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辭「委任議員」已經是政治自殺身亡P107/立法會9 月選舉 高鐵通車 P94/從選舉特首看泛民窩囊相P48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物是人非事事休 一國兩制樣樣愁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昨日是本屆立法會最後一次特首答問大會,梁振英又成為眾矢之的,反對派議員固然群起攻之,連部分建制派議員也加入圍剿,可謂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立法會這一幕,既是特區政府施政無能、動輒得咎的寫照,也是整個香港烏煙瘴氣、亂象叢生的例證。

拉雜成軍 濫竽充數
正如有建制派議員質疑,即將曲終人散的立法會效率乏善可陳,這固然要向市民道歉,而港府施政同樣糟糕,一事無成,那又該如何交代呢?事實上,現屆政府上台四年多來亂象不已,爭拗不斷,幾乎沒有片刻安寧,前年的佔中行動及今年春節的旺角騷亂更是將管治危機暴露無遺。社會撕裂,矛盾尖銳,民怨沸騰,暴力抬頭,香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混亂,港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迷茫。

想當初,現屆政府挾着「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理念上場,頗有一番雄心壯志,梁振英更揚言帶着「一張櫈、一支筆、一本簿」走入基層,聆聽民意,擺出一副親民的形象,令人一度有所期待。然而遺憾的是,先生之志大矣,先生能力不足,四年來的事實證明,管治班子拉雜成軍,濫竽充數,加上反對派百般阻撓,外部勢力暗中搞鬼,而建制派又同床異夢,勾心鬥角,導致港府施政混亂,烏龍百出,不但未能收拾前朝留下來的爛攤子,反而進一步激化矛盾,撕裂社會,令香港陷入前所未有的管治危機。

古人說,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對於中央政府而言,梁振英根正苗紅,忠心耿耿,無疑值得信任,可惜他眼高手低,剛愎自用,而本人又牽涉「利益輸送」疑雲,家庭也不斷傳出負面新聞,可謂麻煩纏身,應接不暇,根本不可能專心政事。正如一個備受束縛、失去活力的蠶蛹一樣,不管如何掙扎,也無法破繭成蝶。

當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無疑是偉大發明,一來確保香港繁榮穩定,二來藉此垂範台灣,可惜人們見到的卻是,一國兩制荒腔走板,港人治港變質變味,偉大發明淪為失敗垂範,這種結果絕對是鄧公當年始料不及。當然,如果說一國兩制完全行不通,那也未必,澳門同樣實行一國兩制,同樣是特別行政區,而且比香港晚回歸兩年多,但卻政通人和,蒸蒸日上,與香港恰成鮮明對比。中央領導人多次高度讚揚澳門一國兩制、澳人治澳成功,正是對香港的莫大諷刺。

眾所周知,澳門回歸前政局混亂,經濟落後,治安敗壞,澳門人從葡萄牙人手上接管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但在澳門政府強而有力的管治下,短短十幾年便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一國兩制的典範。如今的澳門社會安定,民生改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而且逐漸多元化,不再過度依賴博彩業,開發橫琴固然進展神速,近日又拍板興建三條海底隧道,與珠海、中山等地連為一體,前景一片光明,有人說澳門士農工商皆有用武之地,一點也不誇張。反觀香港回歸後深陷政治泥沼,一味內鬥內耗,而港府又施政混亂,導致競爭力每況愈下,連過去令港人引以為傲的基建工程也狀況百出。

用人不當 豈能再錯
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香港目前深受南亞人蛇問題困擾,警方打擊不力,甚至被質疑與操縱人蛇及南亞兵團的黑社會勾勾搭搭,而港府一籌莫展,既沒有勇氣及魄力提出讓香港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又不願重設禁閉營,放任自流的惡果,就是人蛇問題不僅成為香港的沉重財政負擔,更成為治安毒瘤,香港人人自危,元朗等地更淪為重災區,有村民準備成立更練團自衞,既反映人蛇問題日趨嚴重,亦是對港府姑息養奸的強烈不滿。反觀近在咫尺的澳門則是一片祥和,免遣返申請個案只有個位數,同香港的逾一萬一千宗不可同日而語,證明澳門保安司提出的「平安澳門」不僅是一句口號,一種責任,更是看得見摸得着的事實。澳門人安居樂業,相信明天會更好,香港人怨聲載道,對未來悲觀失望,究其根源,不就是一個政府強政勵治,一個政府胡混度日嗎?不就是一個地方深慶得人,一個地方所託非人嗎?「珠玉在側,覺我形穢」,澳門一國兩制成功,香港一國兩制失敗,一得一失,一榮一辱,管治水平高下立判,這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明年七月一日既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也是特區政府換屆的大日子,按照中國人逢五、逢十大事慶祝的傳統,國家領導人勢必親臨致賀,到時的香港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顯而易見,現屆港府不僅成為中央沉重的包袱,而且淪為政治負資產,梁振英如果連任的話,只會令香港繼續蹉跎、繼續混亂、繼續沉淪。正如古人所說,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香港已走到懸崖邊,何去何從端視中央的選擇,前三位特首已經選錯人,這次絕對不能再錯了!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首日33名單報名 1/3無簽確認書 熱血公民鄭錦滿有簽:僅表示「認知」條文


