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對華態度緣何發生變化
澳大利亞政府上月初發佈了新版國防白皮書,對比2009年陸克文政府的國防白皮書,可以發現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態度有了不少變化。
2009年版國防白皮書標題為《在亞太世紀中保衛澳大利亞:軍力2030》,時隔4年吉拉德政府再次發佈的國防白皮書卻沒有標題。前者直言“中國威脅”,並聲稱:“如果中國不仔細解釋其軍事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結構,如果中國不主動向其他國家說明其軍事計畫,那麼可能引起其鄰國的擔憂。”而後者則“歡迎中國的崛起”,“中國國防力量提升以及軍事現代化是其經濟增長的必然和合理結果”,“澳大利亞不再視中國為對手”,“澳政府政策旨在支援中國和平崛起,並確保本地區戰略競爭不致引發衝突”。
過去四年來,中國在很多方面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的自信和堅定。特別在領土問題上,中國政府對於釣魚島和南海島礁主權問題態度堅決,措施果斷。在這個大背景下,為何新版白皮書反而對華更加友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的發展為澳大利亞帶來機遇。澳大利亞從中國經濟增長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由於中國的強勁需求,澳大利亞經濟保持強勁增長,是西方世界中唯一沒有受到影響的國家,中國現在不但是澳的最大交易夥伴國,也是主要的外資來源國。當前,歐洲深陷債務危機,美國經濟復蘇乏力,中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進一步加強對華關係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4月吉拉德訪問中國期間,兩國簽署了貨幣直兌協議,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未來中澳關係將進一步深化。
其次,澳大利亞的未來在亞洲,對華關係成為融入亞洲的重點。當前,世界格局正在發生重大深刻變化,亞洲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為因應這種新變化新情況,澳大利亞對外關係的重心也在從歐洲向亞洲轉移,融入亞洲已成為澳大利亞的國策。去年10月吉拉德政府發佈的題為《亞洲世紀中的澳大利亞》白皮書,規劃了在未來幾十年中融入亞洲、成為“贏家”的路線圖,明確將全面加強對華關係作為融入亞洲的重點。
最後,白皮書認為,中國和美國關係是塑造未來地區形勢的決定性因素,中美有能力構建“合作與競爭”的良性互動關係,也有意願維護地區穩定和安全。白皮書稱:“澳大利亞政府不認為澳大利亞必須在和美國確立長期同盟關係,以及和中國深化雙邊關係中進行選擇。美國和中國也不會逼迫澳大利亞做出選擇。”
時移世變,再用“潛在威脅”來定義中國對於澳大利亞的關係,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
當然,也必須看到澳大利亞整體安全觀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白皮書強調美國戰略重心東移有助於本地區的繁榮和穩定;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必將導致中國軍事和政治影響力的上升,澳大利亞需要對此做好準備;強化與傳統盟友美國的軍事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安全利益。
(作者系中國前駐克羅地亞大使 吳正龍)
澳媒:中國人即將給親日的澳領導人一個教訓P2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Re: 從澳洲反戰表態説起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
澳專家:中國是守法的國際公民
2013年06月04日10:10
原標題:澳專家稱中國在履行國際事務中遵守國際法
悉尼6月3日電 悉尼大學國際法專家本 索爾教授日前發表論文表示,西方國家慣於歪曲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但他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是遵守國際法的國際公民。
索爾教授在《亞洲研究評論》發表的這篇文章稱,中國在履行國際事務中遵循國際法約束,與其他大國相差無幾。文章指出,中國自從1971年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之後以及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便嚴格遵守國際法律規範。
索爾教授表示,世貿組織成員的身份讓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同時約束中國更嚴格地遵守國際貿易法。為了履行世貿組織的義務,中國修訂了大量國家性和地方性法律法規。
就領土問題,索爾教授表示,中國的重點在於重申和保護主權領土完整,而並不在於擴張。就當前中日釣魚島海洋主權爭端來講,中國正通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保護自己的主權,因為中國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約國。與此相對照,美國並沒有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此外,文章認為許多國家對中國投資非洲的攻擊實在虛偽。實際上許多西方國家在非洲投資時,並不尊重國際勞工準則。中國的行為也許有可指摘之處,但她正通過援助非洲,做積極互利之事。索爾說,“中國或許不是一個完美的國際公民,但西方國家不能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準則來要求別人。”
索爾說,中國在處理邊境問題和氣候變化問題上,確實存在與國際社會不同的標準,他認為中國今後的立場應當與其不斷變化的國際地位和責任相適應。
Re: 從澳洲反戰表態説起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
澳新總理剛上臺就對華翻臉 稱以後不再靠中國
發帖時間:2013-07-11 15:52
陸克文稱澳經濟面臨新選擇 不能再只靠中國
據法新社7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稱,澳大利亞經濟已走到十字路口,不能再只依靠中國,需選擇新的合作物件。
陸克文7月11日表示,澳大利亞現在急需加強與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與印尼的合作。他說:“事實上,2013年澳大利亞經濟依靠與中國貿易的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儘管向中國出口的資源和商品量有所增長,但是收益卻減少了25%,並且可能還會減少。”
“現在我國經濟正處在十字路口,”陸克文說, “如果我們現在做出錯誤決定,那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內必須忍受其惡果。”
報導稱,這是陸克文本次上任以來首次關於主要政策的講話,講話正值澳大利亞失業率創4年來新高之際。他認為,提高澳大利亞的生產力從而增強國家競爭力是當務之急。他呼籲,澳大利亞國內行業間、政府部門間應展開更有效的合作,從而每個人都可以“向著相同的戰略政策方向努力”。
