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自招障礙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立會不須為「面子工程」開快車


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女士總算肯說些老實話。當一眾建制派政黨、人士力撐要在七月一日前通過五司十四局方案,以免妨礙新特首施政時,范太公開表示這個「死線」或時限只是梁振英個人面子問題,跟實際需要無關;即使七月一日前無法順利通過改組建議,天不會塌下來,政府的施政及服務也不會受到甚麼影響,范太還間接告誡梁振英及他的團隊處事不要把面子問題放得太重,更不要以面子為先,不然只會引起更多爭端,令好事變壞事。

梁振英當選後提出的五司十四局新架構絕不像他所說那樣只是簡單的架構重組,而是一次涉及進一步擴大問責制及重劃主要官員職權的「大手術」,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機制改動。要進行這樣的改革,必須首先進行全面諮詢,廣泛蒐集市民、政界、學者意見,再定出具體的改革計劃,然後才推行並申請撥款及通過法案。可是,梁振英卻完全無視這樣的程序,這樣的需要,片面宣佈要對政府最高層動「大手術」,根本不理民間、立法會冇時間檢討問責制的利弊得失、根本不讓市民有時間了解、認識新架構的優劣,只顧不斷向各方施壓要求在七月一日落實五司十四局。這種不想諮詢只求硬闖的做法除了想保住自己的面子,除了要顯示自己大權在握外,還有甚麼理由呢?

其實,政治問責制在運作十年後已出現不少問題及漏洞,有需要作全面檢討。2002年引入問責制,在公務員之上設置政治問責官員除了想為政府高層加添新血、新思維外,也希望改善官員與市民的溝通,也希望能真正建立一種問責的政治文化,令犯錯的官員受到適當懲處以至要引咎下台。可惜,政治問責制運作十年,施政效率沒有多少改善,政策統籌協調未見好轉,反而令高層架構變得越來越臃腫不堪,越來越架牀叠屋。而公眾最想見到、最期盼的問責文化則不見蹤影,一眾犯錯的問責官員只懂口頭上說負責,或是雙倍負責,卻沒有人真正為失誤承擔責任,躬身下台,令市民對問責制信心盡失。

此所以當現任特首曾蔭權在2008年擴大問責制,引入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兩層問責官員時,市民反彈及不滿極大,既不滿有關官員薪酬過高、管業不明,又不滿他們權責不清,角色含糊。結果,擴大問責制不但無助改善施政、改善管治,反而成了市民與曾特首之間難解的心結,令他民望自此後如江河日下,無法復原。
由此可見,市民對問責制是有這樣那樣不滿及疑問的,市民期望的是一次全面檢討及變動,好讓問責制名副其實。梁振英卻對曾特首的教訓不屑一顧,對市民的質疑與批評視作等閒,只想藉北京及建制派政團的支持盡快落實他的五司十四局方案。這樣做除了可保住自己的面子外有甚麼好處呢?

更何況連梁振英身邊的悍將羅范椒芬女士也認同應該檢討問責制,並承諾新政府上任後將會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既然梁振英政府也認同問責制已到了不能不檢討的時候,那為何不抓緊機會諮詢市民,全面蒐集市民意見,再打造較完備的方案呢?那為何要急急趕在七月一日落實好壞不知、優劣不明的五司十四局方案呢?
七月一日前通過改組方案只是梁振英的面子工程,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立法會及市民實在沒有必要替他趕這趟渾水。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梁振英昨強調急於改組與面子無關
梁振英昨強調急於改組與面子無關
19la6p12n.jpg (82.61 KiB) Viewed 9214 times
為硬銷改組 到立會拉票 泛民斥梁振英過門不答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至今仍未批出新政府改組撥款,令候任特首梁振英相當焦急,昨天親自到立法會「拉票」,堅稱此行並非向議員施壓,更反駁要趕在7.1前通過改組與「面子」無關,泛民議員不滿梁「過門而不答」,純粹為「拉票」而到訪立法會。

