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風波 / 冒犯言論風波 P20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學苑》前副總:董聲援為23條鋪路


前特首董建華指《學苑》提出的觀點值得憂慮,又說若他仍是特首,同樣會在《施政報告》點名批評學苑。學苑前副總編輯王俊杰回應表示,對董聲援特首梁振英不感意外,認為董加入批評學生,並指終有一日要為《基本法》23條立法,更證明梁振英批評學苑,是為23條立法的「前奏」。

團體批優才評分寬鬆屬「人口換血」
香港本土、新民主同盟、香港自治運動等6個團體,昨舉行聯合記者會,批評「輸入內地人才計劃」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評分準則寬鬆,有子女者更可加分,是「變相溝淡人口」。他們憂慮放寬計劃影響港人的薪酬與晉升機會,質疑施政報告的大方向是「人口換血」。

毛孟靜:支持同志平權不必是同性戀
香港本土、公民黨毛孟靜質疑「鼓吹港獨」是梁振英最新武器,以分化市民。她以同志平權為例,指就算支持同志平權者,也不用「必須是同性戀才可支持」。

中大本土學社召集人劉頴匡說,高中通識科要求學生對時政要有思考,認為港人面對資源被佔等現象,學苑只是作學術討論、想出路,批評董與梁的批評匪夷所思。

他質疑若中央真正容許港人「香港問題、香港解決」,「我諗年輕人都唔會好哋哋諗港獨」。

《香港民族論》加印7000本
王俊杰說,學苑暫未有具體行動回應董建華言論,惟早前決定加印3000本《香港民族論》,因至今已接到5000本訂單,故決定加印7000本。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黨報:處處可見「港獨」思潮影子 (07:55)
指「港獨」是談判籌碼爲反對派助攻



《人民日報》海外版指,處處可見「港獨」思潮的影子。

特首梁振英於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主張「港獨」,必須警惕,做法惹來外界批評。《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早發表題為<「港獨」謬論不息 港人心生警惕>署名文章,力挺梁振英並非「小題大做」,指「處處可見『港獨』思潮的影子」。

文章稱,《學苑》此前刊登文章大肆宣揚所謂「港獨」思想,已是「盡人皆知」,雖然《學苑》編輯部指,希望以學術角度引起香港市民對政治制度的關心,並非鼓吹和煽動「港獨」,但「狐狸尾巴還是藏不住」,「《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也承認支援港獨,不斷『自打嘴巴』……梁繼平更以『港獨』作爲談判籌碼,稱若有反對派所謂的『真普選』,就無需再討論『港獨』。爲反對派助攻之意,呼之欲出」。

文章批評,《學苑》近年多次刊登鼓吹「港獨」主張的文章,顯示「港獨」歪風有步入大專院校、荼毒新生代的趨勢。

文章又說,有人指「港獨」思潮近年來有蔓延迹象,「從遊行示威中屢屢出現的龍獅旗,到衝擊軍營的激進行爲,從貫穿『佔領』行動始終的『命運自主』的政治口號,到反對派抛出『本土意識』的政治主張,處處可見『港獨』思潮的影子」。

文章提到,香港各界也認爲,鼓吹「港獨」是挑戰「一國兩制」,對於這些「異端邪說」,社會應予以強烈譴責,並及時更正不良意識和錯誤觀點。

港大民研昨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六成受訪市民反對梁振英於《施政報告》引言部分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的做法,贊成的只有25%。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多數港人不會存港獨幻想

今年施政報告公開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官方刊物《學苑》去年刊登的文章,以及《香港民族論》一書鼓吹「港獨」,錯誤論述香港憲制地位,大家必須予以警惕。我服務中港兩地教育界十多年,深明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但輕率及不負責任的言論是可以有嚴重後果的,如最近法國傳媒的個案。在涉及國家分裂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前提底下,就應該「是其是,非其非」,以免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繼續愚弄大眾。

