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高價購買已不可避免
2014年05月07日 08:15
北大回購典籍,引發了網路上的爭議。有網友認為,花億元從日本買回大量古典書籍,在許多網友看來是典型的“人傻錢多”。尤其是看到這是花的公共財政的錢時,許多網友還表示心疼。
無獨有偶。4月22日《中國文化報》綜合《底特律新聞報》、《底特律自由報》諸媒體報導說,“北京保利拍賣”已參與底特律美術館館藏文物的競標,計畫出資10億美元購買底特律美術館的所有館藏藝術品。有網友當時一樣評說,“真是敗家子啊,你急什麼嗎?抄底的機會多多”。
筆者認為,這些網友看問題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也許並不客觀。文物的高價購買,當今已經不可避免,那麼從海外高價回購中國流失文物有時也是迫不得已。近些年來,新貴收藏家的迅速崛起,國內藝術品市場已經不能滿足其收藏或投資需求,越來越多的買家開始關注海外市場,“海外淘寶”漸成收藏風尚。國家的表率、民間的參與、個人的義舉變成了今日湧動的文物回歸暖流。
俗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2009年,芷蘭雅集首屆年度峰會主題為“中國文物市場進入億元時代”,標誌著我國文物市場正式步入“資本干預時期”,文物多少錢由資本說了算,這就說明了中國流失文物以高價回歸的必然性,因為文物價格是否看漲的關鍵在於投資方向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在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華人將投資方向轉向“流失文物回歸”的時候,中國文物在海外收藏市場的價格也隨之節節攀升。中國流失海外文物回流熱潮,將中國文物推進世界高價位,推進了國際舞臺,進入國際大藏家的視線。
在這裡,我們要搞清楚“海外藏中國文物”與“流失海外中國文物”,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目前,業內對“我國流失文物”的定義是,“1840年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百餘年間,因不道德和非法手段流失到海外的中國文物”。這些中國流失文物的回歸主要有三種途徑,或說服海外持有者捐贈,或通過外交和司法途徑追索,或個人高價從海外購買。
餘下來的便是“海外藏中國文物”,這些文物大多藏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博物館,相應來說是合法的。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7萬件,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在我國,政府一級的博物館、美術館的館藏文物限制較嚴,是嚴格禁止買賣交易行為的。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不同規模、門類的博物館均在不同程度上採取出售部分館藏,作為彌補博物館經費不足,以及調劑館藏文物和藝術品的結構、數量和種類的一種手段。已有國外美術館藏品到中國拍賣的先例。如2007年,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曾拿出部分館藏清早期瓷器(18件)和部分中文古籍,委託中國嘉德拍賣公司進行拍賣,這也是海外博物館首次委託中國拍賣公司拍賣藏品。
問題是海外博物館,並不是經常出售館藏的中國文物,一旦出售我們就該志在必得,及時購進,價高當然就在所難免。其實捫心自問,有的價格並不算高,譬如這次北大以18億日元購進“大倉文庫”2.8萬冊明版書,應該是划算的。又比如前舉新聞例,“北京保利拍賣”斥資10億美元競拍底特律藝術館中的文物,應該也不算貴,因為佳士得此前評估此藝術機構藏品,其市值大約在4.52億美元至8.66億美元之間,這家藝術館是美國排名第六的博物館,館內藏品搜羅萬象,約有6萬件珍貴藏品,有畢卡索、梵古、馬蒂斯、勃魯蓋爾、倫勃朗、羅丹、沃霍爾等大師的作品領銜,又有不錯的中國文物,如北宋劉永年的《家鵝圖》軸,如元代的《釋迦出山像》,如明代沈周與王鏊合作的《石榴圖》軸,如董其昌、文徵明、吳昌碩等藝術大家的書畫作品,燦若群星,蔚為大觀,倘若都能拍到,價格一般說是是可以接受的。 ●朵 芸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中國收藏家購買西方藝術品漸成趨勢
2014年05月10日 08:18
特約記者 方翔
5月6日,在紐約佳士得的拍賣會上,被一位私人藏家珍藏80多年的莫内《睡蓮》,被一位元中國買家通過電話委託方式以2400萬美元的價格(含傭金的價格為2700萬美元)拍走。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中國收藏家走出國門展現實力,但這是迄今單筆最高投入的收藏。
雖然佳士得此前預計這幅畫不含傭金的拍賣價格至少在2500萬美元,從最終的成交價來看,還是略低於這個數字,但能夠成交已經顯示出目前中國藏家對於西方藝術市場的影響力。據悉,在此次拍賣會上,中國和日本買家依然搶眼,他們相繼拍得雷諾瓦、瓦西裡•康定斯基、馬克•夏加爾和卡米耶•畢沙羅等著名藝術大師的畫作。
這也印證了海外拍賣行是多麼看重中國市場,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本土市場所進行的西方藝術品拍賣似乎並不像紐約那麼吸引人。佳士得於早前4月26日在上海的第二場拍賣會落槌,總成交額達1.25億元人民幣。被寄予厚望的畢卡索為妻子創作的《女人頭像》以900萬人民幣最低估價落槌。加上傭金之後的價格為1083萬元,而趙無極的極晚期作品代表作《31.08.2001-09.09.2002》估價800萬至1200萬元,從750萬元起拍之後,最終的落槌價為850萬元,加上傭金之後為1023萬元。
全場拍賣的一大亮點在於估價為13萬至19萬人民幣的法蘭詩瓦•吉洛 《生生不息的森林》卻以140萬由電話委託購得,除了估價低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這位元畫家就是畢卡索作品《兩個小孩》畫作中的主人公兒子克勞德和女兒帕洛瑪的母親。由於《兩個小孩》被大連萬達集團以1.72億元人民幣購得,因而這幅作品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雖然此次佳士得中國在上海依舊推出了像畢卡索、夏加爾等大名頭的作品,但是受到追捧的程度與去年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降溫,加上從此次買家的構成來看,63%來自中國,另外37%則來自西方,則也顯示出佳士得中國已經從最初的一個形象平臺,逐漸成為一個交流平臺,因而也越來越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
