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習近平 :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P6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泛民建制開火 斥張建宗利用長者「無品」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在昨財委會上被多位「工字派」議員圍攻,工黨張超雄質疑政府在立法會未審批前大賣公共廣告,是想「製造既定事實」,逼立會就範。工業界議員林大輝亦批評政府「擺晒老人家上……就算通過了都無人服」,直指張建宗「無德無品」。
張稱宣傳非「製造輿論」
張建宗昨否認「製造輿論」,說是長者對政策了解不清,所以才作解釋,又說用的是新聞處既有時段,是依照既有程序宣傳。事實上,昨連工聯會王國興也批評政府「誤導老人家」,他說,不少做子女的都有給長者零用錢,但政府沒有說清楚,這些零用錢會否計算進長者的收入。
林大輝:通過也無人服
唐營的林大輝則說,政府早前的說法,等於「曲線教人轉移資產」,無論在公民教育和社會道德上都不能接受,直接批評張建宗「無德無品」。
經民聯石禮謙則指政府訂的18.6萬元資產上限過低,「就算是支持政府,也好難好難接受」,又說政府以財政紀律為由,不肯追溯至10月,做法「涼薄」,直言「法律應為人民去做,不是人民為法律去做」。
街工梁耀忠質疑政府只為「贏民心」,不惜「擺我們(財委會)上」,「把我們和長者對立起來」。工黨何秀蘭亦說政府今次做法,令「保皇黨都覺得辛苦」,質疑政府「政府連一元都不讓步」,是「找幾十萬老人家來做人質」。
人民力量陳偉業問政府,若有長者擁有著名畫家張大千畫作,會否令資產上限超額,社會福利署長聶德權回應說,若長者有物品有紀念價值,一般均不會計入資產,被陳偉業反問股票亦可以有紀念價值。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政府:追溯違紀律 學者:派6000也違紀律
政府一直堅持長者生活津貼的生效日期,須定於獲通過撥款當月。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多次強調,不能將追溯期定於10月是基於「財政紀律」,但政治及社福學者指出,政府是以不改追溯期將影響40萬長者作為政治籌碼,直斥「上年派6000元都違反了財政紀律」,亦有認為即使如今不能於10月內通過,政府亦應站在關懷長者角度,追加撥款。
蔡子強:「財政紀律」名稱駭人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昨出席財委會前,仍強調「文件建議把長者生活津貼的生效日期訂定為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當月的首天」。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財政紀律」的說法,只是政府的「駭人名稱」,過去政府派發6000元現金,已破壞財政紀律。至於追溯期的設定,說法亦只是基於「文件」,「看不到憲制性關鍵」。
蔡子強認為,政府過去在國民教育科、架構重組等議題上無功而回,但今次政府有40萬長者作籌碼,他提醒,泛民的基層長者票源一向較建制派弱,在此情下,泛民或大為失分。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亦認為,即使11月才通過長津,政府亦有權力將追溯期設於10月,「這不關乎財政紀律,而是一個關懷長者福祉的政府應做的,對梁振英的管治威信亦有作用」。不過,他指政治現實是現方案事在必行,議員表達想法後不應再拉布拖延,影響長者領取長津。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一場政壇活劇
民建聯果然轉軚,特惠生果金改為支持政府了;實牙實齒說不退讓的工聯會口氣也趨鬆動。這二大保皇黨早前的反對聲音看來都是惺惺作態,顯示他們有點自己的主張吧了。
解套的理由不難,說是不支持撥款,會令長者失望。梁振英也是這麼說。好像全香港的長者都在期盼這點錢似的。事實上,在今年特首選舉前,香港根本沒有人也沒有政黨要求過政府將生果金加到二千二百元,因此原來是沒有期盼的。是梁振英在競選時,為了拉高民望,才開出特惠生果金這張支票,現在因為許多競選承諾都已經彈了票,才把這個特惠生果金拿上枱面,卻把敬老改為扶貧,亂套了。保皇黨嘛,在一些中央着緊的事情,比如國教、新界東北等都不好反對,於是就選生果金這樣的無關痛癢的事來表現一下「自主」也。
