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P30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5tr.jpg
5tr.jpg (239.93 KiB) Viewed 5315 times
對話倘無果 學聯盼見李克強
函林鄭提再對話兩條件


學聯昨日發信予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提出學生與政府的第二輪對話的前提,包括要求特區政府向港澳辦提交的報告,必須包括要求人大常委撤回8.31決定的內容,以及建議政府倡設的多方平台,必須朝向訂立公平選舉辦法,以及立法會選舉廢除功能組別的時間表及路線圖。學聯指出,若「香港問題,未必能做到香港解決」,希望林鄭月娥安排讓學生與總理李克強直接會面,令中央了解香港真實民情。

促撤決定 平台商政改
佔領運動至今一個月,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和陳健民都表示會回校復教,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說,明白佔領30天叫人身心疲累,他希望復教可倒過來「調節身心」,「令教授們更充滿精神地回到運動之中」;周又說,教授「回去教書,不代表他會離開這場運動,他大部分時間其實都依然會在廣場上」。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亦說,兩人復教對佔領行動不會有實質影響,仍會參加晚上集會,佔中三子之一的朱耀明亦會繼續留守,認為此舉並不是退場及背叛運動。

指政府交民情報告「走前一步」
周永康昨宣讀致林鄭月娥的公開信,並表示未有第二輪對話的消息。被問到有否透過中間人轉達希望與李克強會面的信息,周指首次對話後,「中間人」亦已暫緩工作,他希望政府與學生直接在公開場合對話,了解當下佔領者的想法,他強調:「只有撤回8.31決議,或8.31決議可以調整,才有對話可能性。」
學聯在信中提到,政府提出遞交民情報告書予國務院,是企圖向前走一步,但認為政府從未澄清報告能否對2016年立法會組成及2017年特首選舉辦法產生真正的影響。另外,政府提出設立多方對話平台,亦沒有清楚交代平台的討論範圍和職權等問題。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亦有為學生站台,並表示他代表23名泛民議員「撐」學聯的公開信,但強調信只有一個簽署方,就是學聯。

周永康:應思轉型 非空想退場
周永康指出,運動是否能維持「不在乎個別團體」,而要視乎佔領者的韌度,目前大部分佔領者已適應長期留守,並在佔領區主動協調。他強調,目前應着眼於如何在現有政改時間表中抗爭,並如何令運動轉型及擴展,「而不是空想退場」。

另外,昨日是佔領行動第31日,「佔中行動」傍晚在金鐘夏慤道舉行集會,在下午5時57分開始。一個月前、9月28日這個時間,警方開始施放催淚彈。集會開始時先舉行撐雨傘默站儀式,歷時87秒,象徵警方施放了87枚催淚彈。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戴倡英美聲明撐普選 明言拒美國會幫助

外泄電郵文件顯示,多個國家機構曾主動聯絡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見面,或請求解答有關佔中運動與香港政改問題,其中英國下議院議員Richard Graham的研究助理與美國國會的研究員,分別問過戴耀廷該國可以做什麼幫助香港,戴均建議可發強硬聲明要求北京政府給予港人真普選,惟他回覆美國國會研究員時,特別表明不會公開要求國會做任何事,以免被指外部勢力干預。

兩國研究員問可如何幫助
戴耀廷亦對美國國會研究員稱不要引述他對於美國可為香港做什麼的說法,但該電郵最終昨日曝光。

電郵文件顯示,除了英美,德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國的總領事館人員等都有主動聯絡戴耀廷,多數是要求見面傾談。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現時外泄的電郵只是反映戴耀廷與外國領事館人員等交換意見,以此判斷是否有外部勢力干預並不公平,亦是抹黑、上綱上線的做法。工聯會黃國健表示,從外國角度看,想通過香港普選選到親英美的領導,故會關注佔中情况,但若僅是見面討論,未能判斷是否外國勢力干預。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陳弘毅:警不執法不符法治

佔領行動一個月以來,警方對違法堵路的佔領者及自行使用武力清場的反對佔領者沒有執法,均惹人垢病。港大法律學院憲法學教授、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認為,警方不執法「一定程度上不完全符合法治原則」。被問到7名警員涉在暗角毆打示威者是否濫權,陳認為如警方在拘捕某人後,在該人無法反抗下仍施加武力,「好明顯係違法行為」,需作刑事調查,交律政司決定是否檢控。