在佳士得中國的第二場拍賣之後,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國際主管、國際總監Giovanna Bertazzon表示,今年吉洛的作品還將在中國做巡迴展覽,以迎合中國收藏家的品位。事實上,中國收藏家對於海外市場的關注,已經十分明顯。這從佳士得上海拍賣中安迪•沃霍爾作品競拍的火熱可見一斑。
在2013年的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雖然最高價被法蘭西斯•培根的《盧西安•佛洛德肖像畫習作》,以1.424億美元取得。但安迪•沃霍爾無疑成為最大的亮點,他的《銀色車禍(雙重災難)》以1.054億美元、《可口可樂(3)》以5720萬美元成交,分列藝術品成交榜的第二和第五位。1987年安迪•沃霍爾死後至今,他的作品價值增長超過了30倍,而支撐其市場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沃霍爾基金會,其通過合作展覽、出借以及在全國的博物館、美術館永久展出作品等方式,確保了沃霍爾數量龐大而又複雜的所有作品,即便是每一個細節都能讓人欣賞到。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曾舉行過 “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恆”的展覽,這也是亞洲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安迪•沃霍爾回顧展。
這種通過學術包裝來影響市場的作品,也逐漸開始被運用到國內的許多藝術家身上。2013年10月,作品剛剛拍出天價的曾梵志,在法國的首次回顧展揭開序幕。這是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第一次用與對待西方藝術家一模一樣的方式來展示非西方藝術家。
而在佳士得上海拍賣上,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以往火熱的寫實畫派遭冷遇。對於此次寫實畫派作品的流拍,市場各方有著不同的解讀,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就是經過了前兩年的拍賣炒作之後,寫實畫派的價格已經被透支。對於此次拍賣情況,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亞洲區副主席、國際總裁張丁元表示,佳士得中國在徵集作品的過程中意將不同類型的藝術品帶入市場。流拍對於任何板塊都是正常現象,不過介於“寫實畫派”的特殊性,佳士得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拍賣的主題。
自2011年陳逸飛《山地風》8165萬元刷新中國油畫拍賣世界紀錄後,寫實油畫的行情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風光不再,行情下跌了不少,陳逸飛、楊飛雲、艾軒、王沂東、冷軍等領軍藝術家的價格都有一定下調。通過一些主要的藝術搜尋引擎,我們就可以發現,一些油畫看似成交價格非常高,但是只要和其上一次的成交情況相比,不僅出現在市場的頻率更快了,而且成交價格也較上一次有了明顯的下降。
在當前的藝術品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進入其中,就連在今年舉行的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的藝委會年會上,都請了有關的學者談了有關藝術品市場與貨幣政策的關係,但是如果僅僅是通過簡單的市場炒作,脫離了藝術背後的學術支撐,價格的回落也將只是時間問題。
2014年05月10日 08:18
特約記者 方翔
5月6日,在紐約佳士得的拍賣會上,被一位私人藏家珍藏80多年的莫内《睡蓮》,被一位元中國買家通過電話委託方式以2400萬美元的價格(含傭金的價格為2700萬美元)拍走。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中國收藏家走出國門展現實力,但這是迄今單筆最高投入的收藏。
雖然佳士得此前預計這幅畫不含傭金的拍賣價格至少在2500萬美元,從最終的成交價來看,還是略低於這個數字,但能夠成交已經顯示出目前中國藏家對於西方藝術市場的影響力。據悉,在此次拍賣會上,中國和日本買家依然搶眼,他們相繼拍得雷諾瓦、瓦西裡•康定斯基、馬克•夏加爾和卡米耶•畢沙羅等著名藝術大師的畫作。
這也印證了海外拍賣行是多麼看重中國市場,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本土市場所進行的西方藝術品拍賣似乎並不像紐約那麼吸引人。佳士得於早前4月26日在上海的第二場拍賣會落槌,總成交額達1.25億元人民幣。被寄予厚望的畢卡索為妻子創作的《女人頭像》以900萬人民幣最低估價落槌。加上傭金之後的價格為1083萬元,而趙無極的極晚期作品代表作《31.08.2001-09.09.2002》估價800萬至1200萬元,從750萬元起拍之後,最終的落槌價為850萬元,加上傭金之後為1023萬元。
全場拍賣的一大亮點在於估價為13萬至19萬人民幣的法蘭詩瓦•吉洛 《生生不息的森林》卻以140萬由電話委託購得,除了估價低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這位元畫家就是畢卡索作品《兩個小孩》畫作中的主人公兒子克勞德和女兒帕洛瑪的母親。由於《兩個小孩》被大連萬達集團以1.72億元人民幣購得,因而這幅作品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雖然此次佳士得中國在上海依舊推出了像畢卡索、夏加爾等大名頭的作品,但是受到追捧的程度與去年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降溫,加上從此次買家的構成來看,63%來自中國,另外37%則來自西方,則也顯示出佳士得中國已經從最初的一個形象平臺,逐漸成為一個交流平臺,因而也越來越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
在佳士得中國的第二場拍賣之後,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國際主管、國際總監Giovanna Bertazzon表示,今年吉洛的作品還將在中國做巡迴展覽,以迎合中國收藏家的品位。事實上,中國收藏家對於海外市場的關注,已經十分明顯。這從佳士得上海拍賣中安迪•沃霍爾作品競拍的火熱可見一斑。
