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editorial »

因果病 (四)

上天會添福添壽給修行人

上文提到所謂天命,命是天賦予的,壽命的長短和命途多舛都是你的前世種的因造就了今世的果,正是生死有命,半點不由人。佛法云,有其病必有其藥。能否找到醫治身體病或因果病的藥,就要看你的醫緣和佛緣了。
靈魂附體才是活生人,魂不附體便是植物人或是死去的人。人們衹懂醫治身體的病,不懂得醫治靈魂的病。比喻說,電腦是人體硬件,電腦軟件猶如人的靈魂,電腦沒有軟件運作不了。硬件壞了或軟件有病毒分別需要兩種不同的醫治方法,方能葯到病除。
天道說人的壽命應在150歲左右,但因各穜業障原因折了壽。現在人世間,能活到120歲是長壽,中壽是80歲,短壽是60歲。

現在我們知道所有的病痛根源,壽命長短都是承受業障之因果。佛偈云:命運掌握在你手中。意思就是叫你積極和主動地種善因,以便來世享受善果。

常言道: 同檯食飯,各自修行,飽暖自知。有慈悲心,廣結善緣,上天會給你添福添壽。
心若滅時罪亦亡。

向明佛道春雨草堂
02-12-2022

向明佛道春雨草堂郵箱:
buddhist@hongkongmart.com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editorial »

不敬信神佛,實為大錯特愚


一、張元祈神格外至誠,特靈

後周時代,張元,字孝始,河北萬城人,年十六歲。他祖父已經失明三年,張元憂愁哭泣,晝夜步行誦經,以求福佑。他又讀《藥師經》,其中有「盲者得視」的文字,便請來七位僧人,點燃七盞燈,連續七晝夜,轉讀《藥師經》。每天邊走邊祈禱:「我為孫不孝,使祖父失明,如今以燈光,施捨法界,請求讓我祖父復明,我自願代他失明。」

到第七天的夜裡,他夢見一個老翁,用金篦治療祖父的眼,並對他說:「你不必憂愁了,三天之後,你祖父的眼必會好的。」張元在夢中高興地跳起來,驚覺,遍告家人。三日之後,祖父的眼果然復明,特靈呀!

二、釋智興撞鐘,與眾不同

唐代,京城大莊嚴寺的和尚智興,洛州人,勵行堅明。隋時曾跟從禪定寺的首律師,誦經持律,昏曉不停。到隋煬帝大業五年的冬天,輪到智興去撞鐘。同寺里的一個叫三果的和尚,他有個哥哥跟隨煬帝南下江都,中途身亡,但凶訃還未報,他給妻子託夢道:「我行至彭城,不幸病死。由於生前無善行,如今墮入地獄,備受各種罪苦。幸賴這個月初十日,禪定寺僧智興,鳴鐘發響,聲振地獄,諸受苦者,都受到解脫。如今,我將投生於快樂之處,想報答智興的恩惠。你可準備十匹絹,送給他,並表達我的殷勤之意。」他妻子醒後,對別人講起,沒有一個人相信。緊接著,她又做了同樣的夢。過了十多天,凶信送到,與夢相同,她便把絹奉送給智興。全寺的長老都來問智興:「為什麼你鳴鐘,就會有此感應?」

智興道:「我沒有別的法術,只是見佛經上說,罰膩吒王受苦,因鳴鐘而停止,《增一阿含經》上,也說:鳴鐘作福。所以,我敬遵此事,心中祈禱:替佛傳聲,救度眾生,而為。嚴冬時登上鐘樓,風割皮肉,赤手執椎,手掌破裂,不以為苦。每次鳴鐘之始,先發善願,禱求諸賢聖同入道場,同受法食,願諸惡鬼魂,聞此鐘聲,俱離苦難,獲得解脫,如此願得以實行,當加意奉佛修行。所以我才得到如此感應。」

三、不敬信神佛,實為大錯特愚

董雄,河南人。唐太宗貞觀年間,他任官大理寺丞。他自幼信奉佛法,多年以來一直吃素。因無辜受牽累,而與同事李敬玄、王忻,同被系押在獄。董雄誦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每日三十遍,枷鎖忽然脫落,自解。董雄驚告李敬玄、王忻。看那脫落的枷鎖,堅固完整,鉤連不開,離董雄有數尺之遠。他們報告給看守者。當時是御史張守一值班,他命獄吏,點燃蠟燭去看,甚感奇怪,便重新鎖上,帖上封條走了。

