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崩潰論”全是謊言 (周小平:美國崩潰論 P6 / 章家敦:中國即將經濟崩潰,並發動侵略戰爭P7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巴西擬簽貨幣互換協議 (Page 4)

Post by editorial »

北京統帥五國 發行金元讓美元成廢紙
2013-03-27 11:54

  金磚國家集團目前有5名成員,分別是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原為四國,指增長最快的四個新興國家,即中俄印巴;2011年4月,在中國博鼇第三次金磚國家峰會上正式接納南非為新的成員國,會議並發表《三亞宣言》,從此,金磚國家正式向新興經濟體的政治經濟對話平臺轉變。

  金磚國家集團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一是來自四個大洲,即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五國總人口超過30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2/5,具有全球組織性質。二是在全球經濟總量中所占份額很大。按美元計算,約占21%;按購買力平價計算,超過40%。三是全部為新興經濟體,是發展中國家的成功典範。與西方7國集團相比,如果說7國集團為富國俱樂部的話,金磚5國則為新興俱樂部。四是中俄均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擁有廣泛發言權。

  所以,金磚國家集團具有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轉動地球的扳手握在金磚國家手中。只要金磚國家集團能夠精誠團結,和衷共濟、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就能夠成為改變不平等、不平衡、不安寧舊秩序,建立平等、公正、合理、共贏的新秩序的強大進步力量。
 金磚國家集團德班峰會是一個重大契機。一是,於3月26日至27日於南非舉行的德班峰會的主題是“金磚國家和非洲夥伴關係發展、一體化和工業化”,“一體化”目標已經正式列入金磚國家議程。二是德班會議將就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外匯儲備庫做出決定。

  這很重要,有了統一的開發銀行,金磚國家就可以在強化公共服務、應對共同挑戰方面大有作為。三是金磚國家集團在擺脫美元盤剝方面已經達成共識、付諸行動。中俄已經決定在雙邊貿易中推行本幣結算,中國巴西已經就1900億人民幣(600億巴西雷亞爾)的本幣互換達成一致,預計將在德班正式簽署協定。

  四是金磚國家與非洲貿易關係日趨擴大。目前已經超過5000億美元,其中中國約2000億美元。同時,中國將投資100億美元支援坦桑尼亞巴加莫約港建設,為深化中非經貿關係以及金磚國家與非洲經貿關係開闢新的貿易樞紐。因此,青衫老祖認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有理由對金磚國家德班峰會寄予厚望。

  金磚國家將改變世界。預計到2015年,金磚國家貿易總量將超過西方七國集團。如果金磚國家能夠以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為依託向全球發行“金元”,將很容易使金元成為亞非拉和歐洲所接受的儲備和結算貨幣。從而,為全球擺脫美元霸權提供有力支撐。人民幣國際化也可以借在成為國際貨幣的道路上加快步伐,成為與美元並駕齊驅的單一國家貨幣。

  加上上海合作組織為中俄提供的廣闊的戰略縱深,歐盟也必然快速向金磚國家集團靠攏,在亞歐非大陸有可能形成以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歐盟為紐帶的“泛大陸經濟共同體”,徹底形成新的全球政治經濟秩序。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巴西擬簽貨幣互換協議 (Page 4)

Post by editorial »

金磚五國應急基金 中國出大份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峰會昨日在南非德班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領袖共5000人出席。會上五國同意創建一個應急基金,中國擬承擔大部分出資。而會前中國和巴西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令兩國雙邊貿易額的將近一半不再使用美元。

中巴一半貿易棄用美元


今次金磚國家峰會的主題為「金磚國家與非洲:致力於發展、一體化和工業化的伙伴關係」。習近平將在峰會中發表講話。峰會結束後,下午將舉行金磚國家領袖和非洲國家領袖對話會。

開發銀行難有定案

但由於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選址、功能、行長人選仍有很多不確定,今次峰會難有成果,但五國財長就創建1000億美元應急基金邁出了第一步。《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匿名消息人士說,中國擬出資410億美元,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各出180億美元,南非出資50億美元。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昨日亦宣告成立。

金磚五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42%,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總量的20%,貿易額佔全球貿易額的15%。峰會開始前,中國和巴西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使兩國每年可用本國貨幣進行相當於300億美元的貿易,中巴每年雙邊貿易額約800多億美元。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巴西擬簽貨幣互換協議 (Page 4)

Post by editorial »

“金磚”構築未來世界新秩序 終結美國霸權
2013-3-29 09:59

3月26日到27日,南非海濱城市德班舉辦第五屆金磚峰會,從議程來看,今年峰會的主要議題是討論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外匯儲備庫的可能性。

這兩大機構還只是停留在初步討論階段,可能先會討論印度提出來的設立金磚開發銀行的提議。這一新的獨立金融機構類似世界銀行的模式,最開始不需要多少資本,但運作法絕對不能和世界銀行一樣。它的出發點是滿足發展中國家在長期基礎設施中的資金需求,平抑發展中國家政府放債造成的隱患,但它提供的貸款絕對不能帶任何附加條件。發展中國家早已厭倦了世界銀行提供的那一套捆綁限制性條款和政治條件的貸款,他們寧願貸款的利息高一點。那麼中國的大量外匯儲備在其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大家不必擔心中國外匯儲備流失的問題。

假如金磚銀行方面無實際進展,那接下來就是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的建立。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放寬貨幣政策使全球貨幣流通性非常氾濫,很容易衝擊金磚國家的金融穩定。所以,建立外匯儲備庫的目的就是增強金磚國家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這能提供貨幣流動性,而且可操作性也很強,除巴西外,金磚國家在世界的外匯持有量都在世界前十,所以是有這個實力的。

這兩大機構非常類似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很顯然這是新興國家試圖撤出二戰後西方主導的金融秩序的一個途徑。目標就是要大大提升新興經濟大國的金融話語權,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話語權能深刻改變全球經貿合作格局,增強政治影響力。

從過去10年來看,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大發動機。現在,這個集體總計佔據全球GDP將近四分之一。
很顯然,如果一個國家只有經濟地位的提高,而沒有政治影響力的增強,那會是一個“失敗”的國家。美國當年GDP早超過英國,但是真正轉換為政治影響力是二戰後在金融秩序上的把握。可見當代的政治影響力以軍事為基礎,以對金融秩序的把控為主要途徑。
只是現有的金融秩序裁判權牢牢把握在美國手中,新興國家想要提高政治影響力談何容易。一直以來,美國通過打著維護世界經濟秩序旗號的世界銀行和IMF來掌控金融秩序。從根源上看,這兩大金融機構,都誕生于標誌著美元強權分贓儀式的佈雷頓森林會議上,這也從根本上表明了這些組織在確立之初就是為美國服務的。

過去的20年間,發生于亞洲、歐美等地的金融和債務危機一再證明,基於二戰後國際格局設計的現有國際經濟體系存在缺陷,而發展中國家則時常成為連帶受害者或危機轉嫁對象。金磚國家的探索就是要革新國際金融架構,減輕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建立符合當今時代特徵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金磚國家雖然在語言、文化和政治方面差異很大,卻有一個因素將這些國家團結起來,那就是對這些歐美秩序的不滿。

過去幾十年裡,美國把持著世界銀行行長和IMF主席這兩大國際金融系統的重要位置。今年世界銀行行長換屆,按慣例,另一位美國人將毫無疑問地接替,但金磚國家就提出了異議。歐美最怕的就是金磚國家的抱團。以現在金磚五國的國際地位來看,目前在IMF已獲集體否決權,也就是說如果齊心協力的話,跟美國一樣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這動搖了美國掌控世界銀行和IMF的根基。

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經濟低迷,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普遍減速,客觀上倒逼發展中國家抱團取暖,這似乎預示著全球經濟運行規則要迎來一個大調整的時間視窗。在這樣的重要時刻,靠某個新興經濟體或發展中大國都難以獨自完成這種全球性演變。金磚國家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合力積聚變革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金磚國家謀求與經濟實力相稱的政治影響力的努力“成敗在此一舉”。