在2013年的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雖然最高價被法蘭西斯•培根的《盧西安•佛洛德肖像畫習作》,以1.424億美元取得。但安迪•沃霍爾無疑成為最大的亮點,他的《銀色車禍(雙重災難)》以1.054億美元、《可口可樂(3)》以5720萬美元成交,分列藝術品成交榜的第二和第五位。1987年安迪•沃霍爾死後至今,他的作品價值增長超過了30倍,而支撐其市場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沃霍爾基金會,其通過合作展覽、出借以及在全國的博物館、美術館永久展出作品等方式,確保了沃霍爾數量龐大而又複雜的所有作品,即便是每一個細節都能讓人欣賞到。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曾舉行過 “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恆”的展覽,這也是亞洲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安迪•沃霍爾回顧展。
這種通過學術包裝來影響市場的作品,也逐漸開始被運用到國內的許多藝術家身上。2013年10月,作品剛剛拍出天價的曾梵志,在法國的首次回顧展揭開序幕。這是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第一次用與對待西方藝術家一模一樣的方式來展示非西方藝術家。
而在佳士得上海拍賣上,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以往火熱的寫實畫派遭冷遇。對於此次寫實畫派作品的流拍,市場各方有著不同的解讀,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就是經過了前兩年的拍賣炒作之後,寫實畫派的價格已經被透支。對於此次拍賣情況,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亞洲區副主席、國際總裁張丁元表示,佳士得中國在徵集作品的過程中意將不同類型的藝術品帶入市場。流拍對於任何板塊都是正常現象,不過介於“寫實畫派”的特殊性,佳士得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拍賣的主題。
自2011年陳逸飛《山地風》8165萬元刷新中國油畫拍賣世界紀錄後,寫實油畫的行情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風光不再,行情下跌了不少,陳逸飛、楊飛雲、艾軒、王沂東、冷軍等領軍藝術家的價格都有一定下調。通過一些主要的藝術搜尋引擎,我們就可以發現,一些油畫看似成交價格非常高,但是只要和其上一次的成交情況相比,不僅出現在市場的頻率更快了,而且成交價格也較上一次有了明顯的下降。
在當前的藝術品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進入其中,就連在今年舉行的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的藝委會年會上,都請了有關的學者談了有關藝術品市場與貨幣政策的關係,但是如果僅僅是通過簡單的市場炒作,脫離了藝術背後的學術支撐,價格的回落也將只是時間問題。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2014年05月10日 19:17
5月10日,榮寶齋(上海)2014年春季拍賣會繼續在上海金茂大酒店舉行。在“中國書畫三”專場中,李可染《看山圖》以95萬起拍,最終以120萬落槌,尺寸:68.5×44.5cm 約2.7平尺;估價:RMB 1,200,000 ~ 1,800,000。
李可染(1907-1989),現代著名畫家,江蘇省徐州市人。1923年入上海美專普師科學習,1929年考進杭州國立藝術院研究部學習繪畫,同年參加由魯迅發起組織的進步青年美術團體“一八藝社”。曾先後在徐州藝專、重慶國立藝專等處從事國畫教學活動。1954年起,十次到各地寫生,畫風大變。其畫以山水、古典人物和牧牛圖見稱,兼工書法,並長期致力於中國畫教學,對國畫理論也有一定研究。畫室名“師牛堂”。他善於把傳統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疏流導源,古為今用,追求大自然在逆光中的強烈光感,把西畫中明暗處理引進中國畫,使它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傳統造型意像之中。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等職務。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2014年05月10日 19:15
5月10日,榮寶齋(上海)2014年春季拍賣會繼續在上海金茂大酒店舉行。在“中國書畫三”專場中,齊白石《花卉》以72萬起拍,最終以95萬落槌,尺寸:67×31cm 約1.9平尺;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如何投資字畫判斷收藏價值
2014年05月10日 09:00
文/路青
“先比車,後比房,再比牆(掛著的字畫)”,一批擁有財富的人正在經歷這一轉變過程。然而,對於這批新晉的收藏愛好者來說,字畫投資的魅力究竟何在,又該如何選購投資字畫並判斷其收藏價值?這些問題讓比牆變得不那麼容易。
規避地雷放首位
在這個高通脹的時代,任何能增值保值的品種都成為了投資青睞的對象,書畫更是一馬當先,使得比牆的代價不菲。近期,在倫敦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拍賣會上,畢沙羅的《春天清晨的蒙馬特大道》以1968 .25萬英鎊(約合2億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名家書畫的價格如果按面積計算,絕對超過了任何豪宅。
書畫作為投資對象的風險較小,較之其他投資方式也獲利更穩定。於是,近年來國內一些人看到書畫行情飆升,天價頻出,紛紛想在這個市場裡分一杯羹。但書畫絕不是普通的投資對象,更不是一買就能掙錢。書畫的贗品較多,渾水摸魚現象也隨之存在,即便是老玩家有時也難免失手,在選擇書畫投資時必須把規避風險放在首位,尤其是名家之作更要慎重。
在當今投資和投機成風的時代,書畫收藏者如何規避風險?首先應遵循“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的原則。真跡買貴了並不可怕,買錯了,錢就打水漂了。一件名家真跡多花幾十萬元沒有什麼,將來畫還會升值,但買張假畫,就分文不值了。坊間曾說:“吳冠中的《獅子林》1.15億元,太貴了!有這錢還不如去買幅齊白石、徐悲鴻的呢!”其實,《獅子林》雖貴,但好歹是真品,現在想買幅齊白石真跡哪有這麼容易?
