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Post Reply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乾隆玉璽在法被拍50萬歐元 或是圓明園被盜文物

2013年12月01日06:41

11月24日,一枚乾隆玉璽在法國聖布里厄上拍,最終以50萬歐元(約合412萬元人民幣)成交,購買者為亞裔人士。因該玉璽很可能系圓明園被盜文物,所以此事激起中國網友的強烈不滿。

據此次拍賣的估價人透露,該印璽呈山形,高9.3釐米,寬4.2釐米,購買者通過電話競價,不能確認其身份。據這枚玉璽的法國“收藏者”表示,此寶物是今年初在法國一位剛去世的富人家裡被發現的,它被隨意擺放在一個櫥窗下面,並不引人注意。對於此玉璽的最初來歷,拍賣公司並不願承認它曾屬於圓明園,但透露說它是“18世紀以來由一些船員從遠東帶過來的物品”。

法國曾在2008年、2010年、2012年分別以550萬歐元、330萬歐元、112萬歐元的價格拍出多件清代皇帝玉璽,這一系列舉動曾招致中國線民的強烈抗議。此次拍賣的玉璽雖然成交價不高,但同樣挑動了線民的神經,一些網友稱法國此舉為“強盜行為,應予以嚴厲抵制”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12月1日北京,蘇富比現當代中國藝術拍賣現場座無虛席。
12月1日北京,蘇富比現當代中國藝術拍賣現場座無虛席。
cn03auction-articleLarge.jpg (67.16 KiB) Viewed 7924 times
周日,趙無極畫作《抽象》在蘇富比現當代中國藝術拍賣會上以7600萬元落槌。
周日,趙無極畫作《抽象》在蘇富比現當代中國藝術拍賣會上以7600萬元落槌。
02sino-Abstraction-articleLarge.jpg (63.88 KiB) Viewed 7924 times

蘇富比北京落槌,趙無極畫作拍出8900萬

藝術黎黎2013年12月03日

12月1日下午,法籍華人畫家趙無極的代表作《抽象》(Abstraction)經過激烈競拍,被山西藏家張小軍以人民幣7600萬元在北京國貿三期國貿大酒店競得(含傭金後8968萬元)。這次拍賣打破了畫家本人作品此前拍賣成交的最高紀錄5674萬元,也是國際拍賣行蘇富比(Sotheby』s)在中國大陸舉行的首次商業拍賣會上,成交最高的一槌。

蘇富比現當代中國藝術拍賣會是其北京藝術周的高潮,共有逾140件拍品參拍,總成交額達2.27億元,幾乎為總估價的兩倍。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Kevin Ching)周一在電話中表示,最令人激動的是,六位藝術家的六件作品刷新了拍賣紀錄。

蘇富比執行副總裁理乍得·巴克利(Richard Buckley)在拍賣接近尾聲時也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對今天的拍賣非常滿意,中國藝術品市場潛力巨大,情況只會越來越好。」

這種對中國市場的樂觀展望背後,也有蘇富比全球拍賣業務尋找新市場突破的需要。去年9月,蘇富比與中國國企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合資成立蘇富比(北京)拍賣公司,蘇富比控股80%。根據蘇富比2012年年報,蘇富比去年藝術品成交額為54.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0億元),同比下降7%。

蘇富比在其年報中表示,「北京的合資公司將從戰略上加強蘇富比在中國內地的長期存在,並從中國藝術品市場機遇中獲得潛在收益。」

而另一大國際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也隨後於今年4月9日宣布在中國大陸獲得拍賣執照,落戶上海靜安區,並於9月底完成了中國內地首拍,成交額為1.54億元。

蘇富比(北京)去年成立後即在中華世紀壇進行了象徵性的首拍,並在今年9月進行了「愛佑新生」慈善拍賣。但剛剛落幕的「蘇富比北京藝術周」則是蘇富比落戶北京後最大規模的一次藝術活動,也是蘇富比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的重要試水。

蘇富比周日在北京國貿的拍賣,天竺文化保稅區也成為關注焦點。佳士得在上海佔得上海自貿區優勢的同時,北京歌華與天竺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合作、在北京空港建立的文化保稅專區,也相當於提供了「境內關外、空港保稅」的功能。

蘇富比這次拍品中有九件是海外徵集。據蘇富比高級公關經理鄧沅婷(Winnie Tang)在預展上介紹,展品從國外到歌華文化保稅區內,不需繳納關稅,同時,通過關稅擔保方式,貨品也可以出區在中國境內進行展示、參與拍賣等活動。

