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國的貪婪和對中國略誤判 加快了美國的衰落
2014-4-22 10:28
聯合早報網4月22日發表鄭永年署名文章《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及其失誤》,認為把中國視為是潛在“敵人”,是美國的戰略誤判,對美國國家利益的負面影響難以估量。美國並沒有意識到,中國和其他大國不一樣。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一直就是亞洲的一部分,其在亞洲的利益和影響力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前些年,美國宣佈要“重返亞洲”。從經濟角度說,這有其必然性。亞洲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心,並且這種局面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同時,隨著其在亞洲經濟和戰略利益的擴大,美國也越來越像一個亞洲國家。美國要保護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戰略利益,就要更多地關注亞洲,這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國所宣佈的“重返亞洲”顯然並不是這樣簡單。
從戰略上說,這次“重返亞洲”很顯然是針對中國的。當然,這也不是冷戰之後美國要“重返亞洲”的第一次。在小布希任總統期間,美國外交在新保守主義的主導下,也曾經赤裸裸地把中國作為“敵人”,試圖通過亞洲“小北約”來圍堵中國的崛起。不過,那次“重返亞洲”的努力以911恐怖主義事件的發生而終結了。中國不僅沒有成為美國的“敵人”,在一定意義上,反而成為了美國“反恐”的夥伴。近年來美國高調的“重返亞洲”是第二次了。不過,從長遠來說,“重返亞洲”會成為美國外交戰略調整的重大失誤。
為什麼可以這樣說?美國真正的挑戰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自身的衰落。很多美國人不相信美國這個偉大的國家會衰落,國際社會上很多人也不相信;甚至很多中國人不相信也不希望美國衰落,因為無論作為一種政治制度還是國際員警,美國的衰落對中國並沒有什麼好處。作為政治制度,近代以來,美國一直是各國政治自由派所嚮往、學習的對象;作為國際員警,美國一直為國際社會提供全球公共服務。
儘管美國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相對而言的確衰落了。二戰之後,作為戰爭勝利者的美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非常強大。在經濟上,美國推出了龐大的馬歇爾計畫來復興歐洲經濟;在軍事上,美國是“北約”的主柱;在政治上,美國的民主制度令人嚮往。在所有這些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對以蘇聯為首的非西方集團構成了巨大的壓力。當時美國自己出錢出力,在所有方面做得得心應手。但現在不一樣了,美國除了仍然是最強大的軍事國家,經濟和政治的力量已今非昔比。
在冷戰期間,美國只是半個世界的員警。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了整個世界的員警。作為半個世界的員警,美國信心十足,但作為整個世界的員警,美國顯得力不從心。原因很簡單,當世界員警需要費用。在冷戰期間,因為存在著蘇聯這樣一個明顯的“敵人”,美國的所有盟友都很樂意支持美國充當員警,也願意為美國支付費用。但冷戰結束、蘇聯“敵人”不再存在,美國的盟友就沒那麼樂意為美國付國際員警的費用了。同時,美國本身的經濟也已經不足以支撐世界員警的角色。
蘇聯集團解體後,就不再存在任何可以挑戰美國的同盟。那時美國應當改變其戰略同盟政策,至少改變針對另外一個國家的軍事戰略同盟。任何戰略同盟都是針對“敵人”的,因此首先需要外在“敵人”,沒有這樣的“敵人”和來自“敵人”的直接威脅,同盟就整合和團結不起來。冷戰後美國和西方不僅沒有改變同盟政策,反而擴大和強化同盟。在歐洲,美國和西方收編了蘇聯解體後所出現的新興國家,把屬於蘇聯地緣政治空間的領域,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在亞洲,美國積極尋找新“敵人”,迅速崛起的中國自然成為最佳候選人。中國是亞洲大國,美國“重返亞洲”非常容易理解。美國強化和其亞洲盟友的關係,針對的是中國。對美國來說,“我的盟友的敵人也是我的敵人”。這解釋了在中國問題上,美國和其盟友的關係。
這樣做,冷戰後的美國表面上成為世界唯一霸權,但實際上則不然。美國在歐洲的戰略貪婪和對中國的戰略誤判,都在促成和加快美國本身的衰落。在歐洲,美國和西方的戰略貪婪已導致了俄羅斯的反彈。對俄羅斯來說,一旦國家有了實力、機會來臨,勢必要收復被美國和西方搶走的地緣政治利益。今天的烏克蘭實際上是美國西方和俄羅斯之間地緣政治利益之爭的犧牲品。把中國視為是潛在“敵人”,更是美國的戰略誤判,對美國國家利益的負面影響難以估量。
美國並沒有意識到,中國和其他大國不一樣。例如,中國和蘇聯不一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選擇是加入以美國為主導的現存世界體系,通過改變自己和這個體系接軌。儘管中國在加入這體系後並沒有在任何事情上對美國百依百順,但總體上履行了一個成員國應當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官方的外交話語也是這樣的。鄧小平時代強調“韜光養晦”,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強調“和平崛起”與“和平發展”,到了現在的習近平時代則強調“新型大國關係”。所有這些概念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用鄧小平的話來說,就是“永不當頭”。“新型大國關係”這個概念簡直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但很少有美國人聽得懂。即使一些人聽得懂,也選擇不相信。這個概念意味著中國承認美國是國際社會的“老大”,不會挑戰“老大”地位,願意和“老大”合作來維持國際秩序。當然,中國同時也要求美國這位“老大”要照顧一些中國的“核心利益”。
