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暴跌40%,鑽石價格徹底崩了!鑽石巨頭利潤暴跌超60%!鑽石價格暴跌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巴菲特:把存款換成這3樣東西,5年之後你會感激自己。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dickman122
12小时前
根據報道,很多資金流入藝術品市場,除了藝術品價格只升不跌外,最大優勢是可移動的資產。
12小时前
根據報道,很多資金流入藝術品市場,除了藝術品價格只升不跌外,最大優勢是可移動的資產。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购买古董保值已成必然
瑞銀集團報告:高净值人群在囤積古董藝術品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 attachment=3]2024-05-22_10h59_16.jpg[/attachment]
- Attachments
-
- 2024-05-22_10h59_16.jpg (58.09 KiB) Viewed 235 times
-
- 2024-05-22_10h57_12.jpg (79.86 KiB) Viewed 235 times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錢多了又不想外露,去買珍貴古董是最佳的方法,又是可以移動的資產。
正如馬爺說,古董比鑽石更好收藏,物以罕為貴,時間越久越增值。
黃金太重不易搬運,股票會變廢紙,房產價也會崩潰,存入很行又會見光死,滿屋紙幣又怕火災、盜賊。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嬌美嫩妻失蹤國學大師 捲走數十億 染指多男
但這場「爺孫戀」僅維持16個月,2024年7月爆發醜聞:范曾突然失聯,北京豪宅「碧水莊園」被搬空,價值高達20億人民幣(約84億台幣)的字畫和古董悉數消失。范曾女兒范曉蕙8月16日在微博公開表示,父親自7月13日失聯,自己回國後發現家中只剩老員工,徐萌帶走所有生活用品與新雇員工,並多次強行關閉監控、威脅員工不得泄密。此前,范曾生日後一直通過微信與女兒聯繫,但徐萌稱「身體不適」,讓范曾陪護,外界難以再聯繫到他。
據台媒三立新聞、一苹新聞與微博熱搜,徐萌被指與多名男子有染,並與范曾繼子范仲達、老鄉范某華合謀,趁范曉蕙外出期間,多次搬運范曾收藏的書畫古董。員工透露,徐萌以高額補償辭退老員工,帶走范曾所有貴重財物。近期藝術品市場出現大量低價「范曾真跡」,被指總額高達20億人民幣。范曾本人則音訊全無,引發外界對其安危擔憂。
目前,范曾藝術品公司依舊在網絡直播賣畫,稱傳聞為「謠言」,但對范曾去向和資產變動諱莫如深。網傳徐萌接近范曾系繼子安排,婚姻背後涉及複雜的利益鏈。網友普遍質疑徐萌利用范曾信任,迅速掌控其財產,而相關利益方藉機套現藝術品。
范曉蕙發文呼籲社會各界協助尋找父親,指徐萌已對家中實施長期封鎖,員工因恐嚇不敢報警。事件持續發酵,揭露了豪門婚姻的複雜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混亂,也讓范曾多年以「文人道德」自居、卻多次吹捧中共權貴的形象,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如今,范曾的下落和巨額資產流向,仍是未解之謎。
87歲國學大師範曾,號稱「國學三大師」之一,身家據傳高達10億人民幣(約42億台幣),以國畫、書法、詩詞聞名,其多次公開吹捧中共黨魁及「紅色文化」,甚至為官方重大活動創作「頌黨」書法,因此在藝術界一直存在較大爭議。2024年4月,他宣布與小自己50歲的汽車主播徐萌結婚,成為其第四任妻子,稱在第三任妻子去世後,徐萌的陪伴讓自己「身心全面康復」。但這場「爺孫戀」僅維持16個月,2024年7月爆發醜聞:范曾突然失聯,北京豪宅「碧水莊園」被搬空,價值高達20億人民幣(約84億台幣)的字畫和古董悉數消失。范曾女兒范曉蕙8月16日在微博公開表示,父親自7月13日失聯,自己回國後發現家中只剩老員工,徐萌帶走所有生活用品與新雇員工,並多次強行關閉監控、威脅員工不得泄密。此前,范曾生日後一直通過微信與女兒聯繫,但徐萌稱「身體不適」,讓范曾陪護,外界難以再聯繫到他。
