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時評促美國約束安倍 (10:53)
新華社今日發表國際時評,題為「安倍一意孤行,美國須加約束」。
以下為評論全文:
再任日本首相一年多來,安倍晉三冒天下之大不韙否認和美化侵略歷史,大力擴充軍備,在右傾的道路上縱馬狂奔,國際社會批評之聲不絕於耳。輿論認為,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如果不對一意孤行的安倍加以約束,最終可能禍及自身。
美國知名導演奧利華史東和美利堅大學歷史學教授彼得‧庫茲尼克本月初在《今日美國報》聯合撰文指出,奧巴馬總統對安倍的「武力展示」視而不見,原因在於日本的軍事化與他遏制中國的計劃相契合。但一旦日本右轉勢頭增加,阻止這個「右翼龐然大物」將非易事,日本二戰史已然證明「那將是何等危險」。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主流媒體近來亦用「危險的民族主義」、「擺脫和平主義」、「挑釁行動」和「破壞性的歷史否認」等字眼對安倍及其政權提出警告。
《紐約時報》本月12日還刊登家住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日裔美國人男谷秋良的來信說,當今日本政治領導人出自戰犯家庭,從來不具「反省或內省」的勇氣,日本領導人至今仍然企圖篡改日本二戰歷史「加深了我對其未來前景的絕望」。
一年多來,安倍執意走上罔顧史實、美化侵略和殖民歷史的邪路,去年底更是悍然參拜供奉著14名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按照安倍的三年計劃,他將在2015年尋求修改美國佔領當局為日本制訂的和平憲法第九條,即有關宣布放棄戰爭和不謀求發展進攻性軍事能力的條款,從而把日本「自衛隊」打造為正常軍隊。
安倍之舉導致日本與周邊國家摩擦加劇。若任由安倍沿著當前路徑狂奔,最終必將損害美國自身利益。道理很簡單:安倍尋求國家正常化,最終必然推倒和平憲法和美國主導建立的戰後秩序。最後,日本人必然以主權和獨立為由要求美國駐軍捲鋪蓋走人。
今日亞太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美國一再宣稱尋求維持亞太的和平與穩定。然而,安倍政權右傾舉動導致地區局勢極度緊張,引發了對擦槍走火和爆發衝突的擔憂,這將嚴重威脅當前仍然緩慢復蘇的世界和美國經濟。因此,美國有必要及早對日本加以約束,逐步引導地區局勢走向緩和。
(新華社)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P1 /朝鮮局勢 金家皇朝會倒臺嗎?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安倍心腹頻繁批美引風波 克裡認為日本很危險
2014-02-21 08:32:47
“這是美日關係中最危險的時刻之一。”美國《紐約時報》20日援引日本學者的話發出強烈警告。讓美國輿論感歎美日同盟“打寒顫”的主要原因是,在一向對“老大”言聽計從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助手們近來竟頻繁公開批評美國政府。最新證據是,日本首相助理衛藤晟一在網上發佈視頻,就美國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失望”一事“反咬一口”:“應該說是我們感到失望,美國為何不重視有同盟關係的日本呢?”雖然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衛藤晟一已於19日刪除視頻,安倍20日也以“這是衛藤晟一的個人發言”撇清關係,但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安倍身邊的親信敢於“造美國的反”恰恰道出安倍的心聲。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日本右翼是美日安保同盟最堅定的支持者,同時又對戰後美國強加給日本的安排感到憎恨。華盛頓許多人希望日本發揮更大軍事作用,卻對安倍的修正主義和民族主義立場感到厭惡。
“美國一直希望日本發揮更大軍事作用。不過現在,美方一些人開始有其他想法了。一名前白宮官員表示,國務卿克裡認為日本'不可預測、很危險'。”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9日稱,安倍參拜或許一定程度上是向美國發出信號。有趣的是,日本右翼一邊最堅定地支持美日安保同盟,同時又對戰後美國強加給戰敗國日本的安排感到憎恨。一定程度上,安倍恰好是美國醫生治日本病所需要的首相人選。他是多年來第一個有望解決美軍沖繩基地久拖不決問題的日本領導人,在多年設定軍費開支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1%限度後他願意增加軍費投入。不過,安倍的這些政策與另一個標籤一同到來,那就是他讓華盛頓許多人感到厭惡的修正主義和民族主義立場。
雖然各懷心思,但由於中國這個“共同目標”,美日安全同盟對雙方來說仍非常必要。日本《讀賣新聞》20日報導稱,日本陸上自衛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19日在美國加州進行了聯合軍演,假想奪回遭武裝佔領的島嶼。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9日稱,美國海軍情報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軍隊目前正在進行奪取釣魚島的實戰訓練。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資訊作戰副主任法內爾近日在加州一個會議上說:“我們目睹了大規模的兩栖和跨軍區部隊,我們的結論是,解放軍被賦予一項新的任務,能夠在東海發動一場短而急劇的戰爭以摧毀日本軍隊……”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稱,安倍並未掩蓋復活日本軍事肌肉的企圖。儘管有損海外形象,他依然參拜靖國神社,主要目的是刺激中國做出激烈反應。煽動與中國和韓國的戰爭言論符合安倍的利益,能使他獲得更多修憲支持。奧巴馬政府公開對安倍參拜表示失望,但依然堅持對日本的安全承諾。華盛頓支持日本發揮更大軍事作用有助於奧巴馬的“重返亞洲”戰略,通過抑制中國影響力來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俄羅斯:中國軍隊佔領釣魚島後的嚴重後果
2014-2-25 09:11
摘要: 佔領釣魚島的中國軍隊可能會被困,且將身處絕境。在東海集中了大量的日美軍事力量(主要是潛艇)後,中國就可能保不住佔領的釣魚島,並且極有可能撤不回自己的部隊。...