澳大利亞:莫害怕中國外交 北京領導人很精明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7月8日文章,原題:無須害怕中國的外交政策
儘管去年在南海和東海炫耀武力,新一屆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並未出現零和冷戰思維的跡象。
數天前在汶萊舉行的氣氛愉快的東盟會議上,中國外長表示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就像一個大家族的成員”。
此前的聯合記者會上,中韓領導人相視而笑,表達對和平朝鮮半島的共同承諾……
北京的亞洲魅力攻勢不應讓人意外:畢竟一個穩定、安全的亞洲是中國的頭等大事,它不會因海上領土之爭而危及與地區主要國家或美澳的關係。
誠然,北京偶爾會升級爭端,或抨擊坎培拉與華盛頓太過親密。不過,從過去一周在亞洲的積極外交來看,中國明白必須在地區爭取友善,也默許了澳美日益增長的夥伴關係。
今年4月,吉拉德在華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功進一步證實,澳作為美國轉向亞洲的南部關鍵,並未阻礙澳中關係發展。
儘管來自北京的信號積極,一個和平的西太並非既成事實。過去兩年裡,北京在海洋爭端上使用激進言辭和炮艦外交。
但若因此認為地區關係劍拔弩張甚至戰爭,那便忽視了北京外交的精明和成熟之處。北京已不像毛時代那樣由意識形態驅動了。
在“科學管理”指引下,如今中國由一群技術官僚統治,其合法性取決於穩定和經濟增長。北京想要中國的權力和威信增長,但並不希望其雄心危及亞洲的開放市場及國際關係。
當然,與海上鄰國和美國緊張加劇,符合北京的利益,因為這會促進對北京的民族主義支持,證明其更自信的外交與國防政策的合理。
但北京深知,這種“戰略不信任”的好處有限。若自負導致對外關係緊張,引發其他亞洲大國的經濟制裁、或是與美國的公然對抗,那北京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喪失其在引導中國從貧窮共產集體主義轉向相對自由市場富裕過程中所累積的信譽。
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羅斯•特里爾認為,中國是個機會主義新興國家。北京領導人目光敏銳,抓住機遇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同時避免可能損害其經濟或政治上孤立北京的外交和軍事冒險。
北京或許扶持朝鮮政權,將其作為緩衝帶,但同時支持國際上約束朝鮮核計畫的努力;中國人樂於教訓鄰國,但不會通過武力強加其海上領土主張;雖然統一臺灣是其政策的一大核心,但北京不會冒著與華盛頓軍事僵局的風險去征服臺北。
作為務實的新興世界大國,北京接受當前美軍駐紮在西太的事實。同樣,它也明白,坎培拉不會僅僅因為中國人對澳美安全關係感到不安而調整外交政策。
所以,與其憂心忡忡,澳大利亞應在加強與華盛頓安全關係的同時,與北京深化關係。同時示好美中,絕非危險的騎牆。
(作者本傑明•赫斯克維奇,喬恒譯)
發帖時間:2013-07-11 15:52
陸克文稱澳經濟面臨新選擇 不能再只靠中國
據法新社7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稱,澳大利亞經濟已走到十字路口,不能再只依靠中國,需選擇新的合作物件。
陸克文7月11日表示,澳大利亞現在急需加強與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與印尼的合作。他說:“事實上,2013年澳大利亞經濟依靠與中國貿易的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儘管向中國出口的資源和商品量有所增長,但是收益卻減少了25%,並且可能還會減少。”
“現在我國經濟正處在十字路口,”陸克文說, “如果我們現在做出錯誤決定,那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內必須忍受其惡果。”
報導稱,這是陸克文本次上任以來首次關於主要政策的講話,講話正值澳大利亞失業率創4年來新高之際。他認為,提高澳大利亞的生產力從而增強國家競爭力是當務之急。他呼籲,澳大利亞國內行業間、政府部門間應展開更有效的合作,從而每個人都可以“向著相同的戰略政策方向努力”。
澳大利亞:莫害怕中國外交 北京領導人很精明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7月8日文章,原題:無須害怕中國的外交政策
儘管去年在南海和東海炫耀武力,新一屆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並未出現零和冷戰思維的跡象。
數天前在汶萊舉行的氣氛愉快的東盟會議上,中國外長表示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就像一個大家族的成員”。
此前的聯合記者會上,中韓領導人相視而笑,表達對和平朝鮮半島的共同承諾……
北京的亞洲魅力攻勢不應讓人意外:畢竟一個穩定、安全的亞洲是中國的頭等大事,它不會因海上領土之爭而危及與地區主要國家或美澳的關係。
誠然,北京偶爾會升級爭端,或抨擊坎培拉與華盛頓太過親密。不過,從過去一周在亞洲的積極外交來看,中國明白必須在地區爭取友善,也默許了澳美日益增長的夥伴關係。
今年4月,吉拉德在華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功進一步證實,澳作為美國轉向亞洲的南部關鍵,並未阻礙澳中關係發展。
儘管來自北京的信號積極,一個和平的西太並非既成事實。過去兩年裡,北京在海洋爭端上使用激進言辭和炮艦外交。
但若因此認為地區關係劍拔弩張甚至戰爭,那便忽視了北京外交的精明和成熟之處。北京已不像毛時代那樣由意識形態驅動了。
在“科學管理”指引下,如今中國由一群技術官僚統治,其合法性取決於穩定和經濟增長。北京想要中國的權力和威信增長,但並不希望其雄心危及亞洲的開放市場及國際關係。
當然,與海上鄰國和美國緊張加劇,符合北京的利益,因為這會促進對北京的民族主義支持,證明其更自信的外交與國防政策的合理。
但北京深知,這種“戰略不信任”的好處有限。若自負導致對外關係緊張,引發其他亞洲大國的經濟制裁、或是與美國的公然對抗,那北京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喪失其在引導中國從貧窮共產集體主義轉向相對自由市場富裕過程中所累積的信譽。
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羅斯•特里爾認為,中國是個機會主義新興國家。北京領導人目光敏銳,抓住機遇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同時避免可能損害其經濟或政治上孤立北京的外交和軍事冒險。
北京或許扶持朝鮮政權,將其作為緩衝帶,但同時支持國際上約束朝鮮核計畫的努力;中國人樂於教訓鄰國,但不會通過武力強加其海上領土主張;雖然統一臺灣是其政策的一大核心,但北京不會冒著與華盛頓軍事僵局的風險去征服臺北。
作為務實的新興世界大國,北京接受當前美軍駐紮在西太的事實。同樣,它也明白,坎培拉不會僅僅因為中國人對澳美安全關係感到不安而調整外交政策。
所以,與其憂心忡忡,澳大利亞應在加強與華盛頓安全關係的同時,與北京深化關係。同時示好美中,絕非危險的騎牆。
(作者本傑明•赫斯克維奇,喬恒譯)
Re: 從澳洲反戰表態説起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
澳前總理建議澳擺脫對美依賴 避免與中國衝突
2013-8-27 08:55
摘要: 澳大利亞從來都不是一個戰略獨立的國家。自1901年澳大利亞宣佈成立起就一直是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一直認為大英帝國以及英國海軍能夠永遠庇佑自己。“二戰”結束後,美國被迫同意簽訂了...
