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於釣魚島“主權”依據不成立_
釣魚島位於東海海域,在福建省的正東,臺灣省的東北,是我國最東端的島嶼。釣魚島距中國福建省東山島約190海裡,距臺灣省基隆市東北約90海裡,距琉球群島的與那國
島約78海裡。釣魚島指的是一組島嶼,除主島釣魚島外,還有黃尾嶼、赤尾嶼、北小島、南小島、大北小島、大南小島、飛瀨(岩礁瀨)等島礁,散佈在東經123°20′—124°45′,北
緯25°44′—26°00′的海域中,陸地面積共計6.5平方公里。釣魚島周邊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閩台漁民的重要漁場。人所共知的“埃默里報告”認為,東海陸架盆地蘊
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一、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中國最早發現、開發釣魚島,通過先占取得主權。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進行捕魚、采藥、避風、休息等活動的場所。至晚到明代就已經被中國人民發現
、利用和命名。《更路簿》、《順風相送》等中國古籍完整記載了中國漁民在此海域的航線。限於當時的海況等自然條件和造船等技術條件,只有中國軍民可以利用季風前往釣魚
島,從事航行、避風、在附近海域捕魚、在島上採集等經濟性開發利用活動。在1895年前長達5個世紀的時間裡,中國一直在平穩地行使這些權利。
提到釣魚島,就不得不提及琉球國。琉球原是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向明、清朝貢,明、清兩朝均派遣使臣對琉球諸王進行冊封。釣魚島位於前往琉球必經的航路上,冊封使
臣前往冊封琉球諸王,均以這些島嶼為航海標誌,所記《使琉球錄》等官方文書,詳細記載了前往琉球途經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的航海經歷,反復確認了中琉邊界,史實說明
釣魚島不屬於琉球的範圍。中國的史籍和官方文件均證明,中國人最早發現、開發和利用釣魚島。根據當時的國際法,發現即先占,先占即意味著取得領土主權。因此,中國通過
先占取得了釣魚島的主權。
中國政府有效統治和管理釣魚島,鞏固了主權。歷代中國政府都將釣魚島列入疆域之內,採取開發、利用和管理行政措施,行使主權,進行有效統治。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
,鎮守福建的將領汪大猷在澎湖建立軍營,遣將分屯各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在軍事上隸屬澎湖統轄,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晉江管理。明、清兩朝均將釣魚島及其
附屬島嶼列入疆土版圖,劃為海防管轄範圍之內。1562年(明朝)《籌海圖編》、1863年(清朝)《皇清中外一統輿圖》均有清晰規定和標示。史實說明,中國政府通過多種形式管理
釣魚島,有效行使和鞏固了對釣魚島的主權。
二、日本關於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不成立
日本關於釣魚島主權的所謂法理依據主要有二:一是所謂無主地先占,二是所謂時效取得。此二者皆不足以立論。
國際法上先占的“客體只限於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土地”。這種無主地,乃是未經其他國家佔領或其他國家放棄的土地。事實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從明朝時起便由中國政府作
為海上防區確立了統治權,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儘管這些島嶼因環境險惡,無人定居,只有漁民季節性居住,但無人島並非無主島。釣魚島不是無主地而是中國的領土,日本朝野
對此心知肚明,日本政府的官方檔案以及官員的公文、信件,皆記載和證明了這一點。如,當時的日本外務卿井上馨在給內務卿山縣有朋的答覆,明確言及這些島嶼已被清國命名
,日本政府的覬覦之心“已屢遭清政府之警示”
。釣魚島既不是無主地,日本對釣魚島也不存在什麼“先占”。“不法行為不產生合法權利”是基本的國際法原則,日本的所謂“先占”是惡意的、非法的,是不成立的,不能產生國際法
上的先占的法律效力。
日本的另一依據是所謂“長期連續的有效治理”,通過所謂“時效”取得對釣魚島的主權。
國際法上所謂領土的“時效取得”,一直是極具爭議的問題。反對論者完全否認時效作為一種領土取得方式的合法性,認為這種說法“徒然供擴張主義的國家利用作霸佔別國領土
的法律論據。”
肯定論者則將時效認作一種領土取得方式,是指“在足夠長的一個時期內對於一塊土地連續地和不受干擾地行使主權,以致在歷史發展的影響下造成一種一般信念,認為事務現狀
是符合國際秩序的,因而取得該土地的主權。”
國際司法實踐從未明確肯定過“時效”是一種獨立的領土取得方式。至於“足夠長的一個時期”究竟有多長,國際法並無50年或100年的定論。
姑且不論“時效取得”的合法性,僅就其關鍵要素而言,不論中國中央政府還是臺灣地方當局,在中國擁有釣魚島主權和反對日本竊取釣魚島的問題上,長期以來都是非常堅定