整件事,像是建制派一場活劇。
李怡
民建聯果然轉軚,特惠生果金改為支持政府了;實牙實齒說不退讓的工聯會口氣也趨鬆動。這二大保皇黨早前的反對聲音看來都是惺惺作態,顯示他們有點自己的主張吧了。
解套的理由不難,說是不支持撥款,會令長者失望。梁振英也是這麼說。好像全香港的長者都在期盼這點錢似的。事實上,在今年特首選舉前,香港根本沒有人也沒有政黨要求過政府將生果金加到二千二百元,因此原來是沒有期盼的。是梁振英在競選時,為了拉高民望,才開出特惠生果金這張支票,現在因為許多競選承諾都已經彈了票,才把這個特惠生果金拿上枱面,卻把敬老改為扶貧,亂套了。保皇黨嘛,在一些中央着緊的事情,比如國教、新界東北等都不好反對,於是就選生果金這樣的無關痛癢的事來表現一下「自主」也。
整件事,像是建制派一場活劇。
李怡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張宇人:2日可讓路商長津 (11:10)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張宇人稱,若政府要求2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長津,他會讓路,但他至今未收到相關要求。
張宇人稱,目前安排是下月16日再討論長津,至於11月2日和9日有其他安排,雖然無論是2日通過還是11月底才通過,追溯期都是11月,但若政府希望早點決定,提出要求早點召開長津特別會議,改為2日開會,他完全沒有困難,會讓路。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較早前表示,對昨晚未能表決長津感到失望。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張宇人稱,若政府要求2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長津,他會讓路,但他至今未收到相關要求。
張宇人稱,目前安排是下月16日再討論長津,至於11月2日和9日有其他安排,雖然無論是2日通過還是11月底才通過,追溯期都是11月,但若政府希望早點決定,提出要求早點召開長津特別會議,改為2日開會,他完全沒有困難,會讓路。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較早前表示,對昨晚未能表決長津感到失望。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何必霸王硬上弓
對於長者生活津貼引入資產申報制度,港府態度異常強硬,由始至終堅持「三不」,與推行其他政策一遇阻力便讓步甚至跪低大相逕庭。也許當局認為反正有建制派護航,手握足夠票數,不妨企硬一次。其實,建制派並非全部贊成當局的做法,即使最後不得不聽令歸隊,心裏恐怕也不無怨言。
當局霸王硬上弓,弄得行政立法關係更加惡劣,對今後施政有百害而無一利,這又何苦呢。行政立法互不相讓,即使撥款申請稍後再度闖關,也未必可以順利通過,長津計劃一拖再拖,受害的始終是數十萬老人家,這筆帳怎麼算?誰應該負責?
當局聲稱長津不是敬老,而是扶貧,有需要申報資產,以免公共財政負擔過重,日後無以為繼。這當然不是沒有道理,將有限資源用來幫助最有需要的人,沒有人說不對,問題是,既然社會上出現這麼多不同聲音,為何當局不肯靈活變通作一點點修改或讓步呢?要求六十五至六十九歲老人家申報資產,正如目前生果金的做法一樣,這無可厚非,但七十歲或以上老人家也要申報資產,則未免太刻薄了。讓所有七十歲以上老人家領取長津,公共財政就會吃不消,這種說法實在很難令人信服。
一項所謂惠民措施,竟變成行政立法角力的戰場,數十萬老人家淪為犧牲品,說來實在可悲。
陳競立
對於長者生活津貼引入資產申報制度,港府態度異常強硬,由始至終堅持「三不」,與推行其他政策一遇阻力便讓步甚至跪低大相逕庭。也許當局認為反正有建制派護航,手握足夠票數,不妨企硬一次。其實,建制派並非全部贊成當局的做法,即使最後不得不聽令歸隊,心裏恐怕也不無怨言。
當局霸王硬上弓,弄得行政立法關係更加惡劣,對今後施政有百害而無一利,這又何苦呢。行政立法互不相讓,即使撥款申請稍後再度闖關,也未必可以順利通過,長津計劃一拖再拖,受害的始終是數十萬老人家,這筆帳怎麼算?誰應該負責?