據俄羅斯之聲2月25日消息,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總監詹姆斯-法內爾上校在聖達戈的會議上聲明稱,“我們已經得出結論,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面前的任務就是做好短期閃電戰、並消滅東海日本軍力的準備,按照預期拿下釣魚島甚至琉球群島”。
這個結論是美國分析人士在他們所觀察的一系列軍演基礎上作出的。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裡-卡申卻認為,中國進行的這些演習只是為了加強對日本的政治壓力。
毫無疑問,中國應有應對與日本發生地區衝突的計畫。這個計畫中應包括在政治危機中的陸戰隊登陸釣魚島。這樣的危機是可能的,例如,日本決定在島上部署常備駐軍,或者發生伴有中國人員損失的衝突等。
在一定條件下,中國只得被迫做出軍事反應,當然,這樣的計畫是在演習過程中制定出來的。
主要的問題是中國是否會認真將此行動方案作為解決領土問題的辦法,或者它只是為在出現不可調和的政治危機時而預先準備的。
看來,只能是出現日美的措施把自己逼得無路可退的極端情況下,中國才會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在其他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捲入軍事衝突,畢竟對中國也不會有很有利的從衝突中退出的結果。
奪島行動本身或許可行,但風險極大。日本艦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非常重要的是,日本有從美國情報部門獲取資訊和技術設備的能力。這降低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機會,而這正是確保行動成功的關鍵條件。
但是,假如中國人在釣魚島區域成功地擊毀了日艦,並將自己的軍力運至島上。那麼在奪島後很快在該區域就會出現日本的柴電潛艇和美國的核動力潛艇。
中國和他們纏鬥的前景看上去並不會很樂觀。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對付航母的技術能力,但該島的地理位置卻可以使美國空軍借助日本的陸上機場抵達該地區。
中國通過在未來採購俄羅斯帶有射程為400公里重型防空導彈(這種導彈系列的生產只在俄羅斯開展)的S-400“ 凱旋”防空系統會鞏固自己的戰略地位,這些導彈可以通過陸地上的系統控制釣魚島群島空域。
但如此一來,對目標的射程已經接近極限(釣魚島距中國大陸330公里)。對手無須深入該系統覆蓋的區域就可以在釣魚島地區通過精確制導武器擊毀目標。從戰術角度看,在地形複雜的小島上部署這樣的系統在技術上不太可能,也不一定合理。
因此,佔領釣魚島的中國軍隊可能會被困,且將身處絕境。在東海集中了大量的日美軍事力量(主要是潛艇)後,中國就可能保不住佔領的釣魚島,並且極有可能撤不回自己的部隊。事態如此發展極有可能,並會給中國造成災難。
很難想像中國會冒這樣的風險。因此可以推斷,演習的目的就是向日本施壓,其次才是應對這種不可思議的、但完全有可能的、災難性的事件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和平解決釣魚島危機的機會就不復存在了。
解放軍演練“短期大烈度”奪島戰 外媒關注到,一位美國高級軍官指責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在東海對日本發動一場旨在奪取釣魚島的“短期大烈度戰爭”展開了訓練。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2月19日援引美國海軍學會的消息稱,美軍太平洋艦隊情報主任詹姆斯•法內爾上校指出,去年中國軍隊舉辦了大規模的“使命行動-2013”演習,該演習旨在為一場在東海衝突中擊敗日本的戰爭做準備。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援引法內爾的話說:“我們目睹了大規模的兩栖和跨軍區行動,即‘使命行動-2013’演習。我們的結論是,解放軍已經接到了需要有能力展開一場在東海上摧毀日本力量的短期大烈度戰爭的新任務,而隨後的目標非奪取釣魚島甚至南琉球群島莫屬——就像某些學者所說的那樣。”
2月13日在《美國海軍學會新聞》主辦的會議上發言時,法內爾還把矛頭指向了中國在東海和南海上的一些海上邊防活動,稱“中國海警扮演反派角色,騷擾鄰國”。他說:“保護海洋權利是中國用來替代強奪鄰國沿海權利的委婉說法。”
儘管法內爾的言論與美國軍方高級領導人的典型措辭相比要直率得多,但對他而言這並沒有什麼異常。與他在軍隊中的許多同事相比,法內爾通常對中國軍方提出更為尖銳的批評。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月19日報導說,這是美國海軍一位高級情報分析員的評估。他告訴同事們,中國軍方眼下正在進行模擬實戰的訓練性演習,其設定情節是軍方奪取位於臺灣地區附近的釣魚島。
美軍太平洋艦隊負責情報的詹姆斯•法內爾上校日前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目睹了大規模的兩栖和跨軍區演習行動。”法內爾說:“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模式反映出中國不顧鄰國反對以及不顧缺乏國際法解釋或明確依據的事實,得寸進尺地致力於主張其對於所謂的九段線涵蓋地區的控制。”
美國《華盛頓時報》網站2月19日報導說,詹姆斯•福戈海軍少將稱,他正在領導海軍方面一項更新海上戰略的努力,更新結果將於今年春天發表。
福戈是海軍作戰部助理副部長。他指出,在2007年的時候,海軍的海上戰略未曾提到中國,而隨著奧巴馬政府把重點轉向亞洲以及軍方把精力集中到新的空海一體戰概念上,這一疏忽在即將出爐的戰略中不大可能出現。
福戈少將曾參與了新作戰概念的提出,這種新概念尋求更好地協調海軍和空軍,以對付五角大樓所謂的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武器——即導彈、潛艇和其他高技術武器。他說,空海一體戰“驚嚇到了許多人,包括中國人”。他承認軍方將尋求發展兩國更緊密的軍事關係。他表示,兩軍制定規範、行為標準和道路規則以避免軍事“誤判”將是極其重要的。
總部在日本的美國第七艦隊的大衛•亞當斯上校警告說,中國核能力的增強以及缺少關於其戰略部隊的對話是一種危險的組合。他認為,對太平洋地區戰略而言,美國的“戰略威懾仍然十分重要”。他說,中國正在推行他所謂的“混合式戰法”,即把傳統和非傳統的能力——如經濟戰和網路戰手段——結合起來,因此美國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加以應對。
網友評論:佔領釣魚島,完全是愚蠢的行為!