、明確和一致的。對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設置燈塔、日本政府將燈塔“收歸國有”和從所謂釣魚島土地民間擁有者手中有償“租借”,以及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提交標注有釣魚島領海
基線的海圖等官方行為和官方支持的民間活動,都進行了抗議,特別是外交抗議。日本對釣魚島的侵佔,不論時間的長短,都不能取得合法的權利。
三、日美協定不能賦予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了日本的領土範圍。1943年12月中、美、英《開羅宣言》規定,三國的宗
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的一切島嶼,務使日本將所竊取於中國的領土歸還中國。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務將
日本驅逐出境。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不僅再次確認《開羅宣言》的上述規定必將實施,更將日本的主權“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1946年1月29日,《聯合國最高司令部訓令第667號》明確規定了日本版圖的範圍,即“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包括對馬諸島、北緯30度以南的琉球諸
島的約1000個鄰近小島”。《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確定的日本領土範圍是明確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釣魚島。
1951年9月8日,日美將對日作戰戰勝國的中國和蘇聯排除在外,私下達成《三藩市和約》,將北緯29°以南的南西群島(包括琉球群島及大東群島)等交由美國託管。1953年12
月25日,美國琉球民政府發佈的《琉球列島的地理的境界》(第27號佈告),將當時美國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轄的區域定為包括北緯24°、東經122°區域內各島、小島、環形礁、岩礁
及領海。這份佈告所確定的範圍將中國領土釣魚島挾帶其中。1971年6月17日,日美簽訂“歸還沖繩協定”時,這些島嶼也被劃入“歸還區域”。日本政府據此主張對釣魚島的領土主
權。
1971年12月30日,中國外交部的聲明指出:“美日兩國在‘歸還’沖繩協定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完全是非法的,這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等
島嶼的領土主權”。美國政府也表示:“把原從日本取得的對這些島嶼的行政權歸還給日本,毫不損害有關主權的主張。美國既不能給日本增加在它們將這些島嶼行政權移交給我們
之前所擁有的法律權利,也不能因為歸還給日本行政權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權利。……對此等島嶼的任何爭議的要求均為當事者所應彼此解決的事項。”直到1996年9月11日,美
國政府發言人伯恩斯仍表示:“美國既不承認也不支持任何國家對釣魚列島的主權主張。”
對於美日之間私下簽署的沒有中國人民和中國合法政府參加的所謂《三藩市和約》,中國政府在1951年9月8日發表的聲明中就已指出其非法性。據此產生的“託管”和“歸還”,
將釣魚島裹挾其中,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也成為中日領土之爭的根源。《三藩市和約》及其他相關規定,無權涉及和決定中國領土的歸屬問題,不能產生將釣魚島主權授予日
本的法律後果。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美國所謂從日本取得對釣魚島的行政權,以及將釣魚島的行政權“歸還”給日本,都是不能成立的。日本據此主張對釣魚島的主權也是沒有國際法效
力的。
四、結語
日本的領土範圍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通過《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加以確定,但“二戰”以後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沒有停止動作。先是毀掉島上的中國標記,再對
諸島重新命名,在島上修建機場等設施。近年來,更以所謂“民間行為”為先導,企圖造成一種“實際控制”的既成事實,再以“租借”、“接管”等所謂“政府行為”,漸進式鋪墊佔據釣魚
島的法律基礎,以期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但是,鑒於日本對釣魚島主權主張和侵佔行為的非法性,日本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所謂“政府行為”,既無合法依據,也不構成國家權
