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花鳥畫1600萬 創湖北書畫拍賣紀錄

書畫拍賣在漢一反常態,成交量竟高達九成。昨日,在湖北飯店舉行的名家精品書畫拍賣會上,一幅齊白石花鳥作品以1600萬元成交價落槌,創下我省書畫拍賣市場的最高價。此次拍賣會成交率高達9成,令不少業內人士意外。

齊白石作品1600萬成交
昨日下午拍賣現場座無虛席,連走道間也加滿了椅子。此次拍品共116件,包括毛澤東、齊白石、李可染、徐悲鴻、吳昌碩近百名近現代藝術名家的書畫,大部分拍品估價在10萬元以上。

眾多參拍品中,最吸引眼球的屬齊白石的一幅花鳥作品,估價高達1600萬元。當拍賣師提高聲調,喊出場外預訂價1500萬元時,現場一時鴉雀無聲,無人舉牌加價,隨後委託席的電話委託人加價,以1600萬元落槌,創下了湖北省書畫拍賣市場的最高價。
記者看到,該作品以牽牛花作為大背景,下方點綴螳螂、蜻蜓等昆蟲,個個活靈活現,該畫左下方,還有數行小字,為中國四大鑒定專家之一,生前任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史樹清先生的鑒定筆記,“齊白石精繪四尺整紙牽牛花草蟲圖乃精品也”。“上世紀90年代中期,僅巴掌大小的昆蟲單幅,就在八九萬元,這個價值。”人群中一位老者感歎。

據拍賣方透露,齊白石的這幅作品為江蘇的一位元藏家委託拍賣,出價1500萬元的場外預訂方是一位臺灣老闆。此前,該臺灣人士以1400萬的價格,順利拍得了李可染的山水鏡芯作品,本以為以1500萬元預訂的齊白石畫作志在必得,沒想到被一位香港買家的委託人加價拍走。

精品多為外地買家拍走

據統計,昨日百餘件參拍品中,有9成成交,令現場不少藏家意外。
業內人士介紹,上世紀70年代齊白石畫作價格在200元左右一幅,90年代初突破了萬元,如今已飆升到幾十萬元甚至幾千萬元。但此次成交價仍屬於低位,如在北京等一線市場參拍價格可翻一倍。不過,如此高的成交量,在近幾年的武漢市場少見。

昨日眾多拍品中,數百萬或近千萬的拍品,如吳昌碩的梅花,徐悲鴻的奔馬,大多均被場外藏家委託拍得,而現場參與的本地買家,成交價最高的是黃胄的一幅人物作品,成交價200萬元,其他均在幾萬至數十萬元。

另外,與此前在漢舉行的多場大型拍賣會拍品近半流拍相比,此次成交量高達9成。除拍賣總成交率高外,不少作品都是場外委託方式拍得。
“感覺湖北的氛圍還是不夠濃厚。”主辦方表示,為了此次拍賣會他們準備了半年左右,與不少藏家有過多次接觸和瞭解,彼此已建立信任,所以對拍賣公司十分放心。這些藏家幾乎都是外地人士,一般不願露面,通過電話委託競拍。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379370_13100400068LY3.jpg
379370_13100400068LY3.jpg (330.28 KiB) Viewed 8938 times
379370_13100399730F5M.jpg
379370_13100399730F5M.jpg (347 KiB) Viewed 8938 times
379370_1310039995qzwX.jpg
379370_1310039995qzwX.jpg (313.4 KiB) Viewed 8938 times
379370_1310039984W03w.jpg
379370_1310039984W03w.jpg (329.63 KiB) Viewed 8938 times
齊白石老人一幅草蟲手卷,供畫友們鑒賞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怎樣收藏書畫作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收藏品市場異常火爆,而書畫市場更是引領了這股潮流,書畫收藏講究緣分,而緣分不僅僅指機遇,同時還是興趣,更是心境。如果單純把收藏看成是錢的增值,時間一長就會使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糾結,收藏書畫作品蘊含的迷人樂趣大打折扣。我的一位好友一次與我同去看拍賣預展,一進展廳,他就看到了一幅尹朝陽在1999年畫的《青春遠去》系列中很重要的一幅“林中嚎叫”,他馬上喊了起來:“這幅畫不就是畫的我們嗎?”他毫不猶豫地將這幅作品拍了下來。這樣的收藏不僅滿足了他的精神需要,同時也給予他很好的經濟回報。