董雄只是不停地誦經,到了五更,又聽到枷鎖脫落的聲音。董雄又告訴李、王二人。到了天明,張守一來看,封條如故,而鎖已脫開。


李敬玄一向不信佛法,他妻子讀經,他常對她說:「你怎麼為神所惑,而讀此書呢?」及至見到董雄的事,便省悟:不敬信神佛,實為大錯特愚!方知佛陀是大聖人。當時,王忻也誦八菩薩名,滿三萬遍,在白晝中,鎖也脫落,與董雄一樣。不久,他們都被釋放了。

四、沉入海底依舊念經的老人

唐朝有一富商,經常持誦《金剛經》,總是把經卷帶在身邊。有一次他到外國去做生意,夜裡住在一個海島上。其他的商人,貪圖他的財物,合謀殺死了他,裝進大竹籠,又加了些大石塊,連同經卷,一起沉入海底。

天明之後,眾商船就都啟航了。而夜間他們所住的島,有一座僧寺,從此這寺中的和尚,每晚都聽到有人念《金剛經》,那聲音來自海底深處。和尚們很是奇怪,便命精通水性的人,潛入海底,去探視。那人見一位老人,坐在竹籠中讀經,就把竹籠牽拉上來。廟裡的和尚,問老人是怎麼回事?老人說自己被人殺死,沉入海底,但不知道是在籠中,只覺得身處宮殿,經常有人來送飯食,很是安樂自在呢。


和尚們聽了,一片讚嘆,知道這是《金剛經》的靈驗。這老人並沒有死,便削髮為僧,在這座島上的廟宇中,出家了。

五、張政被須菩提救活

張政,邛州人,唐文宗開成三年七月十五日暴亡。他剛死,就見四個人來捉他,帶他走了半日,到一條大江邊,江面很寬,深約摸有三尺左右,仔細一看,江中全是膿血。張政便小聲念起《金剛經》(相傳是須菩提與釋迦摩尼佛的對談記錄)。鬼差聽了,顏色驟變。進入一城,見到個西域和尚,身高八尺有餘,罵鬼卒道:「為什麼不按公文行事,亂捉平民!」眾鬼卒都驚惶叩拜。即刻領見閻王,和尚與閻王相對而坐,道:「張政是我本宗弟子,被胡亂捉來。」閻王道:「讓我略為審問一下。」和尚現出怒容,閻王趕快宣判釋放,再看那四名鬼差,都已經戴上了大枷。

和尚親自領張政出城,已看不見所渡的大江了。和尚道:「我就是你所敬仰的和尚,你認識我嗎?我即是須菩提。」張政這才知道是藉助了持念經文的力量,被鬼差抓錯了人,方能得到救助,便再三拜禮。

和尚道:「弟子合上眼。」和尚用手杖朝他一擊,他不覺失聲,便活了過來。他死去已有三日,只有心頭,還一直溫暖。

(以上均據宋代李昉《太平廣記》)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editorial »

因果,誰也躲不過

善惡真假,終有分別,

行善者,有福報,

做惡者,有災禍。

人這輩子,

做多少善事,就有多少福氣,

有多少惡行,就有多少報應。

人活一世,

頭頂有青天,暗處有神明,

行善作惡天必知曉,

因果報應不是玩笑。



因果報應,絕不是傳說,

任誰都躲不過。

喜歡算計的人,失去的會更多,

願意吃虧的人,最後吃不了虧,

喜歡付出的人,總會有回報,

喜歡索取的人,永遠得不到。

一撇一捺寫個人字,

一生一世要做好人,

別為了錢財傷人,

別為了利益害人。

人生在世,何為人?

不虛偽,不狡詐,不世故,

就是一個人的真!

知情深,知義重,知感恩,

就是一個人的品!

有良心,有誠信,有善心,

就是一個人的德!



人活著,

別總想著把人騙,把人算。

人人心裡有桿秤,

誰真誰假都會掂量。

處處占便宜的人,必將眾叛親離。

相處玩心眼的人,終究無友無伴。

人活著,

要總想著把人暖,把情換。

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

知恩知圖報,黃土變成金。

能肝膽相見的人,得到了情深厚誼。

能珍惜不移的人,擁有了心心相印。



因果,誰也躲不過,

要想有福澤,好好做人,

要想沒災禍,別總做惡。

如何做人,自己決定,

想要什麼,自己選擇。

永遠記住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惡人自有惡果,壞人自有天懲!