利的行使,自始即無法律效力,今後也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人民世世代代在此航行、漁獵、開發、生產,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種主權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1992年頒
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的“領土條款”,明確規定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重申了釣魚島等島嶼屬於中國領土的法律屬性。2009年,中國海監執法船開赴釣魚
島,既是依法行使對中國領土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的巡航執法,也是中國行使對釣魚島主權的具體體現。賈
宇
(作者為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日本關於釣魚島“主權”依據不成立_
日外相﹕釣島1毫米都不讓
日外相﹕釣島1毫米都不讓
東京昨日有6000名右翼分子集會並遊行至中國大使館,抗議中國「侵犯日本領海,企圖佔領日本領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昨日表示,中方對此事「嚴重關切」。而日本外相也強硬表態,稱在釣魚島問題上「一毫米也不會退讓」。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昨日下午2時許開始有市民在東京六本木的青山公園聚集,參加由「奮起日本!全國行動委員會」發起的集會,抗議中國「侵犯日本領海,企圖佔領日本領土」。在集會上,曾登上釣魚島的前議員西村真悟發表演講,指中國對釣魚台、沖繩和台灣都是「佔有心不死」。
6000人遊行 華人遭警拖走
集會結束後,示威者嘗試遊行至中國大使館並包圍,但東京警方出動了300多警察封鎖了道路,只允許示威者以5人一組分別到大使館對面馬路喊口號。日本警方向中新社確認,遊行人數達到6000人。在遊行中曾有兩名旅日華人現身,高呼「尖閣諸島不屬於日本」,但立即被在場警察拖走。
雖有消息指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將於周六(23日)訪日,顯示兩國高層交流即將恢復,但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昨日強調,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在此問題上「一毫米都不會退讓」。至於中日正在商討安排首相菅直人本月底在越南河內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正式會晤,前原指出,現時毋須急於安排高層會晤。
東京昨日有6000名右翼分子集會並遊行至中國大使館,抗議中國「侵犯日本領海,企圖佔領日本領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昨日表示,中方對此事「嚴重關切」。而日本外相也強硬表態,稱在釣魚島問題上「一毫米也不會退讓」。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昨日下午2時許開始有市民在東京六本木的青山公園聚集,參加由「奮起日本!全國行動委員會」發起的集會,抗議中國「侵犯日本領海,企圖佔領日本領土」。在集會上,曾登上釣魚島的前議員西村真悟發表演講,指中國對釣魚台、沖繩和台灣都是「佔有心不死」。
6000人遊行 華人遭警拖走
集會結束後,示威者嘗試遊行至中國大使館並包圍,但東京警方出動了300多警察封鎖了道路,只允許示威者以5人一組分別到大使館對面馬路喊口號。日本警方向中新社確認,遊行人數達到6000人。在遊行中曾有兩名旅日華人現身,高呼「尖閣諸島不屬於日本」,但立即被在場警察拖走。
雖有消息指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將於周六(23日)訪日,顯示兩國高層交流即將恢復,但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昨日強調,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在此問題上「一毫米都不會退讓」。至於中日正在商討安排首相菅直人本月底在越南河內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正式會晤,前原指出,現時毋須急於安排高層會晤。
- Attachments
-
- 西安逾七千名大學生上街反日。
- 1017-00174-001p3g6.jpg (57.49 KiB) Viewed 7796 times
-
- 日本右翼分子在東發動反華示威。
- 1017-00174-001p3g6.jpg (28.02 KiB) Viewed 7796 times
-
- 成都為民間反日活動沸點,有傳人潮曾達三萬人,公安亦被包圍在人海中
- 1017-00174-001p3g6.jpg (32.78 KiB) Viewed 7796 times
英媒:釣島爆衝突臺灣將站在"中華民國"一方!
英媒:釣島爆衝突臺灣將站在"中華民國"一方!
2010-10-22 09:40:10
• 吳敦義在回答質詢時說,日本稱釣魚臺為其領土是侵犯了“中華民國”主權,而中國大陸的主張,也可以解釋為其贊成釣魚臺屬于“中華民國”領土...
