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vs奧..P19/普京為何收留..P20/斯諾登案的疑點P34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華府數千人上街反監控 (09:57)

數千示威者在華盛頓國會山莊遊行,抗議美國政府的網絡通訊監控計劃。
抗議民眾手持標語,寫著「停止大規模監聽刺探」、「感謝你!斯諾登」以及「拔除老大哥」等,抗議國家安全局(NSA)的通訊監控計劃。

遊行吸引來自政治光譜兩端的抗議者,遊行隊伍中可見到自由派私隱倡議者與保守派茶黨成員並排前進,反對美國政府違法監控美國人。

一名抗議者葛林(Michael Greene)說:「我視自己為保守派,沒有任何保守派希望政府搜集、儲存並利用他們的資訊。」

遊行是由「停止監視我們」聯盟(Stop Watching Us)發起,它由約百個民間團體組成,包括美國民權聯盟(ACLU)、紐約市佔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 NYC)等。

法新社報道,數千名抗議人士齊聚華盛頓,要求制定新法律,限制侵犯私生活的國安局監控計劃。2001年九一一恐襲後,美國國會於12年前通過愛國者法(PATRIOT Act),擴大反恐情報搜集,上街抗議民眾要求停止「大規模監聽刺探」。主辦單位估計,約有4500人參加。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美國欠全世界一個道歉

近日,美國“監聽門”醜聞繼續發酵:德國總理默克爾手機或早已成為美國情報部門的監聽目標,且她可能只是被監聽的多國政要之一。這不但激怒了德國各界,在整個歐洲也引發軒然大波。“盟友之間需要信任”,“美國的做法讓歐洲無法信任”,繼默克爾直接向奧巴馬討說法之後,歐洲政界要人紛紛要求美國給出解釋。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白宮發言人或不置可否、或“王顧左右而言他”的說辭,顯然難以平復盟友的不滿。

對於一貫宣稱“尊重人權”,常把“盟友利益”掛在嘴邊的美國,遇到了空前但絕不絕後的聲譽危機。明裡道貌岸然,暗裡卻無視本國憲法、國際法準則,肆意踐踏本國和外國公民包括通信自由和隱私權在內的基本人權,甚至連盟國領導人都成其監視目標,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讓人懷疑它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監聽門”每曝出一條新料,就多扇美國一個耳光,讓這個外表光鮮的超級“衛道士”多現一分原形。10月26日是美國“愛國者”法案簽署12周年,這一法案為美國部分侵犯人權的做法提供庇護。然而,如果監聽部分國民、監聽有些國家還可搬出“反恐需要”的由頭,那監聽盟國領導人的電話又該作何解釋?正如別國不能以自身安全為由損害美國安全一樣,別國的人權和安全同樣應該得到公正、平等的尊重。

問題的另一關鍵是,時至今日,美國仍缺乏反省。這個號稱有著“獨一無二”自我糾錯機制的國家,在“監聽門”爆發近5個月以來,至今未有“有錯就改”的意向,不但不為其行為反躬自問,反而多次向監控受害國表示“不滿”。這簡直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監聽門”事件發酵至今,美國欠中國一個說法,欠德國一個說法,欠世界一個說法,一個道歉。道義上的欠帳,固然沒有財政欠帳那樣具有法律剛性,但它卻能銷蝕一國的信譽和軟實力。美國的信譽和軟實力正在流血。今天的美國,看起來早已沒有了那種敢於擔當的胸懷和勇氣。其結果也顯而易見——即便是曾經極為親密的盟友,現在竟向美國提出簽訂“不監控協定”。這就好比兩個好哥們兒,竟要彼此做出不偷拆對方信件的保證,這種好哥們兒之間還有幾分真實信任可言?