  王呈四尺牡丹國畫《唯有牡丹真國色》
  對真正的書畫收藏家來說,沒有哪一次收藏不是費盡心思的。我的另一位好友2002年在拍賣會上曾見過一幅齊白石大師的《喜上眉梢》,3年後當他無意間在一個小城市的畫廊再次見到這幅畫時,立刻心跳不已,可待一個星期後籌足資金,再去這家畫廊時,此畫早已售出。為了尋得此畫下落,他用了將近一年時間,最後終於如願以償,收入囊中。

  最好的才最具收藏價值。舉個例子,眾所周知周思聰是當代很多知名畫家的老師,是上世紀最偉大的女畫家之一,她在去世前創作的為數不多的荷花作品被公認為是其藝術成就的最高峰。幾年前,一位收藏家為了收藏其中一幅荷花作品,竟花了近30萬元,遠遠超出了當時10萬元左右的市場價格。但行家心裡都清楚,這樣的作品是最具升值空間的。

  書畫收藏有地域性,藝術家因其成長、生活的地域不同,作品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格、流派。對於我們來說,收藏投資則要儘量選擇離我們比較近的藝術家,比如說我們生活在北方,就盡可能去收藏“京津畫派”畫家的作品,因為這些畫家們就生活在燕趙大地,很多好作品都留在了這裡。去一趟北京畫院齊白石紀念館,就能看到最好的齊白石真跡,能非常方便地獲得對畫家、畫作最直接的感受。

  雖然目前中國書畫、油畫等藝術品的價格已經很高了,但對於一般書畫收藏者來說機會還是有的。要想在收藏方面真正有所收穫,必須下一番苦功,進行全面認真地研究。哪些畫家的作品值得買,為什麼值得買,自己要做到心裡清楚。齊白石的作品已經很貴了,那王雪濤、李苦禪呢?只有經過認真努力的鑽研,才可能掌握蘊含在收藏中的無窮奧妙。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30924river.jpg
30924river.jpg (39.77 KiB) Viewed 8933 times
長卷黃河萬里圖山東首展 (15:30)

歷時年半,長達220米的《黃河萬里圖》長卷首展儀式24日在山東省博物館舉行。
長220米,寬1.45米的《黃河萬里圖》將在山東博物館4樓圓形大廳「圍」了整整一圈。

此巨幅長卷以中國山水畫的形式,描繪黃河從青海源頭到山東入海口的全景圖,沿岸的主要自然風貌、歷史人文景觀河標誌城市與建築盡入畫中,作品尺寸之大前所未有。

據此次活動策展人山東省山西商會會長梁文旭表示,此《黃河萬里圖》長卷創作工作於2012年4月下旬開始,5月完成草圖構思,並於2013年6月完成作品。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館資深研究員劉曦林認為,《黃河萬里圖》填補了當代畫史空白。因為黃河這個主題不但是中國而且是全球炎黃子孫和華人的。一提到黃河都會有很特殊的感情,都會有一種很深的眷戀。

據介紹,10月下旬,《黃河萬里圖》長卷將隨山東省政府參訪團參加「2013台灣-山東周」赴台展出。台灣展出後,組織在全國二十餘城市及沿黃河九省區省會及香港、澳門等城市巡展。國內巡展後,將組織在美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10餘個華人聚集的國家巡展。

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為世界第五長河、中國第二長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區。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504677_1290066763WRVI.jpg
504677_1290066763WRVI.jpg (57.68 KiB) Viewed 8860 times

毛澤東宴請齊白石


建國初期,齊白石用心製作了兩方印章送毛澤東。毛澤東不久在中南海設宴,請郭沫若作陪,答謝齊白石。

  三人飲過一杯酒,毛澤東又端起酒杯,向齊白石道:“剛才請齊老喝酒,是感謝您為我制印,這一杯,是感謝您為我作畫。”

  齊白石一愣,真想不起來何時為毛澤東作過畫。

  毛澤東讓秘書把畫取來,展開掛到了牆上。是一幅全綾裝裱的立軸,畫著一棵鬱鬱蔥蔥李子樹,樹上落著一群毛絨絨小鳥,樹下佇立著一頭憨厚的老牛,老牛正側著腦袋望著小鳥出神。

