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網上拍賣網頁已經開通

網址: http://hongkongmart.com.

藏友會員及網站會員有藏品有意在網上拍,請將藏品相片寄 : collectorclub@hongkong-mart.com

我們的專家免費為你藏品鑑定及估價。詳情請參閱細節內容。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會長: 鄧寧
08-02-2014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國內銀行將深度涉足藝術品市場
2014年02月09日 08:50

1月25日,全國首個由銀行金融機構投資建設的藝術品倉儲庫在山東省濰坊銀行正式啟動使用。而日前,上海權威銀行人士也提出銀行參股或直接投資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提案。市場人士指出,此前銀行只是作為藝術品市場的參與者而出現,隨著藝術品金融化呈現多樣化的形勢,銀行或將深度涉足藝術品市場。銀行的參與從理論上來說有益於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但也有業內人士擔憂藝術品市場的傳統收藏性將“變味”。 
  

  國內外銀行以不同形式參與藝術品市場

  據報導,濰坊銀行此次投資200多萬元,修建150多平方米的藝術品倉儲庫,共有庫房、鑒定、辦公三個功能區,結合銀行金庫的安全標準和博物館庫房的專業標準設計建造。市場人士認為,150多平方米並不大,儲存不了多少藝術品,但這一舉動的意義大於實際作用:“起碼證明銀行意識到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參與藝術品市場並作出嘗試。”

  除了利用自己的專業參與分工合作,銀行對藝術品市場的興趣似乎高於預期。近日,上海市政協委員、交通銀行(601328,股吧)總行博物館館長楊德鈞在兩會上提出建議,對本市信譽好、有發展前景的藝術品拍賣公司,金融機構(銀行)首先應給予金融支援和服務,比如信貸、結算服務以及客戶共用,而銀行可以進行參股或直接投資藝術品拍賣公司。他說:“在外資拍賣巨頭獲准進入上海拍賣業而又未准許經營文物拍賣的今日,上海銀行業參與拍賣業,無疑是一個重要契機。”

  他提議,銀行業本身也完全可以通過拍賣等管道買入有價值的藝術品,這不僅可以提高銀行的文化品位,提升銀行的社會影響,且對資產的多元化增值有裨益,並可對一些優質私人銀行客戶試行藝術品融資業務。“藝術品作為銀行質押物對於銀行也十分有利。除了業務品種可給銀行帶來利潤,更能獲得一批新的高端客戶。”

  事實上,楊德鈞的提案是多年來外資銀行一直在做的事情,無論是本國藝術品還是外國藝術品,外資銀行都有不同程度的涉足,其中最著名的是瑞士銀行,其對藝術品市場的收購直接影響到國際藝術品的價值。2010年9月,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宣佈“中國藝術獎2010”正式啟動。而國內銀行也同樣意識到其中的機會:2007年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高調推出“藝術品投資計畫”;2009年,建設銀行(601939,股吧)曾推出“國投信託盛世寶藏1號保利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另外,在不同的收藏品產區,這幾大銀行都推出了本土化的藝術品金融服務,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到當地的藝術品市場中。

  銀行涉足藝術品市場只為挖掘更多客戶?

  然而,銀行在藝術品市場中的形象被固定為“出資者”、“外行人”。有市場人士認為,藝術品本來就是一個缺乏標準、“以人為本”的行業,需要更多的是收藏基礎、傳統的收藏理念,不是銀行能輕易介入的。“金融機構顯然並不具有專業的鑒定、評估人才,他們網羅的人才更多的是"理論家"而不是"收藏家"。”

  “另一方面,現階段的藝術品抵押融資的有效需求並未全面形成,藝術收藏圈內的投機心理過盛,金融機構也儘量避免承擔投機風險;保險(放心保)公司也未有相配套的財產險業務,來分擔抵押物可能出現的意外風險。現階段在中國大規模地開展藝術品抵押融資業務條件尚未成熟。”一個收藏者不以為然地評價道。

  此外,也有市場人士對於銀行的“用心”進行了分析:“在我們收藏者看來,銀行涉足藝術品市場可能並不是為了推廣藝術品,倒像是在其主業之餘挖掘新的業務,而業務的開展目的也許不過是為了挖掘更多的客戶,以服務於他們的主業。”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十二屬圖》中的“馬”
《十二屬圖》中的“馬”
U5566P1081T2D142246F6DT20140209094043.jpg (28.64 KiB) Viewed 6127 times