美國把全球各地都視為其利益,但中國的核心利益非常有限,都是和領土、領海有關,且僅限於和中國周邊國家相關的事情。美國人到處都是核心利益,對中國的這些核心利益不是不知道。如果美國願意在中國和中國周邊國家關係之間扮演積極的協調角色,美國是有能力這麼做的。但美國沒想扮演這個角色,而是簡單地選擇“重返亞洲”,站在其盟友國家(剛好也往往是和中國有主權利益衝突的國家)這一邊。
美國的“重返亞洲”,如果是經濟上的,也沒有什麼可怕。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區域國家也歡迎美國這樣做。但如果是軍事和戰略上的,只會加劇區域矛盾。美國現在顯然過於強調戰略和軍事,甚至經濟上的事情例如TPP也帶有了戰略同盟性質。
視中國為敵 美國將自我擊敗
如果美國把中國作為“敵人”來做戰略大調整,必然會加速美國的衰落。這倒不是因為中國和美國會大戰一場,或者中國能夠打敗美國,而是因為美國的自我擊敗。這裡有幾個主要的原因。
首先是中國的戰略態度。在國際關係上,中國歷來就持“息事寧人”的做法,除非逼到牆角,否則根本就不想把誰當成敵人。這也就是今天中國所說的“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態度。美國數次把中國界定為戰略競爭者或“潛在敵人”,但中國是經典“太極拳”的回應方式,躲開了和美國的正面衝突,甚至仍然把美國視為是朋友。中國如果是蘇聯,中美之間早就形成另一場冷戰。在美國大力強化和其盟友的關係過程中,中國明知美國的戰略意圖是中國,卻沒有仿效美國去組建自己的盟友。如果中國也實行結盟政策,就不會是現在的和平局面了。
其次,“重返亞洲”表明美國要把大量的軍力和戰略重心放在亞洲,這也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費。中國不會那麼“傻”去和美國迎面衝突,否則中國也不會提出“新型大國關係”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美國的壓力會促成中國把更多的資源用於國防軍事的現代化,從而促成中國軍事上的真正崛起。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是需要這樣“惡劣”的國際條件的,需要“假想敵”。今天人們所看到的中國軍事現代化,是兩個和美國有關的外部因素促成的,那就是1990年代初的美國海灣戰爭和1996年的台海危機。海灣戰爭開始讓中國瞭解了什麼是現代形式的戰爭,而防止“臺灣獨立”則成為這些年來中國要實現的戰略目標。美國的“重返亞洲”使得中國有了更明確的戰略“假想敵”,更能促成國防的現代化。中國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國防現代化,避免和美日進行軍事競賽。
再次,“重返亞洲”必然迫使美國把戰略資源從其他地區調到亞洲,這會促成美國在其他地區的衰落。實際上,中東、非洲和中亞等地區已經出現了這種現象,美國在那裡的影響力和國際聲望已遠不如前。同時,因為中國在亞洲的外交空間被美國有效擠壓,中國必然要把自己的戰略延伸到那些美國撤出的地區,這會客觀上促成中國的“走出去”。在一些區域,中國已經有了相當的實力。中國現在所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儘管主軸是經貿,但也是有其“向西看”的戰略考量。
第四,“烏克蘭”事件既表明俄羅斯地緣政治的回歸,更表明對美國所主導的西方的挑戰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像俄羅斯那樣的和西方美國有類似思維的其他大國。作為文明大國,俄羅斯不會坐等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被西方瓜分。蘇聯解體時,俄羅斯毫無能力保護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一旦具備了能力,就會竭盡全力把這些利益奪回來。從歷史上看,俄羅斯和西方美國一樣,同樣是具有擴張主義的國家。西方和俄羅斯的文化同樣是基於具有使命感的宗教之上,中國沒有宗教文化,是世俗文化,不僅沒有擴張性,反而能夠包容其他文化。美國和西方對烏克蘭局勢的反應表明,它們的能力有限。
美國在中國問題上會出現錯誤的戰略判斷,因為美國人不瞭解中國。美國的戰略失誤來自於對中國的錯誤判斷。美國對中國的判斷,並不是根據中國歷史上的或者當代的國際行為,而是根據美國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美國人相信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並且還要把自己的思維強加給他國。中美兩國政治制度的不同,更深化了美國對中國的這種看法。國際關係史上所謂的“大國悲劇”大多發生在歐洲,近代以來的國際關係理論也是基於歐洲的國際關係經驗,和非西方的經驗並不相關。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只是地方性理論。但美國和西方則把這地方知識普世化,視為普世的真理,並且在實踐中十分相信。這就解釋了目前中美關係的心理格局:與其說是中國要挑戰美國,倒不如說是美國恐懼中國崛起。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據證明中國在挑戰美國,但美國對中國的恐懼則到處可見。
中國學術界的“美國化”也強化了美國人的這種恐懼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學術界到處充斥著美國式的國際關係話語,這使得美國人感覺到中國和美國沒有兩樣,大家都是同樣的思維模式。儘管美國化的話語沒能解釋得了中國外交的實際行為,卻使得中國學術界的國際關係話語更具有欺騙性。在學術界的國際政治話語和中國政府所提供的政策話語之間,美國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典型的例子是美國對南中國海和東海局勢的判斷失誤。在這兩個所謂的熱點區域,中國實際上只想保持現狀。自從鄧小平提出“擱置主權、共同開發”後,中國從來就沒有改變過立場。在大多數問題上,中國總是回應性的。在中國看來,中國並沒有主動挑起這些事端,但別的國家挑起來了,中國不得不回應。但美國人並不這樣看,似乎是中國在欺負周邊小國家。
