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資本依然主導香港春拍
2014年04月21日 07:57

  文/方棟巷

  近期,香港蘇富比、嘉德香港、保利香港紛紛舉行了2014年的春拍,從最終的成交來看,不僅成交額出現了大幅上升,而且成交價突破1億港元的拍品數量也明顯多了起來。但總體來看,藝術品市場並未回暖,資本依然主導市場。

  競拍氣氛明顯回暖

  在此次中國香港藝術品春拍之前,其實市場對於最終的成績如何還是有著疑問的,特別是在目前整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以及宏觀層面政策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藝術品市場的資金來源是否還有保證,無疑讓各大拍賣行的老總憂心忡忡。但是從最終的成交情況,各大拍賣行紛紛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除了明成化雞缸杯之外,阪本五郎珍藏之“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大碗”被一位日本藏家以1.4680 億元成交,也創造了宋代瓷器拍賣的第二高成交價。

  保利香港2014 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超過11 億港元,其中潘玉良1946 年作品《窗邊裸女》表現最為突出,該作品此前為估價待詢,以2000 萬港元起拍,電話委託直接出價2500 萬港元,後又經五輪競價,被另一電話委託以3000 萬港元競得,加傭金最終以3453 萬港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這件作品在2006 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時候的成交價為572萬港元。

  在嘉德香港2014 年春拍中,中國書畫專場拍賣可圈可點,自早上10 時開始至晚上8 時方結束。在場的藏家與場外電話委託競爭非常激烈,最終本次專場取得86.6%成交率,以及高達1.89 億港元成交額的驕人成績。其中吳冠中的巨幅創作《交臂》以2300 萬港元成交,須磨舊藏齊白石《布袋和尚》以966 萬港元成交,這件作品在2008 年春拍時的成交價為228.75萬港元。

  市場冷熱不均

  在今年春拍中的最大亮點就是一系列高成交額的拍品出現,除了雞缸杯之外,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中,芭芭拉•赫頓舊藏“Hutton-Mdivani 天然翡翠珠項鍊”以2.1404 億港元成交,創下任何翡翠首飾拍賣世界紀錄;張曉剛《血緣:大家庭3 號》以9420 萬港元的價格成交,創下其作品拍賣的新紀錄;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奇峰的代表作《怒獅》,以1564 萬港元成交,刷新畫家作品拍賣紀錄;宋至清的祁連石“橋虹迭翠”擺件,以估價三倍的364 萬港元成交,讓人們對於這些渾然天成清供拍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高價成交價格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從場面來看,這些高成交的拍品確實帶動了人氣,但真正要打動買家的心並非易事。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中,雖然張曉剛的作品創出天價帶動了人氣,但是從此次的成交情況來看,當代藝術的整體情況並不是十分令人滿意,像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在2013 年的秋拍中成交價達到了1.8億港元,但是在今年春拍中,曾梵志在2000 年年創作的《面具》,估價1500 萬至2500 萬港元,但最終只以1000 萬港元落槌。在保利香港的春拍中,趙無極在1954 年繪製的甲骨文系列作品,雖然在以往也算是比較重要時期創作的作品,而且也被很多國家級美術館收藏過,但是在此次估價900 萬至1500 萬港元,最終的成交價卻只有900 萬港元。但業內人士看來,或許是與其多次上拍有關。

  在今年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中,特別推出了“水松石山房藏珍玩專場——承古赤金”專場,許多藏家都認為在祁連石“橋虹迭翠”擺件創出天價的帶動下,文玩專場應該有不錯的表現,但是從最終的成交情況來看,也是差強人意,許多重量級拍品雖然從起拍價開始爭奪非常激烈,但是到了估價下限的時候,這種氣氛就戛然而止,最終大都以估價下限價格成交。明宣德銅鎏金甪端熏爐,是專為宮廷製作,數量不多,估價350 萬至450 萬港元,最終只是以350 萬港元落槌。抱一齋珍藏中國漆器專場中的一件明永樂•剔紅周敦頤愛蓮圖圓盒,雕工深邃,造型碩大,保存良好,在永樂漆器中更顯珍罕。一件造型相同但尺寸較小的例子為Florence 及Herbert Irving 所藏,現借展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最終的成交價也只有260 萬港元,遠低於其最低估價的350萬港元。


  資本主導市場

  綜觀今年春季香港的中國藝術品拍賣,資本主導市場的格局十分明顯,特別是當許多重量級拍品紛紛以億元成交的情況下,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一些拍品,反而競拍十分謹慎。常玉在50 年代創作的《聚瑞盈馨》,此幅作品以2800 萬港元起拍,7100 萬港元落槌,此博物館級大尺幅傑作乃藝術家于1958 年參選法國“Jansonne三年展”的作品,現於逾半世紀後首度釋出拍場,實屬藝海遺珍。可惜未打破《五裸女》的紀錄。而陳逸飛在1996年創作的《晨禱》以2300 萬港元落槌,其屬於陳逸飛亞洲系列“西藏系列”,該作附有倫敦馬勃洛畫廊成立時藝術家親簽作品的保證書。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這幅作品曾經在2011 年嘉德秋拍上出現,當時加價至2400 萬港元後無人加價,最終流拍,此次甚至低於往次。

  要分析當前的藝術品市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與目前的資本市場結合起來,特別是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變數。就拿張曉剛《血緣:大家庭3 號》來說,這件作品在2008年的蘇富比春拍上以4737萬港元成交,6年間計算一下港元匯率的波動,以及藏家要扣去的傭金,你就會發現其實真正賺到錢折算成人民幣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高。

  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在此情況下,如何將手中的資金盡可能變成固定化的物品,無疑是對抗貶值最有效的方法。而在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具有離岸效應,可以自由攜帶藝術品出入境,且拍品質量又有保證,加上離開大陸距離又近,還不用繳納高昂的稅收,香港市場今春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似乎與藝術品本身無關。因而,當我們分析整個2014 年藝術品拍賣市場,特別是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時候,還是應該更加有針對性從個案進行分析,千萬不要認為香港市場火爆了,整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就會重新步入巔峰。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春拍剛開場數件拍品價格已過億
2014年04月21日 16:25

