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P30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戴雅門指提委會篩走候選人 如伊朗選舉

「中央可以決定普選特首的制度、可以篩走他們不喜歡的候選人,更可以確保港人只能在有限候選人中選特首,儘管那幾乎是沒甚意思的選擇。她唯一不可以做的,就是聲稱這是民主選舉,或堅稱自己忠誠落實了對港人的承諾。」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的碩士導師、被公認為世界民主權威學者的戴雅門教授(Larry Diamond)回覆本報記者查詢時如是說。他批評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提出的普選特首框架如同「伊朗式選舉」,完全不符合國際普選標準,形容該方案是「假冒的民主」。

喬曉陽日前南下放風,強調不接受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更表明特首參選人須在提名委員會「整體」提名下才能「入閘」,意味當中或有預選。本報日前就喬曉陽拋出的普選框架,電郵查詢戴雅門的看法,獲得當時身處中東的他詳細回覆。

指提名委會非民主選出

對於有建制派聲稱外國民主國家也有「預選」,戴雅門反駁說,香港的提名委員會人數少,亦非民主選出,但西方民主初選的選民基礎卻極大,任何隸屬某一政黨者有權投票,將兩者比較是「完全違反常情」。

戴雅門更批評,北京目前提出的特首普選框架,與伊朗的總統選舉極為相似,兩者都是在非民主產生的委員會「篩選」參選人後,選民才有機會以一人一票「普選」。他解釋說,伊朗的「憲法監護委員會」一半成員由最高宗教領袖委任,故可輕易將改革派參選人篩走,而香港參選人的「出線權」則被另一非民選的至上權力——北京領導層操縱(見圖)。

極權國家也有具競爭普選

他指出,伊朗的總統選舉及香港2017年的特首選舉都可宣稱是「普選」,但絕對不可被視為「民主選舉」,「普選與民主是兩回事!世界不少極權國家,表面上也會有具競爭的普選」。

不符聯國「普及平等」定義

戴雅門稱,北京提倡的提名委員會,不但沒有廣泛代表性,更容許一小批人篩走其他本有廣泛民意支持的候選人,絕對不符合《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21條對選舉「普及而平等」的定義,「它可能是表面的普選,但絕非一人一票的平等選舉」,更指摘這方案只是「假冒的民主」(It makes a mockery of them)。

門檻30%內可接受

「我們現在不是討論什麼是民主,而是要討論北京對香港民主的擔憂,能如何與港人對民主的渴求有所調和。」戴雅門在回應查詢的電郵中說,長時間以來,認為需要就2017年的特首普選有一定程度妥協,這樣方能朝向全面民主選舉。他認為,那種妥協可能是參選人得到提名委員會的25%至30%支持,但若門檻高達提名委員會一半人或以上,則會容許北京輕易篩走其「不喜歡」的參選人,「我不認為這(選舉)算是什麼『進步』,更遑論是何種『民主里程碑』」。

他希望中港兩地能就普選議題作出名副其實的溝通,而非單方面由北京指令或支配,「如果喬曉陽的說法成真,我相信,香港要待全中國民主化後才能有民主」。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官報批泛民傲慢惹內地民憤 (15:25)

環球時報社評指香港泛民對內地政治指手畫腳,其傲慢激起內地民憤,為保持兩地和睦,不能對泛民過於放縱。

官方《環球時報》今天發表題為「對抗中央者不能當特首,此表態及時」的社評,支持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日前有關與中央對抗的人不能擔任香港特首的言論。社評的矛頭直指泛民,指泛民搞不懂香港不是獨立政治實體,中央應用未來幾年的現實政治發展迫使他們搞懂。

社評又指泛民反過來對內地政治指手畫腳,失去應有的分寸和克制,內地民眾已經很看不慣泛民的傲慢,如果泛民引導香港人與內地激烈衝突,屆時內地民眾的憤怒可能不是中央政府能壓得住的。

社評全文如下: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日前表示,不能允許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香港泛民主派對這一講話反應激烈。喬的表態被認為給2017年將舉行的香港特首普選畫出了底線。