其次應該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的畫家作品,追求中長期回報。因為越是熱門的畫家,其假畫往往就越多。“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如果你不是研究徐悲鴻的專家,還不如去選擇二三線名家的作品收藏,不少潛力的藝術家,目前價位、行情還不是很高,收藏風險小,未來升值空間較大。對於書畫收藏的新人來講,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作品,追求中長期回報,無疑是更佳的選擇。
找准潛力股
對市場不太瞭解,但又想收藏書畫的入門者,往往會想到收藏中國書畫界大名家的作品,但在書畫市場上闖蕩多年的行家表示,關注有實力的優秀中青年畫家同樣可獲得不菲的回報,他們是投資書畫的“潛力股”,事實上,部分優秀中青年畫家作品的市場價格幾乎三四年就能翻一番,投資前景十分誘人。
投資者買一張著名老畫家的作品收藏,動輒上萬、甚至十幾萬元,許多普通投資者會望而卻步,且老畫家作品的價值經多年的升值,大部分進入增速放緩、成長空間有限的狀態。相較而言,目前已在書畫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優秀中青年畫家,其作品大多有入市價格低,升值速度快、空間大的優點,這也是一些具有收藏眼光的投資者看好的原因。
剛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的中青年畫家作品,初期的市場價格往往每平方尺僅為幾百元、上千元,大多數收藏投資者買得起,而一些“高成長”的優秀中青年畫家的作品,其升值之快常讓投資者大跌眼鏡。中青年畫家作品,只要有一定的潛質,市場價格三四年內至少上漲10%~20%。一位策展人回憶說,杭州中日友好飯店拍出一批20年前收藏的畫作,全部以5000元底價起拍,其中最好的作品拍到上百萬元,最低則以5000元底價成交。當年這批畫家應邀前來作畫時身價相差不多,都是來此吃飯後即興創作。20年後,其中陸抑非等人的作品目前已達到了百萬元級別,還有其他畫家的多幅作品也拍出七八十萬元/幅的高價。
哪些人可算得上優秀中青年畫家的範疇?通常,優秀中青年畫家從年齡上看,屬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且受過良好的學院教育,在畫界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作品的個人風格鮮明,其作品往往已得到市場認同。投資優秀中青年書畫家作品,一般具有投入少、潛力大、風險低、選擇多等優點,但收藏中青年畫家作品,必須要認准畫家的“成長性”,否則也會有風險,主要原因在於中青年畫家數量眾多,許多人還處於大浪淘沙階段,書畫的價值需要經過時間和歷史的沉澱篩選,作品升值空間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何尋找優秀中青年畫家的作品來進行投資,既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也需要投資者自身的學識和眼光。
巧招巧勁來淘寶
其實,藏家還可用不少巧招來淘寶。不妨來一番逆向思維,從被保護程度非常高的作品入手。諸如,藏家可從文化部不准出境和限制出境的作品入手,如大名鼎鼎的現代五大家——潘天壽、沙孟海、謝之光、應野平、陳秋草,是我國現當代極富盛名的書畫家,為保護他們的作品不再流失,文化部曾下文規定,包括這5個人在內的一批有影響的書畫家作品,不准出境和限制出境。
此外,學習也很重要,藏家首先應知道畫家當年所處的地位及名頭,如海派繪畫在中國近代美術史上最具魅力也最引人注目,湧現出如吳湖帆、趙叔孺等海上四大家以及唐雲、江寒汀等海派四大花旦(花鳥畫名家)。藏家必須熟知他們的風格,再從其中找一兩個人入手作為突破口。同樣,近年來,中國書畫市場宏觀環境不斷優化,國內外藏家群體不斷壯大,藝術品的需求量也日益擴大且收藏層次豐富、類型細化。隨著當代書畫市場走熱,藝術市場中某些充滿泡沫的板塊時而高溫,時而跌落,有很多不確定性,但那些側重於研究性和注重學術的繼承與梳理的畫家,自進入市場就穩步上升,具有客觀的收藏價值。
對於初入書畫市場的投資者而言,購買作品最好到一些知名度高、講信譽的仲介公司、拍賣公司和畫廊(店)購買,既能防止買畫價格與市場實際脫軌,又能較好地避免買到贗品。對於有一定經驗的藏家,建議去大的拍賣公司買畫,因為真品率高,特別是大拍,比如朵雲軒、嘉德、蘇富比[微博]等。在蘇富比買一些中小名頭書畫(單件拍價往往在50萬~100萬元),通常能買到真跡。入門新手不要總是幻想撿漏專挑小拍賣公司淘寶,或聽人家講故事,以為市面上三四十萬元的作品花十來萬元就能“撿漏”得手。
收藏書畫五忌
一忌污染:如油漬、汗漬、茶漬和灰塵等,灰塵常吸附酸性物質、黴菌孢子,使紙張酸化、生黴。
二忌生黴:特別是黑、黃、紅、紫等各種產生顏色的黴菌,產生的黴斑極難清除。
三忌蟲蛀:蠹魚、煙草甲等害蟲,往往能把書畫蛀蝕得千瘡百孔,慘不忍睹。
四忌光照:一般光源都含有紫外線,紫外線使紙張發黃、發脆。
