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任香港總督 彭定康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最後一任香港總督 彭定康

Post by samuel »

20110511090443904 (2).jpg
20110511090443904 (2).jpg (30.46 KiB) Viewed 5371 times
最後一任香港總督


彭定康是英國保守黨前主席。1993年,48歲的彭定康被派往中國香港擔任末代港督,他親眼見證了昔日日不落帝國的旗幟在東方明珠降落。
“最快樂的5年”

在香港回歸10周年前夕,這位末代港督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將在香港生活的日子稱為自己一生中最快樂的5年。“這是我從事過的最棒的一份工作。它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家人的生活。”他說。
彭定康說,他在香港這個非凡的城市,與一些不同尋常的人一起共事過5年,非常幸運自己能有機會在自己文化圈和社會生活圈以外工作。作為一名有想法的歐洲政治家,有機會管理一個亞洲大城市5年,這是個巨大的挑戰。
2004年,在角逐歐盟委員會主席失敗後,彭定康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如今的他享受著遠離政治的恬淡生活。用彭定康自己的話說,他現在最大的樂趣是去米蘭看望孫子,給和他一起吃午飯的女兒們做土豆肉餅。
“總是有人會認出我”
彭定康認為,這10年來,香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他希望未來的10年,香港能繼續騰飛。他表示,仍然十分樂意回香港。幾乎每次去香港旅遊,總有人能認出他。他說:“香港人直到現在還能認出我。每次去香港旅遊,總是有人會認出我。這種感覺很不錯。”
彭定康希望在香港人民心裡,自己是一個為這個城市盡心盡責的人。“我尊重和信任香港人民。我相信,我在香港的工作不會成為被人唾棄的歷史。但是,正如一位著名的美國作家桃樂絲•派克的墓誌銘上所寫的:原諒我的塵埃。這可能是我最想留在香港人心中的

沒勇氣看香港回歸電視
彭定康承認,直到現在他還沒有勇氣看1997年香港回歸的電視片。“那些場景令我非常傷感,一再提醒我為什麼直到如今仍不想看。”
談到那晚離開香港時的情景,彭定康記憶猶新:就個人而言,他非常傷心,他和他的家人在香港過得很愉快,最小的女兒當時還在香港讀中學,這一天的到來使他們都不得不離開自己的朋友。“所以經過這麼一段令人難忘的職業經歷後,在這麼一個偉大的地方從事這麼一個偉大的工作後,我的內心略帶憂傷。那晚是一個歷史時期的結束,是英國在世界
上殖民主義的結束,很多年後我發現當時有那麼多人在電視上目睹這一歷史時刻。”
“魯平思想深刻”
彭定康說:“回顧過去,我覺得我們本可以為提升香港環境品質做更多事情。我希望我們能完成汙水處理設施的改造,我可以想到能給予更多關注的問題,如英語標準。但我想不到我們曾經做錯過什麼事情。”
除了沒能為香港的環境做出更大的貢獻外,彭定康坦言自己的另一大遺憾就是,為了香港和中國官員們進行爭論。“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我所尊敬的,自從我離開香港之後,我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很好。”同樣,對他而言,最遺憾的事情是沒能與魯平建立良好的關係。然而,他毫不掩飾自己對魯平的欽佩。他說,在與魯平“交手”的過程中,他看到的是一個思想深刻、頭腦靈敏、舉止禮貌的人。
延伸: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告別香港 我很傷感
10年前的7月1日,“末代港督”彭定康帶著巨大的傷感離開香港。作為香港最後一任總督,他見證了昔日的大英帝國在香港的隕落。
彭定康是一位極富爭議的港督。任期內,他強行推行所謂的“政治改革”,妄圖擾亂香港的平穩過渡。因此,在那時的中國人心中,他是“千古罪人”。
離任港督10年中,回到英國的彭定康幾經角色變換。其間,他曾主管歐盟外交事務,在歐洲政治舞臺上翩翩起舞;他試圖加強和中國的聯繫,並著力推動歐盟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10年後的今天,已經遠離政治舞臺的彭定康,當上了英國牛津大學終身校長,對他而言,學術和政治沒有明顯界限。而這時的彭定康又將如何評述自己走過的這段特殊經歷?
6月15日,在英國倫敦,彭定康接受了本報特派英國記者的專訪。


