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朝代表聯國痛斥安倍拜靖國
東亞政治緊張蔓延至聯合國講壇。中國和南北韓常駐聯合國代表昨天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戰爭與和平論壇」痛批日本,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是加深仇恨。日本代表則指鄰國在公開論壇挑起上述話題,無助降低地區緊張。
日代表辯稱曾為暴行道歉
美東時間29日,安理會舉行以「戰爭及其教訓和尋求持久和平」為主題的公開辯論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在發言中猛烈抨擊安倍的參拜行為,指其「就是要為侵略翻案,為戰犯張目。一切有良知的人們和主持正義的國家對此都絕不會接受」。韓國代表吳俊說,日本領導人近來所作所為直接挑戰了日本戰後重返國際社會的基礎,違反了聯合國的宗旨。朝鮮副代表李東日說,安倍參拜的實質就是在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
日本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梅本和義反駁說,日本「不認為」在外交論壇挑起這類議題「對於降低亞洲地區緊張情勢、增加穩定有幫助」。他辯稱日本已多次為戰時所作所為道歉,安倍參拜的也是「重新保證日本永不再戰」。
另外,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針對有關日本航空自衛隊將迫降中國進入釣島領空軍機的報道表示,如日方膽敢挑起升級事端,「中方將堅決反擊」。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 《開羅宣言》與戰後日本的履行P22)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村山富市批安倍為賣國首相 (13:08)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昨夜在東京舉行的社民黨會議上,對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激烈批評,認為他是賣國首相。
村山在任時曾發表《村山談話》,承認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他在昨夜的會議上,就安倍去年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批評說:「他為了自己個人的心情而出賣國家利益,像這樣的首相有嗎?(參拜)完全是錯誤的!」
(日本新聞網)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昨夜在東京舉行的社民黨會議上,對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激烈批評,認為他是賣國首相。
村山在任時曾發表《村山談話》,承認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他在昨夜的會議上,就安倍去年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批評說:「他為了自己個人的心情而出賣國家利益,像這樣的首相有嗎?(參拜)完全是錯誤的!」
(日本新聞網)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朝鮮官媒批安倍:亞洲希特勒 (13:19)
朝鮮今天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亞洲版希特勒」,說他假借確保區域安定之名,行聚積軍力之實。
法新社報道,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在社論中抨擊安倍。朝鮮執政黨機關報《勞動新聞》1月也說安倍企圖修憲擴軍,是「窮兵黷武的瘋子」。
日本二戰後憲法規定自衛隊只能自衛,安倍1月表示,可能在2020年以前修憲。
朝鮮中央通訊社社論標題為「這是亞洲版嗎希特勒的崛起?」,說安倍挑起對朝鮮導彈和核子威脅的恐懼心理,以正當化日本的擴軍行動。
社論說:「安倍領導的極右派團體……試圖把焦點從國際社會對日本的批評轉向其他地方。」
「他和法西斯主義瘋子希特勒沒有分別。希特勒發動反共產主義戰爭以正當化另一場戰爭,鹵莽的安倍則利用日本與朝鮮的衝突,正當化日本的新軍國主義野心
。」
(中央社)
朝鮮今天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亞洲版希特勒」,說他假借確保區域安定之名,行聚積軍力之實。