喬的講話符合基本法,而且很及時。接下來泛民主派或許會加強「抗爭」,導致香港出一些政治上的亂子。中央政府應頂住壓力,不在原則問題上讓步。

「一國兩制」在法理上同時注重「兩制」和「一國」。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不是獨立政治實體,香港泛民主派如果搞不懂這一基本道理,中央就應用未來幾年的現實政治發展迫使他們搞懂。

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內地無人反對。多數內地民眾對香港內部事務根本不感興趣,也搞不清楚那裏在發生什。然而香港的泛民主派精英反過來對內地政治指手畫腳,失去了應有的分寸和克制。現在不像是內地人要對香港搞「一國一制」,倒像是香港泛民主派想對內地搞「一國一制」。

泛民主派好像在欺負內地「不懂民主」,故意要把香港的民主突破到基本法之外。他們似乎還想用大型抗議作為對付中央政府的特效工具,以為那些抗議能迫使中央做沒有底線的退讓。

這是泛民主派的誤判。內地民眾不會允許香港變成對抗中央的堡壘,如果香港幾年後選出一個天天罵內地的特首,把陸港關係搞得烏煙瘴氣,那將被內地人看成「一國兩制」的失敗,看成整個國家的失敗。

內地民眾說實話已經很看不慣香港泛民主派的傲慢,如果泛民主派引導香港人與內地激烈衝突,內地民眾決不會永遠保持面對挑釁的斯文。屆時內地民眾的憤怒可能不是中央政府能壓得住的。因此要保持陸港的良好關係,不破壞兩地的感情,就不能對泛民主派過於放縱。

泛民主派應當在基本法框架內從事各種活動。反對中央是香港人的個人權利,但它不是香港社會的集體政治權利。那些選擇對抗中央的人就不該走上特首崗位,否則基本法就是一張廢紙。

想用搞亂香港嚇唬中央的人需要搞清楚,他們那樣做給香港人民帶來的損失,要遠遠大於給全體中國人民帶來的平均損失。如果他們認為香港居民會比內地人更能承受他們製造的混亂,而且他們的追隨者會愈來愈多,長期跟他們幹,以香港的「經濟自殺」做政治賭博,那就請他們試試好了。

鑑於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泛民主派在香港有足夠多的表現空間,但他們切莫錯以為他們可以主導香港政治發展。對抗中央不可能成為香港的生存方式,中國有充裕的力量可以阻止好不容易收回的香港變成「對手」。

「一國兩制」決定了香港總要出些麻煩和亂子,內地人對此已習以為常。香港乖乖的反而不正常。連中國的微博上都有那多極端的東西,更何況香港。但萬事有個度,這個道理對基本法治下的香港不會開出例外。

(環球時報)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京報:佔中誤判 賭港經濟


中方對2017年特首普選的輿論攻勢未斷,《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昨以社評不點名炮轟泛民主派的「佔領中環」行動,指泛民想用大型抗議對付中央政府,以為中央會退讓底線,「這是泛民主派的誤判」。文章更稱,抗爭行動會有招致香港經濟損失的風險,指泛民「以香港的『經濟自殺』做政治賭博,那就請他們試試好了」。行政會議成員李慧昨接受電台訪問時突表示,希望能做中央和「佔領中環」間的橋樑,冀中央和民主派重回溝通平台

梁:不愛國愛港 怎當特首?

另方面,特首梁振英首次就特首要「愛國愛港」的立場表態,他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說,很難想像,若果不愛國、不愛港,他怎可以當上特首,亦好難想像,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在各方面這麼密切的情下,香港會出現一個不愛國、不愛港的特首。

梁振英說,他與特區政府對2017年落實普選特首,是重要並且不會改變的承擔,會按照《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相關決定。至於怎樣落實,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社會上有不同看法的市民及政黨,他們有什麼看法,政府都願意聽。

葉國謙:應以俞喬講話作準

《環球時報》具官方色彩,在內地被形容為觀點立場較為偏激的報章。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認為,今次的社評內容,反映中央對香港特首選舉的態度。但他稱,若要了解官方立場,應以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及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的講話作準。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稱《環球時報》社評有官方授意,但中央明知港人「受軟不受硬」,仍擺出這樣強硬姿態,更有經濟施壓的意味,只會更惹起港人情緒反彈。

