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訪美後院 反制「重返亞太」
首站加勒比島國 拓能源供應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攜夫人彭麗媛抵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展開對「美國後院」中美洲的訪問行程。分析普遍認為能源與經貿等領域的合作是習近平此行的主要目的,也有評論指,中國對拉美地區的關注度上升,是在反制美國的「重返亞太」策略。
雨中抵 敲鋼鼓示友善
習近平昨日與夫人彭麗媛抵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習在雨中為彭麗媛撐傘走下專機。特國總統卡莫納夫婦、總理比塞薩爾冒雨到機場迎接。歡迎儀式後,特國國家鋼鼓樂隊在現場進行演奏,習近平還同鼓手們一起敲擊鋼鼓。
習近平表示,特立尼達與多巴哥是加勒比地區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鞏固中特關係有利於促進中國同加勒比地區國家乃至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
天然氣購價高美國兩倍
習近平在特國訪問期間將與8名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他說,這將中國與加勒比地區友好合作關係提升到新水平。在他到訪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剛訪問過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特國能源部長拉米內爾此前對內地傳媒表示,由於美國頁岩氣開發進程提速,特國對美國的天然氣出口價格出現下跌,但對亞洲的天然氣出口價格是美國的3倍,習近平來訪為特國帶來非常好的市場機會。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面積僅約5100公里,人口約122萬,是加勒比地區最富裕國家之一,也是該區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能源出口約佔出口總收入的80%。
習近平還將到訪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和美國。他接受3個到訪的拉丁美洲國家媒體聯合書面採訪時,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形容中國與拉美的關係。他說,中國和拉美國家政治上戰略互信不斷增強,經濟上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國。
「海內存知己」喻與拉美關係
《金融時報》分析指,除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天然氣及圭亞那和蘇里南等國的一些礦藏之外,加勒比地區蘊含的自然資源少得可憐,且地區人口太少,對中國增加出口也沒有意義。分析引述當地評論人士推測,中國出於政治原因對該地區感興趣的可能性更大。
京報:中美後院繁榮利「再平衡」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丁剛則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在緬甸的活動逐漸頻繁,與中國在拉丁美洲投資的增加,都是雙方影響力向對方「後院」的伸展,在打破原有平衡的同時,也激化了雙方的競爭。文章指出,這兩年美國喜歡提及「再平衡」,其實最好的再平衡就是,中美兩國相互競爭,對拉美和緬甸的投資不斷擴大,經貿關係輪番升級。
文章又指出,兩個「後院」的經濟繁榮,將有助於全球經濟再平衡,有助於中美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
習近平在拉美挖美國牆角激怒白宮,多國倒向中國
Re: 習訪美後院 反制「重返亞太」
盼成「真正伙伴」 安倍:想盡快訪非
第5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昨日於日本橫濱市揭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未來5年將向非洲提供3.2萬億日圓(約2470億港元)援助,用以支援當地基建,鼓勵日企到當地投資,並擬在當地建立人力資源中心,盼培訓3萬人才。安倍又表示希望日非成為「真正的商業伙伴」,自己更是急不及待希望盡快訪非。分析認為,日本拉攏非洲,除為了經濟效益,亦旨在抗衡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並利用非洲的外交力量在國際政治上發揮作用。
招1000非洲學生到日進修
安倍晉三這幾天料與約40名與會非洲元首級代表會談,並簽署一系列商貿協議。他在會上宣布,日本未來5年將向非洲提供3.2萬億日圓(約2470億港元)援助,其中約1.4萬億日圓(約1080億港元)為政府開發援助,用作支援非洲興建道路、水道及電力等基建設施,約1.6萬億日圓會作為其他公共及私人資源,餘下約2000億日圓為貿易保險金。安倍強調,非洲資源豐富且經濟迅速增長,日本將借助其活力,推動日企在非洲投資,並在生、教育、農業等方面加強對非洲的支援。
此外,為培養日非商務人才,日本將在未來5年招攬1000名非洲留學生往日本大學進修,並提供在日企實習的機會,期望培養約3萬名相關人才。日本亦於非洲設立10個人力資源發展中心,派出專家進行職業培訓。
06年小泉後無日揆訪非
安倍強調,日本對非洲的承擔與其他國家不同,重申希望調整日非關係,盼非洲由受援助者變成「真正的商業伙伴」。他指出,非洲現時需要的是來自私人企業的投資,而政府與私人企業的合作則可令投資事半功倍。安倍又希望盡快出訪非洲,「無論如何等不到5年後了」。