金磚五國是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它們都是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最重要的是這五個國家的經濟互補性非常強。巴西被稱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國”,俄羅斯是“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辦公室”,中國是“世界工廠”,加上素有“非洲門戶”之稱的南非,這是一個很好的結合。從要素角度來看,中國是能源和資源消費大國,而俄羅斯、巴西等國則是全球主要能源、資源供應商。在人口紅利消失後,中國企業面臨走出去的壓力,而南非、俄羅斯等國則急需外來投資。中國是製造業大國,而印度則在IT產業和人口資源方面見長,外包服務業較為發達。正因為如此,最近十年,這五國貿易規模增長超過6倍,中國已成為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的最大交易夥伴。

上述條件決定了,金磚國家完全有條件,也有必要建立自己主導的新型國際金融合作秩序。這次籌畫建立金磚國家發展銀行和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正契合了後危機時代的歷史趨勢。

放眼當前的國際機構,金磚五國的競爭對手就是G7。G7的本質,是美國、老歐洲加日本的一個小集團,是老歐洲加日本與美國商量如何吃美國殘渣剩飯的一個集團。

G7之前的做法值得金磚五國來參考。以當前的國際機構來看,加入國家越多,抱團取暖的實力就越強。現在的金磚國家俱樂部門外有許多國家在“排隊等候”,韓國應該是這些國家裡最“積極”的一個。但是在去年,金磚國家共同確定擴大這個論壇吸收新會員的時候,大家還是選了南非。這不僅僅因為亞洲已經有了兩個國家,而且相比于南非,韓國沒有任何“代表性”。新興發展中國家加入金磚不僅僅是看經濟,更要看其是否真正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願望。

金磚國家未來肯定還會增加,不過目前最主要的是加強已有的五國之間的合作,任何不利於這種合作的國家都不應該在考慮範圍之內。最近出現另外幾個有“希望”加入金磚國家的是印尼、墨西哥,其實我們更需要非洲國家的加入。重返非洲成了歐盟的戰略決策,所以對非洲國家的團結也應是金磚五國的重要策略。從這個角度來看,對非洲進行點貸款又算什麼呢?

從全球治理角度看,金磚國家的合作能克服當前全球困境。也許全世界的人都在熱切期盼,金磚五國能夠承擔起破舊立新的使命,撬動全球變局,創造一個更為公平的金融新秩序。只要這五國可以團結、合作來面對自身和世界,那麼這塊“金磚”遲早會成為構築未來世界新秩序的奠基之石。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巴西擬簽貨幣互換協議 (Page 4)

Post by editorial »

3月27日,習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這是與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3月27日,習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這是與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085436_750.jpg (68.38 KiB) Viewed 8879 times
金磚峰會成果大:或出現新的世界秩序核心
2013-3-29 08:40

為期兩天的金磚國家峰會27日在南非德班閉幕,最受關注的莫過於決定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外匯儲備庫、成立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等。西方很多媒體冷嘲熱諷金磚國家的舉動“雷聲大,雨點小”,同時又擔心金磚國家的合作趨勢將對歐美傳統貨幣霸權構成巨大挑戰,驚呼“金磚國家已成為對抗西方發達國家的強大經濟和政治力量,全球權力正從傳統強國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西方經濟學家盯著“金磚們如何求同存異”,媒體已經開始預測“下一塊金磚是誰”。

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非德班同非洲國家領導人舉行早餐會。與會各國領導人就中非關係、非洲形勢深入交換意見,闡述政策主張。習近平指出,中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堅定奉行對非友好政策,永遠做非洲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努力為非洲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金磚峰會的成果巨大”, 俄新網28日援引俄羅斯經濟學家的分析稱,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的成立將直接促進多邊投資合作的落實與深化,保障各國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應急基金將在發生危機時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替代者的作用,幫助各國應對危機。俄專家認為,開發銀行的設立並非簡單的過程,但這一銀行將不僅僅是為金磚國家設立的,在特定情況下也會給予其他國家幫助,避免賽普勒斯等歐洲國家面臨的困境。

俄羅斯《觀點報》28日以“預防措施”為題報導稱,金磚國家峰會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是達成建立一個規模為1000億美元的應急基金。這實際上是向歐美傳統貨幣霸權挑戰。據俄羅斯《生意人報》28日報導,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裡•特列寧表示,此次峰會成果已經表明,五國不僅確定優先合作方向,而且還追求實現未來的目標——提高該組織在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G20等組織的影響力。

路透社27日稱,俄羅斯總統普京週三在金磚國家峰會上將金磚五國比作非洲五大獸:獅子、大象、野牛、豹子和犀牛。而路透社認為,普京的比喻道出了金磚國家面臨的窘境:整體上是對抗西方發達國家的強大經濟和政治力量,但單個國家力量有限。

“再見美元!金磚的力量有多大?”德國《法蘭克福彙報》28日以“金錢就是力量”為題稱,當世界盯著賽普勒斯危機時,全球力量平衡正在發生變化。15年前,發展中國家欠了工業化國家一屁股債,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被視為西方力量的符號和工具。現在金磚五國卻成為債權人,它們的經濟成就已轉化為政治資本,債臺高築的發達國家的影響力日趨下降。德國《時代週報》還以“全球權力正在如火如荼轉移”為題說,美國和日本因金融危機的後果折磨著自己,歐洲的債務危機不斷蔓延,“金磚國家將形成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核心,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金磚國家間的差異太大了”,英國《金融時報》署名吉恩•拉赫曼的文章認為,“金磚國家”從當初的純經濟概念變成經濟—政治概念,但“金磚”間的差異實在太明顯了:南非只有5000萬人口,經濟規模只有中國的1/20,以至於高盛經濟學家奧尼爾堅持認為,南非實在太不像“金磚”了。中國的問題在於,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第一大製造國,其崛起已超越“金磚崛起”理念,而成為另一個單獨的話題,至少其經濟規模已超過“其他四塊金磚之和”。

非洲媒體稱,非洲各國普遍對“金磚”進一步合作表示期待。金磚國家峰會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繼續在非洲大陸的訪問,抵達最後一站——剛果(布)。剛果(布)新聞部長表示,剛果將在結合自身國情的基礎上,借鑒中國好的經驗,將本國建設成中部非洲地區有分量的國家。《環球時報》記者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街頭接觸到的計程車司機、大學生、公務員甚至很多小商販通過本國媒體和外國媒介瞭解到習主席的來訪,希望用最熱情的方式迎接此次訪問。剛果(布)農業部長日前在為中國援建、占地達59公頃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剪綵時,稱讚中國資助的這一專案是“南南合作典範”,稱中國對剛果(布)的幫助“說到做到”,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尤其突出。他還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誰能詆毀中國和剛果(布)、中國和非洲間的合作關係”。

“誰是下一塊金磚”也成為媒體議論的對象。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稱,更多新興經濟體憧憬著步南非後塵,成為“金磚”的第六個成員,如印尼。有學者直接在《雅加達郵報》上談論其成為“第六塊金磚”的可能性,因為印尼經濟增速很快,已是全球第16大經濟體。還有墨西哥、土耳其等都是潛在力量。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金磚峰會成果大:或出現新的世界秩序核心(Page 5)

Post by editorial »

澳總理吉拉德下周中方簽署澳元與人民幣直接兌換協定
1-4-2013

澳總理吉拉德在下周將開始訪華,預計她此行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與中方簽署澳元與人民幣直接兌換協定。

該報稱,吉拉德此次訪華期間將前往上海,與中方簽署上述協議。一旦協定簽署,澳大利亞企業不再需要將澳元兌換成美元或日元之後再兌換成人民幣,將大幅降低外匯兌換風險,節省大量交易成本。

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交易夥伴。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上一財年,澳大利亞從中國的進出口總額達到1200億澳元(約1250億美元)。

澳大利亞企業一直在推動澳元與人民幣的直接兌換。澳政府去年10月發佈的《亞洲世紀中的澳大利亞》白皮書中把這一事項列為優先解決的問題。白皮書說:“我們已與中國政府就貨幣直接兌換問題進行了初步討論。我們正在繼續這些探討,並探索與中國合作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的其他機會。”

去年3月,澳大利亞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了一項為期三年價值300億澳元(約313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定,此舉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支援人民幣國際化的強烈信號。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澳總理吉拉德下周--簽署澳元與人民幣直接兌換協定(Page 5)

Post by editorial »