劉銳紹:官方強硬或惹港人反彈

《環球時報》的社評和應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日前的言論,同意不能允許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香港特首。文章指出,泛民接下來或許會加強「抗爭」,導致香港出一些政治上的亂子,但指「中央政府應頂住壓力,不在原則問題上讓步」。

文章雖沒有提到「佔領中環」四字,但直指泛民想用大型抗議作為對付中央的特效工具。文章更提出經濟觀點,「想用搞亂香港嚇唬中央的人需要搞清楚」,指抗爭行動會令香港人民帶來損失,製造混亂,並說如果愈來愈多人參與,便是以香港的經濟自殺做政治賭博。

形容內地人看不慣泛民傲慢

文章又稱,內地民眾已經很看不慣香港泛民的傲慢,若果泛民引導香港人與內地激烈衝突,「內地民眾決不會永遠保持面對挑釁的斯文,屆時內地民眾的憤怒可能不是中央政府能壓得住的」。

廠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相信,中央未必會因為香港有佔領中環行動,改變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政策,他說中央也希望香港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過,作為商界,他也擔心佔領中環行動會對影響香港營商環境。他說,未知佔領中環規模,但指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行動,對紐約的金融中心運作構成影響,而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而中環是核心地帶,商界難免擔心運動會影響金融中心運作。因此,他個人不贊成佔領中環,呼籲各方以溝通方式處理政改。

李卓人:佔中擊中中央死穴

工黨李卓人說,《環球時報》今次高調抗衡佔領中環,反映佔領中環擊中中央的「死穴」,間接證明行動有成效,因中央也害怕香港市民不惜代價抗爭。對於搞亂香港的指控,李卓人反斥中央原答應2017年有普選,但現在卻拋出假普選,質疑中央是惡人先告狀,先向港人宣戰。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從喬曉陽的言論,看到中央今次對政改的態度是強硬,相信若港人「不聽話」,便會用方法施壓,中央近日擺出的姿態,如同「封建家長的角色」,對港人來說只會有適得其反效果,而《環球時報》社論則予人「霸王硬上弓」的感覺。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無談判氣氛無談判對象

港府還未正式啟動政改諮詢,中央便率先敲定2017年的特首普選框架,有評論指中央是想藉此關上談判大門,避免在政改談判中「被拖鼻子走」。行政會議成員李慧昨接受電台訪問時突表示,希望能做中央和「佔領中環」間的橋樑,冀中央和民主派重回溝通平台。惟無論建制派和泛民均覺得,現時談判的氣氛仍未存在,談判空間狹窄,雙方還須尋找突破點,才能創造談判條件。

雙方須尋求突破點

現時中央官員與泛民主派就普選特首一事駁火,要各方坐下商討實不易。按道理,港府在政改一事應有主導角色,但有港府官員私下稱,今次政改難度較2010年高,因當年有學者牽頭的普選聯及民主黨成為泛民談判代表,但今天就算要談判,也要處理跟誰談判的問題。

由普選聯演變成的真普選聯盟,由泛民各政黨組成,但真普聯能否成為談判對象仍是未知之數,而真普聯昨日就到中聯辦抗議喬曉陽的言論。

難有政黨主動與中央談判

民主黨2010年政改時入中聯辦談判,在及後選舉遭激進民主派狙擊。曾任普選聯核心成員、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現去了領導佔領中環。該官員分析,上次政改仍有轉圜餘地,但今次要談的是2017年終極普選,相信民主派內更難有政黨願主動與中央談判。

李慧昨表明願意擔任中央和佔領中環間橋樑,但陳健民認為,「佔領中環行動,不是可做談判的」,只可是守住底線的群體,因為「最終有票的都是立法會議員」。他認為,即使有談判,亦應由泛民政黨參與。若中央有中間人接洽泛民是好事,但中央必須明白,談判的關鍵,是要有既符合《基本法》、也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