春節期間,日本政府所謂實施“防衛計畫大綱”提出的建立“水陸機動團”的概況進行了暴露。成立一支2000到3000人規模的所謂大部隊,大有奪取釣魚島之勢。同樣的,中國也有不少網友,也興高采烈的大談什麼佔領釣魚島。在辭河看來,任何佔領釣魚島的行為都是愚蠢的行為。釣魚島只能釣“魚”,而且要長期地在那裡釣魚,看誰的釣魚水準高。
釣魚島這個名字就起的不錯。一個小小的釣魚島,是中、日、美三個釣手鬥智鬥勇的場地。日本通過釣魚島爭端,想獲得的利益最大,既想突破和平憲法,又想死灰復燃軍國主義;美國看似模棱兩可的不靠邊站,實際上在攪動著東海這片渾水,試圖渾水摸魚;中國無可奈何地應對美日的圍追堵截,通過釣魚島爭端,既凝聚民族力量,又為崛起鋪墊實力。
一,日本拿釣魚島說事,為了自身的利益。
日本戰敗後一直是美國的附庸,美國大兵在日本駐紮了半個多世紀,一向桀驁不馴的小日本豈能乖乖的受這個窩囊氣?只是一個和平憲法,讓日本無法獲得強大的軍事力量。
眼看著中國日益強大,日本又受到美國的控制,如果不能擺脫美國的控制,日本這個民族將永無翻身之力。同樣的,日本也看出了美國正日益衰落,中國的崛起是對美國的威脅,而美國雖然能夠在世界上對弱小國家予取予奪,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無可奈何。
正趕上美國要進行所謂的亞洲平衡,日本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於是,日本就借機抱著美國的大腿,增強自己的實力。其實,日本的目的既不是要打敗中國,這是後話,而是想強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在短期內,使駐日美軍發揮不了作用。
經濟上,日本已經無能為力,無法保持世界老二的地位;軍事上受美國控制,不敢亂說亂動;政治上,仍然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再加上日本是死不悔改的頑固民族,它又不能象德國那樣反悔自己的過錯,如果再不有所行為,這個民族一旦中美聯手,永無翻身之日。
二、美國釣魚島攪渾水,無非是垂死掙扎。
美國打遍天下無敵手,也只是那些弱國而已。雖然強大的蘇聯土崩瓦解,那是因為蘇聯自己內部出現了問題。當年美國也希望中國象東歐國家一樣,樹倒猢猻散。
沒有想到中國共產黨不僅仍然執政在臺上,中國的實力日益雄厚,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企圖顛覆中國,讓中國自亂的美國,眼看著自己的霸主地位越來越受到衝擊,不得不利用日本這些同盟國,對中國進行牽制和圍堵。
軍事上美國沒有把握,經濟上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政治上中國隨著經濟實力的上升,也越來越有發言權,敢於對美國說“不”,這讓美國寢食難安。釣魚島爭端,正是美國借機整治中國的好機會。
於是,兩個東方大國,在東海掀起層層波浪,美國攪亂的渾水也許還真能夠摸到魚,一個釣魚島,釣著中國、日本兩條大“魚”,只是怕美國的釣竿無法拉動世界的老二、老三,自己也有被拉下水的可能,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三、中國被動的釣魚,凝聚民族的力量。
中國要和平崛起,無非是自己說說。其實,大家都清楚,一個強大的中國,讓附近的小國寢食難安。那些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現在借美國虎威,還可以虛張聲勢地撈點好處,要麼就依附中國,才能夠和平相處。真正希望中國崛起的國家不僅不多,甚至很少。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威脅論”在世界上盛行,無論中國怎麼解釋,很難讓人相信。正是這個時候,日本的所謂釣魚島“國有化”為中國製造了契機,與日本在釣魚島海域的針鋒相對,既大漲了民族志氣,又加重的國人的危機感,發展軍事力量,成為中國的藉口,你們鼓吹“中國威脅論”吧,俺中國正好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威脅,俺發展軍事力量是為了維護自身和世界的和平。
中國在2013年,重新組建了海警,設立了三沙市,大批先進艦艇彌補著中國老化的舊軍艦,過去靠俄羅斯購買的“現代級”來支撐的中國海軍,現在已經是中國海軍中落後的產品,一年有50來艘新軍艦補充的中國海軍,不僅可以應付日本的海軍力量,正在日益形成突破第一島鏈的藍水海軍,在十幾年後,中國海軍幾乎可以和美國海軍旗鼓相當。
釣魚島只是釣魚的好地方,中、日、美誰上鉤誰倒楣。不管誰大呼小叫,誰也不會去佔領釣魚島。日本虛張聲勢建立所謂“水陸機動團”,只不過是日本建立海軍陸戰隊的前身,所謂奪島演習只不過是掩人耳目,虛張聲勢;
中國在釣魚島正常巡邏,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只不過是加強對釣魚島的控制,美國口是心非地說領土問題不選邊,實際上掩蓋攪渾水的企圖。大家看似摩拳擦掌,誰也不會輕舉妄動。
當然,時間在中國人一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中國和日本不發生大規模戰爭,美國就沒有多少可乘之機,美國一旦下水,就會被日本或者中國當魚來釣,兩敗俱傷的局面不是日本、美國和中國願意承受的。
如果真的開戰,雖然中國可能損失很大,日本絕對好不到哪裡去,而美國連現在的地位都難以保持。大家虛張聲勢,大家玩一玩,在釣魚島鬥智鬥勇,恐怕他們還不是中國的對手。
2014-2-25 09:11
摘要: 佔領釣魚島的中國軍隊可能會被困,且將身處絕境。在東海集中了大量的日美軍事力量(主要是潛艇)後,中國就可能保不住佔領的釣魚島,並且極有可能撤不回自己的部隊。...
據俄羅斯之聲2月25日消息,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總監詹姆斯-法內爾上校在聖達戈的會議上聲明稱,“我們已經得出結論,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面前的任務就是做好短期閃電戰、並消滅東海日本軍力的準備,按照預期拿下釣魚島甚至琉球群島”。
這個結論是美國分析人士在他們所觀察的一系列軍演基礎上作出的。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裡-卡申卻認為,中國進行的這些演習只是為了加強對日本的政治壓力。
毫無疑問,中國應有應對與日本發生地區衝突的計畫。這個計畫中應包括在政治危機中的陸戰隊登陸釣魚島。這樣的危機是可能的,例如,日本決定在島上部署常備駐軍,或者發生伴有中國人員損失的衝突等。
在一定條件下,中國只得被迫做出軍事反應,當然,這樣的計畫是在演習過程中制定出來的。
主要的問題是中國是否會認真將此行動方案作為解決領土問題的辦法,或者它只是為在出現不可調和的政治危機時而預先準備的。
看來,只能是出現日美的措施把自己逼得無路可退的極端情況下,中國才會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在其他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捲入軍事衝突,畢竟對中國也不會有很有利的從衝突中退出的結果。
奪島行動本身或許可行,但風險極大。日本艦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非常重要的是,日本有從美國情報部門獲取資訊和技術設備的能力。這降低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機會,而這正是確保行動成功的關鍵條件。
但是,假如中國人在釣魚島區域成功地擊毀了日艦,並將自己的軍力運至島上。那麼在奪島後很快在該區域就會出現日本的柴電潛艇和美國的核動力潛艇。