  齊白石見畫後好不驚詫,這畫是他練筆的“廢品”,他沒留神,在給毛澤東送印時,用作包裝紙了。想不到毛澤東居然把這廢畫裝裱了。

  齊白石要拿回去,給毛澤東另畫,毛澤東卻道大可不必,說這幅就不錯。

  齊白石發急,站起身想自己摘畫,卻被郭沫若攔住,說此畫應是齊白石送郭的,畫上標著郭的名字。

  齊白石不解。

  郭沫若笑說:這樹上畫了五隻鳥,樹上五鳥,這不是我的名字嗎?原來,郭沫若名開貞,字尚武,“尚武”諧“上五”,故有此說。

  且慢!毛澤東揮揮手,要如此說,畫上也標有本人的名字嘛!請問,齊老畫的是什麼樹?李子樹。李子樹畫得茂盛嗎?茂盛。這不就是敝人之名嗎?當年八路軍撤離延安時,毛澤東曾對人說,離開者得勝也。於是取名李得勝。

  齊白石聽至此也樂了,誠懇道:如此說來,拙畫還有點意思,那麼,勞駕二位在卷首上賞賜幾個字,如何?

  毛澤東提筆先來:丹青意造本無法,這是借用蘇東坡的句子:“我書意造本無法”。郭沫若接題,寫的是:畫聖胸中常有詩,套的是陸遊句:“此老胸中常有詩”。上下句成為對仗工整的一聯。

  齊白石非常感動,但還是把此畫帶回了家。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504677_129155657076z9.jpg
504677_129155657076z9.jpg (100.97 KiB) Viewed 8860 times
畢卡索盛讚齊白石

1956年6月張大千去拜訪畢卡索,連去三次而不得接見。張大千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甘休的畫家,最後還是見到了畢卡索。畢卡索不說二話,搬出一捆畫來,張大千一幅一幅仔細欣賞,發現沒有一幅是畢卡索自己的真品,全是臨齊白石的畫。

畢卡索對他說:“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中國畫師神奇呀!齊先生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遊魚。那墨竹與蘭花更是我不能畫的。”

他還對張大千說,“談到藝術,第一是你們的藝術,你們中國的藝術……”

“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

齊白石不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文人畫家,他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從文人畫家統治了數百年的中國畫領域,以一介農夫的質樸之情、以一顆率真的童子之心、運老辣生澀的文人之筆,開創出文人畫壇領域前所未有的境界。這種境界,得到了傳統文人階層與廣大平民百姓的交口稱讚,從而確立了齊白石在畫壇上的歷史性地位。他的繪畫充滿了泥土芬香和生活氣息,其作品既師造化又師古人,達到了民間藝術與傳統藝術的統一,寫生與寫意的統一,工筆與意筆的統一,無限生機躍然紙上。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齊白石敬送毛澤東的硯臺和畫作


摘要:毛澤東一生酷愛文房四寶,新中國成立後仍然如此。他每次出巡,必帶著他的硯臺。20世紀60年代,有一次到安徽,他帶了一個小銅墨水匣。從石硯換成銅墨水匣,是為了避免碰壞,而他這次破例用了安徽省招待所給他準備好的一隻墨水匣。他將招待所的墨水匣放在手上把玩,似乎喜歡上了它的小巧,臨走,他與服務員商量:“我…

  毛澤東一生酷愛文房四寶,新中國成立後仍然如此。他每次出巡,必帶著他的硯臺。20世紀60年代,有一次到安徽,他帶了一個小銅墨水匣。從石硯換成銅墨水匣,是為了避免碰壞,而他這次破例用了安徽省招待所給他準備好的一隻墨水匣。他將招待所的墨水匣放在手上把玩,似乎喜歡上了它的小巧,臨走,他與服務員商量:“我跟你們換一下行不?”服務員連說:“行行!主席,您拿走就是。”毛澤東說:“那可不行,我不能隨便拿公家的東西。我只能跟你們換。”於是毛澤東用他自己的小銅墨水匣換了招待所的大銅墨水匣。

  毛澤東的硯臺中最珍貴的是齊白石送給他的一方雕花硯。這塊硯長26釐米,大的一頭寬15.5釐米,小的一頭寬14釐米,厚2釐米,外面套一個精緻的楠木盒。它的表面約一半面積微凹,用於磨墨和盛墨;其餘部分雕著雲彩般的花紋,平添一種韻味。大師親手在硯上鐫下一行小字:“片真老空石也,是吾子孫不得與人,乙酉八十九歲,齊白石記于京華鐵柵屋。”

  這是一方產自湖南的花崗岩石硯,石質堅硬,發墨快而滋潤。齊白石已用了40多年,非常喜愛,所以刻了“不得與人”的囑咐,但他卻違背自己定下的規矩,把硯臺送給了毛澤東。

  齊白石與毛澤東是同鄉,出生地都屬湘潭縣,一個是白石鋪杏子塢,一個是韶山沖,兩地相距只有45公里之遙。

  齊白石出生於1864年1月1日,毛澤東比他小29歲,他們雖然是同鄉,但前半輩子並沒有見過面,只是互相仰慕已久,新中國的誕生,使他們開始了親密的忘年交。其實毛澤東本人並不愛好畫畫,齊白石對政治也不感興趣,但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傑出的文化傳人,通過書畫這座橋樑,使他們在晚年走到了一塊,並很快成為良師益友。