傻人自有傻福,好人自有好命!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editorial »

李嘉誠現身內地拜佛 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21/1917078.html
2023-06-21_11h53_35.jpg
2023-06-21_11h53_35.jpg (51.09 KiB) Viewed 4464 times
近日,有網友拍攝到香港李嘉誠現身內地的畫面,一時間也是吸引不少人的圍觀和熱議,畢竟這可是相當知名的人物,網友們自然也是抱著吃瓜的心態前來參觀,李嘉誠走到哪裡都會引起民眾歡呼和討論,簡直就是移動的「景點」。

雖然是盛夏的天氣,但是李嘉誠和周圍的保鏢隨從們都是西裝革履的,十分虔誠。李嘉誠從一進寺院的時候就開始雙手合十,全程點頭微笑,和周圍的圍觀者示意,看來李嘉誠一如既往的有禮貌和親民,完全沒有架子。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editorial »

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

古人說: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氣,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一帆風順。但人的福氣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來的,或者說,是自己修來的。


福自己修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

天道本身並沒有偏向誰,但是經常偏愛善良的人。

春秋時期,秦穆公走丟了一匹馬,被岐山的老百姓抓到,殺了吃掉了。

當地的官吏很快抓到了這些人,但是秦穆公卻沒有懲罰他們,反而請他們喝酒。

他說吃了馬肉如果不喝酒,就會傷害身體。

後來,秦穆公攻打晉國的時候,被敵人包圍,百姓聽說起秦穆公被包圍,紛紛拿起武器,為秦穆公拼死作戰,來報答食馬飲酒的恩德。

秦穆公的一念之仁,救了百姓,也救了自己。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別人好,別人自然對你好。

《詩經》寫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一個人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常做好事,不為惡行,這樣才能為自己求得福祉。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

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宋朝范仲淹,曾經在蘇州買過一座宅院,風水先生說這個宅院風水很好,以後一定出大官。范仲淹聽到之後,馬上把房子捐出來做了蘇州的學堂。

他覺得自己不能獨占這麼好的風水,應該把這份好福氣分享給蘇州的百姓,讓蘇州的更多讀書人高中,以此來改變大家的境遇。

范仲淹有句名言流傳至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正是這樣的品質和精神,讓范仲淹家族得以長盛不衰。在眾多家族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時候,范氏家族整整延續了八百年。

善良的人做事惠及萬物,而不和人們爭搶。



不刻意為善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道德經》

「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

《聊齋志異》裡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孟子也講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是說人的善良就像水自然地往下流淌一樣。

一個人行善,只是因為內心的不忍,為了給予別人幫助,而不是為了獲得利益。

為了求得名利,刻意為善的人,被利益驅使,這樣的善不是善。偷盜、搶劫都是在利益的驅動之下犯下的惡行。所以,偽善與惡等同。

真正的德行和善良不是刻意做出來的,而應該是單純的出自本心。



以善小而始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德經》

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抱負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

《法句經》裡講: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水滴雖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滿大的容器。不從小善做起,就沒法成聖。

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沒有罪過,小惡慢慢積累起來,足夠毀掉一生。

「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事開始做起,慢慢積累下來,心態自然就會改變,長年累月,人的容貌氣質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慈祥和溫柔都一一體現在臉上,望著這個慈眉善目的長輩,誰會不敬他愛他呢?

正如《周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個人的福氣不是爭來的,是積德積來的。日常的生活中,一點一點的善心善行積累起來,就是一個人的福報!
editorial
Posts: 19204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editorial »

筆者的兄弟早前送贈他的大作「顯德詩集」。
閒遐不時都翻閱「顯德詩集」,重讀詩集。今天讀到下面這首詩欲與大家分享心得:


蓮藕 藏坭


一節藏坭果自清,
荷葉遮蕊根遮影。
蓮花朝天望客笑,
池水浮動藕橫生。


讀詩人不知不覺間自然地陷入了詩中意境,詩情畫意的圖畫呈現眼前。

「一節藏坭果自清」喻意:出污坭而不染,清者自清。人應每日三省吾身,常思己過,塵世中不沾染惡習。
俗世人如一盆混濁污水,整天追求名利,就像不停搖盪中的污水。污水沉殿一段時間後,污垢和塵埃便沉底,水便會自清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若入定,本性便得清淨,心無罣礙,自然處處蓮花開。