今年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在9月4日舉行,參選提名期昨正式開始,不少候選人爭搶「頭啖湯」,紛紛報名參選。選舉事務處在提名期首日已收到共33份提名表格,不過近三分之一參選名單沒有簽署選管會早前要求額外填報的「確認書」、申明擁護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部分等《基本法》條文。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及泛民多個政黨拒絕簽署,但主張港獨的熱血公民成員、人稱「四眼哥哥」的鄭錦滿則有簽署,他聲稱不擔心法律後果。選管會昨表示,不簽署確認書不代表提名一定無效,但會要求參選人補交相關資料。

梁天琦泛民拒簽 建制派:簽署無問題
今屆立法會選舉其中一大看點,是多了不少主張「港獨」或「自決」的新興政團參選,包括本土民主前線、熱血公民、香港眾志等。不過,在報名期前兩日,選管會突公布今屆立法會參選人需簽署聲明,確認明白擁護基本法條文,包括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部分、香港直轄於中央政府,以及基本法任何修改不得與中國對香港既定方針政策有所牴觸。對於選管會這新設安排,多個昨日報名的泛民政黨如民主黨、公民黨、街工、民協等都拒絕簽署。
主張港獨的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昨強調不會簽,並說不會因此改變政治立場,直言「看看他(選管會)怎樣對付我」。而提倡「香港建國」的熱血公民成員鄭錦滿昨報名港島直選時卻表示會簽署。他認為簽署確認書只是讓大家了解他「認知」基本法有相關條文,之後會繼續宣揚港獨理念,更稱「如果他(選管會)要採取法律行動的話,就放馬過來」。

民主黨涂謹申認為,雖然該聲明「無甚特別」,參選本身也要擁護整條基本法,但從法律觀點是不需簽署確認書、「多此一舉」。參選超區的民協何啟明表示,按泛民的共識,沒有簽署確認書,認為確認書牽涉言論自由問題,「連討論也不允許,我們還有什麼自由可言?」

選管會:拒簽須補資料 提名未必無效
選管會昨表示,確認書非提名表格一部分,不簽署不代表提名一定無效。多名拒簽的參選人報名後亦引述選舉主任表示,須於兩日內補交資料,若未收到會考慮諮詢法律意見,有需要時要求參選人提供額外資料,並根據相關法例和資料就該提名是否有效作決定。選管會沒具體說明額外資料是什麼。
民主黨表示,星期二會約見選管會主席馮驊了解情况,再作下一步行動。被問及若不交確認書則無法參選,會否簽署,梁天琦稱要「見步行步」。他又說,一旦選管會拒絕所有沒有簽確認書的候選人,將牽連甚廣,「大家都一起不用選」。

建制派方面則認為簽署確認書沒有問題,循九龍西競選連任的經民聯梁美芬昨在報名現場,高聲表示擁護《基本法》3條條文。轉戰港島直選的工聯會郭偉強表示,做法是提早讓所有參選人知道立法會議員要求,是「更加坦白」。

王振民:必須依法處理港獨者參選
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昨出席公開活動時主動提及,選管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確認明白何謂擁護基本法,以及效忠特區政府,是合情、合法、合理。他指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理選舉出現的問題,特別是港獨支持者參選的問題,認為是必須的,雖然可能有政治上的影響,但要勇敢面對。王質疑,提出港獨的人不承認立法會、特首,甚至要推翻特區政府,若容許這些人參選,是否符合邏輯。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以不連任向中央謝罪

