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研究指港人情緒受通脹影響 (20:07)

中文大學發表首個針對通脹與情緒健康關係的大型調查報告,顯示出通脹給市民帶來廣泛影響。

報告內容顯示,香港統計處數據表明近幾年的通脹壓力正不斷加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了香港首個通脹與情緒健康的研究。該研究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形式進行,於2011年10月至12月期間訪問了逾5000名市民。調查以美國精神科學會的精神病診治標準來辨別經常焦慮症患者,並以12項與通脹相關的事項來評估通脹對經常焦慮症患者及一般人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大部分港人受到通脹影響,更因此明顯增加經常焦慮症的發病率。84.8%的受訪者表示因通脹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經常焦慮症在成人的發病率也由2006年的4%增加至2011年的5%。

研究發現,通脹壓力與經常焦慮症發病率的增加具密切關係。認為通脹很高的受訪者的經常焦慮症發病率是其它受訪者的4.4倍。另外,超過六成經常焦慮症患者深受通脹影響。他們在各種與通脹相關的事項上往往較一般人感到困擾,因通脹而擔心的人數比例更是一般人的兩倍。

研究還發現,最低家庭收入人士最受通脹困擾,患上經常焦慮症的風險也最高。

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教授表示,通脹不僅是一個反映經濟周期變化的數字,還是一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必須予以正視。

(新華社)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通脹逼出焦慮症


十年前歌星張國榮香消玉殞,讓港人驚覺抑鬱症的可怕。其實,抑鬱症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焦慮症發展而來,焦慮是都市居民的常見性情緒問題,成因複雜,如工作壓力、感情困擾、疾病纏身等,對普羅大眾而言,百物騰貴令生活百上加斤,更會誘發焦慮症。
中文大學公布首個焦慮症與通脹關係研究,八成五受訪者承認因通脹問題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而感受通脹壓力愈大的港人,較常人焦慮症發作風險高四倍;其中月入不足萬元的基層家庭,每五人就有一個患焦慮症,發病率遠高於其他收入組別。專家指出,經常焦慮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情緒病,而且跨階層,受訪者之中有百分之五是患者,推算全港有逾二十五萬患者,數量不可謂不多,問題不可謂不嚴重。

通脹猛於虎,愈窮愈見鬼。像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那樣年薪四百萬元的超級「中產」人士,以飲咖啡、看法國電影消遣情懷,通脹與他無關,當然也不會患上焦慮症一類的情緒病。基層市民就不一樣了,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樣樣加價,收入卻不見增長,朝不保夕的生活,不能不令人憂心忡忡。本報報道,今年五十二歲的李女士與任職電梯技工的兒子相依為命,家庭月入僅萬元,因為怕使錢而「不敢出街」,捉襟見肘的生活令她夜夜無眠,心口好像被大石頭壓住,四年前確診患上情緒病,需服藥控制,她擔心「成為兒子的包袱,往後的日子更加難過」。

像李女士那樣被通脹壓得喘不過氣來,為今日發愁為明天擔憂的市民,全港不知凡幾。更糟糕的是,公共醫療問題叢生,在公院輪候覆診為時漫長,而私家醫生的診金高昂,不是一般市民可以承擔,結果延誤治療,不少人病情惡化為抑鬱症。不可不知,抑鬱症已是威脅市民健康的第二大殺手,僅次於心血管病,因此發生的自殺及倫常慘劇不絕如縷。當年張國榮去世,引發社會對抑鬱症的高度關注,十年過去,港府對預防及治療情緒病問題做過甚麼呢?全港焦慮症患者多達二十五萬,精神科醫生只有三百多名,根本不成比例。公共醫療投資不足,加上錯誤的醫療產業化政策,令焦慮症問題雪上加霜。

中大的研究結果,與其說證明通脹引發焦慮症,不如說貧窮是焦慮的根源。回歸以來,歷屆港府施政均傾向大財團,經濟蛋糕愈做愈大,基層市民可以分享的份額卻愈來愈小,在百萬富翁人數屢創新高的同時,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也不斷上升,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來形容香港現實並不為過。