美國經濟是如何走向全面破產的

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

上周四,道瓊斯(Dow Jones)和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都衝破紀錄,股市自2007年上一次高峰以來遭受的損失被一掃而光。但我們不該為此雀躍,反而應該十分擔心。


過去13年中,股市曾兩次崩潰並引發衰退:美國家庭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時損失了5萬億美元,又在2007年房地產崩潰時損失了超過7萬億美元。我預計,近來的華爾街泡沫也會在未來幾年之內破滅,這次的華爾街泡沫是靠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惡意發行大量空頭貨幣吹起來的,基礎並不是真正的經濟增長。

自標準普爾500指數於2000年3月首次達到目前水平以來,美聯儲瘋狂的印鈔機已將他們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了六倍(從5千億美元增至3.2萬億美元)。然而,在此期間,經濟產出年均增幅只有1.7%(這是內戰以來最慢的增速);真實商業投資的年增長率只有0.8%;正式就業崗位數量的年增長率也只有微不足道的0.1% 。家庭真實收入中位數增長下降了8%,中產階級全職工作崗位數量下降了6%。收入“最低”的90%人口的真實凈值下降了四分之一。領取食品補助券和殘疾救助的人數翻了一番還多,達到5900萬,約佔美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由此看來,實體經濟仍在不斷下滑,而華盛頓還在不斷給後代堆積債務,沒有能力控制戰爭預算或者福利支出,也沒有能力提高償付國家債務所需的稅收。自然而然,美聯儲乞靈於未曾用過的激進措施,開始大肆印鈔。然而,大量增加的流動性不但沒有刺激銀行貸款或者企業支出,反而一直被困在華爾街的深淵之中,正在發酵成又一輪無法持續的泡沫。

這輪泡沫一旦破裂,美國銀行將不會再得到像2008年那樣的新一輪救援方案。相反,美國將會墮入一個零和緊縮與惡性政治衝突交織的時代,就連目前這種經濟增長的微小殘痕也會消失殆盡。

這種失調前景源自政府的胡作非為。過去80年來,除了幾次短暫的中斷以外,美國一直在奉行越來越瘋狂的財政和貨幣干預政策,試圖以此對抗自由市場的周期性問題,及其減少工作機會和經濟產出的可能趨勢。這樣做的代價十分慘重。

聯邦政府及其央行夥伴美聯儲嘗試了一個又一個目標——理順商業周期、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同時降到最低、鋪開巨大的社會保障網、提高住房擁有率、提供醫療補貼、扶持傳統產業(農業、汽車行業)並促進新行業(“清潔”能源、生物技術)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為華爾街提供救援。如今它們已經被過重的負荷、過大的壓力和強勢利益團體的外圍緊逼壓得喘不過氣來。在關於刺激“需求”的空洞儀式咒語中,奉行現代凱恩斯主義的美國已經破產、癱瘓、陷入爛泥,哪怕它孕育了一種讓最有錢的1%人口定期坐享投機暴利的異型裙帶資本主義。

兩黨都是罪魁禍首,但你永遠不會從那些被大家視為當今政治議程的連篇廢話中猜到這一點 。政府的胡作非為始於1933年,當時,富蘭克林·D·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選擇了不兌現貨幣(不以黃金儲備為基礎的貨幣)、經濟民族主義和工農業領域的資本主義聯合企業。

在二戰( 二戰對結束大蕭條的貢獻遠遠強於新政)的緊急關頭,美國政府變得極為臃腫膨脹,但很了不起的是,在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執掌白宮和小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Jr)掌管美聯儲的20世紀中期,美國迎來了健全貨幣和財政清廉的黃金時代,這樣的膨脹由此得到了短暫的遏制。

接下來,林登·B·約翰遜總統(Lyndon B. Johnson)帶來了“大炮加黃油”的過激政策,到了1971年,在一個背信棄義的周末,這一傾向在馬里蘭州戴維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當時,理乍得·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最終決定黃金和美元之間不能進行兌換,實質上等於賴掉了本國的債務 。這一舉動——可以說是比水門事件更嚴重的罪過——意味着國家金融紀律的覆滅和長達40年的狂歡的開始。在這40年間,我們生活奢侈,將經常賬目赤字累積到了8萬億美元之多。實際上,美國經歷了一次內部槓桿收購,把總債務(公共和私人)和經濟產出之間的比率從約為1.6的歷史水平增加到了約3.6。由此而來的是30萬億美元的超額債務(超過了總債務56萬億美元的一半),至今還威脅着美國的經濟。

這樣的債務爆炸是流動資金把戲的產物,這種把戲是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尼克松當政期間發明的。弗里德曼是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英雄,實際上卻為貨幣供應的無止境擴張播下了種子。今年慶祝百年華誕的美聯儲在上世紀70年代推動了貨物和商品的極度通脹,全靠保羅·A·沃爾克(Paul A. Volcker)的鋼鐵意志,這樣的局勢才得到了控制。沃爾克是1979到1987年間的美聯儲主席。

在他的繼任者、蒙羞的英雄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管理下,美聯儲把弗里德曼的那些孱弱的貨幣擴張規則拋在一邊,在過長的時間裡,美聯儲把利息率維持在過低的水平,並向華爾街注入了大量新發行貨幣。最終以“格林斯潘對策”(Greenspan put)命名的央行理念由於美聯儲1998年對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的援助這一不可原諒之舉,而得到了強化。“格林斯潘對策”指的是美聯儲的不成文承諾,即如果市場資產價格下跌,它將會介入,就像他們在1987年的股災發生後做得那樣。

格林斯潘的寬鬆貨幣政策之所以沒有引發通貨膨脹,僅僅是因為國內的商品和勞動力價格被來自亞洲工廠的大量進口產品所壓制。通過離岸外包美國的可交易貨物業務,美聯儲遏制住了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可是由此引發的流動性過剩也導致金融資產領域的價格飆升。格林斯潘的縱容態度催生了美國歷史上最繁榮的股市,自1987年發生股災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美國的股指上漲了五倍。

美國人很快停止儲蓄,花掉了他們所賺到的每分錢和能借到的每筆款。受到1997年的金融危機重創的亞洲國家也非常配合。這些國家,尤其是中國和日本,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儲備,它們的中央銀行變成了一系列的貨幣“捕蟑盒”,主權債務在那裡只進不出。我們一直在靠借貸度日,而且是在花亞洲人借出的錢。

這種變化強化了里根派的陳腐觀念,即“赤字不要緊”,它還強化了一個現實,即美國 “公開持有”的12萬億美元國債里,有近5萬億國債實際上是藏在各國中央銀行的保險庫里的。在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任內實施的多個引人側目的舉措中,遠離謹慎財政是後果最嚴重的一項,這也是身為里根政府預算主管的我在1985年辭職的一個原因。此舉為共和黨人徹底拋棄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的平衡預算政策打造了一個樣板,也讓喬治·W·布殊走上了不歸路,他用兩場師出無名的昂貴戰爭、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大肆擴張,以及針對富人的一系列減稅措施,把美國送入了破產境地。華盛頓的說客們變成了國家稅收政策的實際操控者。共和黨的確奉行的是凱恩斯主義,只不過這是針對富人的凱恩斯主義。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爆炸性增長,我們有諸多翔實記錄。虛假的信用評級、證劵化欺詐、以及抵押貸款放貸人、原始債權人和經紀人有意為之的不當操作都幫助引發了這種增長。更鮮為人知的是,截止到2008年的八年中,華爾街十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出現大規模擴張。儘管銀行的微薄股本幾乎沒有增長,可是他們對不穩定的“熱錢”的依賴度卻在飆升,這是因為,來自大蕭條(Depression)時期的優秀監管利器《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被徹底廢除了。

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華爾街把槍抵在華盛頓的腦袋上,後者幾周之內就開始給哀鴻遍野的金融業輸血,實施了一番驚慌失措的混亂救援和印鈔行動。這是美國金融史上最可恥的一章。

