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冠聰陳家駒等6名身在海外港人 涉違國安法被通緝
2020年7月31日 下午9:39
羅冠聰(左)及陳家駒(右)被通緝。
《港區國安法》實施1個月,多名曾提倡香港獨立或民主自決的政治人物逃至海外,消息指,警方正式通緝6名身在海外的港人,包括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本土民主前線」前召集人黃台仰、「香港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前職員鄭文傑、「學生動源」前成員劉康、以及「佔中三子」之一的朱耀明牧師之子、美籍港人朱牧民。據悉,6人涉違反港區國安法而被通緝,分別涉嫌煽動分裂國家、以及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警方可能考慮凍結他們和相關組織的在港戶口。
據了解,羅冠聰、黃台仰及陳家駒等6人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根據法律條文,任何人組織、策劃、實施或者參與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行為;請求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均屬違反港區國安法,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因宣誓風波而被褫奪立法會議員資格的羅冠聰,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突然退出自己一手創立的政黨香港眾志,並秘密逃至英國,其後頻頻與外國政客會面,又曾出席美國聽證會,期間多次唱衰香港,並呼籲各國制裁中國及香港。
在2016年旺角暴亂案中棄保潛逃的黃台仰,2018年5月在德國獲難民庇護,他在港區國安法正式實施後,曾公開表明會爭取外國支持推動香港獨立。
評:《港區國安法》是沒有追溯期, 為何羅冠聰、黃台仰及陳家駒等6人被通緝?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羅冠聰回應有消息指被通緝 宣布與親人斷絕關係不往來
香港電台-港聞
2020年8月1日 上午1:02
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學生動源前成員劉康,及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職員鄭文傑,分別在社交專頁回應有消息指,他們與另外3人,正被警方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通緝。
羅冠聰說感到失望、無奈和恐懼,強調離港後已沒有聯絡親人,並宣布正式與親人斷絕關係,不再往來。他又說一直主張香港應有民主及自治、主張外國應制裁內地及香港侵害人權的官員,及主張國際社會應積極回應新疆及香港的狀況,即使有關倡議令他被列入通緝名單,都不會改變。劉康就形容通緝他,是明顯政治迫害,非常嚴重踐踏言論自由與人權。
鄭文傑就表示,他的言行是為無權者發聲,為弱勢方奔走,形容若極權專制要以此定罪,將是他一生的榮譽。
香港電台-港聞
2020年8月1日 上午1:02
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學生動源前成員劉康,及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職員鄭文傑,分別在社交專頁回應有消息指,他們與另外3人,正被警方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通緝。
羅冠聰說感到失望、無奈和恐懼,強調離港後已沒有聯絡親人,並宣布正式與親人斷絕關係,不再往來。他又說一直主張香港應有民主及自治、主張外國應制裁內地及香港侵害人權的官員,及主張國際社會應積極回應新疆及香港的狀況,即使有關倡議令他被列入通緝名單,都不會改變。劉康就形容通緝他,是明顯政治迫害,非常嚴重踐踏言論自由與人權。
鄭文傑就表示,他的言行是為無權者發聲,為弱勢方奔走,形容若極權專制要以此定罪,將是他一生的榮譽。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發出內部電郵全文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記者會上證實,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已請辭,但沒有進一步解釋請辭原因。梁卓然在內部電郵表示,知道最近部分人對於突然被調去處理有關國安法案件,對當中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又在電郵指,「對於國安法的案件,我沒有資訊可以給你們,因為我沒有被要求在有關事項中提供協助及參與。」以下為梁卓然發出的內部電郵全文:
Dear Colleagues
Earlier this week I have tendered my resignation and will be stepping down as DPP and leaving the civil service on 31 December 2020, allowing ample time for a smooth transition and handover.
It is most unfortunate that I do not see eye to eye with the SJ on the running of PD, and the situation has not improv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i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PD and certainly not something that I, as a prosecutor serving the Division for 25 years and the current head, would like to see. It will be best for the SJ and the Division to have a new DPP so that new ideas and visions can be brought in.
I enjoy every single day working in PD, particularly the time in court. It has been my honour and pleasure to have worked with you over the years, during which I have gained invaluable experience, fond memories and great friendships.