  毛澤東收到老人的禮品也很感動,回贈了一筆豐厚的“潤筆費”。此後,齊白石每年贈送畫作給毛澤東,因為他知道毛主席喜歡他的畫。如1950年送了立軸水墨《芭蕉圖》,1951年送了《松鶴旭日》和《菊花圖》,1952年又送了《梅花茶具圖》,這年還與徐石雪等創作了巨幅國畫《普天同慶》。毛澤東於1952年10月5日致信特表感謝。

  1953年1月1日,是齊白石89歲壽辰。根據湖南湘潭民間習俗,做大壽是“男進女滿”,即男人提前一年祝壽,所以齊白石選擇此日慶賀90歲大壽。中國美術家協會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會,文化部授予他“中國人民傑出藝術家”稱號。不久,毛澤東派人送給齊白石老人四樣禮品:一壇湖南特產茶油寒菌,一對湖南五開文筆鋪特別長鋒羊毫書畫筆,一支精裝東北野山參及一架鹿茸。

  1957年,齊白石病重期間,毛澤東特別關心,派秘書田家英前往探視,齊白石喃喃地說:“我病好了,還要去中南海,跟毛主席照一張相。”

  一位是政治巨人,一位是文化巨人,他們是如此珠聯璧合!齊白石送給毛澤東許多珍貴字畫,毛澤東都上交了國庫,而惟獨留下這方“片真老空”石硯。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保利香港今秋首拍中國當代水墨


  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將於10月5日至7日在香港舉行2013年秋季拍賣,囊括中國現當代藝術、中國當代水墨、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書畫、中國古董珍玩、珠寶及鐘錶六大拍賣專場。保利香港更將首次推出中國藝術重要專場。 保利香港中國當代水墨於今年秋季在香港首拍。180餘件佳作分為中國當代經典水墨和中國當代新水墨兩個板塊。

  中國當代經典水墨主要關注學院派水墨名家作品,展現當代水墨藝術家對於近現代水墨的傳承和推進,囊括了黃永玉、周思聰、王子武、范曾等藝術家的優秀作品。此外,日本回流的重要中國當代水墨精品更是本場亮點,20余幅當代水墨作品均以2萬港元起拍。
  中國現代藝術中,羅中立的寫實新潮經典作品《夏風》堪稱亮眼。這幅作於1993年的油彩畫幅長128釐米,寬95釐米,估價380萬至460萬港元。此外,還有林風眠的罕見社會題材彩墨《兩個女民兵》、奠定朱德群在西方畫壇地位的經典作品《構圖181號(水天一色)》都吸引不少觀賞者駐足。

  由於吳冠中在市場上的持續受追捧,此次繼續推出了“水陸兼程—吳冠中藝術專題”。從上世紀70年代的油畫到90年代的彩墨創作都有涉及,精選作品包括1982年的《江南小鎮》、1988年的《雲與雪》等。

  市場一直火爆的近現代書畫中,美籍華人雕塑家陳哲敬所藏張大千《觀音大士》屬畫家敦煌人物中精絕之作。此外,齊白石的《白菜鵪鶉天竺子》、《大發利市》、《福祿萬代》,傅抱石的《秋山訪友》、《登山圖》、《策杖高士圖》,趙少昂的《虎嘯生風》,謝稚柳的《峰巒泣幽》,黃賓虹的《松穀雲舫》等也都是畫家的拿手題材,頗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徐悲鴻的多幅作品也集體展示在北京藏家面前。《秋風萬里圖》、《秋風烈馬》、《喜樂長壽》、《三喜圖》、《數點梅花天地心》、《幸運黃金果》等,讓此次展覽成為徐氏畫作近年來的少數如此集中亮相。其中,《秋風萬里圖》估價600萬至800萬港元,是徐悲鴻奔馬系列中的精品。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張學良因喜好字畫與齊白石成為朋友