陳弘毅稱,在三權分立下,行政機關包括警方有義務執法,如行政機關不執法,是違反其法律責任,又指如長期不執法,倒不如將有關法律修改或廢除。但他理解政府現時對佔領行動暫不執法是因為佔領人數較多,執法有實際困難,並不表示警方永不執法。

對於警方使用催淚彈和胡椒噴霧,以及以警棍打示威者頭部,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認為不能接受。他認為早前發生的個別警民糾紛,會影響警民關係,但希望雙方能互相體諒,又認為市民不應歸咎前線警員,他們只是執行上司指示。

陳文敏楊艾文同不信警黑合作
他又認為警民雙方在佔領期間已作出最大克制,因在長時間對抗下,並不容易保持冷靜。就警員涉毆打示威者事件,陳認為是個別事件,雖然屬不幸,但不能將責任歸咎所有警務人員。陳又認為,警方必須公平公正處理事件,以向公眾發出「警員濫權在任情况下均不能接受」的信息。陳又稱,不相信有「警黑合作」,相信本港仍有一隊專業及文明的警隊。

港大法律學院副院長楊艾文稱,警方使用過分武力令人遺憾,應召開公開聆訊調查,並作內部檢討未來如何應付大規模公民抗命。但他認為,前線警員在佔領初期可能只收到指令,不用處理佔領者,故面對黑社會衝擊佔領區時或不知所措,未有執法,後來已加強執法,不認為是警黑合作。

余若薇:小部分警或別有用心
對於「警黑合作」之說,公民黨主席、資深大律師余若薇說,雖然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但她看到的畫面是,警方早上在金鐘清除障礙物後,下午即有「口罩男」出現,不排除有小部分警員別有用心,加上警方選擇性執法,不但影響市民對警方的信心,亦影響港人對法治的尊重,成為市民心中的一條刺。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陣地戰轉為運動戰 收割佔領最大成果

近期,各個階層市民都有同一個問題,就是「佔領運動點樣收科?」這個問題,即使是堅持佔領幹道、堵路阻塞交通的學生和佔領者,都不知道答案。連日來,各方人士都勸喻學生知所進退,保留實力,撤出幹道,讓交通回復正常,使市民生活、生計不再受影響,可是學生對此充耳不聞,運動的延續性已經成為懸念,正當性開始受到質疑。此時此刻,學生應該以開放態度,聆聽不同意見,回歸務實再定行止;若一意孤行,這場運動有可能被帶進死胡同。

退場並非軟弱無所得
實質轉進擴抗爭空間
佔領幹道影響百萬市民,早已流失部分市民的支持;近日佔中三子淡出,更折射出佔領運動形勢嚴峻。這場佔領運動,公開擺出學聯、學民思潮、佔中三子三頭馬車領導的格局,但熟知內情者都知道,領導權的矛盾早就爆出來。樞機主教陳日君曾經公開批評學生,替佔中三子作不平之鳴,認為並非三子騎劫了佔領運動,而是學生騎劫了佔中,緣由在此。

佔中兩名發起人陳健民和戴耀廷相繼回到大學復教,他們原屬佔領運動始作俑者,在運動仍在進行之際,回復正常教學生活。就此,「雙學」雖然淡化其影響,但是實際引發這場運動的佔中發起人離開廣場,象徵意義突顯,反映佔領運動疲不能興的真實一面。另外,陳健民與戴耀廷不在意與學生互動的遭遇,也不介意被邊緣化,他們否認回校復教是退場,強調「我們仍然會在這裏」。話雖如此,戴耀廷說的「調整是為走得更遠」,相信是反映他們對運動現狀的真實感受。

佔領運動歷時逾月,就個人而言,這對體能有巨強度要求,參與佔領者多已疲憊,身體狀况需要調節。另外,佔領者並非「職業佔領者」,各有本業,或是上班營生,或是回校上課,能夠無憂無慮持續佔領的人,只有絕少數。因此,對於大多數佔領者來說,調整十分必要。佔領運動陷於膠着狀態,以學生與政府的取態,目前看不到有突破可能,若要運動保持生命力就必須調整;局面僵持下去,政府在恢復交通、社會秩序固然有壓力,學生與市民對立而承受的壓力,同樣巨大。
因此,佔領運動需作策略性調整,是學生不能迴避的問題。學生領導這場運動,種種迹象顯示他們強烈地以自我為主,聽不進其他意見。曾經協助學生與政府對話的中間人,慨嘆在廣場提起撤退,就宛如魔咒般備受批評;中大校長沈祖堯撰文表心聲,「無論怎樣的勸導,都不能打動你們抗命的決心,我們只能活在一片憂心與無奈之中」,愛護學生之情溢於言表,即使如此仍然換來學生批評為虛妄。這類中間人的無力感,正是許多市民對事態感受的寫照。