法新社報道,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在社論中抨擊安倍。朝鮮執政黨機關報《勞動新聞》1月也說安倍企圖修憲擴軍,是「窮兵黷武的瘋子」。
日本二戰後憲法規定自衛隊只能自衛,安倍1月表示,可能在2020年以前修憲。
朝鮮中央通訊社社論標題為「這是亞洲版嗎希特勒的崛起?」,說安倍挑起對朝鮮導彈和核子威脅的恐懼心理,以正當化日本的擴軍行動。
社論說:「安倍領導的極右派團體……試圖把焦點從國際社會對日本的批評轉向其他地方。」
「他和法西斯主義瘋子希特勒沒有分別。希特勒發動反共產主義戰爭以正當化另一場戰爭,鹵莽的安倍則利用日本與朝鮮的衝突,正當化日本的新軍國主義野心
。」
(中央社)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專訪:日本中國通天兒慧:「中日必戰論很恐怖」
中日關係自日本政府2012年將釣魚島「國有化」後陷入低潮,日揆安倍晉三去年底參拜靖國神社後,雙邊關係更趨惡劣。日本知名「中國通」、早稻田大學亞洲研究機構現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天兒慧教授接受本報訪問,闡述對中日關係的看法及期望。對於中國與西方輿論猜測中日將爆發戰爭,天兒慧表示無法理解,「甚至覺得恐怖」。他指日本國民反戰情緒強烈,不認為日本有可能主動挑起戰事,但他亦不諱言擔心中日因釣魚島問題擦槍走火,認為雙方應設立對話機制管控危機。
天兒慧表示:「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輿論正熱烈討論『戰爭的可能性』,這事在日本人眼中無法理解,甚至覺得恐怖。一旦發生戰爭,日中之間將留下無法彌補的禍根。戰爭必須避免發生。」他斷言:「日本發動戰爭是100%不可能的。」他解釋道,日本經過二戰,對原子彈及作為加害者的悲劇,日本有切身體會,充分了解和平的寶貴,許多日本人至今仍抱有這看法。
「日發動戰爭100%不可能」
對於近年中國方面常傳出「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說法,天兒慧不以為然,認為是「很大的誤解」。他說:「當然無可否認,現今日本由於對中國不信任及感到受威脅,正推動強化國防能力,雖然那是具有攻擊性的力量,但日本並沒有侵略的意圖。」
但天兒慧也擔心,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可能有擦槍走火的可能。第一,兩國可能因釣魚島近海及上空意外發生「衝突事件」,引發戰鬥行為;其次,他認為中國國內因反日民族主義等理由展開「奪回釣魚島行動」亦可能是引發點。「這些情絕對要避免。」
他建議,就第一點而言,兩國的相關部門需設立危機管理對話機制。至於第二點,雖然在某程度上可以理解中國對安倍政權言行的不滿,但他認為安倍亦「絕對認真希望」避免與中國開戰。他說,日本國民普遍強烈反戰情,希望中國國民能理解。
憂反日「奪島」致擦槍走火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周年,中國以至西方部分輿論都猜測中日會爆發軍事衝突。韓國《朝鮮日報》昨報道,1970年代曾通過「乒乓外交」促成中美首腦會談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上周便在慕尼黑世界安全會議上警告:「由於中日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激化,戰爭幽靈正徘徊在亞洲。」
基辛格警告亞洲佈戰爭陰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就任後,提出「主動作為」,被外界視為是要改變北京1980年代以來的「韜光養晦」對外政策。2007年掌權時提出「美麗日本」口號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前年底第二度拜相後則提出「強大日本」,並積極推動修改日本和平憲法。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沃爾夫便曾評論道:「習近平和安倍晉三等強烈的民族主義領導人同時掌權,可能會引發滅性紛爭。」
安倍上月在達沃斯論壇被問到中日關係時,提到一戰前英國及德國的關係,更惹《金融時報》等西方輿論猜測日本是否也認為戰爭無可避免(日本政府事後稱翻譯自行加上「中日情相似」一句,導致誤解)。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不能將百年前國際形勢和當今相提並論,尤其是中日紛爭無可避免會令美國捲入其中,而中美之間都不願發生衝突。
中日關係自日本政府2012年將釣魚島「國有化」後陷入低潮,日揆安倍晉三去年底參拜靖國神社後,雙邊關係更趨惡劣。日本知名「中國通」、早稻田大學亞洲研究機構現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天兒慧教授接受本報訪問,闡述對中日關係的看法及期望。對於中國與西方輿論猜測中日將爆發戰爭,天兒慧表示無法理解,「甚至覺得恐怖」。他指日本國民反戰情緒強烈,不認為日本有可能主動挑起戰事,但他亦不諱言擔心中日因釣魚島問題擦槍走火,認為雙方應設立對話機制管控危機。