在這個世界,無論是誰,只要曾有肆無忌憚的狂妄,必將為之付出沉重代價。一旦缺少歐洲大力協助,美國對世界的影響恐怕只剩下並不怎麼受歡迎的軍事力量,其衰落速度或許比人們預計的還要快。美國需要反省,需要道歉。美國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說過:必須把國家的權力關進籠子。對於今天的美國,這句話意義重大。
王新俊
(作者為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行為使美國形象再次受損
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行為使美國形象再次受損
18111251_2013102710060752194700.jpg (119.72 KiB) Viewed 6719 times
美“監控門”惹歐洲震怒 默克爾:這事沒完!
2013-10-27 09:00:27

綜合外國媒體報導,正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歐盟峰會的歐洲多國領導人10月24日一致聲討美國針對德國和法國的間諜行為。德國總理默克爾說:“這事沒完。”

德國總理默克爾24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出席歐盟峰會,表示德法兩國希望就間諜事件和美國談判。據德國《明鏡週刊》報導,默克爾說:“監控朋友,這事沒完。”她表示,德美同盟“必須重新建立信任,這影響到每一位德國公民,所以,作為總理,我有責任實行它”。

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24日還召見美國駐德國大使埃莫森,要求解釋。

歐洲震怒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歐洲多國領導人支持默克爾。德國政府官員表示,默克爾已經會見法國總統奧朗德,討論此事。奧朗德對此也十分關切。

荷蘭首相馬克 呂特說:“她(默克爾)認為此事不可接受,我完全支持她。我想得先把所有事實擺在桌面上。”芬蘭總理卡泰甯也作出類似表態,說道:“我們必須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如果它真的發生了,我們要保證它永遠不再出現。”比利時首相迪呂波說:“事實就是事實。無論它是什麼,我們都無法接受這種系統的間諜行為……我們整個歐洲必須採取措施。”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也表示,監聽能力應該用於對抗恐怖主義、犯罪和戰爭,而不是對付盟友。
有分析人士認為,歐洲多國因為驚訝而做出反應;但對德國來說,美國這次真的越界了。

美國解釋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奧巴馬表示美國“沒有監聽,也不會監聽”默克爾的通話記錄。
白宮發言人傑伊 卡尼說:“我們不會就特定情報活動指控做出評論。處於政策考慮,我們已經明確表示,美國和所有國家搜集的情報都是一類的。”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則說,間諜事件“並不令人驚訝--國家之間就是互相監控”。她還爆料說,她出任公職的時候曾受過法國的監控。
國家安全局前總顧問斯圖爾特 貝克說,如果局裡真的監聽了默克爾,他一點也不吃驚。

影響歐美關係
間諜事件可能影響美國和歐盟正在就自由貿易協定舉行談判。德國執政黨社會民主黨領袖西格瑪 加布里爾表示,考慮到美國侵犯國民隱私權,很難想像會與其簽署協定。歐洲議會議長馬丁 舒爾茨認為美國的情報機構“失控了”。他說:“此刻我們要停下來,重新思考我們是怎麼商討自由貿易協定的。”

歐盟峰會為期2天,原計劃主要討論經濟和移民問題,但德法兩國受到美國監控,間諜事件也頗受關注。奧朗德呼籲把間諜事件加入議題。

另外,愛德華 斯諾登提供的資料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了35名外國領袖的電話,英美兩國也同樣監控義大利的互聯網和電話記錄。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美國監聽默克爾電話已有12年

華盛頓——12年前,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簡稱NSA)還沒有明顯地認識到,冉冉升起的新星、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領袖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將會成為德國的總理。

不過,這一點並不重要。

NSA一直在記錄德國和其他國家一些領袖人物的對話,將談話內容存入龐大的電腦數據庫,日後如有需要,便可對這些數據庫進行查詢。這種做法可追溯至冷戰局勢最緊張的時期,一直持續到現在。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有沒有查詢過存儲默克爾對話內容的數據庫,查詢過的話,頻率又有多高。

然而,對美方竊聽者而言,自從默克爾當上德國領導人之後,她在私人手機上談到的一切,比如對阿富汗戰爭的支持、歐洲盟友阻止伊朗核計劃的努力以及德國在抑制歐洲金融危機中發揮的核心作用,都變得更加重要了。

在默克爾升任德國政治機構最高領導人之後,NSA繼續對她進行監聽,這一做法揭示了一些此前未得披露的細節,涉及這個秘密間諜機構如何布下流動網絡,以便從美國最親密的盟國那裡收集信息。電話竊聽的對象絕不只是像德國這樣的國家的領導人,還包括他們的高級助手和反對派領導人。這些都是美國一項全面行動的一部分,目的是獲得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優勢,不管這些國家是敵是友。

德國雜誌《明鏡》周刊(Der Spiegel)上周提到的那個數據庫表明,美國是從2002年開始監聽默克爾的。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從默克爾的電話通話中獲得了什麼信息。不過,沒人否認她曾經遭受持續監聽。