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台政府:釣魚臺(釣魚島)爆發衝突將站在“中華民國”一方》,作者為BBC中文網臺北特約記者林楠森。文章摘編如下:
在中國與日本因釣魚臺列島主權之爭而對立之際,臺灣政府再度宣稱釣魚臺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並說若美日與中國因此發生衝突,其將站在“中華民國”一方。
行政院吳敦義在立法院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根據地理與歷史檔,釣魚臺屬于“中華民國”固有領土,行政上劃為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裡。
臺灣政府上個月派出十二艘武裝艦艇保護到釣魚臺(日稱:尖閣諸島)的保釣人士船隻,並一度與日本海上防衛廳艦艇在海上對峙。
文章稱,在日本與中國互不相讓的主權爭議中,臺灣的動作僅針對日本主張主權,而未同時對中國大陸主張釣魚臺主權,此一立場受到在野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的質疑。
吳敦義在回答質詢時說,日本稱釣魚臺為其領土是侵犯了“中華民國”主權,而中國大陸的主張,也可以解釋為其贊成釣魚臺屬于“中華民國”領土。
文章稱,中日兩國都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地位,雖然北京一貫立場是無論臺灣本島或是釣台魚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據臺灣政府說,目前兩岸擱置主權爭議。
吳敦義說,上個月海巡署派艦護航時的一個關鍵分際是:僅准許合法的臺灣漁民出海,而不許港澳的保釣人士登船。
他說這是單純的“中華民國”領土,宣示的是“中華民國”主權,不需要也不同意港澳人士參與。
在美日安保條約將釣魚臺主權劃入日本的情況下,陳明文質詢若美日與中國因為釣魚臺而發生衝突,馬英九政府將會站在那一方?
對此吳敦義回答說,其將站在“中華民國”的一方。
在中日兩個東亞大國的這場主權紛爭中,臺灣在其間應扮演的角色,是週二在臺北召開的“美日安保與臺灣安全”研討會上的一個焦點。
包括前日本防衛廳官員與前美國國防部官員,都出席了由臺灣安保協會主辦的此一的研討會。
有來自美國的學者指出,中國在南海與釣魚臺主權問題上對週邊國家的強硬態度,可能使得亞洲出現制衡中國的聯盟,而臺灣將因而面臨困難的選擇。
2010-10-22 09:40:10
• 吳敦義在回答質詢時說,日本稱釣魚臺為其領土是侵犯了“中華民國”主權,而中國大陸的主張,也可以解釋為其贊成釣魚臺屬于“中華民國”領土...
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台政府:釣魚臺(釣魚島)爆發衝突將站在“中華民國”一方》,作者為BBC中文網臺北特約記者林楠森。文章摘編如下:
在中國與日本因釣魚臺列島主權之爭而對立之際,臺灣政府再度宣稱釣魚臺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並說若美日與中國因此發生衝突,其將站在“中華民國”一方。
行政院吳敦義在立法院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根據地理與歷史檔,釣魚臺屬于“中華民國”固有領土,行政上劃為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裡。
臺灣政府上個月派出十二艘武裝艦艇保護到釣魚臺(日稱:尖閣諸島)的保釣人士船隻,並一度與日本海上防衛廳艦艇在海上對峙。
文章稱,在日本與中國互不相讓的主權爭議中,臺灣的動作僅針對日本主張主權,而未同時對中國大陸主張釣魚臺主權,此一立場受到在野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的質疑。
吳敦義在回答質詢時說,日本稱釣魚臺為其領土是侵犯了“中華民國”主權,而中國大陸的主張,也可以解釋為其贊成釣魚臺屬于“中華民國”領土。
文章稱,中日兩國都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地位,雖然北京一貫立場是無論臺灣本島或是釣台魚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據臺灣政府說,目前兩岸擱置主權爭議。
吳敦義說,上個月海巡署派艦護航時的一個關鍵分際是:僅准許合法的臺灣漁民出海,而不許港澳的保釣人士登船。
他說這是單純的“中華民國”領土,宣示的是“中華民國”主權,不需要也不同意港澳人士參與。
在美日安保條約將釣魚臺主權劃入日本的情況下,陳明文質詢若美日與中國因為釣魚臺而發生衝突,馬英九政府將會站在那一方?