中國和他們纏鬥的前景看上去並不會很樂觀。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對付航母的技術能力,但該島的地理位置卻可以使美國空軍借助日本的陸上機場抵達該地區。
中國通過在未來採購俄羅斯帶有射程為400公里重型防空導彈(這種導彈系列的生產只在俄羅斯開展)的S-400“ 凱旋”防空系統會鞏固自己的戰略地位,這些導彈可以通過陸地上的系統控制釣魚島群島空域。
但如此一來,對目標的射程已經接近極限(釣魚島距中國大陸330公里)。對手無須深入該系統覆蓋的區域就可以在釣魚島地區通過精確制導武器擊毀目標。從戰術角度看,在地形複雜的小島上部署這樣的系統在技術上不太可能,也不一定合理。
因此,佔領釣魚島的中國軍隊可能會被困,且將身處絕境。在東海集中了大量的日美軍事力量(主要是潛艇)後,中國就可能保不住佔領的釣魚島,並且極有可能撤不回自己的部隊。事態如此發展極有可能,並會給中國造成災難。
很難想像中國會冒這樣的風險。因此可以推斷,演習的目的就是向日本施壓,其次才是應對這種不可思議的、但完全有可能的、災難性的事件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和平解決釣魚島危機的機會就不復存在了。
解放軍演練“短期大烈度”奪島戰 外媒關注到,一位美國高級軍官指責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在東海對日本發動一場旨在奪取釣魚島的“短期大烈度戰爭”展開了訓練。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2月19日援引美國海軍學會的消息稱,美軍太平洋艦隊情報主任詹姆斯•法內爾上校指出,去年中國軍隊舉辦了大規模的“使命行動-2013”演習,該演習旨在為一場在東海衝突中擊敗日本的戰爭做準備。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援引法內爾的話說:“我們目睹了大規模的兩栖和跨軍區行動,即‘使命行動-2013’演習。我們的結論是,解放軍已經接到了需要有能力展開一場在東海上摧毀日本力量的短期大烈度戰爭的新任務,而隨後的目標非奪取釣魚島甚至南琉球群島莫屬——就像某些學者所說的那樣。”
2月13日在《美國海軍學會新聞》主辦的會議上發言時,法內爾還把矛頭指向了中國在東海和南海上的一些海上邊防活動,稱“中國海警扮演反派角色,騷擾鄰國”。他說:“保護海洋權利是中國用來替代強奪鄰國沿海權利的委婉說法。”
儘管法內爾的言論與美國軍方高級領導人的典型措辭相比要直率得多,但對他而言這並沒有什麼異常。與他在軍隊中的許多同事相比,法內爾通常對中國軍方提出更為尖銳的批評。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月19日報導說,這是美國海軍一位高級情報分析員的評估。他告訴同事們,中國軍方眼下正在進行模擬實戰的訓練性演習,其設定情節是軍方奪取位於臺灣地區附近的釣魚島。
美軍太平洋艦隊負責情報的詹姆斯•法內爾上校日前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目睹了大規模的兩栖和跨軍區演習行動。”法內爾說:“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模式反映出中國不顧鄰國反對以及不顧缺乏國際法解釋或明確依據的事實,得寸進尺地致力於主張其對於所謂的九段線涵蓋地區的控制。”
美國《華盛頓時報》網站2月19日報導說,詹姆斯•福戈海軍少將稱,他正在領導海軍方面一項更新海上戰略的努力,更新結果將於今年春天發表。
福戈是海軍作戰部助理副部長。他指出,在2007年的時候,海軍的海上戰略未曾提到中國,而隨著奧巴馬政府把重點轉向亞洲以及軍方把精力集中到新的空海一體戰概念上,這一疏忽在即將出爐的戰略中不大可能出現。
福戈少將曾參與了新作戰概念的提出,這種新概念尋求更好地協調海軍和空軍,以對付五角大樓所謂的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武器——即導彈、潛艇和其他高技術武器。他說,空海一體戰“驚嚇到了許多人,包括中國人”。他承認軍方將尋求發展兩國更緊密的軍事關係。他表示,兩軍制定規範、行為標準和道路規則以避免軍事“誤判”將是極其重要的。
總部在日本的美國第七艦隊的大衛•亞當斯上校警告說,中國核能力的增強以及缺少關於其戰略部隊的對話是一種危險的組合。他認為,對太平洋地區戰略而言,美國的“戰略威懾仍然十分重要”。他說,中國正在推行他所謂的“混合式戰法”,即把傳統和非傳統的能力——如經濟戰和網路戰手段——結合起來,因此美國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加以應對。
網友評論:佔領釣魚島,完全是愚蠢的行為!
春節期間,日本政府所謂實施“防衛計畫大綱”提出的建立“水陸機動團”的概況進行了暴露。成立一支2000到3000人規模的所謂大部隊,大有奪取釣魚島之勢。同樣的,中國也有不少網友,也興高采烈的大談什麼佔領釣魚島。在辭河看來,任何佔領釣魚島的行為都是愚蠢的行為。釣魚島只能釣“魚”,而且要長期地在那裡釣魚,看誰的釣魚水準高。
釣魚島這個名字就起的不錯。一個小小的釣魚島,是中、日、美三個釣手鬥智鬥勇的場地。日本通過釣魚島爭端,想獲得的利益最大,既想突破和平憲法,又想死灰復燃軍國主義;美國看似模棱兩可的不靠邊站,實際上在攪動著東海這片渾水,試圖渾水摸魚;中國無可奈何地應對美日的圍追堵截,通過釣魚島爭端,既凝聚民族力量,又為崛起鋪墊實力。
一,日本拿釣魚島說事,為了自身的利益。
日本戰敗後一直是美國的附庸,美國大兵在日本駐紮了半個多世紀,一向桀驁不馴的小日本豈能乖乖的受這個窩囊氣?只是一個和平憲法,讓日本無法獲得強大的軍事力量。
眼看著中國日益強大,日本又受到美國的控制,如果不能擺脫美國的控制,日本這個民族將永無翻身之力。同樣的,日本也看出了美國正日益衰落,中國的崛起是對美國的威脅,而美國雖然能夠在世界上對弱小國家予取予奪,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無可奈何。
正趕上美國要進行所謂的亞洲平衡,日本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於是,日本就借機抱著美國的大腿,增強自己的實力。其實,日本的目的既不是要打敗中國,這是後話,而是想強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在短期內,使駐日美軍發揮不了作用。
經濟上,日本已經無能為力,無法保持世界老二的地位;軍事上受美國控制,不敢亂說亂動;政治上,仍然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再加上日本是死不悔改的頑固民族,它又不能象德國那樣反悔自己的過錯,如果再不有所行為,這個民族一旦中美聯手,永無翻身之日。
二、美國釣魚島攪渾水,無非是垂死掙扎。
美國打遍天下無敵手,也只是那些弱國而已。雖然強大的蘇聯土崩瓦解,那是因為蘇聯自己內部出現了問題。當年美國也希望中國象東歐國家一樣,樹倒猢猻散。
沒有想到中國共產黨不僅仍然執政在臺上,中國的實力日益雄厚,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企圖顛覆中國,讓中國自亂的美國,眼看著自己的霸主地位越來越受到衝擊,不得不利用日本這些同盟國,對中國進行牽制和圍堵。
軍事上美國沒有把握,經濟上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政治上中國隨著經濟實力的上升,也越來越有發言權,敢於對美國說“不”,這讓美國寢食難安。釣魚島爭端,正是美國借機整治中國的好機會。
於是,兩個東方大國,在東海掀起層層波浪,美國攪亂的渾水也許還真能夠摸到魚,一個釣魚島,釣著中國、日本兩條大“魚”,只是怕美國的釣竿無法拉動世界的老二、老三,自己也有被拉下水的可能,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三、中國被動的釣魚,凝聚民族的力量。