  在收藏界,億元是一道橫線,藏品價格在億元以上被稱為“天價”。可即便在如今這個收藏盛世裡,天價也難得一見,比如去年書畫拍場上只有黃胄的一幅畫破億。但令人意外的是,今年國內春拍剛開場,就有數件拍品價格過億,打破的紀錄不勝枚舉。正在釋放的眾多回暖信號告訴我們:藏市的春天再一次降臨了。

  “億”飛沖天

  拍賣數據如井噴

  不破紀錄都不提

  2014國內春拍才剛剛打響,消息已如雪片般飛來,截至4月10日,蘇富比、保利和嘉德三大拍賣行共斬獲49億港元,許多藏家說這是“中國藝術品的勝利”。

 “幾場拍賣會下來,對於數字的概念、甚至世界觀都有了變化。”目睹幾件重要藏品落槌,有著20餘年收藏經驗的郭東暇依然感慨萬千。4月7日晚,保利香港2014年春季拍賣會收官,近2000件拍品,總成交額逾11億港元,較上年同期總成交額有顯著上漲,並且創造多個拍賣紀錄。其中,崔如琢2006年創作的《丹楓白雪手卷》以1.84億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而好戲還在後頭,4月8日上午,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上,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5億港元落槌,即將刷新中國瓷器最高成交價。好事成雙,同天在香港舉行的“日本著名古董商阪本五郎專拍”中亮相的克拉克舊藏定窯大盌,以1.3億港元落槌,創定窯瓷器拍賣最高價。

  前往香港參加此次春拍的藏家楊崢告訴筆者:“有兩場好戲讓我大開眼界。”酷愛現當代藝術的楊崢連續參加了4月5日香港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以及4月6日香港保利2014春拍“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其中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3號》以8300萬港元落槌,加上傭金以9420萬港元成交,打破其作品價格紀錄;另外潘玉良的作品《窗邊裸女》以3000萬港元落槌,加上傭金後以3450萬港元成交,也創其個人作品價格新高。

  本次香港春拍中,估價過億、近億元的拍品達數十件,最終拍賣價格達到、超過估價的更是多不勝數。“這種現象從來都沒有過,資料如井噴一樣……每一次落槌都擲地有聲,我心裡仿佛看見了焰火騰空”,楊崢激動地說,“拍品裡面不過億元、不破紀錄的大家都不愛提”。

  “億”招制勝

  香港發揮超常

  完勝東京、紐約

  在連續舉行的香港春拍各專場上,天價拍品如走馬燈,成交額也是場場過億。一位西安藏家感慨道:“歷經兩年長夜,收藏市場終於破曉了。”這一系列集中登場的拍賣會被業界形容為短而急促卻又剛勁有力的詠春拳,它一舉擊敗了東京和紐約兩大春拍,並再一次印證了中國收藏市場蘊含著的奇妙“寸勁”。

今年3月初,2014世界春拍首戰便在日本打響,這輪拍賣被稱為日本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周”。但事實證明東京春拍火候不夠,同樣集中了眾多中國藝術品,其成績卻連香港的零頭都不到。拍賣會上,僅一件乾隆青花貫耳尊成交價過千萬人民幣,成為全場唯一的興奮點。

  一些藏家認為,東京拍品相對普通,因此反響平平;而香港拍品數量較多、品質也較高,因此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事實的確如此,上月東京拍賣的眾多藏品中,品相一般的藏品紛紛流拍,而品質較高的如清乾隆豆青釉紅彩絲帶紋小尊、清康熙青花釉裡紅螭龍騰雲長頸瓶、齊白石的《好大膽子》、吳昌碩的《丁巳年作曼倩偷來》、傅抱石的《西陵峽》以及明代周臣的《吃茶圖》等,這些拍品的成交價格都超過千萬日元,即百萬人民幣,屬於比較合理的價位。

  無獨有偶,3月紐約也上拍了大量中國藝術品,雖然整體成績不是特別理想,但其中品質較高的藏品最終價格總是出人意料。比如一件白玉茶壺開始估價很低,只有幾萬美元,但最後以250萬美元落槌,還有一件“元青花”,估價20萬美元,起拍價僅12萬美元,最終以約400萬美元成交。
  相比此次香港各拍賣行不遺餘力地推介自己的藏品、估價普遍較高的狀況,東京、紐約上拍中國藝術品的估價偏低,且宣傳力度不夠,買賣雙方未達成默契,導致藏品價格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如果同樣的東西拿到香港春拍來賣,或許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億”拍即合

  買賣雙方不再故弄玄虛

  蘇富比、劉益謙成最佳搭檔

  香港蘇富比一連五天的拍賣成績達34.2億港元,遠超去年春拍21.8億港元的總成交額。隨著多項拍賣紀錄被打破,蘇富比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大贏家,而大家都想知道億元拍品,特別是雞缸杯的得主究竟是何方神聖。以往拍賣公司常不便透漏買主的身份,只是說其屬於哪個地區,而此番創下紀錄的買家也不再神秘,他正是大家熟知的藏界大佬劉益謙。

  拍賣後的新聞發佈上,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及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國際主管仇國仕向媒體透漏:“買家為上海藏家劉益謙,(玫茵堂藏成化鬥彩雞缸杯)將作為上海龍美術館的珍藏。而2.8124億港元的成交價也刷新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拍下玫茵堂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後,劉益謙也在第一時間向媒體證實了此事,他說:“明成化雞缸杯是在傳世各方面比較明確的拍品,瓷器收藏界裡很多人只是在傳說中或者在書本裡看見,今天有這個機會我有幸能把它買回來,那是種緣分也可能是種福分。”至於此雞缸杯能否於近期在內地展出,劉益謙還表示:“目前龍美術館今年展覽本身有安排,在適當的時候,肯定會在龍美術館展出,我也期待大家來龍美術館看。”

  除了在瓷器和現當代藝術拍場上大獲全勝外,蘇富比2014年中國書畫春季拍賣會總成交額也逼近4億港元,為拍前估價3倍,其成交率高達97%,當中五件拍品以超千萬港元拍出。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于拍賣後表示:“這足以證明蘇富比精挑細選的征件策略廣為市場接受。”
  “億”味深長

  拍企相互借鑒、各取所長

  必將影響未來行業格局

  去年秋拍蘇富比曾創下41.96億港元的拍賣業績,此番春拍中億元頻現,再次印證了香港蘇富比精品策略的正確性,這使得內地拍企深受啟發、獲益良多。中國嘉德在此番春拍中也堅持了精品策略,其油畫部負責人李豔鋒說:“嘉德香港的中國現當代藝術板塊的拍品均徵集自我國港臺、東南亞,從市場拍賣結果來看,拍品不分大小,只要是精品依然受到藏家追捧。”