毫不掩飾鼓吹港獨
為甚麼社會大眾對這個議題會感興趣呢?《學苑》裏有多篇文章論港獨,我引用文章裏的一些字句,請大家看看有沒有問題:「獨立主張不能一直停留於情感層面」、「假如香港要成為一個主權國家可以怎做」、「很容易成立一個完善的外交部」、「武裝獨立」、「殺出血路」及「流血衝突」等。文章亦有很多以自問自答形式引導讀者反思香港獨立的可能性。

負責編輯《學苑》的編委很快成為傳媒爭相採訪的對象,他們在不同傳媒面前都義正詞嚴地說,發表這些文章僅屬表達個人意見而已,並反對梁振英打壓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不過,其前副總編輯王俊杰近日出席一個論壇時就露出真面目。最初,王俊杰堅稱《學苑》只鼓吹「民族自決」,後來就坦承贊成「港獨」,又稱中共政權隨時會倒台。他甚至說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只是盲婚啞嫁,香港自《南京條約》已割讓給英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間更長,怎能叫香港人認祖歸宗?相信大家看到這裏,心裏已經有一個答案,有識之士更是心如明鏡,能夠明辨是非,我根本毋須多說。

北京人、上海人、廣東人、福建人等族群,因為他們不斷有出色的表現和成就,因此而產生自豪感。但是他們不會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因為知道自己都是炎黃子孫。特別是上海人,他們對國家經濟的貢獻最大,難道上海就要獨立成國嗎?正如美國東、南、西、北部也各有各的文化和習俗,德州出產石油,作風豪邁的德州人因而感到自豪,常稱自己是德州人,但亦同時承認自己是美國人。

正氣不彰邪氣上揚
香港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國際大都會,社會經濟發達,市民知識水平高,作為香港人的確感到十分光榮。還記得在廿多年前,我到國內與內地人談生意、打交道的時候,當對方得悉我是香港人後,都會顯得特別尊重,甚至爭相巴結,禮待有加。因此,我不反對香港人稱自己做香港人,而且建立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更可以有效增加香港社會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但是,大家要清楚明白一點,自稱香港人,或者叫北京人、上海人、廣東人、福建人的時候,不是在否定自己是中國人。

其實,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香港一直和內地有深厚關係,無論在歷史、文化、習俗等都和中國一脈相承。絕大部分港人都是來自中國的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大家對中國五千年文化和歷史都感到自豪。我深信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會存有香港獨立的幻想。「港獨」這個議題,就連泛民主派的人士也不會認同的,因為香港根本就沒有獨立的條件。香港沒有天然資源,食物和食水都要依靠內地供應,更不要說其他成為獨立國家的條件,如軍隊和外交地位等。所以,空談「港獨」只是一小撮思想不成熟的人的幻想而已。絕大多數香港人也不會認同他們的主張和行徑。

香港居民絕大多數是華人血統,是不折不扣的中華民族、漢族、漢人或唐人,為甚麼硬要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呢?希望讀者明鑑,認清發表這類文章的人。正氣不彰,則邪氣上揚。在這大是大非的前提下,梁特首在施政報告這個重要的場合提醒大家的做法是絕對正確的。

胡曉明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斥梁特扼殺思維 陳文敏:唔講唔等如唔存在 (09:14)
,kkkv.jpg
,kkkv.jpg (28.31 KiB) Viewed 6866 times
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批評,特首梁振英於《施政報告》點名批評《學苑》是扼殺思維,「唔講唔等如唔存在」。

梁振英於《施政報告》中,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港獨文章。陳文敏今早在商台節目稱,對有關做法失望,指《施政報告》代表的是政府,傳遞的是政府信念,不是特首個人信念,認為做法已超愈了言論及學術自由界線,令學術自由及大學自主蕩然無存。

陳文敏解釋,大學討論不應避開一些具爭議事情,有客觀分析、獨立思考,這正正是大學應做的事情,亦很開心學生做到這種事情,「一定要有很多不同思潮,如果呢啲唔講得嗰啲唔講得,離經叛道,地球係圓嘅唔可以講,就會扼殺思維」。他又強調「唔講唔等如唔存在」。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港獨與恐怖主義


一場雨傘運動,顯示出學生追求民主理念的決心。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當中提到港大學生會刊物提倡「港獨」及「香港民族自決」,讓人關注年輕人的思想。