齊白石手劄首度整體展出:全新文本解讀白石老人

2014年02月09日 09:40

 今年是齊白石誕辰150周年。作為致敬,近日,“人生如寄——齊白石的手劄情思”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隆重舉辦。首次整體亮相的齊白石手劄以及200件左右齊白石繪畫作品構成瞭解讀白石老人的全新文本。

  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介紹,該展中齊白石的第一手材料對照其作品,將提供新的視角解讀齊白石的藝術,讓觀眾很清晰地看到齊白石的人生軌跡——

  第一手資料對照作品來解讀

  白石老人親自“做導覽”

  北京畫院收藏的齊白石繪畫、書法、石印、手劄等各種類別的藏品中,手劄的分量之重、體系之完備、種類之繁多是國內外任何藝術機構或個人都無可比擬的。此次借齊白石誕辰150周年,北京畫院將剛剛整理出來的這批手劄進行展出,包括日記、信劄、雜記、詩稿等。與此同時,200件左右的齊白石作品也隨之同時出場,“這個展覽是我館最大規模的展覽,一至四層樓均有展出。”吳洪亮指出。

  據瞭解,此次齊白石的日記及諸文,除個別篇章和論畫段落外,幾乎都沒有大規模發表過。齊白石將藝術視為“寂寞之道”,從不宣傳自己,這些日記和文章也向來不示人。在老人逝世後,家屬將包括手稿在內的遺作捐給擬建中的齊白石紀念館,後因種種原因,紀念館並未建立,所以這些遺作被輾轉收藏於北京畫院。如今,這批手稿首度整體亮相,向外界提供了關於齊白石生活、思想、情感、性格、交遊、成長和藝術創造等各方面的第一手原始材料。這些第一手資料對照作品來解讀,會給人們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同時,這些資料對於齊白石學術研究和二十世紀美術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有別於一般展覽的是,該展將“邀請”白石老人親自“做導覽”。吳洪亮介紹,現場以《白石老人自述》為線索貫穿整個展覽,以第一人稱“我”來導引觀眾。一至四層的展廳以白石自述與白石藏品並置、作品題跋與白石詩稿相對應,營造出齊白石與觀眾在同一場域下相互“對話”交流的感受。

  從木匠到巨匠

  齊白石的人生與藝術充滿傳奇

  齊白石生於清朝同治二年(1864) ,逝於1957年,一生經歷了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期,在近百年的漫長人生中,他從一個鄉間的放牛娃到走街串巷的雕花木匠,再從民間畫師到文人畫家,最後成為一代藝壇巨匠,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展覽負責人介紹:“我們想瞭解齊白石,就一定要把他的藝術和人生經歷緊密地結合起來。”

  “已卜餘年享太平”是白石老人晚年經常撰寫的一句書法,意思是我曾經占卜過自己的晚年會享受到太平、安康的新生活。在齊白石近百年的漫長人生中,經歷了古老中國最痛苦動盪的時期,終於在新中國成立後,過上了自己渴望的“太平”日子,他雅俗共賞的藝術也受到新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眾的歡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禮遇。新中國成立之初,齊白石送給毛主席兩方名印,毛主席為表示答謝,在中南海設宴款待這位湖南同鄉。他後來又送毛主席一幅《鷹圖》軸,及“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篆書聯,毛主席回贈以人參、鹿茸等物。1953年,北京文藝界為齊白石祝壽,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藝術家”榮譽狀。周恩來總理對齊白石更是關懷備至,為了使老人有一個更好的生活創作環境, 1956年,讓文化部購買雨兒胡同一處宅院供其居住。