財委會上周五開始討論新政府改組撥款,至昨日已開會近20小時,今早更會再開四小時會議;議員的發言時間已由上周五的每次五分鐘,縮至昨日的四分鐘,再縮至今日的三分鐘。

由於人民力量及民主黨打算就改組提出大量動議,預料財委會今日未必能進行表決。政府昨要求財委會於本周五「加班」再開六小時會議,惟立法會大會亦計劃在周五晚上續會,政府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

反駁非為面子做事
有見撥款在7.1前過關困難重重,梁振英亦急得親自出馬「拉票」,昨趁財委會午間休會時到立法會答謝議員及政府官員「勞心勞力」。梁振英否認此行是施壓,惟批評泛民主派拉布,令議案未能在7.1前落實,堅稱沒有硬闖或草草通過等問題。梁振英昨簡短回應傳媒提問後,旋即打算離開,但聽到在場記者問「急於改組係咪因為面子問題」時,馬上折返稱:「為公家做事唔存在一個面子問題」,反駁范太說他趕及7.1前通過改組是「面子工程」。

泛民主派議員重申,他們就改組建議提問,只因為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的答案「鑽不出血」,未能提供具體資料令立法會釋疑。公民黨吳靄儀直言曾多次針對政治助理的職責問題發問,但羅太未有直接回應,吳靄儀批評:「我對羅太真係越來越少耐性。」

該黨黨魁梁家傑更忿言,由於羅范不能解答改組的關鍵問題,到訪立法會的梁振英理應留下來親自解釋,而非「過門而不答」。財委會主席劉慧卿稱,曾向候任特首辦反映議員希望梁振英與會但不果。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黃偉豪﹕「拉布」對市民的好處

——速度和效率絕非民主政府最重要的價值

由人民力量發動、因政府修改立法會選舉的「遞補機制」所引發的「拉布」(fi1ibuster)事件,雖然在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極富爭議的情下「剪布」成功,但由於政府決定快刀斬亂麻的背後原因之一,是要在7月1日之前為梁振英的新班子通過其5司14局的改組方案,相信「拉布」與「剪布」的情仍然是未完待續。

在這個「拉布」未完、而社會上對「拉布」有一個較普遍負面印象的關鍵時刻,實在有迫切的需要對「拉布」有較客觀和理性的分析。

抗衡由少數人壟斷的議會


首先,最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香港並未建立「一人一票」的真正民主制度,民主國家反對「拉布」的最重要理據,即議會的「拉布」是濫用少數人的權利來凌駕多數人的利益,絕對不適用於香港。更諷刺地,由於立法會有一半的議席是由選民基礎極之狹窄的功能組別來組成,並且在分組點票下享有否決權,因此,香港立法會的組成並未能有效反映多數人的利益,「拉布」可以是表達公眾利益以抗衡由少數人壟斷的議會的方法。

這次反對「拉布」的論述當中,把民主制度形容為少數人和多數人的利益和權利的對立,亦根本是一個幻想出來的虛假矛盾。由始至終,民主制度真正要保障的是個人(individual)權利,而非少數人(minority)的權利,由於個人的權利是每個人均享有,因此,民主所保障的是,在人人平等下的每個人的利益,而非任何特定群體的利益。

我們當今所普遍接受的民主,是平衡個人與大眾利益的自由主義的民主(liberal democracy),因為只重少數服從多數的單純性民主,很容易產生大多數人的暴政,對少數人的長期壓迫。由此可見,追求將大多數人的利益極大化,追求施政效率和速度,甚至不惜在過程中任意犧牲個人的權利,這並非民主制度的真正精神。試想想,如果效率和速度真的是政府最應該追求的價值的話,只有在由一個大獨裁者話事的專制政府,才是最有效率和速度,而23條和很多的其他惡法亦早已獲得立法會通過和落實。

在對「拉布」的學術研究上,美國學者Gregory Koger(註)研究了美國參議院過百年的拉布歷史後,仍然對「拉布」抱有體諒和開放的態度,並對任何防止「拉布」的改革十分保留。在美國參議院,除非有五分之三的議員,即60席的反對,否則不能終止任何議員的發言。

