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北京閱兵 為何引發台灣爭議?
台灣這幾天也在熱議涉及9月3日北京的大閱兵。然而,焦點不是像西方媒體聚焦北京如何戒備森嚴、如何勞民傷財、如何窮兵黷武,而是議論台灣黨政要員及退役將領是否適宜出席北京的大閱兵。
北京為了強化這項數十年來最大的面子工程的能見度與正當性,不僅邀集各國首腦出席閱兵,也廣邀在台的抗日老兵及黨政軍退職大老出席,其中不乏重量級政壇人物,包括已表示將出席的前副總統連戰、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對此一事態的發展,台灣政府非常重視,罕見地三管齊下,先後由總統府、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呼籲「國人應審慎考量社會觀感」,身分最為敏感的國防部,更直接對「國軍退役袍澤先進」喊話「本於軍人信念,自我約束管理,不要前往中國大陸參加中共紀念抗戰活動,共同維護國家及歷史尊嚴」。
在政府強力勸阻下,出身軍職、參加過抗戰的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陸軍上將許歷農,也公開勸阻退役將領出席。不過,連戰還是不顧反對聲浪,堅持前往北京。對此,馬英九親自表示,「不宜參加,這就是我們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
那麽,究竟什麼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大陸的抗戰史觀又如何?
中共「抗戰」史觀架空中華民國政府
衆所周知,中共自建政以來,「抗日戰爭」一直是最重要的教育與文宣主題之一。不論是小學的語文(國文)、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社會的課本,還是電影及近年來大量湧現的「抗日神劇」盡是以共產黨的游擊隊、中共建立的「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的抗日英雄故事為內容。數十年來「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狼牙山五壯士」、「雞毛信」、「小兵張嘎」等在大陸家喻戶曉的抗日故事都涵蓋這些主題。如此鋪天蓋地營造「共產黨英勇抗日」、「國民黨消極抗日」的形象,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統一戰線」的結論,早已在中共統治下的大陸社會根深柢固。
然而,如此的「抗戰」史觀架空了當時作為抗戰主體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否定了蔣介石委員長帶領全國軍民浴血奮戰的領導地位,抹煞了作為抗戰主力的國軍的巨大貢獻與犧牲。其中,國軍發動了大型會戰22次,包括台兒莊在內的重要戰役1127次、國軍包括8名上將等206將軍壯烈殉國、陸軍傷亡321萬多名官兵、海軍艦艇全數打光、空軍4321名飛行員犧牲、2468架戰機被擊落……上述傷亡犧牲,對於接受中共教育的大陸民衆而言,這些全是陌生的數字。
台北理解:出席閱兵等同呼應中共史觀
近年來,隨着網絡的發展,國民政府與國軍的抗戰史實逐漸受到部分大陸近代史學者的關注。然而,為配合今年的「大閱兵」工程,所有抗日論述都不得偏離「共產黨是抗日中流砥柱」的原則。從台灣的視角而言,以扭曲抗戰史為理論鋪墊,以不排除犯台的解放軍為活動主體,以提高習近平威信、為鞏固中共政權而營造的「大閱兵」,身為中華民國的黨政軍退職大老倘若受邀請前往出席,是何等的不宜,不難理解。台北的理解是,出席北京閱兵等同呼應中共史觀,甚至是價值觀錯亂、損害國格與國家認同的原則問題。馬總統苦心奉勸前副總統連戰先生三思,也是基於如此考量。'
自從馬英九總統主政以來,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然而,兩岸圍繞在雙方定位的政治對話仍無法展開。換言之,兩岸問題的癥結仍未有打開的迹象。此次台灣社會就北京大閱兵的爭議,突顯的是兩岸迥異的抗戰史觀,如能因此而激發兩岸學者共同研究抗戰的歷史,或許可能成為兩岸化解癥結的突破口,宜鼓勵之。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中共「和統」或「武統」臺湾遥遥无期P13/ 馬英九2012年開出兩岸統一條件 為何大陸不回應?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解放軍今起台海實彈射擊軍演 (13:25)
專家:僅例行訓練 勿過分解讀
解放軍今天起至13日在台海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軍事專家稱,只是例行訓練,不同於96年台海導彈危機,勿過分解讀。
據中國海事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9月11日至13日,每天15時至17時,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相關水域將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
福建海事局「閩航警0032」航行警告顯示,台灣海峽四個坐標點連線劃定水域內,9月11日至13日15時至17時將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射擊高度8000米,禁止駛入。
此次軍演期間禁止無關船舶駛入水域的四個連線劃定座標點是:24-42.17N/118-43.78E;24-44.78N/118-47.67E;24-40.95N/118-49.07E;24-38.13N/118-45.00E。
總部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PACOM)表示,這是例行性演訓。
台灣「漢光31號」昨天在新竹坑子口訓場演訓反舟波實兵與實彈射擊,總統馬英九親自校閱,中國大陸海事局官網隨即公布,共軍11日至13日下午3時至5時,在福建沿海實施實彈射擊。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以電郵答覆台灣中央社記者詢問說,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認知與了解,這是有需要的例行性演訓。
台灣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福建解放軍地面部隊自9月11日至13日在圍頭外海約14浬處,實施一般性的火砲射擊,這是解放軍年度計劃性的訓練任務,台軍均已掌握。
《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今天引述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表示,「這是福建的陸軍部隊進行例行性演習,外界不要做過分解讀,更無須和台灣軍隊的漢光演習進行聯繫。」
張軍社指出,8000米的高度表明這是火炮或高炮進行訓練,中小口徑的高炮射高在8000至1萬米之間,因此這是一般的高炮射擊演練。
報道說,大陸在福建近海進行火炮演習並非近年來的首次。今年7月30日,中國海事局網站也預告過福建海警在台灣海峽相關水域內開展海上火炮實彈射擊訓練的消息。
《環球時報》再引述未具名的軍事專家表示,「現階段大陸在福建近海進行的實彈演習與1996年的台灣海峽導彈危機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報道說,當年大陸因不滿當時的總統李登輝獲邀以校友身分前往母校美國康奈爾大學公開演講、並且試圖影響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結果,解放軍第二炮兵和南京軍區分別向台灣外海試射導彈及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習;美國則緊急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群應對,一時台海戰雲密佈。當時解放軍發射的多枚東風15導彈落到高雄外海和基隆外海。
(中央社、中通社)
			
			
									
						
										