當讀到「蓮花朝天望客笑」,更是精句。
仿佛看到蓮花正綻放得很燦爛,蓮花瓣盡情張開,露出牙齒般的花蕊蓮子,向著觀賞它的客人笑。
廣東人常說「蓮子蓉口面」就是形容笑容燦爛,笑得很甜蜜。

此時此刻,筆者又憶起另一首有關荷花的詩,亦是很傳情達意: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意很平凡、很生活化,流露出自然界萬事萬物剎那間的景象。一切都很寂静。
時光荏苒,一去不復還,我們要珍惜人生每一刻。

荷花具佛性,觀世音菩薩坐的是荷花盆。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砂一石一宇宙」。
現在的科學還不知曉宇宙的奧秘,從上述兩句佛偈語,佛在數千年前早已揭開了宇宙的奧秘。

往後,筆者再與大家分享宇宙的奧秘,其資料是超現代科學。



向明佛道春雨草堂
19-6-2024



向明佛道春雨草堂郵箱:
buddhist@hongkongmart.com
chanhe
Site Admin
Posts: 456
Joined: Wed Jul 28, 2010 1:35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chanhe »

何謂「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個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會脫口而出地告訴你:「空了酒、色、財、氣,就是四大皆空嘛!」
  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四大的觀念,也不是佛教發明的,這是人類對於宇宙本體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結果,在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史上,幾乎有著同樣的趨勢。比如中國書經所記的「水、 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於「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希臘古哲學家恩比多克裏斯 (Empedocles),也曾提出「氣、水、土、火」為宇宙間不變的四大元素。

  總之,不論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僅限於此而膠著於此,那末,發展的結果,便是唯物論者,所以,這些思想,也是唯物論的先驅。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 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毛髮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 性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濕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但是,不論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終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論者以四大 為宇宙的根源,佛教則絕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佛教所講的四大,也有小乘與大乘的不同。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為四大種,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 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於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於毀滅,物理現象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 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為「四大違和」。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色身為我 而造種種生死之業,一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迴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態的現象,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 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小乘佛教因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雖把物象看空,仍以為四大的極微質--「法」是實有的。不過,小乘佛教不是唯物 論,而是多元論,因為佛教的空不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蘊;四大,祇是五蘊中的一蘊而已。

  甚麼又叫做五蘊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識,前一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蘊。
  關於五蘊的內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紹,因為五蘊是個很大的題目,我們只能在此說一句:五蘊是三界之內的生死法,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 時,我們由於五蘊的提出,證明佛教不是只講四大皆空,而是要進一步講五蘊皆空的。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並不以四大為主,而是以識蘊為主,至於受、想、 行的三蘊,也是識蘊的陪襯,乃是用來顯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廣而且大的。所以,佛教不僅不是唯物論者,倒是唯識論者
chanhe
Site Admin
Posts: 456
Joined: Wed Jul 28, 2010 1:35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chanhe »

春雨草堂

請問何謂加持?

談到「加持」時,很多人會聯想成一種神秘的力量,好像被電到一樣,其實並不是這樣。「加持」是很自然、樸素、普通的事情。就如同一個孩子很安心的坐在母親的懷抱當中,這時孩子因為感受到安全與受到保護,他安心了,因此或許本來孩子是緊張焦躁的,但因為母親的力量、母愛,讓這個緊張的小孩靜下來了,有安全感了,這樣一種改變的過程和感覺,它是無形的,看不見也摸不著,這就是「加持」。
有時我去拜見一些上師,本來心情有些鬱悶,但拜見之後感覺豁然開朗,感覺平靜,感到歡喜,這就是得到了「加持」。意思是透過某一個人的力量,讓你的心情轉變,靜下來了,這就是「得到加持」。因此切莫把加持想像成接收到某種神秘的能量,或觸電一樣,「加持」是很自然的事情。