「拉布」在議會扮演重要角色

Koger反對隨便取消「拉布」這制度,正正是因為即使在民主國家中,「拉布」仍然在議會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民主重視的不獨是投票,亦同樣重視理性的討論和審議(deliberation),因此,若議員的發言權可以輕易被剝奪,議會便很容易被佔了較多議席的政黨所騎劫,淪為沒有分析和討論、只顧盡快通過多數黨政綱的舉手機器。

而且,在議題眾多、紛亂和複雜的現代社會中,「拉布」所造成的關注和拖延,一方面有助大眾對原本被忽略了的議題有更聚焦的討論,另一方面亦可給予機會各方,在有議員和民意代表超強烈的反對下,對問題重新反省及作出妥協。始終,民主的精神是達至一個各方均可以接受的共識,而非淪為多數人欺壓少數人的工具。

再者,Koger提出,在利益團體,特別是富有的工商金融界別,對政治有強大影響力的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共存的社會,議會中的大多數黨能在所有的議題上代表大眾利益,隨時只是一個製造出來的假象。因此,給予少數派議員暫時阻礙和拖延立法的能力,往往是打破只代表社會少數精英的有組織利益團體對政治壟斷的有效工具。「拉布」可以給予在社會上受政策影響但原先沒有聯繫的真正大多數人,更多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問題及動員,以抗衡只代表少數人的利益團體對議會的影響力。

最後,在經過多次施政失誤,政府的民望及公信力長期低沉,政府的權力未有民主制度的制衡和監察下,為何市民應該擔心的,不是政府濫權及未有深思熟慮而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反而是政府的決策速度不夠快呢?

以上問題值得反對「拉布」人士慢慢深思。

參考資料

註:Koger, Gregory. (2010)Filibustering: A Political History of Obstruction in the House and Senat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7.1前勢不能通過方案

立法會昨否決梁振英「打尖」審議五司十四局改組方案,雖然梁仍「口硬」,揚言要力爭7.1前再闖關,但不論官場及議員均認為,除技術上不可行外,政治上代價沉重。有官員甚至認為,按目前形勢,梁振英難以在立法會7月中休會前通過改組方案。

先以三司十二局上任

按政務司司長林瑞麟早前透露的後備方案,梁很大機會在7.1先以三司十二局組合宣誓就任,之後再通過改組方案,新設局長及副司長則遲一步上任。不過有官場中人指,要趕於7月17日立會會期結束前通過,技術上有難度,因政府要再排列交立法會審議草案次序,若要通過改組決議案,必須又再「打尖」,但卻可能要押後部份草案。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建制派議員也不想梁因為面子問題,而犧牲涉及民生草案,「9月就係立法會選舉,冇人肯承擔呢個責任」。若7月休會前無法通過,梁振英要集中精神處理10月施政報告,未必可分神處理五司十四局方案,該議員估計改組方案隨時延至本年底才能通過,新設的副司長、局長,屆時才能上任。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CY難向胡錦濤交代

距離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只有一個星期左右,梁振英卻接連鬧出負面新聞,不少政界人士均認為,難免令中央對梁管治能力信心打折扣,更重要的問題是,今年7.1遊行已因李旺陽寃案引發市民上街,若梁不利消息成為民陣動員市民上街另一「催化劑」,相信梁更難向胡錦濤交代。

影響中央對梁管治信心
梁振英今次「打尖」失敗,或許可以用泛民拉布、建制派倒戈去開脫,但他無法解釋的是,為何會錯判政治形勢,低估改組方案硬闖立法會的政治風險,「其實大環境政治因素冇變,一早知泛民替補會拉布,立法會就快選舉,建制派未必會毫無保留支持政府,但梁振英似乎冇考慮呢啲因素」。
今次梁為求凸顯強勢管治而錯判形勢,令胡無法在7.1為一個完整特區班子主持宣誓,必影響中央對梁的管治信心。一名泛民議員更指,梁的僭建醜聞仍在發展,「冇人會信佢身為測量師,唔知要申請先可以起(玻璃屋)」,若事件令市民質疑梁誠信,或變成民陣動員市民7.1上街「催化劑」。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給梁振英敲響警鐘

下屆政府架構重組議案在立法會大會以一票之差「打尖」失敗,「五司十四局」齊齊整整在「七.一」就職美夢成空。候任特首梁振英「落筆打三更」,「打尖」不遂敲響了未來五年管治的警鐘!