						專家:僅例行訓練 勿過分解讀
解放軍今天起至13日在台海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軍事專家稱,只是例行訓練,不同於96年台海導彈危機,勿過分解讀。
據中國海事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9月11日至13日,每天15時至17時,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相關水域將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
福建海事局「閩航警0032」航行警告顯示,台灣海峽四個坐標點連線劃定水域內,9月11日至13日15時至17時將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射擊高度8000米,禁止駛入。
此次軍演期間禁止無關船舶駛入水域的四個連線劃定座標點是:24-42.17N/118-43.78E;24-44.78N/118-47.67E;24-40.95N/118-49.07E;24-38.13N/118-45.00E。
總部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PACOM)表示,這是例行性演訓。
台灣「漢光31號」昨天在新竹坑子口訓場演訓反舟波實兵與實彈射擊,總統馬英九親自校閱,中國大陸海事局官網隨即公布,共軍11日至13日下午3時至5時,在福建沿海實施實彈射擊。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以電郵答覆台灣中央社記者詢問說,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認知與了解,這是有需要的例行性演訓。
台灣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福建解放軍地面部隊自9月11日至13日在圍頭外海約14浬處,實施一般性的火砲射擊,這是解放軍年度計劃性的訓練任務,台軍均已掌握。
《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今天引述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表示,「這是福建的陸軍部隊進行例行性演習,外界不要做過分解讀,更無須和台灣軍隊的漢光演習進行聯繫。」
張軍社指出,8000米的高度表明這是火炮或高炮進行訓練,中小口徑的高炮射高在8000至1萬米之間,因此這是一般的高炮射擊演練。
報道說,大陸在福建近海進行火炮演習並非近年來的首次。今年7月30日,中國海事局網站也預告過福建海警在台灣海峽相關水域內開展海上火炮實彈射擊訓練的消息。
《環球時報》再引述未具名的軍事專家表示,「現階段大陸在福建近海進行的實彈演習與1996年的台灣海峽導彈危機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報道說,當年大陸因不滿當時的總統李登輝獲邀以校友身分前往母校美國康奈爾大學公開演講、並且試圖影響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結果,解放軍第二炮兵和南京軍區分別向台灣外海試射導彈及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習;美國則緊急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群應對,一時台海戰雲密佈。當時解放軍發射的多枚東風15導彈落到高雄外海和基隆外海。
(中央社、中通社)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台專家稱解放軍軍演針對馬英九 大陸已做好出兵準備
2015-09-11 10:02:36 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解放軍9月11日至13日15時至17時在臺灣海峽以下四點連線範圍內24-42.17N/118-43.78E、24-44.78N/118-47.67E、24-40.95N/118-49.07E、24-38.13N/118-45.00E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射擊高度8000米,禁止駛入。
“大陸宣佈此次軍演,可能因為馬英九前天去金門看了火炮演習,今天又觀看了新竹坑子口反舟波炮擊演習”,這是臺北軍事評論員陳國銘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的第一反應,他甚至表示,此舉或顯示“大陸已隨時做好出兵準備”。
10日,臺灣東森電視臺駐北京資深記者楊釗對《環球時報》說,臺灣對此事之所以高度關注,要從近期一串事件來分析。“9•3”閱兵剛剛結束,而臺灣又正在進行漢光演習,解放軍此時曝光要在福建實彈演習,台媒自然會進行猜測。但他表示,由於“演習課目中不包括奪島或登陸,因此針對性不大”。
臺灣“國防部”當天回應稱,關於解放軍駐福建的炮兵部隊“在福建石獅將軍山靶場 (金門東北方35公里)進行基地實彈測考”的情況,“台軍均已掌握相關動態,請民眾放心”。“國防部”還說,解放軍炮兵部隊每年9至11月定期都會分梯次進訓,並且在基地沿海地區實施實彈射擊考核,此次公佈之射訊,屬解放軍年度計劃性訓練任務。
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吳美紅10日下午在例行記者會重申,台當局對此次演習已有掌握。但她同時表示,大陸“到現在也沒有放棄武力犯台”,“所以我們仍然應該要有自我防衛的堅定決心和準備”,臺灣當局因此還是會持續進行兵棋推演和演習。
也有不少島內媒體質疑解放軍演習是否與臺灣明年“大選”有關。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10日表示,解放軍是例行性操演,“離臺灣島很遠”,大家不用過度解讀,況且臺灣也在搞漢光演習。她同時表示,這再次說明兩岸“應該要有和平協定”,“不然台海一有動靜大家就會覺得毛毛的,怪怪的”。
當天,相關軍方人士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解放軍正常訓練,一些媒體抓住“臺灣海峽”字眼做噱頭進行炒作,實際上,根據公佈的經緯度該區域“不算臺灣海峽,只是福建近海”。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兩大因素:解放軍“攻台”談何容易!代價巨大!
 
• 發表於:2015-09-11 11:19:47
• 作者:kb1963
最近,台軍與大陸解放軍幾乎同時在臺灣海峽附近舉行大規模軍演!
對此,筆者個人認為,如果各方導彈制導出現問題,可說是,一不小心一觸即發!
不過,站在客觀立場去看臺海問題,發生軍事衝突的幾率還是滿低的!
為什麼筆者這麼說那?主要因素有二:
第一美國因素:眾所周知,美國對台,有臺灣關係法!這部臺灣關係法,有一部分是非公開的,這部分非公開的臺灣關係法,到至今為止,起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讓我們不能冒進!
第二日本因素:最近,日本版臺灣關係法也成立了!他的名字叫新周邊事態法!這部法律比美國臺灣關係法說的還要明確!臺灣有事日本不會坐視不管!這是日本高官放出來的狠話!9月16日日本集體自衛權法成立!
還有幾天的時間了,這部法律成立之後,美日可以依託自國的法律,干涉台海問題,基本已成定局!
我們大陸解放軍攻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付出巨大的決心和代價,方可行之!
我們面臨的是世界兩大巨頭:
在經濟方面: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外匯儲備1.2萬億美金!在外淨資產3萬億美軍)!我們中國外匯儲備3.5萬億美元,在外淨資產1.5萬億!
在技術方面: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技術輸出國!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技術輸出國!
在軍事方面:美國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日本是世界排名第九軍事強國!
以上,可以看出,我們同時挑戰的是世界兩大巨頭!開戰?談何容易!清醒點吧!
			
			
									
						
										
						• 發表於:2015-09-11 11:19:47
• 作者:kb1963
最近,台軍與大陸解放軍幾乎同時在臺灣海峽附近舉行大規模軍演!
對此,筆者個人認為,如果各方導彈制導出現問題,可說是,一不小心一觸即發!
不過,站在客觀立場去看臺海問題,發生軍事衝突的幾率還是滿低的!
為什麼筆者這麼說那?主要因素有二:
第一美國因素:眾所周知,美國對台,有臺灣關係法!這部臺灣關係法,有一部分是非公開的,這部分非公開的臺灣關係法,到至今為止,起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讓我們不能冒進!
第二日本因素:最近,日本版臺灣關係法也成立了!他的名字叫新周邊事態法!這部法律比美國臺灣關係法說的還要明確!臺灣有事日本不會坐視不管!這是日本高官放出來的狠話!9月16日日本集體自衛權法成立!
還有幾天的時間了,這部法律成立之後,美日可以依託自國的法律,干涉台海問題,基本已成定局!
我們大陸解放軍攻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付出巨大的決心和代價,方可行之!
我們面臨的是世界兩大巨頭:
在經濟方面: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外匯儲備1.2萬億美金!在外淨資產3萬億美軍)!我們中國外匯儲備3.5萬億美元,在外淨資產1.5萬億!
在技術方面: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技術輸出國!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技術輸出國!
在軍事方面:美國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日本是世界排名第九軍事強國!
以上,可以看出,我們同時挑戰的是世界兩大巨頭!開戰?談何容易!清醒點吧!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王岐山首論中共“合法性
 
• 發表於:2015-09-11 09:39:55
• 作者:青山依舊
  
原標題:重大突破!王岐山首論中共“合法性”
  