  據媒體分析,此輪香港中國春拍在格局上也與以往不同,內地拍企逐漸佔據更多空間,它們的可取之處也得到了國際拍賣行的肯定和借鑒。比如除了中國嘉德、保利香港的拍賣外,佳士得也首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Asia+”小拍。對於佳士得推出的這場小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佳士得在20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的戰略性動作,其所推的藝術家、價格都呈現多元化,雖然不同於大拍,但有助於市場多元化的形成及對年輕藝術家的支持及新銳藏家的培育。這也意味著一個更為多元的、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

  此次香港春拍僅是一個開場,而打入國內市場的拍賣巨頭佳士得繼紐約春拍後尚未發力;另一方面,北京保利國際拍賣行也將觸角伸向國外,據爆其已參與底特律美術館館藏文物的競標,計畫斥資10億美元購買底特律美術館收藏的中國藝術品。由此可見,國內各大拍賣行的目光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香港、北京、上海了。未來拍場風雲際會,必將好戲連台,且拭目以待。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屌絲買書畫可到銀行貸款

2014年04月22日 08:04

藝術品金融更“親民” 但業內人士指目前估值變現難導致風險大  普通消費者也能貸款買書畫了?4月16日,某商業銀行推出了藝術品消費信貸產品,讓有藝術品消費需求的消費者可以申請藝術品消費貸款,而特定範圍的高資信客戶還可以在無需其他擔保方式的情況下申請。這是繼今年1月其啟動藝術品倉儲庫後,該領域的又一個“變招”

  文、郭曉昊

  期望藝術品金融錢生錢,最後真能袋袋平安嗎?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藝術品金融發展無序,各類產品五花八門卻良莠不齊。另一方面,監管力度不足、鑒定、估值和及時變現難等因素也給參與者增添了許多風險。

  銀行推藝術品消費貸

  上周中,濰坊銀行宣佈推出藝術品消費信貸產品。2009年,該行在全國推出第一單藝術品質押融資產品,投資興建的首家銀行藝術品倉儲庫也於今年初開始啟動。濰坊銀行的消息稱:“本次藝術品消費信貸產品的推出,使具有藝術品消費需求的消費者可以申請藝術品消費貸款;濰坊銀行特定範圍的高資信客戶還可以申請無需其他擔保方式的藝術品消費信用貸款,使濰坊銀行藝術金融服務更趨多樣化,可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種需要。”

  “書畫市場看山東,山東市場看青州”。上月有消息稱,這個濰坊下屬的人口不足百萬的縣級小城去年書畫交易額達到近百億元。逾500家畫廊遍地開花,每年幾千場畫展、六大書畫交易市場齊頭並進。

  “上週末濰坊正在舉行第四屆中國畫節,並通過各種途徑試圖打造‘中國畫都’的品牌,讓外界知道他們出名的可不止有風箏。”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分析稱,青州書畫市場是山東書畫市場的一個縮影,“與廣東市場相比,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銀行支持,畫廊可將書畫抵押給銀行貸款,使很多畫廊在實際運作上得到資金的支持;另一個是畫廊形成一個聯盟,大家聯合起來推廣某些藝術家,短期內力度非常大。”

  業內人士:銀行可深度參與藝術品市場

  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協委員、交通銀行總行博物館館長楊德鈞曾在兩會上提出建議,對上海信譽好、有發展前景的藝術品拍賣公司,金融機構(銀行)首先應該給予金融支援和服務,比如信貸服務、結算服務,以及客戶共用,而銀行可以進行參股或直接投資藝術品拍賣公司。他提議,銀行業也可以通過拍賣等管道買入有價值的藝術品。

  事實上,楊德鈞的提案是多年來外資銀行一直在做的事情,無論是對於本國藝術品還是外國藝術品,外資銀行都有不同程度的涉足,其中最著名的是瑞士銀行,其對藝術品市場的收購直接影響到國際藝術品的價值。

  2010年9月,法國興業銀行宣佈“中國藝術獎2010”正式啟動。而國內銀行也同樣意識到其中的機會,其中尤其以民生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走在前列。2007年民生銀行高調推出“藝術品投資計畫”;2009年,建設銀行曾推出“國投信託•盛世寶藏1號•保利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

  另外,在不同的收藏品產區,這幾大銀行都推出了本土化的藝術品金融服務,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到當地的藝術品市場中。

  據山東媒體報導,截至目前,濰坊銀行已累計向50餘名藝術市場主體投放了近5億元授信,還投資數十億元建設中國(青州)書畫藝術城,希望打造中國書畫集散地。
  比如,一家畫廊此前向銀行申請貸款用於收購齊白石、李苦禪、于希甯等畫家作品,銀行在確認畫廊無他行貸款、無對外提供擔保、無不良記錄,且字畫全部在國內銷售,在符合地方及國家政策等前提下,最終為其提供了200多萬元的質押貸款,期限12個月,月利率6.6375%(上浮50%),與該銀行制定的小企業貸款利率基本保持一致,利息收入15.93萬元。而該畫廊向銀行提供了27幅于希甯的作品作為質押物,經鑒定評估後,最終按貸款折扣率的46%計算。
  記者瞭解到,不僅青州本地,現在已經有外地藝術品機構開始與銀行接洽,進一步引進和開展藝術品抵押投貸金融服務。

  提醒:
  評估鑒定變現
  仍存在困局

  評估、鑒定、變現難等一直是五花八門藝術品金融產品為人所詬病的因素。儘管銀行一般會在倉儲、擔保上下足功夫,但這一困局仍未得到妥善解決。

  行家胡先生認為,藝術品本來就是一個缺乏標準的行業,需要更多的是收藏基礎、傳統的收藏理念,書畫也不同於一般商品,把它做成金融產品出售是存在相當風險的,而保險機構也未有相配套的財產險業務,來分擔抵押物可能出現的意外風險。

  也有市場人士對於銀行的“良苦用心”進行分析:“在收藏者看來,銀行涉足藝術品市場很可能並不是為了推廣藝術品,有的或許是其主業之餘挖掘新的業務,發展更多客戶。”