有甚麼樣的土壤,就長出甚麼樣的花草。政府管治無能,社會紛紛擾擾,百物騰貴,生活逼人,令香港淪為悲情城市。病態的社會,衍生病態的人群,焦慮症是貧賤夫妻百事哀的醫學說法而已。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通脹逼出焦慮症 貧賤夫妻百事哀

十年前歌星張國榮香消玉殞,讓港人驚覺抑鬱症的可怕。其實,抑鬱症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焦慮症發展而來,焦慮是都市居民的常見性情緒問題,成因複雜,如工作壓力、感情困擾、疾病纏身等,對普羅大眾而言,百物騰貴令生活百上加斤,更會誘發焦慮症。

中文大學公布首個焦慮症與通脹關係研究,八成五受訪者承認因通脹問題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而感受通脹壓力愈大的港人,較常人焦慮症發作風險高四倍;其中月入不足萬元的基層家庭,每五人就有一個患焦慮症,發病率遠高於其他收入組別。專家指出,經常焦慮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情緒病,而且跨階層,受訪者之中有百分之五是患者,推算全港有逾二十五萬患者,數量不可謂不多,問題不可謂不嚴重。

通脹猛於虎,愈窮愈見鬼。像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那樣年薪四百萬元的超級「中產」人士,以飲咖啡、看法國電影消遣情懷,通脹與他無關,當然也不會患上焦慮症一類的情緒病。基層市民就不一樣了,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樣樣加價,收入卻不見增長,朝不保夕的生活,不能不令人憂心忡忡。本報報道,今年五十二歲的李女士與任職電梯技工的兒子相依為命,家庭月入僅萬元,因為怕使錢而「不敢出街」,捉襟見肘的生活令她夜夜無眠,心口好像被大石頭壓住,四年前確診患上情緒病,需服藥控制,她擔心「成為兒子的包袱,往後的日子更加難過」。

像李女士那樣被通脹壓得喘不過氣來,為今日發愁為明天擔憂的市民,全港不知凡幾。更糟糕的是,公共醫療問題叢生,在公院輪候覆診為時漫長,而私家醫生的診金高昂,不是一般市民可以承擔,結果延誤治療,不少人病情惡化為抑鬱症。不可不知,抑鬱症已是威脅市民健康的第二大殺手,僅次於心血管病,因此發生的自殺及倫常慘劇不絕如縷。當年張國榮去世,引發社會對抑鬱症的高度關注,十年過去,港府對預防及治療情緒病問題做過甚麼呢?全港焦慮症患者多達二十五萬,精神科醫生只有三百多名,根本不成比例。公共醫療投資不足,加上錯誤的醫療產業化政策,令焦慮症問題雪上加霜。

中大的研究結果,與其說證明通脹引發焦慮症,不如說貧窮是焦慮的根源。回歸以來,歷屆港府施政均傾向大財團,經濟蛋糕愈做愈大,基層市民可以分享的份額卻愈來愈小,在百萬富翁人數屢創新高的同時,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也不斷上升,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來形容香港現實並不為過。

有甚麼樣的土壤,就長出甚麼樣的花草。政府管治無能,社會紛紛擾擾,百物騰貴,生活逼人,令香港淪為悲情城市。病態的社會,衍生病態的人群,焦慮症是貧賤夫妻百事哀的醫學說法而已。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解決碼頭工潮的鑰匙操在政府手中

葵涌貨櫃碼頭工潮至今31天,還沒有解決跡象,且有越演越烈之勢頭。解決問題正確態度應該是各方坐下來談,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奇怪的現象是各方捨棄談判而資方選擇在報章刊登廣告,互相隔空指控,展開罵戰。這種有挬常理的舉措表面是匪夷所思,而實際上資方也是有難言之隱。李嘉誠對傳媒説就碼頭工潮事件他不會發表任何説話。如各方坐下來談,結論和矛頭必然會指向政府,因為政府施政失誤是引發碼頭工潮的始作俑者。李嘉誠對碼頭工潮事件不發表任何説話算是厚道,他不想批評政府。