一個大國的衰落與其說是因為其他國家的崛起,倒不如說是自身的衰落。大清王朝的衰落是這樣,蘇聯帝國的衰落也是這樣。美國如果不能糾正對中國的戰略誤判,不能節制其無限的戰略貪婪,看來也不可避免地會落入這個邏輯,更快地走上衰落之路。
(作者:鄭永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奧巴馬首明言釣島適用美日安保 (10:02)
美國總統奧巴馬接受讀賣新聞書面專訪,表示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這是美國總統首度明確說出此話。
奧巴馬亞洲四國行今晚將抵達首站日本,讀賣新聞對他進行獨家書面專訪。報道說,奧巴馬表示美國的政策很明確,釣魚島在日本行政管理之下,因此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
至於安倍內閣希望促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一事,奧巴馬答:「日本希望對國際的安全保障扮演更大的角色,我們熱烈歡迎日本有這意願。」他肯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加強自衛隊及加深自衛隊與美軍合作的作為。
他還指出,聯合國維和行動也將因日本的擴大參與而受益。這顯示他對安倍所主張的「積極和平主義」抱有期待。
談到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他說:「在我的指揮下,美國在(亞太)與像日本這樣的同盟國密切合作,將再扮演主導性的角色。」針對與中國「建立新型關係」,奧巴馬認為,在全球經濟復蘇、朝鮮非核化、氣候變遷問題等「攸關共同利益的問題」,與中國是可合作的關係。但他也強調,「這並非意味著要犧牲日本或其他同盟國」。他表示,反對任何企圖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為。讀賣解讀稱,奧巴馬是反對中國在東海等地「企圖以國力改變現狀」的做法。
有關朝鮮核武開發問題,奧巴馬認為這對美國造成直接威脅。他表示,上月在荷蘭海牙出席核子安全高峰會期間,舉行美日韓高峰會時,就確認了要持續加強彼此外交、軍事上的合作,包括加強聯合演習、導彈防禦等的同盟關係。至於跨太平洋伙伴貿易協定(TPP)的協商,奧巴馬表示,所有國家為了能達成協議,都要盡責任,必須做出重要的決定。
(中央社)
美國總統奧巴馬接受讀賣新聞書面專訪,表示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這是美國總統首度明確說出此話。
奧巴馬亞洲四國行今晚將抵達首站日本,讀賣新聞對他進行獨家書面專訪。報道說,奧巴馬表示美國的政策很明確,釣魚島在日本行政管理之下,因此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
至於安倍內閣希望促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一事,奧巴馬答:「日本希望對國際的安全保障扮演更大的角色,我們熱烈歡迎日本有這意願。」他肯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加強自衛隊及加深自衛隊與美軍合作的作為。
他還指出,聯合國維和行動也將因日本的擴大參與而受益。這顯示他對安倍所主張的「積極和平主義」抱有期待。
談到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他說:「在我的指揮下,美國在(亞太)與像日本這樣的同盟國密切合作,將再扮演主導性的角色。」針對與中國「建立新型關係」,奧巴馬認為,在全球經濟復蘇、朝鮮非核化、氣候變遷問題等「攸關共同利益的問題」,與中國是可合作的關係。但他也強調,「這並非意味著要犧牲日本或其他同盟國」。他表示,反對任何企圖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為。讀賣解讀稱,奧巴馬是反對中國在東海等地「企圖以國力改變現狀」的做法。
有關朝鮮核武開發問題,奧巴馬認為這對美國造成直接威脅。他表示,上月在荷蘭海牙出席核子安全高峰會期間,舉行美日韓高峰會時,就確認了要持續加強彼此外交、軍事上的合作,包括加強聯合演習、導彈防禦等的同盟關係。至於跨太平洋伙伴貿易協定(TPP)的協商,奧巴馬表示,所有國家為了能達成協議,都要盡責任,必須做出重要的決定。
(中央社)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吳勝利:中日海軍在東海有擦槍走火可能性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接受採訪,強調當前中日東海形勢嚴峻緊迫,日本方面要對此負責,同時吳勝利稱當前局勢下,中日海軍的確在東海有擦槍走火可能性,但中國軍方認為,需要研究如何與日方擦槍而不走火。
對於日方表達對中日釣魚島對峙的東海局勢的擔憂,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進而直言,當前中日在東海形勢嚴峻而緊迫, 這也凸顯出這次達成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對於兩國海軍及艦艇相遇重要性。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中日雙方要保持一個安全距離。我們這次的話,規則,實際上就從某一個層面,某一種程度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產生這麼一個緊迫的局面,我認為日方是要負責任的,因此他們應該採取更主動的行為,才能夠解除這個方向海上的嚴峻和緊迫的局面。”
