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vs奧..P19/普京為何收留..P20/斯諾登案的疑點P34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美英加澳紐聯手 監聽全球通訊

美國龐大全球情報監控網曝光。內地《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國安局(NSA)不但利用個人信息蒐集分析系統PRISM作網絡監控,更與英國、加拿大等國建立全球大型監控系統,其中美國及澳洲更分工合作,專門負責監聽中國,範圍涵蓋商業活動到國家領袖通訊。

監控涵蓋國家領袖通訊

《環球時報》稱,美國情報系統已發展至擁有17個公開單位,包括中央情報局(CIA)、國防情報局(DIA)及NSA等,其觸角早已伸向世界各地。報道引述《朝鮮日報》指出,早在1947年東西方冷戰展開之初,美國已提出「全球監控」構想,監聽對立的共產主義陣營。

美國同年與英國、加拿大、澳洲及新西蘭達成協議,組成「梯隊」(ECHELON)間諜系統,並根據各國地理位置及監聽能力分工。美國負責提供設備和建設資金,並負責監聽亞洲地區,包括中國北部及蘇聯的亞洲地區,以及部分拉美地區;澳洲負責中國南部和印度,新西蘭負責西太平洋地區,加拿大負責蘇聯的北極地區,英國則主要負責蘇聯烏拉爾山以西地區、非洲和歐洲。及後美國在德國、日本和韓國建立軍事基地,監控活動亦隨之擴展至有關地區。該系統一直未獲官方證實存在。

澳洲西岸基地 截取中國情報

報道稱,「梯隊」在全球最少有7個大規模基地,可監控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收發的電子通訊及各種無線電信號。《澳洲人報》披露,澳洲是「梯隊」系統太平洋地區重要環節,位於西岸的杰拉爾頓基地是其中一個監聽核心。該基地設有4個碟形衛星信號接收器,主要負責偵察在印度洋及太平洋上空軌道運行的國際通訊衛星,截取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 此外,澳洲的松峽基地、諾福克島無線電接收站亦有情報收集設備,可全方位監測東亞及南亞地區軍事目標。

《紐約時報》則稱,美國駐韓美軍第501情報團為針對朝鮮地區的主要監控人員,對朝鮮半島所有部隊調動瞭如指掌,而且早在1975年就開始竊聽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全面掌握朝鮮半島動向。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30615HK_Snowden4.jpg
30615HK_Snowden4.jpg (96.78 KiB) Viewed 7904 times
30615HK_Snowden1.jpg
30615HK_Snowden1.jpg (102.03 KiB) Viewed 7904 times
廿多團體聲援斯諾登遊行 (18:30)

廿個團體下午遊行前往美國總領事館和特區政府總部,聲援在香的美國泄密者斯諾登,大會宣稱有九百人參加。
香港獨立媒體網、民間人權陣線、人民力量及青年聯社等廿多個組織發起這次示威,他們在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外逗留半小時後再遊行至政府總部。

遊行人士下午3時許由中環遮打花園出發,先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抗議,在領事館外高叫口號及吹哨子,譴責美國政府侵犯香港市民的私隱,呼籲保衛言論自由、不要引渡、尊重香港法律等口號,大會表示有900人參加,警方表示有300人。

美國駐港總領館表示,預計今日在領事館外遊行和平進行,但仍呼籲在港美國公民,避免往遮打花園及總領館。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彭博:數千公司助美搜情報 (13:56)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數以千計科技、金融及製造公司與美國安機構合作,提供敏感資料,以換取機密情報。
消息人士表示,參加計劃的公司稱為「信任伙伴」,廣泛程度較中情局前僱員斯博登所說更大,他只透露了私人科技公司協助美國國安局,收集國民及非國民的通訊。