五忌潮濕:紙張易吸濕,吸水後紙易生黴長蟲、腐爛。除易因蟲蛀腐爛而損壞之外,人為損壞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火災、戰爭等的破壞,使許多珍貴的古籍、古字畫、古文獻佚失。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開幕:引領全城藝術潮
2014年05月15日 06:54
香港5月14日電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畫商、藝術家、策展人和藝術愛好者近日紛紛趕赴香港,參加於14日開幕的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現當代藝術盛會,巴塞爾為這座商業城市披上藝術衣衫。
本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於5月15日至5月18日在香港展覽中心舉行,共有來自39個國家或地區的245間頂級藝廊參展,其中超過一半藝廊在亞洲及亞太地區設有展覽空間,包括24間在香港擁有展覽空間的藝廊。
“香港藝術環境快速發展,過去一年增長明顯,藝術空間持續拓展。”巴塞爾藝術展總監Marc Spiedler說,香港展促成東西方藝術家、藝廊之間的對話。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14日出席開幕儀式時指出,特區政府決心將香港打造為國際藝術都會,現正全力推進西九文化區建設,包括花費50億港元打造M+博物館。她亦指出,近年香港私人畫廊數量一路增長,吸引多家國際畫廊在港開設藝術空間。
今年巴塞爾將藝術氛圍拓展至會場外,邀請德國藝術家Carsten Nicolai創作結合聲、光、影的大型戶外藝術“α(alpha)pulse”,表現為一系列燈光錯落有致地投射在樓高490米的環球貿易廣場(ICC)外牆,讓香港最高建築晚間化作一座燈塔。
巴塞爾藝術展1970年在瑞士創辦,2002年於美國邁阿密舉行首展,2013年登陸香港,掀開亞洲新一頁。該藝術展現在每年分別於巴塞爾、邁阿密和香港三地舉行。去年香港首展吸引近6萬人次入場。主辦方公佈稱,明年該展將於3月中舉行。
藝術展期間,香港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藝術文化活動上演,讓“藝術”成為全城關鍵字。包括一年一度的“法國五月”藝術節,由5月初跨越至6月底,帶來逾120場節目。
2014年05月15日 06:54
香港5月14日電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畫商、藝術家、策展人和藝術愛好者近日紛紛趕赴香港,參加於14日開幕的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現當代藝術盛會,巴塞爾為這座商業城市披上藝術衣衫。
本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於5月15日至5月18日在香港展覽中心舉行,共有來自39個國家或地區的245間頂級藝廊參展,其中超過一半藝廊在亞洲及亞太地區設有展覽空間,包括24間在香港擁有展覽空間的藝廊。
“香港藝術環境快速發展,過去一年增長明顯,藝術空間持續拓展。”巴塞爾藝術展總監Marc Spiedler說,香港展促成東西方藝術家、藝廊之間的對話。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14日出席開幕儀式時指出,特區政府決心將香港打造為國際藝術都會,現正全力推進西九文化區建設,包括花費50億港元打造M+博物館。她亦指出,近年香港私人畫廊數量一路增長,吸引多家國際畫廊在港開設藝術空間。
今年巴塞爾將藝術氛圍拓展至會場外,邀請德國藝術家Carsten Nicolai創作結合聲、光、影的大型戶外藝術“α(alpha)pulse”,表現為一系列燈光錯落有致地投射在樓高490米的環球貿易廣場(ICC)外牆,讓香港最高建築晚間化作一座燈塔。
巴塞爾藝術展1970年在瑞士創辦,2002年於美國邁阿密舉行首展,2013年登陸香港,掀開亞洲新一頁。該藝術展現在每年分別於巴塞爾、邁阿密和香港三地舉行。去年香港首展吸引近6萬人次入場。主辦方公佈稱,明年該展將於3月中舉行。
藝術展期間,香港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藝術文化活動上演,讓“藝術”成為全城關鍵字。包括一年一度的“法國五月”藝術節,由5月初跨越至6月底,帶來逾120場節目。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香港巴塞爾:藝術生意正開場
2014年05月15日 06:58
在這個藝術的大集市,“最中國”的藝術與非常“不中國”的比鄰而列。情緒和感受隨時調換頻道再正常不過,所以大家幾乎都是樂呵呵的,好玩就對了
[ 作為瑞士巴塞爾、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博會的重要補充,香港巴塞爾從去年開始第一次把亞洲當做世界藝術市場的重地,開始發揮其強大影響力。 ]