當局聲稱長津不是敬老,而是扶貧,有需要申報資產,以免公共財政負擔過重,日後無以為繼。這當然不是沒有道理,將有限資源用來幫助最有需要的人,沒有人說不對,問題是,既然社會上出現這麼多不同聲音,為何當局不肯靈活變通作一點點修改或讓步呢?要求六十五至六十九歲老人家申報資產,正如目前生果金的做法一樣,這無可厚非,但七十歲或以上老人家也要申報資產,則未免太刻薄了。讓所有七十歲以上老人家領取長津,公共財政就會吃不消,這種說法實在很難令人信服。
一項所謂惠民措施,竟變成行政立法角力的戰場,數十萬老人家淪為犧牲品,說來實在可悲。
陳競立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特首梁振英企硬不放寬特惠生果金津貼資產審查上限、亦不肯追溯至上個月,但卻希望從速通過撥款,昨日要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下周五加開六小時會議審議,不少黨派繼續斥責政府寸步不讓;工黨則拋出新建議,倡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以一筆過撥款方式,向長者發放10月的特惠生果金。人民力量議員陳志全及陳偉業抗議政府拒絕撤銷特惠生果金資產審查。
「幾次諮詢仍一字不改」
特區政府昨日要求財委會本月9日加開三節、共六小時會議審批特惠生果金,較原定的16日會議提早一周,財委會主席張宇人會在諮詢議員後作決定。梁振英昨在答問大會開場白中重申,特惠生果金是持續性扶貧措施,有必要維持資產審查,堅拒作任何讓步,受到泛民及建制派輪流狂轟。
工黨張超雄炮轟梁振英「扶貧又唔夠,得2,200蚊;敬老又要資產審查」;人民力量陳志全則指摘梁振英與長者「玩show hand」,不取消或調升資產審查水平,是置長者福祉於不顧。工聯會王國興也批評當局今次處理得「非常唔好」,令人遺憾。
梁振英繼續死撐,指津貼只會追溯至財委會通過撥款的月份,揚言一旦開先例放寬追溯期會很危險,並稱即使前高官王永平列舉的09年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也不是先例。他雖稱沒有逼迫立法會議員盡快通過撥款,但又指若延遲通過,有公務員為令計劃盡早落實、或要犧牲連續五天的農曆年假期。
自由黨田北俊會後重申會就原方案投棄權票,指:「政府都唔聽人講,幾次諮詢後,都係一字不改。」工黨則拋出新建議,指政府可在明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以一筆過撥款方式,將10月的津貼發給長者,以彌補不能追溯的問題。田北俊表明可以考慮有關建議。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則對財委會上月底未能通過津貼感到失望,又將未能表決撥款的責任卸給財委會,又力撐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認為他們已盡力游說議員支持。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議員阻撓長津苦煞長者
政府將於後日再就長者生活津貼撥款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闖關。特首梁振英昨出席行政會議前,再次呼籲議員支持政府方案,讓有需要長者可盡快取得津貼。他強調,政府需時準備發放撥款安排,而目前工作安排已相當緊迫,希望議員可於周五通過撥款申請。