  齊白石曾雲:“夫畫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祿,方可從事。見古今人之所長,摹而肖之,能不誇;師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誹,然後再觀天地之造化,來腕底之鬼神,對人方無羞愧。不求人知而天下自知,猶不矜狂,此畫界有人品之真君子也。 ”這段樸實無華的話實際道出了齊白石一生堅守的人生觀和藝術觀。他將藝術看作“寂寞之道” ,從不貪慕功名利祿,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藝壇默默地辛勤耕耘。他廣泛地學習古今畫家的優長,轉益多師,但不論學誰,都不丟掉自己的經驗和個性。這位來自湖南楚地的畫家,沒有屈原式的浪漫氣質,反而繼承了湖湘學派重視求真務實的作風。從《芥子園畫譜》到有名無名的前人畫跡,甚至一些弟子或民間工藝品上的圖案,只要有用便勾稿留存;他最討厭那些“開口以宋元自命,竊盜前人為己有,以愚世人”的人,對於古代名跡,他沒有收藏並反復臨摹研習的愛好,他沒有沉重的祖宗包袱,不曾被龐大的傳統和派系觀念束縛而變得謹小慎微,因此能夠膽敢獨造,開創獨具一格的畫風。他早年生活在鄉間,中年“五出五歸”遍遊大半個中國,晚年雖寓居古都北平,但對於鄉間風物夢寐魂牽,因此,他筆下的題材空前的豐富多彩,花鳥畫充滿赤子之心,天趣盎然且生機自得,人物畫詼謔生動,山水畫師法造化,別具一格……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生活的體驗。齊白石將自己的鄉土情懷與獨特的文人氣質相結合,既符合了20世紀藝術大眾化的潮流,又沒丟掉文人精英藝術的人文關懷,從而創造出雅俗共賞的藝術,取得了民眾與美術界專家雙方面的尊重和喜愛。

  市民熱心捐贈

  齊白石十二生肖圖首次亮相

  此外,由北京市民關蔚山捐贈的齊白石《十二屬圖》也在展覽中首次亮相。

  據畫院展覽負責人介紹,在1959年關蔚山捐獻作品中,最珍貴的莫過於整套的《十二屬圖》,即十二生肖。齊白石的繪畫題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能,而創作十二生肖實屬罕見。老人在《十二屬圖》的題跋中寫道“藯三(山)先生既藏予畫多,又欲索畫十二屬,予以有未曾見者,龍不能畫,遂卻之。先生令廠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紙,用心四年,始集成。先生今已為友也,出畫屬題四字,予始得知心苦。八十五歲白石,乙酉。”原來關蔚山很早便想請齊白石畫十二生肖,但齊白石卻因“龍”是民間虛構之物加以推卻,於是關蔚山就請畫店每年向齊白石求索兩三張畫,整整用了四年的時間才終於集齊了一套十二生肖作品。從畫中的年款可知,最早的《如此千里》作於1940年,而《桃猴》則作於1944年,正如老人自言“用心四年,始集成”。而此時兩人也結下了深厚的筆墨緣,成為至交好友。大功告成之日,關蔚山再請齊白石為整套作品題跋,老人欣然題下了這段跋語,可謂藝壇佳話。正因如此,觀眾才能夠有幸在今日欣賞到白石老人的“十二生肖圖”。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國內藝術品市場在嘗試與金融融合。新華社發

  日前,上海市政協委員、交通銀行總行博物館館長楊德鈞提出,由於有不少上海新一代收藏家從異地拍入頂尖拍品,這些交易基本無緣上海的拍賣公司,因此應推動金融業與上海拍賣行的聯姻合作。

  楊德鈞指出,銀行可以進行參股或直接投資藝術品拍賣公司。由於銀行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是信用和實力的象徵,更有利於贏得客戶的信任與青睞。

  新年伊始,國內藝術品在與金融融合之路上動作頻頻,做出一系列突破性嘗試。

  與此同時,經過三年多的準備,國家藝術基金也終於在2013年年末正式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負責基金的具體實施。由文化部和財政部發起,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這項基金,是國家扶持藝術發展繁榮的專項基金,基金總額在“十二五”末將達到20億元。

  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認為,儘管國家藝術基金在國外並不算新鮮,但在國內的成立,是文化贊助與投入機制從相馬機制向賽馬機制的實驗。“國家對藝術的建設與管理,包括投資,由管治與直接介入,逐步走向間接引導與市場自由競爭相結合。”

  效仿外資銀行 國內銀行嘗試參與藝術品投資

  從國際上看,文物藝術品投資已是西方大型金融機構財富管理部門和私人銀行部門為其高端客戶提供的一項重要的理財服務,也是面向機構投資者較為成熟的另類投資品種。而文化提供方則依據通過雲平臺實現的文化營業額按一定比例支付傭金,該傭金作為“文化雲”平臺維護運作資金的來源之一。

