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2025-07-29_17h52_21.jpg
2025-07-29_17h52_21.jpg (21.46 KiB) Viewed 289 times
chanhe
Site Admin
Posts: 696
Joined: Wed Jul 28, 2010 1:35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chanhe »

結業疑雲|中環「北冰洋」兩餸飯店開業三個月 因一事暫停營業 12萬月租繼續白交?
2025-08-09_21h22_55.jpg
2025-08-09_21h22_55.jpg (75.86 KiB) Viewed 240 times
經濟低迷下,兩餸飯近年成為不少打工仔及街坊的平民之選。主打中低價路線的兩餸飯品牌「北冰洋」,早前於中環羅富記粥麵專家舊址開設新店,惟開業僅三個月,近日頻頻拉閘,市場一度傳出結業消息。負責人高小姐接受報章查詢時澄清,指由於廚房師傅近日離職,人手不足,故決定暫時休業,並強調目標於今年內重開有關分店。
chanhe
Site Admin
Posts: 696
Joined: Wed Jul 28, 2010 1:35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chanhe »

2025-08-17_15h37_02.jpg
2025-08-17_15h37_02.jpg (77.88 KiB) Viewed 231 times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開業2個月尖東大富豪突然停業
在香港現時的經濟狀況開業是逆市爬行,停業是必然結果。
香港昔日繁華,夜夜笙歌的夜生活已一去不復返。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酒樓末日?!美心稻香執到七彩,點心店同外賣救市?
2025-08-23_12h03_04.jpg
2025-08-23_12h03_04.jpg (62.5 KiB) Viewed 214 times
2025-08-23_11h16_50.jpg
2025-08-23_11h16_50.jpg (62.15 KiB) Viewed 214 times
2025-08-28_10h55_24.jpg
2025-08-28_10h55_24.jpg (56.47 KiB) Viewed 195 times
美心稻香富臨末日!茶樓太貴?點解全港酒樓執到七七八八?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茶樓是夕陽行業

年前已批評中式傳統茶樓是夕陽行業,現在已經應驗。
死因是該行業營運地方大,人手多。在高樓價、高租金、高薪金狀況下,是這類行業致命傷,幾乎是無生存空間。
也難怪老字號的茶樓排隊執笠了。
除此之外,高價格的點心、點心動輒數拾元一碟,例如還在賣$38元一碟蝦腸。加一服務費和茶費亦是主因之一,例如茶費每位14元,一家人來吃飯便百多元,加一又要一百幾拾元,殊不實際。

這類茶樓傳統在星期六、日假期均加價1-2成,是赶客和迫客北上消費的推手。
亦是製造市民北上消費熱潮功臣之一
年輕一代大都不會幫襯這類茶樓。
這類茶樓跟市道脫節,走向息微是必然,被市場淘汰是早晚會發生的事。


吳大維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2025-09-30_21h18_58.jpg
2025-09-30_21h18_58.jpg (39.52 KiB) Viewed 85 times
2025-10-02_10h25_44.jpg
2025-10-02_10h25_44.jpg (65.95 KiB) Viewed 62 times
2025-10-02_10h28_08.jpg
2025-10-02_10h28_08.jpg (74.85 KiB) Viewed 61 times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中國富豪正集體「撤離」新加坡

近期,有海外媒體報導,大量中國富豪資金流出新加坡,形成了「撤離潮」,引發廣泛關注。

近期,有海外媒體報導,大量中國富豪資金流出新加坡,形成了「撤離潮」,引發廣泛關注。

報導指出,新加坡監管周期性收緊,加上家辦審批變慢,讓一部分客戶感覺效率下滑、信心受挫,從而選擇撤離……至於為什麼?

1.從轟動全球的30億洗錢案說起!

2023年,新加坡爆出一起金額達30億元新幣的重大洗錢案,震動金融圈。主要涉案資金源自網絡賭博、電信詐騙等。這起案件不僅打擊了公眾信心,也讓國際金融圈開始質疑新加坡的反洗錢機制是否存在漏洞。隨即,新加坡政府迅速出手,2025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出一系列新規,對家族辦公室、加密資產、財富流入等全面提標。以《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FSMA)為例:

沒有持牌的加密平台將被強制停運

家辦申請人需披露家庭成員(包括現任或前任配偶、收養子女、繼子女等)。

要僱傭新加坡本地員工,資本門檻設在25萬新元起跳

也就是說,現在新加坡設立家辦不僅要說明資產來源,而且對「受益所有人」(beneficial owners)的披露要求擴大,提供詳細的家族結構的信息。這些資料不是一次交完就好,而是持續追蹤、年年更新,這可能多少對中國富人來說,觸及了隱私與成本底線。

根據 Henley& Partners發布的數據:2024年新加坡百萬富翁淨流入3,500人,2025年預估將下滑至1,600人,直接腰斬!