消息人士稱,大部分互聯網及通訊公自願向情報機關,提供如器材規格等資料,但沒有涉及僱客的私人通訊。

涉及協助美情報機構的公司包括軟硬件公司、銀行、互聯絡保安公司、衛星通訊公司。在一些情況下,當局收集的資訊未必只用於保安,可能用來滲透敵人的電腦系統。消息人士稱,美國國安局、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及軍方與公司有合作協議,他們收集的資料,外表上看來是無害的,但是對於美國情報及網上戰爭單位,是十分有用的。

報道舉例稱,全球最大軟件公司微軟向當局提供程式漏洞,早於公司向外界公布資料及解決方案。這有助加強美國國防保安,但當局亦可利用相關資料,入侵別國的電腦系統。

消息人士稱,由於有關計劃十分敏感,所以是由情報單位高層與公司的管理層商討,以免消息外泄。報道指出,互聯網保安軟件公司,如英特爾及McAfee經常與國家安全部門合作,提供網上病毒流動及入侵軟件的情況。

報道亦指出,谷歌公司在2010年遭中國黑客入侵,谷歌聯合創辦人布林獲告知,高度敏感的情報,有關攻擊來自中國軍方。谷歌的發言人未有回應有關報道。

(彭博)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官:斯諾登可能擁更多機密 (15:05)

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報道,情報小組相信藏身香港的前中情局人員斯諾登可能取得數十個敏感資料電腦檔案。
報道指出,經評估後,情報小組相信藏身香港的前中情局人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可能取得數十個存有敏感資料的電腦檔案,擔心若斯諾登繼續公開更多情報資料,可能會令監控計劃失去效用。

該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周四表示,調查人員初步評估機密資料泄漏的範圍,發現似乎可證明斯諾登聲稱手握更多機密資料的講法。調查小組相信他有更多資料。美國國安局(NSA)正就斯諾登曾登入的資料進行一次大審查,以便了解他如何在無權限下竟能獲取美國國外情報監督委員會(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等的紀錄。

(華盛頓郵報)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20多個團體昨遊行聲援斯諾登,大會稱有近900人參與。
20多個團體昨遊行聲援斯諾登,大會稱有近900人參與。
16la2p2.jpg (236.34 KiB) Viewed 7876 times
「保護斯諾登,不要美國秘密監察!」斯諾登為人權、為公義,揭穿美國政府多年來侵害人民私隱,近900港人以遊行聲援在港匿藏的「叛諜」。遊行人士認為香港作為自由港,必須按國際公約處理及保護斯諾登,又譴責美國侵犯市民權利和私隱行為,促美方停止任何迫害斯諾登的行動。
遊行由「獨立媒體」與20多個政黨、教育界及勞工組織發起,遊行隊伍從遮打花園出發,先到美國領事館遞交請願信,再到政府總部集會。遊行人士沿途吹起哨子,代表支持斯諾登勇敢舉報美方不當收集情報行徑,參加者並高舉標語批評美國借國家安全為由,任意侵害個人私隱。美領館及港府均有派人接收抗議信。大會稱遊行有900人參加,警方則指高峯期有300人。

促按國際公約處理事件
遊行隊伍中,有大批在港工作及留學的外籍人士。美籍華人李小姐指,斯諾登的行為勇敢,認為美國就算因國家安全,要在網上收集情報,也應先徵求人民共識,政府權力不可凌駕任何個人私隱。保衞香港自由聯盟成員韓連山稱,斯諾登追求人權,與港人爭取自由方向一致,認為其犧牲精神值得欣賞,港人有必要為其發聲。
大會又向特首梁振英提交公開信,要求港府按本港法律及國際公約處理事件。獨立媒體發言人林藹雲指,斯諾登選擇來港揭密,是因香港是堅守言論自由及保護個人私隱的城市,認為美方日後向斯諾登提出檢控,特首也應拒絕美方引渡要求,按香港司法制度處理。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斯諾登不是“叛逃”