周二在國會作證時,國家情報總監小詹姆斯·R·克拉珀(James R. Clapper Jr.)只是大致介紹了NSA監視項目的規模,但他暗示,美國這個最強大歐洲盟國的領導人只是監視項目當中的滄海一粟。

「我們說的是一件龐大的工作,有成千上萬個單獨的要求,」他說。他的表述似乎是指單獨的監視目標。克拉珀說,美國之所以監視外國領導人和其他官員,目的是驗明「他們的說法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以及其他國家的政策如何「在眾多問題上影響我們」。

周三,德國政界和情報界官員前往白宮,希望為奧巴馬政府一直不願討論的部分問題求得答案。他們急於以此事為契機,與華盛頓通過談判達成一項更加緊密的情報共享協議。除其他內容外,該協議將終止對德國領導人的監視。

如果生效,這樣一份協議可能會逐步廢除一個在過去10年中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的體系。在這10年里,用於查詢海量數據庫的超級計算機和算法讓NSA得以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的情報機構。奧巴馬總統曾經發問,相關技術是否超越了常識,而默克爾事件也以非常公開的方式提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說,監視友人的行動帶來的利益,是否大於行動曝光造成的損害。

即便是在NSA前承包商僱員愛德華·J·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公開了大量信息之後,美國官員依然不願細談對友好政府的監聽。但了解該體系的一些前任官員表示,NSA是一個胃口貪婪且收集海量數據的能力日漸增強的情報機構。

NSA盡量收集外國官員的流動電話和固定電話號碼,這些號碼經常都是從美國外交官那裡得來的。通話內容被存儲在電腦數據庫中,可以用關鍵詞進行定期查詢。

一名前情報官員說,「在德國,他們把能夠獲取的所有號碼一網打盡。」

這些數據庫不同於存儲電話「元數據」、旨在尋找恐怖主義嫌疑人之間關聯的數據庫,元數據指的是與通話各方的電話號碼和通話時長相關的信息。前述官員說,「只有在你設法追蹤一名恐怖分子或間諜的活動時,元數據才有價值。」

相比之下,竊聽盟國領導人並不是需要優先處理的要務。根據「國家情報優先框架」(National Intelligence Priorities Framework),與基地組織(Al Qaeda)及其他恐怖組織成員相關的信息、巴基斯坦和朝鮮核武器的下落,還有伊朗核專家的對話,都屬於最緊急的情報議題。僅次於這個級別的,是和俄羅斯、中國或伊朗等非友好國家的領導人或經濟狀況有關的問題。「國家情報優先框架」是經美國總統批准的一個框架結構,會定期更新。

美國情報機構會根據該框架列明的方針來決定自己要為某個目標動用多少人力和資源,每個目標都被分配了從零到五的編號,五級是最低的優先級別。

不過,正如一名前情報官員所說,「如果易於執行的話,優先級別低的目標也可能受到監視。」

在馬里蘭州米德堡的NSA總部,分析師們聚精會神地閱讀通話記錄文本,撰寫報告,然後給報告蓋上「絕密」印章,分發到政府各部門官員的手中。一些前官員表示,對報告最感興趣的部門是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財政部(Treasury)、其他情報機構和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不過,通話內容的存儲能力和存儲時間依然存在限制。一些通話內容會在數據庫里存放數周,另一些存放數月,還有一些內容被認定為基本沒有情報價值,幾乎會立即銷毀。

克拉珀在周二的證詞中討論了情報優先框架的問題,部分是為了說明,美國的情報機構只監視政策制定者要求他們監視的人和地點。

白宮已經宣布,奧巴馬已向默克爾保證,她目前沒有受到監聽,今後也不會受到監聽。不過,白宮拒絕討論過去的事情。總統對NSA發佈的停禁令是一個跡象,表明他已經認定,至少是在默克爾的事情上,美國打錯了算盤。

白宮官員已經表示,目前正在審核監視盟國領導人的整個計劃,但他們沒有詳細說明,還有哪些領導人不再是監視的目標。

與此同時,NSA局長基斯·亞歷山大上將(Gen. Keith Alexander)在周二的證詞中駁斥了關於NSA在法國和西班牙定期收集通話元數據的說法。他說,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美國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盟友單獨完成的,或者是他們與美方共同完成的。法國政府發言人納賈提·瓦洛-貝勒卡西姆(Najat Vallaud-Belkacem)於周三表示,「NSA局長的否認似乎不太可信。」