澳大利亞《時代報》8月26日刊登了澳大利亞前總理瑪律科姆-弗雷澤的文章稱,澳大利亞必須要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維護本國的戰略獨立性以避免被捲入與中國的衝突中去。
弗雷澤稱,澳大利亞從來都不是一個戰略獨立的國家。自1901年澳大利亞宣佈成立起就一直是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一直認為大英帝國以及英國海軍能夠永遠庇佑自己。“二戰”結束後,美國被迫同意簽訂了《澳新美安全條約》。
“冷戰”期間,蘇聯被視作是一股外向型且具有侵略性的力量,這一說法也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時得到了證實。因此,弗雷澤認為,在“冷戰”這一特殊時期,澳大利亞制定的對美國的戰略依賴政策是有意義的。
然而,在蘇聯解體的同時它所帶來的威脅也隨之消失,意識形態的戰爭已經結束,美國再沒有挑戰者。原本澳大利亞應抓住機會表現出更多的戰略獨立性,但是,澳大利亞卻選擇了緊緊跟隨美國腳步的方式。弗雷澤稱,“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錯誤,是對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背叛”。弗雷澤反對澳大利亞跟隨美國的步伐的原因之一就是澳跟隨美國參與那些毫無戰略重要性的戰爭。
弗雷澤稱,澳大利亞盲目地跟隨美國參與了伊拉克戰爭,這並不是條約的束縛,而是因為想要討好美國。除了伊拉克戰爭,澳大利亞還參與了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弗雷澤給出的另一個理由是,澳大利亞正在與美國同流合污,例如澳大利亞松樹穀基地已被美國用來發動無人機行動。弗雷澤質疑美國總統奧巴馬尊重他國主權的言論,他認為美國的無人機計畫根本沒有做到這一點。在他看來,澳大利亞應該告訴美國,澳大利亞“不喜歡這些行為,不希望與它同流合污”,而美國也“不能利用松樹穀所搜集到的資訊來發展無人機專案”。
弗雷澤呼籲澳大利亞維持自身獨立性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希望澳大利亞跟隨美國捲入“下一場戰爭”。弗雷澤認為這場戰爭可能會發生在西太平洋地區,極有可能會牽涉到中國。一旦美國與中國發生衝突,澳大利亞就會成為美國的遏制政策的南部關鍵地區。一旦美國捲入太平洋上的戰爭,澳大利亞自身的安全問題就變得尤為重要。弗雷澤稱,澳大利亞願意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但是不願依賴美國,也不願被捲入與中國的衝突中去——這將會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2013-8-27 08:55
摘要: 澳大利亞從來都不是一個戰略獨立的國家。自1901年澳大利亞宣佈成立起就一直是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一直認為大英帝國以及英國海軍能夠永遠庇佑自己。“二戰”結束後,美國被迫同意簽訂了...
澳大利亞《時代報》8月26日刊登了澳大利亞前總理瑪律科姆-弗雷澤的文章稱,澳大利亞必須要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維護本國的戰略獨立性以避免被捲入與中國的衝突中去。
弗雷澤稱,澳大利亞從來都不是一個戰略獨立的國家。自1901年澳大利亞宣佈成立起就一直是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一直認為大英帝國以及英國海軍能夠永遠庇佑自己。“二戰”結束後,美國被迫同意簽訂了《澳新美安全條約》。
“冷戰”期間,蘇聯被視作是一股外向型且具有侵略性的力量,這一說法也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時得到了證實。因此,弗雷澤認為,在“冷戰”這一特殊時期,澳大利亞制定的對美國的戰略依賴政策是有意義的。
然而,在蘇聯解體的同時它所帶來的威脅也隨之消失,意識形態的戰爭已經結束,美國再沒有挑戰者。原本澳大利亞應抓住機會表現出更多的戰略獨立性,但是,澳大利亞卻選擇了緊緊跟隨美國腳步的方式。弗雷澤稱,“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錯誤,是對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背叛”。弗雷澤反對澳大利亞跟隨美國的步伐的原因之一就是澳跟隨美國參與那些毫無戰略重要性的戰爭。
弗雷澤稱,澳大利亞盲目地跟隨美國參與了伊拉克戰爭,這並不是條約的束縛,而是因為想要討好美國。除了伊拉克戰爭,澳大利亞還參與了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弗雷澤給出的另一個理由是,澳大利亞正在與美國同流合污,例如澳大利亞松樹穀基地已被美國用來發動無人機行動。弗雷澤質疑美國總統奧巴馬尊重他國主權的言論,他認為美國的無人機計畫根本沒有做到這一點。在他看來,澳大利亞應該告訴美國,澳大利亞“不喜歡這些行為,不希望與它同流合污”,而美國也“不能利用松樹穀所搜集到的資訊來發展無人機專案”。
弗雷澤呼籲澳大利亞維持自身獨立性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希望澳大利亞跟隨美國捲入“下一場戰爭”。弗雷澤認為這場戰爭可能會發生在西太平洋地區,極有可能會牽涉到中國。一旦美國與中國發生衝突,澳大利亞就會成為美國的遏制政策的南部關鍵地區。一旦美國捲入太平洋上的戰爭,澳大利亞自身的安全問題就變得尤為重要。弗雷澤稱,澳大利亞願意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但是不願依賴美國,也不願被捲入與中國的衝突中去——這將會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Re: 從澳洲反戰表態説起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
澳媒:中國人即將給親日的澳領導人一個教訓
2013-12-25 08:27