與2006年起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本·S·伯南克(Ben S. Bernanke)發出的嚴重警告相反,當時的威脅遠不到“新版大蕭條”或“金融核冬天”的地步。“大恐慌”(Great Fear)純屬華爾街一手造成的,它在眾議院未能投票通過《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之後,導致股市狂跌,眾議院後來做出讓步,最終通過了該救援計劃。假如布殊總統和他的高盛(Goldman Sachs)顧問(即財政部長)小亨利·M·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立場堅定,這場危機會自行平息,並讓投機者承擔他們罪有應得的損失。實體銀行體系根本從未陷入嚴重危機,自動取款機不會關停,金融業也不會從內部垮掉。

然而,剛好相反,白宮、國會、美聯儲、布殊和接下來的奧巴馬總統鋌而走險,採取了一系列不計後果的舉措,這不僅毫無必要,還會帶來惡劣後果。比方說,汽車行業的救援無非是在工作崗位上拆東牆補西牆——尤其是往人口老齡化、但有重要選舉意義的“鐵鏽地帶”補——但並沒有保住崗位。奧巴馬經濟刺激計劃的“綠色能源”部分基本是把近10億美元拱手送給裙帶資本家,比如風險投資人約翰·多爾(John Doerr)和自詡為太空夢想家的埃隆·馬斯科(Elon Musk)之流,目的是給富人打造新玩具。

奧巴馬8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僅有不到5%流向了真正需要食品券和勞動所得稅抵免等形式的扶貧計劃的人群。其絕大部分卻成為了撒向州級和地方政府的大筆金錢、政治分贓式的基礎設施項目、營業稅漏洞和不分青紅皂白的中產階級稅收減免。民主黨凱恩斯主義者與他們的共和黨同仁一樣才智枯竭(儘管不及後者那麼偽善),他們把借來的錢送到消費者手中,希望他們買個除草機、平板電視,或者至少去紅龍蝦(Red Lobster)下個館子什麼的,除此之外根本無計可施。

但即使是奧巴馬無可救藥的輕率政策也無法與美聯儲的肆無忌憚相提並論,後者把利率降為零,然後以每小時6億美元的驚人速度印刷新幣。多虧了美聯儲,短期投機者一直在“購買”大量國債和住房貸款抵押證券,用的幾乎全是以實際為零的利率借得的短期隔夜資金。伯南克叔叔讓他們收入不菲。

美聯儲如今誓稱,只要通貨膨脹率不超過2.5%,他們就能把失業率降到6.5%以下,但該機構哪怕只是暗示要縮減資產負債表,也會引起沽盤的狂潮,因為債券價格即使是微微下降也會徹底消滅套利者的利潤。儘管伯南克保證最終會逐漸平穩退出,美聯儲已經置身自己打造的貨幣政策囚牢之中。

在美聯儲進行盲目調整之時,國會則心急如焚。自詡的財政鷹派人士、眾議院預算委員會(House Budget Committee)主席保羅·D·瑞安(Paul D. Ryan)不敢透露真相:10年期赤字實際上在15萬億美元到20萬億美元之間,大大超過了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的7萬億美元。根據國會的最新預計,未來10年將會湧現1640萬新工作崗位,而在過去10年只出現了250萬個新崗位,這個數字只是華盛頓較為極端的妄想的一個例證。

就連所謂的“大膽”措施——把社會安全福利金的生活費調整和另一種通貨膨脹指數聯繫在一起——也只能在10年的時間裡節省2000億美元,還不足填補赤字的1%。瑞恩的最新預算無恥地放過了社會安全福利和聯邦醫療保險,雖然用於這兩個社會福利項目的將近19萬億美元的費用中有相當一部分被富有的年老階層享用。同時,他提議在未來10年對價值7萬億美元的安全網——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食品券和勞動所得稅抵免——進行30%的苛刻削減,這是共和黨針對美國99%人口的又一個戰場。

在沒有任何變動的情況下,在接下來大約10年里,目前接近17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總額,將沖高至30萬億美元,並從今天的國內生產總值的105%,飆升到150%。因為美國的政治系統的僵局排除了任何“大妥協”的可能性,這個國家的財政崩潰將逐步發生,就像希臘/塞浦路斯的悲劇一樣,其表現形式就是一系列可以預見到的關於舉債上限的危機、後續解決方案和臨時的預算補救措施。

美國的前景相當黯淡。中國曾在過去15年里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但由此造就的有史以來最大的建築熱潮正在放緩。巴西、印度、俄羅斯、土耳其、南非和所有其他增長中的中等收入國家都無法彌補這個需求上的缺口。美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機制已經到達了極限。日本正在陷入老年破產期,歐洲也在沉入福利國家的衰老期。在北京,去年上台的新掌權者們明白,在經歷了20年的瘋狂放貸、投機和建設之後,即便是他們也終將面對好日子終結的那一天。

未來的國家凋敝慘景與伯南克在2004年宣布的“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可謂有天壤之別,當時他預測經濟繁榮將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美聯儲已經掌控了商業周期;直到2007年3月,他還在證言中說次貸危機的影響“看上去可以得到控制”。可現在的經濟並非是“緩和”而是“大畸形”,其製造者正是一個慫恿華爾街大肆賭博的央行,它走入了邪路,把儲戶釘死在“零利率”的十字架上,並引發了全球大宗商品泡沫。這個泡沫通過提高食品和能源價格來侵蝕民眾的生活標準,而對於這種形式的通貨膨脹,美聯儲在計算通貨膨脹率時不負責任地將之摒棄一邊。

這些政策已經使得美國病入膏肓。而解決的方案太過激進以至於不可能發生。我們必須讓國家和市場經濟徹底脫鉤,還將需要放棄裙帶資本主義及其近親——所有形式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這個國家必須摒棄其極端自滿的心態、經濟刺激及社會保險,並將其關注點轉移到對一個高效、廉價、審查資格的安全網進行管理和融資。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政治系統大幅縮減其覆蓋範圍,並要廢除總統連任制,因為政府機構和競選連任者的團隊已經變得密不可分。分離這兩者將需要對憲法做出大幅修改:添加修正案,賦予總統和國會議員單一的六年任期,不能連任;為候選人提供100%的公共資金支持;嚴格限制競選活動持續的時間(比如,最多八周);並且終生禁止任何曾效力立法和行政部門的人士從事遊說活動。此外,還需要完全推翻對“聯合公民案”的判決,並要求國會通過平衡的預算方案,否則就面對自動開支削減。

我們還需要清除掉具有腐蝕性影響的金融化機制,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金融化已將美國經濟變成了一個巨型賭場。這也就意味着,要讓華爾街的大型銀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他們像自由企業一樣去競爭,並承擔風險,而不再為它們提供廉價的美聯儲貸款或存款保險。銀行可以接受存款,並發放商業貸款,但應該被禁止進行交易、擔保及各種形式的理財業務。

最後,我們還需要讓美聯儲的核心決策者走下賽場,恢復這個央行原本的職責:在危機期間提供流動性,但絕不能購買政府債務,或試圖對經濟進行微觀管理。將美聯儲從金融市場上剔除出去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資本主義制度重新轉向自由市場和真正的財富創造 。

當然,這些將永遠不會發生,因為美聯儲壓低利率的做法已經人為地撐起了數萬億美元的資產,從上海的摩天大樓到《財富》(Fortune)1000強的股票,再到最近的樓市“復蘇”。 在財政、道德,及學術理論層面,美國都已破產。美聯儲已經點燃了一場將顛覆自身的全球貨幣戰爭。日本已經報名參加,巴西和中國都十分憤怒,而以德國為主導的歐元區正搖搖欲墜。一旦最近這次泡沫破滅,將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這場崩潰。如果這聽起來像是個逃離市場並儲備現金的建議,它的確如此。


戴維·A·斯托克曼(David A. Stockman)是密歇根州前共和黨國會議員,曾在1981年至1985年期間擔任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總統的預算辦公室主任,最近著有新書《大變形:美國資本主義的腐敗》(The Great Deformation: The Corruption of Capitalism in America)。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澳總理吉拉德下周--簽署澳元與人民幣直接兌換協定(Page 5)

Post by editorial »