四年多以來的實踐證明,身為特首,梁振英的鬥爭能力比較強,管治和施政能力比較弱。未來五、六年,朝廷對港工作方針如果主要放在鬥爭方面,放在對內和反對派鬥爭,對外和「外部勢力」鬥爭,也即如「政改之役」那樣,朝廷毫無疑問會讓梁振英連任特首;如果工作方針放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正常管治,「謀發展、促和諧」上,梁振英連任就不合適,香港會在亂象叢生、倒退萎縮、不斷邊緣化中繼續蹉跎歲月,沉疴難起,走向衰敗。

因此,CY是否連任、下屆特首誰屬,朝廷當以此為主要着眼點,作出謀劃。何況,不管出於何種原因,朝廷也清楚,香港社會有三大「倒梁」反對連任力量不可小覷,其一是相當強大和持久的民意,其二是反對派勢力,其三是香港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中對梁振英諸多不滿者,他們或是一早就反對CY當特首,或是四年來對CY施政失望者。今屆立法會最後一次特首答問會上,廠商會林大輝議員的提問質疑就是代表了前者,工聯會的郭偉強議員代表了後者,建制派中比他們兩位代表人物更討厭CY的還大有人在。

對朝廷而言,反對派倒梁「傷害最小」、影響最小,因為朝廷明白,現有體制下,朝廷找誰當特首,反對派都會反對,「搗亂破壞」。而民意和建制派的「倒梁」,則對朝廷影響最大。

四年多以來,朝廷在堅決支持CY和反對派的鬥爭中,特別希望他在管治和施政方面挽回低下的民望,能夠化解他和建制派「非梁營」中人的矛盾,「團結大多數同志一起工作」,可惜CY始終做不到。為此,朝廷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付出了中央在港人心中威信不斷下降的代價。CY若「識做」,實應表示不擬連任,向中央謝罪也。

柳扶風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泛民超區七名單恐攬炒

泛民未能就超級區議會協調,五張泛民名單昨報名,連同預告周二報名的新同盟關永業及尚欠三個提名的區議員陳國強,泛民參選名單或達七張,建制派卻以三張名單應戰。有學者指泛民「攬炒」機會極高。

民建聯上屆派兩張名單戰超區,最終劉江華以三萬票敗給民主黨何俊仁。該黨今屆再派兩張名單,由主席李慧琼及副主席周浩鼎出戰,昨天報名。前者集中港島及九龍拉票,後者搶攻新界。由港島轉戰超區的工聯會王國興未於昨日搶飲頭啖湯。
泛民因協調失敗未能就超區舉行初選,首天報名已有五張名單。上屆獲兩席的民主黨由涂謹申及鄺俊宇以新舊配分兩張名單出選,創黨主席李柱銘及已故立法局議員吳明欽弟弟吳明德,昨現身撐新丁鄺俊宇。鄺指會以網絡等新方式應付硬仗。上屆在超區獲一席的民協,今屆改派區議員何啟明代替轉戰新界西的馮檢基;何稱知名度不等於勝算。

梁耀忠稱名單太多
2010年反對超級區議會政改方案的公民黨和街工,今屆派員加入混戰。以「你有得揀」為口號的公民黨區議員陳琬琛最後關頭獲黨推薦,陳承認個人知名度不高,但指該黨有知名度高的黨員及立法會議員,「相信個車輪效應可以幫我哋攞埋(超區)第五席」。街工梁耀忠獲譚香文、工黨等區議員提名,指爭取提名過程令他感小圈子選舉不合理,會爭取廢除。梁坦言民主派超區參選名單太多,指泛民保住三席機會微;涂謹申亦稱多張名單參選下,「只能訴諸市民智慧」。

新同盟關永業昨透露已取得13名新同盟區議員及兩名黨外獨立民主派區議員提名,周二正式參選超區。區議員陳國強則稱暫有12個提名,相信提名期結束前能找到參選所需15個提名。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泛民或有七張名單戰超區,「攬炒」機會極高,除非稍後有泛民名單支持度大落後,令選民出現「棄保」效應,否則今屆極大機會失一議席,建制三名單全勝。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張曉明質疑港獨侵立會不符法治 梁天琦斥施壓 拒簽確認書


選舉管理委員會上周公布立法會選舉新安排,要求參選人簽擁護《基本法》的「確認書」,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主動回應有港獨支持者參選立法會的事,對容許港獨分子進入議會提出質疑,「容許這樣的港獨分子堂而皇之進入香港的立法機關,這符合一國兩制嗎?符合基本法嗎?符合法治原則嗎?」張強調,這不僅是法律技術層面問題,而是大是大非、原則和底線問題。