陳健民:「佔中」非談判對象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說,北京上次政改曾積極私下接觸政黨及摸底,但今次先亮出底牌,反映中央暫未想創造良好氣氛,不排除明年才會轉變。他認為中央若不主動開放討論,難創造有利談判的氣氛和條件。

他說,不排除體制內有非常個別的開放聲音欲展開談判,但相信即使有人站出來說要談判,「作用亦會相當小」。他認為,先由民間撮合各黨派討論政改,然後由港府牽頭,中央和泛民才有可能展開談判。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人網結業 蕭若元、黃毓民爆罵戰 
蕭:佢要搞禍佔中 黃:佢發咗癲

「香港人網」昨日正式結束,創辦人蕭若元前日突然在其網台節目中爆料,直指今次結業與不接受黃毓民揚言要「搞禍佔領中環」、「必要時會用暴力」的取態有關,蕭更公開宣稱從此與黃絕交。黃毓民昨日否認蕭若元指控,反指蕭是「發咗癲」和「斷章取義」。佔領中環發起人表示不評論事件。


「香港人網」創辦人蕭若元前日在網台節目《風也蕭蕭》中表示,他決定「摺埋」人網的七成原因是由於自己與黃毓民、以及部份人民力量成員政治理念有別,其餘三成是由於人民力量縱容成員不停互相攻擊。

稱兩人從此絕交
蕭若元又在節目中爆料,指黃毓民曾親口對他說,一定要令佔領中環無法成事、又指必要時會在佔中行動中使用暴力,蕭若元說:「佢(黃毓民)話要搞禍佔領中環,或者主張必要時會用暴力。」蕭若元又稱不能接受黃毓民對佔中有如此立場,認為不能再呼籲市民支持他,所以決定從此與黃絕交,又稱不會再捐錢支持人民力量,「希望大家唔好再支持佢(黃毓民),直到佢改過為止,我認為呢個係重大錯誤」。
蕭若元昨晚出席人網告別節目,宣佈正式「摺埋」經營九年的人網,近300名聽眾到場送別,其間有人向蕭送上鮮花,並要求簽名合照留念,亦有人與蕭討論佔中立場。蕭在現場接受本報訪問,指會在佔中首日以個人身份參與,又稱曾透過中間人接觸黃毓民,希望他不要反對佔中,並收回支持香港自治運動發起人陳雲「必要時會用暴力」的立場,卻未能成功,「其實只要佢(黃毓民)立場軟化,我哋唔會去到絕交呢一步」,透露前日曾用短訊向黃毓民轉達上述要求,亦未獲回覆。

黃毓民否認指控
蕭若元解釋,自己強烈要求黃毓民收回「必要時會用暴力」立場,是由於該立場猶如向示威者使用暴力「開綠燈」,「佢(黃毓民)話不排除會用暴力,只會令北京政府有藉口鎮壓,甚至出動解放軍,香港人用暴力係以卵擊石」。
黃毓民昨日透過電話表明不接受本報訪問,但他隨即否認蕭若元指控,「佢(蕭若元)喺度發咗癲,以為憑自己力量可以摧毀一個激進勢力,我哋佔中立場好清楚,我哋係觀察」。問到曾否講過「要搞禍佔中」和「必要時會用暴力」,黃就指蕭若元斷章取義,「我係話到時如果佔中係攞個功能組別(政改)方案出嚟,咁等於搞禍(民主發展),講(佔中)非暴力亦都係唔穩陣,你係控制唔到群眾,分分鐘有暴力出現」,又指自己無意鼓吹暴力。佔中發起人朱耀明昨日表示不評論事件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戴耀廷促中央勿錯判形勢


【佔領中環】中央就佔領中環行動連日發動輿論戰打壓下,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認為,這反映佔中行動有一定影響力,但強調佔中並非要推翻中央政權或結束一黨專政,認為中央不應錯判形勢,他預期佔中行動真正成形前,中央打壓必會變本加厲,但這樣只會令更多人以激進方式反抗,「中央越打壓,只會越將香港中間派推向極端」。