以本次重點拍品趙無極畫作《抽象》為例。這幅畫作由芝加哥藝術學院委託,是海外徵集的拍品。若買家將這幅保稅畫作運往香港地區或國外,則無需繳納中國內地對藝術品進口徵收的6%關稅及17%增值稅。

儘管擁有文化保稅區這項利好,蘇富比也多次提到在中國不得拍賣文物這點遺憾。中國現行《文物保護法》規定:「禁止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這也是國際拍賣行在中國內地面臨的另一障礙。

蘇富比這次在中國內地試水可謂頗費心機,呈現的現當代中國藝術拍品中,不僅包括趙無極不同創作時期的三幅畫作,《抽象》(1958)、《抽象山水27.08.91》(1991)和《25.5.2001》(2001),還徵集了一批近年看漲的中國現當代畫家作品,如曾梵志、岳敏君、徐累等。10月,在香港蘇富比四十周年晚間拍賣上,曾梵志的另一作品《最後的晚餐》(2001)則拍出天價1.80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18億元),創下亞洲當代藝術品新高。

除了這場拍賣外,11月28日至12月1日活動期間,蘇富比還舉辦了三場私人洽購展、兩場海外精品展及系列藝術講座與論壇。私人洽購展「現代藝術巨匠展:從倫勃朗到畢加索——西洋藝術的人物表現」,從倫勃朗·哈曼茲·凡·瑞金的經典肖像畫《雙手叉腰男子像》(1658)、巴布羅·畢加索《畫家》(1967)、奧古斯特·羅丹的《蹲坐女子像》(1908)等展品看,目標客戶顯然是針對中國藏家。
在國際拍賣行紛紛試水中國內地的同時,中國本土拍賣行也並未放鬆攻勢。中國嘉德國際拍賣秋拍以23.97億元收官,北京保利國際拍賣秋拍也自11月30日起拉開序幕。

儘管國內外拍賣行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布局各有側重,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藏家,請捂好錢袋子。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拍賣現場
拍賣現場
U5826P1081T2D135686F7DT20131203094159.JPG (60.27 KiB) Viewed 7921 times
黃胄《歡騰的草原》
黃胄《歡騰的草原》
U5826P1081T2D135686F6DT20131203094159.jpg (33.79 KiB) Viewed 7921 times
黃胄《歡騰的草原》1.2億成交 創拍賣紀錄
2013年12月03日 09:42

書畫大師黃胄的作品《歡騰的草原》在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賣會近現代書畫夜場中以1.288億元成交,大幅刷新黃胄作品個人拍賣紀錄,成為今年全球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榜首,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內地秋季拍賣市場上唯一過億作品。

  12月2日晚7點45分,北京保利2013秋拍近現代書畫夜場“黃胄美術基金會推薦專場”首件作品黃胄《歡騰的草原》以1300萬人民幣起拍,第一位應價者即叫出3000萬元,第二位即給出5000萬元,在第三位競標者給出6000萬後,競價開始以標準競價階梯上行。經過約8分鐘時間的35輪競價,作品最終以1.12億元的價格落槌,加傭金價格高達1.288億元。

  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先生透露:《歡騰的草原》是民間最好的一件黃胄作品,拍前就受到廣泛關注,有超過60位買家表達出購買意向,其中不乏被這件作品吸引入場的新買家。這件作品的買家是一位元南方企業家,據我所知,他的收藏以當代水墨作品為主,這可能是他第一次購買黃胄作品。《歡騰的草原》以1000多萬起拍並以過億元成交,說明市場上有很多渴求高品質藝術品並具有競價能力的買家,市場在回暖。