美國金融霸權徹底崩盤 博鼇政經外交中美大博弈

2013-04-08 11:03:10

【美國經濟復蘇無力,美聯儲已經沒有回頭路,只有繼續印鈔票,推動美國股票與房地產市場上漲。這已經成了一條不歸路,這是一條值得讓全世界警惕的不歸路,因為它最後如何解決,很可能是一個連美國資本自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1、美國經濟復蘇假像暴露,美國印錢最後將如何收場值得警惕
● 美國就業資料遠遜預期咐
據美聯社4月5日報導:美國勞工部當天公佈的美國非農資料,凸顯美國經濟復蘇之路的艱難。分析師認為,這將暫時可以讓圍繞美聯儲是否會較早退出寬鬆措施的爭論有所平息。美國勞工部的資料顯示,美國3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8.8萬人,創下2012年6月以來的最低增速,預期增長20.0萬人;2月非農就業人數修正後為增長26.8萬人,初值為增長23.6萬人。

此外,3月份失業率為7.6%,該資料創2008年12月來的最低水準,預期為7.7%;2月未作修正,仍為7.7%。美聯儲曾經為失業率設下6.5%的目標,但聯儲也強調需要看到“就業市場顯著改善”,而勞動參與率驟跌導致的失業率下滑可算不上“好消息”。

【天下縱橫談】:在往期的《天下縱橫談》中,評論員曾經多次談到,當前美國的就業資料已經成為美國勞工部的資料魔術,沒有實際意義,除了資本市場的短炒之外。美國經濟復蘇是一個條漫長的道路,它絕不像美國各個部門給我們所顯示的資料那樣樂觀。在這種情形下,盲目唱衰中國經濟,唱多美國經濟,是極其錯誤的,它導致了中國的一些資本盲目加大對美元資產的配置。

剛剛公佈的美國3月份非農就業資料,再次印證了評論員的判斷。再此,評論員依然維持原來的判斷:當前的美元走強只是反彈,而絕對不是反轉,美元會在反彈下跌後再反彈,如此循環往復,這種過程至少還會持續12個月,也就是持續到2014年4月。在那之後,局面將如何走,仍然高度不確定。那種認為美元在當前要反轉的看法,基本是沒有看清楚美國經濟的真相。

在今年年初的《天下縱橫談》中,評論員曾經談到,2013年一隻極有可能出現的黑天鵝,就是美國經濟復蘇的停滯,現在看來,這一天已經為時不遠。

在這種情形下,可以預料美聯儲會維持當前的資產購買規模,也就是一個月45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與400億美元的房地產抵押支援債券MBS購買,共購買850億美元。在全球資本市場,尤其是中國一些學者認為美聯儲是在明松暗緊,在搞“增兵減灶”戰略的想像中,美聯儲資產創造了又一個歷史新高,接近3.2萬億美元。

它意味著美聯儲印鈔票的規模,再次創造了歷史記錄。評論員認為,記錄仍然會不斷刷新,美聯儲已經沒有回頭路,只有繼續印鈔票,以推動美國股票與房地產市場的上漲。美聯儲推動股票市場在當前的位置上繼續創新高的決心,以及推動房地產市場創新高的決心,已經成了一條不歸路,這是一條值得讓全世界警惕的不歸路,因為它最後如何解決,很可能是一個連美國資本自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2、日本跟著美國有樣學樣,中日矛盾緩解短期無望

● 日央行空前刺激措施將向經濟注入1.4萬億美元
據路透社4月4日報導,日本貨幣刺激政策4日集中爆發,該國央行承諾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向經濟注入1.4萬億美元資金,這一激進押注引發日元匯率大幅走低、國債收益率降至歷史新低。為結束長達二十年的經濟停滯,日本央行實施休克療法,行長黑田東彥承諾日本央行將實施開放式資產購買,並表示貨幣基礎在2014年底前將幾乎翻倍至2.9萬億美元。

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專案購買的債券或更多,但考慮到日本經濟規模僅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一,黑田東彥的“量化加質化貨幣寬鬆”在規模上無可匹敵。面帶微笑的黑田東彥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這一貨幣寬鬆的程度前所未有。”他稱:“我們採取了我們能夠想到的一切可用的措施。我有信心為在兩年內實現2%的通脹目標,我們今日用盡了全部必要措施。”
黑田東彥政策調整的廣度,及他確保理事會一致支持的事實,大幅推低了日元,也使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紀錄新低,還助股市收盤接近創下四年半新高。

【天下縱橫談】:在看到美國的股票市場迭創新高之後,日本動心了。日本之所以失去15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資產價格沒有上漲,日經指數經歷了長達20年的大熊市,日本房地產價格也是泡沫破滅之後,一直在底部徘徊,20年沒有起色。

與伯南克是研究大蕭條出名的相似,當前的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是研究日本大通縮出名的。他此前對日本通縮的觀點,就是認為日元升值對日本通縮負有責任,因此必須以寬鬆的貨幣政策,來使得日元貶值,從而推動日本走出通縮,達到輕微的通脹目標。

應該說,黑田東彥的觀點早在10年前就有了,為什麼現在才拿來實踐?答案就是美國為其提供了榜樣,更重要的是,美國也希望日本配合其貨幣寬鬆戰略。在釣魚島問題爆發之後,日本在政治與金融戰略上與美國日趨一致。換做以往,日元如果在短期內下跌20%的話,一定會受到美國的批評,因為在日本經濟基本面沒有出現大的變化的情況下,如此突如其來的貨幣大幅度貶值,根本難以用經濟因素來解釋,可以認定為是在操縱匯率。但是這一次,日本不僅沒有受到美國的批評,反而得到了美國的庇護。

日元大貶值能否帶來日本經濟的復蘇,現在還很難說,因為日本不是美國,日元也不是世界貨幣。不過,貨幣政策既定的話,日元貶值戰略的持續時間,至少會有一年的時間來測試效果。因此,可以判斷,日元再未來,很有可能繼續貶值,測試120日元兌1美元的關鍵點位。

日元貶值戰略實際上意味著,日元國際化雄心的放棄。但是,評論員認為,這種雄心的暫時放棄,也意味著對美元的妥協,甚至是對美元戰略的脅從與配合。經濟是政治的基礎,金融利益決定政治走向,在日元戰略與美元戰略一致的情形下,中日矛盾就很難在短期內得到解決。中日韓首腦峰會,以及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預計都不會有任何突破。
3、賽普勒斯問題逐漸平息,歐元區利空出盡有利中國
● 從賽普勒斯危機可汲取銀行能有序關閉的經驗

據路透社4月7日報導:歐洲央行管委會成員魏德曼當天表示,對賽普勒斯的援助顯示,該國銀行能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逐步關閉,塞國局勢已經穩定下來。魏德曼稱,他不排除賽普勒斯還需要更多流動性的可能,但他強調指出,解決塞國問題要靠長期結構性改革,而不是更多的資金。

魏德曼提到歐洲有關如何處理破產銀行的指令的討論。“我們不能總是拿納稅人的錢去援助陷入麻煩的銀行。應該要以不威脅金融體系的方式逐步關閉這些銀行。”歐盟執委會目前正在起草有關銀行安全的指令,擬在成員國立法中加入有關投資者責任的內容。”“從賽普勒斯汲取銀行能夠逐步關閉的經驗,這點很重要,儘管推進該計畫的過程中存在重重困難。這是個積極訊號,應該能降低相關不確定性。”
【天下縱橫談】:在上期的《天下縱橫談》中,評論員曾經談到:“賽普勒斯問題的解決,顯示了歐元區與美國完全不同的思路,美國解決次貸問題的方式是掩蓋子。利用史無前例規模的貨幣寬鬆,來拖延問題,其目的是最後向其他國家轉嫁問題。歐元區的思路則是,誰犯下了錯誤誰就必須承擔責任,對希臘如此,對賽普勒斯更是如此,希臘債權人不得不進行了債務減記,塞浦路存款人不得不承受部分損失。”“歐元區解決賽普勒斯問題的方式,是勇敢的、果斷的、負責任的。”“這是一份讓人對歐元區前途更有信心的一次行動。可以認為,這是歐元區為應對今後更大的國際金融動盪,而進行的一次佈局與準備”