吳勝利也表示,中日東海海域當前不排除任何可能,包括擦槍走火,但關鍵是兩國海軍如何擦槍而不走火。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不排除各種可能,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擦槍走火,擦槍是客觀存在的,但如何擦槍不走火,這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問題。 ”
對於中方拒絕中日防衛交流及高層對話,是否會擔憂被外界視作中國海軍展現高壓態勢,吳勝利做出回應。
吳勝利:“我知道你們現在關心什麼事呢?就是關心我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是不是這次能夠會談。現在這種氛圍下面,我們兩個海軍首腦要採取會談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現在條件不成熟。但是因為這是個國際性會議,所以我們兩個在不同場合會有一些,會見面,也不排除對有些問題進行一些寒暄性的問候交談。”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接受採訪,強調當前中日東海形勢嚴峻緊迫,日本方面要對此負責,同時吳勝利稱當前局勢下,中日海軍的確在東海有擦槍走火可能性,但中國軍方認為,需要研究如何與日方擦槍而不走火。
對於日方表達對中日釣魚島對峙的東海局勢的擔憂,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進而直言,當前中日在東海形勢嚴峻而緊迫, 這也凸顯出這次達成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對於兩國海軍及艦艇相遇重要性。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中日雙方要保持一個安全距離。我們這次的話,規則,實際上就從某一個層面,某一種程度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產生這麼一個緊迫的局面,我認為日方是要負責任的,因此他們應該採取更主動的行為,才能夠解除這個方向海上的嚴峻和緊迫的局面。”
吳勝利也表示,中日東海海域當前不排除任何可能,包括擦槍走火,但關鍵是兩國海軍如何擦槍而不走火。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不排除各種可能,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擦槍走火,擦槍是客觀存在的,但如何擦槍不走火,這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問題。 ”
對於中方拒絕中日防衛交流及高層對話,是否會擔憂被外界視作中國海軍展現高壓態勢,吳勝利做出回應。
吳勝利:“我知道你們現在關心什麼事呢?就是關心我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是不是這次能夠會談。現在這種氛圍下面,我們兩個海軍首腦要採取會談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現在條件不成熟。但是因為這是個國際性會議,所以我們兩個在不同場合會有一些,會見面,也不排除對有些問題進行一些寒暄性的問候交談。”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奧巴馬圖窮匕現 甲午戰恐難避免
美國總統奧巴馬訪日前正式表態《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全面支持日本首相安倍解禁集體自衞權,肯定安倍推出的「積極和平主義」,表明美方在釣魚島問題上已放棄模糊戰略,從幕後撐腰走到前台助威,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中國拉美遏日戰略的失敗。
早前中國官方傳媒還煞有介事地宣稱,奧巴馬訪日期間,美國不會將釣魚島問題寫入美日聯合聲明,現在看來完全是中國傳媒的一廂情願,是一個致命的戰略誤判。自從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之後,中國外交系統便一直積極爭取美國批評制裁安倍,希望藉華盛頓之手將安倍搞下台,以緩和當前緊繃的中日關係。每當美國官員對日本提出一些貌似批評,實則含糊的語言,中國媒體便上綱上線,認為美國對安倍「不耐煩了」,安倍大難臨頭了。
丟掉幻想 準備戰鬥
早前美國國務卿克里亞洲之行繞開日本,以及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訪華後,中國官方傳媒更是亢奮,大做文章,認為這是美日關係出現裂痕的「鐵證」。如今看來,中方只是自欺欺人而已。美國對安倍雖然有所不滿,但遠沒到要將安倍搞下台的地步,日本現在對華強硬政策完全符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美日關係的穩固性遠超中方的想像。
中方對美國態度如此看重,從另一個方面折射北京對美國充滿幻想,至今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希望由美國來調解中日矛盾,期望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美聯合抗日的局面,而沒有看到美日其實是一丘之貉,美國才是中國亞太戰略最大對手這一真相。中國希望美國調解中日關係,相當於與虎謀皮,將戰略主動權拱手相讓。
眾所周知,安倍對華強硬,充當美國遏華的先鋒,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美國早前之所以模棱兩可,是因為美國重返亞洲的軍事部署尚未完全就緒,如今美國在關島基地、澳洲基地、菲律賓基地的兵力逐步到位,已形成對華的軍事包圍圈,完全可以無所顧忌。加上目前中國政局混亂,第五代反腐肅貪,正處於騎虎難下的尷尬處境。在中國內外交困之際,美國脫掉身上的偽裝,赤膊上陣,公開為安倍站台,一點也不奇怪。