9月9日,王岐山會見了一批外國客人,他們是60多位國(境)外前政要及知名學者,有南非前總統姆貝基、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等,氣場強大。這些重量級人物剛剛參加了一個會議,會議的名稱也頗具新意——“2015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想必諸位已經注意到,這個對話會是8日在北京開幕的,主題是“從嚴治黨:執政黨的使命”。
類似的交流研討活動並不少見,官方的或者民間的,高端或者草根的,時有所見,舉辦的初衷當然是為了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共的認知與瞭解。那麼,這次對話會有何特別之處?
從新聞通稿來看,本次對話會的主題是“從嚴治黨:執政黨的使命”,其背景是明確的:十八大以來中共全面從嚴治黨,“老虎”“蒼蠅”一起打,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其主辦方是引人注目的: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與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高級智庫與中紀委部門,體現國際視野;參會人員層次高、影響大;會議成果正面,外方代表積極評價中共從嚴治黨的理念和做法,認為中共與世界對話彰顯了中共的自信與開放。
看到這裡,諸位也許還是不解渴——這樣一個會議或許更多的是學術性的,甚至是友誼性的,有什麼值得“學習大國”解讀的?
而關鍵點就是在王岐山會見與會外方代表時出現的。“學習大國”這就為你點出——
此次會見,不止于寒暄致意、總結祈願,王岐山講了話,以其一貫的棱角分明、乾脆暢達的風格,從執政黨的角度論述了從嚴治黨的意義。在這段講話中,提到了一個政治學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執政黨的“合法性”,特別要說的是,這是中共最高層領導亦即政治局常委以上,第一次論述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問題,可以說是在話語體系上的一個重大的突破。
這就來重播這段值得高度關注的講話:
王岐山指出,執政黨的使命決定了必須從嚴治黨,執政黨對人民的承諾就是它的使命。要兌現承諾,執政黨必須對自身嚴格要求。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於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辦好中國的事情,就要看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執政黨代表人民、服務人民,就要確立核心價值觀,堅守在行動上。
下麵“學習大國”帶你精讀——
執政的“合法性”是什麼意思?
合法性是政治學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政治學意義上的合法性與法學意義上的合法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學上的合法性,是指某種行為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規範。而政治學上的合法性,是指人們對某種政治權力秩序是否認同及其認同程度如何的問題,也稱為“正統性”“正當性”。合法性的基礎是同意。當合法性受到侵蝕時,政治權力的行使或者政府的統治就會陷入危機。
共產黨有沒有合法性的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歷史的和現實的複雜原因,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存在著這樣一些觀念:共產黨以革命的合理性“打江山”,它自然就可以“坐江山”,這是天經地義的,天然合理合法的。更何況,共產黨以其階級基礎、理論武裝、歷史使命等標注的先進性,足以證明其與資產階級政黨有著根本的區別。因此,在許多人看來,只要共產黨取得了政權,就天然具備了領導國家和社會的執政資格。如果要談論合法性,也只是資本主義國家執政黨存在的問題。基於這樣的認識,人們從來很少討論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問題,似乎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懷疑。東歐劇變、蘇共敗亡的教訓,給人們上了深刻的一課,“應然”的理論設定並不等於“實然”的客觀事實,共產黨也可能面臨執政合法性資源的流失與枯竭,直至喪失執政地位。共產黨的合法性問題,絕非無中生有、危言聳聽。研究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從理論層面上看,有助於共產黨深化認識執政規律,有助於人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理解;從實踐層面上看,有助於共產黨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轉變,有助於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提高。
中國共產黨如何看待合法性問題?
查閱公開報導,特別是檢索人民日報創刊以來的資料庫,並沒有發現中共幾代領導人關於執政合法性的直接論述。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領導人文獻中沒有提及“合法性”一詞,但並不意味著對此命題予以回避,相關的論述以“黨的建設”思想,存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中。而黨的建設的主線,就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一些論斷廣為人知。例如,毛澤東確立“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告誡全黨堅持“兩個務必”繼續“趕考”,鄧小平提出“三個有利於”的標準,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指出黨面臨“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習近平強調“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
其中,與執政合法性具有直接關係的,是“執政能力”概念。的提出。2004年9月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開宗明義:“我們党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召開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又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概括了6個“堅持”,第一次從執政黨建設的角度總結基本經驗。
而最經典的表述是:
“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見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王岐山“合法性”論述的要義
在長期執政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圍繞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大課題,不斷進行探索。“觀世情、察國情、看党情”,“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改革發展不斷深入,關於這一課題的思考不斷深化。
對照之前的梳理看出,王岐山9日首次論述執政黨合法性問題,詮釋了中共執政黨建設理論的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譬如:
王岐山指出:“執政黨的使命決定了必須從嚴治黨,執政黨對人民的承諾就是它的使命。要兌現承諾,執政黨必須對自身嚴格要求。”
——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承諾”是什麼?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貫徹執政理念、兌現承諾,就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王岐山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於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
——“合法性”一詞在此提出。這個論斷,源自於“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等等論述。
王岐山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就要看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
——這個論斷中共領導幹部多有引用,出自鄧小平論述。鄧小平鄭重提出,必須以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歸宿;反復強調,做一切事情都要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判斷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王岐山指出:“執政黨代表人民、服務人民,就要確立核心價值觀,堅守在行動上。”
——這個論斷總結了根本宗旨、執政基礎、價值引領等方面的論斷,與執政黨要“兌現承諾”表述呼應。
首次論述合法性問題釋放什麼信號?
不再回避“合法性”這一概念,並且對其展開論述,從理論發展的層面看,無疑是探索思考的深化。為什麼現在提出?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中國重返世界舞臺中央,這都是大的背景。而從王岐山此次晤談的物件、論述的語境來看,“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是一個合適的場合。所以,首先彰顯的是中共執政的自信。而從學術交流的開放互鑒來觀察,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使以西方的話語體系來審視,中共的執政也完全是理直氣壯的。
就中共自身來說,從執政黨的角度提出“合法性”的問題,背後是對長治久安、生死存亡的現實的、理性的體認與警醒。執政黨的合法性,從根本上說,是以其執政績效、執政能力和民眾的支援率為標誌的。中共從一個革命党成為一個執政黨,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奮鬥犧牲,而取得政權之後,如果不樹立正確的執政理念,建立完善的執政體制,不注意增強執政基礎,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注意開拓執政的合法性資源,預防和克服執政的合法性危機,而是沉湎於“打天下就能坐天下”的陳舊觀念,那麼,殷鑒不遠,重蹈蘇聯的覆轍,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從這點來看,提出執政合法性問題,蘊含著深刻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而這也是“學習大國”與你分享的核心觀點。
			
			
									
						
										