中國要和平崛起,無非是自己說說。其實,大家都清楚,一個強大的中國,讓附近的小國寢食難安。那些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現在借美國虎威,還可以虛張聲勢地撈點好處,要麼就依附中國,才能夠和平相處。真正希望中國崛起的國家不僅不多,甚至很少。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威脅論”在世界上盛行,無論中國怎麼解釋,很難讓人相信。正是這個時候,日本的所謂釣魚島“國有化”為中國製造了契機,與日本在釣魚島海域的針鋒相對,既大漲了民族志氣,又加重的國人的危機感,發展軍事力量,成為中國的藉口,你們鼓吹“中國威脅論”吧,俺中國正好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威脅,俺發展軍事力量是為了維護自身和世界的和平。
中國在2013年,重新組建了海警,設立了三沙市,大批先進艦艇彌補著中國老化的舊軍艦,過去靠俄羅斯購買的“現代級”來支撐的中國海軍,現在已經是中國海軍中落後的產品,一年有50來艘新軍艦補充的中國海軍,不僅可以應付日本的海軍力量,正在日益形成突破第一島鏈的藍水海軍,在十幾年後,中國海軍幾乎可以和美國海軍旗鼓相當。
釣魚島只是釣魚的好地方,中、日、美誰上鉤誰倒楣。不管誰大呼小叫,誰也不會去佔領釣魚島。日本虛張聲勢建立所謂“水陸機動團”,只不過是日本建立海軍陸戰隊的前身,所謂奪島演習只不過是掩人耳目,虛張聲勢;
中國在釣魚島正常巡邏,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只不過是加強對釣魚島的控制,美國口是心非地說領土問題不選邊,實際上掩蓋攪渾水的企圖。大家看似摩拳擦掌,誰也不會輕舉妄動。
當然,時間在中國人一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中國和日本不發生大規模戰爭,美國就沒有多少可乘之機,美國一旦下水,就會被日本或者中國當魚來釣,兩敗俱傷的局面不是日本、美國和中國願意承受的。
如果真的開戰,雖然中國可能損失很大,日本絕對好不到哪裡去,而美國連現在的地位都難以保持。大家虛張聲勢,大家玩一玩,在釣魚島鬥智鬥勇,恐怕他們還不是中國的對手。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美媒:中國把美克制當軟弱 美失去耐心將設紅線
2014年03月01日 10:09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25日報導,奧巴馬政府或許終於對中國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上的“切香腸”做法失去耐心了。政府官員在過去幾周的表態展現出一種更強硬的立場,這或許預示著將設立“紅線”,以防止中國的進一步侵犯。
文章認為,這些事態進展也許意味著,美國可能即將改變過去對這兩片海域的領土爭端保持明顯中立的做法。鑒於中國越來越志在必得,劃定紅線貌似是不可避免的。
報導認為,奧巴馬內閣官員最近發表的一連串聲明或許表明,美國的一種新政策正在浮出水面。
這一較強硬的論調首先出現在1月31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亞洲事務的高級主管埃文-梅代羅斯(中文名麥艾文)當天拒絕承認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合法性,並警告說如果中國在南中國海上劃設防空識別區,“就將導致(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及軍事態勢發生變化”。
在2月5日的國會聽證會上,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明確而公開地表示,中國把“九段線”作為南中國海領土主權聲索的法律基礎是不符合國際法的。這是美國高官首次明確作出這一表態。
最後,在2月17日造訪印尼時,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同樣列舉了中國最近的挑釁舉動,並呼籲以現行國際法為基礎解決領土主權聲索問題。
對中國表現出更強硬的態度或許預示著美國的忍讓政策行將終結。中國自2008年以來的行為說明,它似乎把美國的克制理解為軟弱。鑒於沒有從北京那裡得到預期的回應,白宮似乎就此得出結論:必須更加強硬才行。
2014年03月01日 10:09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25日報導,奧巴馬政府或許終於對中國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上的“切香腸”做法失去耐心了。政府官員在過去幾周的表態展現出一種更強硬的立場,這或許預示著將設立“紅線”,以防止中國的進一步侵犯。
文章認為,這些事態進展也許意味著,美國可能即將改變過去對這兩片海域的領土爭端保持明顯中立的做法。鑒於中國越來越志在必得,劃定紅線貌似是不可避免的。
報導認為,奧巴馬內閣官員最近發表的一連串聲明或許表明,美國的一種新政策正在浮出水面。
這一較強硬的論調首先出現在1月31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亞洲事務的高級主管埃文-梅代羅斯(中文名麥艾文)當天拒絕承認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合法性,並警告說如果中國在南中國海上劃設防空識別區,“就將導致(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及軍事態勢發生變化”。
在2月5日的國會聽證會上,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明確而公開地表示,中國把“九段線”作為南中國海領土主權聲索的法律基礎是不符合國際法的。這是美國高官首次明確作出這一表態。
最後,在2月17日造訪印尼時,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同樣列舉了中國最近的挑釁舉動,並呼籲以現行國際法為基礎解決領土主權聲索問題。
對中國表現出更強硬的態度或許預示著美國的忍讓政策行將終結。中國自2008年以來的行為說明,它似乎把美國的克制理解為軟弱。鑒於沒有從北京那裡得到預期的回應,白宮似乎就此得出結論:必須更加強硬才行。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美秘訂戰略 離岸掐華咽喉
中日兩國在釣魚島海域劍拔弩張之際,日本媒體披露,美國正對華推行「離岸控制」戰略,一旦中美發生軍事衝突,美軍將在馬六甲海峽和龍目海峽等海上要道,全面封鎖中國海上運輸,掐斷經濟命脈。期間美軍毋須出動航母,更不需將戰事升級至核戰,而是透過「陰乾」中國,逼其投降。
日本《中央公論》月刊日前刊登題為《美國對華封鎖戰略的全貌──美國的「離岸控制」設想》的文章,引述美國國防大學教授黑姆斯提出的戰略,指美軍傳統上視日本西南諸島延伸至菲律賓的第一島鏈,及從小笠原群島延伸至關島的第二島鏈,是對付中國的兩條主要作戰邊界。
馬六甲海峽截原油進口
在此基礎上,一旦中國在近海對美國實施反介入作戰,美軍將在廣闊的太平洋海域對華實施離岸控制戰略,封鎖從西南諸島到菲律賓列島以西的海空域,確保美軍在太平洋的海空優勢。具體實施時,美軍首先在第一島鏈靠近大陸一側的海域,投入攻擊型潛艇和有限度的空中兵力,隨時擊沉該海域內航行的中國艦艇、貨船和油輪。與此同時,美軍將打擊中國的遠洋航運。
因中國八成進口原油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基於離岸控制構想,如美封鎖此海峽,及龍目海峽、巽他海峽、澳洲南北海上通道,那麼中國原油進口和原材料、製成品進出口都將中斷。因中國油輪和貨櫃船進入本國港口通道被堵,經濟將蒙受巨大損失,被迫結束戰爭。