  北京盛世瑰寶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連勇在受訪時表示,許多藝術品金融產品的封閉期太短,在行情不好時很容易出現兌付危機,這對投資人來說是不負責任的:“這種藝術品基金本來就是屬於小眾的,一般收藏投資者不應指望靠這個發財。”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拍賣沒付款的石濤《高呼與可》為何又被故宮收藏

2014年04月21日 14:22


1994年,一位天津老太大拿著一張石濤的《高呼與可》手卷來到中國嘉德。嘉德的專家看過後覺得東西不錯,給畫估了50萬元,誰知老太大一聽嫌價格低,把畫卷起來就走了。沒想到第二年老太太又來了,這時候嘉德的工作人員想起去年的事,就估高了價錢,熱情鼓勵老太太留下了這件東西。嘉德公司的工作人員還給老太太起了個綽號,叫“天津大姑”,公司內部一說這個代號大家就知道來的是誰了。

  這位“天津大姑”是原民國大總統馮國璋的外孫女,她的公公是胡若愚,是張學良的把兄弟,從前當過北京市副市長、青島市市長,西安事變後他就賦閑在家了。他們家也算一個收藏世家了。石濤是明末清初中國畫壇“四僧”之一。他本是明靖江王後裔,明朝覆滅以後削髮為僧到處流浪,遊歷群山大川,慢慢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繪畫藝術風格。《高呼與可》石濤畫的墨竹圖卷,是他的精品之一,畫高40.2釐米,長518釐米,屬於高頭長卷,而且品相保存完好。“與可”是北宋畫竹子最好的文人畫家文同的字,成語“胸有成竹”就是從他畫竹而來的。他喜歡竹子,在家周圍種了很多竹子,不管遇到什麼季節、什麼天氣,他都能細緻入微地觀察竹子,所以他畫的竹子最有生氣,其飄逸灑脫之意境表達了文人墨客的一種情懷和理想。石濤作畫後借用此意在卷首自題為《高呼與可》,以繪畫對話古人,通過畫竹對話與可。

  這張《高呼與可》手卷在“文革”抄家時曾經被抄到天津博物館保管,文革後落實政策才被返還“天津大姑”家。1987年,“天津大姑”家人曾拿這幅畫請著名古代書畫鑒定家徐邦達看過,據說當時的開價是三萬美金,當時這是一筆大錢了,讓人望而生畏,因此沒能賣出去。1995年,《高呼與可》終於出現在了中國嘉德的秋季拍賣會上。徐邦達聽說此事非常激動,他過:“《高呼與可》是石濤作品中既精又少的作品之一,非常難得,屬於文物中的一級品。”徐老一心想讓故宮買下,但終因各種原因未能如願,結果被一位收藏家在拍賣場以落槌價430萬元買到。後來這位藏家資金周轉不開付不了款的消息被徐邦達聽說,徐老又打起了讓故宮買的念頭。

  他始終認為“最好的字畫就應該在故宮”。恰巧那段時間,徐夫人滕芳女士正好有事要見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她想讓徐老陪同她一道去,徐老說自己沒有什麼事,就不去了,但希望滕芳跟李主席談談購買《高呼與可》的重要意義。滕芳深知徐老向來把國事看得比家事重,就故意開玩笑說:“我不談這事。第一,我不是故宮人;第二,我不是徐邦達,不懂書畫鑒定。要談,你明天同我一起去談。”徐老當時默不作聲睡覺去了。躺在床上的徐老,卻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於是半夜起身對滕芳說,“我睡不著,我想明天還是和你一起去,你幫我一起說,能給故宮做件好事,我謝謝你了。”第二天老兩口見到了李主席,徐老進門就談購買《高呼與可》的事,他說:“建國初期,國家經濟困難得多,但仍撥出鉅款將‘三希堂’珍藏的三部稀世字帖中的兩部買了回來,現在國家有些錢了,應該多買些國寶級的文物”。

  李瑞環聽了《高呼與可》的事後很痛快地就答應幫忙解決,並想了三個辦法:一是讓故宮買;如果故宮沒錢,就向國家請款,由國家出面買;再不行,他就準備動員全國政協裡有實力的委員買,買下後再捐給故宮。李主席對徐邦達說:“您放心吧,我會盡力而為!”徐邦達聞聽此話,真是別提多高興了!連李主席本來要留他們夫妻吃飯的事也不顧了,急忙告辭出門。一出門,徐老興奮地對夫人說:“走,到昆侖飯店上海茶館吃包子去。”滕芳嗔怪道:“這應該由故宮請客的吧!”沒想到李主席工作起來雷厲風行,在他們吃飯還沒到家的時候,李主席的電話就已經打了出去。

  等他們回家後,馬上接到了國家文物局的電話,說李主席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同意由國家撥款買下這幅畫。徐邦達為此興奮了很多天。沒有多久,北京故宮博物院就與付不起款的藏家以及嘉德公司談好了,將這幅曠世傑作從嘉德拍賣公司購回入藏故宮。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香港春拍整體成交情況較好 市場人士盼內地春拍延續香港行情  
  
記者林琳

  “香港的藝術品還是貴。”書畫收藏者江先生剛從香港春拍歸來,對這一波拍賣行情的評價非常正面,“整體成交情況之好令人始料不及。”儘管拍前行內擔憂因為匯率的變化,買家到香港“入貨”可能不如此前“爽手”,但目前接近“八折”的藝術品價格仍能被接受。因此,市場人士相信,馬上開始的內地春拍將有可能延續香港的行情。

  香港買畫還是有“勝算”

  在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嘉德香港、保利香港春拍中,成交額有所上升,成交價“破億”(港元)的拍品數量也明顯增加。“從近期幾家拍賣行的拍賣情況來看,成交價格遠高於預期,不過成交率沒有盲目上升,因為好東西太難找了。”書畫行家鄺根明透露,近期已有不止一個機構或個人正籌備香港拍賣公司的建立。

  然而,不論是到香港買賣藝術品還是開設拍賣行,不得不考慮的就是匯率的問題。有媒體在近日的報導中舉例說明:“拿張曉剛《血緣:大家庭3號》來說,這件作品在2008年的蘇富比春拍上以4737萬港元成交,6年間計算一下港元匯率的波動及藏家要扣去的傭金,你就會發現其實真正賺到錢折算成人民幣沒有看上去的那麼高。”