事實上,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希望與中國再次重演一場甲午之戰,將中國扼殺於崛起的前夜,然後共同瓜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重塑世界的格局。就像當年美國肢解前蘇聯,蠶食鯨吞其勢力範圍一樣,將中國大卸八塊。其實,奧巴馬今次赤裸裸地支持日本,對中國也是一件好事,起碼讓決策層認清美國的真面目,早一點丟掉幻想,準備戰鬥。怕就怕,有些人撞了南牆還不知道痛,還在做中美「風雨同舟」的美夢。
美國總統奧巴馬訪日前正式表態《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全面支持日本首相安倍解禁集體自衞權,肯定安倍推出的「積極和平主義」,表明美方在釣魚島問題上已放棄模糊戰略,從幕後撐腰走到前台助威,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中國拉美遏日戰略的失敗。
早前中國官方傳媒還煞有介事地宣稱,奧巴馬訪日期間,美國不會將釣魚島問題寫入美日聯合聲明,現在看來完全是中國傳媒的一廂情願,是一個致命的戰略誤判。自從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之後,中國外交系統便一直積極爭取美國批評制裁安倍,希望藉華盛頓之手將安倍搞下台,以緩和當前緊繃的中日關係。每當美國官員對日本提出一些貌似批評,實則含糊的語言,中國媒體便上綱上線,認為美國對安倍「不耐煩了」,安倍大難臨頭了。
丟掉幻想 準備戰鬥
早前美國國務卿克里亞洲之行繞開日本,以及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訪華後,中國官方傳媒更是亢奮,大做文章,認為這是美日關係出現裂痕的「鐵證」。如今看來,中方只是自欺欺人而已。美國對安倍雖然有所不滿,但遠沒到要將安倍搞下台的地步,日本現在對華強硬政策完全符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美日關係的穩固性遠超中方的想像。
中方對美國態度如此看重,從另一個方面折射北京對美國充滿幻想,至今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希望由美國來調解中日矛盾,期望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美聯合抗日的局面,而沒有看到美日其實是一丘之貉,美國才是中國亞太戰略最大對手這一真相。中國希望美國調解中日關係,相當於與虎謀皮,將戰略主動權拱手相讓。
眾所周知,安倍對華強硬,充當美國遏華的先鋒,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美國早前之所以模棱兩可,是因為美國重返亞洲的軍事部署尚未完全就緒,如今美國在關島基地、澳洲基地、菲律賓基地的兵力逐步到位,已形成對華的軍事包圍圈,完全可以無所顧忌。加上目前中國政局混亂,第五代反腐肅貪,正處於騎虎難下的尷尬處境。在中國內外交困之際,美國脫掉身上的偽裝,赤膊上陣,公開為安倍站台,一點也不奇怪。
事實上,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希望與中國再次重演一場甲午之戰,將中國扼殺於崛起的前夜,然後共同瓜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重塑世界的格局。就像當年美國肢解前蘇聯,蠶食鯨吞其勢力範圍一樣,將中國大卸八塊。其實,奧巴馬今次赤裸裸地支持日本,對中國也是一件好事,起碼讓決策層認清美國的真面目,早一點丟掉幻想,準備戰鬥。怕就怕,有些人撞了南牆還不知道痛,還在做中美「風雨同舟」的美夢。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少將稱中國對17國聯軍都不畏懼 豈會被美日嚇倒
2014年04月24日 09:36
用美日同盟唬人,中國不吃這套
羅 援
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天表態,稱釣魚島適用日美安保條約,結合美國駐沖繩基地司令威斯勒之前就釣魚島的狂言,幾乎可以想像安倍聽到這些話欣喜若狂的樣子。全世界大概只有日本最在乎美國官員的表態,中國對釣魚島的既定戰略決不會因為美國誰說了句什麼話,而有任何改變。
但奧巴馬這番表態出格了!難道他不知道,釣魚島的主權屬於中國本無爭議,爭端起因是美國非法私相授受;難道他不知道,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的長期默契,因日本政府的挑釁被打破;難道他沒看見,安倍一再就釣魚島,以及歷史問題口放狂言,刺激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安倍做了種種壞事,大概自己也很心虛,否則不會如此迫不及待地想尋求華盛頓的一點點安慰。就算是奧巴馬出於地緣戰略的需要,想安撫一下焦慮不安的安倍政權,但也不能不顧歷史和現實,亂說話。要知道,這樣的話會嚴重誤導安倍的。]
在日本非法“國有化”之前,釣魚島在中國輿論場上不是熱點話題。在日本挑起釣魚島爭端後,用武力奪回釣魚島也並沒有成為中國社會認真討論的選項。中國一直強調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但日本人和美國人一再提醒我們“非和平”的解決方式,這是在渲染中國政策的“進攻性”,為“中國威脅論”製造素材。
無論是和平解決,還是武力奪回,中國在釣魚島爭端上有自己的原則和節奏,節奏可能會因為日本或美國的一些動作而調整,但原則和目標不會變,更不會因為美國人說了句話而變,不會因為有個日美同盟而變。中國對自己命運的掌控力隨著國力的增長不斷提高,中國人對以自己選擇的方式收回釣魚島充滿信心。
奧巴馬和安倍顯然把美國想得太“舉足輕重”了,忘了美國早已今非昔比。美國現在未走出經濟低谷,恐怖主義的夢魘依舊纏身,中東、中亞硝煙未消,烏克蘭又風雲再起,美國縱有三頭六臂,無奈十指攤開,豈能全力幫攜它的日本小夥計。在美國林肯紀念牆旁豎立了兩座紀念牆,一座是“韓戰紀念牆”,一座是“越戰紀念牆”,美國人自我解嘲說,這是美國建國以來,唯一沒有打贏的兩場戰爭。其實,他們心知肚明,這兩場戰爭他們真正的對手都是中國軍隊。當年一貧如洗百廢待興的中國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面對著比八國聯軍多出一倍的十七國聯軍,都毫無畏懼,現在豈能被一個比十七國聯軍縮水八倍的美日軍事同盟所嚇倒?
