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P30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yhg.jpg
yhg.jpg (215.92 KiB) Viewed 5088 times
佔領何時休 料延續至明春 學聯今明「公投」 周永康:小菜一碟

 佔領行動已踏入第廿九日,學聯會在今明兩晚、於三個佔領區舉行首次「廣場公投」。學聯周永康形容這只是「小菜一碟」,更重要是未來要有「全港性投票」給港人表態,當中可由議員辭職引發變相公投。對於佔領將何時退場,周永康表示未有定論,並引述時事評論員練乙錚的想法,指佔領至明年三、四月待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後才完結。

  政府提出「民情報告」及「多方平台」回應佔領人士訴求,學聯則拋出「民情報告必須包括港府建議人大常委會撤回八三一決定」,和「多方平台必須確立一六年立法會選舉要廢除功能組別及一七年特首選舉要有公民提名」兩項反建議。而今明兩晚七至十一時,三佔領區將進行首次「廣場公投」,讓佔領支持者透過港大民研計畫早前開發的手機全民投票程式,就以上兩議題表態。

  借議員辭職變相公投
  周永康強調這並非退場機制,「如政府未能回應訴求,如何令佔領區的市民撤去?」他希望,以投票結果向政府施加更大壓力,如政府仍堅拒接受兩個反建議,即反映港府想將問題交給北京,那佔領運動可能轉向考慮是否需要和北京對話。

  他坦言,今次投票結果只反映佔領支持者的聲音,下一步的「全港性投票」才是重點︰「星期日的投票只是小菜一碟,更重要的是,是否會有一個全港性投票給香港人,無論是否佔領者、不同派別的人都可就政制進一步表態。那次投票未必民主派全勝,或者大敗都未定。」他表示,立法會議員透過五區辭職、或一個「超級議員」辭職引發「變相公投」是其中一個「全港性投票」方法。雖一○年五區公投成效不佳,但周永康認為,今次情況可能不同︰「五區未必太成功,有很多原因,其一是建制派無參與及動員,第二是泛民中都只有公民黨和社民連兩個政黨落水。如果大家覺得未來的公投是重要的話,整個民主派押下去,多個政黨、民間、學界等聯手,說這是讓港人表態的機會,便與一○年的五區公投會很不同。」

  泛民飯盒會召集人、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形容,泛民總辭的議題「從來沒有在飯盒會或其他交流平台上消失過」,主要考慮為時機是否配合,及效果能否彰顯。他表示,未來要視乎政府回應和事態發展,如果對事情有幫助,絕不排除發動總辭。

  重整佔領區持續運動
  但周永康強調,即使有辭職公投亦不代表會撤退︰「很視乎當時形勢,泛民辭職公投的其中一個重要點,是大家要回去做社區工作,但佔領區要因此要放棄?這個有很多不同看法。」他並指,佔領人士是否要完全撤退也未有定論,指有意見認為,可透過調配人手到不同地區、重整佔領區以持續運動;亦引述練乙錚的意見認為,佔領至明年三、四月,待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後才結束佔領也無不可。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示威雙方不應雙重標準」高永文促反省 (11:52)
「不能一邊自己犯法,另一邊要求警方執法」



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表示,無論是「佔中」及或反「佔中」示威者,都不應該雙重標準,又直言他們應該「反省」。
多名記者昨日採訪「藍絲帶」時被襲擊。高永文今天表示,維護新聞自由是香港很重要原則,無論是否「自己聲稱是和平集會」的活動,都不應產生任何肢體及語言暴力。

被問到警方是否選擇性執法,高永文沒有正面回應,只說無論「佔中」或反「佔中」人士,都不應該雙重標準,一方面自己犯法,另一方面又要求警方執法,直言:「應該自己反省吓!」

他又說,相信警方一定會秉公辦理,呼籲「佔中」及反「佔中」應和平理性表達意見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佔領區投票擱置 (14:38)

原訂今晚及明日舉辦的「佔領區投票」將會擱置。

佔中、泛民、雙學下午3時半在金鐘「命運自主」台有重要事情宣布。本報獲得一份聲明文件表示,佔領區投票將擱置。聲明表示,由於各方面就投票形式和議題設定有不同意見,包括議題的複雜性、投票實際效用等,故認為必須審慎行事。聲明又指,一個群眾運動必須以群眾意見為本,遂經詳細討論後,決定擱置今次投票,再行商議。