  也有買家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的下滑可能導致部分買家在買賣藝術品時多一層顧慮。但藝術品買手陳先生認為匯率的影響並不大:“2%都不到的匯率差距對於大部分買家來說,實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可比拍賣行的傭金的漲幅還少。”

  他認為,對於內地買家來說到香港參加拍賣,仍然有“勝算”:“香港除佳士得、蘇富比收買家傭金較高外,其他拍賣行基本上只收15%,兌換成人民幣則其成交價(即落槌價加傭金)相當於國內拍賣行的落槌價,所以對買家在香港購買藝術品有利無弊。”

  藏家:內地拍賣行情還是要“看貨色”

  書畫藏家陸秋連認為,香港的藝術品拍賣行情對於即將到來的5月份內地春拍有指標性意義。不過他認為香港對內地市場的影響有限:“主要還是要看內地拍賣的拍品質量如何。如果好,當然會延續香港的行情;如果不好,也不會受到香港行情的推動。”

  鄺根明的預判是內地春拍的成交率會有所下降,成交價保持上升態勢,還將有大批拍賣公司成立,同時也會有部分公司消失。藏家繼續良性迴圈,投資人會有不少不獲利退市,但更大量新玩家入市,精品價格邊炒邊升。“普貨”價格下調:“好東西越來越少,所以部分拍賣公司可能以量取勝。‘湊量’畢竟不難,20多年的拍賣市場令行家手上都積壓了不少‘滯銷品’,現在這些東西充斥市場,能賣一件是一件。”他認為,如所有公司將拍品精選、壓縮,拍賣時間兩三天變成一天,也許將更有利市場向好發展。

  業內人士:內地拍賣行籌備“進港”

  鄺根明認為,拍賣場上的大多數人對人民幣短期的貶值能夠承受,特別是作長期投資的人,更不受此影響:“如果是短期投資,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現買現賣甚至還會虧。”

  在這種相對“淡定”的市場情緒下,不止一個機構或個人正進行進軍香港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準備。“到香港成立拍賣公司有幾大因素,一個是不一定要請五六個光拿錢不幹活、甚至拍賣行也未見過面的高級職稱的專家,這筆費用應不少於二三十萬元,二是不用提早三四十天將拍品向文管部門報批,三是海外拍品入口不用交關稅。當然匯率優勢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不過鄺根明認為,到香港開拍賣行不會“一窩蜂”。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U5826P1081T2D150185F6DT20140426085829.jpg (36.62 KiB) Viewed 5466 times

藏家看好市場 天價或頻現內地春拍

2014年04月26日 08:58

隨著香港拍賣市場上屢創億元天價,許多藝術投資者對於內地的春拍也充滿了信心。從目前已經公開春拍精品的內地拍賣行來看,精品力度可謂前所未有,許多藏家也看好市場,紛紛拋出手中的精品。在這種情況下,天價頻現或將成為最大的亮點,但市場的需求畢竟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真”已經不是藏家唯一需求,只有那些真正的精品,特別是比較新奇的藏品,或許才能打動藏家。

  齊白石、吳昌碩們成規模亮相內地春拍

  對於內地的各大藝術品拍賣行來說,目前已經進入到招商的最關鍵時刻,特別是近期,像西泠印社、中國嘉德等國內著名拍賣行紛紛舉行了全國預展。從各大拍賣行推出的精品來看,不僅推出了眾多的名家力作,更為重要的是以“集團化”的形式出現,更讓藏家有一個整體的意識。

  繼2010年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上“于右任書法專場”創出4500萬元人民幣的成績之後,在今年中國嘉德春拍中將繼續推出“一代書聖——于右任”專場,涵蓋138件右老早中晚期之作,對聯、條屏、單幅、手卷、冊頁、書劄等,形式多元豐富,品質並重,上款人不乏民國文化圈、軍政界重要人士,並有出版著錄可資比對,殊為難得可貴。特別是一件于右任為梁寒操結婚志喜,高逾兩米,非常罕見的作品。“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書畫部分,共計推出39件作品,其中來自重要私人珍藏的8件吳冠中上世紀90年代佳作,堪稱近年來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所見最完整、最重要的一批吳冠中創作。

  北京保利春拍中,最為矚目的一個專場就是山藝術藏中國當代油畫,其中包括了羅中立的精品力作,包括《春蠶》、《彝寨》等早期的精品力作。上海朵雲軒則將重點推出朱昌言藏吳湖帆專場拍賣,特別是像吳湖帆與“紅粉知己”周錬霞合作的《蓮塘鴛鴦》軸,旁證了海上藝壇當年的一樁韻事。這幅圖中,吳湖帆以淡雅筆觸繪夏日荷花,周錬霞則描摹五彩鴛鴦,畫上更有吳湖帆題詩《五彩結同心》表明心跡,殊為難得。

  而今歲適逢齊白石誕辰150 周年,中國嘉德將特別推出“大觀—齊家萬象”夜場,集納28件齊白石各時期、各題材的絕妙頂尖佳作。其中最為珍罕的老舍先生舊藏《花蟲人物冊》,早在2013年中國嘉德春拍的時候,“老舍胡絜青藏畫”專題就以100%的成交引起過市場的關注,而此次的這件《花蟲人物冊》無疑將傳承“老舍胡絜青藏畫”的效應,中國20世紀最受喜愛的作家老舍加上20世紀最著名的畫家之一齊白石,這樣的組合是無法讓藏家抗拒的。

  同時,今年也時值吳昌碩誕辰170周年,許多拍賣行都推出了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作品專場,在北京匡時的專場中,吳昌碩的《花香四時》再現了他金石書法粗狂深厚、蒼勁樸茂的風格特徵,以書入畫在文人畫家中屢見不鮮,所不同的是吳昌碩以草篆入畫,首先他的草篆得力于金石和篆刻,將石鼓文,封泥,磚瓦等書體的特點,融會貫通,自成一體。大片的題字在畫面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蛟龍飛騰的題款,參差錯落,與花卉相映生輝。在西泠印社的春拍中,一組吳昌碩82歲作《春華秋姿圖》四條屏,為其晚年不可多得的精品。

  從各大拍賣行的精品中,可以看到拍賣行對於拍品的選擇是十分謹慎的,特別是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如果不是能夠讓藏家心服口服的拍品,是不能夠吸引他們的眼球。特別是從今年香港的拍賣市場來看,升值已經不是藏家選擇藝術品的重要原因,更多的藏家是基於一種對於資金的避險上,特別是目前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出現了貶值的情況下,如何將自己的資金固化下來,已經成為了投資藝術品的主要目的。在此情況下,內地拍賣行也採取了同樣的策略,為藏家尋找具有規避風險的藝術品。