						• 發表於:2015-09-11 09:39:55
• 作者:青山依舊
原標題:重大突破!王岐山首論中共“合法性”
9月9日,王岐山會見了一批外國客人,他們是60多位國(境)外前政要及知名學者,有南非前總統姆貝基、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等,氣場強大。這些重量級人物剛剛參加了一個會議,會議的名稱也頗具新意——“2015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想必諸位已經注意到,這個對話會是8日在北京開幕的,主題是“從嚴治黨:執政黨的使命”。
類似的交流研討活動並不少見,官方的或者民間的,高端或者草根的,時有所見,舉辦的初衷當然是為了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共的認知與瞭解。那麼,這次對話會有何特別之處?
從新聞通稿來看,本次對話會的主題是“從嚴治黨:執政黨的使命”,其背景是明確的:十八大以來中共全面從嚴治黨,“老虎”“蒼蠅”一起打,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其主辦方是引人注目的: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與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高級智庫與中紀委部門,體現國際視野;參會人員層次高、影響大;會議成果正面,外方代表積極評價中共從嚴治黨的理念和做法,認為中共與世界對話彰顯了中共的自信與開放。
看到這裡,諸位也許還是不解渴——這樣一個會議或許更多的是學術性的,甚至是友誼性的,有什麼值得“學習大國”解讀的?
而關鍵點就是在王岐山會見與會外方代表時出現的。“學習大國”這就為你點出——
此次會見,不止于寒暄致意、總結祈願,王岐山講了話,以其一貫的棱角分明、乾脆暢達的風格,從執政黨的角度論述了從嚴治黨的意義。在這段講話中,提到了一個政治學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執政黨的“合法性”,特別要說的是,這是中共最高層領導亦即政治局常委以上,第一次論述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問題,可以說是在話語體系上的一個重大的突破。
這就來重播這段值得高度關注的講話:
王岐山指出,執政黨的使命決定了必須從嚴治黨,執政黨對人民的承諾就是它的使命。要兌現承諾,執政黨必須對自身嚴格要求。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於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辦好中國的事情,就要看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執政黨代表人民、服務人民,就要確立核心價值觀,堅守在行動上。
下麵“學習大國”帶你精讀——
執政的“合法性”是什麼意思?
合法性是政治學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政治學意義上的合法性與法學意義上的合法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學上的合法性,是指某種行為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規範。而政治學上的合法性,是指人們對某種政治權力秩序是否認同及其認同程度如何的問題,也稱為“正統性”“正當性”。合法性的基礎是同意。當合法性受到侵蝕時,政治權力的行使或者政府的統治就會陷入危機。
共產黨有沒有合法性的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歷史的和現實的複雜原因,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存在著這樣一些觀念:共產黨以革命的合理性“打江山”,它自然就可以“坐江山”,這是天經地義的,天然合理合法的。更何況,共產黨以其階級基礎、理論武裝、歷史使命等標注的先進性,足以證明其與資產階級政黨有著根本的區別。因此,在許多人看來,只要共產黨取得了政權,就天然具備了領導國家和社會的執政資格。如果要談論合法性,也只是資本主義國家執政黨存在的問題。基於這樣的認識,人們從來很少討論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問題,似乎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懷疑。東歐劇變、蘇共敗亡的教訓,給人們上了深刻的一課,“應然”的理論設定並不等於“實然”的客觀事實,共產黨也可能面臨執政合法性資源的流失與枯竭,直至喪失執政地位。共產黨的合法性問題,絕非無中生有、危言聳聽。研究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從理論層面上看,有助於共產黨深化認識執政規律,有助於人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理解;從實踐層面上看,有助於共產黨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轉變,有助於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提高。
中國共產黨如何看待合法性問題?
查閱公開報導,特別是檢索人民日報創刊以來的資料庫,並沒有發現中共幾代領導人關於執政合法性的直接論述。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領導人文獻中沒有提及“合法性”一詞,但並不意味著對此命題予以回避,相關的論述以“黨的建設”思想,存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中。而黨的建設的主線,就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一些論斷廣為人知。例如,毛澤東確立“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告誡全黨堅持“兩個務必”繼續“趕考”,鄧小平提出“三個有利於”的標準,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指出黨面臨“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習近平強調“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
其中,與執政合法性具有直接關係的,是“執政能力”概念。的提出。2004年9月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開宗明義:“我們党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召開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又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概括了6個“堅持”,第一次從執政黨建設的角度總結基本經驗。
而最經典的表述是:
“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見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王岐山“合法性”論述的要義
在長期執政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圍繞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大課題,不斷進行探索。“觀世情、察國情、看党情”,“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改革發展不斷深入,關於這一課題的思考不斷深化。
對照之前的梳理看出,王岐山9日首次論述執政黨合法性問題,詮釋了中共執政黨建設理論的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譬如:
王岐山指出:“執政黨的使命決定了必須從嚴治黨,執政黨對人民的承諾就是它的使命。要兌現承諾,執政黨必須對自身嚴格要求。”
——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承諾”是什麼?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貫徹執政理念、兌現承諾,就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王岐山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於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
——“合法性”一詞在此提出。這個論斷,源自於“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等等論述。
王岐山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就要看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
——這個論斷中共領導幹部多有引用,出自鄧小平論述。鄧小平鄭重提出,必須以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歸宿;反復強調,做一切事情都要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判斷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王岐山指出:“執政黨代表人民、服務人民,就要確立核心價值觀,堅守在行動上。”
——這個論斷總結了根本宗旨、執政基礎、價值引領等方面的論斷,與執政黨要“兌現承諾”表述呼應。
首次論述合法性問題釋放什麼信號?
不再回避“合法性”這一概念,並且對其展開論述,從理論發展的層面看,無疑是探索思考的深化。為什麼現在提出?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中國重返世界舞臺中央,這都是大的背景。而從王岐山此次晤談的物件、論述的語境來看,“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是一個合適的場合。所以,首先彰顯的是中共執政的自信。而從學術交流的開放互鑒來觀察,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使以西方的話語體系來審視,中共的執政也完全是理直氣壯的。
就中共自身來說,從執政黨的角度提出“合法性”的問題,背後是對長治久安、生死存亡的現實的、理性的體認與警醒。執政黨的合法性,從根本上說,是以其執政績效、執政能力和民眾的支援率為標誌的。中共從一個革命党成為一個執政黨,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奮鬥犧牲,而取得政權之後,如果不樹立正確的執政理念,建立完善的執政體制,不注意增強執政基礎,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注意開拓執政的合法性資源,預防和克服執政的合法性危機,而是沉湎於“打天下就能坐天下”的陳舊觀念,那麼,殷鑒不遠,重蹈蘇聯的覆轍,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從這點來看,提出執政合法性問題,蘊含著深刻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而這也是“學習大國”與你分享的核心觀點。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抗日敵後戰場 國軍守土有責
關於中國抗日戰爭正面與敵後兩個戰場的問題,歷來存在重大誤區。毛澤東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說,「國民黨擔任正面的正規戰,共產黨擔任敵後的游擊戰,是必須的」,此後中共就把「共軍開闢敵後戰場,與國民黨正面戰場相配合對日軍形成戰略夾擊的格局」定為宣傳口徑。老毛在中共「七大」自誇獨力抗擊百分之六十四的侵華日軍和百分之九十五的偽軍,也是抹殺了百萬國軍在敵後浴血抗戰的貢獻。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年後的今天,有必要澄清國軍在敵後戰場也是主力的史實,還原國軍守土有責的慘烈戰史。
敵後國軍不准擅離
毛澤東《論持久戰》說:八路軍的方針「基本的是游擊戰」,批評林彪「不要以為少打大仗,一時顯得不像民族英雄,降低了資格」。不但許可而且要求野戰軍大踏步的進退,「拚命主義不知此理」,明明處於不利情況,還要爭一城一地的得失。當時老毛吃着八路軍的軍餉,卻沒有抗日守土之責。反觀處於日寇四面包圍的敵後國軍,則必須遵照國民政府的嚴令「一律不准擅離治區」,蔣中正一九三八年處決山東省長、第三集團軍司令韓復榘上將,讓敵後國軍游擊隊知道守衞國土,保護居民是軍人天職。
所謂「共軍開闢敵後戰場」,往往是日寇主力圍攻國軍的敵後根據地,共軍跟在日寇後面趁虛而入,不戰而獲國軍的原來駐地。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日寇發動「豫南戰役」就是典型。華北日軍集中五個師團十多萬精銳,企圖將國軍第五戰區31集團軍湯恩伯、21集團軍李品仙部十五萬人一舉圍殲。二十八日,劉少奇急電新四軍四師彭雪楓部挺進河南,毛澤東亦電令四師兩個主力支隊去豫西打游擊。至二月七日,新四軍四師的根據地已經擴大一倍多。「豫南戰役」同時證明華北日軍以重創日軍的湯恩伯部為天字第一號大敵。
解放軍學者韓信夫的專著《試論國民黨抗日游擊戰爭》證實:國民黨的敵後游擊區,先後有冀察戰區、魯蘇戰區、山西游擊區、豫鄂皖游擊區、浙西游擊區、海南游擊區等,分別隸屬國軍第二、第一、第五、第三和第四戰區。堅持作戰到抗戰勝利。
正面戰場有另一手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活躍着共產黨領導的幾股華南抗日游擊隊,多年來備受廣泛宣傳。我在內地講課時常引用日寇海軍大將大角岑生是被中國游擊隊擊斃在珠江口的最高級海軍將領。在場的聽眾都以為是共軍的功勞,人們根本不知道國軍還有游擊隊。那是一九四一年二月五日清晨,就任南太平洋艦隊司令官的大角岑生由六架戰機護航,突遇旋風引擎失靈,又遇大霧迷航後闖入中山縣第八區(大赤坎鄉)中國挺進第三縱隊的陣地上空。國軍機槍密集射擊,大角岑生男爵最終葬身斗門縣山坳中。粵北的中國第七戰區司令部在繳獲日軍保險箱,發現偷襲太平洋美軍的絕密文件,及時通告美國。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午,一架日軍飛機在大別山區的安徽省太湖縣彌駝寺上空,被敵後的國軍第四十八軍一百三十八師412團三營九連的高射炮火擊落,侵華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兼華中派遣軍指揮官塚田攻大將斃命。這是八年抗戰在中國戰場上被擊斃職務最高的日本陸軍將領。還有日本第4南遣艦隊司令山縣正鄉大將,一九四五年三月在浙江椒江坐飛機迫降後,被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局第二大隊六中隊及浙東護航總隊官兵的密集火力擊沉;山縣正鄉大將等四人葬身魚腹。
上述授首的日寇大將以為在後方無比安全,擁有制空權可以自由飛翔,卻忘記正面戰場屢戰屢敗的國軍還有敵後游擊戰的另一手。
馬鼎盛
			