[ 來自東京的MUJIN-TO畫廊,小小的展示空間裡,陳列著不少用過的礦泉水瓶。但如果忍不住拿起來,就會發現居然是沉甸甸的——這些水瓶不是實物裝置,而是玻璃製成的。 ]
[ 所幸,在這裡不需要那麼一本正經,可以邊喝酒邊看展,或者乾脆在附近的休息區坐下來吃喝一番。可以隨便拍照,也可以與經營者、藝術家或者觀眾就某個感興趣的作品大聊特聊。 ]
昨天,是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展前貴賓和媒體開放日。就《第一財經日報》現場所見,各家畫廊的展覽已經佈置就緒,名片、宣傳品、報價單和葡萄酒擺在各家畫廊展廳的桌上,迎接來自香港本地、亞洲各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參觀者。當記者下午5點左右進入香港會展中心二樓的一號展廳遊走探看時,偌大的展廳裡,各家畫廊差不多都已經進入賓主交流的理想節奏。
今年的香港巴塞爾囊括了亞洲及亞太地區、南北美洲及歐洲的39個國家及地區共245間頂級藝廊參展。展會向觀眾呈獻了大量新近的當代藝術作品,除此之外展會官方與香港藝術中心合作,首次推出由多媒體藝術家及製作人李振華擔任策展人的“光映現場”專區。
“光映現場”是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首次推出的亮點專區,將連續3天在香港藝術中心agnès b。電影院內放映來自30間畫廊、41位元藝術家的49套影像藝術作品。主辦方希望“光影現場”能延續巴塞爾邁阿密海灘電影專案的成功。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水準最高的藝術博覽會,被譽為“世界藝博會之冠”,並以其悠久歷史和巨大交易額被視為是全球藝術市場的“晴雨錶”。作為瑞士巴塞爾、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博會的重要補充,香港巴塞爾從去年開始第一次把亞洲當做世界藝術市場的重地,開始發揮其強大影響力。
於是“亞洲視野”展區也成為藝博會全部六大展區中佔據比重最大的部分,今年該展區畫廊數量占總數的70﹪。這個展區設於會場兩層的核心地帶,深入淺出地勾勒了整個亞洲地區藝壇發展的概況。這裡有許多值得推介的展覽,其中包括:來自吉達、首度參展的藝廊Athr Gallery展出沙烏地阿拉伯藝術家Ahmed Mater的作品;神戶藝廊Gallery Yamaki Fine Art為日本舉足輕重的戰後概念藝術家河口龍夫舉行專題展覽,等等。
佩斯畫廊展區,同樣是將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張洹的立體平面作品《春天的罌粟花田》陳設于通道邊上最顯眼的位置。進入展區,張曉剛的作品,宋冬的作品也都鋪陳開來,顯示出畫廊的專注所在。前天,包括佩斯畫廊的張曉剛個展在內的多場展覽開幕,顯然,多家畫廊都不會滿足於只是在香港巴塞爾的展場爭豔,趁機在自己畫廊狠狠造勢的機會不可錯過。
臺北Chi-wen畫廊的黃其玟也參加了去年的香港巴塞爾展,“這樣的機會一定不能錯過。”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自己非常看重香港巴塞爾的展示與交流機會,“這裡業內人士雲集,對於我們推廣自己的藝術家和理念是很好的機會。”黃其玟這次帶來的是藝術家張乾琦的系列攝影作品《China Town》。1998年到2014年,張乾琦拍攝了紐約中國城的18個移民家庭,這些家庭的貧乏、麻木、痛苦與溫情被影像凝固,也是出身于移民家庭的藝術家對自身的思考。“我們不會把這一系列作品拆分開來出售,所以針對的基本是公共機構。”
關注當下現實的作品不僅通過影像,也通過裝置等藝術形式呈現出來。
行為藝術作品“藝聚空間”在兩個展廳的顯著位置將展出世界頂尖藝術家的大型雕塑及裝置藝術,為觀眾提供欣賞大型藝術作品的機會。京都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首席策展人長穀川祐子再度擔綱策展人。
來自東京的MUJIN-TO畫廊,小小的展示空間裡,陳列著不少用過的礦泉水瓶。但如果忍不住拿起來,就會發現居然是沉甸甸的——這些水瓶不是實物裝置,而是玻璃製成的。畫廊工作人員說,這些小小的水瓶通常會被遺棄在不同的地點,而被遺棄的它們,與遺棄者仍有著必然的聯繫,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那個人。
回溯個人藝術歷程和思考的年曆,鋪在地板上的黃沙和紅磚,奈良美智的經典小女孩,用塑膠材料製作的顏色絢麗的無袖上裝,面部朝下躺在地上的肥胖男人……是的,所有這些都以藝術的形式與觀眾見面。你這邊看到以“有錢能使鬼推磨”為靈感的作品,那邊就又看到似是而非的“紙幣”。在這個藝術的大集市上,“最中國”的藝術與非常“不中國”的比鄰而列;而那些抽象得不可理喻的,也與那些仿佛來自身邊的器物和影像和諧共處。情緒和感受隨時調換頻道再正常不過,所以大家幾乎都是樂呵呵的,好玩就對了。