近日,斯諾登選擇在香港曝光“棱鏡”內幕事件被很多媒體稱為“叛逃”,已經嚴重曲解了斯諾登作為前CIA雇員曝光美國政府非法行為的本意。

首先,無論是香港作為資訊傳媒發達的特殊地理位置還是其從屬於中國特別行政區的政治地位,斯諾登所選的地點至少揭示了”棱鏡“專案的主要行為方式:一、中國是棱鏡專案的重要目標,這是意識形態戰爭的主要表現形式,美國在朝鮮、越南均使用了武力並付出了巨大傷亡仍然沒有能夠戰勝的中國是美國及其政府最主要的敵人;二、棱鏡專案用之於反恐和刑事案件偵察只是其附帶目的,並在此時作為美國掩飾其戰爭行為的藉口和冠冕堂皇的理由,情報工作是戰爭的一部分,也是隱蔽戰線的必要組織形式,無論中國怎樣表達善意,美國不會停止使用這種戰爭形式;三、中國是棱鏡項目最大的受害者,這是作為CIA特工個人最直接的判斷,因而也是其選擇香港作為曝光地的唯一理由,至少,斯諾登的曝光行為有利於中國。

其次,斯諾登並未轉道香港赴中國內地,這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跟美國防長在新加坡直言不諱地表態就是要遏制中國一樣,斯諾登是將中國看作是美國政府的“敵對”國家的,一旦其主動踏上中國內地,就坐實了“叛逃”的罪名,這是毫無疑問的。在斯諾登看來,美國的棱鏡項目及其行為嚴重背離了西方世界的普世價值觀:即自由,這也是他選擇香港這個既屬於中國領土又相對“自由”的地點曝光棱鏡項目的主要理由,無論行為的結果如何,他必須堅守“道德”的制高點和正義的程式要求,他的行為所引起的“聲援”也正是基於他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否則,試想他如果選擇中國內地或者俄羅斯曝光棱鏡項目,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香港及世界輿論都會毫無爭議地將他定義為:叛逃。

最後,斯諾登完全可能的退路包括:一、在香港輿論相對公正的環境下,在美國國內民眾普遍鄙視和反感棱鏡專案的行為方式下,在世界輿論的壓力之下,美國法院有可能頂住政府壓力缺席審判他無罪,此為上。二、他很清楚此行為已經站在了美國政府的對立面,即使美國的司法無法順應民意豁免他,他仍然有可能在香港獲得暫時的安全並擇機遠遁,當然,作為前CIA雇員,他起碼具備這個能力,此為中策。三、被遣返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這對於斯諾登來說是一個絕對的悲劇(對中國來說也是最下策的政治結局),美國政府絕對會讓斯諾登等同于關塔那摩的恐怖分子一樣生不如死。

因而,作為中國人民,站在中國的立場,有以下幾種選擇:

一、要積極使用正當的世界輿論陣地為斯諾登創造豁免於罪的條件,包括媒體在內的中國政府、人民必須站在嚴正的立場譴責美國的棱鏡專案及其行為,揭示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反人類、反自由、反社會的偽善罪行,給予美國政府壓力,為斯諾登爭取生存空間。

二、絕對要干預香港政府的對美鬥爭,參與外交交涉,在斯諾登未獲司法豁免之前免談引渡,切不可拿斯諾登跟美國交換任何外交利益,須知人心向背是大國崛起的起碼條件,絕不是憑GDP之類的東西可以替代的,一旦斯諾登被遣返獲罪,中國失去的將是整個世界,到那時候,別說不齒於人類,自己的國民也將會棄之如敝履。

三、使用情報戰線常用的手段針對美國,防止美國滲透進入香港暗殺或者暗捕斯諾登,為斯諾登創造遠遁自由世界的一切條件,在此,我認為別寄希望於將斯諾登請回內地,那樣對於斯諾登作此壯舉無疑是極大的侮辱,“政治避難”之於斯諾登等於坐實了叛逃的罪名,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助其隱姓埋名改頭換面遠離美國,當然冰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認為,作為西方國家,美國的軍事勢力無所不在,或者製造一場“美國”式的突襲行動,讓斯諾登“犧牲”,借此更大程度地打擊美國所謂的“正義”。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斯諾登可能會被誰保護