工會要求加薪23%,工人現時待遇竟比17年前還要低。17年前他們日薪約一千五百元; 17年之後,現在日薪約一千三百元。這種極不合理現象曝光後,社会反響很大,對工人訴求極表同情。碼頭工潮是由於社會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政府視而不見又不作為而引發出來必然後果。碼頭工潮已逐漸演變成為社會運動,如政府繼續持隔岸觀火態度,可以預料類似工潮將會蔓延各業,情况恐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經過17年累積通脹和港元貶值,當年的一千五百元已縮水50%有多, 工會要求加薪23%,已經偏低。李嘉誠處兩難局面,如工人加薪23%,導致成本增加勢必進一步削弱對鄰近地區貨櫃碼頭競爭能力,甚至會拖垮香港貨櫃碼頭行業。在現時高通脹、港元貶值、高樓價、高租金、政府又帶頭加交通費引發加各行業加價潮情况下,如工人加薪幅度不能達到平衡的話, 基本生活無以為繼,工人不樂業,香港貨櫃碼頭行業也很脆弱。李嘉誠另一難題是如滿足碼頭工人加薪23%勢必引發旗下3萬多員工限隨。

在現時香港經濟惡劣狀況下, 貨櫃碼頭行業工潮只是冰山一角,整個社會氦氣氛猶如一個吱吱發響的氣壓煲,隨時都會爆炸。貨櫃碼頭行業工潮如不能在短期內解決,或將成為引爆導火線,各行業將會爆發要求加薪工潮,造成社會不安甚至動亂。

詹文斯
27-04-2013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京官警告香港 搞好經濟才能改善民生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首次公開就香港發展形勢發表講話,警告香港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已逐漸顯現,一些競爭優勢正開始弱化,情況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強調「發展是硬道理」,香港社會應高度警覺,認真思考。有學者估計,中央是關注香港近期有關「佔領中環」、預算案拉布及碼頭工潮等泛政治化及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發展的行為,因此「放重話」希望港人醒覺。

身兼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張德江,昨早在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陪同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一個香港政團,是他上月正式上任後首次類似活動。他在會面開始的時候發表講話,重申「一國兩制」實施多年,成果舉世公認,中央對香港的方針一貫,會繼續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及《基本法》,支持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生,包容共濟,促進和諧。

張德江指優勢弱化矛盾現
張德江接着發表對香港發展形勢的看法,表情隨即變得嚴肅。他強調香港經濟多年來快速發展,原因包括背靠祖國,發揮重要窗口作用,為香港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然而在國際金融危機下,香港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已逐漸顯現,一些競爭優勢正開始弱化,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應引起香港社會高度警覺,認真思考。
張德江又說,目前世界各國的重點,都是如何盡快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實現經濟盡快復甦,香港當前的首要任務亦是發展經濟,因為只有繼續發展經濟,才能改善民生,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這道理,那道理,發展是硬道理」,呼籲香港抓住機遇,把握新的優勢發展。

有份參與會面的工總立法會議員梁君彥會後表示,會面主要討論經濟問題,當中提到香港發展比上海及深圳慢,香港貨櫃業已有弱化趨勢等,香港如再不解決經濟問題,就會落後。與會者亦有提出香港政制發展應按《基本法》框架進行,在適當時候啟動諮詢,但張德江在這方面無具體回應。

京官三日兩批港逆水行舟

另一與會者總商會立法會議員兼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表示,張德江希望香港在經濟方面多下工夫,減少爭拗,解決深層次矛盾,但未有直接談論「佔領中環」、預算案拉布或碼頭工潮等問題。

港澳辦副主任周波三日前(周四)在香港一個經濟研究會上,亦作出過類似警告,指香港受到周邊國家和地區影響,尤其珠三角快速發展追趕,香港的競爭壓力愈來愈大,某些優勢有所弱化,形容香港有如「一葉逆水而行的扁舟」,不進則退,呼籲港人自強,顯示這是新一屆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形勢的最新官方看法和論調。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政治水平 逆水行舟

一國兩制踉蹌展步,港府與龍共舞十六年,這支京港探戈跳得甚麼樣呢?本來,經過這樣漫長的磨合與摸索,就算未能達到心有靈犀流水行雲,至少也該有點默契吧。偏偏,現實與理想相距十萬八千里。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首次就香港發展形勢發表講話,而且首度開腔就是放重話,警告香港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一些競爭優勢正開始弱化,情況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強調香港社會應高度警覺,認真思考。北大人話中有話,當頭棒喝,沒錯是點中了香港的死穴,但亦觸碰了自家的軟肋,事關第一個不想思考,第一個對這番話沒有高度警覺的人,不是香港社會,而是港府高官。