聲明亦承認今次決定投票前,與群眾商議不足,為此向公眾道歉,同時呼籲市民今天到雨傘運動3個據點交流運動未來方向,包括以哪種形式凝聚支持者意見,共同爭取真普選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56.jpg
56.jpg (163.97 KiB) Viewed 4878 times
投票突擱置 周永康﹕學生做錯了

佔中、學聯、學民思潮和泛民等代表,昨日在金鐘的佔領廣場,三度向公眾及支持者鞠躬致歉,因為昨日突然取消了原定昨晚及今晚在佔領區舉行的「廣場投票」。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承認搞投票一事上決策有不足、安排太倉卒,所以要擱置。他指今次安排或令市民感覺他們在領導或組織上有問題,但認為擱置投票,是因為要尊重佔領者的意願。學聯周永康亦承認「學生做錯了」,但相信事件不會影響佔領者的士氣。

林鄭﹕若要持續溝通 雙方需誠意
對於擱置投票,是否反映學生釋出善意,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回應說,不知道這個行動是代表什麼立場,強調政府以最大誠意展開與學聯對話,重申首次會面後,港府釋出了相當積極的回應,「我希望這一點亦得到學聯代表的積極回應。因為如果要持續溝通,誠意是需要雙方面的」。

佔中、雙學和泛民等組織上周四晚上宣布在佔領區舉行投票,讓曾參加佔領的市民就「民情報告能影響人大決定」,以及「多方平台不能只討論2017年後發展,要討論2016、17年的政制發展」兩個議題表態。到了周五,他們將題目用字改為較強硬,變為「民情報告」須建議撤回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以及政府政改的多方平台,須包括2016年廢除立法會功能界別及2017年特首普選採取公民提名。到了原定投票開始前約3.5小時,主辦單位突宣布擱置投票。佔領區市民對佔中搞手「朝令夕改」有不同意見。

佔中雙學泛民鞠躬致歉 認溝通不足
戴耀廷、周永康、學民思潮黃之鋒、泛民飯盒會召集人公民黨梁家傑及民間團體代表胡美蓮會見記者時,分別三度鞠躬向佔領者和義工致歉。
戴耀廷承認「決策上有不足」,指上周決定舉行投票後,市民有不少意見認為投票安排太倉卒、諮詢不足、投票內容太複雜等,經過佔中、雙學、泛民和支援學界的民間團體5方商討後,作出擱置的決定。至於會否再舉行廣場投票,他表示,未來有任何重大決策時,一定會跟各區的佔領者有充足的溝通才會下決定。

戴耀廷強調,擱置投票並不等於運動停頓,呼籲市民繼續到佔領區參與商討,討論未來發展方向。周永康表示,學生一直與市民同行,不過今次「學生做錯了」,承認與不同佔領區的市民溝通不足,承諾學生未來會避免再犯同一錯誤。

梁國雄﹕撤回是負責任做法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表示,若學聯或佔中三子認為做錯或考慮不周,撤回投票是負責任的做法。他認為,佔領者有立場,根本不用投票。工黨張超雄贊成擱置,指最初得悉廣場公投時亦感意外,因為該兩選項若由廣場的人去投票,定必獲大多數人支持,形容事情「好奇怪」。他指各個領袖對處理大型社運欠經驗,現場亦有不同團體、不同立場,因此可能會出現混亂的決定。

沈祖堯再籲學生撤離
在佔領運動快一個月之際,中大校長沈祖堯晚上在社交網站留言,再次呼籲同學是時候回家。他指政府己釋出善意,打開談判之門,指爭取民主,佔領不是唯一途徑,呼籲學生回到校園、重投學習。「我知道這樣的要求,不會受到你們的歡迎,還會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但假若我保持沉默,不幸發生傷亡,我將一生遺憾。」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認為,真正判斷港府、學聯表現的是公眾,學聯不能只關注廣場上佔領者的意見,否則會得到民主運動堅實者支持,失去廣大市民同情,對未來運動有壞影響。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認為,真正判斷港府、學聯表現的是公眾,學聯不能只關注廣場上佔領者的意見,否則會得到民主運動堅實者支持,失去廣大市民同情,對未來運動有壞影響。
908.jpg (68.48 KiB) Viewed 4873 times
陳祖為批學生只顧佔領者
助學聯準備對話 失望否定政府建議