日本傳媒認為,日本旨在透過與非洲交好,與在非洲積極增強影響力的中國抗衡,盼外交上捲土重來。事實上近年日本和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及影響力差距正不斷擴大:2011年,中國對非洲貿易進出口額逾1500億美元,而日非則達30億美元。對上一次日本首相到訪非洲,已是2006年4月小泉純一郎在任期間,但同期中國領導人則訪問了28個非洲國家,包括今年3月中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便曾到訪坦桑尼亞、南非等國。
分析:覬覦非洲國家票源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此前表示,日本將謀求與非洲開展經濟合作,建立友好關係,「希望不輸給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李智彪亦指出,非洲國家在國際多邊合作場合擁有較多投票權,在部分政治議題上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故成日本拉攏對象。
與會非洲代表對日方計劃表示歡迎,惟不少非洲國家認為,日本在非洲的投資與影響力均未及中國等國顯著。南非駐日本大使費科(Mohau Pheko)指出,與常到訪非洲的國家相比,「日本幾乎是隱形的」,認為日非要多作元首級互訪,以建立關係。
Re: 習訪美後院 反制「重返亞太」
2013-06-03 09:45:41
• 此次習近平出訪拉美也被部分媒體解讀為中國正在挖美國的牆腳,欲與美國在拉美一爭高下
6月3日電(評論員彭念)繼李克強總理出訪亞歐四國之後,習近平主席于5月31日至6月6日出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三國。中國新領導層的接連出訪使得國際社會對於中國新領導層的外交政策頗為關注。
如果說此前李克強總理首訪印度被認為是中國實施“西向”戰略的強烈信號,此次習近平主席出訪拉美也被部分媒體解讀為中國正在挖美國的牆腳,欲與美國在拉美一爭高下。
在習近平主席拉美行之前,美國副總統拜登正啟程訪問哥倫比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西三國。無怪乎一些分析人士大肆鼓吹中美角逐拉美的時代將悄然來臨。
我們認為,中美高層領導接連訪問拉美國家並不代表中國就一定要在拉美與美國進行競爭。習近平主席訪問拉美國家很大程度上是出於中國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在這種利益考量中,適當平衡美國影響力佔據一定地位,但並非重要地位。
中拉關係在胡錦濤執政時期就已經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這既是中國對能源資源豐富的拉美國家的需求不斷增加所致,也是中國全方位外交理念的必然要求。由於拉美國家石油資源豐富,地區消費水準相對較低,出口比重較大,再加上在降低中國對中東石油的過度依賴方面戰略地位日顯,拉美石油戰略在中國能源戰略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但中拉能源領域的合作仍然面臨美國的競爭。
拉美一直就是美國的勢力範圍,中國在美國的“後院”頻頻出招,必將激怒美國。一些美國批評家曾警告稱,中國正在破壞美國在拉美的戰略。
因此,美國因素是中國與拉美開展能源合作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一方面,由於拉美石油出口主要面向美國,隨著中國石油企業的進入,美國開始擔心來自中國的競爭。另一方面,鑒於美國在拉美擁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優勢,美國開始擔心中國與拉美國家的戰略合作會削弱美國在拉美的重大安全、經濟和政治利益,並有可能使拉美轉向中國。
為此,近年來奧巴馬政府重新調整對拉政策,並從經濟、政治、安全、軍事等領域採取多項措施以加強美拉關係,維護美國在拉美的獨特優勢。隨著美國重新增強對拉美的關注度,中國與拉美的能源合作也將面臨巨大壓力。一旦拉美地區局勢緊張,中國從拉美國家進口石油的運輸安全將受到重大威脅。
儘管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同一大批拉美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但中拉關係的升溫則是近幾年的事。雙方關係日益加強是基於現實的考慮,一則,雙方各有所需,中國要能源等自然資源,拉美要美元;二則,拉美需要中國來有限度地制衡美國在拉美的統治地位,而中國全方位外交理念也要求中國加強與拉美國家的聯繫,廣交朋友,為自身順利崛起助力。
因此,中拉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雙方的短中期共同利益,並不具有深厚的根基。與美國經略拉美幾百年的深厚歷史根基以及奧巴馬政府重新重視拉美的現實情況相比,中國在拉美還只是新參與者,並不具備與美國一爭高下的實力,因此,中美競爭拉美之說表面上看合乎邏輯,實則不切實際。
近年來,拉美國家的左翼政治力量迅速崛起,並在拉美地區旋起一股“左翼”政治風。在民族主義的影響下,左翼政治力量往往採取一些過激的手段來處理問題,亦會造成國內矛盾的激化,危及現政權的穩定。拉美國家之間以及拉美國家與美國之間也存在一些紛爭,這些對於長期的、穩固的中拉關係而言將是一種嚴峻挑戰。
總體而言,習近平主席的訪拉之行將會為中拉關係的快速發展注入新動力,也會為中國全方位外交注入新活力。
然而,仍不應忽視中拉關係中的現實困難,尤其是美國的猜疑。筆者希望中拉關係能夠順暢發展,而美國也能以理性的眼光來看待中拉關係,創造出中美拉共贏的理想局面。
Re: 習近平在拉美挖美國牆角激怒白宮,多國倒向中國
外媒:習主席揭美國傷疤,難怪讓奧巴馬乾著急
2013-06-02 11:00:25
• 這一系列外事訪問勾勒出中國正積極編織同周邊、大國、發展中國家的全方位的外交經緯。而這其中,就是沒有美國。難怪奧巴馬要著急,等不到原本將在9月份G20峰會上的會面,將習奧會提前到6月。