澳大利亞《世紀報》12月24日文章,原題:如果阿博特亂來,中國將施以懲罰 亞洲可不是托尼•阿博特可以選邊站,或顯擺外交影響力的地區。在應對澳最重要、最複雜的外交關係上,阿博特的開局幾乎不能再糟了。若他不改變調門,北京會讓(我們)吃苦頭。可他還不明白北京對他和澳大利亞的懲罰會有多痛。很快他就會領教到。
由於在中國投資、西藏和臺灣問題上說三道四,阿博特成為澳總理前,中國就對其感到不爽。在東北亞尤其是中日戰略緊張局勢急劇升級之際,阿博特竟公然把澳從公正立場轉向強烈支持日本。對北京而言,這是在重大事務上明確與之作對之舉。這不僅關乎誰擁有東海的幾塊岩石,歸根結底,這事關亞洲如何順應中國與日俱增的實力和雄心。對北京而言,沒什麼比這更重要了。
(澳)新政府在大選結束一個月內就開始靠攏日本,簽署令人驚詫的親日聯合聲明。幾天後阿博特又過分熱情地稱日本為“澳在亞洲的最好朋友”。上月的澳美部長級會議聯合公告也前所未有地偏向日本。這一切都有助於解釋中國為何對坎培拉就其新防空識別區的反應感到強烈不滿。在回應北京批評時,阿博特給出兩種極怪異和不明智的說法。
首先,他稱澳是“日本的堅定盟國”並與澳美同盟相提並論。這顯然會令北京確信澳在亞洲大國對抗升級時的立場。但事實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從任何嚴肅意義上講,澳都非日本“盟國”。作為“盟國”,阿博特認同東京上周公佈的公然指責中國的新國家安全戰略嗎?在日中關係滑向懸崖之際說這種話,是極其嚴肅的問題。
其次,阿博特否認有關其明確支持日本的做法或將令澳遭受經濟損失。他輕鬆斷言,“中國與我們貿易往來是因為符合中國利益”。因此認為澳肯定不會為其姿態付出代價。
若認為澳對華出口不可替代,那阿博特對國際市場就太過天真了。若認為中國不會利用巨大經濟影響力來追求重大戰略利益,他對國際政治的屬性就太過天真了。北京能輕而易舉在經濟上對澳施以懲戒。阿博特希望儘快達成的澳中自貿協定或許就是靶標。
澳必須認清,這是實力政治。但阿博特似乎並未領會,他仍認為澳及其密友能獨攬大權。他會繼續維持極錯誤的(對華)外交政策,而中國人即將給他一個教訓。如果幸運,中國人會悄然行事,令他避免公開受辱後才做出退讓。
2013-12-25 08:27
澳大利亞《世紀報》12月24日文章,原題:如果阿博特亂來,中國將施以懲罰 亞洲可不是托尼•阿博特可以選邊站,或顯擺外交影響力的地區。在應對澳最重要、最複雜的外交關係上,阿博特的開局幾乎不能再糟了。若他不改變調門,北京會讓(我們)吃苦頭。可他還不明白北京對他和澳大利亞的懲罰會有多痛。很快他就會領教到。
由於在中國投資、西藏和臺灣問題上說三道四,阿博特成為澳總理前,中國就對其感到不爽。在東北亞尤其是中日戰略緊張局勢急劇升級之際,阿博特竟公然把澳從公正立場轉向強烈支持日本。對北京而言,這是在重大事務上明確與之作對之舉。這不僅關乎誰擁有東海的幾塊岩石,歸根結底,這事關亞洲如何順應中國與日俱增的實力和雄心。對北京而言,沒什麼比這更重要了。
(澳)新政府在大選結束一個月內就開始靠攏日本,簽署令人驚詫的親日聯合聲明。幾天後阿博特又過分熱情地稱日本為“澳在亞洲的最好朋友”。上月的澳美部長級會議聯合公告也前所未有地偏向日本。這一切都有助於解釋中國為何對坎培拉就其新防空識別區的反應感到強烈不滿。在回應北京批評時,阿博特給出兩種極怪異和不明智的說法。
首先,他稱澳是“日本的堅定盟國”並與澳美同盟相提並論。這顯然會令北京確信澳在亞洲大國對抗升級時的立場。但事實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從任何嚴肅意義上講,澳都非日本“盟國”。作為“盟國”,阿博特認同東京上周公佈的公然指責中國的新國家安全戰略嗎?在日中關係滑向懸崖之際說這種話,是極其嚴肅的問題。
其次,阿博特否認有關其明確支持日本的做法或將令澳遭受經濟損失。他輕鬆斷言,“中國與我們貿易往來是因為符合中國利益”。因此認為澳肯定不會為其姿態付出代價。
若認為澳對華出口不可替代,那阿博特對國際市場就太過天真了。若認為中國不會利用巨大經濟影響力來追求重大戰略利益,他對國際政治的屬性就太過天真了。北京能輕而易舉在經濟上對澳施以懲戒。阿博特希望儘快達成的澳中自貿協定或許就是靶標。
澳必須認清,這是實力政治。但阿博特似乎並未領會,他仍認為澳及其密友能獨攬大權。他會繼續維持極錯誤的(對華)外交政策,而中國人即將給他一個教訓。如果幸運,中國人會悄然行事,令他避免公開受辱後才做出退讓。
Re: 澳媒:中國人即將給親日的澳領導人一個教訓P2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澳大利亞總理公開力挺安倍解禁 澳媒痛駡!
2014-7-9 10:08
摘要: 連最冷靜的分析家都認為衝突隨時可能爆發,美國將馬上被拖進去,而澳會很快收到華盛頓和東京的求援。安倍當然希望澳大利亞說是...
我們應成為日本的反華同盟嗎?
安倍想拉澳大利亞與日本發展更緊密的防務戰略夥伴關係。對澳來說,一個大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贊同。阿博特似乎認為我們應該,但他很可能錯了。
如今安倍正尋找可與日並肩作戰的盟友。他已找到了共同的敵人——對集體自衛權採取極具爭議的舉動,並非是為促進維和或救災,而是為應對中國崛起。中國國力上升,對日本變得越來越具威脅,而美國似乎不太願意為日本而對抗中國。島嶼危機就清楚表明了這點。於是,安倍想爭取新夥伴協助。顯而易見,在外交辭令背後,其本周之行的意圖就是要澳成為日本的反華同盟。
阿博特熱情支持安倍,表明他想要的是一樣的。對於他的言行,北京、東京和華盛頓肯定會這樣解讀。阿博特說,戰爭已過去70年,沒理由害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儘管安倍想掩飾過去的惡行。但其中存在兩大問題。
一,日本通過構築地區反華同盟尋求安全的做法是否明智?可能並不明智:將亞洲分化為互相對立的武裝集團,很難看出對日本來說這是建立穩定未來的最佳方式。
二,即便這對日有利,安倍為澳大利亞考慮過嗎?一個明顯問題是,它將損害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不是可輕率為之的。
不過,擔心惹惱北京並非我們應謹慎的唯一原因。還有必要問問:若在戰略上與日本更親密,日中關係惡化,澳大利亞會更安全嗎?我們如何肯定今後幾十年與日本的利益總是一致——特別是若日美同盟關係越來越弱?