有建制派學者評估,按當下形勢,支持港獨者恐無機會成為候選人;亦有學者分析,褫奪港獨支持者參選資格會引起很大政治風險,或會嚴重打擊港府管治。

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斥責張曉明這番話是向香港官員施壓,稱未擔心被褫奪參選資格,「第一天不簽(確認書)已是冒險,現在只好見步行步」。民主黨單仲偕表示,既然香港是法治社會,選管會一旦褫奪某人參選資格,一定要提供法律根據。

「中央絕無意使港變上海廣州」
張曉明昨在香港同胞國慶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致辭,張以「一軟一硬」態度質疑支持港獨者參選立法會不符法治原則,同時派「定心丸」,強調「中央政府絕無意使香港內地化,變為另一個上海或另一個廣州、深圳」。張曉明表示,社會必須遵守一些政治底線和法律底線,「如果允許以港獨為宗旨的組織登記注冊;允許公然宣揚港獨主張的人大行其道,允許他們把參與立法會選舉變成一個大肆鼓吹港獨言論、從事推動港獨活動的過程;甚至允許這樣的港獨分子堂而皇之地進入香港的立法機關,這符合一國兩制嗎?符合基本法嗎?符合法治原則嗎?」

劉兆佳﹕撐港獨者料難成候選人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相信,「支持港獨的人恐怕無機會成為候選人」,他指選舉主任可按有關人物過去港獨言論判斷是否符合基本法。劉強調確認書不可等閒視之,此舉可迫使各方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明確表態。他不認為港獨會成選舉主要議題,即使有人提出司法覆核,也不擔心會影響選舉和港府管治。他解釋,多數港人反對港獨,即使港獨支持者無法成為候選人,或只會令激進泛民有抗議行動,「但不會因而令社會有嚴重對抗(行動)」。

劉兆佳表示,中央難接受港獨支持者利用選舉作宣傳平台,因港獨嚴重違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在選舉宣傳會引起國際關注港獨,擔心有境外勢力趁機干擾香港。

蔡子強﹕褫奪資格惹很大政治風險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分析,相信港府推出確認書,一定曾與中聯辦溝通,因當中涉及一國問題,「(中聯辦)有沒有施壓就不得而知」。蔡表示,確認書和張曉明放話,都是擺政治姿態,「叫有做事,有個交代」。

蔡子強說,港獨會否成選舉焦點是言之尚早,但若有港獨支持者被褫奪參選資格,港獨就會變成選舉議題,亦會引起很大政治風險。蔡續說,若受影響的人提出司法覆核而最終政府敗訴,「整個選舉是否從頭再來?」屆時對政府打擊會很大。


評:老實說北京也做了某些不符基本法的事。如果基本法不變形、不走樣,港獨便沒市場。
恐懼港獨思潮者,當權者首先自反省,為何港獨會有發展空間?權力在你手,種子在你手,你撒什麼種子在香港土壤,自然會長出什麼植物。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曾志豪:政治問題 不要用法律處理

立法會參選人要填寫一份「確認書」,申明擁護《基本法》裏關於「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條文。
這件事的本質,便是典型的「政治問題,法律解決」。

港獨是一個政治問題,涉及這個城市的人民如何回應來自大陸的政治壓力。你可以不認同港獨主張,但你不能否認,這是部分人的政治選擇。
要解決政治問題,唯一的做法便是政治回應。如何能增強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如何能保證中央不會插手香港事務,這才是針對問題的做法。
但現在「政治問題,法律處理」,試圖利用一個官員口口聲聲「合法」的程序,去阻止參選人的港獨訴求。客觀效果明顯是弄巧反拙,「獨派」聲勢更高漲。
今天輿論認為,這個確認文件只是做做戲、走走過場,向上面交代。但於我而言,這卻是政府明目張膽,試圖限制、收窄參選人的資格。即使今屆選舉的限制未有法律效力,但這種意圖還是非常危險的信息。

大陸的人大代表美其名是選舉產生,和政府委任的政協不同性質;但實際操作上,人大代表的門檻,卻由參選開始已經是阻礙重重。當年大陸知識分子李承鵬有意以獨立人士身分參選,結果即使符合了10個公民的聯合推薦資格,卻還是得不到選舉部門發出的推薦申請表,結果「胎死腹中」,不要說選不上,連成為參選人的資格都不能滿足。

今天選管會橫加一份「確認書」,其實已經試圖在現有的參選資格上,自行僭建門檻。今天是擁護基本法的「確認書」,明天便可能是維護國家安全的精神,要在南海問題、台獨問題上和國家保持一致。