Being a prosecutor is a difficult but honourable job. We never strive to get a conviction. Rather, we ensure that the charges laid are a proper reflection of the criminality on the available evidence, proper disclosure has been made, the defendant has a fair trial and finally the sentence passed is within range.
This requires a constant reminder to ourselves that we are ministers of justice, something that we should be proud of and feel privileged. Every prosecutorial decision that you make, every trial or appeal that you conduct, is constantly measured by all the other stakeholders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to see if we have achieved and maintained the high standards required of a fair and competent prosecutor.
To this end, I am proud to inform you that I have received many positive feedbacks from judges of your performances. Judges wrote in not because of the verdict, one way or the other. Rather, they wrote in stating he/she was impressed with the fair and measured way in which you conducted the prosecution, or in appeal cases, the fairness and the conciseness of your submissions and the most helpful assistance that you have provided the court with.
Recently, I understand a number of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uncertainty of a sudden posting to another division or the division/unit handling National Security Cases. As to the former, the inter divisional transfer scheme has been in place to cater for operational need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unsel and in so far as practicable, counsel will be given sufficient notice of the intended transfer. As to National Security Cases, I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for you as my assistanc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ose matters have not been required.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each of you for your hard work and support in the past and I am sure you will continue with your good work in support of the SJ and the new DPP.
I wish each of you and your family good health despite the difficult epidemic situation we are having in Hong Kong. Take care.
Best regards,
David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記者會上證實,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已請辭,但沒有進一步解釋請辭原因。梁卓然在內部電郵表示,知道最近部分人對於突然被調去處理有關國安法案件,對當中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又在電郵指,「對於國安法的案件,我沒有資訊可以給你們,因為我沒有被要求在有關事項中提供協助及參與。」以下為梁卓然發出的內部電郵全文:
Dear Colleagues
Earlier this week I have tendered my resignation and will be stepping down as DPP and leaving the civil service on 31 December 2020, allowing ample time for a smooth transition and handover.
It is most unfortunate that I do not see eye to eye with the SJ on the running of PD, and the situation has not improv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i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PD and certainly not something that I, as a prosecutor serving the Division for 25 years and the current head, would like to see. It will be best for the SJ and the Division to have a new DPP so that new ideas and visions can be brought in.
I enjoy every single day working in PD, particularly the time in court. It has been my honour and pleasure to have worked with you over the years, during which I have gained invaluable experience, fond memories and great friendships.
Being a prosecutor is a difficult but honourable job. We never strive to get a conviction. Rather, we ensure that the charges laid are a proper reflection of the criminality on the available evidence, proper disclosure has been made, the defendant has a fair trial and finally the sentence passed is within range.
This requires a constant reminder to ourselves that we are ministers of justice, something that we should be proud of and feel privileged. Every prosecutorial decision that you make, every trial or appeal that you conduct, is constantly measured by all the other stakeholders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to see if we have achieved and maintained the high standards required of a fair and competent prosecutor.
To this end, I am proud to inform you that I have received many positive feedbacks from judges of your performances. Judges wrote in not because of the verdict, one way or the other. Rather, they wrote in stating he/she was impressed with the fair and measured way in which you conducted the prosecution, or in appeal cases, the fairness and the conciseness of your submissions and the most helpful assistance that you have provided the court with.
Recently, I understand a number of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uncertainty of a sudden posting to another division or the division/unit handling National Security Cases. As to the former, the inter divisional transfer scheme has been in place to cater for operational need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unsel and in so far as practicable, counsel will be given sufficient notice of the intended transfer. As to National Security Cases, I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for you as my assistanc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ose matters have not been required.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each of you for your hard work and support in the past and I am sure you will continue with your good work in support of the SJ and the new DPP.
I wish each of you and your family good health despite the difficult epidemic situation we are having in Hong Kong. Take care.