中共先透過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力推假普選,再由官方喉舌《環球時報》狠批佔中行動後,戴耀廷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認為,中央連日的輿論戰反映對佔中「有憂慮」,顯示佔中行動有一定影響力。戴耀廷強調,佔中屬和平非暴力行動,並非要推翻中央政權或結束一黨專政,希望中央不要錯判形勢。戴又指,佔中能令港人有足夠籌碼與中央就政改談判,是一次香港人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否則就不是談判,只能聽佢哋(中央)訓話」。

可影響兩岸統一
表明會參與佔中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批評,現時錯判形勢的是中央政府,「中央竟然連自己的承諾都背棄,係佢哋(中央)向香港市民的期望對抗」。他又指,中央若繼續錯判形勢,不但會令香港更難管治,更會影響兩岸統一,「如果俾台灣人睇到回歸後,原來連個總統都要先俾中共篩選完先可以普選,台灣回歸中共可以諗都唔使諗」。
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則批評,喬曉陽近日喝停政改諮詢的做法橫蠻無理,收窄香港人對政改的討論空間。
另外,昨日訪港的三藩市華裔市長李孟賢接受訪問時表示,他有聽說過佔領中環行動,但不會對此感到憂慮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泛民斥王光亞損害高度自治

國務院港澳辦前日在網站公開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早前會見建制派議員的發言全文。王在發言中否認中央正在收緊對港政策,並再次要求建制派團結支持特首梁振英,又強調「一國」是「兩制」的前提與基礎,所以「愛國愛港」是特首必備的條件,但泛民批評王光亞只強調一國凌駕兩制,損害特區高度自治。
王光亞向建制派議員稱,一國兩制的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當中一國就是維護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兩制是保障港府依法享有高度自治權,支持特首和港府依法施政,只要由此去「觀察和思考問題,就可以消除疑慮、澄清誤解」,以及理解為何特首要愛國愛港。

王多番強調「一國」
對於有人擔心十八大以來,中央論述港澳政策時較強調一國,王光亞認為,「雖然不同時期中央對港工作的重點有所不同,但有關基本立場、方針政策在出發點和落腳點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不存在收緊與否的問題」。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反駁,社會明白有一國才有兩制,但如今是中央事無大小都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強調一國兩制的精髓是中央負責國防、外交及與中央有關的事務,並不包括香港本地事務。對於中央設下普選特首要愛國愛港,劉斥中央「將個龍門搬來搬去,搞到啲規矩亂晒龍,完全冇法治精神」。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分析認為發佈王光亞講話全文是北京「輿論戰」的一部分。
分析認為發佈王光亞講話全文是北京「輿論戰」的一部分。
110711072045_cn_wang_guangya_304x171_ap.jpg (17.48 KiB) Viewed 7830 times
王光亞: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
更新時間 2013年3月31日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官方網站發表了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日前在深圳與部分香港立法會議員會面時的總結發言內容。
王光亞在發言中指出,若堅持從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出發,就可以理解為何「愛國愛港」是一國兩制下特首的條件。

他還表示,「一國」與「兩制」是有機整體,「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
王光亞在講話中還重申,北京中央政府對香港事務有三個「不動搖」,也就是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堅持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不動搖;堅持按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軌道,處理香港政制發展問題、推進香港民主向前發展不動搖。
一些評論認為,北京自從中共十八大以來在香港事務上更多地強調「一國」,意味著要收緊對港政策。
王光亞對此回應說,中央對港方針政策是「一以貫之」,不存在收緊與否的問題,只是不同時期中央對港工作的重點有所不同而已。

喬講話引反彈

這是過去數天來,北京官方第二次在網上公開發表中央官員對香港問題講話的內容。
日前,香港中聯辦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喬曉陽在深圳的講話全文。喬曉陽在講話中明確表示,管理香港的人不能與中央對抗,不能企圖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喬曉陽還強調,香港特首普選要符合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也不允許與中央對抗的人出任特首,如果這兩個前提不確立,得不到香港社會多數人認同,是不適宜開展政改諮詢。