當行政部門用法律形式包裝政治,篩選參選人的資格,我們如何能相信張曉明所講,中央不是要把香港變成上海廣州深圳呢?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確認書覆核聆訊 官拒緊急裁決 梁天琦:day one已非常熱愛基本法


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社民連主席吳文遠及副主席陳德章日前提司法覆核,要求推翻選舉管理委員會規定參選人須簽署「確認書」的決定。高等法院昨以案件沒有迫切性為由,拒絕在本周五提名期結束前作出裁決。早前表示支持港獨的梁天琦稱已用盡司法手段,表示「由day one(第一天)已經非常熱愛基本法」。

覆核許可聆訊料8月中展開

至於梁天琦與吳文遠和陳德章的兩宗司法覆核許可聆訊,估計可於8月中展開。梁天琦庭外稱,本周一直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被選權,但在提名期前可用的司法手段已用盡,餘下只能在一旦提名被否決後提出選舉呈請。他續稱,選舉呈請需時1至3年不等,無論如何,若提名被否決,9月4日未能參選是既定事實。對於如何回答選舉主任提問,梁稱仍在考慮。他又說香港有不少的人支持港獨,質疑他們是否不配有代議士代表。

吳文遠庭外表示對裁決感到失望,本來與他同一張名單參選的陳德章決定不參選,而他本人則會報名參選,但不會簽署確認書。吳文遠將重新收集參選提名,計劃今日下午報名參選。

申請人﹕案件迫切 關公眾利益

高院法官區慶祥昨甫聆訊已表明,聆訊只會處理申請人要求加快審訊的申請,而關鍵問題在於,若不在提名期完結、即周五前就司法覆核作裁決,會否對申請人造成無法補救的不公。

代表申請人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稱,案件有迫切性,關乎公眾及個人利益。李稱選管會的決定越權,篩走特定政治立場的參選人,令公眾對選舉制度失去信心。他稱,公眾期望選管會獨立及政治中立,但選管會的做法損害民主的靈魂。他又稱,相信選管會也希望加快審訊,讓選舉主任知道如何篩選參選人。李續稱,若選舉後才處理爭議,屆時不應獲選的立法會議員可能已在議會中制定法例。

官:法庭不宜選舉中途介入

但區官質疑,即使即日可以有裁決,敗訴一方仍然會上訴至上訴庭甚至終審法院,換言之仍然未能處理所有爭議。李則解釋,若法庭盡早裁定申請人敗訴,申請人或會簽署確認書。

代表選管會的資深大律師莫樹聯稱,否認選管會政治不中立,又指申請人可在選舉後以選舉呈請方式處理現時的爭議。莫稱,立法會在法例中引入選舉呈請的做法,正正是為了保護選舉制度。他又引述多年前上訴庭在「劉山青案」指當選舉程序展開,法庭在選舉日前介入,幾乎會令整個選舉程序崩潰。

區官在考慮雙方陳辭後,認為案件沒有迫切性;參選人需簽署確認書,而選舉主任亦需要盡快決定參選人提名是否有效,但沒有法例要求選舉主任需在提名期完結前決定提名是否有效。區官亦同意劉山青案指,法例訂明選舉各個階段的時限,任何在選舉程序期間的司法程序都是無法預料,亦將造成巨大損害。法庭為保障選舉的完整性和確定性,不適宜在選舉中途介入。區官又稱,若申請人不簽確認書,選舉主任仍決定提名有效,申請人將不會面對任何不公;若提名無效,他可以在選舉後提出選舉呈請。若法庭屆時頒令重選,對申請人也沒有造成無法補救的不公,故拒絕在周五前作出司法覆核的裁決。

【案件編號:HCAL133、134/16】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社評:排拒問題人物參選 或毋阻「港獨」發酵

高院法官處理尋求推翻選管會規定參選人須簽署「確認書」的司法覆核申請,認為對申請人沒有造成無法彌補的不公平,故案件沒有急切性,拒絕在明日提名期結束之前裁決。今次立法會選舉,有關執行「排除港獨條款」,回歸由選舉主任與參選人角力。從迄今只有少數參選人被查詢港獨立場,或要求提交補充資料看來,當局的「目標人物」不多;即使如此,被排拒參選的人,日後很大可能提出選舉呈請,尋求推翻選舉結果,因此把選舉陷於不明確。另外,即使港獨支持者未能成為候選人,是否等於阻絕了「港獨」利用選舉平台發酵?尚待觀察。