  特殊拍品或走俏拍場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拍賣行春季郵品拍賣會上,備受關注的帶有張號“2313”的紅印花大4分新四方連,源自北美藏家的舊藏,從22萬元起拍,以460萬元的落槌價成功拍出,如果算上15%買家傭金的話,那麼最終的成交額達到了529萬元,這應該也算是帶有張號的紅印花拍賣的新紀錄。這無疑顯示出目前市場對於特殊拍品的追捧。

  推出市場不曾看到,但又源流有序,特別是能夠讓藏家拾遺補缺的拍品,無疑將成為今年的一大特點。在上海工美的春拍中,有一件徐志摩和陸小曼的賀喜嘉禮,上面有郁達夫的書法、郎靜山的攝影、邵洵美的題識。這般文墨典麗,珠聯璧合之作,確乎可稱華瞻雅致,別具一格。在2013年上海工美秋拍的時候,一件徐志摩和陸小曼《書畫雙璧》,估價10萬至20萬元,成交價達到了70.15萬元,這無疑也奠定了上海工美在新文化時期名人藏品的地位,也是讓藏家將這件重要拍品繼續交給其拍賣的重要原因。

  在2013年中國嘉德的春拍中,魯迅一頁《古小說鉤沉》手稿,以估價十餘倍的價格690萬元成交,而在今年中國嘉德的春拍中,又將出現兩頁魯迅《古小說鉤沉》手稿,這兩頁手稿末尾有周作人題記,無疑使得拍品更加具有吸引力。

  今年紐約春拍中,名家珍藏的青銅器精品受到了市場的關注,並引起了激烈的追捧。因而在今年內地拍賣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的名家特殊舊藏,像北京翰海將推出羅振玉舊藏的“青銅衛父卣”,並曾著錄于《三代吉金文存》中,此器通體製作精巧,形式典雅,銅色清潤,青綠斑斑,光澤如玉,系天然古鏽經常年摩娑而成,極為自然。而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中,玫茵堂舊藏的雞缸杯的天價成交,也使得內地拍賣行在選擇瓷器拍品時也格外注意其源流,像北京保利推出的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大碗就是來自於玫茵堂的舊藏,而元代的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洗,則是英國著名收藏家巴爾(A.W.BAHR)的收藏。
  像這類特殊的拍品往往是可遇而不求,加上許多藏家都是收藏了很多時候,因而起拍價往往非常低,這也是讓整個拍賣氣氛更加活躍,同時也能激起藏家購買其他拍品的欲望,這類拍品或會成為今春內地拍賣市場的一大看點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香港佳士得呈獻2014年中國書畫春拍專場
2014年04月25日 12:13

  香港佳士得2014年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春季拍賣將於5月26日至27日舉行。此次搜羅逾750件拍品,集合古代及近現代書畫大師的畫作,總估價逾 3 億港元/3,900 。另外,佳士得將於今季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拍賣期間,再次呈獻中國當代水墨私人洽購展覽,其展品將續於香港佳士得藝廊展出。

  古代書畫大師珍品

  在中國古代書畫類別中,佳士得將呈獻八大山人稀有之水墨綾本《山水》立軸和陳洪綬的人物代表作《仕女》。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是明甯獻王朱權九世孫,明滅亡後,落髮為僧,晚年取八大山人名,並一直沿用到去世,是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從八大山人的作品中,隱約可見明朝遺民心態。他創作的山水畫不多,以這幅《山水》為例,雖曾受董其昌影響,但和董其昌的溫潤不同,寫的內容是殘山剩水、一片荒涼,在畫中塑造出破碎山河的感覺,有點寄託了亡國之痛(估價:3,000,000 至 5,000,000 港元/390,000 至 650,000 美元)。晚明的另一名代表性人物是陳洪綬。他的畫作承襲了晚明的一種情趣,在現在的藝術品拍賣及收藏市場,藏家特別推崇這類的文人趣味。陳洪綬的作品非常完美地表現出這類文人的生活、思緒和品味。《仕女》呈現優雅、嫺靜的氣氛,經過柔弱而不磊落的線條,表現出仕女的動態和質感和畫家內心的情況,(估價:8,000,000 至 10,000,000 港元/1,100,000 至 1,300,000 美元)。

  近現代書畫大師珍品

  至於近現代書畫方面,佳士得將呈獻數幅首現拍場的吳冠中九十年代重要作品:《竹林》、《榕樹與海》、《野草池塘》及《水鄉》。此外,張大千的《簪花仕女》和《五亭湖》分別展現張氏超卓的工筆技巧與創新的潑墨潑彩技法,見證其藝術天賦和不同時期之畫風。其他拍賣亮點包括金農的《漆書》手卷、頌德堂舊藏齊白石之《送學圖》及溥儒的《百猿圖》。

  吳冠中在 90 年代的藝術創作邁向抽象。作於 1996 年的《竹林》是這時期大幅的代表作。吳氏喜用油彩和水墨分別探索同一種題材,從而找到每種題材最合適的表達媒軆。此幅以水墨為主,爽直、俐落地呈現出每根竹竿挺進及竹葉欣欣向榮的形態,這是油畫所無法表現的。整個畫面充滿了點、線、面的各種抽象原素,綴以有限的色彩,可見吳冠中的藝術如何從純寫實的風格進化為具象與抽象共融的新局面(估價:12,000,000 至 15,000,000 港元/1,560,000 至 1,950,000 美元)。

  另一焦點為張大千的《簪花仕女》。張大千是一個多產又多能的畫家,所以在各種畫類皆能達到巔峰和極致。他早年以畫美人成名,直到晚年,所以有張美人的稱號。《簪花仕女》是小型作品,畫的是一個手臂挽著頭髮的美女,雖然臉只能看到一部分,但從一點點眼神和她優雅的姿態可以看得到這個美女是頗為受過教育的一個很典雅的女性。題跋寫道此畫乃為沈三白的《浮生六記》翻成義大利文而作,固畫中人應是基於書中女主角雲娘所構想出來的(估價:800,000 至 1,000,000 港元/104,000 至 130,000 美元)。