華大使:堅決應對挑事端
文章續指,通過實施離岸控制戰略,美軍毋須利用盟國的基地攻擊中國本土,因此中國亦沒有藉口攻擊其周邊美國盟友。同時,美軍亦毋須投入航母,並避免升級為核戰爭。戰略同時能照顧到中國政府的「面子」,令其在宣布停戰時,毋須面對軍事失利的結局。
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昨回應中日關係惡化或引發戰爭時指,中國主張對話和協商解決中日間的問題,但如有個別人要製造事端,中方會堅決應對。而中日關係正處於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時期,日方一意孤行,關閉同中國對話大門,令改善關係更困難
中日兩國在釣魚島海域劍拔弩張之際,日本媒體披露,美國正對華推行「離岸控制」戰略,一旦中美發生軍事衝突,美軍將在馬六甲海峽和龍目海峽等海上要道,全面封鎖中國海上運輸,掐斷經濟命脈。期間美軍毋須出動航母,更不需將戰事升級至核戰,而是透過「陰乾」中國,逼其投降。
日本《中央公論》月刊日前刊登題為《美國對華封鎖戰略的全貌──美國的「離岸控制」設想》的文章,引述美國國防大學教授黑姆斯提出的戰略,指美軍傳統上視日本西南諸島延伸至菲律賓的第一島鏈,及從小笠原群島延伸至關島的第二島鏈,是對付中國的兩條主要作戰邊界。
馬六甲海峽截原油進口
在此基礎上,一旦中國在近海對美國實施反介入作戰,美軍將在廣闊的太平洋海域對華實施離岸控制戰略,封鎖從西南諸島到菲律賓列島以西的海空域,確保美軍在太平洋的海空優勢。具體實施時,美軍首先在第一島鏈靠近大陸一側的海域,投入攻擊型潛艇和有限度的空中兵力,隨時擊沉該海域內航行的中國艦艇、貨船和油輪。與此同時,美軍將打擊中國的遠洋航運。
因中國八成進口原油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基於離岸控制構想,如美封鎖此海峽,及龍目海峽、巽他海峽、澳洲南北海上通道,那麼中國原油進口和原材料、製成品進出口都將中斷。因中國油輪和貨櫃船進入本國港口通道被堵,經濟將蒙受巨大損失,被迫結束戰爭。
華大使:堅決應對挑事端
文章續指,通過實施離岸控制戰略,美軍毋須利用盟國的基地攻擊中國本土,因此中國亦沒有藉口攻擊其周邊美國盟友。同時,美軍亦毋須投入航母,並避免升級為核戰爭。戰略同時能照顧到中國政府的「面子」,令其在宣布停戰時,毋須面對軍事失利的結局。
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昨回應中日關係惡化或引發戰爭時指,中國主張對話和協商解決中日間的問題,但如有個別人要製造事端,中方會堅決應對。而中日關係正處於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時期,日方一意孤行,關閉同中國對話大門,令改善關係更困難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美官稱「難亞洲再平衡」惹熱議
美國國防部官員周二突然表示,美國正檢討「亞洲再平衡」策略,惹外界震驚。雖然官方隨即連番澄清,但今次烏克蘭事件凸顯美國在該區無能為力,有分析家就認為,華府確實應該將注意力重新放在這個美國最核心的外交區域。
助理國防部長麥克法蘭(Katrina McFarland)周二說﹕「美方正在評估亞洲再平衡政策,因為坦白說,這項政策(礙於財政預算和世界各地的情)無法實現。」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官員隨即紛紛澄清。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防部長赫爾維(David Helvey)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聽證會指出,美方有能力、也會持續亞洲再平衡,因那符合美國長期利益及亞太區繁榮穩定,同時反映出美國與亞太國家堅實密切的關係。
不過,亞洲再平衡改變的說法迅即引起國內外熱議。分析家指出,中東問題本已耗盡奧巴馬的外交資源,現在他還得防衛歐洲的獨立與自由。很多軍事分析家早已懷疑,五角大廈面對中東、非洲乃至歐洲持續遇上挑戰下,會否仍繼續亞洲再平衡政策。
國防部澄清﹕美國有能力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執行副主席威爾遜(Damon Wilson)說﹕「我們不應再輕信於歐洲是安穩地區、對美國不具保安風險這事實。」他認為,白宮面對烏克蘭危機,可能得放棄亞洲再平衡政策,重新調整軍事、外交、經濟資源於面對俄羅斯的威脅。
美國國防部官員周二突然表示,美國正檢討「亞洲再平衡」策略,惹外界震驚。雖然官方隨即連番澄清,但今次烏克蘭事件凸顯美國在該區無能為力,有分析家就認為,華府確實應該將注意力重新放在這個美國最核心的外交區域。
助理國防部長麥克法蘭(Katrina McFarland)周二說﹕「美方正在評估亞洲再平衡政策,因為坦白說,這項政策(礙於財政預算和世界各地的情)無法實現。」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官員隨即紛紛澄清。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防部長赫爾維(David Helvey)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聽證會指出,美方有能力、也會持續亞洲再平衡,因那符合美國長期利益及亞太區繁榮穩定,同時反映出美國與亞太國家堅實密切的關係。
不過,亞洲再平衡改變的說法迅即引起國內外熱議。分析家指出,中東問題本已耗盡奧巴馬的外交資源,現在他還得防衛歐洲的獨立與自由。很多軍事分析家早已懷疑,五角大廈面對中東、非洲乃至歐洲持續遇上挑戰下,會否仍繼續亞洲再平衡政策。
國防部澄清﹕美國有能力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執行副主席威爾遜(Damon Wilson)說﹕「我們不應再輕信於歐洲是安穩地區、對美國不具保安風險這事實。」他認為,白宮面對烏克蘭危機,可能得放棄亞洲再平衡政策,重新調整軍事、外交、經濟資源於面對俄羅斯的威脅。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日本或超中國成第3核大國 美國擔心管不住安倍
2014-03-10 14:49
“美國擔心管不住安倍?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核戰略專家27日對《環球時報》說,與還掙扎在鈾濃縮階段的伊朗、朝鮮不同,日本早已掌握多項先進核處理技術,核提煉和加工能力都居世界前列,以日本的科技和工業基礎,從民用核設施到製造核武器並無太大技術瓶頸,可謂只有一步之遙。該專家說,目前日本儲存有大量核原料,儘管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下,只能用於民用核電站,但只要日本邁過這道核門檻,將有可能迅速成為核武器規模上的世界第三核大國。
在此背景下,美國為何要求日本歸還300公斤鈈?吳懷中認為,此舉與當下美日關係進展不太順暢有關。他說,美國近來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以及之後的一些言行感到不滿,但在口頭表達失望後,美國發現以此警告日本幾乎無成效,要求日本歸還鈈或許可以看做美國用實際行動對日本發出“我可以約束你”的信號。中國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說,美國至今已因安倍參拜對日本說了3次“失望”,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上周到日本也提醒日方注意言行,這反映出美國現階段對安倍政策有所懷疑,對日本未來走向有些吃不准。