Best regards,
David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質疑政府押後選舉違《基本法》 「長洲覆核王」申司法覆核及要求頒禁制令
2020/8/3 — 16:26
本港爆發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五宣布將原定 9 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長洲覆核王」郭卓堅今(3 日)聯同另一名巿民入稟高等法院,質疑特首將立法會任期由 4 年改為 5 年的做法有違《基本法》,屬錯誤決定,並要求法庭頒禁制令。另外,郭卓堅指稱特首豁免部份來港人士接受檢疫的安排,導致疫情爆發,屬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要求政府向巿民賠償,特別是慈雲山區居民。
第一宗司法覆核的申請人是郭卓堅與陳潔冰,答辯人為特首林鄭月娥。兩名申請人在入稟狀指,特首將今屆立法會任期由 4 年改為 5 年,違反《基本法》第 69 條,屬錯誤決定,並會造成香港政制危機。
至於另一宗司法覆核,申請人為郭卓堅。郭在入稟狀指,特首不理防疫專家意見,以外行人身份豁免部份來港人士檢疫安排,令第三波疫情爆發,要求法庭頒令特首涉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並就此事向港人作出賠償,特別是慈雲山區的居民。
上周五(31 日)林鄭月娥宣布引用緊急法押後原訂 9 月 6 日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到 2021 年 9 月 5 日才舉行。她又指引用緊急法只可以將選舉押後一年,但無法處理未來一年立法會真空期,所以已向中央呈交緊急報告,國務院回覆支持她押後選舉,立法會真空的問題,中央政府將提請人大常委作決定。
2020/8/3 — 16:26
本港爆發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五宣布將原定 9 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長洲覆核王」郭卓堅今(3 日)聯同另一名巿民入稟高等法院,質疑特首將立法會任期由 4 年改為 5 年的做法有違《基本法》,屬錯誤決定,並要求法庭頒禁制令。另外,郭卓堅指稱特首豁免部份來港人士接受檢疫的安排,導致疫情爆發,屬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要求政府向巿民賠償,特別是慈雲山區居民。
第一宗司法覆核的申請人是郭卓堅與陳潔冰,答辯人為特首林鄭月娥。兩名申請人在入稟狀指,特首將今屆立法會任期由 4 年改為 5 年,違反《基本法》第 69 條,屬錯誤決定,並會造成香港政制危機。
至於另一宗司法覆核,申請人為郭卓堅。郭在入稟狀指,特首不理防疫專家意見,以外行人身份豁免部份來港人士檢疫安排,令第三波疫情爆發,要求法庭頒令特首涉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並就此事向港人作出賠償,特別是慈雲山區的居民。
上周五(31 日)林鄭月娥宣布引用緊急法押後原訂 9 月 6 日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到 2021 年 9 月 5 日才舉行。她又指引用緊急法只可以將選舉押後一年,但無法處理未來一年立法會真空期,所以已向中央呈交緊急報告,國務院回覆支持她押後選舉,立法會真空的問題,中央政府將提請人大常委作決定。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促押後立選 港翁提覆核 官駁回申請:已無意義
居於內地的78歲港人上月尾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稱有鑑新一波疫情爆發,擔心自己受14天隔離措施影響,未能在原定9月的立法會選舉投票,要求法庭推翻政府當時如期選舉的決定。高院法官昨頒下判辭稱,政府目前已決定押後選舉,故覆核已沒有意義,駁回老翁申請。
申請人譚國源早前稱,上月28日曾致函特首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促押後選舉,但獲回覆稱選舉將如期舉行,他擔心現時的檢疫及出入境管制措施將阻礙他投票,故要求法庭推翻有關決定。