第一,常言:「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既然現任、下任政府交接工作小組下決心優先處理架構重組議案,當然要做好催票工夫,只要夠人就無理由不通過。豈料到頭來連內定出任新設的副財政司司長的陳茂波都不到場,民建聯大將張學明也不見蹤影,只差一票過不了關。可謂「大意失荊州」,「無縫對接」也成了笑話!

第二,凸顯了梁振英並無「嫡系部隊」的窘局。號稱建制派的詹培忠、謝偉俊兩位立法會議員投了反對票,內定出任下屆行會成員的葉劉淑儀則投下棄權票。梁振英在立法會「有權無票」處境比曾蔭權更甚。

第三,反映梁振英團隊欠缺游說技巧和妥協藝術。從激進反對派圍繞出缺安排打「拉布」以來,港府(包括候任班子)都只是一味強攻硬闖,無核心人物開展類似美國國會「走廊游說」活動做反對派政黨工作,也沒有作出兩年前中央與民主黨「求大同,存大異」搞掂政改方案那樣的努力。香港利益多元,推政策缺乏兩手策略,剛性有餘,柔性不足,焉有成功之理?

劉夢熊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欲把金戈挽落暉 無奈香江妖風吹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立法會昨日以一票之差否決優先處理政府架構重組的決議案,候任特首梁振英闖關失敗,首戰失利,意味着新政府七月一日齊齊整整亮相的希望破滅,也意味着未來五年的施政必定阻力重重、步履維艱。

新政府根據管治需要重組架構,本來很正常,任何地方的政府換屆都不可能一成不變,但在香港這種泛政治化的現實下,再正常的事也變得不正常。今次決議案有二十七名議員投贊成票,二十五人投反對票,一人投棄權票,由於贊成票未過五十四名出席議員的半數而遭否決,立法會再次上演了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鬧劇。

明槍易躲 暗箭難防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梁振英的架構重組方案受阻,與其說是泛民主派刻意搞搞震,不如說是建制派自挖牆腳。事實上,道不同不相為謀,泛民主派議員擺明車馬阻撓架構重組,理所當然齊齊投反對票,反而建制派議員各自為政,有人缺席,有人棄權,有人甚至倒戈相向,結果讓泛民輕易偷襲得手,實在是咄咄怪事。正如有人質疑,多名缺席的建制派議員或多或少與梁振英及其新班子有「仇口」,特別是金融界的李國寶,眾所周知是特首選戰中唐英年的忠實支持者,今次故意缺席投票,如果說不是為了報復梁振英,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難為投棄權票的葉劉淑儀事後還大講風涼話,聲稱原則上支持政府改組,但作為議員有責任捍衞議會的傳統和尊嚴云云。

其實,立法會烏煙瘴氣,亂七八糟,早就被譏為垃圾會,哪裏還有甚麼傳統和尊嚴可言。尤其是建制派,一時包庇貪曾,一時窩裏反,可謂醜態百出。國家領導人經常大聲疾呼,要求團結愛國愛港力量,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真正能夠團結的是反對派,而不是建制派。建制派表面上人多勢眾,實際上一盤散沙,他們在上次特首選舉中互相撕咬,已經令人嘆為觀止,今次各懷鬼胎,陽奉陰違,更是匪夷所思。中央政府連自己一手扶持的所謂愛國愛港力量都控制不了,不僅是莫大的諷刺,更是莫大的悲哀,怕只怕九月立法會選舉,建制派勢必為自己的種種醜行付出代價,令中央更難堪的事還在後頭。說到底,目前的窘局恰恰是中央長期姑息縱容所造成。

如果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壞的開始顯然就是失敗的一半。架構重組方案出師未捷身先死,梁振英落筆打三更,不啻為未來的施政敲響了警鐘。即使撇開今次立法會鬧劇不說,新政府的管治班子拉雜成軍,當中不乏濫竽充數者,委實很難令人寄予厚望。就以傳聞將會留任財政司司長的曾俊華為例,多年來理財一塌糊塗,年年嚴重估錯數,連派錢也派得怨聲載道,被譏為「史上最廢財爺」,過檔新政府繼續掌管財政大權,難道就會有脫胎換骨的表現嗎?