天兒慧表示:「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輿論正熱烈討論『戰爭的可能性』,這事在日本人眼中無法理解,甚至覺得恐怖。一旦發生戰爭,日中之間將留下無法彌補的禍根。戰爭必須避免發生。」他斷言:「日本發動戰爭是100%不可能的。」他解釋道,日本經過二戰,對原子彈及作為加害者的悲劇,日本有切身體會,充分了解和平的寶貴,許多日本人至今仍抱有這看法。
「日發動戰爭100%不可能」
對於近年中國方面常傳出「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說法,天兒慧不以為然,認為是「很大的誤解」。他說:「當然無可否認,現今日本由於對中國不信任及感到受威脅,正推動強化國防能力,雖然那是具有攻擊性的力量,但日本並沒有侵略的意圖。」
但天兒慧也擔心,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可能有擦槍走火的可能。第一,兩國可能因釣魚島近海及上空意外發生「衝突事件」,引發戰鬥行為;其次,他認為中國國內因反日民族主義等理由展開「奪回釣魚島行動」亦可能是引發點。「這些情絕對要避免。」
他建議,就第一點而言,兩國的相關部門需設立危機管理對話機制。至於第二點,雖然在某程度上可以理解中國對安倍政權言行的不滿,但他認為安倍亦「絕對認真希望」避免與中國開戰。他說,日本國民普遍強烈反戰情,希望中國國民能理解。
憂反日「奪島」致擦槍走火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周年,中國以至西方部分輿論都猜測中日會爆發軍事衝突。韓國《朝鮮日報》昨報道,1970年代曾通過「乒乓外交」促成中美首腦會談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上周便在慕尼黑世界安全會議上警告:「由於中日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激化,戰爭幽靈正徘徊在亞洲。」
基辛格警告亞洲佈戰爭陰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就任後,提出「主動作為」,被外界視為是要改變北京1980年代以來的「韜光養晦」對外政策。2007年掌權時提出「美麗日本」口號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前年底第二度拜相後則提出「強大日本」,並積極推動修改日本和平憲法。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沃爾夫便曾評論道:「習近平和安倍晉三等強烈的民族主義領導人同時掌權,可能會引發滅性紛爭。」
安倍上月在達沃斯論壇被問到中日關係時,提到一戰前英國及德國的關係,更惹《金融時報》等西方輿論猜測日本是否也認為戰爭無可避免(日本政府事後稱翻譯自行加上「中日情相似」一句,導致誤解)。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不能將百年前國際形勢和當今相提並論,尤其是中日紛爭無可避免會令美國捲入其中,而中美之間都不願發生衝突。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倡戰犯分祀 解靖國爭議
安倍去年底參拜靖國神社,激起中國強烈反彈,炮轟日本美化侵略歷史,甚至意圖復辟軍國主義,破壞戰後秩序。天兒慧認為,這些批評「過火」。他說,雖然安倍等人對戰爭的認識,確實與他本人有差異,但他敢斷言,安倍完全沒有「破壞戰後秩序」的想法。
天然慧解釋,大部分日本人對於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誓言恆久和平、實踐和平憲法作為戰後日本的和平與發展的出發點均有共識。他認為,安倍那些關於二戰的言論,並非全面肯定戰爭,只是無法認同戰時日本被視為如同納粹般邪惡。
「安倍無意破壞戰後秩序」
至於靖國神社問題,天兒慧坦言「相當棘手,但必須繼續為解決問題努力」。他解釋,日本人對靖國問題心情相當複雜。靖國神社本是明治維新時期以來供奉為國捐軀者的地方,最初並無政治意味,許多日本人至今認為參拜靖國主要意義是追悼戰亡者。惟1978年,靖國神社將甲級戰犯亦列入神社內供奉,才令靖國參拜成問題。
天兒慧認為「分祀」是解決參拜靖國問題的最恰當辦法,不過靖國神社可能以「宗教自由」、「合祭的亡魂無法分開」等理由反對,要說服神社並不容易。他說:「如今參拜靖國被亞洲人民甚至世界視為問題,除了國家應該重新明確表達對戰爭責任的態度外,日本國民也許應該研究解決問題之道。」
首相拜靖國 日民意見兩極