國家安全委員會女發言人特琳·M·海登(Caitlin M.Hayden)說,美方和德方周三舉行的討論「是一個機會,雙方能籍此聽取對方的意見、共同決定如何以最佳的方式推進對話」。德國政府已經表示,將謀求和美國簽訂協議,協議的部分內容應當與美國和英國等英語盟國簽訂的分享數據、不進行相互監視的協議相同。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18122226_2013110108355071793200.jpg
18122226_2013110108355071793200.jpg (91.59 KiB) Viewed 6589 times
斯諾登開工 受聘俄網站


協助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的俄羅斯律師庫切列納(Anatoly Kucherena)昨表示,斯諾登已找到工作,令天起將在俄國一個大型網站的支援團隊工作。

俄羅斯國營通訊社引述庫切列納稱,斯諾登「11月開始工作」,但基於安全理由,他拒絕透露該網站的名稱。

30歲的斯諾登在今年7月底獲俄羅斯政府提供為期一年的臨時庇護,可以在當地工作。自從獲准進入俄羅斯後,他行蹤隱蔽,但上月曾領取一個由美國前情報機構職員設立的獎項,其父也飛到俄國團聚。

莫斯科「遊船河」照曝光

斯諾登曾透露,自己沒有受到俄政府控制,可自由走動。俄國新聞網站Life News昨發布一張斯諾登9月在莫斯科「遊船河」的照片,稱花了10萬盧布(約2.4萬港元)購得。該網站形容,照片「證明這個前美國情報人員要麼一直住在莫斯科,要麼經常到那裏」。

(路透社/法新社)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斯諾登晤德議員願助查監聽 (08:43)

揭露美國監聽行動的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在莫斯科與德國綠黨國會議員史卓貝勒會面,表示願助德國調查美國監聽問題。
史卓貝勒(Christian Stroebele)告訴德國第一電視台(ARD),他在莫斯科見到了斯諾登。會談時還有兩名德國記者在場。

德國總理默克爾手機被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引發政界嚴重關切,包括史卓貝勒和社會民主黨議員都認為應該請斯諾登作證。

史卓貝勒指出,斯諾登知道許多內情,也願意作證。斯諾登還透過史卓貝勒轉交信函給德國政府、國會和聯邦檢察長。

《明鏡》網站報道引述會談時在場的記者馬斯科羅(Georg Mascolo)指出,斯諾登在俄羅斯的居留是受到限制的;不過雖然受到監視,斯諾登在會談中仍可自由表達意見。

報道指出,德國司法部透露,美國政府已向德國提出引渡斯諾登的要求。不過德國「左派黨」國會議員指出,斯諾登的美國護照已註銷,如果德國提供他居留身分,基於國際法和人權,他毋須擔憂引渡的問題。

對於德國政界人士期望斯諾登到德國作證,斯諾登的律師表示不可能。他強調,斯諾登在俄羅斯居留,遵循俄羅斯法律,不可能離開俄羅斯到其他國家旅行,否則,他就會失去目前俄羅斯提供給他的身分。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普京登頂全球權力榜獲讚揚 習總獲第三


誰是世界上最具權勢的人?美國《福布斯》雜誌10月30日給出了最新答案,在這份72人——代表全球72億人——的排行榜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名列榜首,美國總統奧巴馬排在第二。排行榜迅速在西方輿論上炸了鍋。美國媒體感慨“自由世界淪陷”,但最近的美國政府關門危機、NSA竊聽醜聞以及俄羅斯主導的敘利亞化武協議又使它們很難辯駁,而冷戰結束十幾年後又被“老對手”壓倒,這口悶氣折磨著許多美國人,他們索性將炮口對準奧巴馬。俄羅斯則是一片歡呼,儘管俄總統發言人相信普京會“保持平靜”,但許多媒體、議員難掩興奮,認為普京接過這頂桂冠“當之無愧”。