  金融機構在全球藝術品的培育和發展中始終扮演重要角色。2008年破產的雷曼兄弟集團曾購入大量藝術品。摩根大通在紐約總部的辦公樓內,藏品處處都是。而瑞銀集團在解散它的藝術收藏團隊之前,藏品規模已達5萬件,可媲美大多數美術館。就在雷曼兄弟破產的第二天,對沖基金經理斯蒂芬•科恩以1200萬美元購入了當代藝術史上最具新聞性的一件作品: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製作的一條泡在福馬林裡的鯊魚標本,取名《生者心目中無謂之死亡恐懼》。
  外資銀行也早在上個世紀就參與到藝術品投資領域,例如瑞士銀行在世界各地搜羅最好的藝術品,從事收藏交易,此舉直接影響著國際藝術品交易的價格。據業內人士介紹,外資銀行介入藝術品市場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購買具有增長潛力的藝術品,作為銀行自己的投資或收藏;二是將藝術品交易納入到私人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計畫之中,作為代客業務。

  據瞭解,2010年9月,法國興業銀行宣佈“中國藝術獎2010”正式啟動。這是其投資中國藝術市場的一項重要舉措。

  業內人士表示,外資銀行在中國傳統金融產品領域尚處於開拓期,不少外資銀行通過投資多元化來擴展業務和影響力。藝術品市場由於受高端階層喜愛,也成為多家外資銀行選擇的熱點。

  除外資銀行外,國內銀行也紛紛參與了藝術品投資領域。其實,在2007年民生銀行高調推出“藝術品投資計畫”後,藝術品投資與金融業的聯姻便開始漸漸浮出水面。2009年,建設銀行曾推出“國投信託•盛世寶藏1號•保利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成為國內首款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也都有藝術市場方面投資相關的理財產品問世。

  除此以外,從事對沖基金、保險、投資的高級管理人員正和博物館策展人、畫商、藝術家一起出現在201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來系統學習藝術的門類和流行趨勢的,這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

  從無人問津到炙手可熱,藝術品投資在中國似乎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2010年,中國首度問鼎全球藝術品拍賣的龍頭位置,到了2012年,藝術品交易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1.3%。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規模高達50.7億美元,相當於法國十年拍賣收入的總和。但目前國內私人銀行尚處於專業化服務和品牌建立階段。而對於涉及藝術品理財的設想,還只能局限于為高端客戶提供相關沙龍、展覽、諮詢等服務。

  藝術品抵押融資仍缺乏實操性

  “銀行業本身也完全可以通過拍賣等管道買入有價值的藝術品,這不僅可以提高銀行的文化品位,提升銀行的社會影響,且對資產的多元化增值有裨益。這一做法確有國際成功先例。”楊德鈞提出,可對一些優質私人銀行客戶試行藝術品融資業務。“近年來,國內藝術品市場不斷升溫,吸引了大量資金從樓市、股市流入,業界期望能用藝術品作質押,獲取貸款。如果可以通過藝術品質押貸款,那麼市場投入藝術收藏的資金可以較大幅度增長,對收藏市場的推動作用將十分明顯。”

  在藝術品抵押融資業務日益推廣的今天,其實際操作性卻仍未被廣泛認可。即便是金融業極其發達,藝術品市場相對規範的美國,此業務也只在屈指可數的幾家銀行的私人財富管理部,作為一種增值服務提供給現有客戶。

  據瞭解,瑞銀集團UBS推出的藝術品貸款最多可將信貸額度設定為1.5億元,但是其實真正承接貸款業務的卻是在該領域實踐已久的移民銀行藝術金融。瑞銀將有需求的客戶介紹給移民銀行,收取一定金額的介紹費,移民銀行再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和情況決定是否授予貸款。類似的金融機構像HSBC滙豐銀行的私人財富管理部門,也同樣與專業的藝術品諮詢公司保持著類似的合作關係。
  在美國提供藝術品融資服務的銀行主要有花旗銀行、美國銀行以及之前提到的移民銀行。這類服務主要針對高淨值人士、畫廊、信託基金及博物館等。銀行放貸與否的決策建立在對藝術品價值的評估以及對貸款人授信額度的考察上。

  貸款利率與普通銀行貸款相近,通常在30日平均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加2%和優惠利率(銀行提供給優質客戶的利率)加2%之間。在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貸款者可以獲得1至5年的信用額度或定期貸款,而移民銀行則可以提供長達20年的長期貸款。銀行最高借款額不超過藝術品估值的50%,而且通常並不要求佔有抵押品。銀行往往對貸款人也有特殊的要求,比如美國銀行就要求貸款人擁有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被廣泛認可的收藏品,藏品的門類多樣,並儘量避免只集中於某一年代,這樣做的目的是用分散風險的方式尋求整體價值的穩定性。