  著名藏家的重要珍藏系列

  本季佳士得將再次推出由維他奶創辦人暨著名中國古董及藝術收藏家–羅桂祥博士舊藏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包括石濤之《松風泉石圖》、 徐悲鴻之《雙牛》及黃永玉的《子非魚》。

  石濤畫《松風泉石圖》已近老年,仍運筆磊落,毫無年老力衰之象。濕筆偏鋒畫山石,線條濃淡分明,皴擦較少,多用淡墨破其深凹處,極具層次。圖右至圖中層層山岩緊密相連,其勢由右接踵至左,天地不留,卻不顯局促。山間長風入松,松濤清心,煙雲沁人。高泉自崖後幽暗處飛流直下,其源不可知,畫面深遂。山勢至圖左漸緩,至岸而止,水光接天,畫面變得平遠沖融。全圖氣韻一貫,變化多端,是石濤晚年精品(估價:5,000,000 至 7,000,000 港元/650,000 至 910,000 美元)。

  中國當代水墨私人洽購展覽

  中國當代水墨重新演繹了百年流傳的藝術模式。這些畫作富能量及創意,並見證了近代中國及海外華人于過去三十年的發展。

  這個私人洽購展覽涵蓋 55 件作品,來自 19 位於中國及海外享負盛名的華人藝術家,並將探索藝術家如何以作品展示現代性、多元文化及科技。
  水墨藝術品曾被認為傳統守舊。由小型的扇葉作品到裱於畫布上的六米長紙本作品,這一系列將展現其多樣性。約於一百年前,水墨畫作更被認為只適合於小型空間內欣賞。現時的水墨藝術品不但更能接觸大眾,亦更能展示其可觀性。

  2014 年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春季拍賣

  中國古代書畫
  日期:5 月 26 日(星期一)
  時間:上午 10 時正
  中國近現代畫(一)
  日期:5 月 26 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 3 時正
  中國近現代畫(二)
  日期:5 月 27 日(星期二)
  時間:上午 10 時正及下午 3 時半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 1 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家國情懷》 設色紙本 鏡心  101×35×1cm
齊白石《家國情懷》 設色紙本 鏡心 101×35×1cm
534906b6844b1.jpg (499.72 KiB) Viewed 5457 times
2014春:齊白石《家國情懷》賞析

齊白石《家國情懷》 設色紙本 鏡心 101×35×1cm

將鳥獸草木喻人、擬人,借之代言甚至以物比德以表達人之情感節操是文學藝術的特徵,齊白石的禽鳥畫亦然。如齊白石畫公雞,一方面緣自家鄉生活的回憶,另一方面又有頌其德而討買家歡喜之意。《韓詩外傳》曰:“雞有五德:乃文、武、勇、仁、信。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 故此,雞為“德雞”,齊白石所畫公雞,尤其雄俊,並喜以紅冠、黑尾增其視覺力度,揚其美德。

筆者(劉曦林,《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禽鳥卷》主編)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藏《哺雛圖》繪一斑鳩銜蟲剛落枝頭,二雛嗷嗷待哺之狀,引人聯想的就不僅僅是父母養育之恩,而使人想起齊白石那方印文為“悔烏堂”的印章。《白石老人自述》記其一九三五年七十三歲時回湘省親之情時慨道:“這一次回家,祭掃了先人的墳墓,我日記上寫道:‘烏烏私情,未供一飽,哀哀父母,欲養不存。’我自己刻了一顆‘悔烏堂’的印章,懷鄉追遠之念,真是與日俱增的啊!”同年,齊白石又畫《慈烏圖》,題詩曰:“不獨長松憶故山,星塘春水正潺潺。姬人磨墨濃如漆,畫到慈烏汗滿顏。”並注曰:“家山百劫,廬墓久違。畫此並題,愧不如烏。”這是說烏鴉有反哺之美德,自己愧不如烏鴉。由二圖推及齊白石其人,他確是一位十分有良心、孝心和愛心的人。畫的表面是禽鳥,而借禽鳥言說的卻是人性。齊白石還以山水畫的章法畫過多幅歸鴉圖,枯樹夕陽,群鳥來歸,依戀故枝,境也淒涼。一九三一年之《日暮歸鴉圖》(圖一九)(是為此件拍品)題道:“湘亂求安做壯遊,穩攜筆墨過蘆溝。也嘗草莽吞聲味,不獨家山有此愁。辛未冬(原文批註:辛未系一九三一年,齊白石移家舊京應是在丁巳或已未,此處系筆誤),避亂移家舊燕京,今畫此記之。”這顯然是暗寓了“九一八事變”之後更加博大的憂國情懷。就此看來,齊白石禽鳥類作品中的內涵真是豐富得很,且有許多畫外之畫、言外之意,真乃內美深摯,餘味無窮。

新中國成立後,齊白石依然畫他喜愛、老百姓也喜愛的小雞、八哥、喜鵲、鴛鴦,亦曾畫雄鷹為他的同鄉毛澤東主席祝壽,其實這都是中國古代文化傳統的延續。新中國新的文藝政策無疑也震動了齊白石,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一片世界和平的呼聲中,鴿子從舊時作為信鴿的實用、作為玩物的娛樂一躍而為和平的象徵符號,亦成為齊白石晚年畫禽鳥的重點和特長。齊白石在研究了鴿子的結構特徵和墨筆、沒骨技法之後,尤注重傳神達意。他說:“畫鴿要畫出令人感到和藹可親,才有和平氣氛。”一九五一年為東北博物館畫雙鴿,以半紙大書“願世界人都如此鳥”。一九五二年畫巨幅《百花與和平鴿》,祝賀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召開,這不獨是政治形勢的要求,亦誠為久經戰亂劫難幸逢盛世的老人呼籲持久和平的心聲。人謂齊白石和畢卡索的鴿子一樣飛向了全世界,此禽之言可謂大矣。

——節選自《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 禽鳥卷》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U6749P1081T2D150254F6DT20140428085110.jpg
U6749P1081T2D150254F6DT20140428085110.jpg (42.72 KiB) Viewed 5452 times
妻子憶徐悲鴻:只要我喜歡他就立刻畫上題字
2014年04月28日 08:51


昨日,“神駿踏春又歸來———徐悲鴻在四川”繪畫精品展在武侯祠美術館開展,34幅徐悲鴻油畫、國畫、素描力作與觀眾見面。這些作品部分是在成都創作的,其中多幅巨作都是首次亮相成都。