這幾天,美國媒體最關心的話題,就是斯諾登談美國竊聽全世界的問題。

斯諾登爆料稱,美國政府隨時可以讀取任何人的電郵,令包括穀歌在內的網路巨頭致函美國政府自清,他還稱美國政府已入侵中國大陸與香港特區的網路多年。白宮在12號以調查仍在進行為由,對以上諸項不予回應。

根據南華早報12號報導,斯諾登公佈證據,表示美國政府網路入侵中國網路至少有四年時間,美國政府駭客攻擊的目標達到上百個,其中還包括學校。駭客的方式通常是透過入侵巨型的路由器,然後一舉入侵成千上萬的電腦,無需一一入侵個別電腦

另一方面,斯諾登也說,美國政府隨時可以讀取任何人的電郵。美國網路公司巨頭谷歌、微軟、臉書為了避免網路使用者恐慌,進而影響名譽與生意,紛紛與美國政府的監控計畫劃清界限。除表明斯諾登說法不實以外,穀歌還致函美國司法部,要求美國政府公開密令,並公佈政府究竟從穀歌獲得了哪些資訊。對此,白宮當天表示,已看過相關信件,瞭解這些企業的關切,但再次表明,由於事件仍在調查階段,所以不方便評論,但強調美國政府的做法合乎美國法律規定

現在的問題是,下一步,斯諾登會被誰保護或者被美國政府引渡?
估計可能有:
一、被俄羅斯保護
俄羅斯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矛盾由來已久,很自然的是希望斯諾登假如說自己願意,俄羅斯是可以對其進行保護。
二、被香港政府保護
香港是自由港,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政治自由,所以說,也可以保護斯諾登在香港居留。
三、南非政府
南非政府具有保護政治犯的傳統,是可以保護斯諾登的居留權,允許斯諾登在南非居留。
四、南美各國政府
南美各國政府也具有保護政治犯的傳統,有可能保護斯諾登,進行政治庇護。
五、中國
因為美國政府保護東突恐怖分子的傳統,所以說,中國很自然的也可以保護斯諾登,保護美國的民主嘛。再說了,美國一天到晚的嚷嚷說中國不夠民主,這一次,咱們就民主給美國看一看,如何?
六、瑞士
瑞士是一個中立國家,可以保護民主自由人士。
七、斯諾登突然失蹤
也有可能是斯諾登突然消失,人間蒸發,不知其所終。
八、美國進行暗殺綁架

美國中央情報局,有可能對其實行綁架或者暗殺。但是,斯諾登這一次鬧得太大,美國政府很可能下不了手。這一次的事件,讓我想起了尼克森總統因為竊聽事件而下臺的故事。所以說也有可能斯諾登還沒有來得及被抓,奧巴馬的總統寶座就已經是岌岌乎殆哉啦。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膽子太大。

據說是,對於包括中國所有的短信、電子郵箱、行動電話、固定電話。。。。。。都在美國佬的監控之下。
只要有人在自己的電腦裡談到奧巴馬,美國就會立即開始警覺。再進一步,如果再在電腦裡談到暗殺二字或者是爆炸品三字,那麼,美國政府就會對於你的電腦進行二十四小時的密切監控。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大和最多的電腦伺服器,可以從幾億次幾十億次的高速運算當中,來及時的發現威脅到美國的任何情報。

看起來,所有的人,包括使用電腦和美國手機的人們,你們自己以及你的所有的朋友也都在美國政府的二十四小時監控之下。

呵呵呵,怪不得,美國對於中國中興和華為公司的手機是那麼樣的神經過敏--不高興--,原來是他們自己賊喊捉賊。
看起來,香港媒體提醒彭麗媛不要使用美國蘋果手機的勸告,是有道理的。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美前副總統:斯諾登是叛徒 美國應施壓中國交人
2013-6-17 15:19