“奧巴馬只是第二最具權勢的人(排在普京之後)。”對《福布斯》新公佈的排行榜,《今日美國報》的這則報導標題濃縮了深深糾結。英國《獨立報》評論說,自從冷戰結束以來,“世界最具權勢人物”乃是美國總統專利,而現在,如果排行榜可信的話,這個頭銜已歸於美國冷戰手下敗將的領導人——俄羅斯總統。

今年的72人排行榜中,有17位國家首腦,他們統治的國家GDP接近48萬億美元。此外,還有27名CEO和總裁,他們掌管著3萬億美元年收入,以及12名企業家。今年的榜單中有28名富豪,總資產超過5640億美元。在排行榜前十中,普京首次躍居第一,奧巴馬第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被排在第三位,教皇方濟各排名第四,第五位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接下來依次是微軟創始人蓋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和沃爾瑪CEO杜克。

“普京鞏固了對俄羅斯的控制,凡是關注圍繞敘利亞博弈的人,都清楚全球舞臺上權力向普京轉移。這位前克格勃強人控制了核部隊、常任理事國席位和某些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儲量,他可能作為總統執政到2024年。”《福布斯》將這些視為普京勝出的理由,因為奧巴馬的醫改政策受到抨擊,美國盟友對NSA海外監聽震怒,10月美國政府關門16天引發問題:這裡誰在掌控?“看起來,比起通常的連任總統,奧巴馬提前進入跛腳鴨時期,這使他比第一低了一格”。

 “世界最具權勢的人……不是奧巴馬?”美國CNBC網站對排名似乎不敢相信。《紐約每日新聞報》說道,“給美國洩密者斯諾登庇護、強化對俄羅斯的控制幫助這個經常光膀子的獨裁者佔據榜首”。文章痛惜“自由世界領導人屈居普京之下”。《紐約郵報》嘲諷說,白宮應該立即取消對《福布斯》的訂閱。美國《評論家》網站31日稱,“普京羞辱奧巴馬”。文章質問,美國經濟近乎俄羅斯經濟的9倍,美國的軍費達6820億美元,俄羅斯只有910億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普京壓倒,奧巴馬是什麼樣的失敗者啊?

俄新網31日報導稱,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不知道總統對此有何反應,但總統對待這樣的事向來比較平靜。其他俄羅斯人看上去難以保持平靜。俄《報紙報》31日題為“普京超過‘跛腳鴨’”的文章說,今年普京登頂排行榜主要是由於俄實施的一系列對外政策震動了世界,滿足了國際社會的需求和情緒。俄國家杜馬議員什列格利表示,一年來普京除了在斯諾登、敘利亞事件上發揮重要作用外,G8、G20峰會等也讓他一直成為國際焦點。因此,普京超過奧巴馬居首當之無愧。俄羅斯《觀點報》31日發表題為“讚揚”的文章,文章說,在俄羅斯歷史上,200年前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彼得大帝,70年前是史達林,而現在的俄羅斯總統以自己的威望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統一俄羅斯党國家杜馬副主席涅維洛夫表示,由於普京為世界所做出的貢獻,讓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幅提升,鞏固了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世界上再也沒人敢小瞧俄羅斯了。

澳大利亞“商業內幕人”網站認為,《福布斯》的排行榜是正確的,普京顯然是眼下世界最具權勢人物。英國《衛報》31日則質問《福布斯》:如果說權力可以拿成功施加專制統治來計量,那麼薩達姆是否應得到榮譽獎勵?將普京選為世界最具權勢人物“讓人掉下巴”。 報導稱,事實上,普京的權力多是幻想——由克里姆林宮的密友們樹立並培養起來的,通過控制俄羅斯迅速耗盡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甚至壓制性控制市民社會與媒體來得以維持。法國《快報》認為,普京超越奧巴馬的關鍵是今年兩人有多次針鋒相對的機會,而普京往往表現得更強勢。美國廣播公司說,普京多年來經常炫耀權力,包括在美俄因敘利亞高度緊張之際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批評奧巴馬。這位柔道鬥士還通過其它更微妙的方式展示權力,比如公佈赤裸上身騎馬、駕駛滑翔機、打曲棍球、潛水等照片。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學者吳心伯31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福布斯》排行榜表明,美國輿論對奧巴馬是有不滿的。美國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曾公開表示,奧巴馬是他遇到的最軟弱的總統。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美國安局承認斯諾登竊取機密數量達20萬份