每一家畫廊都帶來了自己別具特色的展覽,融合在一起,足夠多元也足夠眼花繚亂。所幸,在這裡不需要那麼一本正經,可以邊喝酒邊看展,或者乾脆在附近的休息區坐下來吃喝一番。可以隨便拍照,也可以與經營者、藝術家或者觀眾就某個感興趣的作品大聊特聊。
生活在瑞士的藝術家Kesang Lamdark,以父親的故鄉西藏為靈感創作了若干件作品,酷炫的表像之下,是他對自己不熟悉的家鄉的關注與追索。這個鬍子花白的中年人笑稱,他正等著有人來把自己的作品都買走,但很顯然,不管人們是不是願意掏錢,他都很享受與所有感興趣的觀眾聊天。
“你看到那個罐子裡有什麼嗎?”Lamdark問,然後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解那個汽油罐子裡圖像的內涵。臨別,他也樂呵呵地接受生意發達的祝福——藝術家的生意,總歸是有趣一些的。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五月香港:濃情藝術月
2014年05月17日 09:54
“藝術”之所以動人,來自於情感的真情流露,藝術創作者以自身獨有的人生歷練,採用不同的創作形式,發自內心記錄人類文化之美。從古至今,無數珍貴藝術品,隨著歷史的推移演進,進入經濟體制內,被定價、買賣、收藏,藝術作品的價格雖然會隨著潮流高低變動,真實的情感卻永恆無價。
中國香港與紐約、倫敦並列為世界三大藝術拍賣交流重鎮,近年來從亞洲金融中心,進化而成當代世界藝術之都,橫跨全年都有密集的文化藝術展演,五月尤其可說是年度高峰,來自全球各國的藝術家、收藏家與愛好者,以最狂熱高昂的興致前來香港,在旅遊與非旅遊之間,進行深度體驗,交流收藏,品味鑒賞,聚焦全世界的藝術目光。
五月初始,“法國五月Le French May”在中國香港掀起浪漫序幕,各大博物館、藝術展館、演出場域、文化機構,從街頭表演到展覽,從電影藝術到街頭美食,來到香港,任一刻浮光掠影,都是十分讓人傾心的姿態。
若是渴望深度藝術體驗,正在上演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和“亞洲當代藝術展”一定不要錯過。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245間畫廊齊聚,你可以邂逅日本藝術家河口龍夫創意作品《石與光》,欣賞上世紀紐西蘭攝影名家布萊恩•布瑞克鏡頭記錄的老香港,驚歎倫敦青年藝術家James Capper的流動雕塑;展期間獨家放映的“光影現場”,每晚恣意演出前衛影像作品,堪稱5月全亞洲的頭號藝術盛事。而在亞洲當代藝術展上,來自18國超過100間畫廊,將展示超過3000件珍貴的原著創作、限量創作、雕塑以及攝影作品,一定會讓你驚歎不已。
即將上映的“亞洲古董展”、“佳士得春季拍賣會”相信也會接連激蕩出耀眼璀璨的藝術火花。“亞洲古董展”除了古董藝術行家之間的激蕩交流,還能親身鑒賞齊白石、張大千、陳逸飛等大師震古鑠今的絕世佳品,同時木器、玉器、石器等瑰麗珍藏也將登場亮相,為展覽注入濃厚歷史況味。享譽全球的“佳士得拍賣會”將帶來包括明清珍罕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中國書畫大師吳冠中和徐悲鴻的名作,以及以趙無極和勒邁耶為代表的亞洲當代藝術珍品。
香港的五月,不僅是時序,更為渴求藝術的雙眼定義高深的境界。五月的香港,不僅是地域,更為追求藝術的靈魂打開感動的出口。從極致繁華到反璞歸真,從競逐價值到深度感動,香港不只是亞洲的文化之都,更是全球的藝術之都。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齊白石《和平》1450萬落槌
2014年05月18日 20:15
2014年5月18日,中國嘉德2014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開拍。齊白石《和平》以620萬起拍,900萬後放緩,後區出價1000萬,前區多加50萬,二人穩坐PK,互相拉抻,苦了拍賣師,終於等來新競價1400萬,最終以1450萬落槌,為本專場首件過千萬拍品。該畫尺寸為104×33.5cm 約3.1平尺,拍前估價為RMB 7,000,000-9,000,000。
一九四八年底,北平風雨飄搖,友人勸齊白石出走臺灣,亦有友人如徐悲鴻等勸他留下,齊白石考慮再三,沒有離開北平,他的猶豫,並非出於政治選擇,而僅只是出於自身和家庭安危作出的考慮。齊白石一生傷亂,對社會的唯一渴望是安康太平。他多次書陸遊句“已蔔餘年見太平”為條幅,寄託理想。但共產黨來了將會如何,他不知道。
齊白石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迎來了中國的巨變。一九四九年春,他因轉一封鄉親的信給毛澤東,很快得到毛澤東向他問候的覆信,於是刻兩方毛澤東名章相贈。同年夏,他被邀出席第一屆文代會,並被選入大會主席團。繼而又先後被選為“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美協主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亞洲團結委員會委員,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他感受到了和平的喜悅,受到了空前尊重,在人生的晚景,生活日趨完滿。