  今年秋拍,保利拍賣有幸與黃胄美術基金會進行合作,特設“黃胄美術基金會推薦專場”,專場所有作品都經黃胄先生家屬嚴格把關。黃胄先生罕見巨幅精品《歡騰的草原》是本專場的領銜之作。《歡騰的草原》繪製於1981年,表現的是新疆柯爾克孜族人民正在進行傳統體育項目“馬上角力”的活動場面,畫面描繪了七位元女性人物、九條牧羊犬、七十多匹駿馬,如此眾多的表現物件,畫幅尺寸達到驚人的46平尺。黃胄在1981年以《歡騰的草原》為題材僅創作了兩件作品,一件現珍藏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接待國賓的18號樓,此件作為國禮由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贈與美國實業家哈默博士。哈默博士除了能源巨賈的身份之外,也是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他對沙俄羅曼諾夫王朝藝術品的收藏舉世皆知。為國內所熟知的是,他曾把陳逸飛《故鄉的回憶——雙橋》贈與鄧小平同志。在哈默的辦公室中,只懸掛了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一件是17世紀魯本斯的作品,另一件就是黃胄的《歡騰的草原》。《歡騰的草原》集中了黃胄在人物畫、動物畫兩方面高深的藝術造詣,是可交易的黃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獲得這樣的拍賣成績可謂實至名歸。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的力作《花實各三千年》
齊白石的力作《花實各三千年》
tyt.jpg (274.12 KiB) Viewed 7920 times
齊白石給李宗仁畫的四個壽桃以3450萬成交
2013年12月03日 14:22

12月2日的北京保利2013秋拍近現代書畫夜場中,齊白石的力作《花實各三千年》以3000萬落槌,加傭金達到了3450萬元,創造了齊白石壽桃題材單件作品最高記錄,成為當天夜場拍賣的一個亮點。

  4個蟠桃賣出了3450萬元,相當於一個桃子的價格就超過800萬,這樣的天價桃子“堪比王母娘娘的蟠桃了”。齊白石畫過很多壽桃,但這幅壽桃的珍貴之處在於,這是齊白石畫給李宗仁的作品,做於1937年,這時的齊白石經過衰年變法,已經形成個性化風格,作品構圖巧妙,筆力更加沉厚,意境、格調更加和諧高超,正進入其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這幅壽桃應為白石老人的得意之作,後提款贈送給了李宗仁。

  這幅壽桃畫面章法生動,下幅一棵粗壯的桃樹,上方一抹繚繞的雲氣,再加之左側的篆書題跋,搭配巧妙,疏密有致,既描繪出鮮豔的桃子,又烘托出仙境的氛圍,且通過題跋的環繞使畫面具有一種裝飾性。畫法上,碩大的桃實直接以沒骨法畫出,筆尖用極重的洋紅,筆根水份飽滿,再以藤黃點染,墨色淋漓盡致,表現出桃實嬌豔的特質;葉子以淡色畫出,後用濃墨勾葉筋,筆法率意,與桃實構成冷與暖,粗與細的對比;樹幹以淡墨寫出,造型粗簡,使其不喧賓奪主。整幅佈局生動,變化多端,造型簡約,筆墨粗獷樸拙,色彩鮮豔亮麗,應是齊白石創作盛年的一幅佳作。

  齊白石與李宗仁的交往

  這幅壽桃還是齊白石與李宗仁之間一段君子之交的見證。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一片混亂, 糧煤奇缺,糧食短缺,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齊白石在北平甚至無法維持生活,李宗仁主動上門看望這位木匠出身的老畫家,指定專人定期送去大米、麵粉、煤炭等,並邀請齊白石到家中作客。齊白石對這位素昧平生的李宗仁“禮賢下士”非常感激,特地繪一幅壽桃橫幅贈給李宗仁伉儷。李宗仁回敬他本人抗戰初期在台兒莊車站拍攝的一幀照片。

  1948年4月,李宗仁當選為國民黨副總統。他到南京就職時,齊白石不顧八十多歲的高齡趕畫了20幅畫贈給李宗仁,並情深意重地對李宗仁說:“這些畫留給你,一旦在政治失意時可以派作用場,可使你日後拍賣方便。”李宗仁深受感動,他誓言:“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變賣這些畫。”1949年,李宗仁雖匆忙離開祖國卻沒有忘記這批畫,將其隨身帶到海外,一直沒有變賣。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王健林2820萬美元買下畢卡索的一幅名畫《兩個小孩》
王健林2820萬美元買下畢卡索的一幅名畫《兩個小孩》
U8596P1081T2D135194F6DT20131128081530.jpg (25.49 KiB) Viewed 7916 times
中國首富王健林的收藏記
2013年11月28日 08:15

作者: 黃秋麗

  【中國企業家網】2820萬美元買下畢卡索的一幅名畫《兩個小孩》,3.2億英鎊收購英國最大的遊艇公司聖潮汐,2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