法官周家明判辭指出,局方回覆申請人的信件中沒顯示政府對會否押後選舉持最終決定,形容申請過早提出,加上目前政府已決定押後,故駁回申請。
翻查報道,老翁入稟翌日,林鄭月娥正式宣布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稱過去大半年間,社會已有聲音質疑能否如期和安全地舉行選舉,甚至有人警告她,如不押後選舉便將採取司法行動,形容押後選舉是抗疫7個月以來最艱難決定。
【案件編號:HCAL1583/20】
居於內地的78歲港人上月尾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稱有鑑新一波疫情爆發,擔心自己受14天隔離措施影響,未能在原定9月的立法會選舉投票,要求法庭推翻政府當時如期選舉的決定。高院法官昨頒下判辭稱,政府目前已決定押後選舉,故覆核已沒有意義,駁回老翁申請。
申請人譚國源早前稱,上月28日曾致函特首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促押後選舉,但獲回覆稱選舉將如期舉行,他擔心現時的檢疫及出入境管制措施將阻礙他投票,故要求法庭推翻有關決定。
法官周家明判辭指出,局方回覆申請人的信件中沒顯示政府對會否押後選舉持最終決定,形容申請過早提出,加上目前政府已決定押後,故駁回申請。
翻查報道,老翁入稟翌日,林鄭月娥正式宣布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稱過去大半年間,社會已有聲音質疑能否如期和安全地舉行選舉,甚至有人警告她,如不押後選舉便將採取司法行動,形容押後選舉是抗疫7個月以來最艱難決定。
【案件編號:HCAL1583/20】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駁回藏伸縮棍青年上訴 官:潛在殺傷力不小
兩名青年於去年7月27日「光復元朗」示威活動附近,被搜出激光筆、伸縮警棍、彈弓連鋼珠等物品,早前承認一項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判囚8個月,他們不服判刑到高院提上訴,昨被駁回,繼續還押。另外一名原在美國讀書但中途輟學的男生,於去年11月「三罷」活動中攜有伸縮棍、噴霧器、無線電通訊器具等,昨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囚4個月及罰款5000元。
首宗案件的兩名上訴人分別為網上銷售員翁偉成(26歲)和軟件開發公司東主朱梓雲(24歲),早前到高院申請判刑上訴。
判囚8月上訴 官:品格好非必然減刑
高院法官黃崇厚在判辭表示,兩名上訴人當時一身裝備,現身於「十分敏感」的元朗地區,而翁偉成帶有伸縮警棍和激光筆,朱梓雲則將彈弓連鋼珠放在背囊中,認為兩人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將使用涉案武器。
黃官形容,警棍屬相當有效的武器,潛在殺傷力不小,而彈弓和鋼珠若近距離射中眼和頭等易傷部位,後果不難想像,認為兩人量刑沒明顯過重。黃官又表示,即使被告有良好品格,亦不表示法庭必須寬減刑期,故駁回二人上訴。
另案還押70天撤控
青年藏武器判囚4月獲減刑
次宗案件被告為曾就讀美國加州大學電腦工程學系的趙駿賢(22歲),早前被裁定襲警罪脫,但兩項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及一項無牌管有無線電通訊器具罪成,案件昨於東區裁判法院判刑。辯方求情稱,被告另涉去年11月的企圖管有攻擊性武器案,被指訂購了含丫叉及鋼珠的郵包,在該案還押了逾70日才獲撤控。
裁判官崔美霞判刑表示,被告去年11月11日在灣仔攜有伸縮棍及噴霧器等物品,可導致較大程度傷害,而且被告具電腦技術背景,應該「在相當部署下裝備自己」,法庭尤其關注涉案物品對公眾安全的影響,故判被告入獄4個月及罰款5000元,以示阻嚇,但決定酌情減刑74日,意味他要服刑40多日。
【案件編號:HCMA 101/20、ESCC2523/19】
兩名青年於去年7月27日「光復元朗」示威活動附近,被搜出激光筆、伸縮警棍、彈弓連鋼珠等物品,早前承認一項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判囚8個月,他們不服判刑到高院提上訴,昨被駁回,繼續還押。另外一名原在美國讀書但中途輟學的男生,於去年11月「三罷」活動中攜有伸縮棍、噴霧器、無線電通訊器具等,昨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囚4個月及罰款5000元。