目前並無跡象表明,阿博特考慮過這些問題。一個原因可能是,他根本不理解當前亞洲發生了什麼,所以並不真正理解安倍想要什麼。另一個可能是,他只是假裝不懂。他明白亞洲當前的事態,但他決定,隨著地區戰略對抗升級,澳最佳之舉是加以刺激——不僅通過加強對美同盟,還要通過成為日本的反華盟國。
這不禁讓人質疑,他是否真想過這在現實中意味著什麼。萬一中日發生衝突,澳將作何反應?連最冷靜的分析家都認為衝突隨時可能爆發,美國將馬上被拖進去,而澳會很快收到華盛頓和東京的求援。安倍當然希望澳大利亞說是。
但阿博特就為保護日本對那些岩礁的要求而願意把澳大利亞拖入對華戰爭嗎?若他並不願意,而言行給人的印象是願意,這明智嗎?(澳大利亞《時代報》7月8日文章 作者休•懷特,汪北哲譯)
日澳為何突然聯手反華?英國道出真相
英國《衛報》說,通過安倍在澳國會演講,日澳同盟已在事實上成立,而這會給澳大利亞帶來怎樣的風險是人們關心的話題。
文章援引澳大利亞學者卡爾的話說,過去20年美國總在談論團結日澳等盟友,奧巴馬政府還提出“重返亞太”,但遲遲沒有行動,今天日澳朝著更緊密同盟邁出了一大步,卻非基於華盛頓的口才,而是基於對中國鐵拳的恐懼。
卡爾說,今日亞洲並未完全原諒日本,尤其不喜歡安倍的修正主義,但面對中國的崛起與奧巴馬“重返亞太”政策的失敗,日澳需要以防萬一。
另一名澳大利亞學者哈利•懷特說,兩國此舉也是在逼華盛頓更堅定應對中國,一旦中日爆發衝突,在是否參戰問題上華盛頓會更難說“不”(拋棄兩個盟友比拋棄一個難),而對澳大利亞來說,風險大於收益。
“安倍先生就是來找戰友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與防務研究中心教授休•懷特7日撰文說,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真正原因是害怕美國保護不了日本,因此 除了加強自身能力,還要拉更多幫手共鬥中國。從阿博特對安倍熱情的接待看,阿博特似乎也這麼想,但對於澳大利亞可能面臨的風險,阿博特似乎並未考慮過。
懷特說,阿博特要麼是真不清楚亞洲到底在發生什麼,要麼就是裝不清楚亞洲在發生什麼,覺得最符合澳利益的做法是給中日之爭火上澆油。他質問阿博特,你真願意為幫日本守衛幾塊無人石頭與中國開戰?如果尚未下定決心,就不要讓外界覺得你已做了決定。
澳大利亞將採購日最強潛艇 或與日聯手封鎖中國
澳大利亞媒體8日報導稱,日澳兩國在日本首相安倍訪澳期間簽署了新型潛艇技術轉讓協議,這意味著兩國聯合設計澳大利亞下一代潛艇邁出了第一步。
那麼,澳大利亞為何鍾情日本潛艇技術?日本能否拉澳大利亞入夥,構建包圍中國的水下軍團?澳大利亞的日式潛艇又將對中國的安全和戰略利益構成多大威脅呢?
為什麼選擇日本潛艇
澳大利亞新聞網稱,這一協議將允許兩國聯合發展潛艇技術。根據該協定,澳大利亞可購買日本設計的潛艇許可證,並在阿德萊德建造。此前,澳大利亞確定其下一代潛艇計畫——“1000海上專案”,該計畫旨在建造12艘大型常規動力潛艇,以取代6艘老舊的“柯林斯”級柴電潛艇。
澳大利亞選擇日本潛艇技術,除去政治原因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日本的“蒼龍”潛艇是市場上為數不多滿足澳大利亞需求的常規潛艇。由於澳大利亞漫長的海岸線和行動時海洋區域的擴展需要,早在採購“科林斯”級潛艇時,就要求能在遠離基地(2500海裡)活動,這就要求延長水下續航時間和自持力(約70天)。
最終澳大利亞選擇瑞典考庫姆公司在現有型號基礎上進行適當放大而成的“科林斯”級。澳大利亞智庫戰略政策協會在2008年1月30日出臺的一份論證新一代潛艇的報告認為,用於替代現役“科林斯”級柴電潛艇的新一代潛艇應該更大。
因為新一代潛艇還要裝備無人潛航器以拓展母艇的活動範圍,實現母艇在狹窄水道或危險海區執行作戰任務。這就必然會進一步增大潛艇尺寸。而目前國際市場的柴電潛艇多以小型潛艇為主,例如德國的212級、法國的“阿戈斯塔”級、“鮋魚”系列、瑞典A26潛艇,它們的水下排水量大多不足2000噸,遠洋作戰能力受限。
俄羅斯“基洛”級柴電潛艇水下排水量超過3000噸,遠洋性能較好,但澳大利亞出於政治和技術傳承的考慮不太可能採購。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蒼龍”級便成為唯一符合條件的潛艇。該艇水下排水量4200噸(也有資料稱330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遠洋性能出眾。
聯手打造監控中國的無縫網路
澳媒稱,新協議意味著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能夠與它以前的敵人自由結成新軍事聯盟。而訓練協議將緊隨其後,或許人們可以看到大量日本自衛隊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土上訓練。
今年6月,日本防衛省情報本部前主任久間太田也曾對外宣稱,日澳潛艇交易預示著日澳兩國間一種新的戰略關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澳大利亞還同意與日本建立新的防務關係。那麼,兩國潛艇能否在水下共同包圍中國嗎?
中國軍事專家劉江平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澳潛艇合作將對中國的安全和利益構成重大威脅,因為這一協議可以幫日本在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構建一個水下監視、攔截中國潛艇和水面艦艇的無縫監控體系。日澳可在北約框架下共用作戰資料鏈,戰術層面聯合作戰是有技術支持的,完全可以實現平時和戰時的情報互通共用。
南海水下形勢更加複雜
中國軍事專家李傑8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在日澳潛艇合作中做了很多工作,並借此正在布一個大局。這一佈局對於中國影響很大,首先,澳大利亞日式潛艇服役之後,將被美國調到南海活動,加大對第一島鏈南段的水下封鎖力度;
其次,澳將在美國的要求下在南海方向和麻六甲海峽方向充當“海上憲兵”,這將使中國海上通道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最終美日澳同盟關係進一步加強,為“亞太再平衡”戰略添一把力。同時,安倍也在借美國佈局兜售自己的菱形包圍戰略,以實現圍堵、封控、遏制中國的野心。
澳專家質問澳總理:你願為幫日守島與中國開戰?