喬曉陽的講話已經引起香港泛民主派及不少香港市民的反對,而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等人更在星期三(3月27日)宣佈了「佔領中環」運動的四個步驟,目的是爭取北京中央政府履行諾言,使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實現真正普選。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中國官方連續把官員講話在網上公開,顯示中央希望大「輿論戰」,由官員預設底線,「軟硬兼施地強行實現北京想法」。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提名權被選權 國際公約沒說普及平等」

泛民指中央如在特首選舉中設預選或篩選,有違普選原則,不符《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但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港區人代譚惠珠提醒,公約有關選舉方法的條文,不適用於香港,並指「公約內容也是指選舉權普及而平等,不是說提名權及被選舉權是普及而平等」。

不過,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反駁,如不跟從公約原則舉行選舉,只會變成「A貨普選」。

當年簽署為保留條款

譚惠珠昨談及特首選舉與公民權利公約的關係,指香港是殖民地時,英國政府簽署公約時,也沒有把公約第25B涉及選舉的條文適用於香港(即25B是保留條款),而香港回歸時,「基本法39條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繼續有效」,換言之,「公約是無效的」。

譚指即使如此,中央仍讓香港有普選,選舉辦法可參考公約,但「無跟足條文的約束力,無跟足的需要」。對於預選等爭議,她說﹕「公約內容也是指選舉權普及而平等,不是說提名權及被選舉權是普及而平等,所以看到英、美、法、德等民主先進及成熟國家,也有兩院制,全部有兩院制,也有些提名過程」。

劉慧卿:直選後保留條款已失效

不過,譚對公約的理解受到抨擊,多次出席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表示,立法會於1991年起已有直選,甫推行直選,保留條款便要立即失效。她認為公約提及的包括投票權及參選權,又指譚並非公約權威,質疑譚「當公約無到」,又表明「如果搞有篩選的選舉,就唔好亂叫佢做普選」。

聯國曾關注港無普及平等選舉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分別於1999年及2006年,表明現時立法會選舉制度不符合公約第2、25及26條,有關公民參與普選權利的規定。委員會近日發表回歸後第3次報告,關注港府沒有清晰計劃落實普及而平等選舉,以及未能保證2017年特首及2020年立法會選舉,對投票及參選者的權利沒有不合理限制。委員會要求香港將來所有選舉,採取可行的措施,並依照公約優先落實普及而平等選舉。委員會又建議港府考慮逐步撤銷第25條B的保留條款。

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指出,譚惠珠說香港沒有簽署25B是事實,所以無普選也非違公約,但按理解,如果一旦推行普選,便應按公約25B的原則去做,否則不能稱為普選,指如果有預選的也能叫做普選,「那你不如說現在的特首選舉已是普選產生!」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昨說,普選的準則應以開放及公平選舉作為選舉的基礎。對於喬曉陽的談話,林說各方也可以表達意見,「但是不可以純粹目前一方面的意見就作為定案」。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Post by editorial »

中央頻談政改 劉銳紹:文攻武嚇

民主黨昨舉行論壇,出席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中央官員近期「扯開肚皮」談及政改,因香港毋須再作台灣落實「一國兩制」示範、內地經濟不再依靠香港、擔心香港民主化會影響內地,故近期採取「文攻武嚇」。

劉銳紹表示,中央官員對政改態度強硬,「佔領中環」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他指台灣不相信「一國兩制」,引述北京中人直言「做乜仲要做戲」;1980年代內地借助香港經濟,現時香港反依靠內地,「毋須再睇香港」;內地一直擔心香港民主化會輻射為國內民主化訴求。他指中央要孤立泛民,又估計中央今年內不會與泛民接觸。

程翔:中央或武力鎮壓佔中

時事評論員程翔則指出,中共多次食言,「講道理、道德、誠信都無」,拋出的政改方案較現時還要倒退。他坦言,若中央將佔中定性為顛覆中央政府,「乜都做得出」,不排除會以武力鎮壓,期望中央理性分析。

另外,劉銳紹昨在《城市論壇》表示,他贊同特首應愛國愛港,但認為定義應從寬,直言中央對「對抗中央」等政治準則可隨時改變,並舉例指曾蔭權曾被指「港英餘孽」,但最終卻成為特首。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