有人認為,提倡港獨者是絕對少數,但正因為人數少,才有需要發動極端的行為,因而這些少數人士有演變為恐怖分子的可能。如此看法似乎過於緊張,也過於偏頗。學生刊物的文章只是少數學生的論述,現在香港整體氛圍是追求普選,只是表達方式不同。香港是國際化的商業城市,需要穩定才可繁榮,這是香港人的共識,香港根本缺乏搞恐怖活動的土壤。一個理念必須獲得社會的認同與支持才可壯大,港獨是年輕人天真浪漫的想法,在言論自由的空間,只要不轉化為具體行動應可容忍,且香港不具有任何條件可獨立,更不可能邁向恐怖分子之路。

所謂恐怖分子,是以破壞社會安定為目標,像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血腥報復法國《查理周刊》。但是,此舉惹來全世界譴責,齊齊高呼反恐為共同目標。由此可見,全球怎容得下香港有恐怖行動?

另外,恐怖活動需有組織、有錢、有人,香港有港獨想法者根本沒有這些本錢。而且,歐、美等西方國家支持香港的是對民主的追求,而非發動恐怖活動,有這樣的意圖,是不見容於香港與國際的。

看香港問題,不要過於緊張。港人高舉的是「獅子山下」的精神,希望社會各個階層能發揮團結合作、刻苦的優點,共同來建設香港,維持這顆璀璨明珠的光彩不滅。

來自北京的評論經常談到台獨、港獨、疆獨、藏獨合流。無可否認,台獨是台灣少數人的堅定理念,但絕非恐怖分子,更不能與疆獨、藏獨的恐怖活動相比。現階段應避免妖魔化香港年輕人,也許會讓單純追求民主的青年學生走上不歸路。

江素惠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文匯:港大法律系只屬英四流校水平 (08:04)
續批陳文敏「不務正業」


文匯報繼續批評陳文敏「不務正業」。文匯報繼續批評陳文敏「不務正業」。(明報資料圖片)
《文匯報》繼續狙擊港大,指其政治活動頻繁,法律學院尤甚,研究質素差,又指港大法律系在英國來說,只等同三流、四流大學水平。

《文匯報》今早連同頭版,共有3版講述港大於「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RAE)」中的表現。報道稱,港大法律學院經歷原院長陳文敏12年領導,特別是近年屢次被批偏重政治活動、「不務學術正業」下,研究表現大大褪色。

報道引述英國RAE 2008資料,當年英國共有67所大學參與法律學科研究評審,表現最佳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牛津大學等,有70%至75%研究獲評三星至四星級;稍次的杜倫大學、肯特大學及劍橋大學等,有60%至65%三星或以上,惟港大法律研究,只有46%獲評三星至四星。若將港大法律研究成績置於英國大學之中,只介乎當地28名及29名之間。

報道還說,若以英國去年12月的「研究卓越架構(REF)2014」計算,更只排67間當地大學中的第52位,與「一流大學」有數個層次距離,僅屬「三四流」水平。

《文匯報》過去兩日都有針對港大法律學院報道,除點名批評陳文敏於港大法律學院長任內搞政治「不務正業」,又引述學者指摘港大部分師生只顧搞政治影響學術表現。

(文匯報)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梁特被學生當面質問︰憑乜打壓《學苑》?



今日特首梁振英突然神秘現身於保良局校際辯論比賽,並以嘉賓身份出席分享中港矛盾問題,同為是日辯論題目。公民記者坦言,事前沒有公佈梁振英到場,感覺太神秘。

一位姓張的中六同學當場質問他︰「學術無分對與錯,作為政府應保持中立,而非《施政報告》內點名批評《學苑》一篇探討香港前途自主嘅學術文章,加上你本身形象已給予人冇誠信,冇承擔,人無信不立,你係咪有打壓言論自由之嫌?」獲全場拍掌。