法官嚴格依法處理

立會選舉變數複雜

今次立法會選舉,參選人須在提名時簽署「確認書」,屬於政治甄別;當局假選舉主任行使確認候選人資格的權力,以行政手段處理,目的為阻絕港獨支持者成為候選人。高院法官的決定,除了尊重行政部門之外,主要是按現行規定,若對選舉有任何不滿,涉事者都可以在選舉之後提出選舉呈請,包括推翻選舉結果等。這是既定程序,法官認為有了這個機制,不會對申請人造成無法彌補的不公,於是裁定不緊急處理司法覆核申請。法官的裁決理據清晰,反映在港事蜩螗、世道混沌之際,法官仍然堅守超然獨立,按既定規矩辦事,不為政爭影響所左右,充分發揮司法獨立的定海神針作用,彌足珍貴。

選管會要求交代「港獨」立場,或提交補充資料的提名參選人,據知只有幾個;另外,包括並未簽署「確認書」的泛民成員,都已獲確認為候選人。因此有理由相信,當局要排拒參選的目標人物不會很多,相信較大可能是那些擺明車馬以「港獨」為政綱、曾經公開表態支持或推動「港獨」的人。按目前的政治氛圍,當局這個動作可能惹來的反彈幅度或許不會太大,因為「港獨」未成氣候,而且泛民陣營挺身「捍衛」港獨支持者會有所顧忌,何况排拒了「港獨」,泛民陣營會是得益者。不過,設若港獨支持者被排拒參選,當局必然會面對司法覆核的挑戰,屆時「確認書」的合法性、政府剝奪了一些人依法享有的被選權,是否有充分法理依據,十分關鍵;挑戰結果之一,有可能是重新選舉。

當局透過「確認書」安排,即使阻絕港獨支持者參選,「港獨」就不會借選舉平台發酵?看來未必。近日,個別參選人接受傳媒提問時,既說不會主張「港獨」,又說不會反對年輕人提出「港獨」、從未公開支持「港獨」,云云;這種說法的「港獨」取態模糊,也夾雜着政治計算。設若港獨支持者被排拒,支持他們的選票投向何方?候選人為了吸納這些選票,要講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大概不說自明。或許當局認為選舉過程中,若候選人的言行偏離《基本法》和「確認書」,也有可能被褫奪候選人資格;不過,判定「港獨」言行更難有客觀準則,當局強而為之,又會觸發官司訟訴,增加選舉的不確定性。另外,選舉期間對付候選人,勢將攪動選情,以歷來政治生態,這類事故只會對建制陣營不利,泛民候選人將得益。

憑歌寄意擁基法

打着紅旗反紅旗?

當局拋出「確認書」之初,不少人已經認為不僅難以阻絕港獨支持者參選,也難以阻止「港獨」議題在選舉時發酵,更有可能變相為一些人助選。連日事態發展,這些情况愈來愈有可能出現,特別是「港獨」議題現已因為爭議而進入尋常百姓家,在本港的特定時空,港獨支持者近日所得「宣傳」效益,可謂求之不得。這就是許多人認為「確認書」脫離了本港實際情况,以為可以打壓,反而是壓出了「港獨」進入政治議程空間的原因。

近日個別激進取態參選人在提名時,不單大模大樣簽署「確認書」,還有人另擬「確認書」,表明擁護《基本法》所有條文,較當局的要求尤有過之;例如有人在提名後,即場憑歌寄意,改編歌詞提及「I LOVE Basic Law(我愛基本法),認定你是朋友」,以表示對《基本法》的擁護,云云。這些人所說與所思所想是否一致?若認為他們會嚴肅體待《基本法》,恐怕是美麗的誤會。即使這些人的取態與「港獨」無關,但是《基本法》的尊嚴在客觀上已受糟蹋,未來一段日子,類似情况將愈演愈烈。「港獨」這個禍胎必須清除,否則將禍及全港市民,只是當局選錯了場景、選錯了方法,這樣子打壓「港獨」,不僅不會消滅它,反而幫助它成長,讓它在市民之間有機會乘時切入。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9月選舉的看點/文﹕蔡子強

立法會選舉將在9月投票,本文會初步展望今屆選舉的一些重要看點。

「黃絲」陣營五成五得票是否見底?