習近平在距離首次外訪兩個月後,開始了他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的第二次外訪行程。此次習近平從5月31日至6月6日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等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於6月7日至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嫩伯格莊園同奧巴馬進行會晤。
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今年3月履新以來,其外交日程格外密集。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副主席李源潮、外交部長王毅紛紛出訪,涵蓋中國周邊、非洲、拉美、歐洲。4月初,博鼇亞洲論壇更儼然成為當今世界最活躍的外交舞臺。短短兩個多月裡,中國外交的騰挪與起承轉合,讓人耳目一新。而在緊鑼密鼓的外交行程當中,獨獨漏了美國。
更有意思的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這三國都屬於加勒比國家聯盟 (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ACS)。進一步說,都是2010年所建立的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創始國(簡稱“拉共體”)。而拉共體被媒體稱為“沒有華盛頓的美洲國家組織”,以此來凸顯其“抗美”的態度。所以,有聲音稱,習近平在與奧巴馬會晤前訪問這三個國家,盡顯挑逗之意。
拉共體是美國的傷疤
從歷史上看,拉美地區一直存在美國化的傾向。在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拉美國家或多或少地都想從美國這個發達的近鄰獲得急需的經濟援助,而美國的政經模式、文化和意識形態也對拉美國家產生了極大衝擊。在與拉美國家的長期交往中,美國一直有將其美國化的意圖。拉美素有美國“後院”之稱,自19世紀上半葉“門羅主義”出臺後,美國一直試圖控制和影響拉美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以保持其在西半球的支配地位。美國鼓勵拉美國家模仿美國的政治體制,把拉美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確保美國在拉美的經濟、政治和戰略利益。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拉美國家深受美國霸權主義之害,對美國有一種天然的警覺,存在反美情緒。即使在墨西哥這樣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國家,民族主義或反美主義的情緒也非常明顯。一些左翼政府執政的國家,更是有意識地在政治、經濟和對外關係上推進“去美國化”政策。
冷戰結束後,拉美國家積極開展立足本地區、面向全世界的多元外交,與歐洲、亞洲國家的經貿往來日趨頻繁,尤其是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等地區組織簽署的經貿合作框架協議,以及法國提出的關於舉行歐拉首腦會議的倡議得到了拉美國家的回應,這引起了美國的惴惴不安。
在1994年,美國提出了美洲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FTAA)的設想,試圖通過這一區域性的經濟合作加緊推行其價值觀,進一步加強對拉美地區的影響力,並遏制拉美國家的太平洋意識,以圖維護和加強美國一超獨霸的地位。 但2005年最終在委內瑞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國的強烈反對下,FTAA被埋葬。
其後,拉美地區擺脫美國影響的立場就越來越明確,以往美國的“老大形象”也一再被顛覆。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輸出的新自由主義經濟主張所造成的惡果,使拉美社會反美情緒不斷高漲,政局也一度動盪。此後,中左派政黨或政黨聯盟先後在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大選中獲勝,拉美左翼勢力崛起。在這一背景下,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公開表示,不能按照美國劃定的模式出牌。終於,在經過3年的籌備後,拉共體於2011年12月2日在委內瑞拉舉行的第三次拉美及加勒比國家首腦會議上宣告成立。
拉共體尋求“拉美人治拉美”的政治理念,被媒體稱為“沒有華盛頓的美洲國家組織”,以此凸顯其“排美”的態度。以布魯金斯學會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凱文•卡薩斯為代表的不少美國智庫都認為,拉共體的成立是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又一次失敗。
中國與拉共體頗具淵源
拉共體是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美洲地區組織,成員國也多屬於第三世界陣營。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立國以來,與第三世界國家向來親近。但由於加勒比海諸國在地理上更接近美國,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立足第三世界”策略一直未能實行。古巴因于1959年卡斯楚建立共產政權後,與中國有了共同的政治體系,在1960年9月28日與中華民國斷交後,于同年12月28日與中國建交,成為首個與中國建交的加勒比海聯盟成員國。