6月17日電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前副總統切尼16日稱,洩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項目細節的斯諾登是“叛徒”,美國應該向中國施壓,要求其交出斯諾登。

  切尼說,他擔心中國政府將為斯諾登提供豁免和庇護,以換取斯諾登所掌握、但還沒有披露的關於美國政府監控和網路專案的資訊。切尼認為,這不是一次性的洩密,斯諾登可能會洩露更多資訊,這種危險切實存在。

  切尼還表示,美國應該向中國施壓,要求其交出斯諾登。切尼同時稱,他擔心有更多人與這次洩密有關,美國國安局的其他人可能幫助斯諾登獲取了檔,博思艾倫的合同制雇員斯諾登怎麼可能獲得他向這幾家報紙提供的所有檔和法庭記錄。

當天,切尼為美國國安局的情報監控專案進行了積極的辯護。他說,該項目最初是在小布希執政期間建立的,如果在“9•11”恐怖襲擊時就已經設立,它甚至可以阻止這次恐怖襲擊的發生。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議員羅傑斯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美國國情》節目中說:斯諾登逃到中國,洩露了有利於中國和美國其他對手的國家安全資訊。

  羅傑斯也表示,國安局的監控專案讓美國更安全。“我認為如果美國人知道我們識破了多少陰謀,他們會得出一個不同的結論,不會出現我過去幾周聽到的所有誤導性的言論。”

  羅傑斯說,如果沒有這個項目,要抓住恐怖分子會更難。公眾應該相信他們的通話記錄和電子郵件沒有受到國安局的監控。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斯諾登曝英國曾監控G20峰會多國政要

6月17日電據英國《衛報》16日報導,美國“監控門”洩密者愛德華 斯諾登再度爆料,稱英國政府借舉辦G20峰會,暗中截取與會外國政要的通話,並監控其的互聯網通訊。爆料還指出,監控目標中包括一些西方國家的長期盟國南非和土耳其,此外還有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

  《衛報》通過斯諾登提供的官方“絕密資料”報導稱,2009年4月英國舉行G20峰會期間,英國情報機關暗中設立了“間諜”網吧,吸引部分與會代表使用,藉此讀取這些官員的郵件,以套取情報。

  《衛報》表示,他們是看過斯諾登提供的官方“絕密檔”,得知英國政府通訊總部的間諜監控行為。檔以“突破性的情報能力”,來形容監控截取與會代表的通訊活動。

  據悉,當時這一監控活動獲得時任英國首相布朗的原則上的批准。當時,監控活動包括設置網吧同與會代表使用,在電腦上安裝電子郵件攔截程式和按鍵記錄軟體;潛入與會代表的手機,監視他們的電子郵件和電話;安排45名分析師全天即時彙報誰參與了峰會,誰在峰會上打電話。

  報導還揭露,當時的監控目標包括南非和土耳其,美國方面的目標則是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
  《衛報》認為,此次揭露令外界更為關注英國秘密情報機關“政府通訊總部”(GCHQ)和其“姊妺合作組織”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真正角色。此前美方一直辯稱,監控電話和互聯網通訊是為了反恐。

  英國17日將舉行G8峰會,《衛報》此次爆料可能會引來G8與會國代表的關注和提防,甚至要求英方解釋當年G20峰會的監控行為,以及是否仍有進行同類間諜行動。

  面對斯諾登爆料,美國網路巨頭怎麼辦
  國際觀察
  臉譜、微軟、穀歌等互聯網巨頭,把責任推給美國政府不是好辦法,今後,他們是否會借機聯合抵制政府的資訊索求?