九七之後,立法會選舉有所謂「六四黃金比例」。那就是說,儘管民主派在歷次的選舉中,得票有起有跌,但大致上都圍繞約六成。直到上屆選舉,民主派終於跌破這個比例,只拿到五成五選票。那麼,今屆究竟民主派,再加上本土派,究竟可以總共拿到的得票份額又有多大?是進一步跌穿五成五,還是見底回升?這將是一大看點。

以往當政府民望好時,建制派也會在選舉中受惠;反之,若然政府民望差,則民主派反過來會得益。如今梁振英民望低迷、社會反梁情緒高漲,反政府情緒為九七後最甚。所以按常理推測,再跌穿五成五機會應不大,這也是起初建制派對選情較為審慎以至悲觀的原因。

「黃絲」陣營選票如何三分天下?

但以往民主派大概可以代表整個「反對派」陣營,反之,近年卻已經分裂出激進民主派,今屆更多了本土派的冒起。如果你籠統把三者統稱之為「民主派」,起碼本土派一定會嚴正抗議。所以這裏且稱之為「黃絲」陣營。那麼,約五成多六成的「黃絲」陣營得票,今次將會由溫和民主派、激進民主派、本土派三者瓜分,而三者各得的份額有多大?如何反映三者的起落興衰?將會是另一看點。

上屆選舉,激進民主派(人民力量+社民連)總共拿到約一成半選票;而在今年2月底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本土派的梁天琦也是拿到約一成半選票。我在本欄曾經撰文(〈梁天琦票從何來?一個票站數據分析〉,3月7日)分析票站數據,指出本土派和激進民主派的票源高度重疊,因此,9月選舉,兩者加起來,他們的得票會否超過一成半?甚或超越兩成?兩者間的選票份額又會如何分配?這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本土派和激進民主派會否爆發廝殺?

比例代表制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同一政治光譜和陣營下的政黨,彼此間的競爭和挖票可以十分嚴重。互相攻伐的慘烈程度,有時甚至比起敵對陣營的政黨,完全不遑多讓。例如上屆選舉,便出現人民力量向民主黨全力狙擊的情况,亦即是所謂「票債票償」的行動。

到了今屆選舉,民主黨的年輕票及激進票已經流失得七七八八,剩下的多是中老年票及街坊票,所以再被激進派針對的「剩餘價值」已經降低。况且,正如前述,本土派和激進民主派的票源高度重疊,且這些來自年輕人的票源仍未定型,因此,戰場可能轉移到本土派和激進民主派身上。事實上,早於今年七一,廝殺已經展開,當日社民連和本土派已經爆發衝突,且近年「長毛」也成了本土派和部分網民狙擊的對象。另外,在溫和民主派當中,公民黨佔的年輕選票份額最高,因此上屆它還可在這類同室操戈中「食花生」,但今屆卻可能難以置身事外。事實上,楊岳橋近日便在醫委會條例中受到激進派針對。

因此,今屆選舉的另一大看點,就是會否開闢了新戰場,由本土派和激進民主派展開廝殺?而公民黨又會否也被捲進去?

政黨年輕新血能否成功接班?

今屆選舉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傳統政黨有大量老將引退,由年輕新血頂上。因此接班過程是否順利、有否選票和議席的流失?這將是另一大看點。

一般來說,建制派政黨如民建聯和工聯會,享有較多組織票,票源比較穩定,在這方面較有優勢,因此在過去兩屆選舉,已經陸續向年輕新人交班,且過程順利。相反,民主派政黨在這方面的不確定性卻大得多,隨時「陰溝裏翻船」。

較早之前,我跟民主黨及其「乳鴿」交流過。當時我的一點意見是,每個人最易受到影響的都會是來自其「peer group」。尤其是社交媒體極之流行的今天,差不多每一分鐘大家都可看到「peer group」對你一言一行的即時評語,亦因此最能牽動你的情緒,及影響你的行為模式,你會不知不覺的做些東西來討好這些人,甚至「呃like」。但若然因此,「乳鴿」便以此作為制訂其選舉綱領、選舉工程的主要參考,那可能將會愚不可及。事實上,民主黨有八成以上選票來自40歲以上的人士。因此,「乳鴿」參選的最大挑戰,並不是重奪幾多年輕票,而是能夠保住幾多中老年票,不讓他們流失,尤其是在世代分歧以至矛盾日益嚴重的今天。

選舉會否被界定成為反梁、挺梁的公投?

由上年年尾區議會選舉最後階段,民主派把選舉議題定為「為梁振英拔樁」,到今年2月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每次選舉論壇都追問民建聯周浩鼎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而周卻只能顧左右而言他,都讓民主派相信應把選舉議題鎖定為「反對梁振英連任」,並把建制派作出綑綁,這對民主派將會有利。從傳媒報道中策組甚至就此作出民調,以至「梁粉」寫手多次就此在報章撰文,甚至「教導」建制派候選人在選舉論壇應如何回應有關問題,都顯示他們「心裏有鬼」。

因此,今屆選舉的另一大看點,就是選舉會否被界定成為反梁、挺梁的公投?