日本不時有聲音要求設立新的悼念設施,但安倍反對。小泉純一郎2006年參拜靖國時,在野民主黨提出將甲級戰犯跟其他戰死者分祠,時任官房長官的安倍稱政府不應介入靖國神社的分祠與合祠問題。至於建設新的無宗教悼念場所,安倍宣稱戰爭遺屬不會去新的悼念設施。日本社會對首相參拜靖國的做法意見分歧。上月民調中有45%受訪者認為安倍參拜靖國「恰當」,認為「不恰當」的則佔43%。
安倍去年底參拜靖國神社,激起中國強烈反彈,炮轟日本美化侵略歷史,甚至意圖復辟軍國主義,破壞戰後秩序。天兒慧認為,這些批評「過火」。他說,雖然安倍等人對戰爭的認識,確實與他本人有差異,但他敢斷言,安倍完全沒有「破壞戰後秩序」的想法。
天然慧解釋,大部分日本人對於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誓言恆久和平、實踐和平憲法作為戰後日本的和平與發展的出發點均有共識。他認為,安倍那些關於二戰的言論,並非全面肯定戰爭,只是無法認同戰時日本被視為如同納粹般邪惡。
「安倍無意破壞戰後秩序」
至於靖國神社問題,天兒慧坦言「相當棘手,但必須繼續為解決問題努力」。他解釋,日本人對靖國問題心情相當複雜。靖國神社本是明治維新時期以來供奉為國捐軀者的地方,最初並無政治意味,許多日本人至今認為參拜靖國主要意義是追悼戰亡者。惟1978年,靖國神社將甲級戰犯亦列入神社內供奉,才令靖國參拜成問題。
天兒慧認為「分祀」是解決參拜靖國問題的最恰當辦法,不過靖國神社可能以「宗教自由」、「合祭的亡魂無法分開」等理由反對,要說服神社並不容易。他說:「如今參拜靖國被亞洲人民甚至世界視為問題,除了國家應該重新明確表達對戰爭責任的態度外,日本國民也許應該研究解決問題之道。」
首相拜靖國 日民意見兩極
日本不時有聲音要求設立新的悼念設施,但安倍反對。小泉純一郎2006年參拜靖國時,在野民主黨提出將甲級戰犯跟其他戰死者分祠,時任官房長官的安倍稱政府不應介入靖國神社的分祠與合祠問題。至於建設新的無宗教悼念場所,安倍宣稱戰爭遺屬不會去新的悼念設施。日本社會對首相參拜靖國的做法意見分歧。上月民調中有45%受訪者認為安倍參拜靖國「恰當」,認為「不恰當」的則佔43%。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日前高官:要阻止中日爆發戰爭 安倍必須退場
據日本《東京新聞》2月3日報導,在第一次安倍內閣時期曾任內閣官房副長官的柳澤協二認為:“中國將攻佔釣魚島這種事,即使在理論上可以想像,在現實中卻決不會出現。”
柳澤解釋說:“釣魚島是由岩石構成的無藏身之地的小島。在日美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如登島必然會因成為炮艦射擊目標而全軍覆沒。對此,中方非常清楚。”
對於安倍所謂“中國軍隊會從西南諸島來襲”的說法,柳澤表示“太牽強附會了”。他指出:“在美中致力深化經濟合作的背景下,中國要佔領作為美軍基地的沖繩本島,從而引發奪島戰爭,這可能嗎?明知道不可能,卻依然以此為前提制定奪島戰略。這正是安倍政權缺乏理性的國家意識的體現。”
前外務省國際情報局長孫崎享也認為“雖然日中警備艇之間可能出現衝突,但不能因此認為中國會攻佔釣魚島”。
在如何應對中國不斷侵犯領海領空的問題上,柳澤認為“雙方誰先動手誰就輸了。因此,對於來犯的中國船隻,海上保安廳的巡視船隻能要求其撤離”。
對於中國軍費不斷增加、日本安保環境受到威脅的問題,柳澤認為,日本可以依靠美國的核遏制力,但問題是現在的安倍政權過分偏重軍事。要遏制中國擴軍,重要的是爭取國際輿論的外交能力。
然而,決意要實現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倍政權,仍將上述主張當作耳旁風。柳澤感歎:“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之舉,可以說是徹底掐斷了由兩國現政權來舉行日中談判的希望。”
柳澤認為,安倍的所作所為“不僅不是在消除中國威脅論的影響,反而是在借此煽動情緒。這樣的人當首相,日本外交沒有出路。要防止爆發日中戰爭,只有首先讓安倍政權退場”。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美國飛虎隊組織譴責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2014年02月05日10:28
華盛頓2月4日電 美國飛虎隊歷史組織致信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呼籲美國同其它國家一道對此行徑予以譴責並保持警惕。
據中國駐美大使館4日通報,1月19日,飛虎隊歷史組織主席、退休空軍少將詹姆斯•懷特黑德(James•Whitehead)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致信崔天凱,聲明該組織在安倍參拜問題上的嚴正立場。