宗舜法師
加持這個詞,在佛教中很常見。如唐實叉難陀三藏所譯《華嚴經》卷六雲:「佛所加持無有邊,願示此法令清凈。」一般人見了出家人,特別年高德重的長老,往往會向他們求加持。
加持,是護念、加護的意思。是說如來以不可思議力護祐眾生。
簡單地說,「加」,是佛菩薩把他們善良的祝願,或者成就的功德、福報給予我們,這叫「加」。所謂「持」,好比我們用手接過來,捧起來,保持住。佛菩薩用他們的慈悲智慧功德,給予我們各種祝願和幫助,我們也用心承受他們的好意。宛如明月和波光,光光相映,千江水有千江月。
「加持」,更多強調的是我們的心和佛菩薩的心能夠相通,發生了相互感應的作用。如果只有「加」沒有「持」,或者僅有「持」沒有「加」,就不可能發生作用。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嗎?

佛教的教法可以涵蓋許多不同內容的層次,從民間信仰的層次、高級宗教的層次、哲學的層次以及到達實相無相的層次。
若從實相無相的層次而言,這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佛教的基礎,因為佛法主張離欲、無所求、無所依、無所執著才是解脫;不執著有無、善惡、瞋愛、得失等任何一邊,故稱為佛法無邊,稱為究竟自在;所以,也就無需求取加持或給予加持。
但是人間屬於凡夫的世界,雖然以知識能夠理解無求、無欲的解脫境界才是究竟自在;然一旦遇到身心的病障、家人的災難、事業的不順,就會自然而然期待外力的支援、神力的加持、佛菩薩的救濟。因此,加持雖非佛法的究竟,佛教為了接引方便,和適應大眾的需要,並不否定和反對加持的信仰和作用。

加持的功能,來自咒力、願力和心力。持咒功力深厚的人,咒的本身產生了感應力,能夠感通鬼神,協助並加持人;願力強的人能夠以發願心感通諸佛菩薩以及護法龍天的護持和救濟;心力強的人可以直接影響被加持者的心向,加強他們的意志,轉變他們的觀念,所謂逢凶化吉、消災、治病,都是以精神的心力為主宰。

加持的力量,即是轉變被加持者的心,也就轉變了他們的力量。所謂神力的加持,主要在於幫助被加持者安心、安身而度過難關,加強他們的勇氣和毅力面對現實,不是叫他躲債、逃債、逃避現實。當然,可由加持力來緩和、緩衝當面的壓力和衝擊,然後借力化力,以化解衝擊和壓力於無形。

從民間信仰的層次而言,加持力屬於他力而非自力,那就是以加持者的心力、願力及咒力直接來解除被加持者的問題,這是一般人所共同企求和信仰的。因為不需自己的修持,不需付出相對的代價,就能解決重大的危機,這也是民間的鬼神信仰普遍的原因。可是,累次的加持,只能阻擋禍患於一時,不能解決問題於永久;好像托庇於權威人士的勢力,而逃避黑社會或債主的追索,當庇佑的勢力消失或失勢之時,災難會再度降臨,而且變本加厲。

佛法則不然,如為冤孽、宿債所困擾、障礙,則以加持者的慈悲力和修持力來感化、疏導那些冤親債主的仇恨、執著、報復之心,使之脫離委屈而轉生善道,被加持者也就因此而得到消災免難、吉祥如意的效果。不過事後,必須皈依三寶、修持佛法、造福眾生;否則會再造惡業,重受苦果。

有人持〈大悲咒〉於水中,有人以咒願力或祝福加予念珠、法物乃至於普通的物品上,而使之成為有治病、避邪、安宅、降福等的靈物。這是由於咒願力以及加持者的修持力、福德力、心力,而使被加持的物品產生力量。但是依加持者的功力深淺,使得被加持物的時效有長有短,屬於感應的範圍,只要如法修持,就能做到,是純他力的。但如果被加持者自己不修行,就等於向銀行貸款,受過加持之後,雖有一段時間的幸運,過了不久,問題更多,債務更重。因此,加持只是一種方便,不是根本辦法
chanhe
Site Admin
Posts: 456
Joined: Wed Jul 28, 2010 1:35 pm

Re: 疫情肆虐下請向彌勒佛祈福---見佛像如見佛

Post by chanhe »

妙善公主與觀世音菩薩
2024-09-13_11h25_25.jpg
2024-09-13_11h25_25.jpg (106.31 KiB) Viewed 4 times
在中國民間、東南亞國家以及其它西方國家的華人中,信奉觀世音菩薩的人非常多,說有多少億人信觀音菩薩都不為過的。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化身,她搭救一切生活在苦難中的善男信女們。當人們說起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常常不只是稱「觀世音菩薩」,而是稱「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