一九五〇年四月,北京藝專改為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任院長,聘請齊白石為名譽教授。同月,毛澤東派章士釗請齊白石到中南海晤談共餐,朱德作陪。此後,齊白石以書畫贈送毛澤東,毛以豐厚潤資相報。周恩來總理亦對齊白石的生活親自做了諸多具體安排。五〇年代,與齊白石頻相往來的藝界名士有黎錦熙、徐悲鴻、老舍、吳祖光、新鳳霞、艾青、葉淺予、黃琪翔等。弟子中李可染、李苦禪、王雪濤、曹克家、許麟廬、張次溪、胡絜青、郭秀儀、賀澹江等,也多來看望與扶侍。
一九五六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一九五五年度國際和平獎金授予齊白石,以表彰他為人類和平作出的貢獻。日本畫家丸木位裡、赤松俊子等國際友人和有關藝術團體紛紛來電祝賀。九月一日,中國人民保護世界和平委員會、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為齊白石舉行了授獎儀式。周恩來、郭沫若、 茅盾等出席會議。國際和平獎金評議委員會在頌詞中說:
把國際和平獎授予齊白石先生的決定不僅是根據這位元畫家在藝術領域中獲得的高度成就,更重要的是由於他畢生頌揚的美麗和平的境界,以及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願望,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鳴。……畫家在作品中表達中國人民喜愛和平生活的優美感情,因之他的作品不僅為自己國土的人民所欣賞,也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稱道,他的作品有助於各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瞭解,亦有助於各國人民之間和平友誼的增進。
齊白石請郁風女士代讀了他的答詞,答詞如下:
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國際和平獎金獲得者的名義加在齊白石的名字上,這是我一生至高無上的光榮。我認為這也是中國人民的無上光榮。我以九十六歲的高年,能借這個機會對國家社會,對文藝界有些小貢獻以獲得這樣榮譽,這是我永遠不能忘的一件事。正因為愛我的家鄉,愛我的祖國美麗富饒的山河大地,愛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費了我的畢生精力,把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感情畫在畫裡,寫在詩裡。直到近幾年,我才體會到,原來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2014年05月18日 20:49
2014年5月18日,中國嘉德2014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齊白石《紅鶴》以900萬起拍,拍賣師有委託,與場內、電話委託廝殺,新競價753號叫2000萬後放緩,幾回合破3000萬,最終以3200萬落槌。作品尺寸為136×44.5cm 約5.4平尺,估價:RMB 11,000,000-18,000,000。
這幅《紅鶴圖》,是一九三三年齊白石贈給蘇州金松岑的。張次溪《白石老人自傳•序》回顧他為老人筆錄自傳時,談及齊白石與金松岑的交往:
記得一九三三年春天,老人到我家來,見到金丈(指金松岑)寄給我的信,信內附有一篇替我朋友做的傳記體文章。老人把這篇文章讀了一遍,佩服的不得了,說是這樣的好文章,真可算得千古傳作。我把老人說的話,寫信告知金丈,並介紹他們二位元締結文字交。後來,老人還很高興的畫了一幅《紅鶴山莊圖》,托我轉寄金丈,作為兩人訂交的紀念,同時他還希望金丈也能給他做一篇傳記。從那時起,老人就開始自述他一生的經歷,叫我筆錄下來,隨時寄給金丈。
張次溪說的《紅鶴山莊圖》是否即這幅《紅鶴圖》?《紅鶴圖》在題跋中兩次提及金氏“山莊”,一次提及“紅鶴山莊”。張次溪在三十年後談及這件事,將《紅鶴圖》記成《紅鶴山莊圖》,也是有可能的。當然,也不排除還有一幅《紅鶴山莊圖》的可能。
一九三六年,齊白石游蜀,金松岑恰在成都,千里神交終於面晤。白石說:“此次見面,倍加親熱。松岑面許給我撰作傳記。”不久,抗戰開始,張次溪輾轉至南方,筆錄自傳的事就擱置下來。抗戰後張次溪返京,重提此事時,金松岑已經仙逝,白石感到非常遺憾。這幅《紅鶴圖》,也許是兩位老人交友的唯一形象見證了。
齊白石畫鶴,多以強勁的黑白筆線和墨塊刻畫形體,只用少許朱紅點畫丹頂。但這幅是“研朱畫鶴”,紅色做主角。除了用墨筆勾畫眼、嘴和腿爪,余皆以朱紅畫成,再施少量白粉局部罩染。但這種畫法難以發揮齊白石的筆墨功夫,雖然紅鶴提足回望之姿很生動,卻無法使鶴身挺拔、鶴羽健秀的特質得到有力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