  “棱鏡”監控計畫曝光,牽扯出臉譜、微軟等九大互聯網公司。斯諾登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可以直接進入這九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心伺服器,以搜集情報。日前,部分網路科技巨頭發表聲明,雖否認政府可以直接進入公司中心伺服器,但承認配合了政府的信息索求。微軟公司聲明說,2012年下半年該企業收到的政府資訊索求,總共涉及3.1萬用戶帳號。

  互聯網巨頭們看起來也很無奈。根據2001年通過的《愛國者法案》,為了防止恐怖主義,員警機關有權搜索公民的電話、電子郵件通訊、醫療、財務和其他種類的記錄。曾經有雅虎這樣的公司試圖予以抵制,但最終歸於失敗。

  斯諾登事件,暴露了美國互聯網企業的兩難。或許,在很多時候,用戶利益和國家利益是一致的。
  但問題是,互聯網是沒有國界的,美國人或許可以接受為了美國的國土安全,犧牲隱私權益。可其他國家的網路使用者一定不會這麼想,但他們卻也受到美國政府的監控。谷歌和微軟都曾公開承認,政府可以獲取網站的歐洲使用者資訊。

  把責任一股腦地推給美國政府,是推卸責任的辦法,但從長遠看,相關網路巨頭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它們喪失的是資訊安全信譽,就算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也沒有用戶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處於監視之下,監控也得有邊界。

  美國網路巨頭是否會借機抵制政府資訊索求,或敦促國會修改《愛國者法案》?新一代互聯網,資料安全和隱私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之前互聯網還只是人類家園的一個角落,那麼現在,穀歌和臉譜們想幹的則是在網上重建一個人類世界,它們勸說使用者把全部資料都放在雲端。但如果這個新世界的所有“建築”,都是透明的玻璃房子,誰還會有勇氣搬進去呢?

港媒:斯諾登爆料令美跌下網路安全道義“神壇”

 6月14日電 香港《大公報》14日刊載《斯諾登令美跌下網安道義“神壇”》一文,文章指出,美國往往以高調來指責他國的網路駭客威脅,但是斯諾登爆料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遭受美國駭客襲擊,使得美國跌下網路安全道義的“神壇”。在駭客襲擊面前,中國是受害國,美國經過此次事件應受到教訓,放下身段,作出反思和改變。

  文章摘編如下:
  近年來,關於中國網路駭客威脅的話題在美國甚囂塵上,常常被政客當作一種時尚熱炒。但斯諾登的爆料,徹底暴露了美國的嘴臉:原來中國才是駭客襲擊的受害者。

  據斯諾登披露的檔證實,美國政府多年來一直以中國內地和香港電腦為監控目標,香港官員、大學、商界甚至學生及內地特定目標都在美國安局駭客的監控之下。美國《外交雜誌》更披露,國安局下設一專門針對中國的絕密駭客小組,已成功入侵中國電腦和通訊系統十五年,獲取了一大批最優質、最可靠的情報。文章還詳細介紹了這個名為“獲取特定情報行動辦公室”(TAO)的成立過程、負責人、工作機制及成果,並引述一名前國安局官員的話稱,該機構是美情報界的“後起之秀”,其運作“已自成產業”。

  實際上,無論是斯諾登的爆料,還是《外交雜誌》披露的內容都不過是冰山一角。美國是當今世界最發達的互聯網超級大國,中國從官方到民間使用的電腦軟體和技術主要來自美國,中國被監控風險遠遠大於美國。美國在與全世界的網路爭奪中占儘先機,無論從技術水準,還是人員組成,美國都當之無愧是第一駭客帝國,是全球網路安全的最大威脅。

  “習奧會”日前就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上達成重要共識,雙方只有放棄對抗、走上合作,兩國關係才有前途。網路安全領域亦然,少唱高調,多進行一些務實合作,中美反網路襲擊合作才會有成效,網路安全才會更有保障。

  美國從網路安全的道義神壇上跌落下來,並不是壞事。趴在地上,才能放下身段,摔疼了,才會有反思和改變。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CIA泄密者藏身香港 普京: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Post by editorial »