			
									
						
										
						關於中國抗日戰爭正面與敵後兩個戰場的問題,歷來存在重大誤區。毛澤東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說,「國民黨擔任正面的正規戰,共產黨擔任敵後的游擊戰,是必須的」,此後中共就把「共軍開闢敵後戰場,與國民黨正面戰場相配合對日軍形成戰略夾擊的格局」定為宣傳口徑。老毛在中共「七大」自誇獨力抗擊百分之六十四的侵華日軍和百分之九十五的偽軍,也是抹殺了百萬國軍在敵後浴血抗戰的貢獻。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年後的今天,有必要澄清國軍在敵後戰場也是主力的史實,還原國軍守土有責的慘烈戰史。
敵後國軍不准擅離
毛澤東《論持久戰》說:八路軍的方針「基本的是游擊戰」,批評林彪「不要以為少打大仗,一時顯得不像民族英雄,降低了資格」。不但許可而且要求野戰軍大踏步的進退,「拚命主義不知此理」,明明處於不利情況,還要爭一城一地的得失。當時老毛吃着八路軍的軍餉,卻沒有抗日守土之責。反觀處於日寇四面包圍的敵後國軍,則必須遵照國民政府的嚴令「一律不准擅離治區」,蔣中正一九三八年處決山東省長、第三集團軍司令韓復榘上將,讓敵後國軍游擊隊知道守衞國土,保護居民是軍人天職。
所謂「共軍開闢敵後戰場」,往往是日寇主力圍攻國軍的敵後根據地,共軍跟在日寇後面趁虛而入,不戰而獲國軍的原來駐地。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日寇發動「豫南戰役」就是典型。華北日軍集中五個師團十多萬精銳,企圖將國軍第五戰區31集團軍湯恩伯、21集團軍李品仙部十五萬人一舉圍殲。二十八日,劉少奇急電新四軍四師彭雪楓部挺進河南,毛澤東亦電令四師兩個主力支隊去豫西打游擊。至二月七日,新四軍四師的根據地已經擴大一倍多。「豫南戰役」同時證明華北日軍以重創日軍的湯恩伯部為天字第一號大敵。
解放軍學者韓信夫的專著《試論國民黨抗日游擊戰爭》證實:國民黨的敵後游擊區,先後有冀察戰區、魯蘇戰區、山西游擊區、豫鄂皖游擊區、浙西游擊區、海南游擊區等,分別隸屬國軍第二、第一、第五、第三和第四戰區。堅持作戰到抗戰勝利。
正面戰場有另一手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活躍着共產黨領導的幾股華南抗日游擊隊,多年來備受廣泛宣傳。我在內地講課時常引用日寇海軍大將大角岑生是被中國游擊隊擊斃在珠江口的最高級海軍將領。在場的聽眾都以為是共軍的功勞,人們根本不知道國軍還有游擊隊。那是一九四一年二月五日清晨,就任南太平洋艦隊司令官的大角岑生由六架戰機護航,突遇旋風引擎失靈,又遇大霧迷航後闖入中山縣第八區(大赤坎鄉)中國挺進第三縱隊的陣地上空。國軍機槍密集射擊,大角岑生男爵最終葬身斗門縣山坳中。粵北的中國第七戰區司令部在繳獲日軍保險箱,發現偷襲太平洋美軍的絕密文件,及時通告美國。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午,一架日軍飛機在大別山區的安徽省太湖縣彌駝寺上空,被敵後的國軍第四十八軍一百三十八師412團三營九連的高射炮火擊落,侵華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兼華中派遣軍指揮官塚田攻大將斃命。這是八年抗戰在中國戰場上被擊斃職務最高的日本陸軍將領。還有日本第4南遣艦隊司令山縣正鄉大將,一九四五年三月在浙江椒江坐飛機迫降後,被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局第二大隊六中隊及浙東護航總隊官兵的密集火力擊沉;山縣正鄉大將等四人葬身魚腹。
上述授首的日寇大將以為在後方無比安全,擁有制空權可以自由飛翔,卻忘記正面戰場屢戰屢敗的國軍還有敵後游擊戰的另一手。
馬鼎盛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蘭德報告:台海若開戰美能摧毀40%的中國登陸艦
2015-09-20 11:16:23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9月18日發表題為《美國開始認真看待中國軍隊》的文章,作者為羅曼•克列楚爾,編譯如下:
美國分析家對假想的中美軍事衝突進行模擬推演。最終發現,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美國無論如何都穩操勝券,那麼如今在一系列指標上,結局都不那麼明朗。而再過10至15年,力量對比還會進一步改變。
蘭德公司分析家起草了關於90年代初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變化情況的報告。作者從十個方面分別將1996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的中美軍力進行對比,預測潛在軍事衝突的結果。他們研究了兩種可能的對抗方案:在靠近中國的區域,即爭奪臺灣;遠離中國的區域,即爭奪戰略上重要的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
最終他們指出,二十年來解放軍實現了轉型:由人數眾多但裝備陳舊的武裝力量,變成了一支有戰鬥力的現代化軍隊。以下是對比的十個方面。
中國襲擊美國空軍基地能力:中國能以短程彈道導彈攻擊最近的美國空軍基地。他們約有1400枚這樣的導彈,其中一小部分就足以令美軍基地癱瘓數周,因此美國飛機將不得不從阿拉斯加、夏威夷和關島基地出發作更遠距離的飛行。在這方面,中國在附近區域的衝突中略占上風,在遠離區域的衝突中則與美國勢均力敵。
兩軍空中優勢:當前,中國半數殲擊航空兵都配備第四代戰機。這本身就縮短了兩國軍力的差距。在附近區域雙方打個平手,在遠離區域美國只占微弱優勢。
美國滲透中國領空能力:中國防空系統的發展,導致(美國)在中國領空或其附近活動變得困難許多。1996年,中國地對空導彈主要是對蘇制老舊導彈的仿製品。到2010年,中國投入了約200套擁有更複雜追蹤系統、射程達200公里的裝置。美國空軍依舊可以憑藉隱形技術滲透中國領空。但倘若90年代還可以談論美軍優勢,那麼眼下,在附近區域雙方呈現均勢,在遠離區域美國略微占優。
美國襲擊中國空軍基地能力:高精度武器的發展賦予美國一旦臺灣爭奪戰爆發可資利用的一系列優勢和能力。因此在這方面,美國在附近區域具備優勢,在遠離區域則優勢明顯。
中國與美國水面艦隻作戰能力:中國武裝力量的作戰能力已達到這種程度--可用反艦彈道導彈威脅美國航母。儘管這些導彈在反導系統面前還不堪一擊,但美國將領如今必須正視的一點是,中國有能力攻擊航母,且這種能力只會增長。此外,中方的偵察,包括衛星偵察手段更加先進了。報告作者認為,除反艦彈道導彈外,美國司令部還應考慮到,配備巡航導彈和魚雷的中國潛艇也在得到完善。因此,中國在附近區域略佔優勢,在遠離區域中美不相上下。
美國襲擊中國軍艦能力:美軍極力防止中國陸戰隊登陸臺灣。根據報告,美國潛艇、飛機和地面力量能摧毀40%的中國登陸艦,在遭受這樣的損失後,登陸後的集群將無法保持完整性和統一指揮。但中國不斷完善反潛直升機和艦船,繼續擴大登陸艦集群。1996年以來,中國的登陸能力提高了一倍。然而,一旦台海衝突爆發,優勢將屬於美國,在遠離區域這一優勢還會更大。
美國對付中國太空系統能力:中國日益依賴衛星,並傳出其研發能摧毀航天器武器的消息。與此同時,美國自2002年開始為反衛星武器的研製撥款。另外據報導,美國正在開發可令中國衛星光學感應控制設備失效的高能鐳射系統,和用以擊落這些衛星的彈道導彈。
中國對付美國太空系統能力:中國開展了若干次“動能”反衛星導彈測試。此外,中國正研製能破壞衛星設備的鐳射系統。報告評估美國衛星面臨的威脅很大。報告作者認為,在這兩方面雙方實力近乎相當。
網路戰:儘管美國國家機構不止一次受到中國支持的駭客的重大攻擊,但報告顯示,一旦衝突發生,美國電腦網路不會遇到特別的麻煩。中國也是如此,儘管美國將佔據一定優勢。
核穩定性:該指標衡量的是國家核力量在遭受核打擊情況下的生存及回擊能力。中國一直在發展核力量,部隊裝備了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包括東風-31/31A和改進後的東風-5。中國海軍獲得了巨浪-2海基彈道導彈。儘管如此,美中核彈頭的數量之比為13比1,因此中國沒有任何能力實施令對方無還手之力的打擊。
報告還提到,照目前事態發展,再過5至15年,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將下滑。同時,中國領導人可能得出結論:美國不會插手它與某個鄰國的衝突。
俄軍事分析家怎麼看:俄羅斯《莫斯科防務簡報》雙月刊主編瓦西裡•卡申說:“在我看來這是危言聳聽。美國與日本和菲律賓結成了正式同盟,而《與臺灣關係法》規定一旦中國大陸企圖以武力解放該島,美國可以介入戰局。但該法並未明確提出都有哪些行動方案,美國將自行決定介入與否。也就是說,這裡存在戰略不確定性。美國對其他國家沒有明確義務。但無需懷疑美國是否會馳援日本,因為這是關鍵盟友,棄之不顧意味著放棄全球領導權及對它的任何野心。對於菲律賓,一切則沒那麼簡單,行動級別又會不同。但顯而易見,現在東亞對於美國是重點地區。我認為,不應低估美國的決心,北京對此亦心知肚明。中國發動令美國措手不及的快速局部戰役是巨大的冒險。但未來十年的某個時刻,當兩國關係惡化、力量對比變化時,此舉並非不可能。”
同時,卡申認同報告作者的這一觀點,即中國軍力取得了長足進步,以至於他認為,某些方面超過了美國。
該專家表示:“即便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區域,中國已有其優勢,因為它長期存在於該區域,而美國需從全球向那裡調集兵力。此外,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現代化高精度陸基導彈帶來的非對稱能力。在該地區,中國確實是美國極其危險的對手,對抗結果殊難預料。美國可稱雄全球,但在自己周邊,中國能夠挑戰一切。
			