首宗案件的兩名上訴人分別為網上銷售員翁偉成(26歲)和軟件開發公司東主朱梓雲(24歲),早前到高院申請判刑上訴。
判囚8月上訴 官:品格好非必然減刑
高院法官黃崇厚在判辭表示,兩名上訴人當時一身裝備,現身於「十分敏感」的元朗地區,而翁偉成帶有伸縮警棍和激光筆,朱梓雲則將彈弓連鋼珠放在背囊中,認為兩人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將使用涉案武器。
黃官形容,警棍屬相當有效的武器,潛在殺傷力不小,而彈弓和鋼珠若近距離射中眼和頭等易傷部位,後果不難想像,認為兩人量刑沒明顯過重。黃官又表示,即使被告有良好品格,亦不表示法庭必須寬減刑期,故駁回二人上訴。
另案還押70天撤控
青年藏武器判囚4月獲減刑
次宗案件被告為曾就讀美國加州大學電腦工程學系的趙駿賢(22歲),早前被裁定襲警罪脫,但兩項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及一項無牌管有無線電通訊器具罪成,案件昨於東區裁判法院判刑。辯方求情稱,被告另涉去年11月的企圖管有攻擊性武器案,被指訂購了含丫叉及鋼珠的郵包,在該案還押了逾70日才獲撤控。
裁判官崔美霞判刑表示,被告去年11月11日在灣仔攜有伸縮棍及噴霧器等物品,可導致較大程度傷害,而且被告具電腦技術背景,應該「在相當部署下裝備自己」,法庭尤其關注涉案物品對公眾安全的影響,故判被告入獄4個月及罰款5000元,以示阻嚇,但決定酌情減刑74日,意味他要服刑40多日。
【案件編號:HCMA 101/20、ESCC2523/19】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香港的惡法應廢除
在普通法的美國社會公民集會示威,可以隨身攜帶重型槍械。
公民集會示威攜帶重型槍械可作為自衛,沒有實際使用武器或意圖向人發射或傷人。
為何同是普通法的香港,市民或學生藏在背囊裡有小刀、螺絲批、激射筆、行山杖、車尾箱藏辣椒噴霧及棒球棍等等日常用品或工具,而控方不用證明被告有動用或使用意圖攻擊人都可以被控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最悲哀的是這些控罪都被判重刑。
相信這法例的立法原意是針對黑社會歹徒,與游蕩罪相同。但香港的律政司卻用來控告游行示威市民或普通市民。
法律應明確界何謂攻擊性武器。因為任何物件,只要用作攻擊人都可成為攻擊性武器。例如一枚硬幣,一枝筷子,一枝筆桿等。
筆者認為這類被告大都是冤獄,是司法不公和對法治扭曲。
路邊舍
7-8-2020
(資料圖片)
在四月18日,美國密歇根州,成千上萬名市民違反居家避疫和社交距離規定,成群結隊湧上街頭,包圍議會大廈,要求州政府官員立刻解除封城令,讓所有人恢復正常生活!
在普通法的美國社會公民集會示威,可以隨身攜帶重型槍械。
公民集會示威攜帶重型槍械可作為自衛,沒有實際使用武器或意圖向人發射或傷人。
為何同是普通法的香港,市民或學生藏在背囊裡有小刀、螺絲批、激射筆、行山杖、車尾箱藏辣椒噴霧及棒球棍等等日常用品或工具,而控方不用證明被告有動用或使用意圖攻擊人都可以被控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最悲哀的是這些控罪都被判重刑。
相信這法例的立法原意是針對黑社會歹徒,與游蕩罪相同。但香港的律政司卻用來控告游行示威市民或普通市民。
法律應明確界何謂攻擊性武器。因為任何物件,只要用作攻擊人都可成為攻擊性武器。例如一枚硬幣,一枝筷子,一枝筆桿等。
筆者認為這類被告大都是冤獄,是司法不公和對法治扭曲。
路邊舍
7-8-2020
(資料圖片)
在四月18日,美國密歇根州,成千上萬名市民違反居家避疫和社交距離規定,成群結隊湧上街頭,包圍議會大廈,要求州政府官員立刻解除封城令,讓所有人恢復正常生活!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許智峯 Ted Hui Chi Fung
23 小時 ·
(更新消息:已聯絡律師團隊跟進,據知Oliver ma現被送往瑪麗醫院)
菲裔歌手街頭唱歌突被捕 大媽嘈到拆天卻警拒理 今日收到多位市民報料,目擊唱歌的菲裔歌手Oliver ma於下午兩時多在中環戲院里對出唱歌,突然被警方以阻差辦公為由拘捕,而且更向他扣上手銬!我們正跟進事件,嘗試與警方聯絡及要求公開解釋。
Oliver ma馬賦馳是街頭賣藝的歌手,他近月卻連連被警方針對,早於7月28日賣唱時已突然被警方拘捕。
警方執法卻偏頗不一,我們早前接連收到市民投訴中環大媽擾人,我們多次去信警方要求警方跟進及一起到現場視察情況,警方卻漠視其應有責任,拒絕執法!
