界了。”一位元內地的買家悻悻地告訴記者,自己這一趟“顆粒無收”,只能當作來看看好東西、開開眼界了。从拍卖情况可以看到,买家对拍品的要求有很大提高。從拍賣情況可以看到,買家對拍品的要求有很大提高。“这对于拍卖行来说,既喜又忧。“這對於拍賣行來說,既喜又憂。”一名资深拍卖人士表示,“喜”的是买家水平大幅提高,拍卖行无需像以前一样卖力推销,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为畅顺,只要有好货就不愁卖,“忧”的是拍卖行在征集拍品和挖掘拍品背后的信息难度越来越大。”一名資深拍賣人士表示,“喜”的是買家水準大幅提高,拍賣行無需像以前一樣賣力推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為暢順,只要有好貨就不愁賣,“憂”的是拍賣行在徵集拍品和挖掘拍品背後的資訊難度越來越大。记者在进入书画拍卖现场时就收到一份《重要声明》,是拍卖行为拍品新发掘的展览和著录信息。記者在進入書畫拍賣現場時就收到一份《重要聲明》,是拍賣行為拍品新發掘的展覽和著錄資訊。
“那些 “那些一进门就问材质的藏家越来越少了。一進門就問材質的藏家越來越少了。”中国嘉德家具工艺部业务经理孙彦敏发现,家具收藏圈子相对稳定、固定,藏家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如今他们已经从追捧“标准器”(指某一时代或某一时期某种标准形制和规格的器物)提升至寻找有特殊形制的、个性化的器物。”中國嘉德傢俱工藝部業務經理孫彥敏發現,傢俱收藏圈子相對穩定、固定,藏家的水準也不斷提高,如今他們已經從追捧“標準器”(指某一時代或某一時期某種標準形制和規格的器物)提升至尋找有特殊形制的、個性化的器物。买家的要求也体现在拍卖行的定价上,记者了解到,一些家具的“标准器”价格已经远不如特别的、少见的器物,如一对買家的要求也體現在拍賣行的定價上,記者瞭解到,一些傢俱的“標準器”價格已經遠不如特別的、少見的器物,如一對69.269.2××69.269.2××50.250.2厘米的明末黄花梨方凳工艺精湛,估价在釐米的明末黃花梨方凳工藝精湛,估價在200200万港元左右,而一对较为“娇小”的、尺寸为萬港元左右,而一對較為“嬌小”的、尺寸為47.347.3××43.743.7厘米的清康熙黄花梨翻腿圆凳,估价超过釐米的清康熙黃花梨翻腿圓凳,估價超過300300万港元。萬港元。
来自内地的拍卖行业人士对于即将到来的一波内地春拍抱有信心,认为市场回暖明确,本季大拍整体情况将好于去年秋拍: 來自內地的拍賣行業人士對於即將到來的一波內地春拍抱有信心,認為市場回暖明確,本季大拍整體情況將好於去年秋拍:“如果市场继续保持理性和乐观,这波行情有望延续至今年秋拍。“如果市場繼續保持理性和樂觀,這波行情有望延續至今年秋拍。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一張畫3.45億,中國書畫暴漲了3億倍?
2017年06月21日 07:54
如今,黃賓虹的畫從1元漲到3億元,價格暴漲了3億倍。
2009年,黃賓虹創作於1949年的《山水四屏》以1232萬元成交。
2011年5月19日,黃賓虹《黃山湯口》以4772.5萬元成交。
2011年11月13日,黃賓虹《山川臥遊卷》(手卷)以5290萬元成交。
2013年7月28日,黃賓虹創作於1946年的《山川臥遊圖(四屏)》,成交價格為4025萬元。
2013年7月28日,黃賓虹《蜀游峨眉山水冊》,成交價格為3450萬元。
2014年5月18日,黃賓虹作於1955年的《南高峰小景》以6267.5萬元成交。
2017年6月19日,拍品從7200萬元起拍,隨後便一路上揚,很快突破億元大關,這也是黃賓虹作品首次躍入億元行列,緊接著多位實力買家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競爭,每一輪新高的爆出,都伴隨著現場熱烈的掌聲。經過多輪激烈競價,21點24分,場內中區一位買家報出“3億”的價格,經過短暫的寧靜,最終,3億元落槌,加傭金後,成交價達3.45億元。