			
									
						
										
						2015-09-20 11:16:23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9月18日發表題為《美國開始認真看待中國軍隊》的文章,作者為羅曼•克列楚爾,編譯如下:
美國分析家對假想的中美軍事衝突進行模擬推演。最終發現,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美國無論如何都穩操勝券,那麼如今在一系列指標上,結局都不那麼明朗。而再過10至15年,力量對比還會進一步改變。
蘭德公司分析家起草了關於90年代初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變化情況的報告。作者從十個方面分別將1996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的中美軍力進行對比,預測潛在軍事衝突的結果。他們研究了兩種可能的對抗方案:在靠近中國的區域,即爭奪臺灣;遠離中國的區域,即爭奪戰略上重要的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
最終他們指出,二十年來解放軍實現了轉型:由人數眾多但裝備陳舊的武裝力量,變成了一支有戰鬥力的現代化軍隊。以下是對比的十個方面。
中國襲擊美國空軍基地能力:中國能以短程彈道導彈攻擊最近的美國空軍基地。他們約有1400枚這樣的導彈,其中一小部分就足以令美軍基地癱瘓數周,因此美國飛機將不得不從阿拉斯加、夏威夷和關島基地出發作更遠距離的飛行。在這方面,中國在附近區域的衝突中略占上風,在遠離區域的衝突中則與美國勢均力敵。
兩軍空中優勢:當前,中國半數殲擊航空兵都配備第四代戰機。這本身就縮短了兩國軍力的差距。在附近區域雙方打個平手,在遠離區域美國只占微弱優勢。
美國滲透中國領空能力:中國防空系統的發展,導致(美國)在中國領空或其附近活動變得困難許多。1996年,中國地對空導彈主要是對蘇制老舊導彈的仿製品。到2010年,中國投入了約200套擁有更複雜追蹤系統、射程達200公里的裝置。美國空軍依舊可以憑藉隱形技術滲透中國領空。但倘若90年代還可以談論美軍優勢,那麼眼下,在附近區域雙方呈現均勢,在遠離區域美國略微占優。
美國襲擊中國空軍基地能力:高精度武器的發展賦予美國一旦臺灣爭奪戰爆發可資利用的一系列優勢和能力。因此在這方面,美國在附近區域具備優勢,在遠離區域則優勢明顯。
中國與美國水面艦隻作戰能力:中國武裝力量的作戰能力已達到這種程度--可用反艦彈道導彈威脅美國航母。儘管這些導彈在反導系統面前還不堪一擊,但美國將領如今必須正視的一點是,中國有能力攻擊航母,且這種能力只會增長。此外,中方的偵察,包括衛星偵察手段更加先進了。報告作者認為,除反艦彈道導彈外,美國司令部還應考慮到,配備巡航導彈和魚雷的中國潛艇也在得到完善。因此,中國在附近區域略佔優勢,在遠離區域中美不相上下。
美國襲擊中國軍艦能力:美軍極力防止中國陸戰隊登陸臺灣。根據報告,美國潛艇、飛機和地面力量能摧毀40%的中國登陸艦,在遭受這樣的損失後,登陸後的集群將無法保持完整性和統一指揮。但中國不斷完善反潛直升機和艦船,繼續擴大登陸艦集群。1996年以來,中國的登陸能力提高了一倍。然而,一旦台海衝突爆發,優勢將屬於美國,在遠離區域這一優勢還會更大。
美國對付中國太空系統能力:中國日益依賴衛星,並傳出其研發能摧毀航天器武器的消息。與此同時,美國自2002年開始為反衛星武器的研製撥款。另外據報導,美國正在開發可令中國衛星光學感應控制設備失效的高能鐳射系統,和用以擊落這些衛星的彈道導彈。
中國對付美國太空系統能力:中國開展了若干次“動能”反衛星導彈測試。此外,中國正研製能破壞衛星設備的鐳射系統。報告評估美國衛星面臨的威脅很大。報告作者認為,在這兩方面雙方實力近乎相當。
網路戰:儘管美國國家機構不止一次受到中國支持的駭客的重大攻擊,但報告顯示,一旦衝突發生,美國電腦網路不會遇到特別的麻煩。中國也是如此,儘管美國將佔據一定優勢。
核穩定性:該指標衡量的是國家核力量在遭受核打擊情況下的生存及回擊能力。中國一直在發展核力量,部隊裝備了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包括東風-31/31A和改進後的東風-5。中國海軍獲得了巨浪-2海基彈道導彈。儘管如此,美中核彈頭的數量之比為13比1,因此中國沒有任何能力實施令對方無還手之力的打擊。
報告還提到,照目前事態發展,再過5至15年,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將下滑。同時,中國領導人可能得出結論:美國不會插手它與某個鄰國的衝突。
俄軍事分析家怎麼看:俄羅斯《莫斯科防務簡報》雙月刊主編瓦西裡•卡申說:“在我看來這是危言聳聽。美國與日本和菲律賓結成了正式同盟,而《與臺灣關係法》規定一旦中國大陸企圖以武力解放該島,美國可以介入戰局。但該法並未明確提出都有哪些行動方案,美國將自行決定介入與否。也就是說,這裡存在戰略不確定性。美國對其他國家沒有明確義務。但無需懷疑美國是否會馳援日本,因為這是關鍵盟友,棄之不顧意味著放棄全球領導權及對它的任何野心。對於菲律賓,一切則沒那麼簡單,行動級別又會不同。但顯而易見,現在東亞對於美國是重點地區。我認為,不應低估美國的決心,北京對此亦心知肚明。中國發動令美國措手不及的快速局部戰役是巨大的冒險。但未來十年的某個時刻,當兩國關係惡化、力量對比變化時,此舉並非不可能。”
同時,卡申認同報告作者的這一觀點,即中國軍力取得了長足進步,以至於他認為,某些方面超過了美國。
該專家表示:“即便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區域,中國已有其優勢,因為它長期存在於該區域,而美國需從全球向那裡調集兵力。此外,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現代化高精度陸基導彈帶來的非對稱能力。在該地區,中國確實是美國極其危險的對手,對抗結果殊難預料。美國可稱雄全球,但在自己周邊,中國能夠挑戰一切。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馬英九談兩岸統一:談也是白談 不會有結果(1)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1日報導,馬英九當天接受路透社專訪,談及兩岸關係時表示,要談有關統一的問題,臺灣覺得時機並沒有成熟,目前有其他更迫切的問題需要先討論,兩岸互動仍維持“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優先順序。
談統一 馬英九:現在談也是白談,不會有結果
馬英九表示,兩岸隔海分治66年,雙方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制度不一樣。過去30年,大陸做了非常大的改變,使得雙方差距確實在減少,但是一些核心的問題雙方還是有些距離,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討論這些還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馬英九認為,讓兩岸有更多交流,減少雙方差距、拉近雙方距離,到那時候,如果雙方有意願談(統一),就比較有可能解決,否則現在談也是白談,不會有結果。
不過,馬英九補充,臺灣並不是排斥政治性議題。兩岸早在2009年便已簽訂有關《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定》,目前也正在協商兩岸互設機構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帶有一點政治性。臺灣只是覺得目前並未沒有迫切性,需要立刻討論政治問題。
回顧上任以來的兩岸關係,馬英九認為,上任七年以來,兩岸關係取得很大改善,簽訂了空前的23個協議。碰到問題也能以和平的方式、互相的基礎解決,使得兩岸關係穩定和平,同時創造了兩岸的繁榮與友善。
馬還說,現在中國大陸的經濟以及社會要比以前自由多了,股票市場也很興旺,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現象),30年前是看不見的。但是雙方的政治體系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覺得這時候去談有關統一的問題當然就不太合適,臺灣也沒有準備好。
至於記者問及中國大陸的經濟放緩是否影響到臺灣?馬英九則說,最近這段時間臺灣遭到的經濟困境,不完全是因為與大陸的經貿關係,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現象,世界各國出口減少,經濟發展遲緩,中國大陸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表示,臺灣是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GDP的成長有70%仰賴出口,因此受的影響要比其他沒有像臺灣這麼仰賴出口的國家大。
馬英九表示,臺灣對大陸的經貿成長最快的階段是在他上任前8年,當時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例,從24%增加到40%,他上任之後,比例降至39%。
馬英九說,臺灣與大陸出口的比例,一定還是非常的高,從2003年開始,大陸就是臺灣第一大交易夥伴,距離這麼近,因此很自然地大陸是臺灣第一大交易夥伴。
馬英九強調,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但是也不可能忽略大陸這個最大的籃子。 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後,兩岸間的交流出現停滯,尤其兩岸後續的經貿協議談判方面,未見顯著進展。
此外,馬英九還表示,臺灣目前擁有的四艘潛艦都已老舊,因此需要建造。但他相信,只要政策正確,大陸不會攻打臺灣。而最好的防禦力量,就是讓大陸瞭解,如果以非和平的方式片面改變現狀,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談統一 馬英九:現在談也是白談,不會有結果
馬英九表示,兩岸隔海分治66年,雙方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制度不一樣。過去30年,大陸做了非常大的改變,使得雙方差距確實在減少,但是一些核心的問題雙方還是有些距離,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討論這些還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馬英九認為,讓兩岸有更多交流,減少雙方差距、拉近雙方距離,到那時候,如果雙方有意願談(統一),就比較有可能解決,否則現在談也是白談,不會有結果。
不過,馬英九補充,臺灣並不是排斥政治性議題。兩岸早在2009年便已簽訂有關《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定》,目前也正在協商兩岸互設機構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帶有一點政治性。臺灣只是覺得目前並未沒有迫切性,需要立刻討論政治問題。