學聯上周與政府對話,港府拋出開設政改多方平台及民情報告兩項建議,學聯反應負面。有份協助學生準備政改對話的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坦言對學聯對話後的表現感失望,「那是一場高質素辯論,我也因他們感到傲驕,但對話之後,我所期望的一些事情,很不幸沒有發生」。他說,港府當天「好好醜醜」也拋出兩項建議,雖不足令示威者退場,但學聯事後「差不多是全面否定(政府建議)」,「政府行了一步,學聯就說『你行多兩步三步我才再作決定』,我覺得這有少少不是太理想」。

佔領運動未有撤退之意,中央亦未見讓步,陳祖為提醒學生,真正判斷港府、學聯表現的「不是學聯、不是政府,是公眾」,但學聯有時只關注廣場上佔領者的意見,「有時太過偏頗」,「我不是說他們(佔領者)的意見不重要,但整個社會的評論也重要,否則,你會得到民主運動堅實支持者的支持,失去廣大市民的同情,對運動亦會有壞影響」。

「你批評它 可令你取得更多?」
陳祖為表示,學聯在運動中強調自主,他明白學聯不希望外人干涉,但寄語學聯要做「負責任的政治領袖」﹕「他們(學聯)很多時候都以學生姿態expect(期望)很多人包容、幫助他們,但其實社會已是很包容、體諒他們……但我想講一句,不論你是學生還是成年人,當你站在這個位置,我只可當成年人看待你,要求你做一個負責任的政治領袖,這就是我對他們的忠告。」

陳祖為認為,即使學聯認為港府在對話後只行「半步」,誠意不足,也應想如何令政府「行多幾步」,「你認為你在指它沒有誠意、批評它,這樣可以令你取得更多東西?」

指梁是始作俑者 撤離非失敗
陳祖為批評特首梁振英是佔領的「始作俑者」,「若說要怪責,我們不能怪學生或市民,而是我們當政者沒有盡責向中央爭取」。不過,他認為,這次「高質素和平的非暴力運動」,令世界動容,形容運動已為港人「吐了一口氣,爭取回一點尊嚴」。他指即使這次運動「有沒有實質的結果」,撤離廣場也非失敗。他認為運動「開了一個好好的頭」,便應盤點思考一下成果,稍息再戰。「我不是說要即刻退場,但我只能說民主運動不能一兩個月便可以得到原初的要求。」

稱現狀危險 「社會扯得太緊」
他形容現時「是一個相當危險的狀態」,指中央已表明「不流血、不妥協」。他估評「危險」不在於出動解放軍,或出現六四鎮壓場面,而在於「社會扯得太緊」,例如近日黃絲帶與藍絲帶的衝突,示威者對警察仇恨,反映社會仇恨情緒增加,對民主發展無利,「當然兩邊也有壞分子,有過於囂張的示威者,也有非常不專業的警察」。

陳祖為說,明白學生也希望可出現「和平清場」的情况,但這非學生可以控制,「若是一個立心不良的政府,不會讓你和平地離開,不會有美好的清場發生,他要你受辱地離開,可能要公眾唾棄你」。至於港府是否「立心不良」?陳祖為嘆稱「唔知」,「那要視乎港府內強硬和溫和路線哪一邊有影響力」。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陳弘毅﹕寫給在今學期在港大上我的課的學生

各位同學:

我在1984年開始任教於港大法律系,《中英聯合聲明》便是在那時簽署的,從那時開始至今,「一國兩制」都是我的研究課題。到了今天,我感覺到一國兩制的實踐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一國兩制的路好像變得愈來愈窄,愈來愈難行。今天,我離港大的退休年齡已經不遠,但你們還年輕,所以這封「香港家書」是寫給你們的,我想談的一國兩制的前途是否光明,我希望坦誠地、毫無保留的與你們分享我對於一國兩制的前途的看法,尤其是要指出,除非廣大香港市民,包括青年人,都對一國兩制的政治和法律現實有充分的理解,並以一種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這個政治現實,否則一國兩制的內部矛盾將會與日俱增,香港社會的內部爭鬥將把香港帶進一種「自殘」的局面,香港將會由盛轉衰,正如不少在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城市後來走向沒落一樣。但是,如果理性和務實的精神最終能制約「佔中」和所謂「不合作運動」所代表的理想主義和激進主義,香港的前途仍是光明的,青年人便可對未來抱有信心和希望。今天,香港正處於這樣的一個十字路口,一個危急存亡之秋,希望你們積極面對,對形勢作出正確的評估,並就自己應該信仰的價值理念作出明智的選擇。