從歐洲央行官員的最新表態來看,它們確實是把賽普勒斯問題的解決,當成了歐元應對危機的一次大演習。賽普勒斯銀行倒閉的恐慌很快就過去了,賽普勒斯金融系統將很快進入正常的運轉,也就是完全放開取款。應該說,相對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問題,歐元區的債務危機與部分成員國的銀行危機問題,其解決難度要大很多,因為它涉及到不同主權國家的問題,但是即使這樣,歐元區依然顯示了不可違背的解決問題的意志。從這個對比上來看,評論員認為,歐元的前途雖然談不上有多光明,但是也絕對不必要悲觀,歐元將至少可以維持其當前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份額。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了。

歐元區的這一趨勢,對中國而言,是個利好,因為它在客觀上起到了配合中國抗擊美元的作用。當然,對美國而言就是個利空了。它至少說明一點,美國要從歐元區驅逐資金到美國去幫助推升美國的資產價格,其難度恐怕就越來越大,所需要的成本也越來越昂貴,甚至到了付不起的地步。不過,這也加大了美國在中東以及東亞地區,引爆新的政局動盪點的動機與壓力,從這個角度而言,當前的朝鮮半島局勢變化,尤其需要引起中國的注意,防止朝鮮的戰爭威懾為美國所用!
4、博鼇政經外交大演出,同時警告破壞地區穩定的勢力

● 習近平:今後五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產品

據新華社4月7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海南博鼇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將大力促進亞洲和世界發展繁榮。習近平在演講出說:“新世紀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貿易額由1000多億美元增至1.3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交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重要投資來源地。中國同亞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勢頭,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將持續擴大,對外投資也將大幅增加。據測算,今後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左右的商品,對外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有可能超過4億人次。”

【天下縱橫談】:在上期的《天下縱橫談》中,評論員曾經談到:“從博鼇論壇參與國家的名單,以及澳大利亞準備於中國簽署直接的貨幣兌換協定這兩個資訊來看,中國外交的重點出擊方向,仍然是以貿易與金融合作為主,這正是中國當前的最強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

從這次博鼇論壇的主題設置以及中國領導人的演講內容來看,這確實是一次中國的經濟大外交。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今後5年,中國進口10萬億美元的產品,對外投資規模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4億人次。按照2012年中國出境旅遊,人均消費6000美元的情況來看,這4億遊客將為國外帶來2.4萬億美元的直接消費。這是非常驚人的。

這樣的資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拉動,將至少相當於兩個美國以每年4%的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推動作用。而當前美國經濟的增長不過2.5%左右。對世界而言,這樣的中國發展,所帶來的利益,自然是不言自明。

當然,這樣的中國經濟紅利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在保證中國周邊地區與亞太和平的前提下,才能最大程度得以實現。也是因此,我們看到,中國領導人也對當前亞太地區的一些不穩定源進行了警告。“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不能這邊搭台、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台、好戲連台。

國際社會應該宣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們的地球村成為共謀發展的大舞臺,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競技場,更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目前看來,世界局勢最緊張的地區,一個是中東,一個是朝鮮半島,而朝鮮半島更加臨近中國。評論員認為,有關各方尤其是朝鮮半島安全有關各方,也能聽話聽音,領會一下來自中國的善意警告,並收斂一下自己的行為。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美國金融霸權徹底崩盤 博鼇政經外交中美大博弈(Page 5)

Post by editorial »

外媒關注:習近平警告不准任何人搞亂亞洲

英國《金融時報》4月8日刊發題為《習近平警告:不准任何人搞亂亞洲》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不能允許任何國家把亞洲搞亂。最近幾周朝鮮半島緊張升級,擁有核武的朝鮮威脅稱,即將對美國及其盟友發起攻擊。

習近平周日在中國一個商務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對中國的盟友朝鮮發出上述含蓄譴責。來自亞洲、非洲和歐洲的數十名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博鼇亞洲論壇。

“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習近平表示,他沒有點出具體國家的名稱。“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

這些言論暗示,中方對朝鮮的好戰姿態和持續數周的戰爭叫囂越來越煩。同時,美國軍方官員對路透社(Reuters)表示,考慮到與朝鮮之間的緊張局勢,美方決定推遲原定下周進行的導彈試驗,“以避免任何誤解或誤判”。

周日出席博鼇論壇的西方外交官表示,習近平刻意含糊的措辭似乎是在含蓄警告平壤方面:不要把事情做過頭,但習近平的話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針對華盛頓方面,中國領導人經常指控美國插手亞洲事務。

美國和亞洲其它國家呼籲中國作為朝鮮唯一真正的盟友採取更多行動,迫使這個“隱士王國”及其喜怒無常的年輕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eun)收斂行為。

澳大利亞總理朱麗亞 吉拉德(Julia Gillard)周日在中國海南島舉行的博鼇論壇上發言時,提到了朝鮮問題。
“(朝鮮半島上的)任何攻擊行為,都將威脅本地區每個國家的利益,”吉拉德表示。“出於這個原因,我確實歡迎亞洲所有國家的政府加強合作,防止朝鮮半島爆發衝突,制止朝鮮的好戰行為。”

新西蘭總理約翰 基(John Key)周日晚些時候在博鼇會晤習近平時,預計也將敦促中國運用其影響力約束平壤方面。
中國外交部周日表示,已促請朝鮮方面確保在朝鮮的中國公民、外交官以及投資的安全,而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仍在正常運作。
“當前朝鮮半島形勢不斷緊張升級,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中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上周朝鮮當局對常駐該國的外交使團表示,他們應當考慮撤離朝鮮,下週三(4月10日)後他們的安全將無法保證。近日朝鮮還宣稱,核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但截至周日,沒有跡象顯示有任何國家在認真計畫從平壤撤出外交人員。

多數國家的判斷是,戰爭叫囂是朝鮮國內政治的一種反映,也是該國年輕領導人鞏固其對軍隊和官僚體制掌控的企圖的一部分。金正恩在他父親2011年12月去世後上臺。

習近平發出警告的同一天,中國宣佈將讓郵輪前往南海有爭議島嶼,此舉本身也可能引起鄰國不滿,這些國家也對蘊藏豐富石油資源的南海有主權主張。

反映中國經濟和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的一個跡象是,陣容空前的世界領導人出席博鼇論壇,包括哈薩克斯坦、緬甸、秘魯、尚比亞、墨西哥、柬埔寨和芬蘭的總統或總理,以及汶萊蘇丹。

習近平在周日的演講中強調了中國的經濟吸引力,預測5年內中國的進口將達到10萬億美元,而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他還表示,出國旅遊的中國人將超過4億。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習近平警告不准任何人搞亂亞洲 (Page 5)

Post by editorial »

100826_578.jpg
100826_578.jpg (29.32 KiB) Viewed 8807 times
人民幣與美元歐元鼎力成三大國際貨幣
25-4-2013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近日新聞發佈會上說,中法雙方將就中法關係,中歐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問題進行交流。

法國總統訪華期間,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及中國全國人大主席張德江會晤。

  習近平星期五在北京與前來為法國總統訪華做準備的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會面時說,中方高度重視法國總統訪華。
  習近平強調,中法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持相同看法,兩國友好基礎深厚。明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雙方應該繼續加強在雙邊及國際事務中的協調合作,不斷充實中法新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內涵。

法國準備與中國建立人民幣互換協定
  法國將要同中國討論建立貨幣互換協議。法國央行行長諾亞透露,法國央行準備與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希望將巴黎建設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巴黎與人民幣互換將可能是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的議題之一。
  據工商時報引述英文的中國日報報導,法國央行行長諾亞表示,法國央行一直探尋在歐元區設立人民幣流動性安全網的途徑,因此,考慮與中國央行就貨幣互換達成 協定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諾亞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人民幣走向完全自由兌換的第一步,這樣的進展將使人民幣與美元、歐元一起,成為全球3大國際貨幣之一。

法國與中國的貨幣達成互換協定,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在歐元區進行貿易和投資結算的應用。
  英國在今年3月份已與中國人行簽署為期3年、規模4000億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這讓法國與英國在成為歐洲主要人民幣交易中心的競爭更為激烈。一般認為,本月底法國總統奧朗德將訪問中國,預料人民幣國際化將成為奧朗德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的議題之一。
  法國金融行業促進機構統計,2011與兩年間,法國企業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接近70億人民幣,是倫敦的兩倍。該機構執行長德布萊松說,法國與非洲的淵源與地理上的相近,使巴黎自然而成為中非商務往來的人民幣交易中心。