2.各金融領域監管層層加碼

除了家辦審核越來越嚴格,新加坡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也在大幅收緊。前幾年,新加坡的加密圈可謂是風光無限——門檻低,監管松,很多項目和資金都蜂擁而入。2019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出了《支付服務法案》,規定數字貨幣平台需要牌照,但當時允許企業一邊申請牌照一邊營運,這種「先開工後審批」的模式讓加密企業覺得很方便。結果,像Binance、Crypto.com、FTX這些國際大平台紛紛在新加坡設立分公司,整個行業一片火熱。

但好景不長。2022年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三箭資本暴雷,創始人神秘失聯,還拖累了Voyager、Genesis等多家加密平台,整個市場一度陷入混亂。這件事狠狠敲響了監管的警鐘,暴露出新加坡之前那種「放水式」監管的風險。

於是,從2022年開始,新加坡對加密平台一刀切式整頓:牌照審批門檻被大幅提高,平台治理結構、反洗錢(AML)和客戶身份識別(KYC)等合規要求變得非常嚴格。MAS乾脆取消了「先干後審」的灰色操作,到2025年6月底,所有沒拿到牌照的數字貨幣平台必須關停。這一系列硬核政策讓很多加密創業者覺得難以繼續生存,不少人選擇撤離新加坡,轉向監管更寬鬆的地區。

結果就是,不少原本持有大量加密資產的富豪撤資離場,紛紛轉戰香港、杜拜、等「更友好」的金融中心。

在私人銀行端,也出現「優勝劣汰」趨勢:那些業務帶動性強、能產生複雜投資結構或跨境配置價值的客戶被優先服務;而只做傳統存貸款或結算業務、貢獻不大的客戶可能被邊緣化。而不活躍的企業則直接被清退。

據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理局(ACRA)數據,截至2024年底,新加坡註銷企業總數達27,800家,同比增長近20%,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無實質業務」的持資型殼公司。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形勢變了,中國一大波富豪將徹夜難眠
2025-10-08_15h06_31.jpg
2025-10-08_15h06_31.jpg (52.58 KiB) Viewed 22 times
2025年9月16日,香港高等法院作出歷史性判決,對恆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的全球資產實施接管,並凍結其名下逾77億美元資產。此案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是法院裁定將其通過離岸信託持有的資產一併納入接管範圍,徹底擊碎了海外信託絕對安全的幻想。

2024年1月,中國恆大被判令清盤,黃詠詩、杜艾迪被獲委任成為清盤人。2024年3月,中國恆大訴請追索許家印、夏海鈞、潘大榮等人2017~2020年工資獎金分紅等約60億美元,在此之前,許家印等人已被採取強制措施。2025年4月,清盤中的中國恆大(3333.HK已退市)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法院委任清盤人作為許家印全部資產的接管人。


9月16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開庭審理這一訴請,最終支持清盤中的中國恆大訴請,判令由清盤人黃詠詩、杜艾迪作為接管人,接管許家印資產。

此次接管範圍既包括許家印名下的財產和資產,也包括他控制的公司。許家印的律師提出,「任命接管人過於嚴厲,因為它會幹涉許的私人事務」( Mr Barlow SC submitted that the appointment of a receiver is too drastic as it would interfere with the private affairs of Hui)。但香港法庭法官明確表示:我不接受這一主張(I do not accept this submission)

最終,法庭並未採納許家印方面提出的意見,而是認為儘管一般規則應由獨立人士擔任接管人,但在適當情況下,法院可委任與案件有關人士,只要其能公正行事並管理潛在利益衝突。法院認為清盤人適合擔任接管人,設立「監督律師」機制以管理潛在衝突。此後,Wilkinson& Grist律師事務所律師Keith Ho為被法庭委任為監督律師。