  蘇富比和佳士得也提供最高期限為一年的藝術品貸款業務,最高貸款額度不超過最低拍賣估價的40%-50%,貸款的利率通常高於優惠利率2%至3%。而這些貸款是一種純粹以資產為基礎的交易,因此不受貸款人授信額度的制約。
  另外也有一些專業藝術品借貸者提供最高期限為3年的高利率貸款,客戶可以借出高於藝術品估值50%的金額,貸款的價值基礎通常會以公開市場交易價格為准。貸款利率則比優惠利率高出3%至10%。這一類的借貸者或機構通常要求貸款人以藝術資產作為抵押,並佔有用於抵押的藝術品。

  據瞭解,目前國內的拍賣行亦有開展藝術品貸款業務,具體做法是在銀行授予拍賣公司的授信額度內,為資金臨時短缺的客戶提供短期貸款,但是授信規模很少超過1億人民幣。目前,更多的是一些想介入金融領域的藝術界或准藝術界人士單方面極具熱情地推進,但是金融機構反應平平。

  業內人士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藝術品的客觀價值很難確定,金融機構更是缺乏藝術市場的專業人才擔任評估鑒定的工作;另一方面現階段的藝術品抵押融資的有效需求並未全面形成,藝術收藏圈內的投機心理過盛,金融機構選擇儘量避免承擔投機風險;保險公司也未有相配套的財產險業務,來分擔抵押物可能出現的意外風險。現階段在中國大規模地開展藝術品抵押融資業務條件尚未成熟。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中國國家美術館將開建 將成世界最大國家美術館
2014年02月10日 09:19:28

  坐落于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地標式建築中國國家美術館將於今年開建。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這一總建築面積約12.9萬平方米的專案計畫於一季度開工,2017年底完工。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美術館。

  據瞭解,該館將重在實現藝術博物館的功能,重點突出兩大主題:一是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的長期固定陳列,以歷史發展為主線,同時設立重要美術現象、重要藝術家專室,大規模陳列館藏作品。二是前瞻美術的未來發展,為多種形態的視覺藝術提供充分展示條件。在此基礎上,設立三大收藏展示區,即書法篆刻、民間美術和國際藝術。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專案最終設計方案競標的設計師均來自國外,其中有多位榮獲過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普里茲克建築獎。
  從規劃上看,這一專案比鄰鳥巢和水立方,地處奧林匹克公園文化綜合區。這一區域總體範圍約25公頃,由西至東依次排列為文化建築群、步行廣場以及文化商務區,地上建設規模約65萬平方米。有三個重點單體專案,即中國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和中國國學中心。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中國買家助全球藝術品拍賣創新高

法國藝術品市場數據公司稱,全球藝術品拍賣額在2013年再創新高,中國仍是最大買家。

總部設在法國的世界著名藝術品評估和市場分析網站ArtPrice說,在2013年全球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到120.5億美元。該網站稱,2013年全球範圍出售、包括繪畫、雕塑和攝影作品在內的藝術品,銷售額增長了13%。

2012年中國國內的藝術品需求下降,導致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下跌9%,但之後又出現回升跡象。

在2013年,中國連續第4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買家,中國藝術品收藏家購買了價值超過40億美元的藝術品。

位居第二的是美國,美國買家去年購買的藝術品比2012年增長了20%。

Artprice的行政總裁厄爾曼說:「中美兩國佔據了世界藝術品市場的三分之二購買力。」

英國位居第三,藝術品成交額達到21億美元;法國位居第四,然後是德國和瑞士。

厄爾曼預測,由於藝術品成為投資者「真正的避風港」,2014年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將會迎來另一個豐收年。

(BBC)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當代水墨將由千百萬普通藏家托起


  2013年藝術市場,當代水墨一路走紅,當代水墨從多年前美術館與畫廊的展覽,走到了拍賣場上,內地各大拍賣公司紛紛開設了相關的專場。

  就在過去的這一年中,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李可染的《井岡山》成交價高達8412萬港元、張大千的潑彩巨制《闊浦晴嵐》以4156萬港元成交;在北京匡時秋拍中,黃胄的《巡邏圖》和《幸福一代》分別以4542.5萬元和4025萬元的高價成交;尤其是在2013年12月2日北京保利秋拍中,黃胄的《歡騰的草原》以1.288億元的天價成交,刷新了黃胄作品個人最高紀錄,位元列2013年全球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榜首,這也是內地秋拍唯一一件過億元拍品,黃胄成為繼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之後又一位進入億元俱樂部的中國畫大家。