據台媒三立新聞、一苹新聞與微博熱搜,徐萌被指與多名男子有染,並與范曾繼子范仲達、老鄉范某華合謀,趁范曉蕙外出期間,多次搬運范曾收藏的書畫古董。員工透露,徐萌以高額補償辭退老員工,帶走范曾所有貴重財物。近期藝術品市場出現大量低價「范曾真跡」,被指總額高達20億人民幣。范曾本人則音訊全無,引發外界對其安危擔憂。
目前,范曾藝術品公司依舊在網絡直播賣畫,稱傳聞為「謠言」,但對范曾去向和資產變動諱莫如深。網傳徐萌接近范曾系繼子安排,婚姻背後涉及複雜的利益鏈。網友普遍質疑徐萌利用范曾信任,迅速掌控其財產,而相關利益方藉機套現藝術品。
范曉蕙發文呼籲社會各界協助尋找父親,指徐萌已對家中實施長期封鎖,員工因恐嚇不敢報警。事件持續發酵,揭露了豪門婚姻的複雜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混亂,也讓范曾多年以「文人道德」自居、卻多次吹捧中共權貴的形象,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如今,范曾的下落和巨額資產流向,仍是未解之謎。
Re: 中國畫大師齊白石 (香港中國國畫藏友會)
一段「佳話」
作者: 林達
最近,讀到一段關於齊白石老人的故事。
齊白石老人的節儉是出了名的,而且已經節儉到了成為一種怪僻的地步。凡是和老人有過交往的,都對此留下深刻印象。老人在畫界久負大師盛名,勤奮且高壽,如此一節儉,當然就有了可觀的積蓄。於是,老人在家鄉湖南湘潭縣購田置地,也出租。在那個年代,順理成章,是最傳統的投資。
一生無事。到了九十高齡,老人出問題了。一九五O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一年四月,湘潭縣分三批進行土地改革。留在家鄉的齊白石的後代,因此被指控為大地主,眼看著「地主成分」要劃到老人頭上。今天的年輕人讀到「地主」一詞,大概感覺就是某塊土地的主人,沒有什麼了不起。在那個時候,卻是性命交關的事情。有了這個頭銜,說可能性命不保都不算誇張。否則一個九十老人何以如此焦慮萬分。萬般無奈,齊白石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講到自己的田產,均是以賣畫所得購置。毛澤東將此信作了批示,轉給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王又將信轉給當時的湘潭縣長兼縣委書記楊第甫。在一級級官員的關照下,雖然老人一生積蓄的田地被盡數沒收。可是,免去了至關緊要的「劃為地主成分」這一條。
楊第甫是個官員,也是文人。他事後拜訪了白石老人。老人此時已九六高齡。回想起來,仍然感激涕零。展紙研墨,畫一幅荷花相贈。罕見的是,落款一連書三個「白石」,據說老人是表達「在此三叩首致謝了」的意思。楊第甫非常珍視這件墨寶,把它傳給了兒子,那就是著名的經濟學家楊小凱。楊小凱英年早逝,這幅承載了一段歷史的大師之作,由小凱一家珍藏,想來會一代代傳下去。
作者: 林達
最近,讀到一段關於齊白石老人的故事。
齊白石老人的節儉是出了名的,而且已經節儉到了成為一種怪僻的地步。凡是和老人有過交往的,都對此留下深刻印象。老人在畫界久負大師盛名,勤奮且高壽,如此一節儉,當然就有了可觀的積蓄。於是,老人在家鄉湖南湘潭縣購田置地,也出租。在那個年代,順理成章,是最傳統的投資。
一生無事。到了九十高齡,老人出問題了。一九五O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一年四月,湘潭縣分三批進行土地改革。留在家鄉的齊白石的後代,因此被指控為大地主,眼看著「地主成分」要劃到老人頭上。今天的年輕人讀到「地主」一詞,大概感覺就是某塊土地的主人,沒有什麼了不起。在那個時候,卻是性命交關的事情。有了這個頭銜,說可能性命不保都不算誇張。否則一個九十老人何以如此焦慮萬分。萬般無奈,齊白石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講到自己的田產,均是以賣畫所得購置。毛澤東將此信作了批示,轉給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王又將信轉給當時的湘潭縣長兼縣委書記楊第甫。在一級級官員的關照下,雖然老人一生積蓄的田地被盡數沒收。可是,免去了至關緊要的「劃為地主成分」這一條。
楊第甫是個官員,也是文人。他事後拜訪了白石老人。老人此時已九六高齡。回想起來,仍然感激涕零。展紙研墨,畫一幅荷花相贈。罕見的是,落款一連書三個「白石」,據說老人是表達「在此三叩首致謝了」的意思。楊第甫非常珍視這件墨寶,把它傳給了兒子,那就是著名的經濟學家楊小凱。楊小凱英年早逝,這幅承載了一段歷史的大師之作,由小凱一家珍藏,想來會一代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