彭定康
1944年5月12日生於英國蘭開夏郡波爾頓,1992年~1997年任第28任港督。2004年起,任牛津大學終身校長。
他最看重的職位是“香港總督”
在彭定康的40年政治生涯中,曾有許多光彩奪目的頭銜:英國科學教育大臣、環境大臣、英國保守黨主席、第28任港督、歐盟外交專員……如此種種,難以細數。
港督一職
是梅傑對彭定康的補償?
2004年,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失敗後,60歲的彭定康揮別政壇,等待他的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牛津大學終身校長一職。
在彭定康本人看來,這些風光的履歷中他最看重的是香港總督一職,“我在香港這個非凡的城市,與一些不同尋常的人一起共事過5年”,“有機會在40多歲50出頭的時候管理一個亞洲大城市5年,這是個巨大的挑戰。”不過,即便如此,讓彭定康倍感驕傲的港督一職卻有瑕疵,有人說:港督一職是梅傑對彭定康的補償。
彭定康於1944年5月12日生於英國蘭開夏郡波爾頓,他曾是牛津大學高才生,主修現代歷史,1965年留學美國。
1974年,彭定康以30歲之齡,被委任為英國保守黨研究部的主管,而後,1979年大選的不少競選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筆。1990年11月,梅傑接替柴契爾夫人出任首相一職,梅傑與彭定康交情甚好,因此他上任後隨即聘任彭定康為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總裁兼保守黨主席。在彭定康的籌畫下,保守黨得以在1992年英國大選中意外地勝出。
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彭定康本人卻被自由民主黨候選人唐福•斯特擊敗,喪失了巴斯選區的下議院議席,由此退出了下議院。梅傑後來在自傳中說,如果當年彭定康能保住議席的話,將有機會出任財相或外相。
多年後,彭定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仍認為那件事“很糟糕”。不過,出於對彭定康的補償,在梅傑的安排下,彭定康在1992年7月9日正式出任第28任港督。
“自1987年以來,彭定康從未在任何選舉中獲勝而贏得公職。”美國一家媒體曾這樣挖苦彭定康。
1992年,48歲的彭定康被派往香港擔任末代總督。在香港的最後5年,彭定康多生事端,使原本能平穩過渡的香港陡生波折,當時即有人說,彭定康是英國政府派駐香港的“攪局者”。
這種“攪局”的做法受到強烈質疑,以至於他被時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形容為“千古罪人”。
告別政壇
最關心怎樣當好牛津校長
在歷經40年起伏的政治生涯後,彭定康於2004年告別政壇。在享受准退休生活的同時,他最關心的也許就是怎樣當好牛津大學的校長。


人物傳奇
1992年7月,剛剛在大選中丟掉了英國下議院議席的彭定康無比失落。不過,作為對其在大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補償,時任英國首相梅傑把香港總督的位子交給了他。我們的訪問亦從此開始。
關於港督生涯:
我沒有來香港“攪局”
記者:1992年,在你的籌畫下,保守黨在大選中意外勝出,你幫助梅傑當上了首相,但你卻意外被自由民主黨候選人擊敗,喪失了下議院議席。後來你當上港督,有人說這是梅傑對你的一種補償?
彭定康:我不認為那是補償。當時有些人,包括首相,都想讓我參加補選,還有些人想讓我進上議院,或擔任內閣部長。但我並不感興趣。後來又有兩三個機會找上門來,其中一個就是港督一職,我當時立馬就答應下來。因為我覺得這一職位很重要,而且我也去過香港,想到要在香港生活我就滿懷激動。
記者:你在任香港港督期間,起用華人出任要職,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彭定康:我覺得給1997年後可能負責管理香港政府部門的人在1997年前就提供相關的工作經驗極為重要,因為這樣才可以確保香港政府內部順利過渡。當時我手下有很多很優秀的英國官員,但是在大約一年到18個月內,除了司法部長之外,我基本上把他們全部調離,而委任一批年輕的香港公務員替代他們的職位,後來事實證明他們的工作水準一流。
記者:1995年9月你讓庫務司曾蔭權接替麥高樂,成為首位華人財政司司長,你當時為何要重用曾蔭權?
彭定康:因為他很傑出,而且他曾經在幾個難度很大的崗位上取得過優異成績。我覺得他是那個職位的最佳人選。
記者:1992年10月,你上任不久便推行政改方案,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人說,政改方案是英國政府看到了香港要回歸才實施的,否則不會實施。還有人說,當時英國政府派你到香港就是來攪局的?
彭定康:我不認同這些看法。香港當時非常穩定。如果香港人民有能力自己管理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話,他們當然也就有能力參與政府事務。我認為,我在1992年提出的一些建議與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是完全一致的。
關於“千古罪人”:
我被取了很多綽號或駡名
在香港的歷任港督中,彭定康爭議最大。上任伊始,彭定康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所謂“政改方案”,這給香港的平穩過渡及回歸後的順利發展造成極大麻煩,他亦因此被批評為“千古罪人”。
記者:上世紀90年代在你與高官出現最為激烈的爭論期間,你被許多人形容為“千古罪人”。你聽到過這樣的評價嗎?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
彭定康:在我的從政生涯裡,別人給我取了很多綽號或駡名。我們英語裡有句話叫做“石塊和磚頭會把你骨頭砸斷,綽號卻傷不到你”。我覺得政治就是這樣。我發現在我擔任外交事務專員以及之後的日子裡,中國政府的領導人就從未那樣形容過我。
記者:你是香港最後一任總督,也是中國人心目中爭議最大的港督,為什麼會如此?
彭定康:可能他們也就僅僅知道我這個港督吧。我去中國的次數較多,每次在機場碰見中國人時,他們都非常激動地和我打招呼,要求和我合影。這種情況還不僅僅只發生在中國,在其他外國城市也是時有發生。