先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一口否定優勢弱化之說,稱香港可自己掌握優勢,事在人為;後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說全世界都有深層次矛盾,最重要香港人自強不息云云。真被搞糊塗了,不知還以為港府高官在跟泛民抬摃!北大人才義正辭嚴說香港優勢在弱化,你卻說香港優勢沒弱化,豈不是等如說中央政府亂說話?北大人才苦口婆心提點要注意深層次矛盾,你卻說深層次矛盾全世界都有,不必大驚小怪,豈不是說中央政府說的多餘?

雖說一國兩制,京港有別,但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始終是一個官方,一套方針,現在各說各話,口徑不一,香港人應該信那一個?京港探戈步履混亂,七零八落,究竟是兩地溝通不足,還是港官智慧不足?

聽鼓聽聲,聽話聽音。張德江顯然既講經濟,更講政治,而且涉及佔領中環、碼頭罷工及拉布戰等尖銳對陣,港府高官搭嘴反駁,等如幫泛民解困,何止是政治不正確,簡直是政治零雞蛋!看來香港正在逆水行舟,節節落後的,不僅是經濟增長水平,更是高官的政治水平。未知北大人會否也來個嚴辭訓誡,當頭棒喝?

王俞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適時派錢 撐住經濟

本港四月份採購經理指數跌至四十九點九,低於五十的收縮擴張分界,結束連續六個月升勢,顯示本港私營經濟增長轉向,有步入收縮之虞。與此同時,私營企業自去年九月以來首次調低產品銷售價, 僱員人數連續兩月減少。

應對如斯數據,最適時者乃向每名成年市民派發現金一萬元,即時增加其購買力,為各消費行業打強心針。如此增加貨幣供應,比減息更能刺激實體經濟。減息只會鼓勵金融地產投機活動,帶來經濟虛火,無助市民紓困。況且,香港的利率已接近無可再低。

有誰用不着額外一萬元?相信港人百中無一。以糧食價格而言,多少港人近年的工資升幅,追得上近年罐頭豆豉鯪魚的升幅?做同一工作,過同一生活的打工仔,儲蓄能力究竟一年比一年強,還是一年比一年弱;湊足首期自置居所的願望,究竟是愈來愈接近成真,還是愈來愈遙遠?

一萬元能彌補上述損失嗎?當然不能,但起碼帶來一點正面心理效應。更多市民不用再吃便利店「叮飯」,可多付一點光顧茶餐廳,後者因此能繼續經營,保住十多名夥計飯碗。

夥計有工開,由於上班帶來各方面消費,加起來總比失業閒在家中消費為大。這亦屬不能忽視的經濟動力。人人口袋多一萬元的連鎖效應,或就是決定香港經濟起伏的關鍵。

所以,政府宜重新考慮派發現金,此舉並非向四位「拉布」議員讓步,而是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有此需要。

勞永樂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曾俊華約見 拉布的社民連梁國雄及三名人民力量議員

立法會就財政預算案進行拉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於後日約見策動拉布的社民連梁國雄及三名人民力量議員。惟人民力量黃毓民表示,政府預先已表明不會讓步,質疑「見面都係搵個下台階」,是毫無意義,揚言如政府沒有讓步方案就不會出席。而梁國雄亦稱,政府不讓步就繼續拉布,故「見都無謂」。
稱政府不讓步 見面無意義
立法會已就《二○一三年撥款條例草案》拉布半個月,政府面臨財政危機。曾俊華決定於本周五下午約見「拉布四子」梁國雄、黃毓民、陳偉業及陳志全,游說他們停止拉布,但卻表明不會就兩個政團有關向市民派錢一萬元及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訴求讓步。

黃毓民昨表示,政府詢問各黨派意見後才約見拉布議員只是想找一個下台階,給建制派一個交代,又質疑政府會面前已表明不會讓步,見面亦毫無意義,故不會出席會面,「傾都冇得傾,咁見嚟做咩﹖」梁國雄就稱,已非要求政府立即推行全民退休保障。但政府已表示不會讓步,故對會面「冇諗住有收穫」,相信仍是會繼續拉布,但亦會出席「聽吓佢(曾俊華)講點解唔讓步」。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示,很高興曾俊華能與拉布議員會面,望會面有成果。對於被問到本月十五日是否剪布的「死線」,他稱不希望為剪布定死線,又指如本月十五日未通過,政府可能會有應變措施。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哪裏取來的半杯水?