潘深亮先生撰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件黃賓虹畫作》(1998年《收藏家》發表),行文著意描述此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黃賓虹《黃山湯口圖》,紙本,設色,縱171.5釐米、橫96釐米。圖畫我國著名風景勝地黃山秀美風景。畫面山勢巍峨屹立,聳入雲霄。山中林木蔥郁,渾厚華滋,煙雲出沒,氣象恢宏。山下房舍隱現,二人坐樹下。圖中山石先用遒勁圓潤有頓挫的線條勾輪廓和脈絡,後用濃淡、幹濕墨繁皴密點,赭色相參。蒼松老樹,以古篆法寫之,筆法古樸蒼勁,剛柔相濟。構圖豐滿,墨色光華煥發,韻味無窮。畫面右上角自題黃山湯口,三十六峰天都、蓮花、前海勝景,由湯口入。九十二叟賓虹。鈐 黃賓虹 、 黃山老人 二印。此圖乃先生晚年作品,然筆力雄健,全無老態。山溪樹木一筆不苟,房屋人物刻畫入微,令人驚歎。”
現如今,黃賓虹已是近現代書畫億元俱樂部的新成員了。然而,在1951、1952年,黃賓虹的畫才漲到一元錢一張。那會兒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都可以買好多副。
如今,黃賓虹的畫從1元漲到3億元,價格暴漲了3億倍。 5年前、10年前、20年前收藏黃賓虹畫作的人,如今都“發”了。黃賓虹在被世人冷落了數十年後,日漸受世人特別是市場的追捧,然而這位大畫家,生前對此早有預言:“我的畫要過五十年後才會有人懂”。
2017年06月21日 07:54
如今,黃賓虹的畫從1元漲到3億元,價格暴漲了3億倍。
2009年,黃賓虹創作於1949年的《山水四屏》以1232萬元成交。
2011年5月19日,黃賓虹《黃山湯口》以4772.5萬元成交。
2011年11月13日,黃賓虹《山川臥遊卷》(手卷)以5290萬元成交。
2013年7月28日,黃賓虹創作於1946年的《山川臥遊圖(四屏)》,成交價格為4025萬元。
2013年7月28日,黃賓虹《蜀游峨眉山水冊》,成交價格為3450萬元。
2014年5月18日,黃賓虹作於1955年的《南高峰小景》以6267.5萬元成交。
2017年6月19日,拍品從7200萬元起拍,隨後便一路上揚,很快突破億元大關,這也是黃賓虹作品首次躍入億元行列,緊接著多位實力買家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競爭,每一輪新高的爆出,都伴隨著現場熱烈的掌聲。經過多輪激烈競價,21點24分,場內中區一位買家報出“3億”的價格,經過短暫的寧靜,最終,3億元落槌,加傭金後,成交價達3.45億元。
潘深亮先生撰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件黃賓虹畫作》(1998年《收藏家》發表),行文著意描述此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黃賓虹《黃山湯口圖》,紙本,設色,縱171.5釐米、橫96釐米。圖畫我國著名風景勝地黃山秀美風景。畫面山勢巍峨屹立,聳入雲霄。山中林木蔥郁,渾厚華滋,煙雲出沒,氣象恢宏。山下房舍隱現,二人坐樹下。圖中山石先用遒勁圓潤有頓挫的線條勾輪廓和脈絡,後用濃淡、幹濕墨繁皴密點,赭色相參。蒼松老樹,以古篆法寫之,筆法古樸蒼勁,剛柔相濟。構圖豐滿,墨色光華煥發,韻味無窮。畫面右上角自題黃山湯口,三十六峰天都、蓮花、前海勝景,由湯口入。九十二叟賓虹。鈐 黃賓虹 、 黃山老人 二印。此圖乃先生晚年作品,然筆力雄健,全無老態。山溪樹木一筆不苟,房屋人物刻畫入微,令人驚歎。”
現如今,黃賓虹已是近現代書畫億元俱樂部的新成員了。然而,在1951、1952年,黃賓虹的畫才漲到一元錢一張。那會兒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都可以買好多副。
如今,黃賓虹的畫從1元漲到3億元,價格暴漲了3億倍。 5年前、10年前、20年前收藏黃賓虹畫作的人,如今都“發”了。黃賓虹在被世人冷落了數十年後,日漸受世人特別是市場的追捧,然而這位大畫家,生前對此早有預言:“我的畫要過五十年後才會有人懂”。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2017年06月21日 08:36
漏需要的絕不不僅僅是運氣
近期,中國藝術品2017年春拍市場再度開啟,伴隨著槌聲的敲響,數以萬計的藝術品價格被賦予了新的定位。不少藝術精品價格“一飛沖天”,直達千萬元甚至億元級價位。不過,筆者注意到,相比於自帶轟動性的億元拍品,今春拍賣所呈現的兩則拍場“撿漏”事例,則更為刺激了藏友們的神經,引發廣泛熱議。