立法會財委會將於周五召開至少兩節、共四小時會議,繼續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撥款,會議將進入表決議員修訂階段。社民連梁國雄早前表示會提出一千條毋須預告的修訂,財委會主席張宇人預料,單計表決時間已需約三十三小時。政府日前已去信張宇人,要求財委會加開第三節會議以作應對,但若梁國雄悉數提出千條動議,即使張批准加開會議,一共六小時的會議亦難以完成審議撥款。
團體城大示威爆衝突
近十名「青年撐退保聯合陣線」成員昨午趁梁振英出席城市大學學位頒授儀式時,往會場外請願,要求政府撤銷申請長津的入息及資產申報,並促政府盡快推出全民退保。他們預備了一個寫上黑白「孝道」字句的橫額,批評政府建議的長津方案「假仁、假義、假慈悲」,無法保障長者退休生活,質疑政府不知「孝道何在」。陣線成員欲向梁振英遞交請願信,但遭保安阻止,成員不滿安排,一度圍堵梁振英及阻塞會場入口,並與現場保安推撞,情況混亂。擾攘數分鐘後,梁方接收請願信,並由保安護送下進入會場。陣線召集人李澤民批評,梁振英昨於場外擾攘多時才願意接收請願信,反映梁未有正視請願者訴求。他邀請梁振英走入人群,出席周日長者日舉行的「撐全民退保遊行」,以聽取長者心聲,了解長者需要。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濠江風景獨好 香江斯人憔悴
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當香港社會正為區區長者生活津貼爭拗不休,行政立法鬥得你死我活之際,澳門政府再次宣布大手筆派錢,人人有份,皆大歡喜。一海之隔,際遇迥異,香港諸事不順,怨氣沖天,澳門政通人和,喜氣洋洋,兩者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澳門特首崔世安昨日發表題為《增進民生福祉立足長遠發展》的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扶貧紓困措施,而且加碼派錢,每名永久居民派八千元,非永久居民派四千八百元,敬老金增至六千六百元,養老金則增至每月三千元,明年還會向每個中央儲蓄戶口額外注資六千元,此外還有退稅、醫療券、電費補貼、豁免社屋住戶全年租金等等惠民措施。最值得一提的是,澳門政府未來四年將向社保基金注資三百七十億元,單是這一點,已足以令香港人羨慕不已。
珠玉在前 覺我形穢
自二○○八年起,澳門政府年年派錢,有時甚至一年派兩次,今次已是第七次了,不僅一次比一次豪爽,一次比一次周到,而且將短期扶貧與長遠承擔相結合,真正做到還富於民,安居樂業。事實上,澳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經濟增長達百分之十二點六,財政收入理想,當局有足夠的財力與底氣兌現與民「分享經濟成果」的承諾。而更重要的是,澳門社會和諧,政府施政順利,辦事乾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
珠玉在前,覺我形穢,與澳門政府的豪氣相比,香港政府小裏小氣,兩者形成鮮明對比。雖然各處鄉村各處例,香港情況不同,未必有條件亦未必有需要學澳門年年大手筆派錢,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港府大事做不來,小事做不好,往往連派錢也派得怨聲載道,尤其長者生活津貼阻力重重,一拖再拖,更是咄咄怪事。長津每月區區二千二百元,敬老也好,扶貧也罷,只是表達一點心意而已,當局堅持設立資產申報制度,議員則以拉布阻撓,行政與立法陷入沒完沒了的角力,數十萬老人家淪為犧牲品,這究竟是誰的責任呢?