梁振英回應︰「我作為特別行政區首長我哋係有需要指出,社會上係有呢啲錯誤嘅主張,我哋需要警惕嘅……任何一個地方嘅政府都要維持佢哋所屬國家嘅主權同領土完整,呢個係我作為地方首長職責,同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係完全無關。」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學苑》社論轟梁文革式批鬥
「有能力搞港獨的恐怕只有他」



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炮轟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鼓吹港獨,新一期《學苑》今出版,編委無懼打壓,在社論狠批梁文革式批鬥,間接對港獨推波助瀾,「全港有能力搞港獨的恐怕只有梁振英」。其中一篇文章則以「本土革命」為題,稱和平抗爭已走上絕路,以武抗暴才能自救。


今期《學苑》以「雨傘世代 自決未來」為封面主題,印製六千本,數量與以往相若,今在港大校園派發。除了《苑論》外,另附五篇政論文章,剖析中共的打壓如何催生港人本土和獨立意識,視港府為殖民政權,並闡述雨傘世代與傳統泛民的分歧。《學苑》總編輯袁源隆表示,冀表達港人在雨傘運動經歷的思潮劇變,主題一早擬定,梁振英的打壓並無影響編採方針。

梁本月中批評《學苑》之時,該刊已進入排版階段。袁續稱,文章部份內容因應時局更新,「冇因為佢改太多,但係我哋都會因為外界聲音,加強剖析同批判,審文更加認真。」袁認為今期文章沒有特別激進,亦非鼓吹任何政治主張,留待讀者自行判斷。《學苑》今期〈苑論〉由副總編輯陳雅明撰寫,斥梁公開引述該刊早前的〈談軍政,看港獨〉是斷章取義地羅織罪名,因該文的結論是現時香港建軍並不可行;該刊另一文章更反對港獨,梁卻隻字不提。陳又揶揄有官員收受外國資本,學生反而缺乏外國勢力支持,無力搞港獨。

學者:梁煲得越大越易連任
另一署名「梁辰央」的學生撰寫〈本土革命 誓守族群〉一文,指雨傘世代在警暴下,頑抗奮戰的被捕者遠多於束手就摛的抗命者,滋生武力抗暴的意識,「我們不是抗命,因為只有奴才會當中共的說話是命」,若當權者任由民怨發酵,「今日焚毀,明日縱火,激進主義迅速燎原,將會成為下一場革命前夕的烽煙」。港大發言人表示,校方素來尊重學生獨立自主,不適宜評論《學苑》內容。特首辦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相信,梁或拿今期《學苑》大做文章,「佢煲得越大,越容易連任」。他強調只要文章沒誹謗或煽動暴力令他人構成危險,不應遭受干預。他呼籲市民自行閱讀原文,免被政府任意曲解。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鍾樹根轟學苑:如港人是民族,住柴灣便是柴灣族,住元朗便是元朗族 (17:39)
批評文章邏輯紊亂匪夷所思如科幻小說
9nbv.jpg
9nbv.jpg (5.72 KiB) Viewed 6452 times
身兼港大校董會成員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回應新一期港大《學苑》,指文章如同《衛斯理》科幻小說,稱社會中有部分言論受規限,希望學苑成員留意,以免傷害他人感情。

學苑最新一期以「雨傘世代 自決未來」為封面主題,刊出社論《苑論》及多篇文章,抨擊北京及梁振英政府打壓港人,稱「中共有意殲滅港人主體意識」。

鍾樹根稱,學苑的說法如同科幻小說,就如衛斯理小說般要港人「武裝起來」。鍾認為,學苑成員說「被人逼害是匪夷所思」。鍾樹根強調,即使並無法律限制,但社會在道德上、傳統上,都會對部分言論有規限,希望學苑成員留意,以免傷害他人感情。

鍾樹根稱,大學生「一定會知道民族的定義」,如港人是一個民族,「住在柴灣便是柴灣族,住在元朗便是元朗族」,學苑文章有此想法,是邏輯紊亂、匪夷所思。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首:學苑編輯持續提出港獨主張/特首不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再火上加油,挑起新的事端P2

Post by editorial »

學苑苑論:最後一代香港人(全文) 