斯諾登與網民聊天再爆料:殺我沒用 真相續來

美國前中情局僱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在香港時間昨晚約11時首度上網回答網民提問。在英國《衛報》網站作答的兩小時裏,他強調自己與中國政府沒任何接觸,駁斥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等人對他的「叛國」指控,反指被切尼指控叛國是身為美國人的榮耀。他聲言美國政府殺害他也無法阻擋真相曝光,並指真相陸續來(Truth is coming, and it cannot be stopped)。他重申,跑到香港是因為這裏在文化及法制上都容許他繼續自由活動,不會被即時扣押。



◆斯諾登

◆衛報記者Glenn Greenwald(格林沃爾德)及網民

「公眾不知情 『主權在民』沒意義」

◆為何你選擇來港,並告訴港人美國入侵他們的研究設施及大學?

◆首先,就如對付其他泄密者一樣,我可預期美國政府會即時掉任何在美國舉行公平審訊的機會,公開宣布我干犯叛國罪並宣稱披露國家機密屬刑事罪行,甚至違憲,罪無可恕。但這並非公義,自投羅網是愚蠢的,因為在監獄外可做更多有建設性的事。

第二,讓我說明:我沒泄露任何美軍行動的合法目標。我只是指出NSA入侵民用設施,如大學、醫院、私人商業機構,因為這是危險做法。無論目的為何,這種赤裸裸的、激進的刑事罪行都是錯誤的。國會並未向這些(受到網絡入侵的)國家宣戰,它們大部分都是美國盟友,卻未經公眾授權(入侵)。NSA的運作影響這些國家,影響百萬計無辜民眾。為了什麼?為了秘密入侵並非與我們作戰的國家的電腦?為了找出那些殺害美國人,可能還及不上我們自己的警察殺害的人多的潛在恐怖分子?不,公眾需要知道政府以其名的所作所為,否則「主權在民(consent of the governed)」並無意義。

「真相不能阻擋」

◆你披露了多少文件?交給了多少人?若任何事情在你身上發生,這些文件還可以保存嗎?

◆我只能說美國政府不能透過監禁或殺害我,隱瞞真相。真相陸續來,不能阻擋。

「若我是間諜 為何不直飛北京?」

◆許多人宣稱你已經或計劃把美國的機密資料提供給中國或其他地區的政府以換取庇護。你有沒有/會不會這樣做?

◆這是一種我在爆料前就已預期的抹黑做法。美國傳媒對任何涉及香港與中國的東西都不經思考聯想到「赤色中國」,並試圖藉此轉移對美國政府不當做法的視線。撫心自問﹕若我是中國間諜,為什麼我不直接飛到北京?我可能已經生活在一個有鳳凰當玩物的宮殿裏了。

「與中國沒任何接觸」

◆關於你有沒有把機密資料交給中國的問題,你可不可以清楚回答?

◆我與中國政府沒有任何接觸。我只與記者合作,就像向《衛報》與《華盛頓郵報》爆料那樣。

「加密有用 惜端點太脆弱」

◆為電郵加密是否可以阻止NSA監控?

◆加密有用。適當地使用強大的加密系統是少數你可依賴的方法之一。不幸的是,端點(endpoint)系統的保安太脆弱了,NSA經常找到破解方法。

◆為何你不直接飛到冰島這個你想尋求政治庇護的國家?

◆離開美國要冒極大風險,作為NSA職員必須在出國30日前申報,而且外遊受到監控。我很可能在前往冰島途中就被阻止,因此我必須未經預訂(機票),前往一個文化及法制上都容許我繼續活動、不會把我即時扣押的地方。香港提供了這樣的條件。冰島可能會被(美國政府)逼得更快更緊。

「NSA截聽毋須搜查令」

◆情報分析員能否未獲搜查令,就截聽境內電話?