荊棘滿途 寸步難行
古人說,「左右為社鼠,用事者為猛狗,則術不行矣。」未來五年,梁振英政府除了要處理曾蔭權政府留下的許多爛攤子和地雷,還要應付泛民政客的阻撓和挑戰,而且要提防來自建制陣營的明槍和暗箭,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管治班子,必定寸步難行,遑論要兌現「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承諾。正如我們一直強調,擺在梁振英面前的絕對不是一條坦途,而是布滿荊棘的道路,尤其是經過特首選戰,建制派內部嚴重撕裂,社會分化日益嚴重,牛鬼蛇神興風作浪,新政府稍為不慎,隨時碰得焦頭爛額,粉身碎骨。

更何況,目前的香港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內憂,還有各種各樣的外患,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樓價高企,通脹嚴重,貧富懸殊,民生凋敝,四大經濟支柱搖搖欲墜,香港除了炒股炒樓,只能靠個人遊勉強支撐旅遊業,惟內地經濟逐漸走下坡,連內地旅客在港消費也有萎縮的迹象,香港「背靠大樹好乘涼」的老調恐怕唱不了多久。加上中國周邊烽煙四起,東海、南海、黃海局勢日益緊張,隨時擦槍走火,引發戰爭,中央政府自顧不暇,縱然有心挺港,也怕無能為力。而外圍方面,歐債危機深不見底,美國經濟疲弱不振,一場新的金融或經濟風暴一觸即發,香港好比一艘載浮載沉的孤舟,一旦風暴降臨,隨時遭遇滅頂之災。

「欲把金戈挽落暉,無奈香江妖風吹。」面對各種內憂外患,如果新班子都是治港良才,能夠齊心協力,港人還可寄望他們力挽狂瀾、穩定局面,可惜事實恰恰相反。治港良才尚在雲深不知處,行政立法又互相扯皮,梁振英政府要撥亂反正,將香港導入正軌,說易而行難。

唐代白居易《凶宅》詩云:「連延四五主,殃禍繼相鐘。自從十年來,不利主人翁。風雨壞檐隙,蛇鼠穿牆墉。人疑不敢買,日毀土木功……旦恐災將至,不思禍所從。」只要將詩中的「十年」改為「十五年」,恰恰是香港的真實寫照。香港這座曾經令舉世矚目的華廈,回歸十五年來備受風雨侵蝕,蛇鼠破壞,逐漸淪為一間災禍不斷、搖搖欲墜的「凶宅」,令人不勝感慨,不勝惶恐!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成名﹕ 擴大問責制值得支持嗎?

梁振英先生個多月來,密集式地利用傳媒力推5司14局架構重組,他的重組論述值得支持嗎?

梁振英認為,改組建議並非擴大問責制,但在新的政策局架構下,每名局長之下,除了有一名副局長,每年還可獲撥款120萬元聘用一名或多名政治助理,另外,因額外增多兩名局長、兩名副司長、51名包括中及高級的公務員、幾名至幾十名政治助理,5年內要額外多花3.1億元,這不是擴大問責制,難道是收縮或原地踏步?他的架構改組導致問責制擴大,是路人皆見的普通常識。梁先生堅持改組並非將問責制擴大,到底是一時疏忽,還是因問責制長期未獲市民信任,故他以為憑其口才就能顛倒是非,改變市民看法,從而否認他要擴大一個未獲市民信任制度的事實?至上周末,候任特首辦又突改口承認架構重組是擴大問責制,這是矯正個多月來的疏忽,還是最終發現民意並非能輕易愚弄?單是這點,若非梁先生連一般的辨識能力都出問題,就是反映了他的誠信值得令人擔憂。

問責制的根本病徵

梁先生否定了替問責制全面檢討後才考慮擴展,只答允待通過他的方案後作中期檢討。問責制實施10載,問題叢生,劣評如潮,假如不先全面檢討,諮詢公眾意見,問責制本身的問題既不太可能自動消失,對管治的負面影響亦很大可能在擴展後持續下去,遺禍更深。