在上世紀80年代,一國兩制的構想剛形成的時候,當時香港還是一個殖民地,沒有民主,但有法治和相當程度的自由。所以當時一國兩制的構想主要是要在香港回歸後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法治和自由。至於一國兩制下香港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最後由全國人大在1990年通過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確定下來。基本法規定特區行政長官由香港社會四大界別的代表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推選,然後由中央任命,又規定特區立法會議席部分由市民直選產生,部分由功能團體選舉產生。同時,基本法規定了特區政制可根據香港的實際情况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改革,最終達至普選。

一國兩制的最深層次矛盾
因此,根據基本法的政制設計,隨着時間的流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制將會變得愈來愈民主,但如果中國內地的社會主義政制維持不變的話,香港和內地的政制的差距將會變得愈來愈大,我認為這便是一國兩制的最深層次的矛盾。香港的政制的民主化,是否表示它最終要實現西方式的民主普選或所謂符合國際標準的民主普選?今年8月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就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當然這是中央的答案,並非所有香港市民都會認同。中央給出的答案是,在2017年香港首次實行特首普選時,候選人的提名必須根據基本法第45條的規定,由提名委員會提名,提名委員會須按照現有的選舉委員會設計,同時,提名委員會須以過半數的多數提名2至3名候選人。毋庸諱言,這種提名制度難以符合適用於一般民主國家的國際標準,在這些國家,沒有提名委員會,候選人一般由政黨提名或公民提名,人數沒有上限。中央的官員已經明確表示,今次人大所採納的這個制度設計乃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其目的是確保候選人都是愛國愛港而非與中央對抗的人,從而保證最終當選的特首候選人是一個同時得到中央信任和港人擁護的人、一個中央樂意任命為特首的人。

我完全明白不少港人,包括不少我的同事、朋友和學生,都認為中央這個決定是不能接受的,他們其中有些人選擇抗爭,進行公民抗命。但是我留意到即使西方學界提倡的公民抗命理論也特別提到,違法的公民抗命行為是否在道德上得以成立,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該行為的後果,包括該行為是否能夠達至其目標(如促成有關政策的改變),和該行為對社會的影響是否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在這方面,西方法理學家也曾指出,如果有關行為可能導致社會中愈來愈多人不尊重法律的權威,這應算是有關行為的惡果。

沒可能改變國策
我個人的意見是,人大在8月的決定明顯反映中央認為香港暫時不適宜實行西方式的民主普選、只能實行某種具有一國兩制特色的民主普選,這是一個基本國策,基於中央政府的「維穩」和防止外國勢力通過香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顛覆等考慮。我相信任何熟悉中國政治的人都會同意,無論香港出現怎樣的佔領活動,都沒有可能改變這個國策。忠言逆耳,很多香港人都不願意聽到這種話,但這的確是政治現實,就正如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由外國人統治而沒有民主是當時的政治現實一樣。香港有今天的成就,正是因為港人——包括各位同學的父母以至他們的上一代——是理性和務實的,他們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政治現實,並在他們所能夠享有的有限空間中默默耕耘,胼手胝足,創造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奇蹟,於是這顆東方之珠便應運而生。

與1980年代相比,香港對中國的經濟的重要性已經今非昔比。中央對香港的民主化的基本國策既定,港人必須自求多福,在一國兩制的夾縫中尋求生存之道,珍惜我們所享有的自由空間,盡量發揮,繼續發揮獅子山下的精神,維護我們現有的法治、憲政、人權和公民社會,並且停止內鬥,停止所有傷害香港的「佔領」和「不合作」活動,因為最終受害的將會是全體香港市民。無論抗爭者的理想如何高尚,無論他們的用意如何善良,都不能改變他們的行為的客觀後果,就是不少香港市民的權益受損,如果持續下去,全港市民安居樂業的權利也會受到侵犯,而安居樂業也是一種基本人權。