靠口水無濟於事,反而更能激發中國人民和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唬人的把戲只對意志薄弱的人有效,但中國人民不可能吃這一套。我們絕對不會按照你們的思路被動接招,跟你們打什麼宋襄公式的堂堂之陣,在我火力射程之內,憑什麼我們要按照你們的設計,在一個面積不足五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搞什麼“島礁攻防戰”、“拉鋸戰”?我們有多種手段、多種能力控制釣魚島,我們一貫的戰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按常理出牌。你們本應該是懂的。
中國軍人熱愛和平,但絕對不懼怕威脅。我們不用你們提醒,就知道戰爭的殘酷性。上戰場流血犧牲的首先是我們軍人,因此,我們比誰都酷愛和平,但我們更知道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性,其價值甚於個人的生命。
▲(作者是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4年04月24日 09:36
用美日同盟唬人,中國不吃這套
羅 援
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天表態,稱釣魚島適用日美安保條約,結合美國駐沖繩基地司令威斯勒之前就釣魚島的狂言,幾乎可以想像安倍聽到這些話欣喜若狂的樣子。全世界大概只有日本最在乎美國官員的表態,中國對釣魚島的既定戰略決不會因為美國誰說了句什麼話,而有任何改變。
但奧巴馬這番表態出格了!難道他不知道,釣魚島的主權屬於中國本無爭議,爭端起因是美國非法私相授受;難道他不知道,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的長期默契,因日本政府的挑釁被打破;難道他沒看見,安倍一再就釣魚島,以及歷史問題口放狂言,刺激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安倍做了種種壞事,大概自己也很心虛,否則不會如此迫不及待地想尋求華盛頓的一點點安慰。就算是奧巴馬出於地緣戰略的需要,想安撫一下焦慮不安的安倍政權,但也不能不顧歷史和現實,亂說話。要知道,這樣的話會嚴重誤導安倍的。]
在日本非法“國有化”之前,釣魚島在中國輿論場上不是熱點話題。在日本挑起釣魚島爭端後,用武力奪回釣魚島也並沒有成為中國社會認真討論的選項。中國一直強調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但日本人和美國人一再提醒我們“非和平”的解決方式,這是在渲染中國政策的“進攻性”,為“中國威脅論”製造素材。
無論是和平解決,還是武力奪回,中國在釣魚島爭端上有自己的原則和節奏,節奏可能會因為日本或美國的一些動作而調整,但原則和目標不會變,更不會因為美國人說了句話而變,不會因為有個日美同盟而變。中國對自己命運的掌控力隨著國力的增長不斷提高,中國人對以自己選擇的方式收回釣魚島充滿信心。
奧巴馬和安倍顯然把美國想得太“舉足輕重”了,忘了美國早已今非昔比。美國現在未走出經濟低谷,恐怖主義的夢魘依舊纏身,中東、中亞硝煙未消,烏克蘭又風雲再起,美國縱有三頭六臂,無奈十指攤開,豈能全力幫攜它的日本小夥計。在美國林肯紀念牆旁豎立了兩座紀念牆,一座是“韓戰紀念牆”,一座是“越戰紀念牆”,美國人自我解嘲說,這是美國建國以來,唯一沒有打贏的兩場戰爭。其實,他們心知肚明,這兩場戰爭他們真正的對手都是中國軍隊。當年一貧如洗百廢待興的中國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面對著比八國聯軍多出一倍的十七國聯軍,都毫無畏懼,現在豈能被一個比十七國聯軍縮水八倍的美日軍事同盟所嚇倒?
靠口水無濟於事,反而更能激發中國人民和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唬人的把戲只對意志薄弱的人有效,但中國人民不可能吃這一套。我們絕對不會按照你們的思路被動接招,跟你們打什麼宋襄公式的堂堂之陣,在我火力射程之內,憑什麼我們要按照你們的設計,在一個面積不足五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搞什麼“島礁攻防戰”、“拉鋸戰”?我們有多種手段、多種能力控制釣魚島,我們一貫的戰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按常理出牌。你們本應該是懂的。
中國軍人熱愛和平,但絕對不懼怕威脅。我們不用你們提醒,就知道戰爭的殘酷性。上戰場流血犧牲的首先是我們軍人,因此,我們比誰都酷愛和平,但我們更知道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性,其價值甚於個人的生命。
▲(作者是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美反戰人士:世界厭倦美國 恐嚇不能阻中國崛起
2014-04-24 11:30:49
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PressTV)4月22日報導稱,全美反戰委員會(United National Antiwar Committee)領導人喬-洛斯貝克稱,美國或日本把中國稱為“侵略者”是荒謬的。美國在戰爭上的開支遠遠超出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中國不是一個帝國。他們沒有間諜軍事基地,而美國則在中國周邊地區都有基地。美國對華恐嚇戰術不能阻止中國的崛起。美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孤立,因為世界人民已經經歷了一個美國世紀,他們厭倦了這一點。
洛斯貝克指出,雖然美國擔心中國崛起,但其“恐嚇戰術”不能阻止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日益增長的作用。報導援引美國《星條旗》報文章稱,就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對亞洲四國展開為期8天的訪問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特別是日本與菲律賓,表達了對中國近期有關今年國防預算增加12.2%的聲明的擔憂。
不過,洛斯貝克認為,華盛頓及其盟國擔心中國國防開支並把北京稱為“侵略者”是荒謬的。22日在接受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的電話採訪時,洛斯貝克表示:“美國或日本把中國稱為亞洲的侵略者。中國國防預算的增加與美國軍事開相比是小巫見大巫。美國在戰爭上的開支遠遠超出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中國不是一個帝國。他們沒有間諜軍事基地,而美國則在中國周邊地區都有基地。美國參與的戰爭,導致了數百萬人死亡。”
據報導,奧巴馬亞洲之行——日本、菲律賓、韓國與馬來西亞——的重點是就美國政府有關“向亞洲轉移重點”的承諾安撫盟國,北京認為該戰略旨在反制中國日益增強的全球影響力。“事情的真相是,美國正把中國作為經濟與政治強國應對中國的崛起,美國想要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霸主地位。”