不少研究早已指出幾個問責制的根本病徵:

1. 在缺乏高度民主和隨之而來的政黨政治長期歷練下,再加上某些問責高官主要是憑中央的祝褔,而非個人才幹上位(如曾德成、何志平),不少問責高官缺乏足夠專業知識和政治技巧制定和推銷政策。

2. 問責高官來自五湖四海,故缺乏合作互補、真正團隊精神,不利有效施政。

3. 更要命的是,在缺乏高度民主政制下,不少事例反映問責制的問責對象,是北京而非本港市民。例如屢次力挺中央、落實拖慢本港民主化,甚至想以歪理取消市民補選投票權的林瑞麟,竟可以在民望長期徘徊末席下,不單不用問責辭職,反而升官至政務司長。

上述問責制的根本問題在香港落實全面普選和政黨政治前,明顯不會因該制擴展而自動消失,反有可能招致更大、更多的問題。

以最近的疑似候任問責官員為例,各人既來自五湖四海,又不少都缺乏長期合作關係,部分熱門人選如候任文化局和教育局長,廣泛被行內人認為外行領導內行,根本沒有足夠專業背景統領相關部門。而前者家庭更充分「染紅」,令人懷疑問責局長再一次並非用人唯才,而是要紅不要專,嚴重削弱未來政府的相關表現。明乎此,則梁先生最近提出的「問責制實行10年,的確有未如人意、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與新一屆政府提出的架構重組建議沒有直接關係」,便像推銷員在自吹自擂,強詞奪理。

提防「快即是好」的幽靈復活

梁先生指近年香港令人聯想「慢」的感覺,又指在過去多年,香港經濟增長落後於新加坡和內地,暗示立法會快快通過他的問責制擴展建議就代表經濟發展會加快。事實上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在未經廣泛諮詢、深思熟慮下,快速實施八萬五建屋政策、容許領匯設立、逼令大部分中學用中文授課、提出興建中藥港和鮮花港和賤賣數碼港地皮以落實發展高科技的宏願等,以上種種不是流於空想,或失敗告終,便是代價沉重,「快即是好」的思維實在十分危險。

過去20年,香港經濟平均增長低於新加坡,有學者指出一大因素為獅城政府於政策出台前,花大量時間作極為縝密的研究,「快即是好」的作業思維根本並非獅城致勝之道。而把香港和內地兩個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經濟體系增長率直接相比,明顯犯了不恰當比較的謬誤。

梁先生和候任特首辦重申改組架構毋須公眾諮詢,因梁在競選期間落區解釋構思時無人反對,這種辯解不堪一擊。當時大眾焦點明顯不在架構改組,上述辯解既破壞前港英政府在認受性不足下認真諮詢公眾的聰明傳統,亦替梁上任後可能會不諮詢而推苛政立下危險先例。

梁先生指現時房屋問題嚴重,故要以5司14局快速落實政策,實情是政府以現有架構亦能快速落實多項包括八萬五在內的政策,可見梁先生誇大其詞。更何即使大家贊成他建議的將規劃、土地和房屋歸納在一個局,以加快建屋,也不代表就要支持整個5司14局方案。

整個改組方案的核心爭議之一是增設副司長,政府提出架構重組法例修訂時,沒有清楚界定副司長的法定權力,只是透過行政方式下放部分司長權力。此舉令公眾難以監察司長的權力轉移,日後特首、司長和副司長亦容易就副司長的權力範圍產生耗費心神的宮廷角力,司長和副司長亦會有更多機會「卸膊」,增設副司長的成效及必要性至今都令人存疑。

在新架構下,涉及民生的房屋規劃地政局由副財政司管轄,但同涉民生的環境、保安、衛生等局則由政務司長負責。上述不一致的安排背後理據至今仍含混不清,難怪各方猜疑梁先生設立副司長是為了讓其親信逐步奪取出身自政務官的司長權力。

香港被癱瘓?