#港島許智峯 #中環
23 小時 ·
(更新消息:已聯絡律師團隊跟進,據知Oliver ma現被送往瑪麗醫院)
菲裔歌手街頭唱歌突被捕 大媽嘈到拆天卻警拒理 今日收到多位市民報料,目擊唱歌的菲裔歌手Oliver ma於下午兩時多在中環戲院里對出唱歌,突然被警方以阻差辦公為由拘捕,而且更向他扣上手銬!我們正跟進事件,嘗試與警方聯絡及要求公開解釋。
Oliver ma馬賦馳是街頭賣藝的歌手,他近月卻連連被警方針對,早於7月28日賣唱時已突然被警方拘捕。
警方執法卻偏頗不一,我們早前接連收到市民投訴中環大媽擾人,我們多次去信警方要求警方跟進及一起到現場視察情況,警方卻漠視其應有責任,拒絕執法!
#港島許智峯 #中環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拘捕警員盧俊傑聲稱見到被告踏前半步踢涉案警員,裁判官林子勤裁決時指,盧並無反映事實的全部,慣性以「不清楚」、「不知道」回應周遭發生的事情,目的是避免自己的證供與他人證供產生矛盾,而非真的看不見。例如,警員將被告制服在地時,盧站在被告旁,而身旁其他警員多番用棍擊打被告,動作之大令盧一度轉頭,惟盧在庭上聲稱見不到,甚至於看完片段後仍堅持「睇唔到」。
裁判官又批評,盧將現場的肢體衝突形容得比事實輕。盧聲稱先用言語警告被告,再棍打兩下,但片段可見,盧先指罵被告,將他推向牆,多名警員圍住被告,打、勒頸及捉住被告,盧理應看到。片段可見盧不斷擊打被告不下十次,直至有人制止,並非如他供稱是先警告、再揮棍、再警告、後揮棍;在盤問下盧又改口稱曾揮棍十下,但只擊中兩下。裁判官斥盧被指出錯誤時,不願承認,砌詞狡辯,非誠實可靠的證人所為
Re: 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這座基石是否不斷被侵蝕? P7
區議員仇栩欣被指襲警開審 警員作供露笑遭官質問「有咩咁好笑」
2020/8/11 — 15:52 警員圖片來源:仇栩欣直播截圖
去年 8 月 11 日當晚,有人於北角圍毆黑衣青年及襲擊記者,現任東區區議員仇栩欣當晚以城市花園社區主任身份在英皇道直播時被捕,其後與另一男子各被控一項襲警罪,兩人不認罪,案件今(11 日)開審。聲稱遇襲警員許景耀供稱,當時他於英皇道一帶以揚聲器呼籲在場圍觀市民離開,期間留意到仇與一名男子以手機錄影他,並聽到有市民用粗口指罵兩人及鬧他們「曱甴」。他為兩人安全著想,折返截停他們,要求他們停止錄影及離開,期間仇突然情緒激動及失控,向他大叫「走開喇,關你咩事」,並用手推他心口一下,而男子亦用右手推他,許指自己當時失去重心後退一步及「扭親條腰」。
警員稱曾要求停止拍攝及勸喻離開
警員許景耀作又承認片段中未能錄影到有人以粗口指罵兩被告,他其後解釋指當時是聽到前方有聚集人士開始指罵兩被告,遂打算截停兩人,將他們帶至前方的僑冠大廈附近,要求他們停止拍攝及勸喻離開。裁判官一度質疑指,前方有人指罵起哄,為何許不去處理前方的相關人士,而是轉身處理兩名被告,且將兩人帶往僑冠大廈,「咁咪仲近咗?(與指罵者距離)」。許則表示當時只有他與林督察兩名警員,他認為將兩被告帶到僑冠大廈調查是較好的方法。
許景耀又於庭上供稱,當時他看見糖水道附近有約 300 人聚集;惟辯方指根據許的首份口供,他指當時有約 100 人聚集。許承認兩者人數上有偏差,但指「好難咁講個偏差係太大,因為好多人出出入入」。辯方再指他於口供中指相關人士是於上址聚集,及突然要走出馬路,但相關片段中並沒有人走出馬路;許則表示是片段未能拍攝到相關情況。
作供時展笑容遭官質問 警:我唔係真係笑出嚟
