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藝術拍賣競價有訣竅

2014年12月13日08:43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和藝術鑒賞水準的提高,涉足藝術品拍賣的人越來越多。對此,競拍者如何在拍場上買到自己心儀的拍品也是大有講究,特別是近期有關部門提高了徵收個人所得稅及買方傭金的比例,增加了競投者的購買成本。所以,買家調整策略至關重要。根據筆者經驗,買家在競投時務必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買賣要有取捨

世界著名文物藝術品經紀人、倫敦古董商埃斯肯納茲曾說過:「不用買多,但要買好」,這是他感悟出來的「古玩經」。在埃斯肯納茲先生看來,中國文物藝術品就像一座大花園,雖然精彩紛呈,風光無限,但真正的賞花人要懂得取捨。埃斯肯納茲先生說:「沒有必要買所有的鮮花,只需將最美的收入囊中。當然,有時也要問一下園丁。 」確實,藝術精品有著獨特魅力,是獨一無二、不可再生的,藏家擁有它,往往能體現自己的品位。從投資角度看,未來藝術市場只要有行情,精品漲10倍,一般作品只能漲1倍或不到,兩者的差距有著天壤之別。如果買家見什麼都想買,對買家資金無疑也是一個考驗。

  競投設定金額

拍賣場上面林林總總的拍品「誘惑」很多,買家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競拍的價格往往會失控,這顯然要大大提高收藏投資的成本。另外,拍賣場上的緊張氣氛也容易引導買家做出不理智的競投行為,這方面的事例很多,有時一件拍品,行家估價最多能拍到5千元,但是到了拍賣場上,買家之間有時為了面子或是鬥富,互不相讓,也許最後會將此拍品價格抬到5萬元。因此,設定競投的最高價格,有利於控制藝術品投資風險。

  競投講究方法

據筆者觀察,買家的競叫方法大有講究,一般有漸進法、跳躍法、混合法3種。漸進法是指拍賣行規定一口競叫的階梯價。買家採用漸進法可以步步為營,風險相對比較小。如2001年上海敬華拍賣會上,陶冷月的《富貴群芳》估價1.8—2萬元,從1.4萬元起拍,結果各路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後在7.5萬元的價位上一槌定音,若是加上傭金合計8.25萬元。儘管成交價遠遠高於估價,但還是物有所值。畢竟拍場上競叫的買家較多,多數買家競價時不超過合理價決不放棄。需要指出的是:拍賣場上經常會出現一口叫至起拍價就一槌定音的現象,成交價一般會低於估價,這對買家來說,採用漸進叫法最為合算,可以節省購買的費用。如多年前某拍賣會上,一件張大千的《行書七言對聯》估價2—2.5萬元,起拍價為1.8萬元,有一買家叫至1.8萬元後就沒有人應叫。顯然成交價要低於估價。不過,漸進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場面上只有2人互相較勁爭奪時,買家很容易被這種特殊的氣氛所感染,同時也激起了對手的競爭欲望。有的買家為了自己的面子,不惜以重金壓倒對方,從而加劇了市場風險。

跳躍法是買家一口競叫,便高於拍賣行約定的一口競價階梯。比如北京翰海規定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從1600萬元起拍價至2500萬元之間,競叫的階梯為50萬元。也就是說,若買家採用跳躍方式,必須高於50萬元。記得在2001年上海敬華拍賣會上,有一件陳佩秋的《翠峰古寺》(70×65cm),從6萬元起拍,加價幅度2000元,拍賣師話音剛落,海外一買家一口叫至10萬元,在場的人皆被這「突如其來」的出價給震住了,作品最後被該海外買家以10萬元買走。這種叫法可以顯示買家財大氣粗和志在必得的魄力,同時可以封殺諸多買家的競爭,從而乾淨俐落地競得自己喜愛的拍品。跳躍法的不足是:買家若把握不當,會有較大的風險,如一件拍品起拍價為1萬元,實際市場價為1.5萬元,如果你跳至1.5萬元以上競叫,顯然就會加劇市場風險。