對此吳敦義回答說,其將站在“中華民國”的一方。
在中日兩個東亞大國的這場主權紛爭中,臺灣在其間應扮演的角色,是週二在臺北召開的“美日安保與臺灣安全”研討會上的一個焦點。
包括前日本防衛廳官員與前美國國防部官員,都出席了由臺灣安保協會主辦的此一的研討會。
有來自美國的學者指出,中國在南海與釣魚臺主權問題上對週邊國家的強硬態度,可能使得亞洲出現制衡中國的聯盟,而臺灣將因而面臨困難的選擇。
中日的恩怨情仇
中日的恩怨情仇
中國和日本長期糾葛在歷史的恩怨情仇中,南京大屠殺悲慘的記憶無法磨滅,日本軍國主義之風延綿不絕,以至日本領導人祭拜靖國神社,也觸痛了中國人的傷痕記憶。
現釣魚島主權之爭議,成了兩岸與日本無法弭平更難達致共識的議題,故中日的關係總是在風雨中前進,甚至陷入僵局。
中國和日本本月初藉亞歐會議的舉行,有了破冰的「走廊會」後,中方曾向日方提出「擱置爭議」,但由於爭議過大,雙方仍有分歧,此乃因雙方國內均有強大的壓力使然。日本各城市發起反中遊行,並包圍中國大使館,真是惡人先發制人;日本外相在國會也表示,日本從未同意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擱置爭議」的主張。
鄧小平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後崛起,應「韜光養晦」,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而不應顯示強權,阻礙中國發展的進程,因之主張與鄰國擱置爭議,未料日本否定這項主張,豈不讓中國沒有退路可行?
這邊廂,中國數個大城市也發起反日運動,群情洶湧,中央也只有引導平息情緒而不採取壓制,令中國政府陷於內外被動之局。
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前往日本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時,曾提議釣魚島問題留待下一代解決,目前雙方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釣魚島的石油及天然氣蘊藏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日本決不放棄管轄權,更強調中國已於一九九二年在《領海法》中將釣魚島列入其領土,此時再提「擱置爭議」根本是自相矛盾。日本自是將了中國一軍。
今日釣魚島成了無解的難題,而日本刻意挑起爭端讓中日再起戰雲硝煙,兩岸的中國人應合力維護釣魚島主權,今時蔣介石的「以德報怨」很難有說服力了。
江素惠
中國和日本長期糾葛在歷史的恩怨情仇中,南京大屠殺悲慘的記憶無法磨滅,日本軍國主義之風延綿不絕,以至日本領導人祭拜靖國神社,也觸痛了中國人的傷痕記憶。
現釣魚島主權之爭議,成了兩岸與日本無法弭平更難達致共識的議題,故中日的關係總是在風雨中前進,甚至陷入僵局。
中國和日本本月初藉亞歐會議的舉行,有了破冰的「走廊會」後,中方曾向日方提出「擱置爭議」,但由於爭議過大,雙方仍有分歧,此乃因雙方國內均有強大的壓力使然。日本各城市發起反中遊行,並包圍中國大使館,真是惡人先發制人;日本外相在國會也表示,日本從未同意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擱置爭議」的主張。
鄧小平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後崛起,應「韜光養晦」,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而不應顯示強權,阻礙中國發展的進程,因之主張與鄰國擱置爭議,未料日本否定這項主張,豈不讓中國沒有退路可行?
這邊廂,中國數個大城市也發起反日運動,群情洶湧,中央也只有引導平息情緒而不採取壓制,令中國政府陷於內外被動之局。
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前往日本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時,曾提議釣魚島問題留待下一代解決,目前雙方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釣魚島的石油及天然氣蘊藏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日本決不放棄管轄權,更強調中國已於一九九二年在《領海法》中將釣魚島列入其領土,此時再提「擱置爭議」根本是自相矛盾。日本自是將了中國一軍。
今日釣魚島成了無解的難題,而日本刻意挑起爭端讓中日再起戰雲硝煙,兩岸的中國人應合力維護釣魚島主權,今時蔣介石的「以德報怨」很難有說服力了。
江素惠
中國專家:按波茨坦公告規定 日本領土僅限四島
中國專家:按波茨坦公告規定 日本領土僅限四島
13-11-2010
“如果說俄羅斯對日領土鬥爭能對中國有什麼啟發的話,我覺得就是俄羅斯方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的強調。”11月9日下午,在俄羅斯新聞社北京新聞中心就“俄日領土爭端問題”組織的中俄專家視訊會議結束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胡繼平接受《青年參考》報採訪時說。胡繼平強調,“因為日本是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的,按照《波茨坦公告》,公認的日本領土僅限於九州、本州、四國和北海道這四個島嶼。”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上,中國、美國和英國聯合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條明確指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指定其他小島之內。”胡繼平認為,“按照對《波茨坦公告》的理解,不僅僅是釣魚島,連沖繩都不是日本領土。”