學苑一月號 苑論
副總編輯 陳雅明

「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魯迅

最後一代香港人
魯迅曾言中國歷史可分為兩個時代,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也就是說,一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都是奴隸歷史,中國人又只有當奴隸的份兒。香港也有許多這樣的中國人,其中有做奴隸而做得樂極忘形的,忘了自己本來是人,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香港大半部歷史都是奴才史,香港的年青人不想再做奴才,因此吶喊命運自決,創造歷史。其實,香港年青人只是想做一個人,得到人應有的權利,卻被政權封殺得了無希望。行動的,被拘捕,連講話的,也被公開批鬥。沒想到世局崩壞如此,也萬萬想不到批鬥臨到《學苑》頭上。

梁振英先是點名批評《學苑》,後又公開編委的名字,手段如同文革批鬥,分明是營造白色恐怖。雨傘革命後, 梁振英沒有反思如何修補跟雨傘世代的關係,反而一再挑釁,先是叫我們離港發展,現在就是文革式批鬥《學苑》,決意以「敵我矛盾」的文革思維看待年青人,展開全面的政治打壓及意識形態鉗制。梁振英解決年青人問題的方法就是打壓年青人、趕走年青人,當香港再也沒有年青人,就沒有年青人的問題了。

《學苑》自一九五二年成立,有兼收並蓄的言論自由傳統,向來對香港政治前途有不同意見,當時都被認為相當激進。六十年代末《學苑》已有文章討論港獨,七十年代初又有文章認為香港的根本解救方法是徹底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當年撰寫這些「異見」文章的學生,有不少是現今知名的左派人士,敢問當年港督有沒有公開批評他們?六十年代末,《學苑》有文章批評港英政府,時任港督戴麟趾書面回覆當時編委。戴麟趾對年輕人大度得體的回應,使回歸後的特首梁振英相形見絀,難怪有些年青人懷念殖民時代。

梁振英不但沒有政治人物應有的氣度,批評手法更是斷章取義地羅織罪名。梁在記者會上曾提及〈談軍政,看港獨〉一文,指文章討論香港如何像新加坡那樣建軍。梁必定沒有認真讀過這篇文章,或讀過了而故意扭曲。若他稍微認真讀過,怎會不知道這篇文章的結論是:在想像的建軍選項中,現時沒有一個可行。當時編委撰寫這篇文章並非所謂「搞港獨」,而是發現香港從來沒有相關討論,認為即使不同意港獨立場,也應有討論港獨的自由,大可探討。那期亦有〈獨立幻想〉一文,內容是反對港獨的,但這些沒有「扣帽子」價值的文章,梁振英就當然隻字不提。對於《學苑》來說,言論自由比政治立場重要,可容下不同政見。只是萬萬沒想到堂堂特首,竟容不下一個校園傳媒。

現在左派媒體所謂《學苑》搞港獨,根本是偽命題。《學苑》只是校園媒體,頂多是政治論述、新聞報道,開拓思想領域,絕無行動,又怎樣搞港獨?另外,《學苑》又不像某些官員收受外國資本,身家清白,沒有外國勢力支持,又怎樣搞港獨?英國文豪George Orwell早就識破這些極權愚弄群眾的手段。極權會利用語言偽術,顛倒是非,指「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語言偽術在梁振英上台後屢見不鮮,現在《學苑》「談」港獨,竟被指為「搞」港獨,這就是港共的政治騙術—「談港獨即搞港獨」。這些語言偽術其實十分拙劣,稍有邏輯分析能力就一攻即破,如此看來,部份香港人仍民智未啟。