混合法是指漸進和跳躍法交叉使用。如2004年上海崇源春拍賣會上,競投20片甲骨文的2位買家就是採用混合叫法,拍賣師從580萬元起拍,規則是1000萬元以下每50萬元為一個叫價階梯;1000萬元以上,100萬元為一個叫價階梯。當拍賣師話音剛落,286號買家跳叫至800萬元,隨後217號買家參與競爭,雙方一步一個臺階咬得很緊,當價格漲到2000萬元時,217號突然報出2500萬元,顯然該買家急於想擺脫對手,這時場內觀者鼓掌叫好,可是286號卻不願放棄,繼續緊逼。結果,當217號叫至4800萬元時,286號終於退出了競爭,若是加10%的傭金,實際成交價應為5280萬元。縱觀217號的競投,就是採用漸進法和跳躍法交叉使用,一旦漸進法不靈,就採用跳躍法;跳躍法不行,再用漸進法,從而逼著對手退出競爭。

總之,3種叫法各有利弊,但是不管哪種叫法,買家都要在競投之前設定好競叫的最高價,特別是眼下傭金提高後,買家務必要控制好購買的成本,切莫被拍賣場上緊張刺激的氛圍所左右,這樣才能在拍賣過程中做到遊刃有餘。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書畫市場可以很任性

2014年12月15日18:53

王嘉(批評家)

每逢歲尾,書畫市場格外火爆。無論是機構或個人藏家,期待在一年一度的歲尾盛會中尋求驚喜,顯然也是人之常情。 11月27日落下帷幕的「寶港國際2014秋季拍賣會」推出6 大專場約1200件拍品,總成交額近1.2億。 12月7日舉辦的「廣東省拍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分「清風——瓷器、茶道具、文房雅玩」和「中國書畫」2個專場,拍品600多件,許多拍品超過了底價30倍成交。

拍賣價位的攀升,以不可抗拒的方式吸引著公眾眼球。 10月底結束的「北京翰海2014秋季拍賣會暨20周年慶典拍賣會」共推出28個專場、4200多件拍品,總成交額近20億元。 11月底結束的「香港佳士得2014秋季拍賣會」上,「中國古代書畫 」、「中國近現代畫」、「中國當代水墨」3場拍賣總成交逾5.1億港元。

此外,「榮寶齋(上海)2014秋季拍賣會」總成交額是1.52億元、「中國嘉德2014年秋季拍賣會」總成交額達17.06億元。在本月舉辦的「華藝國際2014秋季拍賣會」、「西泠印社2014 秋季十周年慶典拍賣會」、「浙江三江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山東翰達 2014秋季拍賣會」、「北京盤古2014秋季拍賣會」等大大小小的各種拍賣,相關資訊更是層出不窮。

書畫市場其實早就進入了「有錢就是任性」的時代,或者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書畫市場的初級形態,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到了唐代,進入成熟。唐代杜甫的《夔州歌十絕句》之八有「憶昔咸陽都市合,山水之圖張賣時」的詩句,唐代的張懷瓘、張彥遠對書畫市場諳熟程度,不亞于職業估價師。古代的書畫商人「手揣卷軸,口定貴賤」,一時之間竟成風尚。

近年來,身家過億的書畫作品頻頻出現。黃庭堅的《砥柱銘》4.368億元(2010年)、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4.255億元(2011年)、王蒙的《稚川移居圖》4.025億元(2011年)、王羲之的《平安帖》3.08億元 (2010年)、李可染的《萬山紅遍》2.9325億元(2012年)、徐悲鴻的《九州無事樂耕耘》2.668億元(2011年)、傅抱石的《毛主席詩意冊》2.3億元(2011年)、齊白石的《山水冊》1.94億元(2011年)、徐悲鴻的《巴人汲水圖》1.71億元(2010年)、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1.6912億元(2009年)、曾梵志的油畫《最後的晚餐》1.8044億港元(2013年)、乾隆的手卷《白塔山記》1.1615億元(2014年)等,書畫市場的高峰對決,不斷實現自我狀態的持續刷新,這未嘗不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業內把書畫投資和股票、房地產投資並列為全球三大投資市場。相對於股票和房地產而言,書畫投資低風險、高利潤的特點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近年來國內書畫市場的持續飆升,也為期待拔頭籌、登巔峰的大藏家們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書畫作品內蘊的時代風格、個人風格之類的評價標準,從來就不是美術史的全部內容。筆墨丹青之間潛在的市場價值,在相當一部分擁躉的眼中,才是刺激消費荷爾蒙的源動力。