一節見則百節知,長津措施好事多磨,正是港府施政舉步維艱的縮影。新政府上任四個多月來風風雨雨,紛紛擾擾,沒有一項政策不引起爭議,沒有一項措施未受到阻撓,國民教育束之高閣、放寬個人遊緊急煞停、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滿城風雨、龍尾人工沙灘計劃橫生枝節;加上管治班子拉雜成軍,良莠不齊,部分高官本身經驗及能力不足,推行政策時或思慮不周、或口舌招尤、或個人誠信有問題,以致添煩添亂,寸步難行。市民原本指望新政府上台後撥亂反正,一洗前朝曾蔭權政府無能兼腐敗的頹風,豈料事與願違,所謂「穩中求變、適度有為」,至今還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澳門政通人和,繁榮穩定,其實主要不是因為大手筆派錢,而是當局施政順應民心民意。例如在追查世紀巨貪歐文龍一案時,澳門政府發現本港商人劉鑾雄任主席的華人置業旗下樓盤「御海.南灣」項目捲入案中,立即撥亂反正,果斷收回相關土地,這種有法必依、堅持原則、不向任何勢力低頭的態度,充分顯示出強政勵治,自然得到澳門市民支持。反觀香港,行政、立法、司法互相對立,互相扯皮,港府施政既受到立法會阻撓,又被司法扯後腿,淪為徹頭徹尾的跛腳鴨,根本不能與澳門政府相提並論。
一國兩制 後來居上
港府弱勢,施政受阻,亂象叢生也就不足為奇。最近香港社會「排內」浪潮愈演愈烈,港獨思潮漸成氣候,有人甚至聲稱一九九七年前出生的港人都是英國國民,身為英國國民懷念英國,舉舉港英旗是天經地義云云。在回歸十五年後的今天,香港人心漸行漸遠,愈來愈多人不認同中國人身份,這固然有不少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中央政府用人不當,之前挑選的兩個特首不是無能,就是貪腐,把香港搞得烏煙瘴氣,尤其是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更是導致貧富懸殊加劇、深層次矛盾惡化的根源。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強調要防範及遏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捍衞國家主權,問題是二十三條立法遙遙無期,即使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即使洋奴漢奸鼓吹港獨,當局也無可奈何。
同樣的天空下,有着不一樣的故事。香港與澳門同樣是特區,同樣實行「一國兩制」,香港甚至比澳門更早回歸,結果卻是後來居上。澳門政府施政順利,政通人和,而香港政府則是動輒得咎,舉步維艱;澳門早已完成二十三條立法,沒有排內問題,更沒有澳獨,而香港二十三條立法則成為禁忌,排內惡浪滾滾,港獨甚囂塵上;澳門社會和諧理性,立法會從來沒有甚麼拉布行為,而香港社會則是泛政治化,愈來愈偏激,行政立法互鬥互耗,拖垮經濟民生。
「濠江風景獨好,香江斯人憔悴」,澳門的成功恰如一面鏡子,反映出香港的失敗,回歸十五年以來,港府管治無方,社會陷於空轉內鬥,一事無成,競爭力日漸消蝕。過去,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基礎建設,或者是政府管治水平,香港一向自視高於澳門,如今風水輪流轉,澳門樣樣都跑在香港前面,連人均生產總值亦已後來居上。在這場龜兔賽跑中,香港故步自封,不進反退,從一開始便注定是失敗者。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同樣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為甚麼澳門可以成功,而香港則問題多多,不僅值得港人好好反思,更值得中央政府好好檢討。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三十年香江 三十年濠江
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澳門政府大手筆派錢,香港政府則連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也備受阻撓,前者乾脆利落,後者拖泥帶水,同樣是特區,相差何其大也。
有人也許對澳門這種派錢方法不以為然,其實對於普羅市民來說,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政府派錢還富於民,總好過做守財奴一毛不拔。香港政府不是沒有錢,而是有錢也不願還富於民,還經常以「狼來了」嚇唬市民,偶爾不情不願地派錢,也派得一塌糊塗,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實際上,香港貧富懸殊比澳門更加嚴重,更加需要扶貧紓困。樂施會調查指本港貧窮人口增至一百一十七萬人,在職貧窮數目更升至歷來新高的十九萬戶,堅尼系數達零點五三七。多少基層市民掙扎求存,多少貧窮長者嗷嗷待哺,而行政及立法還在為區區長者生活津貼惡鬥不已,令人莫名其妙。政客無良,政府無能,難為他們口口聲聲為市民爭取利益,簡直不知羞恥為何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的澳門是梳打埠,香港是天堂,如今時移勢易,地位互換,香港樣樣落後於人,實在可悲。澳門養老金每月三千元,香港長者生活津貼每月才二千二百元,而且不是人人有份,孰高孰低,孰優孰劣,不言而喻。許多香港人後悔當初為甚麼不移民澳門,不是沒有道理。