懷特黑德在信中表示,安倍無視在二戰中深受日軍殘害的人民的感情,參拜供奉有二戰戰犯的靖國神社,飛虎隊歷史組織對此感到失望。參拜靖國神社只會揭開二戰創傷,無益于世界和平、理解與和諧,美國同其它國家一道應對此行徑予以譴責並保持警惕。
懷特黑德重申,飛虎隊歷史組織致力於保護中美兩國人民在二戰中合作的歷史,旨在推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理解與合作。
1941年至1942年,美國派出飛虎隊前往中國支援抗戰。在歷時7個月的戰鬥中,飛虎隊以損失70多架飛機的代價,擊毀了近300架日軍敵機,期間飛虎隊共損失26名飛行員。
2007年,飛虎隊歷史組織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成立,旨在募集資金,修復二戰期間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位於廣西桂林的指揮山洞,並在此基礎上修建飛虎隊遺址公園。迄今該組織積極收集相關文物,並多次訪華參與遺址公園建設。
2014年02月05日10:28
華盛頓2月4日電 美國飛虎隊歷史組織致信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呼籲美國同其它國家一道對此行徑予以譴責並保持警惕。
據中國駐美大使館4日通報,1月19日,飛虎隊歷史組織主席、退休空軍少將詹姆斯•懷特黑德(James•Whitehead)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致信崔天凱,聲明該組織在安倍參拜問題上的嚴正立場。
懷特黑德在信中表示,安倍無視在二戰中深受日軍殘害的人民的感情,參拜供奉有二戰戰犯的靖國神社,飛虎隊歷史組織對此感到失望。參拜靖國神社只會揭開二戰創傷,無益于世界和平、理解與和諧,美國同其它國家一道應對此行徑予以譴責並保持警惕。
懷特黑德重申,飛虎隊歷史組織致力於保護中美兩國人民在二戰中合作的歷史,旨在推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理解與合作。
1941年至1942年,美國派出飛虎隊前往中國支援抗戰。在歷時7個月的戰鬥中,飛虎隊以損失70多架飛機的代價,擊毀了近300架日軍敵機,期間飛虎隊共損失26名飛行員。
2007年,飛虎隊歷史組織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成立,旨在募集資金,修復二戰期間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位於廣西桂林的指揮山洞,並在此基礎上修建飛虎隊遺址公園。迄今該組織積極收集相關文物,並多次訪華參與遺址公園建設。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美國:中日緊張關係令美陷入十分尷尬地境地
2014-02-05 10:42
外媒稱,二戰結束近70年後,日本和中國(以及韓國)之間的關係依然帶有濃厚的戰時創傷的色彩。儘管兩國之間擁有密切的經濟關係,但定期戳歷史傷疤的衝動似乎是難以抗拒的——從短期看甚至是有用的。
據美國媒體2月2日報導,分析人士說,緊張關係可能會阻礙雙方在有爭議島嶼和朝鮮無核化等當前問題上開展對話和合作。有人甚至擔心一不小心會引發衝突。緊張關係置與日韓有軍事同盟關係、同時也希望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的美國於格外尷尬的境地。
美國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羅伯特•羅斯說:“兩國都有一個為外交政策出難題的潛在的二戰故事。”
羅斯說:“中國方面,這是個充斥著屠殺、暴力等的故事。日本方面,這是個‘我們真的沒有輸掉那場戰爭’的故事。他們輸掉了與美國的戰爭——他們承認這一點——但在內心深處……許多日本人覺得他們並未輸掉與中國的戰爭。而這種潛在的心理會影響處理外交政策的方式。”
報導稱,多年來中國當局一直在教科書、電影和電視中樹立反日口徑。民族主義激發了時不時會轉變成暴力活動的反日抗議活動。
這一次,中國似乎對街頭抗議活動進行了限制,轉而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國際外交和公關運動。中國政府邀請外國記者前往參觀哈爾濱的一座二戰紀念館以及與日本帝國主義活動有關的其他場所。
報導稱,最近幾周,北京和東京在一場全球性的口水戰中重複談論那段歷史,實際上是在敦促其他國家選邊站。
中國駐英大使在英國媒體上寫道:“在日本卻總有一些人……對過去的侵略罪行沒有絲毫懺悔之意……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也撰文提醒,加拿大軍人曾幫助英國人阻止日本入侵香港。而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則舉行記者招待會,展示記錄日本戰時暴行的圖片。