  王健林正在全世界買東西。不好意思,比較一下就知道,在首富先生的世界裡,買張名畫不過是小菜一碟。但網友們認為他是“土豪”,一擲千金,風險太高。

  王健林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撿了漏”。這是王健林收藏的第一張西方名畫,他的團隊開出了5000萬美元的心理價位,這個數字是2820萬美元(1.72億人民幣)的最後成交價的1.7倍。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西方經濟不景氣,藝術品收藏市場也到了低谷,機會難得。這張畫他的團隊已經研究了半年,志在必得。

  香港首富找內地首富買畫

  知道王健林是首富的人多,知道他是大收藏家的人不多。“(萬達)在近現代中國畫收藏上,跟萬達在商業地產的地位是一樣的。”王健林說。他正在建造大連萬達美術館,還準備在北京建造一個美術館。眼下,萬達在銀行租了一個幾百平方米的保險庫,畫都放在裡面,有人估計僅這些畫作就價值幾十個億。

  1970年代還在部隊時,王健林在業餘時間開始研究字畫,慢慢著了迷。從1980年代開始,他開始玩收藏,最開始什麼都收,後來他聽從了朋友的建議,開始專注收藏近現代作品。

  “做收藏非常考驗眼光,跟做生意一樣。”王健林說。早在上世紀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他就敢於下重金,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現金都拿出來,砸在一幅畫上。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萬的價格出售傅先生的代表作《龍盤虎踞》。這是傅抱石60多歲時的作品,也是他創作時間最長的一幅畫,是他的一號代表作。“在當時800萬都可以搞房地產了,但是我看了,知道這畫以後是絕對不可能再有了。”王健林當即決定下手,800萬對他而言也有壓力,於是分四期兩年付款,每次200萬。王健林說敢於這麼做,不是因為看得准,而是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像這種真跡,過了就沒有了。”

  1993年,王健林以14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李苦禪的《五隻鷹》。這幅畫曾是榮寶齋的中堂畫,在榮寶齋掛了幾十年。最初榮寶齋出價100萬,王健林直接加價到140萬。“這就是眼光,當市場上出10萬,你敢於出50萬,他就經不起誘惑了,就賣給你了。”王健林說。幾年之後,榮寶齋新任總經理來找王健林,使出了各種招式,包括加價回購或者拿別的畫作置換,想拿回這幅珍貴的中堂畫,但是王健林堅持不買。

  中堂畫的故事不止這一個。1990年代後期,王健林花了550萬,從日本的一個博物館買回了李可染最得意的代表作。1972年中日關係正常化,這幅畫作為禮品贈送給了日本訪問團。當時是周總理親自交代,讓李可染創作了這幅畫。因為見證了這段歷史,它也曾是日本這家博物館的中堂畫,還是日本唐人館冊子的封面。

  很多人找王健林賣東西,也有不少人來找他買東西。某香港富商曾找過他,買吳冠中最重要的一幅代表作,開價兩個多億。這幅畫買來不到9年,已經能賺2億,王健林的收藏團隊有人心動,但他忍住了。“今天2億給他,明天2億就再也拿不回來了。”王健林說,“這不是錢的問題,一個無價之寶它沒有了。”後來他派人去推脫,說這是文物、不能賣出去。

  辦畫展一擲千金

  上世紀1990年代,王健林在收藏界已經小有名氣,但他在收藏界聞名遐邇,還是因為吳冠中。1997年,王健林第一次拜訪吳冠中時,他還是一個有巨大爭議的畫家。王健林最喜歡吳冠中的作品,曾經花費鉅資,上下搜羅,幾乎買下了流落在國外所有的吳冠中作品。
  2003年,王健林已經擁有吳冠中70多幅藏品,於是決定給吳冠中辦個展。2004年6月,吳冠中個人畫作全球巡迴展從法國巴黎開始正式啟動。這次展覽開幕時,震動了中法兩國藝術界。7月,王健林又將吳冠中畫展搬到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有人甚至認為,是王健林捧紅了吳冠中。

  辦畫展很燒錢,一次花費就達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元。但王健林不在乎,對他認可的畫家,花起錢來不惜血本。除了吳冠中,一些二線畫家也得到了萬達的垂青。2006年3月,萬達集團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楊延文畫展,當時萬達宣佈,參展的70幅楊延文水墨畫全部被萬達集團收購,耗費資金不低於5000萬元。當年10月,萬達計畫收購楊延文作品達到120幅。2006年8月,萬達集團邀集全國著名美術評論家,在大連舉辦“石齊大型藝術專題研討及觀摩會”。2007年3月,萬達又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為石齊做畫展。在萬達推動下,石齊的作品僅2006年上半年就拍出120多幅,其作品《羅漢宮》拍出335.5萬元高價。