◆NSA喜歡用「境內(domestic)」這個含糊的字有多個原因。實情是根據境外情報監聽法及其702項,每天被蒐集和監察的美國通訊資料,是由分析員決定,毋須搜查令。他們辯稱是「偶然」蒐集到,但最終NSA仍持有你們的通訊資料。即使是所謂有「搜查令」的截聽,要知道情報機構不像警察部門經常有「真的」搜查令,他們的「搜查令」申請只是裝模作樣,填填表,然後交予信賴的法官蓋橡皮圖章。

◆你有沒有謊報薪酬?為什麼你對格林沃爾德說你一年收入有20萬美元,但解僱你的公司(博思艾倫)卻說只有12.2萬美元?

◆我與格林沃爾德等人交談了數天,並非所有對話都有紀錄。我談及薪酬時說的是「職業生涯最高」的收入。博思艾倫並非我收入最高的公司。

◆你說過在奧巴馬當總統前就想揭露美國國安局的監控行動,為什麼等了這麼多年才爆料?

◆奧巴馬的競選承諾讓我相信他會帶領我們前進,修復這些問題。許多美國人有類似感覺。不幸的是,他上台不久便關上調查當局有系統違法行動的大門,更加強多個濫權行動,並拒絕花費政治資本去終止像關塔那摩監獄那樣的侵犯人權事情。

「Google fb解釋經多次修訂」

◆你是否相信Google與facebook真的對稜鏡(PRISM)計劃一無所知,還是認為他們被迫說謊?

◆多個企業用相同的語言解畫,誤導公眾,這顯示他們的否認經過多次修訂。他們在法律上必須對PRISM保持沉默,但這不是他們的道義責任。舉例說,若facebook、Google、微軟與蘋果拒絕與情報機關合作,你以為政府會怎麼做?把它們關閉?

◆請盡量詳細描述「直接進入(direct access)」的意思?

◆現實是這樣﹕若NSA、FBI與CIA等分析師有進入「信號情報局(SIGINT)」數據庫搜尋資料,找到一切想要的答案,包括電話號碼、電郵、用戶名稱、手機IMEI編號等。搜查局限是由政策主導,而非技術問題,可隨時改變。此外,審查亦粗略、不完整,易被假理由瞞騙。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亦只是審查了5%的查詢個案。

◆對其他泄密機密,從而推動公眾對美國情報機關及它們對公民自由影響的認識的人,你有何話說?

◆這個國家值得你為她死亡。

◆當你說「NSA仍然有人持有你的通訊資料」,這是什麼意思?你是說他們有紀錄(record)或真實內容(actual content)嗎?

◆兩者都是。若我以某電郵地址為監控目標,而這電郵地址寄了一些東西給你,情報分析員就會取得資料,包括IP位址、內容、標題、附件等,然後長期儲存,經豁免手續就可延長保留,而毋須「搜查令」。

「被切尼稱為叛徒是最高榮耀」

◆美國官員說由於你泄密,恐怖分子已在修改策略,他們把你視作叛徒,你有何回應?

◆記者必須問一個明確問題﹕自從這些項目在「9.11」後開始運作以來,有多少恐怖襲擊是單純因為這些沒嫌疑對象的監控而得以避免?我們接要問,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有多少個人通訊被攝取,問問你自己,這是否值得?被警察殺死與在浴缸跌死的美國人比恐怖主義多,但我們還被要求犧牲我們最神聖的權利,就因為擔心成為恐襲的受害者。且,需要注意的是,我正被像(美國)前副總統切尼這樣的人稱為叛徒。這個人把不須授權的竊聽計劃塞給我們,為一場建基於謊言的殘暴衝突熱身,4400名美國人在這場衝突中被殺害,3.2萬人致殘,同時有逾10萬伊拉克人死亡。被切尼稱為叛徒是身為美國人可以得到的最高榮耀。愈多像他那樣的人說出恐慌的話,我們會過得更好。

◆你還有沒有什麼話補充?(格林沃爾德問)

◆謝謝所有支持我的人,並請記住,即使你並非監控項目的目標,也不代表監控沒有問題。以「美國人」與「外國人」這種粗暴的區分作為決定監控對象的準則,而不是具體的疑點,這是不合理的。這就是NSA向國會提供特別豁免監控權的確切原因。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