僵持了四十天的貨櫃碼頭工潮,終於以工人接受資方提出加薪百分之九點八的終極方案而結束。發起罷工的勞工組織表示,今次行動只是贏得「半杯水」,因為加薪幅度未達他們心目中的雙位數。

本次的工潮雖說已解決,但筆者卻為中小企今後的經營困境感到擔心。因為加薪百分之九點八,對於財雄勢大的上市公司來說,可能應付得綽綽有餘;但對於本港絕大部分的中小企來說,那可能是承受不了的負擔。

目前,人工貴、來貨貴和租金貴,這「三貴」已壓得中小企喘不過氣。舉個例子:有一會所最近接到承辦方遞信,主動要求「終止合約」,原因是最低工資調高後拉高了整體工資水平,加上食材來貨價大幅飆升,承辦方無法應付,所以選擇結束營業。該會所沒有租金壓力也吃不消,說明生意的確難做。

今年各方的薪酬趨勢調查,不管公務員或私人機構的加薪幅度建議,平均都是百分四至六之間;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的調查,更顯示有兩成私人機構打算今年凍薪。但現時一場「工潮」,取得百分之九點八的加薪幅度,雖云這只是對貨櫃碼頭工人而言,但難免會成為其他行業爭取加薪的指標。

試問,這個加薪幅度有多少家中小企可以應付?所以,筆者認為,那「半杯水」是從中小企的血汗榨出來的。

李秀恒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政府不派錢無問題 但應賠償市民損失 (Page 2)

Post by editorial »

香港婦女幸福指數下降:精神壓力大

2013-05-12 

  據香港報導,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但香港不少有兒女的女性感到過得不幸福。香港工聯會昨日公佈婦女幸福指數,14.7%婦女覺得 “不幸福”,較去年同類調查的11.3%上升。而在10分滿分的情況下,平均幸福指數也由去年7.68分下跌至7.19分。

  感到“不幸福”的婦女,大多因為“精神壓力太大”、“未能置業買樓”及“健康問題”。另外,婦女深受現時社會環境影響,如“物價太貴”、“退休生活無保障”等。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建議,政府應設立完善退休保障制度,並儘快實施標準工時,以改善問題。
  工聯會去年首次進行婦女幸福指數調查;今年也於上月以問卷訪問1,084名婦女,發現雖然85.3%婦女認為“幸福”,但覺得“不幸福”的婦女比例已由去年的11.3%增至14.7%。

  若以10分為滿分,平均幸福指數則由去年7.68分下降至7.19分。當中最多受訪者給予8分的幸福分數,達35.1%;但較去年調查的39.5%減少。至於5分或以下,比例則由去年的14.1%上升至18.5%。

  調查結果又顯示,社會環境及家庭問題直接影響婦女幸福感覺。感到“不幸福”的婦女中,22.3%人 表示“精神壓力太大”;“未能置業買樓”及“健康問題”的比例亦有17.5%。另外,現時社會環境不斷影響婦女及其家人的生活,逾40%受訪婦女表示“物 價太貴”。

  另外,“退休生活無保障”及“自己或家人太長時間工作少見面”,分別占24.1%及17.1%。面對各種困難,40.5%受訪婦女最希望當局 “設立完善退休保障制度”;“實施標準工時”及“勞工假期反公眾假期劃一至17日”同樣各占15%。

  麥美娟認為,社會普遍認為,家庭主婦有老公仔女養活,但調查卻顯示退休保障是她們首要關注的專案之一。婦女大多把一生無私奉獻予家庭,但老來有否保障卻成疑問。因此,麥美娟建議當局設立完善退休保障制度,並儘快實施標準工時,為無私的母親提供安心保障。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