2013年11月15日 09:26

11月15日電 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Gizmodo報導,美國國安局局長近日向外界透露了美國到底有多少機密檔被斯諾登竊取,估計在20萬份左右。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猛料會見諸報端。

距離斯諾登向媒體首次爆猛料已經過去快半年了,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不清楚斯諾登到底竊取了多少機密。不過這個疑問近日似乎逐漸明朗起來了,國安局局長基斯•亞歷山大終於道出了一絲真相。

美國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真會挑時候,在萬聖節那天,他在一個私人聚會上對一群外交專家說,斯諾登洩密的檔不止百份、千份,他可能竊取了數十萬份機密!這位即將退休的國安局主管說,“真希望有辦法能阻止機密的外泄,預計斯諾登向媒體洩露的機密在5(萬)到20萬之間。這些機密檔不久可能會陸續曝光。”

亞歷山大所說的斯諾登竊取的機密文件,稱其為爆料也好,猛料也好,都可能導致驚天動地的可怕後果。目前要判斷已曝光的機密檔有多少估計很難,但可以確定的是,肯定還有幾個重磅炸彈沒有爆炸。美國國安局的這一表態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自從洩密事件發生以來,美國官員對於多少檔洩露是心中有數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急於要將斯諾登捉拿歸案的原因。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台灣被監聽

美國的全球監聽,不管是親密友邦或敵對勢力均在其天羅地網的監聽範圍,展現其霸權主義作風。當斯諾登進一步向德國《明鏡周刊》透露美國的全球監聽部署,震驚了友邦的元首,據爆料,在美國駐外使館的大樓頂樓均有一白色的箱子即是監聽系統之裝置,言之鑿鑿。

美國國家安全局竊聽風暴也扯進了台灣,德國《明鏡周刊》指出美國在海外共有九十個通訊竊聽站,台北、香港、北京都是華府重點監控對象。

斯諾登早前表示,美國長期監控中國大陸和香港,而獨漏日本和南韓。相信美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盟友,美日、美韓的軍事合作必有其他的監聽管道。

在網絡、電話、微波的新時代科技仍無法控制不被監聽,除了反恐和國安,還有外交、政治和經濟的情資均在監聽中透露無遺。美沉默以對,沒有道歉,沒有停止監聽的計劃,乃至被監聽的國度也樂於被監聽或配合相互利用,如澳洲國家安全人員以大豐收形容獲得的多元情資。

台灣被監聽亦不見總統府批評此事,僅是國安局說馬英九的電話都有保密防範功能,手機、辦公室、寓所電話,都有保密防護功能,防止總統被監聽。監聽台灣人民也應不在中美情報合作範圍,表示國安局也同樣監聽台灣民眾的電話電訊來往資訊。民眾暴露在監聽範圍,立法委員的電話也都在監聽之列,尤其重要的政治人物都難逃監聽。馬英九自爆王金平關說案後,立委們個個人人自危,電話的談話已再無機密可言。

其實台灣並不怕被美國監聽,舉凡重大的兩岸議題及台灣的外交作為均事前向美匯報,取得美國的信任,比監聽更為周全。台灣尋求美國老大哥的認同支持,可真是坦誠赤裸裸以對。

江素惠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為什麼斯諾登是英雄 是愛國者 不是叛國者 P6( 普京奸詐 vs 奧巴馬奸詐P19)(普京為何收留斯諾登P20)

Post by editorial »

斯諾登竊密 被指有人提供協助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前日向傳媒表示,中情局「走佬特工」斯諾登獲取約二十萬份機密文件,相信不是他獨自所為,懷疑有人提供協助。

羅傑斯:到港目的成疑
羅傑斯又指斯諾登到香港的目的可疑,並質疑他為何短時間便獲俄羅斯批出簽證。羅傑斯擁有閱覽美國調查斯諾登事件資料的權限,他前日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指斯諾登下載廿萬份文件超越其個人能力,質疑他獲第三方協助。

羅傑斯又指種種疑團尚未解開,包括斯諾登今年五月逗留香港期間曾與不明人士會面,以及俄羅斯迅速發他入境簽證的背後原因。協助斯諾登公開文件的前英國《衞報》記者格林沃爾德,反駁指羅傑斯所言屬子虛烏有。格林沃爾德稱曾向正身處俄的斯諾登求證,對方指自己是個人行事。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