1929年,東北易幟,少帥張學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因為喜歡古代字畫,所以即便在南京參加會議期間,他也要換上便服,在副官、秘書等人的陪同下,去夫子廟幾家文物字畫店選購古畫,以便帶回瀋陽收藏。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有一次張學良去北平,特意拜訪了畫家齊白石。一見面,張學良就拉著齊白石的手說:“有幸認識大師,我太高興了。我小時候就愛美術,但我無才,畫筆下不出成就,可是愛畫已經成癮了,日積月累,家裡也收藏了許多名家作品。其中就有您老人家的幾幅大作。”齊白石一聽十分高興,兩人交談甚為投機。

  齊白石的畫室是不輕易讓人參觀的。這一回,齊白石破例親自帶張學良來到掛滿了畫作的畫室,一邊觀賞,一邊解說。經過幾次交往,齊白石十分欣賞張學良對國畫的鑒賞能力。從此以後,兩人來往頻繁,成了朋友。

  張學良喜歡古畫之事,很快被書畫界傳遍了。有一天,一個商人打扮成畫家,去鐵獅子胡同張公館求見張學良,說自己是來獻寶的。張學良一見來人就問:“你獻什麼寶?”那位“畫家”指著帶來的大紙卷說:“康熙皇帝題寫的‘天下第一畫’。”張學良一聽,精神振奮,連聲自語:“國寶,國寶。”原來,那是一幅宋代名畫《寒林牧馬圖》,上面還有元明清以來,包括乾隆、道光等皇帝的十多位名人名畫家鈐上的印章和題款。

  張學良凝神觀賞之下,似乎愛不釋手,稍微沉吟了一會兒,便說道:“先生,你把國寶獻給我,實不敢當。你賣給我好了,要多少錢呢?”那個“畫家”一聽,暗自高興,心想有門,就攤開兩個手掌說:“在下也不敢向少帥多要,十萬美金即可。”張學良一聽,笑了起來。原來,他早已識破這個人想借獻“國寶”發大財的用心,也看出了此幅“國寶”為仿作,便語帶諷刺地說:“謝謝先生讓我開了眼界,我張學良買不起,請你再找有錢的主兒去賣吧!”那個“畫家”甚是尷尬,收起“國寶級”畫卷,很沒趣地離開了。

  後來,張學良與齊白石見面談起此事,齊白石捋須笑道:“那個畫販子膽子真大,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Post by editorial »

曾梵志(1964年生)《最后的晚餐》,2001年作,油彩画布,220x395
曾梵志(1964年生)《最后的晚餐》,2001年作,油彩画布,220x395
5cea526d7dd1e77.jpg (19.97 KiB) Viewed 8797 times
曾梵志作品拍出1.8億港元 成亞洲最貴當代藝術品
2013年10月06日 08:28

昨天,蘇富比進入亞洲40周年晚間拍賣舉槌,多件拍品刷新拍賣紀錄。其中,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以1.8044億港元成為首件過億的亞洲當代藝術品;趙無極《15.01.82(三聯作)》刷新趙無極個人拍賣紀錄。

今年是蘇富比進入亞洲40周年,諸多重要拍品彙聚昨晚舉行的香港蘇富比40周年晚間拍賣會。昨晚,繼常玉《八尾金魚》拍出6732萬港元的高價後,趙無極1982年作《15.01.82(三聯作)》以5800萬港元起拍,7500萬港元落槌,最終成交價為8524萬元。雅昌藝術網統計顯示,2011年10月3日,趙無極1968年作《10.1.68》在香港蘇富比以6898萬港元成交,成為彼時的趙無極作品最高價,以此計算,昨天的拍賣價格已經刷新趙無極個人拍賣紀錄。

隨後,著名當代藝術家曾梵志《最後的晚餐》掀起了整場拍賣的高潮。該作品以7000萬港元起拍,現場買家舉到1億港元後,電話委託追至1.1億港元,之後經過十幾輪的叫價,現場掌聲數次響起,而價格一路飆升至1.6億港元並最終落槌,成交價達1.8044億港元不僅刷新其個人紀錄,也成功問鼎首個過億元的亞洲當代藝術作品。該作品創作於2001年,是曾梵志最具標誌性的“面具系列”的晚期作品,該作品創作完成後直接被著名收藏家尤倫斯夫婦收入囊中,為了支持蘇富比亞洲40周年特別被拿出參加拍賣。該作品取材于達芬奇的同名作品,以恢弘的氣勢捕捉了中國社會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改革時期的面貌,是當代中國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去年,當人們開始期待中國當代藝術品即將進入億元時代時,市場出現滑鐵盧,不僅作品價格大幅下滑,而且流拍率較高。而此次拍賣結果也讓很多在現場的人頗感興奮,很多藏家認為,精品就應該拍出好價格。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