陳競立
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澳門政府大手筆派錢,香港政府則連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也備受阻撓,前者乾脆利落,後者拖泥帶水,同樣是特區,相差何其大也。
有人也許對澳門這種派錢方法不以為然,其實對於普羅市民來說,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政府派錢還富於民,總好過做守財奴一毛不拔。香港政府不是沒有錢,而是有錢也不願還富於民,還經常以「狼來了」嚇唬市民,偶爾不情不願地派錢,也派得一塌糊塗,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實際上,香港貧富懸殊比澳門更加嚴重,更加需要扶貧紓困。樂施會調查指本港貧窮人口增至一百一十七萬人,在職貧窮數目更升至歷來新高的十九萬戶,堅尼系數達零點五三七。多少基層市民掙扎求存,多少貧窮長者嗷嗷待哺,而行政及立法還在為區區長者生活津貼惡鬥不已,令人莫名其妙。政客無良,政府無能,難為他們口口聲聲為市民爭取利益,簡直不知羞恥為何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的澳門是梳打埠,香港是天堂,如今時移勢易,地位互換,香港樣樣落後於人,實在可悲。澳門養老金每月三千元,香港長者生活津貼每月才二千二百元,而且不是人人有份,孰高孰低,孰優孰劣,不言而喻。許多香港人後悔當初為甚麼不移民澳門,不是沒有道理。
陳競立
Re: 為什麼梁振英施政總是引起社會爭拗不斷
建制派籲長津拉布手下留情 (12:21)
財委會今再討論長者生活津貼撥款申請,建制派呼籲拉布議員手下留情,亦有表示願意加班務求本月通過撥款。
立法會財委會下午將再加開3節共6小時會議,討論長津撥款。不過,社民連梁國雄不滿政府未回應收回資產審查及全民退休保障的要求,已經向財委會提交百多項條訂動議。
另外,工黨亦會提出10項動議。工黨李卓人說,即使今天通過,都是要明年3月才開始申請,所以應該是政府解決追溯期的問題,而不是拿表決與否來威脅議會。
不過,建制派中尚未表態如何投票的工聯會王國興則說,希望政府要求財委會加班加點討論,使能本月完成審議。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則表示,財委會議事規則有漏洞,沒有剪布的機制,她希望拉布的議員「手下留情」,讓長者盡快拿到津貼,但她不贊成加班通宵開會,對議員和立法會職員的健康都不好,亦會令一些議員提更多動議,效率很低。
一班支持長者津貼的長者到立法會外請願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下午第五度開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撥款,一班支持長者津貼的長者到立法會外請願,要求財委會盡快通過撥款,令超過40萬名長者及早受惠。另外,約20名民主黨及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成員亦到場請願,要求政府撤銷長津資產申報,並就全民退休保障成立獨立的專責委員會,落實推行時間表及路線圖。
財委會今再討論長者生活津貼撥款申請,建制派呼籲拉布議員手下留情,亦有表示願意加班務求本月通過撥款。
立法會財委會下午將再加開3節共6小時會議,討論長津撥款。不過,社民連梁國雄不滿政府未回應收回資產審查及全民退休保障的要求,已經向財委會提交百多項條訂動議。
另外,工黨亦會提出10項動議。工黨李卓人說,即使今天通過,都是要明年3月才開始申請,所以應該是政府解決追溯期的問題,而不是拿表決與否來威脅議會。
不過,建制派中尚未表態如何投票的工聯會王國興則說,希望政府要求財委會加班加點討論,使能本月完成審議。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則表示,財委會議事規則有漏洞,沒有剪布的機制,她希望拉布的議員「手下留情」,讓長者盡快拿到津貼,但她不贊成加班通宵開會,對議員和立法會職員的健康都不好,亦會令一些議員提更多動議,效率很低。
一班支持長者津貼的長者到立法會外請願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下午第五度開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撥款,一班支持長者津貼的長者到立法會外請願,要求財委會盡快通過撥款,令超過40萬名長者及早受惠。另外,約20名民主黨及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成員亦到場請願,要求政府撤銷長津資產申報,並就全民退休保障成立獨立的專責委員會,落實推行時間表及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