建制人士,如梁振英、馮煒光之流,趁機要人表態是否支持港獨,某些泛民人士又急著明哲保身,極速跟「港獨」劃清界線,失去應有的思考能力,回應失當。答問題前要先釐清問題的關鍵用字,這是中學生也知道的思辯技巧。面對梁振英或馮煒光這些文革式質問,急著切割是下策,不如反詰他們:到底什麼是港獨,希望他們闡述。筆者亦在此請問梁振英及馮煒光,到底他們認為台灣現在是否獨立?若果他們認為台灣現在不是獨立,那《學苑》亦沒有港獨主張。若「港獨」是指要香港建立一支自己的軍隊,《學苑》也沒有這種主張。若果港獨是指一個中共操控不到的政治制度、民主選舉,例如公民提名,《學苑》就有過這種主張。問題是,泛民之流,不也是追求一個中共操控不到的民主選舉? 我們撰寫《香港民主獨立》那一期,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注意到一些左派報紙將「公民提名」打成「港獨」,泛民及一些報章更與本土主義切割,害怕被扣上港獨帽子。我們認為這樣做只會令泛民進退失據,因為在中共眼中,只要它操控不到的選舉,就是搞港獨。若不斷在港獨議題上迴避,接下來任何真普選方案都會被扣上港獨帽子。今次梁振英主動談起港獨,正好讓議員當面質詢公民提名是否港獨,但一眾泛民議員卻錯失良機。若梁振英答「否」,正好廓清公民提名不是港獨;若梁振英答「是」,原來他指的港獨不過是公民提名,那港獨又有什麼可怕?

本來《香港民族論》或港獨議題的討論只限於極少數人,有些人甚至連想也不敢想,絕非主流議題。將港獨擺上主流媒體頭條的人是梁振英,他正式打開了香港人的港獨想像。梁振英以為自己跟《學苑》一樣,有言論自由講任何議題或批評任何人,但一個掌權者又怎可跟無權無勢的學生報相提並論?梁振英的一言一行都會帶來政治後果,如主導政治議程,打壓反對意見。《學苑》談港獨最多流於小圈子討論,梁振英談港獨就會對港獨推波助瀾。在梁振英批評《學苑》後,客觀上就使港獨成為主流議題,亦有遊行高喊支持「梁振英獨立建國」、「梁振英英明,取代習近平」,視梁振英為「港獨之父」。事實上,全港有能力搞港獨的恐怕只有梁振英。
另外,某些建制派人士趁機取悅主子,不惜出賣香港人,什麼荒謬的話都敢說,竟主張「廿三條」立法前,將內地《國安法》在香港選擇性執行或試行。既然可以試行一條內地法例,那就可以試行兩條法例,最後在2047年之前在香港試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這些話並不是一些小官員胡言亂語,其後亦有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支持,指的確有法理依據引進內地法律。九七前,國家領導人會說:「河水不犯井水。」現在,有些人要出賣香港,要打開井口,任由污水流進來。由《一國兩制白皮書》,人大「831決定」,到《施政報告》批鬥《學苑》搞港獨, 再到提出將《國安法》納入《基本法》,背後都是「敵我矛盾」的鬥爭思維。梁振英及其背後勢力已決意在香港搞政治鬥爭,鬥垮一切反對意見,弄垮一國兩制亦在所不惜。其實,無論本土意識或港獨意識,最大的來源就是一國兩制實踐失敗;尤其在梁振英執政下的幾年,由打壓示威到意識形態鬥爭,令年青人更加不相信一國兩制,因而產生本土意識、獨立意識。

雨傘革命後,看見網上有這個問題:「佔領運動後,香港年青人可以怎樣生存下去?」,而答案是:「忍受或自殺」。人在覺醒後,卻看不到出路,其實比死更痛苦。雨傘世代已不想再好像上一代那樣忍受荒謬的制度,而希望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但現在看來,自殺以外,香港年青人還有什麼出路?筆者想起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劉和珍是一名生於民國時期的女學生,因向段祺瑞政府請願而遭槍殺,死時22歲。魯迅說,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而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真正有理想,對社會有抱負的青年,又怎會對執政政府的惡行視若無睹,苟活世上?面對愈來愈瘋狂的香港政府,雨傘世代是不會退縮的,但梁振英就是要年青人做劉和珍君?

魯迅在文章結尾說「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時間站在年青人這邊,年青人在,香港就不亡,年青人在,香港人就不滅,若年青人也退縮,香港也沒有下一代。命運自決,要做一個人,一個香港人,在中國來說是極難的、禁止的,可是,這就是雨傘世代的宿命,也非如此不可了!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