  法國總統即將訪華 中法關係:增進互信 推動共贏
  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法國總統奧朗德將於25日至2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奧朗德總統首次訪華,他也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產生後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元首。
 中法關係近年來總體發展良好,高層互訪不斷。奧朗德此次訪華必將進一步增進雙方政治互信,推動互利共贏,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使中法關係邁上新臺階。

  延續傳統友誼
 中法兩國2014年將迎來建交50周年和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作為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法國長期以來都把發展對華關係作為法國外交的重點。中法高層領導人一直保持著友好交往,兩國人民也相互吸引、相互貼近,互有好感,雙方友好基礎深厚。

  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中如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領導人都有留學法國的經歷。法國多位前任總統也與中國有著密切關係:戴高樂力排眾議承認新中國;德斯坦和希拉克是“中國通”,對中國歷史文化非常感興趣;薩科齊執政後期,談到國際形勢,言必談中國的重要性。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表示,從長期來看,法中關係是好的甚至可以說非常好。法國和中國的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同為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法中之間應保持經常的溝通和交流。
  奧朗德年當選法國總統後,延續了歷任法國總統對對華關係的重視。他當選後會見的第一位外國使節就是中國駐法大使孔泉,他還任命原法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對中國情況非常熟悉並且會講中文的燕保羅為其外交顧問。

  今年3月,在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後,奧朗德第一時間與習近平通電話,代表法國人民熱烈祝賀習近平當選。他在通話中表示,明年是兩國建交50周年,法方願以此為契機,同中方一道,繼承友好傳統,規劃兩國關係未來,推進互利合作。

 增進政治互信
  分析人士指出,奧朗德此次訪問中國的首要目的是增進雙方的政治互信,建立兩國新一屆高層間的友誼,這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法雖然相距遙遠,但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都致力於推動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在一些國際熱點問題上保持協調合作。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法關係的 發展不僅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也有利於構建發達國家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共贏的新模式,有利於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有利於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 系民主化。
  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法國總統奧朗德將於25日至2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奧朗德總統首次訪華,他也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產生後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元首。
  中法關係近年來總體發展良好,高層互訪不斷。奧朗德此次訪華必將進一步增進雙方政治互信,推動互利共贏,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使中法關係邁上新臺階。
  據法國央行資料,巴黎人民幣存款總計100億元,約合16.1億美元,是僅次於英國倫敦的歐洲第2大人民幣儲蓄地。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人民幣與美元歐元鼎力成三大國際貨幣(Page 5)

Post by editorial »

巴以領導人同現北京 中國已摸到美國重要命門
2013-05-06 08:15:39 

• 這一天的重合期可以說給人無限的想像可能!它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中國現在迫切要求在中東兩大問題上,都具有與本國地位相稱的發言權與影響力!...

1、以色列空隙敘利亞,美以共同測試中歐俄的中東戰略紅線

●CNN稱以色列已對敘利亞實施空襲
●美國重新考慮向敘反對派出售武器

在4月21日的《天下縱橫談》中,評論員曾經談到:“在美國三大股票指數創造次貸危機以來的新高,道鐘斯指數創造100多年來的歷史新高之後,美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自然出現了,那就是持續在世界兩大資本最豐富的地區,西歐與東亞地區,製造地緣政治不穩定,從而讓美聯儲能夠早日兌現其金融戰略中的重要一環,那就是最終將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推上歷史新高。不過,這個任務的難度是相當之大的,其程度要遠比推動股票市場創新高要艱難的多。而伊朗戰爭黑天鵝事件,則一直是美國資本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誘惑。沉寂一段時日的敘利亞局勢,再次成為美國關注的重點區域,其背後就是美國資本試圖啟動伊朗戰爭黑天鵝計畫新一輪努力的前奏。”

“敘利亞問題對美國而言,其價值所在,就是它是伊朗問題的影子問題。美國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最大目的,是要說服以色列去襲擊伊朗,或者說為以色列解除掉襲擊伊朗時的後顧之憂。”,“美國軍方與白宮再次談到了敘利亞問題,而美軍第一裝甲師的先遣隊人員則將于本月底部署到位,這樣的軍事部署動作,說明美國已經完成了對如何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內部準備,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它意味著美國對伊朗問題的最後軍事解決方案,提上了日程。未來的中東局勢,將因此而出現重大變化。”

以上兩條消息,印證了評論員當時的判斷。美國正在一步步試圖將以色列拉上“中東黑天鵝”的戰車。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由美國官員而非由以色列或者新聞媒體,釋放出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消息,則反映出美國與以色列之間,對中東局勢的未來設計,已經有了高度的共識,美以是在共同試探,國際社會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承受程度,這一承受程度,將被以色列用來評估國際社會尤其是中俄歐對以色列襲擊伊朗的最後紅線是什麼,也就是說,如果襲擊伊朗,以色列會付出多大的代價。安逸倍增明智選,坐享其成翻一番

2、美歐再次較勁敘利亞,震盪直指中國與歐元區查略默契

●德國反對軍事干預敘利亞
在法國總統奧朗德訪問中國,簽署了大量的空客訂單之後,歐元與人民幣的具體合作,將成為下一步值得期待的中歐關係的推進領域。顯然,這樣的前景,對美元來說,是噩夢的開始。美國不希望看到人民幣與歐元的合作這麼快就得到迅速的推進,因此,在歐元區最為擔心的中東方向,美國早已準備好的一張牌,也就順勢加碼了: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也準備開始軍事干預敘利亞,這等於是為以色列的未來進一步軍事行動,提供實際的支撐。

正如評論員在上一段點評中,所談到的那樣,讓以色列出手空襲敘利亞,其劍鋒所指乃是伊朗,而對“伊朗黑天鵝事件”最為敏感的,則是歐元區的能源消耗大戶、同時也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雖然德國從伊朗直接進口的原油很少,但是,“伊朗黑天鵝事件”一旦出現,其所導致的油價暴漲將是全球性的,其二,伊朗黑天鵝事件一旦爆發,作為最貼近中東地區的歐元區,其投資安全性將受到嚴重的考驗,資金的大幅度外流,恐怕將是很自然的結果。

因此,對於美國的這一威逼,德國首先選擇了反對。德國“支持對敘利亞局勢施加任何形式的政治壓力,反對進行軍事干預行動,因為這將使問題更加複雜且代價巨大”。而德國國防部長湯瑪斯.德邁齊埃特別強調,“不應在解決敘利亞危機問題上劃‘紅線’,德國政府反對外界軍事干預敘利亞局勢。”

德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與美國鮮明的唱反調,是敘利亞問題出現近兩年來的第一次,它表明以德國為代表了歐元區部分力量,已經清楚地看到了敘利亞問題的背後實質,也清楚地表明瞭,德國等歐元區國家,認為歐元區將無法承受“伊朗黑天鵝事件”可能帶來的巨大的政治與經濟衝擊。

評論員認為,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與歐元區的新一輪較勁,將帶來兩個方向上的震盪。第一個震盪歐元區貨幣政策走向,第二個震盪,將出現在歐元區與中國的關係方面。安逸倍增明智選,坐享其成翻一番

3、歐元區降息,並不意味著美歐貨幣政策合流
●歐洲央行2日宣佈降息25基點
在往期的《天下縱橫談》中,評論員曾經多次談到,目前,美日金融貨幣政策已經合流。新一任日本央行行行長野田佳彥是研究日本經濟大通縮出名的,因此,開始跟著美國有樣學樣,推出了超大規模的資產購買計畫。如此一來,全球實際上形成了兩個不同的貨幣與金融政策陣營,一個是美日英的貨幣寬鬆陣營,另外一個則是中國與歐元區的偏向緊縮陣營。

雖然過去一年來,歐元區也兩次降息,但是,從歐洲央行的資產規模來看,2013年頭4個月,歐洲央行的資產規模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大約4000億歐元左右,也就是說,歐洲央行收回了4000億歐元的流動性,歐元兌美元也因此反彈到了1.30美元兌1歐元的上方。這表明,歐洲央行在同時做兩件事情,一是降低歐元區的資金成本,同時有限度地收緊歐元區的流動性,防止歐洲央行資產規模過大,導致流動性氾濫而尾大不掉。