許又否認他曾向同行的林督察表示有人偷拍,而是大家有默契地發現有人拍攝。惟片段顯示林轉身時的第一反應是質問「偷拍?」,而非許早前供稱指他出於顧及兩被告的安全,要求對方離開。裁判官訊問指「點解會咁?」許則一度展現笑容,隨即遭裁判官質問:「好好笑咩?有咩咁好笑?」並要求許解釋為何會出現片段中的事項;許沉默數秒後向裁判官致歉,並表示「我唔係真係笑出嚟,只係一個表情動作」,許其後指自己無法控制林督察會說什麼。
兩名被告分別為仇栩欣(銀行經理,23 歲)及勞澤乾(學生,23 歲),兩人各被控一項襲警罪,指他們去年 8 月 11 日於北角英皇道僑冠大廈外襲擊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即警員許景耀。另一名裁判官早前曾批准許景耀匿名,以警員A代替,辯方其後提出反對,控方亦不再堅持,故匿名令撤銷。案件下午繼續。
案件編號:ESCC103/2020
2020/8/11 — 15:52 警員圖片來源:仇栩欣直播截圖
去年 8 月 11 日當晚,有人於北角圍毆黑衣青年及襲擊記者,現任東區區議員仇栩欣當晚以城市花園社區主任身份在英皇道直播時被捕,其後與另一男子各被控一項襲警罪,兩人不認罪,案件今(11 日)開審。聲稱遇襲警員許景耀供稱,當時他於英皇道一帶以揚聲器呼籲在場圍觀市民離開,期間留意到仇與一名男子以手機錄影他,並聽到有市民用粗口指罵兩人及鬧他們「曱甴」。他為兩人安全著想,折返截停他們,要求他們停止錄影及離開,期間仇突然情緒激動及失控,向他大叫「走開喇,關你咩事」,並用手推他心口一下,而男子亦用右手推他,許指自己當時失去重心後退一步及「扭親條腰」。
警員稱曾要求停止拍攝及勸喻離開
警員許景耀作又承認片段中未能錄影到有人以粗口指罵兩被告,他其後解釋指當時是聽到前方有聚集人士開始指罵兩被告,遂打算截停兩人,將他們帶至前方的僑冠大廈附近,要求他們停止拍攝及勸喻離開。裁判官一度質疑指,前方有人指罵起哄,為何許不去處理前方的相關人士,而是轉身處理兩名被告,且將兩人帶往僑冠大廈,「咁咪仲近咗?(與指罵者距離)」。許則表示當時只有他與林督察兩名警員,他認為將兩被告帶到僑冠大廈調查是較好的方法。
許景耀又於庭上供稱,當時他看見糖水道附近有約 300 人聚集;惟辯方指根據許的首份口供,他指當時有約 100 人聚集。許承認兩者人數上有偏差,但指「好難咁講個偏差係太大,因為好多人出出入入」。辯方再指他於口供中指相關人士是於上址聚集,及突然要走出馬路,但相關片段中並沒有人走出馬路;許則表示是片段未能拍攝到相關情況。
作供時展笑容遭官質問 警:我唔係真係笑出嚟
許又否認他曾向同行的林督察表示有人偷拍,而是大家有默契地發現有人拍攝。惟片段顯示林轉身時的第一反應是質問「偷拍?」,而非許早前供稱指他出於顧及兩被告的安全,要求對方離開。裁判官訊問指「點解會咁?」許則一度展現笑容,隨即遭裁判官質問:「好好笑咩?有咩咁好笑?」並要求許解釋為何會出現片段中的事項;許沉默數秒後向裁判官致歉,並表示「我唔係真係笑出嚟,只係一個表情動作」,許其後指自己無法控制林督察會說什麼。
兩名被告分別為仇栩欣(銀行經理,23 歲)及勞澤乾(學生,23 歲),兩人各被控一項襲警罪,指他們去年 8 月 11 日於北角英皇道僑冠大廈外襲擊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即警員許景耀。另一名裁判官早前曾批准許景耀匿名,以警員A代替,辯方其後提出反對,控方亦不再堅持,故匿名令撤銷。案件下午繼續。
案件編號:ESCC103/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