第一則說的是,一位買家在去年的西泠秋拍中以1.8萬元低價購入的清代閒章,在今年不久前落槌的北京保利春拍中,被人以380萬元競得。半年時間淨賺200餘倍。據稱,該印章的印面只有指甲蓋大小。不要小看了它的身材,據考證這可是乾隆皇帝鍾愛的印章之一,全名叫“清乾隆纏絲南紅瑪瑙朱雀鈕寶璽‘叢雲’”。有專家在本次拍賣前整理出了它的身影:臺北故宮所藏,沈周筆下《肥貓》,乾隆禦題的下方便能找到這方“叢雲”;北京故宮藏馮承素摹王羲之蘭亭序的乾隆禦題旁,能找到“叢雲”;此外,在《欽定石渠寶笈》著錄中有81件書畫作品上出現過此枚印章。而據《乾隆寶藪》和現藏的實物統計,乾隆共有璽印1800多方。這或許也是半年前的西泠印社上賣家“賤賣”珍寶的原因之一了。
另一件則是發生在國際市場。一件原本在朋友圈裡銷售8萬元無人問津的4釐米高的古玉,在香港邦瀚斯拍賣出了290萬元的天價。究竟是什麼令買家們如此“瘋狂”?原來,這並非普通的小玉人,他叫方相氏。據專家解釋,方相氏是舊時民間普遍信仰的神祇,為驅疫避邪的神,是周禮規定的司馬的下屬,最高官階為下大夫。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為國家驅疫。葬禮時,方相氏則驅方良。宮廷裡,方相氏驅疫的儀式叫大儺,唐朝成為軍禮之一,隸屬太蔔屬。大儺每年有三次,分別于季春畢春氣、仲秋禦秋氣、季冬送寒氣。正是因為背後的文化因素才讓古玉令人如此著迷。所以說文化就是財富,有了文化作為底蘊,那麼從8萬到290萬元也就成了可能。
這兩則堪稱經典的撿漏事例,給出了兩點啟示:首先,對於一些藝術品而言,其所蘊藏的文化價值已然遠遠超越了其本身的材質價值。其次,當今藝術品市場仍然有大漏存在,尤其在眾多專家、行家彙集的拍賣市場撿漏,需要的絕不僅僅是運氣,還需要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濃厚的探知欲望。
漏需要的絕不不僅僅是運氣
近期,中國藝術品2017年春拍市場再度開啟,伴隨著槌聲的敲響,數以萬計的藝術品價格被賦予了新的定位。不少藝術精品價格“一飛沖天”,直達千萬元甚至億元級價位。不過,筆者注意到,相比於自帶轟動性的億元拍品,今春拍賣所呈現的兩則拍場“撿漏”事例,則更為刺激了藏友們的神經,引發廣泛熱議。
第一則說的是,一位買家在去年的西泠秋拍中以1.8萬元低價購入的清代閒章,在今年不久前落槌的北京保利春拍中,被人以380萬元競得。半年時間淨賺200餘倍。據稱,該印章的印面只有指甲蓋大小。不要小看了它的身材,據考證這可是乾隆皇帝鍾愛的印章之一,全名叫“清乾隆纏絲南紅瑪瑙朱雀鈕寶璽‘叢雲’”。有專家在本次拍賣前整理出了它的身影:臺北故宮所藏,沈周筆下《肥貓》,乾隆禦題的下方便能找到這方“叢雲”;北京故宮藏馮承素摹王羲之蘭亭序的乾隆禦題旁,能找到“叢雲”;此外,在《欽定石渠寶笈》著錄中有81件書畫作品上出現過此枚印章。而據《乾隆寶藪》和現藏的實物統計,乾隆共有璽印1800多方。這或許也是半年前的西泠印社上賣家“賤賣”珍寶的原因之一了。
另一件則是發生在國際市場。一件原本在朋友圈裡銷售8萬元無人問津的4釐米高的古玉,在香港邦瀚斯拍賣出了290萬元的天價。究竟是什麼令買家們如此“瘋狂”?原來,這並非普通的小玉人,他叫方相氏。據專家解釋,方相氏是舊時民間普遍信仰的神祇,為驅疫避邪的神,是周禮規定的司馬的下屬,最高官階為下大夫。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為國家驅疫。葬禮時,方相氏則驅方良。宮廷裡,方相氏驅疫的儀式叫大儺,唐朝成為軍禮之一,隸屬太蔔屬。大儺每年有三次,分別于季春畢春氣、仲秋禦秋氣、季冬送寒氣。正是因為背後的文化因素才讓古玉令人如此著迷。所以說文化就是財富,有了文化作為底蘊,那麼從8萬到290萬元也就成了可能。
這兩則堪稱經典的撿漏事例,給出了兩點啟示:首先,對於一些藝術品而言,其所蘊藏的文化價值已然遠遠超越了其本身的材質價值。其次,當今藝術品市場仍然有大漏存在,尤其在眾多專家、行家彙集的拍賣市場撿漏,需要的絕不僅僅是運氣,還需要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濃厚的探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