書畫可以很任性,一方面因為書畫作品本身的含金量,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另一方面因為書畫投資者的期待值,在買和賣的過程中獲得完美釋放。換而言之,從書畫作品的社會傳播過程中提取商業價值,是書畫作品在生產、傳播、消費環節中的核心所在。收藏者既是書畫作品的投資人,同時也是書畫市場價位的推手和受益者。正是因為他們在兩者之間不斷轉換身份,最終促成了書畫市場的繁榮發展。

投資者或藏家的任性,決定著書畫的任性程度。從底價到成交價的跨越,與其說是拍賣師們揮錘時的瀟灑,毋寧說是舉牌者們在那一刹那之間的心跳和血壓。也許,錢不是問題,只是問題的一個表像。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吳冠中兒子 捐10億元父畫作 
自己一幅不留
24lp2p11.jpg
24lp2p11.jpg (97.23 KiB) Viewed 7676 times
臨近聖誕,香港藝術館率先收到一份大禮──25幅著名中國畫家吳冠中嘅作品,估值近10億港元,令香港藝術館藏有嘅吳冠中作品增至77幅!

今次係香港藝術館第五度收到吳冠中嘅畫作,之前四次都係由吳冠中本人送出,今次就由佢個仔吳可雨捐出,係近年香港藝術館接收價值最高嘅一批藝術品。吳可雨噚日仲特登由新加坡飛嚟香港出席捐贈儀式,非常有心。

吳可雨捐嘅呢批作品,包括16幅油畫、9幅水墨畫,包括名作《冰雪殘荷》、《漁港》同《四合院》等等。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南陽紀委被指擁億元字畫
謝先瑩(右)是南陽畫院名譽會長。
謝先瑩(右)是南陽畫院名譽會長。
1231-00178-019b1.jpg (50.94 KiB) Viewed 7658 times
內地近年屢現名作字畫「雅賄」官員事件,河南南陽市紀委常委謝先瑩日前遭舉報收藏多幅名人字畫,部分市值近億元(人民幣‧下同),被質疑資產與收入不符。謝事後辯稱遭人誣陷,又指自己是以土產與書畫家交換,惟他承認在近代十大書畫家當中,擁有其中九人的真迹。

十大書畫家 擁九人真迹
《法制晚報》報道,有讀者舉報指謝先瑩熱衷收藏名人字畫,包括李可染、范增等大師價值連城的作品,質疑謝的藏品價值與其收入明顯不符。報道引述南陽畫院院長曹永剛證實,屬該院名譽院長的謝先瑩,是內地有名的書畫鑑賞家及收藏家,擁有很多字畫,包括一幅近億元的畫作。

謝先瑩回應稱,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收藏書畫,近代十大書畫家中的九位名家,他都有真迹,但當中價值數百萬元「已經不錯」。至於被指億元涉事畫作,謝稱是河南周口某企業家的收藏,不在他手。

該報記者發現,曾有報道指該幅畫作一○年拍出九千多萬元,但在拍賣紀錄中卻無法找到。

此外,謝先瑩又指自己公餘時間會到北京、上海等地與名人交流收藏心得,不時向大書畫家贈送小磨香油、土雞蛋、香菇及木耳等,對方就會給他書畫,強調部分畫作是在收藏圈內交換獲得。另內地一個書畫鑑賞收藏網上,宣稱謝在書畫世家成長,在美術院校科班出身,能揮毫潑墨,精於書畫鑑賞,且「收藏投資相當成功」。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清代畫家沈銓:游兔欣喜無意梅花