回顧上任以來的兩岸關係,馬英九認為,上任七年以來,兩岸關係取得很大改善,簽訂了空前的23個協議。碰到問題也能以和平的方式、互相的基礎解決,使得兩岸關係穩定和平,同時創造了兩岸的繁榮與友善。
馬還說,現在中國大陸的經濟以及社會要比以前自由多了,股票市場也很興旺,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現象),30年前是看不見的。但是雙方的政治體系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覺得這時候去談有關統一的問題當然就不太合適,臺灣也沒有準備好。
至於記者問及中國大陸的經濟放緩是否影響到臺灣?馬英九則說,最近這段時間臺灣遭到的經濟困境,不完全是因為與大陸的經貿關係,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現象,世界各國出口減少,經濟發展遲緩,中國大陸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表示,臺灣是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GDP的成長有70%仰賴出口,因此受的影響要比其他沒有像臺灣這麼仰賴出口的國家大。
馬英九表示,臺灣對大陸的經貿成長最快的階段是在他上任前8年,當時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例,從24%增加到40%,他上任之後,比例降至39%。
馬英九說,臺灣與大陸出口的比例,一定還是非常的高,從2003年開始,大陸就是臺灣第一大交易夥伴,距離這麼近,因此很自然地大陸是臺灣第一大交易夥伴。
馬英九強調,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但是也不可能忽略大陸這個最大的籃子。 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後,兩岸間的交流出現停滯,尤其兩岸後續的經貿協議談判方面,未見顯著進展。
此外,馬英九還表示,臺灣目前擁有的四艘潛艦都已老舊,因此需要建造。但他相信,只要政策正確,大陸不會攻打臺灣。而最好的防禦力量,就是讓大陸瞭解,如果以非和平的方式片面改變現狀,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邵宗海:台獨、現狀、與台灣關係法
台南市長賴清德,2015年9月30日在議會公開宣稱「我主張台灣獨立」,而且一連說了3次「我主張台灣獨立」,也說明這個理念已深植在他心中。
再對照蔡英文說過,她兩岸政策的重點是「維持現狀」,並說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來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的穩定發展,將是民進黨執政後的重要目標。
「維持現狀」「台灣獨立」沒大區別
表面上看起來,蔡的「維持現狀」論,好像是與賴的「台灣獨立」論,是有所區隔的。其實,蔡的「維持現狀」是指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共存了過去的66年,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相處;至於賴的「台灣獨立」論,根據10月3日他自己說法,則是指台灣早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根據憲法,它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
不過,賴清德是比較坦白,明確承認「我主張台灣獨立,我當然主張台灣獨立」。2014年6月6日賴清德曾在上海復旦大學座談,當時他有回應說,民進黨在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獨立」固然是民進黨主張,但民進黨仍然尊重台灣人民決定。這暗示賴只是主張「台灣獨立」,要實踐仍須繫於台灣人民的同意。但無論如何,他那深固在心的「台獨理念」,就是認定現今的台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早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如再引述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的觀點,更能了解蔡的「維持現狀」論,與賴的「台灣獨立」論,其實根本是沒有太大的區別。鄭說:民進黨的立場一直相當清楚,賴清德也是陳述他一貫論述,即「我們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這是黨內一致的共識,賴市長也沒有例外」。
源於美國對台定位
再清楚一點說,賴的「台灣獨立」論,或蔡的「維持現狀」論,應都是源自於美國的《台灣關係法》當初立法時對台灣的定位。譬如說,該法第2條就說:美國總統已終止美國和台灣統治當局間的政府關係,但在1979年1月1日前美國承認其為中華民國;以及第4條有規範說:美國法律將繼續對台灣適用,就像1979年1月1日之前,美國法律對台灣適用的情形一樣。當美國法律中提及外國、外國政府或類似實體、或與之有關之時,這些字樣應包括台灣在內,而且這些法律應對台灣適用。所以,美國對台灣的定位,1979年1月1日之前它承認其為中華民國,但之後,在美國法律中提及外國、外國政府或類似實體、或與之有關之時,應包括台灣在內。
從此之後,美國官方雖曾多次重申,它是根據與北京簽訂的3項法案,所宣示的「一個中國政策」,不過由於再三強調台灣關係法的應用,這樣的重申有沒有把台灣包含在「一個中國」的範疇裏,的確引發爭議,因為在過去的日子裏,一直沒有看到由美國白宮或國務院明確澄清過。
所以,2015年6月3日,蔡英文在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以「台灣迎向挑戰——打造亞洲新價值的典範」(Taiwan Meeting the Challenges Crafting a Model of New Asian Value)為題發表演說。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Walter Lohman)聽完蔡英文的演講後曾強調,這場演說重點是「維持現狀」,也許大家認知上有些微落差,但大家可以普遍性明白「維持現狀」的定義是什麼。他認為,「維持現狀」已涵蓋一切且更為重要,而「九二共識」或其他說辭就並非重點。
作者是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台南市長賴清德,2015年9月30日在議會公開宣稱「我主張台灣獨立」,而且一連說了3次「我主張台灣獨立」,也說明這個理念已深植在他心中。
再對照蔡英文說過,她兩岸政策的重點是「維持現狀」,並說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來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的穩定發展,將是民進黨執政後的重要目標。
「維持現狀」「台灣獨立」沒大區別
表面上看起來,蔡的「維持現狀」論,好像是與賴的「台灣獨立」論,是有所區隔的。其實,蔡的「維持現狀」是指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共存了過去的66年,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相處;至於賴的「台灣獨立」論,根據10月3日他自己說法,則是指台灣早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根據憲法,它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
不過,賴清德是比較坦白,明確承認「我主張台灣獨立,我當然主張台灣獨立」。2014年6月6日賴清德曾在上海復旦大學座談,當時他有回應說,民進黨在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獨立」固然是民進黨主張,但民進黨仍然尊重台灣人民決定。這暗示賴只是主張「台灣獨立」,要實踐仍須繫於台灣人民的同意。但無論如何,他那深固在心的「台獨理念」,就是認定現今的台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早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如再引述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的觀點,更能了解蔡的「維持現狀」論,與賴的「台灣獨立」論,其實根本是沒有太大的區別。鄭說:民進黨的立場一直相當清楚,賴清德也是陳述他一貫論述,即「我們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這是黨內一致的共識,賴市長也沒有例外」。
源於美國對台定位
再清楚一點說,賴的「台灣獨立」論,或蔡的「維持現狀」論,應都是源自於美國的《台灣關係法》當初立法時對台灣的定位。譬如說,該法第2條就說:美國總統已終止美國和台灣統治當局間的政府關係,但在1979年1月1日前美國承認其為中華民國;以及第4條有規範說:美國法律將繼續對台灣適用,就像1979年1月1日之前,美國法律對台灣適用的情形一樣。當美國法律中提及外國、外國政府或類似實體、或與之有關之時,這些字樣應包括台灣在內,而且這些法律應對台灣適用。所以,美國對台灣的定位,1979年1月1日之前它承認其為中華民國,但之後,在美國法律中提及外國、外國政府或類似實體、或與之有關之時,應包括台灣在內。
從此之後,美國官方雖曾多次重申,它是根據與北京簽訂的3項法案,所宣示的「一個中國政策」,不過由於再三強調台灣關係法的應用,這樣的重申有沒有把台灣包含在「一個中國」的範疇裏,的確引發爭議,因為在過去的日子裏,一直沒有看到由美國白宮或國務院明確澄清過。
所以,2015年6月3日,蔡英文在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以「台灣迎向挑戰——打造亞洲新價值的典範」(Taiwan Meeting the Challenges Crafting a Model of New Asian Value)為題發表演說。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Walter Lohman)聽完蔡英文的演講後曾強調,這場演說重點是「維持現狀」,也許大家認知上有些微落差,但大家可以普遍性明白「維持現狀」的定義是什麼。他認為,「維持現狀」已涵蓋一切且更為重要,而「九二共識」或其他說辭就並非重點。
作者是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Re: 两岸统一模式論壇 /辛亥革命文物展 (香港)/馬英九是政治白痴 P4
馬英九在任最後雙十講話,警告後繼者必須堅持一個中國
• 發表於:2015-10-11 17:43:02
• 作者:嘟嚕嚕
		