  昨天,徐悲鴻之子、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徐慶平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了部分畫作的精彩故事,下午還舉行了《徐悲鴻的人文藝術思想》和《書畫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專題學術講座。

  武侯祠博物館副館長何紅英昨天表示,“時隔20年,徐悲鴻的作品能再次入川展覽,十分難得。作為一個公益平臺,希望這樣的高規格的大家展覽能更多地在武侯祠舉辦,也希望能為成都畫派的助推提供動力和幫助。”

  悲鴻精品 神駿歸來

  作為成都畫派的重要展覽之一,昨日的展覽受到了書畫愛好者追捧,現場雲集了大批徐悲鴻的粉絲。本次展覽的畫作包括25幅國畫、3幅油畫、5幅素描和1幅水粉,為徐悲鴻於1931~1953年的重要創作,力求展現他的愛國精神、藝術風采和巴蜀情緣。

  成都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被打上了鮮明的“成都標籤”。除了徐悲鴻的國畫《奔馬》、國畫《山河百戰歸民主》、國畫《巴人汲水》等經典代表作外,徐悲鴻在青城山創作的兩幅取材於屈原《九歌》的國畫作品《山鬼》和《國殤》,油畫《青城山道中》以及與張大千合作的國畫《老杜詩意》更是吸引了眾多觀眾合影留念。

  張大千34歲生日 徐悲鴻為他畫像

  昨天在展覽現場,記者還瞭解到,為了增進川內藝術愛好者對徐悲鴻畫藝的瞭解,展覽方之前還特別從四川民間徵集到了幾幅徐悲鴻的真跡。一幅1932年徐悲鴻為張大千34歲生日創作的畫像《張大千畫像圖》(129×35.5cm)格外吸引人。這幅名作由四川省文物總店收藏,副總經理甘曉介紹說,此畫是徐悲鴻人物畫創作的上乘之作。大師畫大師,名人題名人,實乃畫壇佳話。畫作原來存放於內江大風堂,1976年由著名專家喬德光率四川省文物總店收購室一行,從張大千之兄張文修的小兒子手中購得,當時價格達到了200元人民幣。那也是四川省文物總店第一次收購內江大風堂的藝術品。
  徐慶平看到這幅作品時難掩激動之情,連連表示,這件作品十分珍貴,看來徐悲鴻張大千兩位年紀相仿的大家,不但在藝術上有深度合作,情分上也是相交不淺,值得稱道。

  徐悲鴻藝術創新 從成都開始成熟

  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女士近日在回憶起當年與先生在四川生活的點滴:“悲鴻為我畫過許多畫。這次在成都展出的油畫《讀》,還有一幅素描頭像,都是他以我為模特畫的。也是我們在四川生活時,他精心創作的。只要是我喜歡的,悲鴻就會立刻在畫上題字,送給我。”

  昨日廖靜文為展覽發來的賀信中,特意談及與徐悲鴻的成都往事。1943年,她隨徐悲鴻來到成都。當時徐悲鴻與畫家們在青城山寫生創作。兩人的第一張合影就在青城山大門口的大爐邊完成,旁邊那株2500年歷史的參天銀杏,也成為徐悲鴻筆下的傳世經典油畫之一。前天,徐慶平一行專程前往青城山尋訪父親當年寫生時居住的舊跡,感慨良多,“回成都辦父親的展覽是母親最大的心願,此次父親展覽重回成都,也算為母親還了願。成都的風土人情、歷史底蘊對父親影響很大。父親一生中藝術創作的重要時期便是在成都。正是在成都生活期間,父親將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交融的獨特風格開始成熟。”

  藝術課

  徐悲鴻《奔馬》賞析

  徐慶平指著《奔馬》向記者解讀到,“水墨奔馬”是徐悲鴻動物畫中最為獨特的標誌。“父親在法國留學期間,就畫過大量馬的速寫並精研馬的解剖,回國後更是畫稿盈匣,僅馬的速寫與畫稿就達千餘幅。他所畫的水墨奔馬無論縱橫馳騁在草原,還是站立在山坡回眸嘶鳴,都成為那個時代中華民族在危亡關頭的奮起與凝思的化身。此次展覽展出了父親最大一批奔馬圖。迎面而來的駿馬氣勢磅礴,令人震撼。”

  徐悲鴻張大千合作《老杜詩意》賞析

  徐慶平還特別推薦國畫《老杜詩意》:“這是徐悲鴻讀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感而發,與張大千合作此畫。二人以古樹、柴門為組合,深得老杜詩意的精髓。徐悲鴻用蒼勁有力的筆法刻畫參天大樹,張大千則用灑脫的筆法繪出茅舍,巨樹與小屋產生強烈對比。畫家雖已田間茅屋為景,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懷。”

  徐悲鴻《梅花》賞析

  站在國畫《梅花》前面,徐慶平舉例,“這幅作品正是父親在成都生活期間創作的。父親畫梅與古人有很大不同,古人畫梅多用線條去勾勒花朵的輪廓,父親卻是在灰色的底紙上用白粉去畫出梅花,畫面枝幹穿插自然、姿態奇崛。梅花的淡潔、輕巧與枝幹的濃重、粗壯形成強烈的對比,使梅花的清傲高潔的氣質格外彰顯。徐悲鴻將西方素描的基礎與中國的水墨技法進行混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徐氏藝術特點。”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歐美古地圖按中國人發音標注釣魚島
2014年05月05日 07:06

  杭州5月4日電一批按中國人發音標注釣魚島的歐美古地圖3日亮相西泠印社2014年春季拍賣會,從9萬元起拍,最終以36.8萬元成交。
  據西泠印社拍賣公司拍賣公司透露,最終是一位有志于創辦民營博物館和文獻館的中國收藏家拍下了這批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地圖。

  這批地圖共19張,絕大多數是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繪製的,在這些地圖中,臺灣島的東北方都有一座小島,被稱作“Ha-oyusu”“Tiaoyousou”或“Tyaoyusu”等。

  年代最老的是一張1752年出版于法國的古地圖,它是參照當時著名法國地理學家和地圖學家德安維爾製作於1734年的地圖重新繪製的。在這張古地圖上,釣魚島被明確標誌為“Haoyusu”。而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清朝編制的《坤輿全圖》中,釣魚島恰好被按照閩南語讀音寫作“好魚須”。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