香港法庭已發出全球財產禁制令,禁止許家印方面處置價值不超過77億美元的資產。許家印的「前妻」丁玉梅,也在2024年被香港和英國法庭發出全球禁制令。

本案的核心突破在於,香港法院首次明確:當信託被用於欺詐債權人時,其資產隔離功能將徹底失效。法院認定,許家印在恆大危機爆發期間將資產轉入信託的行為,構成《欺詐性財產轉移法案》項下的可撤銷行為,因而授權接管人直接追索至信託底層資產。

從專業角度分析,許家印海外信託被香港法院「穿透」並納入接管範圍,其核心原因並非信託工具本身失效,而是基於一個至關重要的法律原則:信託不能作為欺詐債權人的工具。

這並非否定了信託的資產隔離功能,而是擊穿了其設立時的非法意圖。具體而言,穿透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核心層面:

一、根本原因:適用「欺詐性轉移」原則

這是本案裁決的法律基石。該原則的核心是:任何旨在損害、延遲或欺騙現有或潛在債權人的資產轉移行為,均屬無效,法院有權撤銷。

設立或注入資產的「時間點」是關鍵:

法院會審查將資產注入信託時,委託人(許家印)的財務狀況。如果在其時,委託人已經資不抵債或瀕臨資不抵債,或者注入資產後導致其無力償還已知債務,那麼該轉移行為就被視為具有「欺詐債權人」的意圖。

在本案中,法院認定恆大早在2017年就已開始系統性財務造假,並在此之後仍進行巨額分紅。許家印作為實際控制人,對此知情且主導。因此,法院很可能認定,他在此後將個人資產注入信託的行為發生時,主觀上明知公司債務危機即將爆發,其注入信託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債務「雪崩」前將資產轉移至「安全」的信託中,從而損害債權人利益。

「技術性離婚」與信託安排的關聯性:

報導中提到,許家印與丁玉梅的離婚及資產轉移安排,與信託計劃很可能是同一套「資產保護策略」的不同步驟。法院通過調查(通信記錄、資金流向、見證人證詞)認定其離婚「缺乏真實情感破裂基礎,具有顯著避債動機」。

這一認定極大地強化了「欺詐意圖」的證據鏈。如果連婚姻關係都可以被用作工具,那麼其將資產轉移至信託的行為就更難被認定為善意、合法的財產規劃。

二、直接原因:否定信託的「獨立性」——「實質重於形式」

法院運用「穿透式」審查,揭開了信託的合法面紗,直指其本質。

委託人過度保留控制權:

儘管報導未披露信託契約的具體條款,但此類為富豪設立的信託通常可能保留過多權力(如投資決策權、撤銷權、變更受益人權等)。如果許家印作為委託人,實際上仍能像控制個人銀行帳戶一樣控制信託資產,那麼法院很可能認定該信託是「虛假信託」或「委託人的延伸」。

在這種情況下,信託在法律上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其資產被視為委託人的事實資產,因此必須用於清償委託人的債務。


當委託人存在大量已知債務或瀕臨破產時,如果其設立信託的受益人最終仍是本人或其直接家庭成員,且能夠證明其設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上述人員的利益而規避既存債務,這將構成印證其「欺詐意圖」的關鍵證據。法院認為,你不能一邊欠著巨債,一邊用信託為自己和家人保留巨額財富。

結語

從河南農村窮小子,到中國首富,再到資產被接管、兒子被抓,許家印的人生,是一場被貪念吞噬的悲劇。

他以為23億信託能給子女「永久飯票」,以為離岸架構能藏住550億資產,以為技術性離婚能規避債務——可他忘了最基本的道理:如果財富的根基是違法的,再精密的「保護罩」,也終會被法律擊穿。

如今,許滕鶴被抓,550億資產遭接管,那些曾經的奢靡生活成了過眼雲煙。
editorial
Posts: 19672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吳大維主論香港市情:澳門賭業最新情況/醫管局通過急症室加價 由$100加至$220太荒謬P7

Post by editorial »

據中國媒體報道,甘肃省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因大連萬達集團未履行1.86億元債務,對法定代表人王健林下達限制消费令。其被禁止乘坐飛機頭等舱、高鐵一等座、入住星级酒店等高消费行为。
2025-10-10_10h44_37.jpg
2025-10-10_10h44_37.jpg (32.47 KiB) Viewed 11 times

吳大維:王健林以淨值資產860億人民幣首次成為中國大陸首富。現在連1.86億元債務都無力償還,顯示公司狀況極度嚴峻。
大陸首富們大都靠地產起家,地產崩盤,自然就隨聲而倒。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