恐懼,對中國的恐懼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野獸王國與飛鳥王國行將開戰,同時擁有飛鳥雙翼與野獸皮毛的蝙蝠成了雙方拉攏的物件,可它卻猶豫不決。故事的結局,戰爭在最後時刻被避免,蝙蝠卻遭兩個王國同時孤立。
《悉尼先驅晨報》7日說,早在18年前,一名中國學者就曾借此寓言將澳大利亞比做那只蝙蝠,安倍的到訪證明那名學者當年的預言有多麼精確。文章說,如今亞洲兩大國關係越來越緊張,澳大利亞面臨選擇,但它不該做那只蝙蝠,而要像鴨嘴獸般更能適應環境。
安倍為什麼要到澳大利亞國會大談和平和法治?《悉尼先驅晨報》說,他這麼說是因為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脅,他和阿博特都沒有說威脅來自於哪裡,但他們的核心資訊是兩人在分享對中國的焦慮。在安倍演講中,中國猶如《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成了“那個絕不能被提及姓名的國家”。
專家:澳兩頭下注 想跟中國做生意對日甜言蜜語
對於安倍的到來,《澳大利亞人報》刊發社論“歡迎與日本接觸”,文章宣稱安倍政權解禁集體自衛權只是想讓日本變得“正常”,而北京對此做出惡意解讀,首爾的惡意只比北京略輕。文章還說,澳大利亞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不應被曲解為與日本結夥對付中國”。
共同社說,安倍在演講中呼籲中韓等國放棄對日本的敵意。他此前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稱,他與中國對話的大門從未關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8日就此表示,當前中日關係面臨嚴重困難局面,其責任在日方。
中方對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的立場非常清楚,希望日方採取實質性措施,為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消除政治障礙。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室主任吳懷中8日對《環球時報》說,澳大利亞在經濟上對中國的需求決定了不可能徹底反華,一些短視的領導人今天為做生意和中國說好話,明天安倍來了又對日本甜言蜜語,無非是兩頭下注。
日本道紀忠華智庫首席研究員庚欣說,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緊跟美國,美國不是沒看到日本潛在的威脅,但相比中國崛起帶來的現實壓力,華盛頓認為日本20年後可能出現的威脅是可控的,澳大利亞的心態也是如此。
至於安倍急於與中方領導人會面,庚欣表示,安倍希望做國際社會工作,讓解禁集體自衛權“軟著陸”,這是急切的,他希望與中方接觸也是真實的,“他要的是與中國鬥而不破,而非撕破臉”。
澳總理稱欽佩二戰日軍榮譽感:上萬澳軍戰死白死了
在國會大廈內,安倍站上戰後日本歷任首相從未站上過的國會演講臺,向澳大利亞兩院議員發表演講,他的訪問也因此被澳媒形容有了“歷史性”。
“我只能就歷史的罪惡與恐怖表示前輩的歉意。在這裡,請允許我代表日本和日本人民向戰爭中失去的許多靈魂致以最誠摯的哀悼。我在此,在澳大利亞國會莊嚴並自豪地宣誓,我們永遠不會允許上世紀的歷史重演。”
在這場用英語發表的演講中,安倍用這樣的方式就侵略歷史表示“遺憾”,並誓言日本不會再走戰爭之路。《澳大利亞人報》說,安倍還表示日澳兩國已衝破舊的約束,駛入“新的特殊關係”。兩國如同並肩參加一場橄欖球賽,以培育地區和世界秩序,保衛和平,並“將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廣闊海洋和空域徹底打造成開放和自由的地方”。
令安倍欣喜的是,阿博特對其表態及在國內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予以非常充分的肯定。在安倍演講前,兩人已簽署雙邊經貿夥伴關係協定以及防衛裝備領域合作協定,後者令澳大利亞可向日方購買新型潛艇。
“日本是澳大利亞在亞太維護和平、繁榮與法治的夥伴,二戰後兩國結成最穩固的友誼與最務實的夥伴關係。這種夥伴關係誕生于史上最殘酷戰爭的塵埃之上,而它之所以能誕生是因為我們的人民和領導人一直拒絕讓歷史去毀掉未來。”
8日,阿博特為安倍送上或許會令他相當感動的歡迎詞。阿博特毫不掩飾對日本的好感,“當然,澳大利亞人看待日本並不總像現在這樣友善,但即使在二戰期間,即使我們不認同日本的作為,澳大利亞人對日本人戰爭中的技能與使命必達的榮譽感相當欽佩”。
阿博特還稱,“戰爭中最激烈的對手也能變成最好的朋友。二戰後日本一直是國際公民典範,考慮到它是國際一等公民,我歡迎日本全面參與國際大家庭,歡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成為地區更有能力的戰略夥伴”。
二戰中,日本在偷襲珍珠港後對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實施數十次空襲,投向那裡的炸彈比投向珍珠港的還多,約1.7萬名澳大利亞士兵在對日作戰中陣亡。對於這些交戰史,澳大利亞媒體在報導安倍來訪時鮮有提及。
2014-7-9 10:08
摘要: 連最冷靜的分析家都認為衝突隨時可能爆發,美國將馬上被拖進去,而澳會很快收到華盛頓和東京的求援。安倍當然希望澳大利亞說是...
我們應成為日本的反華同盟嗎?
安倍想拉澳大利亞與日本發展更緊密的防務戰略夥伴關係。對澳來說,一個大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贊同。阿博特似乎認為我們應該,但他很可能錯了。
如今安倍正尋找可與日並肩作戰的盟友。他已找到了共同的敵人——對集體自衛權採取極具爭議的舉動,並非是為促進維和或救災,而是為應對中國崛起。中國國力上升,對日本變得越來越具威脅,而美國似乎不太願意為日本而對抗中國。島嶼危機就清楚表明了這點。於是,安倍想爭取新夥伴協助。顯而易見,在外交辭令背後,其本周之行的意圖就是要澳成為日本的反華同盟。
阿博特熱情支持安倍,表明他想要的是一樣的。對於他的言行,北京、東京和華盛頓肯定會這樣解讀。阿博特說,戰爭已過去70年,沒理由害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儘管安倍想掩飾過去的惡行。但其中存在兩大問題。
一,日本通過構築地區反華同盟尋求安全的做法是否明智?可能並不明智:將亞洲分化為互相對立的武裝集團,很難看出對日本來說這是建立穩定未來的最佳方式。
二,即便這對日有利,安倍為澳大利亞考慮過嗎?一個明顯問題是,它將損害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不是可輕率為之的。
不過,擔心惹惱北京並非我們應謹慎的唯一原因。還有必要問問:若在戰略上與日本更親密,日中關係惡化,澳大利亞會更安全嗎?我們如何肯定今後幾十年與日本的利益總是一致——特別是若日美同盟關係越來越弱?