  無獨有偶,在過去的一年中,蘇富比、佳士得、中國嘉德、北京保利與北京匡時五大拍賣公司都舉辦了與當代水墨相關的活動:中國嘉德在香港春拍中推出了“香港水墨”專場,推出劉國松、呂壽琨、王無邪、陳福善、朱興華、梁巨廷、靳埭強、丁衍庸等20位香港本地的藝術家共25件作品,全場總成交額逾590萬港元。蘇富比在香港秋拍中的“早期現代水墨大師”專場,也推出21位藝術家的41件拍品,結果成交率為92.68%,拍得總成交額逾2540萬港元。朱偉作品《水墨研究課徒系列》估價160萬港元,最終以約75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劉國松的《子夜太陽》也以630萬港元成交。

  2013年,可謂是“當代水墨年”。

  黃胄《歡騰的草原》,是一件帶有著特殊時代意義的“國禮”繪畫作品。

  《歡騰的草原》創作於1981年,表現了新疆柯爾克孜族人民正在進行傳統體育項目“馬上角力”的活動場面,畫面描繪了七位元女性人物、九條牧羊犬、七十多匹駿馬,如此眾多的表現物件,畫幅尺寸達到驚人的46平尺。黃胄在1981年以《歡騰的草原》為題材僅創作了兩件作品,一件現珍藏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接待國賓的18號樓,而拍賣的這件作為國禮由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贈予美國實業家哈默博士。哈默博士除了能源巨賈的身份之外,也是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他對沙俄羅曼諾夫王朝藝術品的收藏舉世皆知。為國人所熟知的是,他曾把陳逸飛《故鄉的回憶——雙橋》贈予鄧小平同志。在哈默的辦公室中,只懸掛了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一件是17世紀魯本斯的作品,另一件就是黃胄的這件《歡騰的草原》。《歡騰的草原》集中了黃胄在人物畫、動物畫兩方面高深的藝術造詣,是可交易的黃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獲得這樣的拍賣成績可謂實至名歸。

  “當代水墨”又稱“新水墨”,指不同過去的當代社會、經濟、科技與文化的發展狀態下的水墨之表現元素,是以傳統中國畫中最基本的水墨材質與形式來表達當下的時代背景,其中既有傳統傳承之要素,又有當下時代的文化風尚與取向,所以說當代中國水墨是介於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之間的相互關聯而又獨自存在的藝術表現形態。

  “當代水墨”究竟前景如何呢?

  作品拍得750萬港元高價的朱偉說:“一個和諧正常不扭曲的市場是以千百萬普通收藏家為核心的市場,這些在西方早已做到,所以他們的文化藝術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不斷探索的動力,我們能叫得出名來的優秀藝術家大師都不是靠國家或炒家養活而生存的。即使是資本推動最後也是要千百萬普通藏家埋單,一個優秀的藝術家身後一定會有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欣賞者供養者,這樣藝術家才能騰出空兒來專心投入創作,回報給熱愛藝術的衣食父母們。”

  那麼,作為一名“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普通藏家應該關注哪些當代水墨作品呢?

  首先,要練就一雙慧眼,再去進行收藏投資。也就是說,要找對的藝術家,再收藏他們的作品。要關注那些常年在自己的藝術領域探索和實踐,對於自己的創作和藝術理念都有獨特的理解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藝術體系,繪畫脈絡清晰,有著非常鮮明的個性化繪畫語言和符號的畫家。他們的作品一般價位低,沒有被市場過度開發,安全係數非常高,升值潛力大,同時收藏者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很適合剛進入收藏領域或者資金量少的收藏者。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赖少其作品《莲花山》
赖少其作品《莲花山》
U5566P1081T2D142946F6DT20140214113053.jpg (52.46 KiB) Viewed 6089 times
近現代書畫去年誰最值錢:北黃胄南賴少其

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最新出爐的報告,2013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全年總成交額為643.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46%。其中,2013年秋拍(8至12月)成交總額為333.08億元人民幣,比春拍成交額略高。

  去年秋拍中國近現代書畫板塊不溫不火,雅昌“近現代名家指數”跟蹤的24位元樣本藝術家中,有9位藝術家指數處於下滑通道,其中陳少梅、吳湖帆、張大千的作品指數下降幅度最大。