  王健林買畫,既懂藝術,更懂行情。盛名之下,不少人開始編故事,本來不認識王健林,為了賣畫,就敢說王健林要收他的畫,要給他們辦畫展了。

  顛覆房地產商土豪形象

  收藏,在封建時代曾經是士大夫們的雅好,現在成了富豪們的專利。不少富豪做收藏,都有無心插柳或者附庸風雅的意味,但王健林不是。他受過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由於家庭的原因,他小時候讀過大量經史子集。他曾是楹聯協會的會員,非常熱愛這個小眾的古典文化形式,“對聯第一要高度凝練,第二要平仄押韻,第三要能對仗,第四還要會用典,不用典不能稱之為對聯。”他還會寫古體詩,寫完之後發表的問題常常讓下屬為難。

  這樣的文化背景,也是萬達大手筆進軍文化產業的邏輯支撐。王健林說:“如果說對文化沒有追求,(萬達)不可能在這方面大踏步前進。”2013年,青島萬達的東方影都吸引來了好萊塢的眾多明星,讓中國的幾大電影節都黯然失色。2012年,萬達簽下了數名世界級的藝術家,包括馬克•費舍爾(他是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倫敦奧運會開閉幕式藝術總監)和弗蘭克•德貢(著名的拉斯維加斯的“O”秀、夢秀導演),他們和萬達簽了排他協議,也就是說在今後的幾年中只和萬達合作。以後的萬達,會拍電影,會演秀,會製作動漫,這些都將顛覆萬達作為房地產開發商的既有形象。當然,弄一兩個美術館,把王健林的收藏品展覽出來,也算是萬達文化產業的一部分。

  對了,你還認為花了上億元買幅名畫的王健林是土豪嗎?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絲瓜草蟲》
齊白石《絲瓜草蟲》
U5566P1081T2D135900F6DT20131204211209.jpg (33.16 KiB) Viewed 7871 times
齊白石《絲瓜草蟲》920萬落槌
2013年12月04日 21:12


2013年12月4日,北京匡時2013秋拍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澄道——中國書夜場”亮相。齊白石《絲瓜草蟲》以260萬起拍,競價階梯在50萬和100萬中飆升到了800萬,最終以920萬落槌。拍前估價為300萬—400萬元。尺寸:103×35cm。

  晚年的齊白石喜畫絲瓜,他賦予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以一種生動的趣味。本幅出自北京文物商店舊藏。原系章伯鈞府中舊物,多方出版十分難得。章伯鈞乃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民主人士,存有不少齊白石的畫。齊白石此幅絲瓜,墨氣氤氳,酣暢出神。三四根花架間,藤蔓錯落交叉。大筆飽墨迭寫瓜葉,瓜架上瓜藤秧蔓繾綣回轉,奔趨一任自然,連貫寫出,即初示格局。《絲瓜草蟲》中瓜藤纏繞盤桓,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巧妙安排,用筆蒼老勁健。瓜葉以大筆寫成,墨色深淺層次分明,與瓜藤的乾澀形成視覺上的強烈對比。主題物絲瓜,經營位置錯落得當,虛實層次得當。此圖中的絲瓜形狀飽滿、正在開花,一片生機盎然。絲瓜花以藤黃畫出,複以墨筆勾寫出花脈,色墨融滲,趣味自然生成。位於瓜藤下的蚱蜢朝向與瓜藤相反,朱紅色身軀甚為搶眼且充滿動勢。使得整幅畫面洋溢著和諧、生動、親切之感。

  此作為齊白石九十三歲所畫,晚年的齊白石因為眼神已不比從前,草蟲多採用粗筆的寫意手法,也是經過觀察和提煉的筆端絲絲入扣使得蚱蜢神形兼備與絲瓜相互照應。整幅作品在清新中又透露著酣暢淋漓的墨氣。如果沒有細緻的觀察和滿溢的生活情趣,怎能表現得了身邊的這些樸實而美好的生命呢?齊白石在強調“外師造化”時,不忘“中得心源”提煉和概括草蟲的結構與形質正是匠心所在。此幅,彰顯“為萬花寫照,為百鳥傳神”般的對自然萬物地眷愛。左方款題一行,平衡了畫面又與藤蔓枝果相應成趣,簡煉而不簡單,平和而不平實,確是一幅難得的佳作。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富貴壽考》
齊白石《富貴壽考》
U5566P1081T2D135899F6DT20131204210922.jpg (25.5 KiB) Viewed 7870 times
齊白石《富貴壽考》700萬落槌
2013年12月04日 21:09