2014年12月30日19:15

hhgt.jpg
hhgt.jpg (27.45 KiB) Viewed 7651 times
清 沈铨 雪中游兔图清 沈銓 雪中游兔圖

安徽池州 包光潛

清代沈銓是繼南宋梁楷、牧溪等人之後,在日本畫壇產生巨大影響的又一中國畫家。據文獻記載,日本天皇見到沈銓的《百馬圖》,甚為歡喜,愛不釋手。於是,他決定聘請沈銓前往日本授藝事畫。雍正九年(1731),沈銓偕弟子數人東渡日本,為日本皇室寫生繪畫,歷時3年,產生很大的反響,並由此形成了「南蘋派」寫生畫。沈銓旅日期間,還招收了許多日本弟子,為日本畫壇培養了不少優秀畫家。日本江戶時代的長崎畫派,就是在他的「南蘋派」畫風的影響下,漸漸形成的。儘管沈銓收入頗豐,但他依然保持樸素的生活作風,將大量的錢物贈予日本朋友,乃至普通百姓。不僅繪畫作品得到日本畫界的推崇,他的為人也深受日本民眾的尊敬。沈銓載譽歸來,乾隆大悅,即刻下旨命沈銓入宮。從此,沈銓成了一名宮廷畫家。

入冬漸冷,我習慣于閱讀季節性畫作,其中便有沈銓的《雪中游兔圖》(見圖)。在我看來,這幅色調清雅的繪畫作品,它的主題詞不外乎游兔和梅花。我看的是電子圖片,原件目前收藏在日本泉屋博古館。這並不妨礙我去閱讀欣賞它。至於此圖是不是沈銓回國四年後畫的,它又是怎麼流落到日本的,我無意考證,這對於我欣賞畫作並非重要之因素。我喜歡此畫的理由十分簡單。因為我是一兔子,一隻知天命的兔子。那只舉足投望枝上鳥雀的兔子,大約便是我了——一隻時時處處充滿好奇的兔子,跟年齡無關,跟閱歷無關。雖然積雪遍地,皚皚無涯,天寒地凍,但兔子們依然歡天喜地地來到這個充滿生機與歡樂的世界。你瞧瞧雪光映照下的梅花,是多麼潔白無瑕,多麼耀人眼目。它散發的馨香一陣陣地飄過來,濃時通竅,淡時若無。這與兩株蒼蒼老矣的梅幹,形成鮮明對比。它向人間昭示一種生命的理念,那就是像梅花一樣高潔,大雪壓不垮,寒風凍不裂。

那些伴隨老梅的翠竹,雖然被雪壓彎了腰肢,可依然青翠著,不時發出與嚴寒拼搏的聲響,不時吐露出清脆的呼喚,裹挾著寒梅的清香。那些不知名的蓓蕾,簇擁著彎曲的枝頭,隨時準備陪伴梅花一起綻放,一切來自寒冷的恐嚇都無濟於事——梅花是吾師,豈敢落人後!那些似乎屈服的岩上草,它們在雪的懷抱裡正做著春天的夢!儘管它們都不是主角,但都在盡力完成一個配角的使命。

只有游兔們忘記了寒冷所帶來的諸多不便,它們靈巧地竄走于高低起伏的雪地與岩坡。最後,它們終於找到了冬天賴以生存的食物——埋在雪下的青草,依然青翠,經過霜凍之後,更加甘甜可口。裹腹之後的它們,並未打算馬上離去,而是在物質生活之外,尋覓精神的食糧。玩耍是動物的天性。這不,山雀已經向游兔發出了友好的邀請,只等待兔子的積極回應。在兔雀相呼互應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妙,一切于爭鬥中產生的煩惱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當人類鍾情于梅花、感歎于梅花時,游兔雖然欣喜,卻無意如此。

梅老綻新枝,繁花勝似雪。淡墨的天空,蒼茫的白雪,佈滿少有線條縱橫的畫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生機、充滿野趣、充滿希望的冬天!這便是沈銓的花鳥畫,處處透露出真氣和雅氣。工而精緻,雅而高古。他善於將文人畫的意趣,與民間藝術融為一體,賦予花鳥美好的意蘊。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那是沒有愛的贈予」
孫女賣遺產揮別畢加索
uyt.jpg
uyt.jpg (122.81 KiB) Viewed 7499 times
西班牙抽象派大師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孫女,近日低調出售祖父的作品以及康城別墅,她曾經說過這份遺產是「沒有愛的贈予」,估計她今次是想揮別畢加索,走出家庭陰影。