與此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著手親自對歷史展開分析。1月在瑞士,他說目前北京和東京的關係與一戰前夕英國和德國間的緊張氛圍有相似之處。他表示,構成威脅的是“日益富有且盛氣淩人的中國,而不是日本”。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中國領導人認為,安倍蓄意挑起緊張關係的目的是在痛苦的經濟改革前鞏固自己的政治基礎——以及為修憲爭取華盛頓的支持。
金燦榮說:“中國派大使大膽發言並向西方呼籲,試圖遏制這種做法。中國希望美國能發揮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日本右翼。”
報導認為,這置奧巴馬政府於尷尬的境地。
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副教授泰勒?弗拉維爾(中文名傅泰林)說:“美國的處境十分困難。他們想在大體上與中國保持合作關係的同時強化與日本的同盟……參拜(靖國神社)造成的一個後果是,它導致美國的兩個盟友,日本和韓國之間的關係惡化了。”
當一再被人問及1月日本、中國和韓國間你來我往的尖刻言辭時,身處東京的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說:“我們強烈鼓勵東京和首爾的盟友以及日益重要的中國找到處理敏感歷史問題的建設性途徑。”
弗拉維爾說,在安倍的剩餘任期內中日關係多半會保持凍結狀態。他說,中國把“事情變得十分個人化,僅針對安倍個人。這反映出他們認為安倍不是中國願與之打交道的領導人”。與此同時,“既然事情變得個人化了,如果安倍做出讓步,會顯得他更為軟弱……因此這是惡性循環”。
2014-02-05 10:42
外媒稱,二戰結束近70年後,日本和中國(以及韓國)之間的關係依然帶有濃厚的戰時創傷的色彩。儘管兩國之間擁有密切的經濟關係,但定期戳歷史傷疤的衝動似乎是難以抗拒的——從短期看甚至是有用的。
據美國媒體2月2日報導,分析人士說,緊張關係可能會阻礙雙方在有爭議島嶼和朝鮮無核化等當前問題上開展對話和合作。有人甚至擔心一不小心會引發衝突。緊張關係置與日韓有軍事同盟關係、同時也希望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的美國於格外尷尬的境地。
美國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羅伯特•羅斯說:“兩國都有一個為外交政策出難題的潛在的二戰故事。”
羅斯說:“中國方面,這是個充斥著屠殺、暴力等的故事。日本方面,這是個‘我們真的沒有輸掉那場戰爭’的故事。他們輸掉了與美國的戰爭——他們承認這一點——但在內心深處……許多日本人覺得他們並未輸掉與中國的戰爭。而這種潛在的心理會影響處理外交政策的方式。”
報導稱,多年來中國當局一直在教科書、電影和電視中樹立反日口徑。民族主義激發了時不時會轉變成暴力活動的反日抗議活動。
這一次,中國似乎對街頭抗議活動進行了限制,轉而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國際外交和公關運動。中國政府邀請外國記者前往參觀哈爾濱的一座二戰紀念館以及與日本帝國主義活動有關的其他場所。
報導稱,最近幾周,北京和東京在一場全球性的口水戰中重複談論那段歷史,實際上是在敦促其他國家選邊站。
中國駐英大使在英國媒體上寫道:“在日本卻總有一些人……對過去的侵略罪行沒有絲毫懺悔之意……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也撰文提醒,加拿大軍人曾幫助英國人阻止日本入侵香港。而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則舉行記者招待會,展示記錄日本戰時暴行的圖片。
與此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著手親自對歷史展開分析。1月在瑞士,他說目前北京和東京的關係與一戰前夕英國和德國間的緊張氛圍有相似之處。他表示,構成威脅的是“日益富有且盛氣淩人的中國,而不是日本”。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中國領導人認為,安倍蓄意挑起緊張關係的目的是在痛苦的經濟改革前鞏固自己的政治基礎——以及為修憲爭取華盛頓的支持。
金燦榮說:“中國派大使大膽發言並向西方呼籲,試圖遏制這種做法。中國希望美國能發揮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日本右翼。”
報導認為,這置奧巴馬政府於尷尬的境地。
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副教授泰勒?弗拉維爾(中文名傅泰林)說:“美國的處境十分困難。他們想在大體上與中國保持合作關係的同時強化與日本的同盟……參拜(靖國神社)造成的一個後果是,它導致美國的兩個盟友,日本和韓國之間的關係惡化了。”