不過,他指出,“在言辭上指控中國為‘侵略者’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恐嚇戰術,而且這種戰術不能阻止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日益增長的作用。美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孤立,因為世界人民已經經歷了一個美國世紀,他們厭倦了這一點。”
2014-04-24 11:30:49
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PressTV)4月22日報導稱,全美反戰委員會(United National Antiwar Committee)領導人喬-洛斯貝克稱,美國或日本把中國稱為“侵略者”是荒謬的。美國在戰爭上的開支遠遠超出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中國不是一個帝國。他們沒有間諜軍事基地,而美國則在中國周邊地區都有基地。美國對華恐嚇戰術不能阻止中國的崛起。美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孤立,因為世界人民已經經歷了一個美國世紀,他們厭倦了這一點。
洛斯貝克指出,雖然美國擔心中國崛起,但其“恐嚇戰術”不能阻止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日益增長的作用。報導援引美國《星條旗》報文章稱,就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對亞洲四國展開為期8天的訪問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特別是日本與菲律賓,表達了對中國近期有關今年國防預算增加12.2%的聲明的擔憂。
不過,洛斯貝克認為,華盛頓及其盟國擔心中國國防開支並把北京稱為“侵略者”是荒謬的。22日在接受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的電話採訪時,洛斯貝克表示:“美國或日本把中國稱為亞洲的侵略者。中國國防預算的增加與美國軍事開相比是小巫見大巫。美國在戰爭上的開支遠遠超出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中國不是一個帝國。他們沒有間諜軍事基地,而美國則在中國周邊地區都有基地。美國參與的戰爭,導致了數百萬人死亡。”
據報導,奧巴馬亞洲之行——日本、菲律賓、韓國與馬來西亞——的重點是就美國政府有關“向亞洲轉移重點”的承諾安撫盟國,北京認為該戰略旨在反制中國日益增強的全球影響力。“事情的真相是,美國正把中國作為經濟與政治強國應對中國的崛起,美國想要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霸主地位。”
不過,他指出,“在言辭上指控中國為‘侵略者’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恐嚇戰術,而且這種戰術不能阻止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日益增長的作用。美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孤立,因為世界人民已經經歷了一個美國世紀,他們厭倦了這一點。”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訪日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一如外界所料,奧巴馬正式宣稱中日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是首次有美國總統表明此立場。有關言論惹中國不滿,外交部連續第二天駁斥說法,國防部則表示中國軍隊有能力保衞釣魚島。惟有學者估計,中國對釣魚島問題只會停留於口頭抗議,不會有實質行動,被視為態度軟弱。
釣島主權 奧巴馬稱不持立場
兩人結束約一小時四十五分鐘閉門會談後,舉行聯合記者會。奧巴馬明確表示,《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涵蓋所有日本管轄地方,包括釣魚島,是首次有美國總統表明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惟奧巴馬同時強調,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美方不持立場,但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
被問到中國一旦對釣魚島發動軍事行動,美軍會否直接參與時,奧巴馬先苦笑,然後稱已向安倍表示,不要令中日對立升級,美國願提供外交協助。奧巴馬又期望日中雙方和平解決問題。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2014-04-26 09:27:53
對美日聯合聲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無法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這一事實。從根本上講,利用《美日安保條約》來強化集團政治、損害協力廠商利益不僅不合時宜,而且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美日應如何做才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六十多年前的冷戰思維到今天是不是需要進行反思了?
《華盛頓郵報》稱,美國總統到了第二任期通常都會放眼海外以鞏固自己的遺產,奧巴馬看來也在遵循這樣的路線。但奧巴馬在日本的訪問,除了代表美國人民傳達“這裡的壽司真好吃”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意義嗎?奧巴馬此行取得突破的唯一希望-發佈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已經告吹。作為美國總統,到亞洲吃一頓精緻的壽司沒有任何過錯,但是奧巴馬此行看來只是拍拍照片,這就使人們產生了看法:奧巴馬的亞洲政策以及他的總體外交政策與旅客出遊很相似,那就是流於形式。
法國《解放報》25日稱,奧巴馬此次日本之行不可能獲得很大成果,因為他本打算既表達對日本的支持、又不願冒犯中國。但他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表態並未滿足日方全部希望,又令中方惱火。美國在很多問題上需要中方合作,為此他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免得罪中國,但既不刺激中國又要安撫盟國的兩全其美是很難做到的。
韓國《東亞日報》認為,外界對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懷疑正在加大。仔細觀察當前亞洲局勢,會發現很多問題即將爆發,突出的一點是日本歪曲歷史正在促成中、韓及東南亞國家在歷史問題上的共同立場,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再平衡戰略很難在亞洲深入紮根。文章稱,奧巴馬沒有譴責日本右翼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這可以看作間接認可日本極右勢力的行為。文章稱,美國如果想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就應該解決日本歪曲歷史這一根本問題。否則美國有可能會失去亞洲盟主的地位,甚至失去影響力。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崔天凱:美在釣魚島「選錯邊」 (13:13)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當地時間25日在哈佛大學演講,表示美國在釣魚島問題「很可能選擇了錯誤的一邊」。