梁先生的重組論述,粗疏不堪,更多番堅持在不搞認真的公眾諮詢下,就要強行立法會在七一前全面通過架構重組,以「香港被癱瘓」的誇張失實說法影響人心,反對議員對其建議詳細審議,意圖削弱立會監督行政機關的責任。削弱三權制衡,讓行政獨大,是摧香港核心價值,扼殺兩制,令香港淪為特首「說了算」的一言堂。這絕非香港之福,更不是大多數香港市民所能接受的。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梁振英上任即面對嚴峻考驗

梁振英就任特首和第四屆特區政府成立之後約6小時,民陣主辦的大遊行給他「贈興」,據民陣估計有40萬市民參加(警方估計最高峰時有6.3萬人),他們雖云表達不同訴求,但是針對梁振英的佔大多數,情勢顯示梁振英和新政府甫上任,已經面對嚴峻考驗,必須妥善應對,否則將引發管治危機。昨日的遊行場面,說明香港在政治上要有大和解、要有真普選的重要和必要,因為一個在社會上無足夠支持,缺乏普遍認受性的特首,犯錯之後,卻無機制讓市民參與處置,上街就成為市民表達不滿的唯一途徑,這種局面,誰當特首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民陣估計40萬市民遊行 大多數衝梁振英而來

民陣估計的遊行人數,是否準確,或許有人會提出異議,不過,從遊行場面所見,相信都會認同此乃2003年七一大遊行以來僅見的最大場面。這個場面透露了什麼信息,值得關心香港的各方人士關注。

新任特首由於是新手上路,起初工作縱有瑕疵,市民也不會過分苛責,對於新任特首,這就是所謂的蜜月期。現在,梁振英以變革形象上場,政綱予人多所憧憬,還未正式施政,已經有那麼多人叫他下台,肯定與他的大宅僭建和誠信備受質疑有關,可以說,昨日大多數參加遊行的市民,是衝梁振英而來;另外,9月的立法會換屆選舉,相信梁宅僭建會成為其中一個主要議題,以目前的社會氛圍,建制派也可能與梁振英劃清界線,所以,這個議題對立法會議席整體格局的影響,不應低估,而新一屆立會組成後,會否出現啟動彈劾程序局面,動搖梁振英的特首地位,也是未知之數。

所以,梁振英首要工作是盡快交代僭建事宜,適當處理,看市民是否認為他可以信任,否則,梁振英將成為政府的負資產,拖累施政,使香港飽受折騰。

梁振英的處境,與他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缺乏普遍認受性有關。設若他由普選產生,雖然當選後被揭發大宅有僭建和誠信受質疑,但是由於得到較多市民授權,即使備受政敵攻擊,仍會有支持者不離不棄,其他反對者或認為梁振英誠信破產的人,可在下次選舉以選票擯他出局。台灣的陳水扁,在總統任內被揭發貪污腐敗,使民進黨在2008年的總統選舉被台灣民唾棄,民進黨失去政權,到今年再次選舉,仍然未能翻身。這就是民以選票解決政治問題的好例子,香港市民沒有機會參與類似過程,只能以上街來表態,使得整體政治生態被扭曲,不管誰當特首,面對這種政治生態,都難以發揮好管治。

回歸15年,內地與香港在經濟領域的整合,完全體現了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保持和促進了香港繼續繁榮,也為例如人民幣逐步發展成為國際貨幣的戰略部署中,發揮了香港的角色和作用。但是中央在香港政治事務方面,卻未能做到適當地與時俱進,回歸以來,香港在許多方面停滯不前,畸形的政治體制是關鍵因素之一。

推動和解真普選 才是真正變革者

昨日,提到過去5年過度側重「一國」,而中聯辦擴權到插手香港內部事務,並非正途,情使「一國兩制」界線逐漸模糊,分際逐漸混淆,政治生態因而惡化。昨日參加遊行的市民,其中反對「西環治港」的為數不少。胡錦濤在新政府就職典禮發表講話時,提到「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期望尊重「兩制」差異能夠成為中央對港方針政策的主軸,則中聯辦要停止插手香港事務的同時,並開展和推動和解與真普選兩項工作。