  對此,業內人士大多認為,未來3至5年內將仍然處於調整期,精品與普通作品之間的價格將呈兩極化趨勢。

  普通買家成拍場最大人群

  中國書畫板塊一直佔據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半壁江山,其成交的活躍程度,一直被視為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晴雨錶。根據雅昌這份《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2013年秋調查報告》,2013年秋拍,中國書畫板塊共收穫177.7億元,占中國藝術品市場的53.35%。

  以前最大的買家群體要麼是收藏家,要麼是投資者。但去年的資料顯示,秋拍共有65.17%的作品在5萬元門檻以下成交,雖然其市場份額只占到4.68%,但是顯示出藝術品市場初級購買群體的擴大。

  羊城晚報記者從多個拍賣行也瞭解到,5萬元以下的價格是最易被人接受的,這一買家群體很多都是普通市民,這也折射出藝術走進生活的趨勢。

  古代書畫:帝王書畫最受追捧

  古代書畫板塊在中國書畫拍賣市場中佔有約20%的份額,在2013年中國書畫成交TOP50榜單中,古代書畫就佔據了19席,成交額占比為40.82%

  在去年秋拍中,宋代帝王書畫很走俏,作品上拍150件,成交85件,單件均價達到548萬元,其中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手卷)以6171.2萬元成交,宋理宗的《楷書淺沙流水聯句》(冊頁)以4255萬港元易主。

  事實上,中國古代書畫板塊長期以來以明清時期的書畫作品為主,2013年的秋拍也不例外。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清代帝王書法持續升溫,尤以乾隆帝作品最為搶眼,如北京保利專場上,乾隆帝《禦臨唐寅•文徵明蘭亭書畫合璧》就以5462.5萬元成交。

  在清代帝王書法作品中,乾隆的書法作品上拍數量最多。
  1
  近現代書畫:北有黃胄南有賴少其

  相比于資源稀缺、鑒定困難的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一直作為中國書畫的中堅力量。但由於精品名作減少,2013年秋拍這一板塊不溫不火。雅昌“近現代名家指數”也比上季度下降了7%,24位元樣本藝術家中9位元藝術家指數處於下滑通道:其中陳少梅作品指數降幅最大,為42%;吳湖帆作品指數下降38%,張大千作品指數以36%的降幅位居第三。

  此外,近現代書畫的5大畫派指數分佈中,京津畫派、海上畫派、新金陵畫派三大畫派的指數均出現下調,而長安畫派、嶺南畫派的指數則有所上升。

  若論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最為火爆的藝術家,去年非黃胄莫屬。其1981年的作品《歡騰的草原》,在北京保利拍出了1.288億元的高價,成為去年中國近現代書畫最貴的作品。

  黃胄也成為繼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之後,又一位元作品過億元的近現代畫家。同一專場中,黃胄的多幅作品也拍出了過千萬元的高價。

  黃胄貫徹了以西方寫實手法來改造中國畫的“徐蔣”體系,是重要的過渡性人物。然而,由於市場上贗品數量大以及畫家作品存世量大等多種原因,使得其作品一直無法比肩齊白石、傅抱石等人。但黃胄的優勢也在於精品力作多,文人式消遣類作品少,令其精品完全可以與另幾位大家分庭抗禮。

  而在南方市場,去年的“紅人”則是賴少其,其作品《黃山夢遊圖》在廣東春拍拍出了1725萬元,刷新賴氏作品成交紀錄。之後的秋拍中,46件作品組成的賴少其書畫專場也斬獲了近3000萬元。

  相比于齊白石、傅抱石、關山月、黎雄才等最具市場號召力的大家,黃胄和賴少其的作品的價值相對被低估。特別是賴少其,早幾年他甚至被拒於嶺南書畫的大門之外。

  對此,崇正拍賣總經理許習文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賴少其生於廣東,晚年回到廣東,藝術上的‘變法’也在廣東完成。雖然其畫風與嶺南畫派不同,完全屬於新安畫派一脈,但我認為嶺南書畫面貌眾多,不應該單憑畫風劃分,而是應該從地域進行劃分。”
  專家看法:還有多少黑馬值得關注?