27日,朝鮮《勞動新聞》在末版頭條刊文,激烈批評美國針對亞太地區的軍事政策將導致核戰爭爆發。有意思的是,《日本時報》曾刊文援引美國國防部消息人士的話說,2006年噩夢至今仍纏繞在美國心中,而他口中的噩夢並非朝鮮當年進行核子試驗,而是日本國內出臺報告宣稱可能造核武器,該消息人士說,“美國對日本其實很緊張”。
2014-03-10 14:49
“美國擔心管不住安倍?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核戰略專家27日對《環球時報》說,與還掙扎在鈾濃縮階段的伊朗、朝鮮不同,日本早已掌握多項先進核處理技術,核提煉和加工能力都居世界前列,以日本的科技和工業基礎,從民用核設施到製造核武器並無太大技術瓶頸,可謂只有一步之遙。該專家說,目前日本儲存有大量核原料,儘管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下,只能用於民用核電站,但只要日本邁過這道核門檻,將有可能迅速成為核武器規模上的世界第三核大國。
在此背景下,美國為何要求日本歸還300公斤鈈?吳懷中認為,此舉與當下美日關係進展不太順暢有關。他說,美國近來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以及之後的一些言行感到不滿,但在口頭表達失望後,美國發現以此警告日本幾乎無成效,要求日本歸還鈈或許可以看做美國用實際行動對日本發出“我可以約束你”的信號。中國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說,美國至今已因安倍參拜對日本說了3次“失望”,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上周到日本也提醒日方注意言行,這反映出美國現階段對安倍政策有所懷疑,對日本未來走向有些吃不准。
27日,朝鮮《勞動新聞》在末版頭條刊文,激烈批評美國針對亞太地區的軍事政策將導致核戰爭爆發。有意思的是,《日本時報》曾刊文援引美國國防部消息人士的話說,2006年噩夢至今仍纏繞在美國心中,而他口中的噩夢並非朝鮮當年進行核子試驗,而是日本國內出臺報告宣稱可能造核武器,該消息人士說,“美國對日本其實很緊張”。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美國告誡中國不要誤判其協防亞洲盟友決心
2014-04-05 07:43
聲稱中國難以承受制裁
4月5日報導【法新社華盛頓4月3日電】一名美國高官3日表示,相信全球對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的反應將產生“寒蟬效應”,阻止中國考慮類似的行動。
自俄羅斯上月吞併克裡米亞以來,美國議員和亞洲外交官就在思考此事向日益自信的中國發出了什麼信號。
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作證時說,中國正在觀察對俄羅斯施加的制裁。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出口驅動。
拉塞爾還指出俄吞併克裡米亞對北京鄰國的影響,稱“該地區對中國強硬行動的容忍度下降了”。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其他鄰國在有爭議領土上的摩擦日益加劇。
批評奧巴馬總統的共和黨人指責,克裡米亞讓美國的信譽處於危險之中。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3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拉塞爾3日表示,國際社會對俄吞併克裡米亞作出的反應將威懾中國採取類似行動。
拉塞爾說,中國不應懷疑美國兌現其對盟友防務承諾的決心。
他在參院聽證會上說:“中國與美國及亞洲國塚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逐步實施的對俄制裁會給想要效仿俄羅斯的中國人帶來寒蟬效應。”
在談到克裡米亞事件給中國的鄰國造成的影響時,拉塞爾說:“亞洲地區對中國採取的越來越彰顯實力的措施的容忍度因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而變小。”
他說,中國的鄰國都擔心,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可能為北京開了一個先例。
他還說,俄羅斯的行動引起高度關注,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它們擔心中國為其領土利益可能採取武力威脅或其他形式的脅迫。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4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拉塞爾週四在國會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說,中國正在密切關注著西方國家對俄實施的制裁,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出口。
拉塞爾說,中國需要證明其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爭端的承諾。
重申履行保衛盟友義務
【美聯社華盛頓4月3日電】美國今天告誡中國,隨著南海領土爭端引起的緊張局勢升級,它將面臨美國對盟友的防務承諾。
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國會一個聽證會上說,一些亞洲國家擔心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可能為中國提供範例。
最近,中國海警船試圖攔截向駐守仁愛礁的菲律賓小型部隊運送補給的船隻。菲律賓是與美國簽有條約的盟友,是在南海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幾個國家之一。
美國主管東亞事務的最高外交官拉塞爾說:“對美國的決心不應有任何懷疑。我們支持盟友,堅守我們的承諾。”
汶萊、馬來西亞、越南也對南海部分區域提出了領土要求。
本月晚些時候,奧巴馬總統將出訪亞洲四國,其中包括菲律賓。這次出訪旨在為其政府的外交政策轉變注入新的活力。奧巴馬政府在外交上轉向亞洲,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崛起。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該地區占支配地位的軍事強國。奧巴馬還將訪問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
【路透社華盛頓4月3日電】一名美國高官3日說,中國不應懷疑美國保護其亞洲盟友的承諾。
奧巴馬總統的東亞外交負責人拉塞爾對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說:“要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讓其表明它仍致力於和平解決爭端。”
他說,雖然美國沒有在東亞領土爭端上表明立場,但中國不應懷疑華盛頓在必要時保護盟友的決心。
他說:“美國總統和奧巴馬政府堅定致力於履行對盟友的防務承諾。”
拉塞爾說,華盛頓遵守自己的承諾——包括與日本、菲律賓和韓國的防務條約,但沒有理由認為,這些領土爭端不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
中國在亞洲還和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在有潛在豐富資源的水域存在主權爭端。
警惕亞洲“克裡米亞效應”
【美聯社火奴魯魯4月4日電】美國官員3日在為期3天的—次會議結束時說,東南亞國家的防長們指出,俄羅斯最近吞併克裡米亞半島—事是太平洋國家為何在面臨領土爭端時必須更加團結的一個例證。