自1971年中美關係轉好後,美國已有跡象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此後,加勒比國家聯盟成員中的墨西哥、圭亞那、委內瑞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蘇里南和巴巴多斯於70年代開始與中國建交,皆早於美國與中國建交。此次習近平訪問的第二站哥斯大黎加也於2007年與中國建交。哥斯大黎加是唯一為了與中國建交而與臺灣斷交的中美洲國家。
在觀察人士看來,目前世界經濟將陷入低迷期,對於拉美而言,歐美經濟的徘徊不前,外部需求將會萎縮,中國的貿易需求和投資將拉美的持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加勒比共同體秘書長愛德溫•卡林頓說,加勒比國家需要加強同中國的合作,歡迎更多的中國商人和公司前往加勒比地區投資。
近年來,中國和拉共體的經貿合作也在不斷深入。在1997年5月舉行的加勒比開發銀行第二十七屆年會上,中國被接納為加勒比開發銀行成員國後,1998年5月,中國首次以加勒比開發銀行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出席該行第二十八屆年會,受到各成員國的熱烈歡迎。2004年,“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的成立,為擴大中國同加共體成員之間的互利合作提供了平臺。此後,中國政府宣佈將安堤瓜及巴爾布達、巴巴多斯、巴哈馬、圭亞那、多明尼克、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牙買加和格林伍德列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中國遊客的到來給該地區的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帶動當地旅館、餐飲、金融等行業的發展。2008年,中國政府發表《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檔》,提出建設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得到拉美國家的積極回應。雙方務實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1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415億美元,中國成為拉美第二大交易夥伴國。
據中國官方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拉美黃皮書指出,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產生的貿易融資缺口為中拉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機,雙方積極探索以“貸款換專案”、“貸款換資源”及“貨幣互換”等新模式推進金融合作。資料顯示,在2011年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與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上,中國政府宣佈,未來3年將向加勒比國家提供10億美元優惠貸款和10億美元基礎設施專項商業貸款。現任中共政治局常委、時任中國副總理王岐山還在此次論壇上為今後3年雙方合作提了6項政策舉措:加強金融和投資合作、加強能力建設合作、加強環保和新能源合作、加強文化教育衛生合作、加強貿易和旅遊、合作加強農漁業合作。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預測,到2014年,中國可能取代歐盟成為拉美第二大交易夥伴(現在美國仍是拉美的第一大交易夥伴)。拉加經委會也曾發表文章稱,拉美從中國的發展中獲得很大收益。文章透露,由於中國需求增長的貢獻,拉美地區在2002年至2008年間獲得了420億至750億美元的收入。
此外,埃菲社援引拉美和美國學者的研究報導說,中國通過並購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已成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國,中國因素成為這一地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在拉美的投資促進了拉美的“整體轉型”。
據查,中國國家元首對拉美的訪問,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1990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對墨西哥、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和智利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對拉丁美洲地區的首次訪問。1997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了墨西哥;2001年,他對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古巴、委內瑞拉和巴西進行了訪問。胡錦濤於2004年和2008年先後兩次訪問拉美。2009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了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等國;2011年,他又訪問了古巴、烏拉圭、智利。2012年,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了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和智利。
繞著美國走 奧巴馬乾著急