2013年12月4日,北京匡時2013秋拍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澄道——中國書夜場”亮相。齊白石《富貴壽考》以220萬起拍後,第一口就叫到了300萬,最終以700萬落槌。拍前估價為250萬—300萬元。尺寸:101.5×34cm。

  齊白石《富貴壽考》是白石老人為其女婿易恕孜先生而畫,一對栗色壽帶鳥立于石上,意喻幸福長壽,牡丹則又帶有吉祥之富貴寓意。繼1943年在門首大書“停止買畫”之後,齊白石於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恢復賣畫刻印。期間寓京城鐵柵屋,並未稍停畫筆。

  此幅《富貴壽考》即創作於是時。此幅中兩隻綬帶鳥的佈置非常自然、別致而充滿天趣。一隻綬帶鳥瞪著眼、張著嘴望著左邊,似在驚訝於某種奇異的景象;相背的那只,眼裡滿含著笑意,象微微頷首的老者,在向人示意問候。它們長長的冠翎與尾羽,不經意地交錯著。畫幅下端為眾花之魁的牡丹,則是齊白石自創的紅花墨葉畫法,以顏色的深淺濃淡表現花瓣的陰陽、向背以及距花蕊的遠近,而以水墨的濃淡暈寫或勾畫枝葉的肥瘦、強弱、曲直和起伏。最後以淡水墨暈染出獨秀的一峰山石,其筆淋漓,其勢危高,成為連接上下兩重意象的樞紐,頗具視覺衝擊力。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事事清白》
齊白石《事事清白》
U5566P1081T2D135898F6DT20131204210733 (1).jpg (18.9 KiB) Viewed 7868 times
齊白石《事事清白》720萬落槌
2013年12月04日 21:0


2013年12月4日,北京匡時2013秋拍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澄道——中國書夜場”亮相。齊白石《事事清白 》以180萬起拍後,同樣引起了買家的激烈爭奪,競價一路飆升,最終以720萬落槌。拍前估價為200萬—250萬元。尺寸:102×34cm。

  1919年齊白石在陳師曾先生的勸告下進行“衰年變法”。從題材、內容上看,齊白石衰年變法後的繪畫,遺棄了傳統文人畫表達作者自身雅逸、清高的描繪對象,並反其道而行之,將被傳統文人視為粗野的鄉村瓜果菜蔬、蝦蟹昆蟲等拿來入畫,以農村賦予他的特殊的視角及樸實的語言進行創作,自成一家。

  本圖《事事清白》創作於1945年,是白石老人八十五歲時的佳作。齊白石生於“糠菜半年糧”的窮苦之家,認為白菜是菜中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宣稱“菜根香處最相思”,故常以白菜諧“清白”之音,一生喜畫白菜,並以自己的作品畫面能夠洋溢“蔬筍氣”為榮。齊白石畫的白菜,宛如田地裡剛出土。本幅作品白石老人用水墨畫了兩棵大小、舒卷、深淺不同的白菜,乾淨、壯實,帶著泥土的芳香。他用篆書筆法中鋒一轉鋒,準確地勾出白菜的輪廓,再用蹲筆刷出菜葉,然後用小筆破墨勾筋,使菜葉墨色豐富,層次分明。兩棵白菜的方位聚散穿插得恰如其分,富有濃郁的田園之氣。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三隻看不見的手推熱收藏
2013年12月04日 09:56 北京商報

  現如今,被稱為全民收藏的時代。藏家、商家、專家空前活躍,收藏鑒寶內容佔據了報紙、電視、網路、雜誌的重要版面。人氣攀升、交易金額不斷創出新高,是什麼原因推動了收藏經濟的發展?我認為,影響因素眾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應該是以下“三隻看不見的手”。

  首先,是文化傳承這只巨手。古人把生活、思想、文化都凝結在玉石、書畫、陶瓷、傢俱等各種物品內,保存下中華文化的精華,留下民族發展的基因。斯人已去,只留物品。它們是文化的最佳物質載體,凝結了設計者、製作者、使用者、歷代收藏者的心血和情感。收藏的最大魅力在於每一件收藏品中所蘊含的文化背景,通過把玩、欣賞、研究與藏品對話。真正的收藏者在守望中能夠解讀藏品的歷史含義,發現內在文化價值,真正體驗收藏的樂趣。