長期以來,民主派得到較多市民支持,但是被中央排擠,變相使主流民意與中央扞格,情使特區政府施政舉步維艱,香港社會和諧也失去了最大的基礎。胡錦濤在講話中對新政府和社會各界提出4點希望,第一點就是「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這是他為港情把脈,斷症準確,若配以與民主派和解的藥方,相信就能營造真正的社會和諧穩定。

另外,2017年的特首普選,必須是真普選,不應以篩選機制排拒民主派人士參選,若中央有此想法,並強行付諸實施,以昨日的遊行場面,相信市民的反彈會極為強烈,事實上,若經由假普選而當選的特首,其認受性和正當性同樣遭到質疑,也不可能管治好香港。

梁振英以變革者自居,以本港財政充盈,多建公屋和提供適當土地,紓解市民住屋等,並不困難,本港民生問題所以搞到如此嚴重,主要是剛卸任特首的曾蔭權剛愎自用、不作為、不思進取而已,梁振英只要肯做,民生不難改善。不過,現階段香港真正的變革者,應該設法把香港從畸形的政治體制桎梏解放出來,創造長治久安的管治環境。期望梁振英為香港好,向中央建言與民主派和解、搞真普選,若他為香港立下這個大功,或許可以彌補他在僭建和誠信方面的過錯。
samuel
Posts: 2017
Joined: Fri Aug 06, 2010 1:29 pm

Re: 梁振英自招障礙

Post by samuel »

林鄭死撐以民生為重 終放棄立會打尖梁班子屈服 改組大計暫落空

距離立法會「收爐」倒數逾一星期,卻尚有廿多條法案及政府議案未審議,加上人民力量及社民連持續「拉布」,力抗5司14局改組決議案「過關」,梁班子終於「讓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宣佈將改組議程押後至所有民生議案之後,換言之特首梁振英的改組大計,短期內落實無期。
記者:陳雪玲 許偉賢

立法會本屆會期在本月18日完結,但至今卻有逾廿條法案及政府議案尚待處理;而人民力量及社民連已經表明,為了力抗立法會在本屆會期前通過5司14局改組建議,會繼續進行「拉布戰」,因此在審議《競爭條例草案》及《公司條例草案》期間,已不斷響鐘要求點算人數及發言,拖延會議時間。
據了解,政府評估後發現,在7月18日前通過重組決議案機會不大,加上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上周同意,要求政府先處理民生法案才審議改組,終令政府屈服。
議員批評退得太遲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宣佈,決定重新編排呈交立法會審議的政府議案次序,將改組方案排到最後處理,堅稱此舉是以民生為重,強調政府沒有撤回決議案,「呢個唔係讓步嘅問題」。有關說法與梁班子早前不斷「恐嚇」立法會指,若不在今屆立法會會期完結前通過改組,會為施政增添困難的態度迥異。

各黨派議員歡迎政府決定,但不少人認為「退得太遲」。公民黨副主席吳靄儀批評:「雖然政府回頭是岸,但仍然感遺憾,佢應該一早就咁做;你唔夾硬堅持,唔夾硬打尖,早就通過大部份法案啦」。工黨副主席何秀蘭認為,既然改組不能在本會期通過,政府應趁機進行公眾諮詢,令公眾釋疑。

政府要為窘局負責
自由黨主席劉健儀雖然不認同拉布,但也認為政府要為目前窘局負上一定責任:「政府都有責任,要怪佢(梁振英)唔講多啲理據說服議員……希望梁振英尊重立法會所有黨派,支持或反對都積極溝通,尋求對方底線,但似乎政府冇咁做。」

新民黨葉劉淑儀更直言,曾與梁振英及特首辦前主管羅范椒芬提過,重組決議案「硬闖」立法會有很高風險,結果落得今天如此下場,希望政府吸取教訓。
雖然林鄭月娥聲稱,仍然爭取在本屆會期通過重組,但政界中人普遍認為沒有可能,有建制派中人昨指:「重組決議案99.9%不可能在本屆會期通過」;若立法會趕不及在7月18日前審議,決議案須留待新一屆立法會處理,換言之梁振英心儀的5司14局建議,無法在短期內落實。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