重新梳理中國新一屆政府外交攻勢會發現,3月,習近平第一次出訪,選擇了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並在德班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這一站,習近平同普京建立起了“准同盟”關係。而後,李克強首次出訪鎖定了印度、巴基斯坦、德國和瑞士,這一站,憑藉“兩大文明,兩大市場,兩大新興經濟體,兩大鄰國”,以經濟敲開印度大門。此外,5月期間,李源潮對阿根廷和委內瑞拉兩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蒙古國,王毅訪問泰國、印尼、新加坡和汶萊。
再加上此次習近平的拉美三國行,據中國外交部就習近平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並赴美國出席中美元首會晤的有關情況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透露的資訊,習近平還將在特多與安堤瓜及巴爾布達、巴巴多斯、巴哈馬、多明尼克、格林伍德、圭亞那、蘇里南、牙買加等加勒比建交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綜上,這一系列外事訪問勾勒出中國正積極編織同周邊、大國、發展中國家的全方位的外交經緯。而這其中,就是沒有美國。難怪奧巴馬要著急,等不到原本將在9月份G20峰會上的會面,將習奧會提前到6月。
2013-06-02 11:00:25
• 這一系列外事訪問勾勒出中國正積極編織同周邊、大國、發展中國家的全方位的外交經緯。而這其中,就是沒有美國。難怪奧巴馬要著急,等不到原本將在9月份G20峰會上的會面,將習奧會提前到6月。
習近平在距離首次外訪兩個月後,開始了他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的第二次外訪行程。此次習近平從5月31日至6月6日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等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於6月7日至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嫩伯格莊園同奧巴馬進行會晤。
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今年3月履新以來,其外交日程格外密集。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副主席李源潮、外交部長王毅紛紛出訪,涵蓋中國周邊、非洲、拉美、歐洲。4月初,博鼇亞洲論壇更儼然成為當今世界最活躍的外交舞臺。短短兩個多月裡,中國外交的騰挪與起承轉合,讓人耳目一新。而在緊鑼密鼓的外交行程當中,獨獨漏了美國。
更有意思的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這三國都屬於加勒比國家聯盟 (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ACS)。進一步說,都是2010年所建立的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創始國(簡稱“拉共體”)。而拉共體被媒體稱為“沒有華盛頓的美洲國家組織”,以此來凸顯其“抗美”的態度。所以,有聲音稱,習近平在與奧巴馬會晤前訪問這三個國家,盡顯挑逗之意。
拉共體是美國的傷疤
從歷史上看,拉美地區一直存在美國化的傾向。在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拉美國家或多或少地都想從美國這個發達的近鄰獲得急需的經濟援助,而美國的政經模式、文化和意識形態也對拉美國家產生了極大衝擊。在與拉美國家的長期交往中,美國一直有將其美國化的意圖。拉美素有美國“後院”之稱,自19世紀上半葉“門羅主義”出臺後,美國一直試圖控制和影響拉美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以保持其在西半球的支配地位。美國鼓勵拉美國家模仿美國的政治體制,把拉美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確保美國在拉美的經濟、政治和戰略利益。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拉美國家深受美國霸權主義之害,對美國有一種天然的警覺,存在反美情緒。即使在墨西哥這樣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國家,民族主義或反美主義的情緒也非常明顯。一些左翼政府執政的國家,更是有意識地在政治、經濟和對外關係上推進“去美國化”政策。
冷戰結束後,拉美國家積極開展立足本地區、面向全世界的多元外交,與歐洲、亞洲國家的經貿往來日趨頻繁,尤其是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等地區組織簽署的經貿合作框架協議,以及法國提出的關於舉行歐拉首腦會議的倡議得到了拉美國家的回應,這引起了美國的惴惴不安。
在1994年,美國提出了美洲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FTAA)的設想,試圖通過這一區域性的經濟合作加緊推行其價值觀,進一步加強對拉美地區的影響力,並遏制拉美國家的太平洋意識,以圖維護和加強美國一超獨霸的地位。 但2005年最終在委內瑞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國的強烈反對下,FTAA被埋葬。