消息人士指,瑪麗娜(Marina Picasso)至少出售七幅畢加索作品,包括1921年作品《Maternite》、1911年的《Femme a la Mandoline》和1923年他首任妻子霍赫洛娃(Olga Khokhlova)的肖像畫,同時會出售畢加索與第二任妻子羅克(Jacqueline Roque)住過的法國康城別墅。

瑪麗娜與畢加索關係疏離,她的爸爸是畢加索與首任妻子所生,她在自傳中曾寫過,縱使一家從小生活貧困,但畢加索沒給過任何經濟援助,甚至出言羞辱。畢加索第二任妻子在他過世時,不讓瑪麗娜兄妹參加喪禮,她的哥哥憤而喝下漂白水自盡。

畢加索在馬妮娜23歲時去世,但他生前未立下任何遺囑,法院判決他名下的財產與畫作平分給四名兒女。瑪麗娜父親與兄長當時已離開人世,於是由她繼承400多幅畫作與7000多幅素描的遺產。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趙少昂精品草蟲畫-------畫家的偶然
趙少昂作品
趙少昂作品
100_1899.jpg (125.01 KiB) Viewed 7486 times

趙少昂精品草蟲畫-------畫家的偶然

趙少昂這幅畫很具有創意,在構圖和意境都是一絕。

當筆者細細欣賞此畫,仿彿不知不覺走入畫境內,勾起孩童時的回憶。。。。。一個寂靜月圓夜晚,只聽到蟲叫聲,一個人獨自坐在長滿蘆葦河邊,皎潔月亮,水天一色,景色醉人。正在胡思亂想之際,舉頭偶看明月,看見一隻草蟲在蘆葦枝上,由於背着明月,在月色反映之下就顯得非常清晰,我還可以看到這隻草蟲的兩根鬍鬚在上下左右在擺動,正在咀嚼着什麼似的。。。。。。

藝術品是永恒的,可貴處在於畫家的偶然靈感一到,創意湧現,立即揮毫,佳作或存世精品就在此時此刻面世。人生有很多偶然,藏友就是在眾多草蟲畫中偶然發現這幅精品,便愛不釋手。

趙少昂精於畫花鳥草蟲畫,其中草蟲畫也畫得很好,與齊白石的草蟲畫比較,由於風格不同,則各有千秋,也各自各精彩。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此画藏友割愛出售。詳情 -- http://www.hongkongmart.com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高更名畫售23億貴絕藝壇
《紐時》:卡塔爾購《你何時出嫁?》

6gf.jpg
6gf.jpg (109.42 KiB) Viewed 7469 times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畫作《你何時出嫁?》,近日透過私人洽購方式以近3億美元(23.4億港元)售予卡塔爾博物館,成為當今史上最昂貴藝術品,刷新2012年塞尚畫作《玩紙牌者》售價2.5億美元(19.5億港元)的紀錄,當年買家同為卡塔爾。

原蘇富比高層私藏
《你何時出嫁?》(Nafea Faa Ipoipo?)以新鮮生動手法描繪兩名大溪地少女,是高更(Paul Gauguin)於1892年到大溪地時所繪的油畫。該畫原屬於蘇富比退休高層、62歲的瑞士私人藏家施特赫林(Rudolf Staechelin),他於上周四在巴塞爾向媒體證實售畫消息,不過拒絕透露買家身分及售價。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施特赫林的祖父和另一名瑞士實業家收藏了這些藝術品,施特赫林現時透過家族基金掌握最少20件這類世界級藝術品。

《紐時》引述兩名為保客戶私隱而不願具名的知情者稱,這次畫作買家來自卡塔爾。施特赫林回應時說﹕「我不否認亦不承認。」卡塔爾博物館查詢亦未有回應。如果這次買家身分屬實,預計2016年1月此畫將交付卡塔爾博物館。