這些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防長們討論了此類爭端和侵犯主權行為有可能產生的漣漪效應,並指出團結的力量。
美國防長哈格爾主持了為期3天的美國一東盟防長會議,主要目的是討論各國在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行動上加強合作和交流的方式。
但在會議期間,一些國家的防長指出,在俄吞併克裡米亞後,北約有責任把各國團結起來。這些官員說,雖然不是所有防長都同意,但此事引發有關亞太國家應當如何合作和東盟要發揮多麼重要的作用的討論。
哈格爾隨後說,他對防長們說,美國“越來越關注南海領土爭端引發的不穩定局勢,所有國家的權利都必須得到尊重”。
這場會議是美國首次主持美國一東盟防長會議。哈格爾稱其為美國更加重視太平洋地區行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作為這一行動的一部分,五角大樓加強了美國在該地區的駐軍和軍事裝備。
將于下周訪華的哈格爾還說,美國所謂的把戰略重點轉向亞洲不是針對中國。但他承認中美有分歧,並表示計畫和中國領導人討論這些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3日文章】大國關係最珍貴的元素除了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外,還有可靠性。必須讓盟友和敵人都知道你說話算數。東亞是體現這一道理最好的地方。奧巴馬總統在本月晚些時候訪問亞洲時需要牢記這一點。
近來,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強硬姿態使美國的政策傾向於更強硬的“接觸並對抗”。奧巴馬總統對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訪問凸顯美國是個太平洋國家。
奧巴馬訪問最棘手的一站是日本。日本是美國在該地區最重要的盟友。
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的新聞使中日緊張關係的新聞退出頭條。但中日圍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和歷史問題的爭端的危險性一點也不亞於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
【《菲律賓星報》網站4月3日文章】中國的最大問題在東海,在那裡,日本和韓國有可能發展能成功對抗中國的軍事力量。另外,日本和韓國都有美國駐軍。
在南海,中國面對的國家要弱小得多。在這裡,中國的宏偉計畫是避免任何多邊談判,即便是與東盟國家的多邊談判。
中國領土侵略行為的動機不是歷史或意識形態的原因。嚴峻的現實是,中國的主要動機是它希望成為經濟與政治上的世界超級大國。它將南海視為獲得這一地位的第一步。
阻止中國的唯一辦法就是恢復南海的軍事與海上力量平衡。只有美國和日本願與東盟國家——主要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結成聯盟,才能做到這一點。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美防長首次正式表態 "歡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2014年04月06日 10:57
外媒稱,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書面採訪時表示,美國支持日本首相安倍為解禁集體自衛權而修改憲法解釋。這是美國部長級官員首次正式對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予以支持。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5日報導,哈格爾於5日訪日並與安倍舉行會談,6日會見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由於美國總統奧巴馬定於4月下旬訪日,因此哈格爾將與日方商討在安保方面的合作問題。
安倍政權著眼於朝鮮半島可能發生不測等局勢,打算通過修改憲法解釋來解禁集體自衛權。
美國政府之前一再強調這是“日本自己決定的事情”。但哈格爾首次作了進一步表態,對日本通過修改憲法解釋等方式來解禁集體自衛權表示“歡迎”。
哈格爾強調:“日美需要牢不可破的關係。美國支持擴大自衛隊的作用。”他表示,“美國今後仍將是太平洋國家”,重視亞洲的戰略不會改變。
他指出,日美將在年底前再次修改防衛合作指標,“重點是加強美軍與自衛隊的能力與合作”,他還提到將與日方商討在太空和網路空間的合作事項。
哈格爾表示,“美國一直認為釣魚島處於日本行政管轄之下,適用日美安保條約”。他同時說:“我們一貫反對在領土問題上對他國進行威脅和要脅。”他透露已向中國表明了這種觀點。
針對中國的“挑釁”不斷加劇,哈格爾透露“已經敦促中國與日韓兩國增進信賴,其中包括聯合建立緊急情況下的溝通機制”。他要求中國保持克制。
《日本經濟新聞》4月5日還報導稱,美防長哈格爾之所以公開支持安倍政權奉行的安全保障政策,是想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來擴大自衛隊的作用。
報導稱,哈格爾的相關表態應該是在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討論後作出的,可以說代表了奧巴馬政府的立場。
日本內閣剛剛通過用於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政府和執政黨內部正在就解禁集體自衛權問題進行協調。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哈格爾開始對日本進行訪問。這一切都有助於加強日美同盟,日本政府高官眾口一詞地表示:“哈格爾親自訪日來表達對日本的支持,意義重大。”
報導稱,美政府迄今對擴大自衛隊在海外的活動基本表示支持,但同時也擔心,如果由在歷史認識等問題上與中韓對立的安倍政權來推進這項工作,很可能會導致與中韓關係進一步惡化,因此一直沒有明確表示支持。
然而,近來奧巴馬政府忙於應付敘利亞和克裡米亞問題,原先提出的重視亞洲的政策似乎陷入停滯,加上削減國防預算的壓力,美國政府擔心如果再不與日本加強在安保方面的合作,那麼就無法遏制中國在海上的擴張,也不可能解決朝鮮的核武問題。
報導認為,哈格爾和奧巴馬相繼訪日,反映出美方對加強日美同盟的期待。
Re: 美國已經啟動了《滅中國肢解中國方案》 / 今年美國的新動作 P38
美國防長哈格爾在東京與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會談,警告中國不要採取單方面行動解決與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之間的領土爭議。
他在明天將轉往北京訪問。他在與小野寺五典的會談中,表示反對透過武力改變釣魚島現狀的企圖。
日本共同社引述哈格爾在美日聯合記者上表示,「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是處於日本行政管理權之下,屬於日美安保條約適用範圍,警告中國不要採取單方面行動解決與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之間的領土爭議。
他以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作比喻,強調任何國家,不論大小,其主權都應受到尊重,呼籲透過和平途徑解決爭議,又說美國在亞洲地區沒有比日本更強大的盟友及更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