各位同學,你們年輕,香港的未來是屬於你們的。希望你們好好思考,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好好行動。

陳弘毅 上
2014年10月25日


記者亞May:

陳弘毅上述言論不够全面,只説對了一半。為什麽這樣説呢?因為他力陳指出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政冶現實,但怱略了另一個更重要的現實,那就是大多數香港人生活環境的生存現實。由于貧富懸殊,社會資源分配不公,政策偏向富人和大財團,按此趋勢下去,必定會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這是整個社會不安,不稳定的根源。這次社會運動是民怨的爆發,説白了,回歸以來三個特首不懂管治是破壞「一國兩制」的始作俑者,是破壞香港繁榮稳定的罪魁禍首。

這可以解釋了為什麽市民對真普選特首有如此强烈訴求。

香港現在的生活現實是,一個普通市民想安分守己,想做好這份工,想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好好生活的基本要求都不能够。

27-10-2017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陳婉嫻斥梁振英沒邏輯 應多讀書 (10:54)
拒回應是否仍支持梁振英



特首梁振英早前提出「基層傾斜論」,引起多方批評。代表工人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直言,梁振英言論古怪沒有邏輯,勸喻他多讀書。

梁振英早前稱,如果提名委員會只追求人數,未來政府可能為爭取選票,令政策向月入不足1.4萬元的基層傾斜。

陳婉嫻今早在電台節目指,梁振英競選特首時,曾承諾會提及設立「標準工時」及「退休保障」等問題,上任後又制訂首條官方貧窮線,令她對梁振英有期盼,惟梁振英今次的言論,「傷盡打工仔心」。

曾表態支持梁振英競選的陳婉嫻,被問到是否仍支持梁振英,她先說「不想答」,之後又指須視乎梁振英如何處理今次佔領行動。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聯合國就普選函中央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早前到日內瓦出席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會議,在會上向委員會反映人大決定不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要求。劉慧卿昨指,委員會去年3月亦曾就香港情況進行聆訊,要求政府盡快按公約落實普選;而上周的會議亦有議程跟進,並進行約半小時討論,指聯合國將去信中央及特區政府,要求解釋為何特區選舉不符國際公約。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北京50年代警告英勿在港搞普選 (13:18)
美媒引解密文件 指中方曾威脅解放香港


中國官媒近日批評,在英國統治期間,香港連形式上的民主都沒有,又說任何形式的民主觀念首先都是由中國中央政府引入的。不過根據一份日前解密的英國外交部文件顯示,其實自1950年開始,英國政府在香港殖民統治時期,便試圖推動民主選舉,但遭到中方強烈阻撓,甚至威脅要採取行動。

據《紐約時報》報道,日前由英國國家檔案館公開的有關文件顯示,中方曾強力警告英方勿採取任何推動香港自治的舉動,甚至威脅如果英方在港引入民主,改變現狀,中方將採取行動解放香港。1960年,負責香港事務的中方高官廖承志曾警告,「我們將毫不猶豫地採取積極行動,解放港九新界」。

其中一份文件顯示,中國前總理周恩來曾告訴英國軍方,任何推動香港自治的舉動,都會被視為是「非常不友好的行為」和「陰謀」,因為中國不希望香港的殖民地地位發生任何改變。這些威脅使得英方最後被迫擱置普選的推動。

(台灣自由時報)

香港市民不能夠指摘英國不給香港民主了。原來香港早在1950年代就可以有民主和自由
editorial
Posts: 196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2017年是港人選特首 不再是北京選特首 / 政府處理示威能力和警方執法不專業P45/「反佔中和佔中」都是受害者

Post by editorial »

消息:政協常委討論免除田北俊政協職務明表決 (18:36)

全國政協常委會下午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免除田北俊港區政協職務,明日表決。

有消息透露,「免除田北俊的全國政協職務」,將是明日其中一個議程。

田北俊曾放風指想退休,並有意找立法會議員林大輝接棒,管理自由黨。

田北俊上周曾開腔建議,特首梁振英應該考慮向中央辭職,言論發表後,有傳田北俊曾被中聯辦邀請「見面」。他其後在Facebook留言稱,請梁振英辭職是為香港好,希望特區政府能更有效管治,並且表明無意競選下屆特首。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