學生有一個心魔,認為現在撤離、退場,就是軟弱、輸了。其實,對於撤離退場,若視為轉進,只要有足夠信心,相信市民的支持不會減退,則轉進之後,抗爭與爭取民主普選的空間更大。例如與政府對話談判的同時,學生可以到地區做群衆工作,深耕民主,使得已見成效的公民覺醒更深入推進,轉化為滋長民間爭取民主的動力。守在那幾個佔領區,在師老兵疲下,不被消滅也早晚潰散;離開佔領區打運動戰尋求壯大,才是今次運動的最大意義和成果。
學聯昨日又出招,寫信給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提出第二輪對話,但有兩項前提:要求政府向港澳辦提交的民情報告必須包括撤回人大8.31決定,對話平台必須朝向訂立公平選舉辦法(包括公民提名等)及立法會選舉廢除功能組別的時間表及路線圖等。這兩項前設與學聯較早前的強硬立場並無二致,學聯大概認定政府不能作出承諾,因此希望林鄭月娥安排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主管港澳事務的官員,直接與學生對話。

學生都是初生之犢,誰也不怕,提出與中央官員會晤討論政改,無可厚非。不過,主管港澳事務的是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學生卻指名要見李克強總理,就體制以至官場倫理,出現學生想像中的會面可能性極微。政治講求可能,學聯卻罔顧現實,追求自我心目中的不可能,以這種盲動勇武尋求與中央打交道,這個時空頓時陌生起來。

第二輪對話互釋善意
學生退場平台續運作
無論如何,學聯既然提出再對話,政府應該接招,而今次對話目標應該訂在爭取解決封堵主要幹道的問題。學生不肯撤出幹道,他們主觀認為這是籌碼,對政府保持壓力,撤出之後政府就可以不理會他們了。無論學生的擔心是否屬實,政府在今次對話應該確立一個空間,就是若學生撤離,對話平台仍然會持續運作,繼續商討政改事宜,不會因為恢復交通、社會秩序,就會出現過橋抽板的情况。即是說,學聯與政府都要釋出善意,學生退場,政府答允繼續對話,先紓解眼前困局,再深入討論政改安排。

香港傳媒社評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彭定康引《尚書》籲政府佔領者保持對話 (10:20)

前港督彭定康在評論網站撰文,引用《尚書》「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呼籲特區政府與佔領者保持對話,避免佔領行動局勢升級。

彭定康在文中表示,佔領行動時間拖得愈長,愈可能損害港人及香港利益,特區政府應展示政治家胸襟,與佔領人士保持對話。

彭定康認為,特區政府可向中央提交新報告,建議擴闊提名委員會的組成、開放特首提名程序,並撤消立法會分組點票機制,以及承諾在2020年直選所有立法會議席。他認為,政府和學聯都需要各自捨棄一點東西,避免局勢升級。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ttgf.jpg
ttgf.jpg (115.76 KiB) Viewed 5109 times
田北俊:忽略咗政協呢個身份

全國政協常委會議下午通過免除田北俊政協資格。自由黨黨魁田北俊於立法會會見傳媒,表示星期一晚上收到北京通知免除其政協職務,形容「我係第一個知」。他表示沒料到在北京「非常關心」自己建議梁振英下台言論,承認「我冇留意到我係全國政協呢個身份,可能咁多年嚟喺香港,我淨係記得我係立法會議員、自由黨黨魁身份,忽略咗我係政協委員呢個身份......呢個可能係我做得唔對嘅地方」,會尊重和接受全國政協會議決定。他又表示將於傍晚自由黨大會辭去黨魁職務,之後便可「暢所欲言」,提醒傳媒屆時留意。

田北俊指上周五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才開腔讚揚行政長官梁振英管治非常好,但他個人認為香港「出咗好大問題」,議會內有議員對抗如經常「點人數」或不停修訂,市面佔中和反佔中人士有法不依,因此他才感嘆「香港淪落到好難管治地步」,在此情況下可以預見梁振英未來數年難以管治,因此才建議梁振英辭職,希望其繼任人可以與學生和議員溝通。

佔中發起人、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對田北俊被剝奪政協資格感到極度憤慨,強調香港有言論自由,若發表言論就要被剝奪組織內資格,是一種言論上白色恐怖。他指建制派在一國兩制下都珍視言論自由,今次事件或在建制內產生反彈。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田北俊:應調查佔領者怨氣來源 (12:55)
支持特權法查「佔中」 了解他們訴求