崔天凱說,美國官方曾一直對外表示,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會選邊站」,但他覺得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是有「一定選擇性」的,而且「很可能選擇了錯誤的一邊」。
美國與日本25日發表聯合聲明,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中國外交部負責人25日分別約見美國和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
崔天凱指出,中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歷來是一貫和明確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將釣魚島的所謂「行政管轄權」移交給日本,這種做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崔天凱說,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中,雙方擱置了釣魚島的主權爭議,成為之後數十年間中日關係的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崔天凱強調,由於日本政府方面2012年單方面宣布「購買」釣魚島、實施「國有化」,才挑起中日間圍繞釣魚島等問題所引發的緊張局勢。
崔天凱說,美國聲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從法理上就站不住。兩國間的安全保障條約,怎麼能涵蓋第三國的領土?而且,美國這樣做是否就給了日本一張「空白支票」,令美國支持日本為所欲為?他進一步指,美國這樣做將使自身陷入一片「未知的情況」中。
崔天凱還同時指出,《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代的產物,代表過時的軍事同盟,與21世紀的世界精神相違背。
(中新社)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當地時間25日在哈佛大學演講,表示美國在釣魚島問題「很可能選擇了錯誤的一邊」。
崔天凱說,美國官方曾一直對外表示,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會選邊站」,但他覺得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是有「一定選擇性」的,而且「很可能選擇了錯誤的一邊」。
美國與日本25日發表聯合聲明,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中國外交部負責人25日分別約見美國和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
崔天凱指出,中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歷來是一貫和明確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將釣魚島的所謂「行政管轄權」移交給日本,這種做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崔天凱說,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中,雙方擱置了釣魚島的主權爭議,成為之後數十年間中日關係的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崔天凱強調,由於日本政府方面2012年單方面宣布「購買」釣魚島、實施「國有化」,才挑起中日間圍繞釣魚島等問題所引發的緊張局勢。
崔天凱說,美國聲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從法理上就站不住。兩國間的安全保障條約,怎麼能涵蓋第三國的領土?而且,美國這樣做是否就給了日本一張「空白支票」,令美國支持日本為所欲為?他進一步指,美國這樣做將使自身陷入一片「未知的情況」中。
崔天凱還同時指出,《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代的產物,代表過時的軍事同盟,與21世紀的世界精神相違背。
(中新社)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奧巴馬專機穿中國空識區 俄稱美對抗中俄是自殺
2014年04月28日 08:22
《紐約時報》還提到一個細節:奧巴馬的專機“空軍一號”從韓國飛往馬來西亞時,穿越了中國之前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文章稱,此舉證明了“新亞洲的危險性”,但隨行的美國官員表示,除了飛行過程中遇到些小顛簸,整個行程沒出現任何問題。
美聯社26日的文章也認為奧巴馬像“玩跳房子”般在中國周邊走來走去是在向北京傳遞精心校準的資訊,但認為這資訊是“對抗與討好”。文章說,他的目的是想讓盟友相信,美國有能力在亞太擊退“中國的入侵”,同時還要敦促北京在俄羅斯與朝鮮問題上多多幫忙。此次訪問雖然沒有途經中國,但卻凸顯中國對奧巴馬來說“非常重要”。文章說,經過幾年觀察,分析家已將奧巴馬的對華政策總結為“向北京求助,同時對抗中國崛起”。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報》因此預言奧巴馬在菲律賓不得不跳“一支難跳的舞蹈”。
在俄羅斯,許多媒體已意識到美國試圖拉攏北京對抗莫斯科,而奧巴馬的亞洲行讓他們懷疑美國是否要“自殺”。俄《觀點報》題為“在龍和熊之間”的文章稱,在宣佈對俄實施遏制和封鎖的同時,奧巴馬的亞洲行加深了北京對美國的不滿。對美國來說,這完全是一種自殺政策,美國將不得不在全球戰線與中俄同時展開對抗。
2014年04月28日 08:22
《紐約時報》還提到一個細節:奧巴馬的專機“空軍一號”從韓國飛往馬來西亞時,穿越了中國之前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文章稱,此舉證明了“新亞洲的危險性”,但隨行的美國官員表示,除了飛行過程中遇到些小顛簸,整個行程沒出現任何問題。
美聯社26日的文章也認為奧巴馬像“玩跳房子”般在中國周邊走來走去是在向北京傳遞精心校準的資訊,但認為這資訊是“對抗與討好”。文章說,他的目的是想讓盟友相信,美國有能力在亞太擊退“中國的入侵”,同時還要敦促北京在俄羅斯與朝鮮問題上多多幫忙。此次訪問雖然沒有途經中國,但卻凸顯中國對奧巴馬來說“非常重要”。文章說,經過幾年觀察,分析家已將奧巴馬的對華政策總結為“向北京求助,同時對抗中國崛起”。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報》因此預言奧巴馬在菲律賓不得不跳“一支難跳的舞蹈”。
在俄羅斯,許多媒體已意識到美國試圖拉攏北京對抗莫斯科,而奧巴馬的亞洲行讓他們懷疑美國是否要“自殺”。俄《觀點報》題為“在龍和熊之間”的文章稱,在宣佈對俄實施遏制和封鎖的同時,奧巴馬的亞洲行加深了北京對美國的不滿。對美國來說,這完全是一種自殺政策,美國將不得不在全球戰線與中俄同時展開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