其後,拉美地區擺脫美國影響的立場就越來越明確,以往美國的“老大形象”也一再被顛覆。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輸出的新自由主義經濟主張所造成的惡果,使拉美社會反美情緒不斷高漲,政局也一度動盪。此後,中左派政黨或政黨聯盟先後在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大選中獲勝,拉美左翼勢力崛起。在這一背景下,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公開表示,不能按照美國劃定的模式出牌。終於,在經過3年的籌備後,拉共體於2011年12月2日在委內瑞拉舉行的第三次拉美及加勒比國家首腦會議上宣告成立。
拉共體尋求“拉美人治拉美”的政治理念,被媒體稱為“沒有華盛頓的美洲國家組織”,以此凸顯其“排美”的態度。以布魯金斯學會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凱文•卡薩斯為代表的不少美國智庫都認為,拉共體的成立是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又一次失敗。
中國與拉共體頗具淵源
拉共體是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美洲地區組織,成員國也多屬於第三世界陣營。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立國以來,與第三世界國家向來親近。但由於加勒比海諸國在地理上更接近美國,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立足第三世界”策略一直未能實行。古巴因于1959年卡斯楚建立共產政權後,與中國有了共同的政治體系,在1960年9月28日與中華民國斷交後,于同年12月28日與中國建交,成為首個與中國建交的加勒比海聯盟成員國。
自1971年中美關係轉好後,美國已有跡象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此後,加勒比國家聯盟成員中的墨西哥、圭亞那、委內瑞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蘇里南和巴巴多斯於70年代開始與中國建交,皆早於美國與中國建交。此次習近平訪問的第二站哥斯大黎加也於2007年與中國建交。哥斯大黎加是唯一為了與中國建交而與臺灣斷交的中美洲國家。
在觀察人士看來,目前世界經濟將陷入低迷期,對於拉美而言,歐美經濟的徘徊不前,外部需求將會萎縮,中國的貿易需求和投資將拉美的持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加勒比共同體秘書長愛德溫•卡林頓說,加勒比國家需要加強同中國的合作,歡迎更多的中國商人和公司前往加勒比地區投資。
近年來,中國和拉共體的經貿合作也在不斷深入。在1997年5月舉行的加勒比開發銀行第二十七屆年會上,中國被接納為加勒比開發銀行成員國後,1998年5月,中國首次以加勒比開發銀行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出席該行第二十八屆年會,受到各成員國的熱烈歡迎。2004年,“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的成立,為擴大中國同加共體成員之間的互利合作提供了平臺。此後,中國政府宣佈將安堤瓜及巴爾布達、巴巴多斯、巴哈馬、圭亞那、多明尼克、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牙買加和格林伍德列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中國遊客的到來給該地區的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帶動當地旅館、餐飲、金融等行業的發展。2008年,中國政府發表《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檔》,提出建設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得到拉美國家的積極回應。雙方務實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1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415億美元,中國成為拉美第二大交易夥伴國。
據中國官方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拉美黃皮書指出,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產生的貿易融資缺口為中拉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機,雙方積極探索以“貸款換專案”、“貸款換資源”及“貨幣互換”等新模式推進金融合作。資料顯示,在2011年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與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上,中國政府宣佈,未來3年將向加勒比國家提供10億美元優惠貸款和10億美元基礎設施專項商業貸款。現任中共政治局常委、時任中國副總理王岐山還在此次論壇上為今後3年雙方合作提了6項政策舉措:加強金融和投資合作、加強能力建設合作、加強環保和新能源合作、加強文化教育衛生合作、加強貿易和旅遊、合作加強農漁業合作。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預測,到2014年,中國可能取代歐盟成為拉美第二大交易夥伴(現在美國仍是拉美的第一大交易夥伴)。拉加經委會也曾發表文章稱,拉美從中國的發展中獲得很大收益。文章透露,由於中國需求增長的貢獻,拉美地區在2002年至2008年間獲得了420億至750億美元的收入。