記者:你認為這些人都是喜歡你嗎?
彭定康:這個問題本不應由我來回答的。但你一般應該不會想和一個怪獸合影吧。
記者:你怎樣評價自己在香港工作的5年?
彭定康:稱不稱職真應該由其他人來評價的。但自從我離開香港後,香港經濟一直相當繁榮,政治也很穩定。
記者:上世紀90年代在你與北京高官出現最為激烈的爭論期間,你被許多人形容為“千古罪人”。你聽到過這樣的評價嗎?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
彭定康:在我的從政生涯裡,別人給我取了很多綽號或駡名。我們英語裡有句話叫做“石塊和磚頭會把你骨頭砸斷,綽號卻傷不到你”。我覺得政治就是這樣。我發現在我擔任外交事務專員以及之後的日子裡,中國政府的領導人就從未那樣形容過我。
記者:你是香港最後一任總督,也是中國人心目中爭議最大的港督,為什麼會如此?
彭定康:可能他們也就僅僅知道我這個港督吧。我去中國的次數較多,每次在機場碰見中國人時,他們都非常激動地和我打招呼,要求和我合影。這種情況還不僅僅只發生在中國,在其他外國城市也是時有發生。

10年前的7月1日,“末代港督”彭定康帶著巨大的傷感離開香港。作為香港最後一任總督,他見證了昔日的大英帝國在香港的隕落。
彭定康是一位極富爭議的港督。任期內,他強行推行所謂的“政治改革”,妄圖擾亂香港的平穩過渡。因此,在那時的中國人心中,他是“千古罪人”。
離任港督10年中,回到英國的彭定康幾經角色變換。其間,他曾主管歐盟外交事務,在歐洲政治舞臺上翩翩起舞;他試圖加強和中國的聯繫,並著力推動歐盟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10年後的今天,已經遠離政治舞臺的彭定康,當上了英國牛津大學終身校長,對他而言,學術和政治沒有明顯界限。而這時的彭定康又將如何評述自己走過的這段特殊經歷?
6月15日,在英國倫敦,彭定康接受了本報特派英國記者的專訪。


彭定康
1944年5月12日生於英國蘭開夏郡波爾頓,1992年~1997年任第28任港督。2004年起,任牛津大學終身校長。
他最看重的職位是“香港總督”
在彭定康的40年政治生涯中,曾有許多光彩奪目的頭銜:英國科學教育大臣、環境大臣、英國保守黨主席、第28任港督、歐盟外交專員……如此種種,難以細數。
港督一職
是梅傑對彭定康的補償?
2004年,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失敗後,60歲的彭定康揮別政壇,等待他的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牛津大學終身校長一職。
在彭定康本人看來,這些風光的履歷中他最看重的是香港總督一職,“我在香港這個非凡的城市,與一些不同尋常的人一起共事過5年”,“有機會在 40多歲50出頭的時候管理一個亞洲大城市5年,這是個巨大的挑戰。”不過,即便如此,讓彭定康倍感驕傲的港督一職卻有瑕疵,有人說:港督一職是梅傑對彭定康的補償。
彭定康於1944年5月12日生於英國蘭開夏郡波爾頓,他曾是牛津大學高才生,主修現代歷史,1965年留學美國。
1974年,彭定康以30歲之齡,被委任為英國保守黨研究部的主管,而後,1979年大選的不少競選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筆。1990年11 月,梅傑接替柴契爾夫人出任首相一職,梅傑與彭定康交情甚好,因此他上任後隨即聘任彭定康為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總裁兼保守黨主席。在彭定康的籌畫下,保守黨得以在1992年英國大選中意外地勝出。
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彭定康本人卻被自由民主黨候選人唐福•斯特擊敗,喪失了巴斯選區的下議院議席,由此退出了下議院。梅傑後來在自傳中說,如果當年彭定康能保住議席的話,將有機會出任財相或外相。
多年後,彭定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仍認為那件事“很糟糕”。不過,出於對彭定康的補償,在梅傑的安排下,彭定康在1992年7月9日正式出任第28任港督。
“自1987年以來,彭定康從未在任何選舉中獲勝而贏得公職。”美國一家媒體曾這樣挖苦彭定康。
1992年,48歲的彭定康被派往香港擔任末代總督。在香港的最後5年,彭定康多生事端,使原本能平穩過渡的香港陡生波折,當時即有人說,彭定康是英國政府派駐香港的“攪局者”。
這種“攪局”的做法受到強烈質疑,以至於他被時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形容為“千古罪人”。