被撤去政協資格的自由黨田北俊表示,支持立法會內委會主席梁君彥提出引用特權法調查「佔中」對香港影響的動議,指應藉此調查為何這麼多人不滿現在的香港。

立法會今早復會,合併辯論調查「佔中」及警方處理手法。田北俊稱,自由黨一年前已想到「佔中」會帶來負面影響,惟當時以為只是影響中環一帶的店舖和員工,相信很多議員「發夢都估唔到」會變成現在大規模、長期行動,擔心會損害香港得來不易的成果,造成長遠傷害。

田北俊又指,港英政府年代,香港「絕對無民主」,但有自由及法治,然而今日的香港,自由及法治的平衡大大受損。他指出,「係咪自由越來越大,法治越來越細?最近啲僭建,唔好話成層樓,喺花園搭個棚,都要執法,你點可能旺角、銅鑼灣、中環搭咗咁多帳幕,唔執法」。

田北俊又說,今日處理的問題,不是幾年可以解決到,認為藉特權法,可以叫佔領人士到立法會,了解他們的訴求,「咁多社會人士出來,咁我哋都唔知點解佢哋出來……希望可以令將來香港施政,喺得到泛民支持下,令到咁多有怨氣人士,發生怨氣嘅理由處理到」。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反佔中簽名6日收集121萬簽名 (21:32)

「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的支持警方,還路於民簽名行動,至今6日已收集簽名121萬個。

大聯盟表示,截至晚上7時,過去1天在街站及網上,共收集到約11.5萬個簽名,6日合計共收集逾121萬個簽名。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學聯商討下月上京找領導人對話 (22:48)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在金鐘表示,過去1周在不同佔領區與佔領人士交流,有人提議學界趁下月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到北京找領導人對話,討論政改。

學聯透露,未來數天將到各佔領區與市民商討,是否在11月5日亞太經合組織在北京開會時,上京直接找領導人對話。周永康表示,如果北京官員重視港人意見,應該願意與學生對話,但能否成功,仍須看中央與特區政府的處理手法。

學聯透露目前仍在討論是否嘗試上京,但除直接上京,會先盡一切努力,尋求與京官會面。
errt.jpg
errt.jpg (29.32 KiB) Viewed 4752 times
記者亞May:

學聯第一次與政府對話外界有不錯的評價,政府方面已表達欲進行第二次對話,學聯卻遲遲不與政府對話,但卻提出不設實際的前設條件,企圖連與政府對話也省掉,幻想政府自動跪低,是很天真。提出的前設條件如對方不能或無能力做得到的話等同拒絕對話。希望林鄭月娥安排讓學生與總理李克強直接會面是緣木求魚。

學聯要明白,雖然你們是年輕大學生,但你們發動這場抗爭運動的訴求對象是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是非常強而龐大的對手。故必須要具備成熟的成年人思維,還要有久經政治歷練的政治家本錢和抗爭經驗豐富等水平才能應付。

看到學聯應做的不去做,不應做的卻做得太多。不要意氣用事,處事不要脫離實際,欲速則不達,多聽社會各界聲音。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31-10-2014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程翔:田少係真漢子 但回應有瑕疵

資深傳媒人程翔認為田北俊敢公開講真話,是真漢子表現,尤其在今日香港政治形勢,建制派好難做到這件事,「畀好高尊敬田生」。

但他認為田北俊指自己忘記政協身分的說法有美中不足,這說法有道歉意思,但政協本應是發表不同言論,應指「呢啲係政協要做嘅嘢,打破政治花瓶」,這樣會更得體。

記者亞May:

筆者看法則相反。田北俊指自己忘記政協身分的說法非常正確且更是暗諷政協,他不是時刻都能記住政協委員這個空銜。況且當時他正在香港立法會議事堂會議中,他當然是以立法會議員身分發言。如果田北俊當時忘記自己是立法會議員,而只記得並以政協委員身分發言那才是荒謬。

田北俊此話更指控那些具政協或人大身分的立法會議員,坐在香港立法會而不為香港事務議事,而只記得其它身分卻恰恰忘記自己立法會議員身分,是瀆職行為,也應該要被剝奪立法會議員職位。每月收取立法會議員職位的薪金而不做立法會議員職位的工作是騙取了香港市民公帑,才是可恥的行為。

31-10-2014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