目前並無跡象表明,阿博特考慮過這些問題。一個原因可能是,他根本不理解當前亞洲發生了什麼,所以並不真正理解安倍想要什麼。另一個可能是,他只是假裝不懂。他明白亞洲當前的事態,但他決定,隨著地區戰略對抗升級,澳最佳之舉是加以刺激——不僅通過加強對美同盟,還要通過成為日本的反華盟國。
這不禁讓人質疑,他是否真想過這在現實中意味著什麼。萬一中日發生衝突,澳將作何反應?連最冷靜的分析家都認為衝突隨時可能爆發,美國將馬上被拖進去,而澳會很快收到華盛頓和東京的求援。安倍當然希望澳大利亞說是。
但阿博特就為保護日本對那些岩礁的要求而願意把澳大利亞拖入對華戰爭嗎?若他並不願意,而言行給人的印象是願意,這明智嗎?(澳大利亞《時代報》7月8日文章 作者休•懷特,汪北哲譯)
日澳為何突然聯手反華?英國道出真相
英國《衛報》說,通過安倍在澳國會演講,日澳同盟已在事實上成立,而這會給澳大利亞帶來怎樣的風險是人們關心的話題。
文章援引澳大利亞學者卡爾的話說,過去20年美國總在談論團結日澳等盟友,奧巴馬政府還提出“重返亞太”,但遲遲沒有行動,今天日澳朝著更緊密同盟邁出了一大步,卻非基於華盛頓的口才,而是基於對中國鐵拳的恐懼。
卡爾說,今日亞洲並未完全原諒日本,尤其不喜歡安倍的修正主義,但面對中國的崛起與奧巴馬“重返亞太”政策的失敗,日澳需要以防萬一。
另一名澳大利亞學者哈利•懷特說,兩國此舉也是在逼華盛頓更堅定應對中國,一旦中日爆發衝突,在是否參戰問題上華盛頓會更難說“不”(拋棄兩個盟友比拋棄一個難),而對澳大利亞來說,風險大於收益。
“安倍先生就是來找戰友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與防務研究中心教授休•懷特7日撰文說,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真正原因是害怕美國保護不了日本,因此 除了加強自身能力,還要拉更多幫手共鬥中國。從阿博特對安倍熱情的接待看,阿博特似乎也這麼想,但對於澳大利亞可能面臨的風險,阿博特似乎並未考慮過。
懷特說,阿博特要麼是真不清楚亞洲到底在發生什麼,要麼就是裝不清楚亞洲在發生什麼,覺得最符合澳利益的做法是給中日之爭火上澆油。他質問阿博特,你真願意為幫日本守衛幾塊無人石頭與中國開戰?如果尚未下定決心,就不要讓外界覺得你已做了決定。
澳大利亞將採購日最強潛艇 或與日聯手封鎖中國
澳大利亞媒體8日報導稱,日澳兩國在日本首相安倍訪澳期間簽署了新型潛艇技術轉讓協議,這意味著兩國聯合設計澳大利亞下一代潛艇邁出了第一步。
那麼,澳大利亞為何鍾情日本潛艇技術?日本能否拉澳大利亞入夥,構建包圍中國的水下軍團?澳大利亞的日式潛艇又將對中國的安全和戰略利益構成多大威脅呢?
為什麼選擇日本潛艇
澳大利亞新聞網稱,這一協議將允許兩國聯合發展潛艇技術。根據該協定,澳大利亞可購買日本設計的潛艇許可證,並在阿德萊德建造。此前,澳大利亞確定其下一代潛艇計畫——“1000海上專案”,該計畫旨在建造12艘大型常規動力潛艇,以取代6艘老舊的“柯林斯”級柴電潛艇。
澳大利亞選擇日本潛艇技術,除去政治原因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日本的“蒼龍”潛艇是市場上為數不多滿足澳大利亞需求的常規潛艇。由於澳大利亞漫長的海岸線和行動時海洋區域的擴展需要,早在採購“科林斯”級潛艇時,就要求能在遠離基地(2500海裡)活動,這就要求延長水下續航時間和自持力(約70天)。
最終澳大利亞選擇瑞典考庫姆公司在現有型號基礎上進行適當放大而成的“科林斯”級。澳大利亞智庫戰略政策協會在2008年1月30日出臺的一份論證新一代潛艇的報告認為,用於替代現役“科林斯”級柴電潛艇的新一代潛艇應該更大。
因為新一代潛艇還要裝備無人潛航器以拓展母艇的活動範圍,實現母艇在狹窄水道或危險海區執行作戰任務。這就必然會進一步增大潛艇尺寸。而目前國際市場的柴電潛艇多以小型潛艇為主,例如德國的212級、法國的“阿戈斯塔”級、“鮋魚”系列、瑞典A26潛艇,它們的水下排水量大多不足2000噸,遠洋作戰能力受限。
俄羅斯“基洛”級柴電潛艇水下排水量超過3000噸,遠洋性能較好,但澳大利亞出於政治和技術傳承的考慮不太可能採購。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蒼龍”級便成為唯一符合條件的潛艇。該艇水下排水量4200噸(也有資料稱330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遠洋性能出眾。
聯手打造監控中國的無縫網路
澳媒稱,新協議意味著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能夠與它以前的敵人自由結成新軍事聯盟。而訓練協議將緊隨其後,或許人們可以看到大量日本自衛隊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土上訓練。
今年6月,日本防衛省情報本部前主任久間太田也曾對外宣稱,日澳潛艇交易預示著日澳兩國間一種新的戰略關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澳大利亞還同意與日本建立新的防務關係。那麼,兩國潛艇能否在水下共同包圍中國嗎?
中國軍事專家劉江平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澳潛艇合作將對中國的安全和利益構成重大威脅,因為這一協議可以幫日本在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構建一個水下監視、攔截中國潛艇和水面艦艇的無縫監控體系。日澳可在北約框架下共用作戰資料鏈,戰術層面聯合作戰是有技術支持的,完全可以實現平時和戰時的情報互通共用。
南海水下形勢更加複雜
中國軍事專家李傑8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在日澳潛艇合作中做了很多工作,並借此正在布一個大局。這一佈局對於中國影響很大,首先,澳大利亞日式潛艇服役之後,將被美國調到南海活動,加大對第一島鏈南段的水下封鎖力度;
其次,澳將在美國的要求下在南海方向和麻六甲海峽方向充當“海上憲兵”,這將使中國海上通道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最終美日澳同盟關係進一步加強,為“亞太再平衡”戰略添一把力。同時,安倍也在借美國佈局兜售自己的菱形包圍戰略,以實現圍堵、封控、遏制中國的野心。
澳專家質問澳總理:你願為幫日守島與中國開戰?