那麼,妙善公主與觀世音菩薩是什麼關係呢?有人說妙善公主是觀世音菩薩轉世,有人說妙善公主通過艱苦的修煉最後修成了觀世音菩薩。那麼實際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妙善公主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就讓我們先回到壹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去尋覓妙善公主的人生軌跡吧。

相傳,在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北周宗室妙莊王有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他最最鍾愛的就是三女兒妙善公主,這妙善公主不僅生的美艷絕倫,而且心地善良、性情恬靜、聰慧超凡。

到了適婚年齡,妙莊王親自給妙善公主物色如意郎君,卻一次次被妙善公主拒絕,因為妙善公主雖然身在王室,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卻一心想修佛成仙,然後去救度哪些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她堅決不結婚。


她的行為令性情粗暴而又傲慢的妙莊王十分惱怒,同時他也不相信從小嬌身慣養的妙善公主真的有決心能夠吃盡人間的苦難修成正覺的神仙,於是他就故意為難妙善說:現在是臘月天,你如果能在這山上種滿鮮花,我就讓你修行。

當時正值臘月天,寒風刺骨,大雪紛飛,人們都在家裡忙著過年,一心修佛的妙善卻獨自來到了白雪皚皚的山上,她將一根根樹枝插到雪地里,一邊插樹一邊念經,不知不覺中樹枝插遍了整座雪山。當她疲憊不堪地回頭查看她種下小樹時,卻發現滿山遍野已經開滿了美麗的鮮花。人們後來就把這個地方叫插花嶺,一直延續到現在。

於是妙善公主如願以償了,她離開王宮,到現在的陝西耀州「大香山寺」東面山下的白雀寺內修行,足不出戶、潛心禮佛。可是,就像所有正信修煉的人都要歷經磨難一樣,妙善公主這樣一個聖潔的女子卻遭到了一些流氓無賴的惡意中傷,一時間謠言四起,穢濁不堪,令王室蒙羞,妙莊王不禁怒火中燒,認為妙善罪不可赦,下令火燒妙善公主所在的白雀寺。


白雀寺頓時濃煙滾滾,火光沖天,瞬間化為灰燼,妙善卻依然跏趺誦經安然無恙。因憤怒而失去了理智的妙莊王沒有感到佛法修煉的神聖莊嚴,卻因為用火燒不死妙善而惱羞成怒,下令對妙善處以極刑,可就在用刑時,刀斧自行折斷;然後又施以絞刑,這時卻見一隻猛虎衝進法場將妙善救走。

妙善被救出法場後,就來到靜水潭洗去塵土,整理衣衫。她洗塵的水池後人稱之為鳳凰池,她整理衣衫的地方後人為她蓋了梳妝樓。

妙善繼續往山下走去,遇到溪水擋道,妙善想:若是溪水從石頭下流過,行人就方便了,於是閉目誦經,立刻就在大香山山麓三里範圍內,溪水潛流到河卵石之下,源源不斷。

當她來到山下時,已是夜色昏暗,道路難行,她來到一塊石岩旁自語:這塊石頭能像月亮一樣照路該多好啊!於是,這塊石岩就瞬間發出了幽幽的清光,人們至今叫這塊石頭為月光岩,在夜間遙望,我們會看到縷縷青光,但白天看起來與其它石頭沒什麼兩樣。


妙善最後就在大香山的中峰石窟修煉,寒來暑往,歲月流失,終於修成正果。妙善修得果位後顯示出了神聖觀世音菩薩的莊嚴法像,而且神通大顯,救度了無數善男信女,包括她的父親和姐姐,以及王宮貴族貧民百姓都追隨她修行禮佛。妙善坐化後,肉身千年不腐,激勵信徒們潛心修行。耀州大香山寺就成了中國最古老、是久負盛名的觀世音道場。

正法修煉者認為,妙善公主乃觀世音菩薩轉世,然後她又在世上經過了萬般苦難成就了觀世音菩薩的果位。她來到世上的目的不僅僅只是救度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更是要把這一段修煉文化留給後人,使人類的道德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不要過早地敗壞,以便等待佛經中所提到的轉輪聖王來臨的時候能得到真正的救度。
Post Reply