借巴塞爾美術館展出半世紀
此前近半個世紀,《你何時出嫁?》一直被借給巴塞爾美術館展出。巴塞爾美術館即將閉館裝修,直至2016年4月完成後全面重開。售畫消息浮面時,施特赫林曾表示因為與相關單位有糾紛,所以其家族基金正在終止把《你何時出嫁?》借予巴塞爾美術館的安排。他說,正物色頂級博物館接收家族藏品,當中括梵高、畢加索等作品,只要對方承諾永久展覽,就可免費借展。

施特赫林解釋出售藏品決定時說,因為此時他想把資產多元化,「某程度上這是悲傷的,可是另一方面這就是現實生活。私人藏品就像私人關係,不能永遠存在。」他坦言,選擇此時出售《你何時出嫁》主要是因為有好價錢,「現在行情高,誰知10年內會怎樣?我一向盡力保留最多,我們逾90%資產都免費掛在博物館內。對我來說,它們是家族歷史和藝術,可是同時也是抵押品和投資」。

巴塞爾美術館上周四發出簡短聲明﹕「我們痛苦地得知『永久借予』畢竟也只是借予。」市長莫林(Guy Morin)亦稱曾勸施特赫林把畫作留下,他為當地損失表示惋惜。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卡塔爾巨資購名作 疑為世盃「曬冷」

購入這幅名畫的中東國家卡塔爾,近年不斷花巨資搜購藝術品,但很多都沒有公開展出,外界懷疑當局打算趁2022年該國舉行世界盃時,一併展出多件曠世之作。

每年收購預算達78億
最近幾年,卡塔爾王室在藝術品上的投資全都是大手筆。2007年,羅斯科(Mark Rothko)的《白色中心》(White Center)成交價超過7000萬美元(約5.46億港元),成為該藝術家拍賣價最高點。同年,赫斯特(Damien Hirst)「藥櫃」系列中的一件作品創出2000多萬美元(約1.56億港元)的價格,創下在世藝術家拍賣紀錄。2011年,塞尚(Cézanne)的作品《玩紙牌者》(Card Players)的成交價達到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打破畫作最高成交價。這些名作及其他很多作品,都是由卡塔爾買下。專家估計,卡塔爾收購預算每年達到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菲利普斯拍賣行(Phillips)首席業務發展官漢布雷克特(Patricia G. Hambrecht)稱:「他們是今日市場上最重要的藝術品買家。他們花出去的金額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業界:退市後恐留大洞
不過,曾在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任高層長達35年的紐約交易商納什(David Nash)警告,「等他們完成收購計劃然後退出市場時,他們會留下一個大洞,我不知道還有誰有這個本事,能同樣大手筆地填補這個大洞」。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瑞士警方查獲疑似達芬奇名畫 已失蹤數百年

2015年02月11日17:59
jjuuy.jpg
jjuuy.jpg (89.25 KiB) Viewed 7444 times
國際線上專稿 據德國《圖片報》2月10日報導,2014年10月,瑞士警方在圖爾吉市(Turgi)一處私人銀行的保險櫃中查獲了一幅油畫,而它很可能是出自達芬奇之手的真跡,此前已經失蹤數百年,價值無法估量。

報導稱,這幅油畫長61釐米,寬46.5釐米,是一位貴婦的肖像畫,她身著黑紅相間的華麗衣裳,並且頭頂王冠。根據記載,如果此畫確為達芬奇所繪,那麼畫中的女人應該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女侯爵德埃斯特,創作時間為西元1500年前後。

瑞士檢查機關表示, 發現油畫的銀行屬於一個義大利家族,其成員長期居住在義大利南部和瑞士的德語區。2013年8月,這幅油畫通過非法交易途徑進入瑞士,當時的售價為9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71億元)。不久之後,此畫的價值迅速攀升至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47億元),更有媒體報導稱其價值高達數億歐元。

據悉,當時油畫的買家已經對畫作進行過鑒定,認為此畫的創作時間應在西元1460—1650年之間,排除了現代仿品的可能,同時也與達芬奇(1452-1519)生活的年代重合。但此畫是否就是達芬奇所繪,還有待進一步確定。瑞士官方消息稱,目前此畫被保存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