雙十臺灣國慶日馬英九發表講話警告他的繼任者要繼續滿足大陸提出的條件,即臺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國家。馬英九強調維持現狀是必須的以防止兩岸關係的惡化!馬英九當選臺灣總統後與大陸形成共識即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所以才有了隨後兩岸在貿易增長、旅遊及投資方面達成的23個協定。
馬英九說:“七年前兩岸關係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但是我們已經使它變為了良性迴圈。。。。。。這個現狀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理所當然的。”馬英九警告繼任者必須遵循憲法,即臺灣與大陸同屬於中華民國以阻止兩岸關係的惡化。
臺灣總統大選將于明年1月16日舉行,目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民意支持率領先。蔡英文表示她願意與大陸對話,但還沒有提出大陸接受的對話條件。國民黨候選人洪秀柱選情落後,可能於月底前被撤換。
			
			
									
						
										
						• 發表於:2015-10-11 17:43:02
• 作者:嘟嚕嚕
雙十臺灣國慶日馬英九發表講話警告他的繼任者要繼續滿足大陸提出的條件,即臺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國家。馬英九強調維持現狀是必須的以防止兩岸關係的惡化!馬英九當選臺灣總統後與大陸形成共識即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所以才有了隨後兩岸在貿易增長、旅遊及投資方面達成的23個協定。
馬英九說:“七年前兩岸關係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但是我們已經使它變為了良性迴圈。。。。。。這個現狀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理所當然的。”馬英九警告繼任者必須遵循憲法,即臺灣與大陸同屬於中華民國以阻止兩岸關係的惡化。
臺灣總統大選將于明年1月16日舉行,目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民意支持率領先。蔡英文表示她願意與大陸對話,但還沒有提出大陸接受的對話條件。國民黨候選人洪秀柱選情落後,可能於月底前被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