告別政壇
最關心怎樣當好牛津校長
在歷經40年起伏的政治生涯後,彭定康於2004年告別政壇。在享受准退休生活的同時,他最關心的也許就是怎樣當好牛津大學的校長。
人物傳奇
1992年7月,剛剛在大選中丟掉了英國下議院議席的彭定康無比失落。不過,作為對其在大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補償,時任英國首相梅傑把香港總督的位子交給了他。我們的訪問亦從此開始。
關於港督生涯:
我沒有來香港“攪局”
記者:1992年,在你的籌畫下,保守黨在大選中意外勝出,你幫助梅傑當上了首相,但你卻意外被自由民主黨候選人擊敗,喪失了下議院議席。後來你當上港督,有人說這是梅傑對你的一種補償?
彭定康:我不認為那是補償。當時有些人,包括首相,都想讓我參加補選,還有些人想讓我進上議院,或擔任內閣部長。但我並不感興趣。後來又有兩三個機會找上門來,其中一個就是港督一職,我當時立馬就答應下來。因為我覺得這一職位很重要,而且我也去過香港,想到要在香港生活我就滿懷激動。
記者:你在任香港港督期間,起用華人出任要職,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彭定康:我覺得給1997年後可能負責管理香港政府部門的人在1997年前就提供相關的工作經驗極為重要,因為這樣才可以確保香港政府內部順利過渡。當時我手下有很多很優秀的英國官員,但是在大約一年到18個月內,除了司法部長之外,我基本上把他們全部調離,而委任一批年輕的香港公務員替代他們的職位,後來事實證明他們的工作水準一流。
記者:1995年9月你讓庫務司曾蔭權接替麥高樂,成為首位華人財政司司長,你當時為何要重用曾蔭權?
彭定康:因為他很傑出,而且他曾經在幾個難度很大的崗位上取得過優異成績。我覺得他是那個職位的最佳人選。
記者:1992年10月,你上任不久便推行政改方案,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人說,政改方案是英國政府看到了香港要回歸才實施的,否則不會實施。還有人說,當時英國政府派你到香港就是來攪局的?
彭定康:我不認同這些看法。香港當時非常穩定。如果香港人民有能力自己管理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話,他們當然也就有能力參與政府事務。我認為,我在1992年提出的一些建議與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是完全一致的。

關於“千古罪人”:
我被取了很多綽號或駡名
在香港的歷任港督中,彭定康爭議最大。上任伊始,彭定康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所謂“政改方案”,這給香港的平穩過渡及回歸後的順利發展造成極大麻煩,他亦因此被批評為“千古罪人”。
記者:上世紀90年代在你與北京高官出現最為激烈的爭論期間,你被許多人形容為“千古罪人”。你聽到過這樣的評價嗎?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
彭定康:在我的從政生涯裡,別人給我取了很多綽號或駡名。我們英語裡有句話叫做“石塊和磚頭會把你骨頭砸斷,綽號卻傷不到你”。我覺得政治就是這樣。我發現在我擔任外交事務專員以及之後的日子裡,中國政府的領導人就從未那樣形容過我。
記者:你是香港最後一任總督,也是中國人心目中爭議最大的港督,為什麼會如此?
彭定康:可能他們也就僅僅知道我這個港督吧。我去中國的次數較多,每次在機場碰見中國人時,他們都非常激動地和我打招呼,要求和我合影。這種情況還不僅僅只發生在中國,在其他外國城市也是時有發生。
記者:你認為這些人都是喜歡你嗎?
彭定康:這個問題本不應由我來回答的。但你一般應該不會想和一個怪獸合影吧。
記者:你怎樣評價自己在香港工作的5年?
彭定康:稱不稱職真應該由其他人來評價的。但自從我離開香港後,香港經濟一直相當繁榮,政治也很穩定。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