這兩件事情看起來是矛盾的,實際並非如此,它體現的是歐元區解決債務問題與美國解決次貸問題的不同思路。歐元區不存在金融資產泡沫破滅的問題,因此,不需要充沛的流動性去支撐資產價格,而美國則十分需要。但歐元區要解決債務問題,就必須要降低資金成本,以推動企業擴大生產,做大整體的經濟蛋糕,提升GDP規模,從而讓債務問題不解而解之。道理也很簡單,GDP規模一上去,那麼政府債務所占比例也就自然下來了。

評論員認為,歐元區的此次降息,所遵循的思路目前看來,有可能與上兩次降息的思路是相同的。歐元區依然在部分採納德國的政策建議,那就是保持歐元區適度的流動性,避免通貨膨脹出現,同時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安逸倍增明智選,坐享其成翻一番
在歐元區降息之後,中國應高度關注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變化,以確定歐元是真寬鬆還是假寬鬆,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政策。在這之前,評論員認為,中國還可以繼續保持與歐元區在貨幣政策方面某種戰略性默契。

4、巴以領導人同現北京,中國摸到“中東黑天鵝”戰略的命門

●巴以領導人集中訪華
由於歐元區在防務問題上受制於北約,因此在制止伊朗“黑天鵝事件"方面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可以認為,如果不考慮中俄因素的話,美國與歐元區在敘利亞問題上較勁,將最終會形成歐元區某種程度讓步的可能,而一旦如此的話,美歐在中東較勁的另一震盪後果,必然會更大地影響到中國與歐元區的關係,其最壞的局面,將可能是美歐政治、經濟與貨幣政策合流局面的出現:其標誌將可能是歐元區開始實質性的大寬鬆,歐元區購債計畫大規模地實施,與此同時,美歐自由貿易區談判,將可能迅速取得進展。這一局面的出現對中國來說,無疑是最壞的結果,而對美國來說,則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要防止這種局面的出現,中國必須在中東方向有所作為。進一步說,中國必須在中東問題上,以實際的行動,與歐元區形成犄角之勢,形成對歐元區的實際地緣政治支撐。從這個角度,評論員認為,以上這條消息就非常值得品味了。

伊朗黑天鵝事件的本質,就是中東之亂。而中國推動的巴以領導人這次一前一後訪問中國,其目的就是要和,要中東局勢穩下來。在中東目前的兩大問題、及伊朗核問題與巴以問題上,中國的位置是有很大區別的。中國是伊朗核問題六方之一,但卻不是巴以問題四方之一,這種沒有進入巴以問題談判核心層的現實,約束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巴以問題上的能力發揮。

而這一次,中國乾脆把巴以領導人都請到了北京,而且中間至少有一天的重合期。這一天的重合期可以說給人無限的想像可能!它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中國現在迫切要求在中東兩大問題上,都具有與本國地位相稱的發言權與影響力!

而有鑒於巴以問題對以色列生存空間的巨大影響,它無疑是中國以及其他各方掐斷美國中東“黑天鵝事件”戰略中的重要環節——戰爭代理人環節——的重要命門,現在中國已經將手摸到了這個命門!

巴以首腦同期訪華所謂何求玄機
本周日,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邀請,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將會飛抵北京,展開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幾乎同一時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將到訪上海,並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會面。

這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自然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甚至引起全球震動。有輿論認為,當前,巴以雙方能否重啟和談引人注目。
巴以首腦同期來訪,應該是為重啟和平進程談判而來。此事已經僵局持久,亟需破題。

巴以兩國領導人不約而同到訪中國,絕非偶然的巧合。恰逢美國國務卿克裡表態期望重啟巴以和談之際,而此前,在克裡訪問卡塔爾期間,阿拉伯聯盟就巴以問題表態,表示支持以巴通過土地交換磋商未來邊界問題的原則,從而為巴以兩國創造了一個重要的外交空間。就在這樣一個關鍵性時間視窗,傳來巴以首腦同期訪華的重要資訊。

可以說,巴以首腦同期訪華是史無前例的大事,怎麼評價都不為過高。香港中通社5月5日評論,巴以兩國領導人幾乎同期訪問同一個國家,在國際外交史上實屬罕見。巴以兩國領導人“前後腳”訪華,在中國外交史上絕無僅有。

巴以分治60多年來﹐歷經多次中東戰爭。美國一直在巴以問題上充當著調解人的角色,可以說獨霸巴以問題外交舞臺。然而,美國因其在中東牽扯的利益關係,自然會站在以方立場說話,或者說,更偏袒以方,因而調停過程中很難中立,這樣反而容易釀成更大的危機。進一步說,在中東進程上,美國一直不能良好處理與哈馬斯、黎巴嫩真主党及伊朗等主要力量的關係。有分析認為,受到美國法律的限制,奧巴馬政府也無法與哈馬斯或真主党進行直接接觸,而且,即便奧巴馬願意,美國國會恐怕也不會突然轉舵支持這一行為。

中國則一方面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合法民族權利﹐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扮演著巴勒斯坦盟友的角色;同時也與以色列保持著友好關係﹐主張尊重以色列的生存權和合理安全關切。這使得中國能夠站在巴以中間,以中立者的立場,不偏不袒地與雙方保持著良好的溝通。

作為巴勒斯坦最高領導人,阿巴斯訪華前對媒體表示,政治是他此次中國之行的首要問題,他會向中國領導人介紹新形勢下巴方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並聽取中方的建議。

以色列駐華使館新聞與公共外交主任潘立文5月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針對記者提問,如果中國有能力安排巴以高層領導人“碰面”,促進巴以和談、推動中東和平進程,以色列方面是否會對此有所期待?潘立文表示,以色列方面“希望”中國能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促進巴以和談“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此(碰面)有確實的“希望”,但還沒有太大的“期待”。

以中國與巴以雙方的良好關係,巴以領導人同時訪華,是否意味著中方將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投入力度?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作出回應。華春瑩指出: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中國與巴以兩國也一直保持著友好的交往,並始終支持雙方通過和談解決分歧和爭端。此次中方接待巴以兩國領導人來華訪問,也是上述努力的一部分。在當前形勢下,中方願與國際社會有關各方一道,為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的解決,繼續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除了和巴以的良好關係外,中國還有一些有利條件來替代美國的作用。比如,中國與哈馬斯也保持正常聯繫,曾於2006年邀請該組織領導人到北京出席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會議。此外,中國與伊朗、敘利亞等國家至今保持正常外交關係,而後者的外交和經濟困境,使中國能在後者介入中東和平進程時,手握更多的籌碼與之展開談判時。

此外,作為協調巴以和平進程中的美國、聯合國、歐盟和俄羅斯四方陣營在久拖不決的拉鋸戰中已漸顯疲態。其中,俄羅斯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莫斯科與阿拉伯聯盟存在長期的盟友關係。但現在因敘利亞問題,這層關係也已漸生縫隙。

這樣,中國就成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最佳選擇,既可以承擔起美國作起不到的作用,也可以替代俄羅斯。中國可以在巴以關係上以中立者的身份保持一種均衡:與巴勒斯坦保持良好關係的同時,與以色列保持日益緊密的夥伴關係;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發生衝突時,為二者提供持續溝通也協調;在美國偏袒以色列時,對以色列做工作以降低衝突風險,同時借用阿拉伯國家的力量予以制衡。

顯然,中國這一獨一無二的角色,使得中國最有資格成為推動巴以和談的重要調解人。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快速提升,在中東問題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這樣,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一直希望中國在推動巴以和談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由此,自然而然就有了巴以首腦同期訪華一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安惠侯指出:“兩位領導人來訪,既體現了中巴、中以良好的雙邊關係,又表明他們對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在推動中東和平進程中所發揮作用的高度重視。”

巴以首腦同期訪華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此事件本身既是對美國幾十年來的協調未果的一種強烈批評,甚至帶有某種否定的意味,更是對中國在中東乃至全球影響力和話語權的肯定和讚賞。這件事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沒有中國,美國已經難以獨立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或者說,美國壟斷巴以問題的時代已經過去。

當然,中國的介入並非取代美國的作用,也不可能取代美國的作用。從另一個方面看,這也許是中美合作共同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有意義的嘗試。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