恐懼,對中國的恐懼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野獸王國與飛鳥王國行將開戰,同時擁有飛鳥雙翼與野獸皮毛的蝙蝠成了雙方拉攏的物件,可它卻猶豫不決。故事的結局,戰爭在最後時刻被避免,蝙蝠卻遭兩個王國同時孤立。
《悉尼先驅晨報》7日說,早在18年前,一名中國學者就曾借此寓言將澳大利亞比做那只蝙蝠,安倍的到訪證明那名學者當年的預言有多麼精確。文章說,如今亞洲兩大國關係越來越緊張,澳大利亞面臨選擇,但它不該做那只蝙蝠,而要像鴨嘴獸般更能適應環境。
安倍為什麼要到澳大利亞國會大談和平和法治?《悉尼先驅晨報》說,他這麼說是因為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脅,他和阿博特都沒有說威脅來自於哪裡,但他們的核心資訊是兩人在分享對中國的焦慮。在安倍演講中,中國猶如《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成了“那個絕不能被提及姓名的國家”。
專家:澳兩頭下注 想跟中國做生意對日甜言蜜語
對於安倍的到來,《澳大利亞人報》刊發社論“歡迎與日本接觸”,文章宣稱安倍政權解禁集體自衛權只是想讓日本變得“正常”,而北京對此做出惡意解讀,首爾的惡意只比北京略輕。文章還說,澳大利亞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不應被曲解為與日本結夥對付中國”。
共同社說,安倍在演講中呼籲中韓等國放棄對日本的敵意。他此前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稱,他與中國對話的大門從未關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8日就此表示,當前中日關係面臨嚴重困難局面,其責任在日方。
中方對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的立場非常清楚,希望日方採取實質性措施,為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消除政治障礙。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室主任吳懷中8日對《環球時報》說,澳大利亞在經濟上對中國的需求決定了不可能徹底反華,一些短視的領導人今天為做生意和中國說好話,明天安倍來了又對日本甜言蜜語,無非是兩頭下注。
日本道紀忠華智庫首席研究員庚欣說,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緊跟美國,美國不是沒看到日本潛在的威脅,但相比中國崛起帶來的現實壓力,華盛頓認為日本20年後可能出現的威脅是可控的,澳大利亞的心態也是如此。
至於安倍急於與中方領導人會面,庚欣表示,安倍希望做國際社會工作,讓解禁集體自衛權“軟著陸”,這是急切的,他希望與中方接觸也是真實的,“他要的是與中國鬥而不破,而非撕破臉”。
澳總理稱欽佩二戰日軍榮譽感:上萬澳軍戰死白死了
在國會大廈內,安倍站上戰後日本歷任首相從未站上過的國會演講臺,向澳大利亞兩院議員發表演講,他的訪問也因此被澳媒形容有了“歷史性”。
“我只能就歷史的罪惡與恐怖表示前輩的歉意。在這裡,請允許我代表日本和日本人民向戰爭中失去的許多靈魂致以最誠摯的哀悼。我在此,在澳大利亞國會莊嚴並自豪地宣誓,我們永遠不會允許上世紀的歷史重演。”
在這場用英語發表的演講中,安倍用這樣的方式就侵略歷史表示“遺憾”,並誓言日本不會再走戰爭之路。《澳大利亞人報》說,安倍還表示日澳兩國已衝破舊的約束,駛入“新的特殊關係”。兩國如同並肩參加一場橄欖球賽,以培育地區和世界秩序,保衛和平,並“將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廣闊海洋和空域徹底打造成開放和自由的地方”。
令安倍欣喜的是,阿博特對其表態及在國內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予以非常充分的肯定。在安倍演講前,兩人已簽署雙邊經貿夥伴關係協定以及防衛裝備領域合作協定,後者令澳大利亞可向日方購買新型潛艇。
“日本是澳大利亞在亞太維護和平、繁榮與法治的夥伴,二戰後兩國結成最穩固的友誼與最務實的夥伴關係。這種夥伴關係誕生于史上最殘酷戰爭的塵埃之上,而它之所以能誕生是因為我們的人民和領導人一直拒絕讓歷史去毀掉未來。”
8日,阿博特為安倍送上或許會令他相當感動的歡迎詞。阿博特毫不掩飾對日本的好感,“當然,澳大利亞人看待日本並不總像現在這樣友善,但即使在二戰期間,即使我們不認同日本的作為,澳大利亞人對日本人戰爭中的技能與使命必達的榮譽感相當欽佩”。
阿博特還稱,“戰爭中最激烈的對手也能變成最好的朋友。二戰後日本一直是國際公民典範,考慮到它是國際一等公民,我歡迎日本全面參與國際大家庭,歡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成為地區更有能力的戰略夥伴”。
二戰中,日本在偷襲珍珠港後對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實施數十次空襲,投向那裡的炸彈比投向珍珠港的還多,約1.7萬名澳大利亞士兵在對日作戰中陣亡。對於這些交戰史,澳大利亞媒體在報導安倍來訪時鮮有提及。
Re: 澳媒:中國人即將給親日的澳領導人一個教訓P2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在歡迎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一番“二戰日軍英勇”的講話,遭到澳國內外媒體炮轟。面對巨大的輿論壓力,阿博特10日上午在珀斯見媒體時,借機給自己打打圓場。他說,國際友誼並非“零和遊戲”,澳大利亞可與中日同時友好。
阿博特在記者會上說:“同時加強與多個國家的友誼是可能的,我們希望加深與日本的友誼,但我們也希望加深與中國的友誼。我想強調的是,你在贏得新朋友的同時並不會失去老朋友。”
儘管阿博特此言顯然是想和政治稀泥,而澳外長畢曉普9日再次指責中國,令輿論對澳經濟會因此受損深表擔心。畢曉普接受費爾法克斯媒體採訪時說:“中國不會尊重弱者。”畢曉普還批評澳歷屆政府不敢對中國直言不諱,生怕冒犯中國。她稱澳本屆政府將對中國更強硬,以捍衛和平與自由。
對此,澳反對黨外交政策發言人稱,畢曉普應該明白作為外交部長和外交政策評論員是有區別的,澳最大利益就是與中日保持同樣良好的關係,而不是把一個朋友置於另一個之上。澳參議員達斯提亞裡也稱,“對首席外交官來說,畢曉普的用詞和行為對加強我們與最大交易夥伴的關係毫無助益。”
Re: 澳媒:中國人即將給親日的澳領導人一個教訓P2 /澳大利亞:“我們願意為美國與中國為敵嗎?
2014-08-13 07:32
美澳年度部長級會議12日在悉尼召開,美國國務卿克裡、國防部長哈格爾、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和國防部長約翰斯頓參加本次會議。會議期間,雙方就儘快達成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中國崛起、伊拉克局勢、烏克蘭東部危機等話題發表意見。
會議的重要議程是簽署一項有效期為25年的軍力部署協定。該協議是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今年6月訪問美國時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商定的,將為澳美之間的軍事合作提供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在協定中,雙方就在澳大利亞達爾文地區增加美國海軍陸戰隊輪駐軍隊的規模達成共識,目前,美國在該地區的駐軍約有1150人,計畫到2017年增至2500人。
該協議還確定,增強美澳特種兵間的協作能力,以應對亞太地區安全威脅;承諾通過建立一個雙邊工作小組來繼續雙方在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方面的合作;雙方肯定了代號為“護身軍刀”的聯合軍演在同盟防務合作上的重要意義。
“美國將增加在澳大利亞北部的航空、海軍活動”,路透社12日報導稱,美國加強與地區盟友的防禦關係,以便在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亞太地區投射更多影響力。中國一直抗議美國“插手”該地區事務,尤其是在有爭議的東海與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