此外,埃菲社援引拉美和美國學者的研究報導說,中國通過並購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已成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國,中國因素成為這一地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在拉美的投資促進了拉美的“整體轉型”。
據查,中國國家元首對拉美的訪問,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1990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對墨西哥、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和智利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對拉丁美洲地區的首次訪問。1997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了墨西哥;2001年,他對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古巴、委內瑞拉和巴西進行了訪問。胡錦濤於2004年和2008年先後兩次訪問拉美。2009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了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等國;2011年,他又訪問了古巴、烏拉圭、智利。2012年,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了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和智利。
繞著美國走 奧巴馬乾著急
重新梳理中國新一屆政府外交攻勢會發現,3月,習近平第一次出訪,選擇了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並在德班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這一站,習近平同普京建立起了“准同盟”關係。而後,李克強首次出訪鎖定了印度、巴基斯坦、德國和瑞士,這一站,憑藉“兩大文明,兩大市場,兩大新興經濟體,兩大鄰國”,以經濟敲開印度大門。此外,5月期間,李源潮對阿根廷和委內瑞拉兩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蒙古國,王毅訪問泰國、印尼、新加坡和汶萊。
再加上此次習近平的拉美三國行,據中國外交部就習近平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並赴美國出席中美元首會晤的有關情況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透露的資訊,習近平還將在特多與安堤瓜及巴爾布達、巴巴多斯、巴哈馬、多明尼克、格林伍德、圭亞那、蘇里南、牙買加等加勒比建交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綜上,這一系列外事訪問勾勒出中國正積極編織同周邊、大國、發展中國家的全方位的外交經緯。而這其中,就是沒有美國。難怪奧巴馬要著急,等不到原本將在9月份G20峰會上的會面,將習奧會提前到6月。
Re: 習近平在拉美挖美國牆角激怒白宮,多國倒向中國
訪中美洲三國 習近平共簽468億協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轉抵墨西哥訪問,他宣布中國將向墨西哥增購十億美元(約七十八億港元)產品,而習中美洲三國訪問行程,共簽署約六十億美元(約四百六十八億港元)的合作協議。習近平將於本港時間周六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舉行峰會,不過有消息指,中美兩國第一夫人今次或無緣會面。
習近平昨轉抵墨西哥後,隨即與墨西哥總統培尼亞舉行會談,雙方宣布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能源、礦業和基建方面擴大合作,並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習近平表示,中方計劃向墨西哥增購十億美元產品,但無提及細節。培尼亞則稱,期望能夠縮窄對華巨大貿易逆差。習近平今次中美洲三國之行,合共簽署六十億美元的商業協議。而在會場外,有一批藏獨人士抗議習到訪。
而習近平將於當地時間七日,轉抵美國加州與奧巴馬會晤。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將於當日下午舉行,八日上午繼續會談直至中午結束,預料將談及經濟、網絡安全、朝鮮半島及亞太領土爭端等議題。
中美第一夫人或無緣會面
而白宮方面證實,美第一夫人米歇爾將與家人留在華府,而不與丈夫前往加州會見中方領導人。另美國《世界日報》亦引述消息指,傳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不會前往美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轉抵墨西哥訪問,他宣布中國將向墨西哥增購十億美元(約七十八億港元)產品,而習中美洲三國訪問行程,共簽署約六十億美元(約四百六十八億港元)的合作協議。習近平將於本港時間周六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舉行峰會,不過有消息指,中美兩國第一夫人今次或無緣會面。
習近平昨轉抵墨西哥後,隨即與墨西哥總統培尼亞舉行會談,雙方宣布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能源、礦業和基建方面擴大合作,並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習近平表示,中方計劃向墨西哥增購十億美元產品,但無提及細節。培尼亞則稱,期望能夠縮窄對華巨大貿易逆差。習近平今次中美洲三國之行,合共簽署六十億美元的商業協議。而在會場外,有一批藏獨人士抗議習到訪。