  許習文認為:“目前,受全國市場關注的還只是嶺南畫派,其他嶺南名家並未被廣泛認知,譬如康有為、梁啟超的書法還有再走高機會;國畫研究會近年的市場認知度有很大提升,行情上漲迅猛,但未被全國市場廣泛認可;又如丁衍庸和王蘭若等畫家,作品價格仍被低估。”

最新拍賣資訊: http://hongkongmart.com.p9.hostingprod. ... B%E6%9C%83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不容忽視的齊、張


  黃胄的作品雖然在2013年的拍賣市場表現突出,但是要論市場規模,仍然無法與齊白石、張大千相提並論。根軍雅昌藝術網統計,2013年,黃胄共計上拍作品427件,成交331件,總成交金額達到5.4億元。與之相比,齊白石在2013年共上拍作品639件,成交519件,總成交額13.8億元;張大千上拍作品629件,成交507件,總成交金額16.5億元。這說明齊、張兩位藝術家仍然是近現代書畫市場最突出的貢獻者。

  在2013年近現代書畫拍賣排名前10位中,這種優勢更為明顯,齊白石、張大千共有5件作品進入榜單,二人佔據了榜單的半壁江山。張大千的表現更為搶眼,在榜單中佔據4席。這樣突出的表現也跟香港蘇富比在2013年再次推出“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有關。2011年,香港蘇富比首次推出“梅雲堂藏張大千畫”,25件作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高達6.8億港元,張大千的《嘉耦圖》更是以1.9億元的價格創造了其作品的拍賣紀錄。而2013年的同名專場再次推出25件作品,只有一件流拍,總成交額3.3億港元。其中,《鳳蕭圖》和《招隱圖》兩件作品分別以7,040萬港元和7,180萬港元的成交價格進入近現代書畫年度前10。而迄今為止,張大千作品拍賣前10名清單當中,這兩場專拍也貢獻了4件作品。

  雖然張大千和齊白石的表現突出,黃胄也成為2013年的市場“黑馬”,但除此之外,高價位拍品的市場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同樣也有新人進入這個榜單。比如嶺南畫派的藝術家黎雄才,他的《長青不老松》在北京榮寶春拍中以8,960萬元高價成交,這也說明市場在尋找新熱點的同時,也在深入挖掘地方畫派的價值。

  私人收藏專場大爆發

  與藝術家方面相比,2013年書畫拍賣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私人珍藏專場”的豐富多彩,加之各類特色專場的出色表現,這也助推了整個版塊的成績。比如,中國嘉德春拍18個專場中,有13個為書畫版塊推出的特色專場,其總成交額達到了11.62億元,占整個書畫版塊總成交額的47.27%。尤其是嘉德“大觀”專場中的“老舍胡絜青藏畫”專題,上拍的16件作品包括八張齊白石、四張黃賓虹、兩張吳昌碩、一張傅抱石和一張於非闇,件件都堪稱這幾位畫家的“標準件”。最終,這16件作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達到1.676億元。而縱觀中國嘉德春秋兩季大拍的近現代書畫版塊,共有10個私人珍藏的專場獲得了100%的成交率。

  北京保利也在2013年推出若干私人收藏專場,春拍中“務本堂藏齊白石小品專場”22件作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達到1,943.5萬元;秋拍中“李琦馮真家藏”54件作品全部無底價上拍,最終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達到3,232.075萬元。此外,北京匡時在秋拍共推出7個私人收藏近現代書畫專場,其中6個專場100%成交,“苦樂齋”藏近現代書畫專場更是創造了超過億元的成交總額。

  私人珍藏,尤其是名家的私藏,使得拍品更加真實可靠,使得買家也少了鑒定的困擾。與此同時,很多私人珍藏的作品都是未曾在市場上露面的“生貨”,這對買家而言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許多私人藏家與藝術家交情甚篤,這也為作品的高價成交增加了附加值。2013年的近現代書畫版塊,各大公司對私人珍藏如此重視,也說明市場在調整期當中也在努力挖掘潛在的市場機能。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張大千作品一年賣出3億多美元 成交額世界第三
2014年02月20日 09:39

  日前,全球頂尖的線上藝術品交易和研究平臺Artnet根據年度作品成交額評出2013年度 “十大藝術家”排行榜:安迪•沃霍爾以4.271億美元高居榜首,張大千、齊白石和趙無極三位中國藝術大師榜上有名。其中張大千以3.206億美元高居第3位,齊白石以2.656億美元位居第5位,趙無極則以1.583億美元位列第9位。

  此次進入榜單的三位藝術家均為中國畫壇的巨匠,其引領的中國字畫板塊仍為國內拍壇主力軍,佔據著拍賣市場半壁江山。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