  同時,收藏活動是豐衣足食的一個表現。我們今天大部分人手裡有了余錢,開始想收藏這件事,這是人們追求精神世界充實的必然結果。為什麼我們會關注收藏,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文化含量大,而這個文化給你的快樂,會隨著你擁有的多寡而感受越來越強烈,你對藏品的情感使你融入了這個文化。文化傳承,是收藏活動的內在原動力和精神本質。

  其次,資源稀缺是第二隻手。因為承載文化的資源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原料會用盡、礦藏會枯竭、名家會謝世、藏品會滅失……這些因素推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個人加大保護力度和收藏投入。一件稀世珍品,往往能吸引全球的目光。文化價值是根本,藏品稀缺是要因。古人是高度智慧的,“物以稀為貴”,這是對人類收藏價值的精闢總結。

  第三只手,是資本的力量。資本的本質是趨利性,總是流向收益高的方向。收藏是人類永遠的長期投資方式,藝術品同貴金屬(金銀)和珠寶、鑽石、翡翠是對抗貨幣貶值的三大物品。貨幣和股票都會貶值,但這些貨真價實的藏品卻不會。如果理性購買而不是炒作,買到手後每時每刻都會增值,因為文化價值永遠是與時間成正比的,而財富價值會隨著藏品的文化價值而增值。

  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主流整體是上升的。有關資料顯示,自2004年以來,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年回報率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為20%,超過風險係數較高的股票和房地產。當下樓市新政不斷,打壓投機;股市震盪盤整,上行遇阻。此時,藝術品投資收藏卻展現出另一番廣闊的天地。如此高的投資回報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而且吸引了金融資本的介入。以民生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紛紛試水藝術品投資基金,其中民生銀行旗下國內第一隻藝術品投資基金自2007年發行至2009年8月結束,歷經金融海嘯的衝擊,投資該產品的客戶兩年期限共獲得稅後淨收益25%,年均收益達到12.75%,遠遠高於同期一般的基金收益。同時,國內許多銀行為貴賓客戶提供藝術品收藏投資諮詢服務,引導新的投資方向。大量資本流入收藏市場,必然會引發收藏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專家預測,未來5-8年,中國的藝術品收藏市場會發生一次井噴。據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這個繁榮週期可能會加速到來。

  收藏是一種文化,收藏是一種閱讀,收藏是一種財富,收藏是一種幸福。放下浮躁的心態,收藏愛好者應該把目光從藏品的經濟價值更多地轉向它的文化內涵,享受更多的收藏樂趣,實現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最大化。事實上,這才是收藏的終極目的。

  (作者系北京市工商聯收藏行業商會秘書長)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湖光帆影圖》
齊白石《湖光帆影圖》
U5566P1081T2D135916F6DT20131204230254.jpg (23.08 KiB) Viewed 7799 times
齊白石《湖光帆影圖》1200萬落槌
2013年12月04日 23:02


2013年12月4日,北京匡時2013秋拍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澄道——中國書夜場”亮相。齊白石的山水《湖光帆影》以800萬起拍,在叫價到1200萬後,委託退出爭奪,最終以1200萬落槌。拍前估價為1000萬—1200萬元,尺寸:138×34.5cm。

  《湖光帆影》作於1934年,正是白石翁歷經衰年變法,大器終成之時,可謂齊白石山水畫的重要作品。本幅原由北京文物公司舊藏,曾於1987年參加日本西武美術館之展覽。1987年,日本西武美術館、讀賣新聞社在西武百貨店舉辦了“齊白石畫展”並出相關作品集。展出作品由北京文物局組織提供,包涵繪畫58件、書法14件、印譜4件、印章10方,薈萃了齊白石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本幅上款人張伯言系“西康王”劉文輝之參謀長與私人顧問。1928年,33歲的劉文輝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四川省主席,擁兵十多萬,盤踞川西,成為四川的主要統治者,而張伯言也以川康邊防指揮部參謀長之身份輔弼左右。在劉文輝藝術與收藏的交流譜系中,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人均是他的座上賓。作為軍師的張伯言自然也與他們相當熟稔,《湖光帆影》即是當時白石翁受其囑託,專程於舊京繪製,惠贈張氏的佳制。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