而習近平將於當地時間七日,轉抵美國加州與奧巴馬會晤。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將於當日下午舉行,八日上午繼續會談直至中午結束,預料將談及經濟、網絡安全、朝鮮半島及亞太領土爭端等議題。
中美第一夫人或無緣會面
而白宮方面證實,美第一夫人米歇爾將與家人留在華府,而不與丈夫前往加州會見中方領導人。另美國《世界日報》亦引述消息指,傳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不會前往美國。
Re: 習近平在拉美挖美國牆角激怒白宮,多國倒向中國
習近平離墨赴加州晤奧巴馬 (07:29)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結束了對墨西哥的國事訪問,離開梅里達赴加州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
習近平4日下午抵達墨西哥城後,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舉行會談,出席了兩國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共同會見記者。
習近平5日會見了墨西哥議員,發表關於中墨關係和中拉關係的重要演講,並於當天下午離開墨西哥城,抵達尤卡坦州首府梅里達。
習近平6日參觀了位於尤卡坦半島的奇琴伊察遺址。
習近平訪問墨西哥成果豐碩。習近平在同培尼亞會談後共同宣布,將中墨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在會談中,兩國元首同意在四個方面共同努力,不斷推進中墨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一是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兩國關係,增進政治互信。二是契合各自發展戰略,加強務實合作。三是利用各自作為文化大國的優勢,擴大人文交往。四是基於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和責任,密切多邊協調。兩國領導人還簽署了聯合聲明。
輿論認為,習近平對墨西哥的訪問達到了深化互信、拓展合作、增進友誼的目的。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墨關係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墨西哥是習近平此次美洲四國之行的第三站。之前,他已經訪問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
中美元首會晤定於7日至8日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就雙方共同關心的重大戰略性問題進行廣泛深入溝通,加深相互了解,增進戰略互信,推進務實合作,為中美共同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係,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出指導性意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結束了對墨西哥的國事訪問,離開梅里達赴加州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
習近平4日下午抵達墨西哥城後,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舉行會談,出席了兩國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共同會見記者。
習近平5日會見了墨西哥議員,發表關於中墨關係和中拉關係的重要演講,並於當天下午離開墨西哥城,抵達尤卡坦州首府梅里達。
習近平6日參觀了位於尤卡坦半島的奇琴伊察遺址。
習近平訪問墨西哥成果豐碩。習近平在同培尼亞會談後共同宣布,將中墨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在會談中,兩國元首同意在四個方面共同努力,不斷推進中墨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一是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兩國關係,增進政治互信。二是契合各自發展戰略,加強務實合作。三是利用各自作為文化大國的優勢,擴大人文交往。四是基於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和責任,密切多邊協調。兩國領導人還簽署了聯合聲明。
輿論認為,習近平對墨西哥的訪問達到了深化互信、拓展合作、增進友誼的目的。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墨關係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墨西哥是習近平此次美洲四國之行的第三站。之前,他已經訪問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
中美元首會晤定於7日至8日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就雙方共同關心的重大戰略性問題進行廣泛深入溝通,加深相互了解,增進戰略互信,推進務實合作,為中美共同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係,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出指導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