當一再被人問及1月日本、中國和韓國間你來我往的尖刻言辭時,身處東京的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說:“我們強烈鼓勵東京和首爾的盟友以及日益重要的中國找到處理敏感歷史問題的建設性途徑。”
弗拉維爾說,在安倍的剩餘任期內中日關係多半會保持凍結狀態。他說,中國把“事情變得十分個人化,僅針對安倍個人。這反映出他們認為安倍不是中國願與之打交道的領導人”。與此同時,“既然事情變得個人化了,如果安倍做出讓步,會顯得他更為軟弱……因此這是惡性循環”。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日前當眾駁斥日本外交官的錯誤言論,並敦促日本要學習國際法,遵守國際法,把釣魚島歸還中國。
據國際在線報道,2月5日,劉曉明在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發表題為《中國是亞洲的和平穩定力量》的演講,系統闡述中國的亞洲和周邊外交政策。日本駐英使館公使四方敬之在演講結束後的提問環節,指摘中國不遵守國際法原則,在與菲律賓等鄰國領土、領海爭端中拒絕接受國際海洋法法庭仲裁。
劉曉明指出,中國長期堅定致力於通過和平對話協商解決與鄰國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對話的渠道始終是暢通的。多年前中國就已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對島嶼主權、海域劃界等事項做出不接受國際法院、國際海洋法庭、國際仲裁法庭強制管轄的聲明,中國不參與菲方提出的仲裁程序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
劉曉明強調,當日本外交官指責中國不遵守國際法時,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國際法,他奉勸日本外交官好好讀一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談到國際法,當中方譴責日本違反國際法時,是有根據的。中、美、英、蘇等國領導人達成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律文件,奠定了二戰後國際秩序。這些國際法文件都要求日本將甲午戰爭以來用武力非法竊取的所有中國領土,包括台灣及周邊島嶼,全部歸還中國。然而,日本拒不遵守國際法准則和相關國際法律文件,聲稱釣魚島「屬於」日本。
劉曉明說,他在擔任中國駐埃及大使期間,曾訪問過中、美、英三國首腦簽署《開羅宣言》的地點——米納豪斯飯店。日本方面應該好好學習一下相關國際法,特別是要逐字逐句讀一讀《開羅宣言》;不僅要讀懂,而且要在行動上切實遵守,承認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將釣魚島歸還中國。
Re: 以後的日本首相還敢參拜靖國神社? page 15 (安倍智囊:中國若棄核武日考慮取消集體自衛權Page 12)
安倍認參拜靖國遭國際批判 (14:54)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承認,自己參拜靖國神社遭到國際社會批判,但他認為這結果是不幸的。
安倍回答有關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質詢時表示:「作為現實問題在國際社會遭到非議,可是,為了消除這種非議,我將作出各種努力。」
安倍又稱自己身為日本國家領導人,「去給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靈合掌,祈禱冥福的行為本身成為外交和國際問題,是十分不幸的事情」。
安倍表示為避免再次出現這問題,他會做各種努力,認識自己的不足,虛心認真地聽取各方意見,但並未表明會否再次參拜靖國。
(日本新聞網)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承認,自己參拜靖國神社遭到國際社會批判,但他認為這結果是不幸的。
安倍回答有關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質詢時表示:「作為現實問題在國際社會遭到非議,可是,為了消除這種非議,我將作出各種努力。」
安倍又稱自己身為日本國家領導人,「去給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靈合掌,祈禱冥福的行為本身成為外交和國際問題,是十分不幸的事情」。
安倍表示為避免再次出現這問題,他會做各種努力,認識自己的不足,虛心認真地聽取各方意見,但並未表明會否再次參拜靖國。
(日本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