參選確認書帶來變數

但今次選舉的最大變數,就是特區政府推出了「參選確認書」一招。究竟這只是虛晃一招,還是最後真的會有參選人,以至不少參選人,被禠奪參選資格?擱筆之際仍未清楚。若然真的如此,因而引發社會對立和衝突升級,以至再次爆發騷動,轉而成為選舉的焦點,甚至淡化了挺梁、反梁這議題,而北京又會否有釋法行動等,這些都將會為選舉帶來更大的變數。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二零一七特首爭奪戰 今年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 新民黨的免費法律咨詢是虛假的?騙人的?

Post by editorial »

稱不再推港獨 梁天琦簽確認書 
倘被封殺 梁頌恆轉區頂上
ccv2187.jpg
ccv2187.jpg (72.01 KiB) Viewed 5587 times
■梁天琦昨在添馬公園宣讀律師信,表明不會繼續推動港獨。

【立會選戰】
【本報訊】法院前日拒絕提早處理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提出對參選確認書進行司法覆核,梁昨日決定妥協簽署確認書,並向選管會發出律師信,表明不會繼續主張和推動港獨;由於有傳港府不論梁如何回應,也會封殺他參選,本民前與青年新政昨傍晚緊急啟動選舉「Plan B」,在新界東收集提名,一旦梁被拒參選,就會由已報名參選新界西的青年新政梁頌恆轉戰新東。

梁天琦於昨早11時選管會訂出限期前,以英文律師信回應選管會查詢,並於昨傍晚6時向傳媒公開宣讀英文律師信內容。梁在信中指,對於選管會問他是否繼續主張和推動香港獨立,他答案是肯定的「否」,並已簽署選管會要求的確認書。
「手段唔及目標咁重要」
梁天琦又指,本民前facebook早前宣稱他主張及支持香港獨立的內容,與他現時立場不一致,有關專頁不是由他管理,他從沒有上載任何東西,他已於本月23日關閉有關專頁,並已更改選舉廣告,移除相關資料。

梁強調作出回應前,曾徵詢法律意見,對於被記者多次追問到是否繼續支持港獨,他均封口拒再作評論,坦言現時覺得「手段唔及目標咁重要」,所以決定妥協,目標是當選議員,代表社會上無人代表的人;他又坦言今次妥協,令部份本民前成員覺得被他出賣,但也有部份成員覺得他做法正確,相信自己會流失部份本土派支持者,「但我覺得要留番畀選民作抉擇,而唔係(選舉主任)何麗嫦作抉擇」。

面對梁天琦出選機會未明,本民前昨晚7時半與同屬「ALLinHK」選舉聯盟的青年新政展開「Plan B」計劃,在新界東多個地點收集提名,萬一梁被拒參選,會改由已報名參選新西的梁頌恆,退出新西名單改戰新東。梁頌恆昨晚接受本報查詢時未有否認消息,指今日才有正式公佈,坦言最希望梁天琦可以參選,指一旦他可以出戰新東,就不會出現「Plan B」。
另外,曾表明支持港獨的東九龍社區關注組陳澤滔,前晚獲選舉主任確認九龍東選區候選人資格。陳在社交網站表明,接下來的選舉工程,不會迴避港獨自決的議題。

游蕙禎黃俊傑提名有效
曾表示個人支持港獨、分別參選九龍西及新界西的青年新政游蕙禎及黃俊傑,昨亦收到選管會確認提名有效,他們報名參選時都沒簽署確認書,其後亦沒收到選舉主任查詢政治立場。另主張香港舉行自決公投的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前日亦獲選舉主任確認提名有效。

理大社會研究政策中心主任鍾劍華指出,港府確認書做法「擺到明做政治審查」、針對港獨派的做法經已造成社會負面情緒,即使本身反對港獨、非港獨派支持者的市民也不滿。現時梁天琦已簽確認書並表明不再推動港獨,若港府再拒讓梁參選就是一種政治判斷,屆時支持或同情梁的人士可能會把負面情緒轉化成實質行動,例如透過示威衝擊港府以至選舉論壇,他估計到時當局的代價很大,後果將難以收拾。

評:如單純回應梁天琦策略問題,當然係目標重要。任何手段及手段靈活運用就是要逹到目標。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