出席9日視訊會議的俄羅斯專家有,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委員涅納舍夫、俄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帕夫利亞堅科以及東方大學教授科什靳,而中方學者則包括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邢廣程、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的萬成才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胡繼平。
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委員涅納舍夫介紹了日俄領土爭端的歷史因由並指出,近50年來,日本政府逐漸把北方領土問題灌輸到了日本國民的意識之中,日本一直在利用各種工具,宣傳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和認識,而這也是出於日本國內政治的需要。“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俄羅斯曾想跟日本尋求解決領土問題的方法,但是當時作為戰勝者的日本說,‘我們在戰爭中勝利了,我們得到了什麼就會留給自己什麼。’而二戰,是我們勝利了。我敢說,我認識的人或組織中,沒有任何一個希望把南千島群島的島嶼交給日本,甚至連討論都不會去討論。”涅納舍夫說。
與會俄羅斯專家還指出,目前民眾和社會輿論也對領土問題產生著重大影響,以俄羅斯為例,有民意調查顯示,如果俄羅斯總統在南千島群島問題上讓步,超過60%的民眾將不會在未來的選舉中投他的票,即便有政治考量,但民意在民主社會中是必須要尊重的。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的萬成才也在發言中指出,日本對於領土問題的態度,實際上與沒有清算日本的二戰歷史責任有關。“中日與俄日之間都有領土糾紛,也都與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有關。在歐洲,當年同樣存在領土問題,但戰後的德國政府,是由反納粹主義者組成的,他們承認並認真反省了德國的戰爭責任,並與鄰國妥善解決了領土糾紛。但日本既沒有清算天皇的戰爭責任,也沒有由真正對那段歷史認真反省的人來執政,甚至繼承了侵略政權的衣缽。”萬成才說。
記者注意到,本次中俄專家的視訊會議不但吸引了中俄兩國媒體參與,日本媒體也到場拍攝,並數次更換錄影帶全程記錄會議內容。
13-11-2010
“如果說俄羅斯對日領土鬥爭能對中國有什麼啟發的話,我覺得就是俄羅斯方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的強調。”11月9日下午,在俄羅斯新聞社北京新聞中心就“俄日領土爭端問題”組織的中俄專家視訊會議結束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胡繼平接受《青年參考》報採訪時說。胡繼平強調,“因為日本是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的,按照《波茨坦公告》,公認的日本領土僅限於九州、本州、四國和北海道這四個島嶼。”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上,中國、美國和英國聯合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條明確指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指定其他小島之內。”胡繼平認為,“按照對《波茨坦公告》的理解,不僅僅是釣魚島,連沖繩都不是日本領土。”
出席9日視訊會議的俄羅斯專家有,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委員涅納舍夫、俄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帕夫利亞堅科以及東方大學教授科什靳,而中方學者則包括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邢廣程、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的萬成才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胡繼平。
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委員涅納舍夫介紹了日俄領土爭端的歷史因由並指出,近50年來,日本政府逐漸把北方領土問題灌輸到了日本國民的意識之中,日本一直在利用各種工具,宣傳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和認識,而這也是出於日本國內政治的需要。“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俄羅斯曾想跟日本尋求解決領土問題的方法,但是當時作為戰勝者的日本說,‘我們在戰爭中勝利了,我們得到了什麼就會留給自己什麼。’而二戰,是我們勝利了。我敢說,我認識的人或組織中,沒有任何一個希望把南千島群島的島嶼交給日本,甚至連討論都不會去討論。”涅納舍夫說。
與會俄羅斯專家還指出,目前民眾和社會輿論也對領土問題產生著重大影響,以俄羅斯為例,有民意調查顯示,如果俄羅斯總統在南千島群島問題上讓步,超過60%的民眾將不會在未來的選舉中投他的票,即便有政治考量,但民意在民主社會中是必須要尊重的。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的萬成才也在發言中指出,日本對於領土問題的態度,實際上與沒有清算日本的二戰歷史責任有關。“中日與俄日之間都有領土糾紛,也都與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有關。在歐洲,當年同樣存在領土問題,但戰後的德國政府,是由反納粹主義者組成的,他們承認並認真反省了德國的戰爭責任,並與鄰國妥善解決了領土糾紛。但日本既沒有清算天皇的戰爭責任,也沒有由真正對那段歷史認真反省的人來執政,甚至繼承了侵略政權的衣缽。”萬成才說。
記者注意到,本次中俄專家的視訊會議不但吸引了中俄兩國媒體參與,日本媒體也到場拍攝,並數次更換錄影帶全程記錄會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